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共3篇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共3篇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1智能家居系统是智能化技术的一种应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家居生活的自动化、便利化、智能化。
而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就是将STM32芯片引用到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中,实现家居控制、数据采集、物联网通信与运算处理等多种功能,从而实现家居生活的智能化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从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功能模块、硬件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原理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基于物联网和嵌入式技术,物联网采用各种射频技术(如WIFI、ZigBee等),使得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可以互相交换信息,从而实现人机交互。
嵌入式技术使用微控制器作为核心,为系统提供数据采集、计算、控制等功能。
而STM32芯片作为一种高性能的32位微控制器,同时集成了低功耗模式、硬件除错、多种通信接口和丰富的外设接口等,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各种功能模块,如温湿度监测、烟雾报警、灯光控制、智能语音交互等。
二、实现方法智能家居系统具有复杂的硬件和软件部分,需要结合STM32单片机和其他的硬件组件和软件实现,如WIFI模块、传感器、执行器、通信协议等。
下面是一个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实现方法:1.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单片机、通讯模块等硬件设备的选型、电路设计、PCB设计等。
传感器有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等,执行器有LED灯、电机、继电器等。
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负责对其他硬件设备的控制和数据采集与处理。
通信模块使用WIFI模块或ZigBee模块,实现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2.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各个模块驱动程序的编写,主程序的编写等。
驱动程序包括各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模块的驱动程序,主程序负责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和控制,以及数据采集和传输。
主程序通过使用操作系统或者任务调度技术,实现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协调运行。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的一项必备设施。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将家庭电器、照明、安防等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给人们带来更为便利、节能、安全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的原理、功能和实施方法。
一、系统原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首先需要选择一款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如常见的Arduino、STM32等。
其次需要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然后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将控制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二、系统功能1. 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远程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实现随时随地的智能化管理。
2. 环境监测:系统可以通过温度、湿度、光照传感器等监测环境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设定进行自动调节,提高居住舒适度。
3. 安防监控:系统可以接入摄像头、门禁、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实现对家庭安全的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
4. 节能管理:系统可以对家庭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和智能调节,实现节能效果,降低能源浪费。
5. 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光线强度和用户需求,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和颜色,提升居住体验。
三、实施方法1. 硬件搭建: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并进行连线和组装。
2. 控制程序编写:使用C、C++等编程语言编写控制程序,实现环境监测、远程控制、安防监控等功能。
3. 控制程序烧录:将编写好的控制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使其完成相应的智能控制功能。
4. 系统调试:对系统进行调试和联调,确保各个功能正常运行,并与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联动。
5. 用户体验优化: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需求,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家居生活环境进行监测、控制和
