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历史反思辛亥革命的失败,按照正规的说法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因此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完全没有改变。
这种说法符合历史事实吗?学生在此作一些尝试性探讨,期能抛砖引玉。
一、纵观中国历史,辛亥革命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大批的雇佣劳动者,国内市场的扩大;第二,必须有大量的资本。
这两个条件通常是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完成的。
随着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成熟,促成其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首先,我们来探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情况。
先看下列一组数据:1.1869~1911年。
开办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厂矿约七百个,资本总额为一亿三千万元①。
1912~1914年。
新建企业470多家,总投资近1亿,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共达一亿三千多万元以上②。
2·1920年,近代工业总产值占当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③。
3·1895年以前,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为120万元。
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资本总和④。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样的资本总额和生产总值,对整个社会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况且,当时的人们思想意识还停留在以农为本,经商办厂赚钱是以买田置地、盖祠堂、修宅院为主的。
这严重制约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即使当时产生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也在资本主义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剥削下,不是被吞并,就是盘剥而破产,保存下来的都在苟延残喘,根本谈不上发展资本主义!其次探讨辛亥革命前的劳动力和市场问题。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
不过,具体分析一下便可知:自然经济最先解体不是由于生产力的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的产物。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是什么清朝的晚期中国是腐朽的,腐朽的政府已经不能撑起整个中国,于是很多爱国人士为了挽救中国都为之奋斗。
孙中山先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他为了中国的出路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又是什么呢?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
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
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辛亥革命的历史简介中国的晚期是一个衰落的时期,当时清朝政府越来越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也越来越严重,所以中国在那时候处于内忧外患的阶段,与此同时在晚清的时候民族的资本主义初步成长,辛亥革命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生的。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是一场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因为它发生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危难中,所以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民族,让国家可以早日独立和富强。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启示

④必须建立一支人 民的革命军队才 能取得革命的胜 利。推翻任何制 度或者都要先充 份准备,要有强 大的武装力量。
总论
一是当时的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二 是在当时的中国,资产 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 是行不通的。
By:黄
畅 梁家礼 李一飞,中外反动势力 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 革命果实。中国封建势力 异常强大而且贪婪顽固, 作为掌握政权的他们只想 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掠夺, 竭力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为此不惜与帝国主义相勾 结,出卖国家主权
第三,资产阶级革派 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 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 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 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 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 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 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 大的敌人。
第四,革命党人没有 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 推翻旧政府,保卫新政权。 他们依靠的是清军士兵和 民间秘密反清会党。武昌 起义后,各地建立的民军, 大部分是由原来的旧军和 会党改编而成,领导权也 掌握在立宪派和旧官僚手 里
二、启示
纲领方面 政党方面 解决农民问题方面 武装力量方面
在20世纪初的中国,要想革命取得成功,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必须有一个彻底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纲领;中国只能 走社会主义道路, 走资本主义道路行 不通
• ②必须有坚强正 确的革命政党; 民族资产阶级具 有软弱性和妥协 性,中国需要无 产阶级来领导中 国革命走向胜利 。
• ③必须联合广大 的农民,解决土 地问题,中国革 命不能依靠少数 人,要依靠广大 人民群众起来革 命,革命才会胜 利;
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虽说达到资产阶级革命 的顶峰,但它最终还是失败了,革命的成果被北洋 军阀所窃取,革命的政权被中外反动势力所扼杀,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多次革命相继失败,在一定 程度上标志着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试题: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相关阅读】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析及启示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但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等。
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够深刻,在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些原因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群众观,没有走群众路线。
一、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纲领之原因分析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是因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
在当时,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经济上,赋税沉重。
田主之下,另有征税之人,佃民于输租田主外,必兼有所酬,则所谓十分取五者,但是田主之正税已耳。
征税之人所私取,又必五分而取二。
则是农民终岁勤动,仍无以赡养其身家也。
①在政治上,地主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也极为的残暴。
另一方面,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霸占路、矿,开设工厂。
帝国主义还加强了政治控制和宗教渗透,所以反帝爱国运动,反洋教运动以及一些对帝国主义的抗爆运动此起彼伏。
但是,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幻想获得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革命党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
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就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更没有意识到推翻封建主义就务必打倒帝国主义。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
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
