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
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和资本主义的起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这场革命也失败了。
本文将分别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 终结了封建制度:中国封建制度已经存在几千年,贯穿到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旨在打破这种制度,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革命导致了清朝的倒台,结束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历史,使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起步:辛亥革命使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的阶段,正常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得以开始。
资本主义系统下的商业和工业活动得到了推动,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引领了中国近现代史: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始奠定了基础,对于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失败原因:1. 革命力量的不稳定:辛亥革命的参加者很多,领导人们也都有自己的特定目标。
但是,因为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革命力量不能够形成同一的声音,致使革命的发展时好时坏。
2. 对清朝政府的包容:清政府是辛亥革命的对手之一,但辛亥革命也容忍了清朝政府的存在。
当时,共和国领袖和清朝领导人有时会就政治问题进行协商。
这种协商虽然是目的是寻求妥协,但也意味着辛亥革命本来的目标是推翻清王朝却并未完成。
3. 外国势力的干预:中国在革命初期认为外国势力不会加入。
但随着革命力量的发展,外国势力加入了进来。
这些外国势力既有帮助中国发展的,也有掠夺和控制中国的,从而使革命遭遇了巨大的压力。
4. 民族民主统一意识不够强:在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的民族意识和统一意识不够强烈。
各地方领导人的地方主义思想相对比较严重,容易陷入消耗矛盾。
因此,最终无法有效的协调形成一个强大的革命力量。
结论:辛亥革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革命的不成功也意味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中国必须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从革命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改进自身发展方向和办法。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试题: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相关阅读】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析及启示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但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等。
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够深刻,在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些原因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群众观,没有走群众路线。
一、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纲领之原因分析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是因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
在当时,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经济上,赋税沉重。
田主之下,另有征税之人,佃民于输租田主外,必兼有所酬,则所谓十分取五者,但是田主之正税已耳。
征税之人所私取,又必五分而取二。
则是农民终岁勤动,仍无以赡养其身家也。
①在政治上,地主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也极为的残暴。
另一方面,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霸占路、矿,开设工厂。
帝国主义还加强了政治控制和宗教渗透,所以反帝爱国运动,反洋教运动以及一些对帝国主义的抗爆运动此起彼伏。
但是,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幻想获得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革命党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
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就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更没有意识到推翻封建主义就务必打倒帝国主义。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试题:有哪些?答案:(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个性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相关阅读】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析及启示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但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等。
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够深刻,在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些原因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群众观,没有走群众路线。
一、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纲领之原因分析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是因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
在当时,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经济上,赋税沉重。
“田主之下,另有征税之人,佃民于输租田主外,必兼有所酬,则所谓十分取五者,但是田主之正税已耳。
征税之人所私取,又必五分而取二。
则是农民终岁勤动,仍无以赡养其身家也”。
①在政治上,地主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也极为的残暴。
另一方面,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霸占路、矿,开设工厂。
帝国主义还加强了政治控制和宗教渗透,所以反帝爱国运动,反洋教运动以及一些对帝国主义的抗爆运动此起彼伏。
但是,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幻想获得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革命党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https://img.taocdn.com/s3/m/2e210ac658f5f61fb73666c9.png)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关键词:辛亥革命;失败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
虽说辛亥革命达到资产阶级革命的顶峰,但它最终还是失败了,革命的成果最终还是被北洋军阀所窃取,革命的政权被中外反动势力所扼杀,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多次革命相继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有深刻的原因: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则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具体而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从经济基础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虽然在中国出现了,但一直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成分。
经济基础薄弱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有较强的革命要求,想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谋求国家的富强,但他们与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和经济上依赖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既想参加革命,又怕打烂了自己的坛坛罐罐,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幻想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获得民族独立,不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建立民主政治,所以他们又有软弱的一面。
正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敢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无法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那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失败也是自然的。
所以辛亥革命失败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第二,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而且贪婪顽固,作为掌握政权的他们只想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掠夺,竭力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此不惜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出卖国家主权。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是一场由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一场又成功又失败的革命。