管理的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成为了未来家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负责控制各个设备的运行和协调不同
设备之间的互通。
该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由单片机(STC12C5A60S2)、温湿度传感器、红外遥控模块、液
晶显示屏、继电器和直流电机等组成。
它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来完成智
能家居的管理。
自动控制是该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
系统中的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居室内的温
度和湿度,并在这些数据达到设定阈值时自动控制空调开启或关闭。
系统中还设置了热水
管的自动控制,当系统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控制加热器开启。
手动控制则是在自动控制的基础上增加的一种控制方式。
通过液晶显示屏,用户可以
手动控制灯光的开关、窗帘的升降、风扇的状态等。
此外,该系统还增加了红外遥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设备。
在该系统中,单片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负责控制各个设备的运行和协调不同
设备之间的互通。
具体来说,单片机采取轮询方式查询不同设备的状态,这样可以确保系
统中各个设备正常运行。
此外,单片机还可以通过通信模块实现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APP或者网络远程控制智能家居。
总的来说,该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实现了智能家居的自动化管理,提
高了家居生活的便捷程度和舒适度,对未来的智能家居生活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自动化管理,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实现方案。
本文将针对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思路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传感器采集家居环境的相关信息,然后经过单片机进行处理并控制相关设备,从而实现对家居环境的自动化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
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环境信息,控制模块用于处理并执行控制逻辑,执行模块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开关、调节等功能。
具体来说,传感器模块可以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家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人员活动等信息。
控制模块主要由单片机组成,负责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决策,最终控制执行模块对家居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1. 硬件设计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实现过程中,硬件设计是重中之重。
需要选择适合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单片机包括STC、STM32、Arduino等,选择时需要考虑其性能、功能、价格等因素,以及与传感器和执行模块的兼容性。
需要设计传感器模块和执行模块的接口电路。
传感器模块通常会输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需要设计模拟信号采集电路或数字信号输入电路,并保证其与单片机的接口兼容。
执行模块通常会采用继电器、智能开关等电路,需要设计相应的接口电路,并根据不同的执行需求设计相应的执行逻辑。
还需设计供电电路和外围元件连接电路,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可靠工作。
软件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需要编写单片机的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的功能包括:采集传感器数据、处理数据、根据控制策略进行决策、控制执行模块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家庭自动化与绿色节能等功能的智能化系统,旨在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高效的生活方式。
该系统主要由控制器、网络连接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
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的核心,通过连接网络和传感器,实现对各种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并根据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单片机在其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单片机基础知识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它包含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模块。
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负责实现各种控制与管理任务。
硬件结构及串并行扩展: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等。
通过串并行扩展,单片机可以连接更多的外部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等。
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有自己的指令系统,可以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来控制其运行。