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太强大.主观原因:革命的领导者中国资产阶级是一个经济上,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政党来领导,新的指导思想,需要寻找新的出路.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赶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清政府陷入内忧外患中,无耻的帝国主义扩大了侵略范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与此同时,农民群众斗争风暴也此起彼伏,先有天平天国农民运动,后有辛亥革命,而后者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历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然而,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三个月后,代表旧势力的袁世凯及其领导的北洋军便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他恢复帝制,并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的利益,他还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潮。
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独立、民主、共和”一去不复返,辛亥革命宣告失败了。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究其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的弱点和错误:1、马克思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由于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始终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斗争,他们利用会党、新军。
在革命高潮时镇压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是自己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同敌人斗争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2、革命党没有提出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一同盟会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甚至幻想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彻底的摧毁封建势力。
许多人摇身一变。
有封建官僚变成了革命的有功之臣,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窃取了。
3、革命派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
从成立时起,内部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思想上没有统一的信仰,这样的政党是不可能领带革命走向成功的。
“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推翻旧政府保卫新政权。
他们依靠的是清军士兵和民间秘密反清会党。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https://img.taocdn.com/s3/m/2e210ac658f5f61fb73666c9.png)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关键词:辛亥革命;失败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
虽说辛亥革命达到资产阶级革命的顶峰,但它最终还是失败了,革命的成果最终还是被北洋军阀所窃取,革命的政权被中外反动势力所扼杀,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多次革命相继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有深刻的原因: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则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具体而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从经济基础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虽然在中国出现了,但一直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成分。
经济基础薄弱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有较强的革命要求,想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谋求国家的富强,但他们与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和经济上依赖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既想参加革命,又怕打烂了自己的坛坛罐罐,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幻想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获得民族独立,不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建立民主政治,所以他们又有软弱的一面。
正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敢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无法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那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失败也是自然的。
所以辛亥革命失败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第二,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而且贪婪顽固,作为掌握政权的他们只想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掠夺,竭力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此不惜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出卖国家主权。
介绍辛亥革命的启示

介绍辛亥革命的启示辛亥革命是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那么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呢?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的介绍辛亥革命的启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介绍辛亥革命的启示辛亥革命虽然是以失败为结局的,它的成果最终为军阀袁世凯所窃取,致使整场革命开始的快,结束的更快,但辛亥革命中依旧是有很多亮点的,给后来的革命带来了很多启示。
下面将对辛亥革命的启示从以下几方面做如下的描述。
第一、辛亥革命告诉我们,失去了群众力量的革命很难以得到支持,所以革命源自于人民的自发自主性,如果离开了人民的自主性,那么这场革命很难得坚守到最后。
因此,所有的中国人民应该统一,一致对外,团结力量大便是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统一战线后,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才能使得国家富强兴盛。
第二、单单依靠资产阶级是没有办法完成彻底反封建的革命的,脱离了国情的革命注定了失败的最终结局。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们一直宣扬的就是资本主义,但这个主义却只是代表了部分人群的利益,违背了更多人群的利益,所以辛亥革命的变革困难重重。
第三、任何革命离不开精神宣导,辛亥革命也是一样的,在辛亥革命中宣导者少,整个革命精神未能够得到有效、正确、广泛的传达,致使整场革命无疾而终,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信息的横向沟通和传达才是硬道理。
介绍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一场革命的失败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是如此,辛亥革命的兴起可谓是极其迅速的,并且在国内大范围内得到了有志青年的支持,那么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呢?失败的辛亥革命又该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原因呢?接下来一起去寻找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善于总结才能吸取教训,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辛亥革命的失败,大体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追溯原因。
第一、首先从内因来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们,对于自己今后要走的路线并没有一个十分明晰的规划,在他们心中的目标仅仅只是推翻清朝政府,推崇平等和平的权利而已,却摒弃了最需要坚持的反帝国主义的思想,这是此次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的发起和其失败的原因与启示回眸九十三年前的辛亥革命,它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都很耐人寻味.1.历史回顾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
接着各省纷纷响应。
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1.1辛亥革命的过程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旧历为辛亥年故名。
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团体兴中会。
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此后,资产阶段革命派一方面批评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的谬论,传播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清武装起义,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给帝国主义,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
湖北革命党人利用保路运动的时机,于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全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清帝退位。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政权最后被大地主大实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从此以后,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的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