这场革命最终失败,成功是因为革命虽然最后失败,却为__乃至历史创下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那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
从主观方面来看,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并且资产阶级具有自身的局限。
从客观上来看,可以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四个方面分析。
纲领:没有反帝,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农民:没有农民的支持,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导致缺少了农民这个主力军。
政党: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在辛亥革命中政党很松散,缺乏组织和纪律。
军队:没有掌握革命武装,辛亥革命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因此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发生在19____年。
当时清王朝正日益腐化、帝国主义侵略一步步加深、__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战役的发生结束了__长达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__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最终失败,但留下了深远的历史意义,具体如下:1.它给__人民的思想带来了解放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__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__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给了封建专制制度致命的一击。
3.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许多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显著增长的同时无产阶级的队伍也迅速壮大。
4.不仅对国内,辛亥革命对国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功的高潮。
为了探寻__的出路,找到一条适合__特有的道路,很多先进的人都在为此出谋划策。
论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所谓“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探究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及其意义,即是我们今天的讨论题目。
【一、辛亥革命经过简述】在探寻这段历史背后的意义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段历史的过程。
【1、立宪运动】1905年,出于对当时内忧外患并存的时局考虑,中国清朝政府开始推行立宪运动,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
但清政府一再拖延国会召开时间,并在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立宪派、舆论对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于是逐渐同情、倾向革命。
而辛亥革命,也于该年爆发。
【2、武昌首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于武昌率先发难。
11日上午,武昌光复,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随即在武昌成立,黎元洪任都督,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0月12日,汉阳汉口接连光复。
至此,武汉三镇全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
【3、袁世凯出山】即武昌起义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于是清政府再用袁世凯,先于10月14日任其为湖广总督,又于10月27日任命其为内阁总理大臣。
统率北洋军向武汉进攻。
11月2日,在攻下汉口之后,袁世凯便按兵不动,开始暗中与南方议和。
【4、中华民国成立】12月29日,南方十七省选出孙文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民国成立,孙文就任。
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
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朝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终止。
至此,大清帝国正式终结,并被中华民国取代与继承。
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及其意义】辛亥革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成功的。
【1.推翻封建统治】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题目: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为什么一场旨在移植西方共和民主的革命最终会失败?详见书本P72名词解释: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摘自百度百科○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一)客观因素一.经济因素:1.革命后经济萎靡衰败,各地财政空虚,南京临时政府后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没有直接掌握地方政权导致丧失税收,没有固定收入来充实军用。
2.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放弃了在经济上打击封建豪绅的有效革命手段,导致失去了广大农民对革命政权的支持。
3.失去了江浙地区资产阶级的经济支持。
4.对待金融业草率,没有立即整顿,使金融秩序混乱,税收大量流失。
5.寄希望于列强,借外债举失败的同时,反而使列强控制了海关,扣押了关税。
二.文化因素旧中国人民素质普遍不高,普通老百姓还不知道什么是君主立宪,民主选举,人们容易被旧官僚欺骗。
三.军事因素1.封建主义军事实力强大、政治经验丰富及社会基础充实,更有列强的大力支持。
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阀的实力强大,部下忠心耿耿。
2.革命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只能依靠军阀,各地建立的民军,是由原来的旧军整编而成,领导权也掌握在立宪派和旧官僚手里。
四.国际背景列强纷纷侵略中国,各怀鬼胎,日本一边支持革命党,一边策划侵略。
西方列强背地里支持袁世凯,帮助袁策划南北和谈,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镇压革命党人。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辛亥革命的发起和其失败的原因与启示回眸九十三年前的辛亥革命,它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都很耐人寻味.1.历史回顾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
接着各省纷纷响应。
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1.1辛亥革命的过程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旧历为辛亥年故名。
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团体兴中会。
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此后,资产阶段革命派一方面批评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的谬论,传播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清武装起义,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组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占主导地位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一系列推行民主政治及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法令。
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地主买办阶级势力所篡夺,资产阶级共和国名存实亡,中国依然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这个角度上讲,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
虽说辛亥革命达到资产阶级革命的顶峰,但它最终还是失败了,革命的成果最终还是被北洋军阀所窃取,革命的政权被中外反动势力所扼杀,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多次革命相继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有深刻的原因: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则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具体而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从经济基础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虽然在中国出现了,但一直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成分。
经济基础薄弱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有较强的革命要求,想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谋求国家的富强,但他们与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和经济上依赖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既想参加革命,又怕打烂了自己的坛坛罐罐,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幻想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获得民族独立,不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建立民主政治,所以他们又有软弱的一面。