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编程是设计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基础。
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单片机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在智能家居领域,单片机被用于实现安全监控、智能照明、温湿度控制、能源管理等功能。
通过学习单片机基础知识,可以为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智能家居系统需求分析需要对智能家居系统的目标用户群体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偏好和需求。
例如,用户可能需要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或者希望系统能够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自动调整家庭环境(如温度、湿度、照明等)。
基于用户需求,进一步明确智能家居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 研究目标及内容 (5)二、单片机技术概述 (7)1. 单片机定义与特点 (8)2. 单片机发展历程 (9)3. 常见单片机类型及应用领域 (10)三、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概述 (11)1. 智能家居定义与特点 (13)2. 智能家居系统组成及功能 (14)3. 智能家居发展趋势 (16)四、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17)1. 系统架构设计 (19)2. 硬件设计 (20)(1)主控模块设计 (21)(2)传感器模块设计 (23)(3)执行器模块设计 (24)(4)通信模块设计 (25)3. 软件设计 (27)(1)系统程序流程 (28)(2)算法设计 (30)(3)界面设计 (31)五、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现 (32)1. 系统实现环境搭建 (34)2. 系统开发过程 (35)3. 系统调试与测试 (37)4. 系统应用实例分析 (38)六、系统性能评价与优化 (40)1.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42)2. 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43)3. 系统优化策略 (45)七、总结与展望 (46)1. 研究成果总结 (47)2. 研究不足之处与改进建议 (49)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50)一、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的方向。
我们将介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它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我们将详细阐述单片机的特点和它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器因其成本效益高、资源消耗少和可实现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构建智能家庭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件。
本研究将深入分析单片机如何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实现对家庭电器的远程控制、智能感应和系统的数据处理。
我们将讨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2024年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范文

《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了对家庭环境的智能监控和控制。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通过与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连接,实现对家庭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家庭环境监测: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
2. 智能控制:通过手机APP或语音控制,实现对家庭电器的远程控制和定时开关。
3. 安全防护:通过安装烟雾传感器、燃气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家庭安全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4. 能源管理:通过智能调节家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三、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STM32单片机、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通信模块等部分。
1. 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的运算和控制。
2.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燃气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家庭环境参数。
3. 执行器模块:包括继电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等,用于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和运行状态。
4. 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实现与手机APP或语音控制设备的通信。
四、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部分。
1. 操作系统: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2. 驱动程序:包括传感器驱动程序、执行器驱动程序、通信驱动程序等,实现硬件设备的控制和数据传输。
3. 应用程序:包括家庭环境监测程序、智能控制程序、安全防护程序、能源管理程序等,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