然而,它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实际上,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长期顽强斗争的结果,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曾指出没有革命的形势就不可能有革命。
他曾经总结出革命形势的三个特点:一是下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二是上层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三是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
而20世纪的中国已具备了这些条件。
让我们看看吧!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的签订已经使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帝国主义的野蛮掠夺和清政府的残暴压榨加之年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不可能好好地活下去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忍无可忍,只得“逼上梁山”了。
而上层的清朝统治者倒行逆施、众叛亲离,出现严重的危机,仍照旧统治下去。
人民群众已纷纷行动起来,运用诸如抗租、抗税、抢米、罢工、反洋教、拒俄、抵制美贷、收回利权、保路运动等形式进行反抗斗争。
正如孙中山形容的那样,当时中国已经布满了干柴,只要有星星之火,即可成燎原之势。
然而,革命的发生还需要有主观条件,如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
许多爱国主义知识分子在当时形势下主张走改良革命道路,组织革命团体进行革命宣传,发动武装起义。
而且形成了同盟会那样的革命核心力量,出现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导人物。
在这种客观革命形势与主观革命条件都已成熟的情况下,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3.清王朝为什么会灭亡清王朝自1644年清军入关取代明朝,统治了中国260多年,曾经出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一度辉煌于世界,这样的“泱泱之势”为什么会被辛亥革命一举推翻呢?20世纪初清统治者也曾推选新政改革,为什么不能挽救其灭亡的命运呢?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全城后,创立了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湖北军政府。
它以黎元洪为都督,下设军务、政务、参谋和外交四部。
在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前,湖北军政府一度代行中央政府的职权,对促进全国革命形势的的高涨和最终结束清王朝的统治,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其实,清王朝的覆灭也是近代中国封建统治逐步衰败、腐朽、没落的必然结果。
单从政治方面来看,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日益明显、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等说明封建社会要依靠非正常手段才能维持统治这种制度已走到了末路。
它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思想、文化上看,抨击封建专制统治的民主思想已出现。
具体来看,清王朝自乾隆后期,就开始由盛转衰走下坡路,尤其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以致落伍于世界潮流。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入侵后,又迷信和议,苟且偷安,不思改弦更张,亡羊补牢,失去了改革良机。
加上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深重打击,清廷统治已是摇摇欲坠,只得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官僚镇压农民起义,兴办洋务企业,博得一度“词治中兴”。
但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就彻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前线战事吃紧之时,慈禧太后却在大办其六十大寿,大小官员们一心想的只是送什么礼物可博得老佛爷的欢心,这样的政府能不打败仗吗?《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使中国丧尽元气。
难得年轻的光绪帝想有所作为,在康梁维新派鼓舞下实行百日维新,可怜的变法仅推行了103天就被慈禧为首顽固派扼杀,清王朝最后一次主动改革的机会也丧失了。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全国的心脏——北京,在洋鬼子的刺刀、洋枪下签订了《辛丑条约》,慈禧太后对列强不把他当成“祸首”继续保存清政府而感到庆幸,满意地批准了这个条约,并厚颜无耻地表示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暴露了投降卖国的奴才嘴脸,清廷已成列强之走狗,“洋人之朝廷”。
此时,清政府实在不能照旧统治下云,不得不开始了清未新政,有不少措施正是当年维新派的主改,故不能简单斥之为“假维新”、“政治骗局”。
但是此时的清王朝统治毕竟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它自己已经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完成改革任务。
因此清末新政不但没能挽救清王朝,反而更加激化矛盾,加速其垮台。
如新政措施需要大量经费,清政府巧立各立增收苛捐杂税,而经手官员们又乘机从中贪污、挥霍、大饱私囊,人民苦不堪言。
新政中派出的留学生,训练之新军,恰好成了清王朝自己的掘墓人。
特别是清朝统治者尽管宣布要预备立宪,但又不肯放弃既得的利益和权力,一再拖延立宪法开国会的期限,甚至倒行逆施成立“皇族内阁”,致使原来尚试图以立宪维护清政府政权的立宪派也完全失望,纷纷倒向革命。
“预备立宪”的骗局暴露以后,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
同时,皇族内阁集权,也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武昌起义后,清廷已无力镇压革命,只得依靠手握兵权的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而袁世凯这个野心家则乘机“逼官”,迫使隆裕太后于宣统三年旧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今1912年2月12日)公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国267年的清王朝终于寿终正寝。
4.南京临时政府为什么会夭折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诞生,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1月3日,临时参议院通过各部总长名单,南京临时政府正式组成。
这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革命派在政权中占主导地位,通过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民族权利和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的法令。
列宁因此高度赞扬孙中山是“不愧为法国十八世纪末叶的伟大宣传家和伟大活动家的同志。
”他并进一步指出,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但使中国人民“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而且“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的统治遭到破坏”,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
可惜这个革命政权只存在了三个多月就夭折了。
孙中山在1912年1月22日曾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各清帝退位,自己即行辞职,让位于袁,因此,2月12日袁世凯实行逼官司,迫使清帝退位后,2月14日孙中山就提出辞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职务,4月2日,参议院决定民国政府迁往北京,成为由北洋军阀头子袁兴凯控制的北京政府,辛亥革命成果南京临时政府存在不到一百天就此夭折了。
孙中山为什么会让位给袁世凯呢?在学习历史课的在过程中,有同学强调客观原因认为是被迫让位,有同学则强调主观原因认为是主动让位,实际用历史眼光来看,我认为当时孙中山让位是由各种复杂的因素造成的。
例如袁世凯的软硬兼施,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立宪派旧官僚的拆台,革命党人内部分歧以及孙中山对袁世凯的幻想、妥协及策略思想等等。
而南京临时政府的夭折更深层的原因是由于革命派革命理论的不彻底,革命组织的涣散,民众发动的不深入以及对革命政党、革命政权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人甚至鼓吹“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有人主改民国建立“功成身退”,因此造成夺得政权又失去政权,推翻了皇帝专制又出现军阀专制。
尽管如此,用历史辩证观点去分析,辛亥革命已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谁想逆历史潮流而动,复辟帝制,必将自取灭亡,同时为中国现代化打开了闸门。
5.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以及辛亥革命历史启示的现实意义辛亥革命失败了,它没有出现孙中山所预想的“中华民国将永久存在”,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的美妙情景。
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辛亥革命给我们当代跨世纪青年的历史启示就是必须顺应历史的潮流。
正如中山先生所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我们只有认清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潮流,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世界的和平发,都是大势所趋,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青年,才能让今日的中国快步进入小康社会,屹立于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