正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敢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无法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那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失败也是自然的。
所以辛亥革命失败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第二,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而且贪婪顽固,作为掌握政权的他们只想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掠夺,竭力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此不惜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出卖国家主权。
因而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千方百计的打击压制资产阶级民主进步势力,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更是深恶痛绝。
帝国主义更是不希望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原料市场和商品销售市场,而不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压制,千方百计地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它们在政治上扶植中国的反动势力,阻碍中国民主和进步;在经济上他们利用手中的种种特权,在中国疯狂的进行经济掠夺,打压中国民族资本的生存空间;在文化上利用“精神鸦片”来毒害中国人民,企图让中国人民成为其统治下的顺民。
在帝国主义的强大压力之下,中国软弱的资产阶级无力与之对抗。
第三,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同盟会反满,反君主政体,却放过了主要敌人,因此在清帝退位后,就失去前进的目标。
他们不敢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结果革命却被外国资本主义所绞杀。
他们只关注建立“ 共和” 政权,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结果让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革命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同盟会,从成立时起,思想上就缺乏统一信仰,组织上也不够巩固。
这样的政党,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辛亥革命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未能胜任其历史使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第四,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推翻旧政府,保卫新政权。
他们依靠的是清军士兵和民间秘密反清会党。
武昌起义后,各地建立的民军,大部分是由原来的旧军和会党改编而成,领导权也掌握在立宪派和旧官僚手里。
第五,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
他们利用会党、新军,却不发动广大农民,在革命的高潮时期,甚至镇压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注重上层,而轻视对下层民众,尤其是对广大工人、农民的争取,他们热衷于暗杀和论战,对武装力量的重视不够。
另外,他们提出的革命纲领中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广大下层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他们的革命热情,无法壮大资产阶级革命的力量,最终造成资产阶级自己的失败。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革命留下了两点最重要的教训,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推翻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能重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这就是辛亥革命给近代中国留下的结论。
辛亥革命的失败,也给中国留下一些启示:在20 世纪初的中国,要想革命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③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④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实践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存在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要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应当有新的革命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
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训练有素的革命武装,必须要建立一个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争取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已经行不通了。
中国人民要求得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必须另外寻求新的革命方案和新的政治理论,特别是要寻求最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①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峰。
②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③辛亥革命虽然还未能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但它推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因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的侵略势力和它在亚洲的殖民统治,鼓舞和促进了亚洲人民族解放斗争。
④辛亥革命在中国人民中播下了民主革命的种子,使民主主义想深入人心,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⑤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些政策、法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派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造了一定的条件。
辛亥革命是在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进行的一场政治大革命。
这是辛亥革命不同于以往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
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大革命,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
农民阶级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它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辛亥革命中,代表当时中国社会新生产力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且组成了统一的政党,在革命中起着核心领导作用。
辛亥革命有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这是辛亥革命不同予以往革命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革命纲领,是农民革命战争的最高成果,但它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为农民群众指出一条获得真正解放的道路。
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锋芒直指外国侵略者,表达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但它没有认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本质,也没有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新政权的目标。
辛亥革命中,同盟会制定了三民主义纲领,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目标。
它虽然有不彻底的缺陷,但从主要方面看,这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为动员广大群众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斗争的思想武器。
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果较以往革命远为深刻。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的反动力量异常强大,而产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开始就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力量过于微弱。
(2)由于中国资产阶级本身具有两面性的特点,其经济上的软弱和妥协,导致政治上缺乏革命的勇气和力量,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作为同盟会纲领的三民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民主斗争要求,具有革命进步性,但却存在着一些致命的不可克服的缺陷。
(3)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还寄予幻想,害怕广大人民的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一-地主阶级。
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尤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一农民参加斗争。
(4)作为革命领导机构的同盟会组织涣散,纪律松散,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也没有一支直接领导下的强有力的武装,尽管一度取得革命的胜利,但当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向革命反扑、瓦解革命、篡夺胜利成果的时候,革命派却想不出正确对策,而使革命派遭致失败。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