五、系统实现本系统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控制指令发送等部分。
1. 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模块实时采集家庭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1. 引言智能家居系统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家居设备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的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是目前智能家居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介绍其原理、技术实现以及应用前景。
2.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原理2.1 单片机介绍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的微型计算机。
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嵌入式系统。
2.2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原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
传感器采集模块负责采集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通信模块负责与用户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控制模块负责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备控制。
3. 技术实现3.1 传感器选择与接口设计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环境信息采集。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设计合理的传感器接口,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2 通信模块设计通信模块负责与用户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和ZigBee等。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并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协议。
3.3 控制模块设计控制模块负责根据用户需求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电机等设备,实现灯光控制、窗帘控制、家电设备控制等功能。
同时,应考虑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适当的保护电路和算法。
4. 应用前景4.1 节能环保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环境信息自动调节温度、光照等参数,实现节能减排。
4.2 安全监测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安装烟雾传感器、门窗监测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家庭安全情况,提供安全保障。
4.3 生活便利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实现远程控制家居设备,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方式。
5. 结论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选择传感器、设计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可以实现节能环保、安全监测和生活便利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专业班级:姓名:时间:指导教师:单片机课程设计项目系列: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设计要求(一)基本功能(1)家居内无人时, 切断所有家电的220V 电源, 既消除了各种电器的待机能耗, 又避免了因供电异常、屋内漏水等不可预知事件损坏电器的危险。
(2)通过预设时间和时长控制娱乐性家电, 避免了孩子在家因过度娱乐而延误学习。
(3)所有电器的电源都直接通过系统控制进行供电/ 断电, 在使用电器时无需插拔电源插头, 避免了因经常插拔电源插头而造成接触不良及触电的危险。
(4)根据预设室内温度和湿度对空调和加湿器自动进行启/ 停控制, 以达到最佳舒适度。
(5)各电器的工作状态在主控面板上以LED直观显示, 并通过键盘集中控制电器, 例如在观看电视时可随手打开/ 关闭厨房电灶。
(6)远程控制家电的启动操作。
(7)设定/ 显示日期、时间、星期及定时叫醒服务。
(8)为避免煤气中毒设置了一氧化碳及燃气报警。
(9)烟感和水感可及时发现家居内的水、火灾并报警。
(10)通过门磁和窗户红外线完成防盗报警。
(二)扩展功能加入住宅配房安全防盗报警功能和住宅门禁系统功能。
二.计划完成时间三周1.第一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整体设计,同时按要求上交设计报告一份。
2.第二周完成软件的具体设计和硬件的制作。
3.第三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联合调试。
目录1引言 (3)2总体设计方案 (3)2.1设计思路 (3)2.1.1方案确立 (3)2.2 总体设计框图 (3)3设计原理分析 (4)3.1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4)3.1.1烟感传感器 (4)3.1.2门磁、红外探测器 (4)3.1.3热释电传感器 (4)3.2矩阵键盘模块 (4)3.3单片机最小系统 (5)3.4显示模块 (5)3.5 输出部分 (6)4总结与体会 (6)参考文献 (6)附录一程序流程图 (7)附录二程序列表 (8)图 1 总体设计框图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 介绍了以单片机为核心,并加以热释电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门磁和红外报警系统,共 同构成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制作简单、方便、价格低廉,适宜广大用户消费。
关键词: 智能家居 报警 传感器 矩阵键盘1 引言随着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智能化系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智能家居系统将 现代高科技控制手段运用于家居设计,通过一套专用控制系统将室内家居,家居环境,家用电 器,室外场所(车库、花园等) ,防盗报警(门磁探测器、玻璃探测器、红外探测器) 、 统(烟感探测器、煤气泄露探测器)和智能设备有机的融为一个整体,统一控制起来,并通过 电话网络对所有家电进行异地或远程开启、关闭控制。
2 总体设计方案2.1 设计思路根据设计要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传感器模块、矩阵键盘、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模 块和输出部分。
2.1.1 方案确立传感器模块主要有烟感传感器、门磁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和热释电传感器。
用于室内的安 检系统(烟感探测器、振动探测器) 、防盗报警(门磁探测器、红外探测器) 、省电模式 电传感器)。
矩阵键盘和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实现该设计的基本部分。
矩阵键盘选用单片机的 口,晶振选用 6MHz 。
显示模块和输出部分用于显示时间、启动(停止)家用电器、安检报警, 并以指示。
2.2 总体设计框图安检系 热释P13设计原理分析3.1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当传感器检测到信号(烟雾、人体发射的红外线)时,会输出一组高低变化的电平,送往单片机的I/O 口。
3.1.1烟感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是检测室内的烟雾量,当室内的烟雾量超过一定值时,传感器发出信号,即有高电平输出,使报警电路报警。
3.1.2门磁、红外探测器门磁、红外探测器也用于防盗报警系统。
门在关闭状态下,门磁处于断开状态,此时无输出;当门被打开时,门磁吸合,此时有高电平输出。
3.1.3热释电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是否有人。
在无人时,让系统处于省电模式;有人时,跳出省电模式。
3.2 矩阵键盘模块该系统采用矩阵式键盘,外观美观,便于扩展。
主要用于时间的调整和家用电器的启停操作。
每一水平线(行线)与垂直线(列线)的交叉处不相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来连通。
在这种行列矩阵式非编码键盘的单片机系统中,键盘处理程序首先执行有无键按下的程序段,当确认有按键按下后,下一步就要识别哪一个按键被按下。
对键的识别常用逐行扫描查询法。
如图 2 所示。
图2 矩阵键盘电路图图4 显示电路3.3 单片机最小系统该系统采用 AT89S51 单片机,采用串口显示电路以节省端口,采用 4*4 矩阵试键盘,用来 控制以及调试电路,采用固态继电器实现对家用电器的强电控制和隔离强电干扰。
AT89C51 的 主电路如图。
图 3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3.4 显示模块显示电路采用动态数码显示技术,由于一次只能让一个数码管显示,然而要显示 6 位的数 据,必须由数码管一个一个轮流显示才可以实现,人的视觉暂留的时间为 0.1 秒,所以每位显 示的间隔不必超过 20ms ,为了保证正确显示,必须每隔 2ms ,就要刷新一个数码管。
本电路使 得每个数码管显示的时间大约在 2ms ,而这刷新时间我们采用软件延时程序.每隔 12ms 对数码管刷新一次。
电路如图 4 所示。
P10P00 P11 P01 P12 P02 P13 P03 P14 P04 P15 P05 P16 P06 P17 P07 INT1 P20 INT0P21P22 T1U1P23T0 P24AT89 C5 1P25 EA/VPP26P27X1 X2RESETRXDTXD RD ALE/P WRPSEN176 8 31 9 415 14 33 32 19 18 2 3 4 39 38 37 36 35 13 12 10 11 30 2924 25 26 27 2821 22 D63.5 输出部分输出部分是智能家居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控制系统的终端。
选用单片机的 P2 口。
其 中 P2.7 用于控制室内的电源使用情况, 即普通模式和省电模式的转换。
用一个三极管来驱动继 电器控制 220V 的电源; P2.6 是烟感传感器的输出指示; P2.5 是控制娱乐性家电的使用情况,用一个计时器来控制娱乐性家电的工作时长,到一定时间后自动断开电源。
J11 L V5C-C2 12J12 L V6C-C2 12图5 输出部分电路图4 总结与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提高了对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电路的设计能力。
设计时应该先完全领会要 求再去动手,不能急躁。
知道了有科学的态度才能完成科学的试验。
该系统软硬件实现技术具 有接口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灵活性强优点。
由于设计经验不是很丰富,该次设计没 有完全实现。
总之,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学到了很多东西,真正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 要性。
我想如果在平时多搞几次这样的实习,多提供一些好的条件,那我们的知识会掌握的更 多,更牢固。
参考文献[1] 李朝青 .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 .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9 [2] 钟 睿.MCS-5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开发技术[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4 [3] 沙占友,孟志永,王彦朋,等 .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M]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6P2.4— P2.1 是控制具体电路如 5 所室内的其他家电的通断及扩展。
P2.0 是用于安检系统J61 2 2 J7 L V 1C -C 2 12J8J9 VCC L V 3C -C 2 12 J10 L V4C-C2 12[4]陈杰,黄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图6 程序流程图MOV DPTR,#TAB ;字型码首地址 KEYJ: MOV P1,#0FEHMOV 25H,#0AH ;装入中断次数 MOV A,P1MOV TMOD,#11H ;设 T0 工作于模式 1 L1: CJNE A,#07EH, L2 MOV IE,#82H ; 允许 CPU,T0 中断MOV R5,#20MOV TH0,#3CHA10: ACALL DL10MSMOVTL0,#0B0H;赋计数初值DJNZ R5,A10BK: MOV @R0,#00HCLR TR0 ; 关闭定时器 T0 INC R0INC COM;标志单元加 1DJNZ R3,BKMOV A,COMMOV LED3,#12SETB 30H;调时间标志位 MOV 40H,#00HCJNE A,#4,KEY;K1,如果 K1 键未按四MOV41H,#00H下进入调时间闪烁状态MOV 42H,#06H ;定时单元初始化 SETB TR0;启动定时器 6:00:00MOV COM,#00H ;如果 K1 键按四ACALL DIS ;赋初值 12:00:00 标志单元清零 SETB 30H ;标志位置 1SETB TR0 ;启动定时器 T0,开始计KEY: MOV A,COM 时 CJNE A,#1,PD1MOV TH1,#3CH ACALL DIS MOV TL1,#0B0H ACALL DELAY600 SETB ET1 MOV 36H,#10 SETB EA MOV 37H,#10 MOV R3,#50MOV38H,32HLED1 EQU 20H LED2 EQU 21H LED3 EQU 22H COM EQU 23H COM1 EQU 24H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1BH LJMP T1ZHONG ORG 000BH AJMP SERVE ORG 0030HSTART: MOV 址 MOV R1,#30H MOV R2,#6 MOV R3,#5;存秒单元 ;存分单元 ;存时单元 ;调时间转换标志单元;T0 的中断入口地址R0,#20H ; 秒单元存入首地 ;秒单元发送首地址MOV A,#0F0HMOV P2,#0FFH MAIN:JNB P0.0,K16 JNB P0.1,K12;判断传感器是否动作JNB P0.2,K16 JNB P0.3,K13 MOV P1,#0F0H MOV A,P1 ANL A,#0F0HCJNE A,#0F0H,DELAY AJMP KEYDELAY: ACALL DL10MS MOV P1,#0F0H MOV A,P1 ANL A,#0F0H CJNE A,#0F0H, KEYJ AJMP KEY RETMOV 39H,33HMOV 3AH,34HMOV 3BH,35HACALL CCCACALL DELAY600 ;秒闪烁/ 准备进入调秒状态PD1: CJNE A,#2,PD2ACALL DISACALL DELAY600MOV 36H,30HMOV 37H,31HMOV 38H,#10MOV 39H,#10MOV 3AH,34HMOV 3BH,35HACALL CCCACALL DELAY600 ;分闪烁/ 准备进入调分状态PD2: CJNE A,#3,KEY2MOV 36H,30HMOV 37H,31HMOV 38H,32HMOV 39H,33HMOV 3AH,#10MOV 3BH,#10ACALL CCCACALL DELAY600ACALL DISACALL DELAY600 ;时闪烁/ 准备进入调时状态KEY2 AJMP MAINL2: CJNE A,#0BEH, L3MOV R5,#20A20: ACALL DL10MSDJNZ R5,A20MOV A,COM ;调时间标志JB 30H,N0 ;为 1 调时间/为定时MOV A,COM1 ;定时标志N0: CJNE A,#1,N1ACALL TS ;转向调秒/ 加N1: CJNE A,#2,N2ACALL TM ;转向调分/ 加N2: CJNE A,#3,KEY3ACALL HOUR ; 转向调时/加KEY3: AJMP KEYL3: CJNE A,#0DEH, L4MOV R5,#20A30: ACALL DL10MSDJNZ R5,A30MOV A,COMJB 30H,M0 ;为 1 调时间/为0定时MOV A,COM1 ;定时标志M0:CJNE A,#1,M1ACALL TS ;转向调秒/ 减M1:CJNE A,#2,M2ACALL TM1 ;转向调分/ 减M2:CJNE A,#3,CHSACALL HOUR1 ;转向调时/ 减CHS:JB 30H,KEY4MOV 41H,LED2 ;分定时存入41H单元MOV 42H,LED3 ;时定时存入42H单元KEY4:AJMP KEYL4:CJNE A,#0EEH, M10MOV R5,#20A40:ACALL DL10MSDJNZ R5,A40SETB TR0 ;启动定时器SETB P1.4CLR 30H ;定时标志位INC COM1MOV A,COM1CJNE A,#4,YYYMOV COM1,#00HSETB 30HMOV LED2,3EH ;还原分MOV LED3,3FH ;还原时AAA:JNB 30H,NNNMOV A,LED3CJNE A,42H,NNN ;时比较MOV A,LED2CJNE A,41H,NNN1 ;分比较ACALL MM MOV 43H,41HINC 43HNNN1:CJNE A,43H,NNN ACALL MMNNN:MOV A,COMJB 30H,XXXMOV A,COM1XXX:AJMP ZZZYYY:CJNE A,#1,ZZZMOV 3EH,LED2 ;暂存分MOV 3FH,LED3 ;暂存时ZZZ:AJMP KEY M10:MOV P1,#0FDHMOV A,P1L5:CJNE A,#07DH, L6CPL P2.2MOV R5,#20B10:ACALL DL10MSDJNZ R5,B10AJMP MAINL6:CJNE A,#0BDH, L7CPL P2.2MOV R5,#20B20:ACALL DL10MSDJNZ R5,B20AJMP MAINL7:CJNE A,#0DDH, L8CPL P2.2MOV R5,#20B30:ACALL DL10MSDJNZ R5,B30AJMP MAINL8:CJNE A,#0EDH, M20CPL P2.2MOV R5,#20B40:ACALL DL10MSDJNZ R5,B40AJMP MAINM20:MOV P1,#0FBHMOV A,P1L9:CJNE A,#07BH, L10CPL P2.2MOV R5,#20C10:ACALL DL10MSDJNZ R5,C10AJMP MAINL10:CJNE A,#0BBH, L11CPL P2.2MOV R5,#20C20:ACALL DL10MSDJNZ R5,C20AJMP MAIN L11:CJNE A,#0DBH, L12 CPL P2.2MOV R5,#20C30:ACALL DL10MSDJNZ R5,C30AJMP MAINL12:CJNE A,#0EBH, M30 MOV R5,#20C40:ACALL DL10MSDJNZ R5,C40AJMP K12M30:MOV P1,#0F7HMOV A,P1L13:CJNE A,#077H, L14 MOV R5,#20D10:ACALL DL10MSDJNZ R5,D10AJMP K13L14:CJNE A,#0B7H, L15 MOV R5,#20D20:ACALL DL10MSDJNZ R5,D20AJMP K14L15:CJNE A,#0D7H, L16 MOV R5,#20D30:ACALL DL10MSDJNZ R5,D30AJMP K15L16:CJNE A,#0E7H, CHS0 MOV R5,#20D40:ACALL DL10MSDJNZ R5,D40AJMP K16CHS0:AJMP CHSK16:CPL P2.6MOV R5,#20E10:ACALL DL10MSDJNZ R5,E10AJMP MAINK12:CPL P2.0MOV A,LED1 CJNE A,#60,A2 MOV LED1,#0 A2:ACALL DISMOV P1,#0F0H MOV A,P1 ANL A,#0F0H CJNE A,#0F0H,A33 AJMP A3C3:SETB P1.6RET减分子程序TM1:MOV R3,#60 D1:ACALL DELAY100MOV A,LED2 CJNE A,#0FFH,D2 MOV LED2,#59 D2:ACALL DIS A33: DJNZ R3,A1SJMP TS ANL A,#0F0HCJNE A,#0F0H,D33TS1: MOVR3,#60 AJMP D3 B1: ACALLDELAY100 D33:DEC LED2 MOVA,LED1 DJNZ R3,D1CJNE A,#0FFH,B2 SJMP TM1MOVLED1,#59D3:SETB P1.5MOV R5,#20 B2: ACALL DISE20:ACALL DL10MSMOV P1,#0F0H DJNZ R5,E20 MOV A,P1 AJMP MAIN ANLA,#0F0HK13:CPL P2.7CJNE A,#0F0H,B33 MOV R5,#20 AJMP B3 E30:ACALL DL10MSB33: DEC LED1DJNZ R5,E30 DJNZ R3,B1 AJMP MAIN SJMP TS1 K14:CLR P2.5B3: SETB P1.5SETB TR1 RETAJMP MAIN ; ******* 加分子程序K15:CPL P2.4TM:MOV R3,#60MOV R5,#20 C1:ACALL DELAY100E4:ACALL DL10MS INC LED2 DJNZ R5,E4 AJMP MAIN MOV 41H,LED2 ;分定时存入 41H 单元 MOV 42H,LED3 ;时定时存入 42H 单元 RET 加秒子 程序 MOV A,LED2 CJNE A,#60,C2 MOV LED2,#0 C2:ACALL DISMOV P1,#0F0H MOV A,P1 ANL A,#0F0H CJNE A,#0F0H,C33 TS:MOV R3,#60 A1:ACALL DELAY100AJMP C3 C33:DJNZ R3,C1 INC LED1SJMP TM MOV P1,#0F0H MOV A,P1A3: RET减秒子程序CJNE A,#0,F2 MOV LED3,#12 F2:ACALL DISMOV P1,#0F0H MOV A,P1 ANL A,#0F0HCJNE A,#0F0H,F33 AJMP F3 F33:DEC LED3 DJNZ R3,F1 SJMP HOUR1F3:SETB P1.5RET中断子程序 SERVE:PUSH PSW;重新赋计数初PUSH ACCMOV TH0,#3CH MOV TL0,#0B0H值回DJNZ 25H,MT1;1S 未到 ,返MOV 25H,#0AH;重置中断次RET 加时子程序HOUR:MOV E1:ACALLR3,#13 DELAY100INC LED3 MOV A,LED3 CJNE A,#13,E2 MOV LED3,#1 E2:ACALL DISMOV A,#01H ADD A,LED1 ;秒位加 1 MOV LED1,ACJNE A,#60,RETURN ;未计满 60秒,返回MOV LED1,#00H ;计满 60 秒 ,秒位 清0MOV A,#01H MOV P1,#0F0H MOV A,P1 ANL A,#0F0HCJNE A,#0F0H,E33 AJMP E3 E33:DJNZ R3,E1SJMP HOUR ADD A,LED2 ;分位加1 MOV LED2,ACJNE A,#60,RETURN ;未计满 60分,返回MOV LED2,#00H;计满 60 分,分位E3:SETB P1.6RET减时子程序HOUR1:MOV R3,#12 F1:ACALL DELAY100 MOV A,LED3清0 MOV A,#01H ADD A,LED3 ;时位加 1 MOV LED3,ACJNE A,#13,RETURN ;未计满 13 时,返回MOV LED3,#01H清1;计满 13 时 ,时位RETURN:ACALL DIS MT1:POP ACCPOP PSWRETIDL1MS:MOV R5,#14H DL1:MOV R4,#19H DL2:DJNZ R4,DL2DJNZ R5,DL1RETDL10MS:MOV R7,#14H LOOP1:MOV R6,#0F9H LOOP2:DJNZ R6,LOOP2DJNZ R7,LOOP1RETT1ZHONG:MOV TH1,#3CHMOV TL1,#0B0HDJNZ R3,LOOPCLR TR1SETB P2.5MOV R3,#50 LOOP: RETIDIS:MOV A,LED1 MOV B,#10 DIV AB MOV 30H,B MOV 31H,A MOV A,LED2MOV B,#10 X1: MOV R6,#0F9HX2: DJNZ R6,X2 DJNZ R7,X1 RET;******* <100 毫秒延时子程序 ******** DELAY100:MOV R7,#100DIV AB Y1: MOV R6,#0F9H MOV 32H,B Y2: DJNZR6,Y2 MOV 33H,ADJNZ R7,Y1MOV A,LED3RETMOV B,#10 ;********< 600毫秒延时子程序 ********DIV AB DELAY600: MOVR7,#15MOV 34H,B Z1: MOV R6,#10H MOV 35H,A Z2: MOVR5,#0FFH MOV R2,#6Z3: DJNZ R5,Z3MOV R1,#30HDJNZR6,Z2 BBB:MOV A,@R1DJNZR7,Z1MOVC A,@A+DPTRRETMOV SBUF,A ;***** 闹铃 / 闪烁子程序MM:PUSH PSWPUSH ACCINC R1 DJNZ R2,BBB RET ;** 烁显示子程序 ***CCC: MOV R2,#6 MOV R1,#36H DDD: MOV A,@R1 MOVC A,@A+DPTR MOV SBUF,A JNB TI,$ CLR TI INC R1 DJNZ R2,DDDRETDB98H,18H,0D3H,10H,90H,0FFHDELAY10:MOV R7,#0AHJNB TI,$ CLR TIMMM: CLR P1.7CLR P1.6CLR P1.5 CLR P1.4 SETB P1.7 SETB P1.6 SETB P1.5 SETB P1.4ACALL DELAY10 POP ACC POP PSWRET;***** 10 毫秒延时子程序 ****** TAB:DB 11H,0D7H,32H,92H,0D4HEND ACALL DELAY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