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采暖指标
济南市居住建筑采暖耗热指标的确定及分析

月份
11 12 1 2 3
室外温度 Π℃
918 015 - 019 519 813
表 1 2006~2007 年北部地区典型换热站运行参数
换热站 1 蒸汽参数
温度Π℃ 压力ΠMPa 流量Π(tΠh)
164
015
3195
166
0128
3193
173
0137
3135
166
0156
2175
162
0144
[ 关键词 ] 采暖热指标 ;集中供热 ;加权平均 ;节能建筑 [ 中图分类号 ] TU832. 1 + 1 ; TU832. 5 + 1 [ 文献标识码 ] A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n Heating Index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24 卷
112 实际采暖热指标 实际供热运行中 ,在保证用户室内温度为 18 ℃
的前提下 ,本着节能降耗的原则 ,供热状况会及时调 节 。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满足室内热负荷的要求 , 所必须向单位建筑面积提供的热量 (即实际采暖热 指标) ,可通过 211 节中式 (1) 求得 。
运行参数资料 ,包括换热站内换热器进口蒸汽的温
度和压力 、凝水的温度和压力 、蒸汽流量和对应的室
外温度等 ,从而避开建筑形式的多因素影响[4] 。计
算的基本原理是 :通过进口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确定
其焓值 ,再通过凝水的温度和压力确定其焓值 ,二者
的焓差即是每 t 蒸汽所能提供给二级管网的热量 ,
该焓差乘以蒸汽的流量便可得每 h 该换热站所耗的
[摘 要 ] 本文针对济南市已有建筑采暖热指标大的问题 ,对济南市不同区域采暖现状进行了调研 ,从一个新的角度对 典型建筑的采暖热指标进行了探讨 ,分别计算了不同采暖区的采暖热指标 ,并对各采暖区热指标进行加权平均 ,最终得到适 宜于本地区的平均采暖热指标 ,该热指标的测定对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参考和指导价值 。
北京市各种建筑供暖热指标

北京市各种建筑供暖热指标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冬季气温低且寒冷。
为了确保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建筑供暖热指标来规范建筑物的供暖系统。
以下是北京市各种建筑供暖热指标的介绍:1.建筑物最低供暖温度:根据《北京市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室内空气供暖温度不得低于18℃。
2.燃气采暖锅炉烟气排放:北京市要求燃气锅炉排出的烟气污染物浓度不得超过标准限值,对锅炉的烟气排放进行严格监测和检测。
3.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根据《北京市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应根据实际面积和功能进行计算,并达到一定的节能标准。
4.建筑物保温材料热传导系数:北京市要求建筑物的外墙保温材料热传导系数不得超过规定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5.供热单位的热源配备:北京市要求供热单位配备独立供暖或燃气采暖锅炉等符合节能要求的热源设备,确保供暖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6.公共建筑的供暖控制:北京市要求公共建筑的供暖系统应设置温度控制设备,能够自动调节供暖温度和时间,以实现节能效果。
7.供热单位的污染物排放:北京市要求供热单位在供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以保护环境和市民的健康。
8.建筑物节能草案:根据《北京市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建筑物的供暖系统应符合相关节能要求,并对供暖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正常运行。
以上是北京市各种建筑供暖热指标的简要介绍。
为了应对严寒的冬季天气,北京市不断加强建筑供暖热指标的管理和监督,以提高建筑物的供暖效果和节能减排。
这些指标的实施对于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保护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节能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北京市的建筑供暖热指标也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公共建筑采暖指标

公共建筑采暖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公共建筑的舒适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公共建筑的采暖指标作为衡量舒适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公共建筑采暖指标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采暖指标。
一、公共建筑采暖指标的重要性公共建筑的采暖指标是指为了保证公共建筑内温度适宜、舒适度高、能源消耗低等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公共建筑作为人们集中生活、工作和活动的场所,其舒适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采暖作为保证建筑内温度适宜的重要手段,其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公共建筑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公共建筑采暖指标1. 温度控制:公共建筑的采暖指标首先要求能够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和适宜。
一般来说,冬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4摄氏度之间,夏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8摄氏度之间。
2. 热源效率:公共建筑的采暖指标要求热源系统的效率高,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常见的热源系统包括锅炉、空调热泵等,这些系统的效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室内空气质量:公共建筑的采暖指标要求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不仅要保持合适的湿度和新鲜空气供给,还要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和异味。
4. 供暖方式:公共建筑的采暖指标还要求供暖方式科学合理。
常见的供暖方式有集中供暖和分户供暖,选择合适的供暖方式可以提高采暖效果和舒适度。
5. 温度均匀性:公共建筑的采暖指标还要求室内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
这需要合理设计采暖系统、通风系统和隔热系统,以提高室内温度的均匀性。
三、公共建筑采暖指标的应用案例1. 某市政府办公楼的采暖指标:该办公楼要求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1-23摄氏度,热源效率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室内空气质量要求不低于国家一级标准,供暖方式采用集中供暖,温度均匀性要求达到90%以上。
2. 医院病房的采暖指标:医院病房要求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摄氏度,热源效率要求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室内空气质量要求不低于国家一级标准,供暖方式采用分户供暖,温度均匀性要求达到95%以上。
北京市各种建筑供暖热指标

北京市居住类一步节能建筑热指标
一步能居住建筑 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 ) 选用区间 30-32 推荐值 31
2
北京市居住类二步节能建筑热指
二步节能居住建筑
2
采暖设计热指标(w/m ) 选用区间 41-44 推荐值 43
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w/m2) 选用区间 推荐值 27-30 29
北京市居住类三步节能建筑热指标
不同供热形式建筑热指标 供热形式 市政热力 燃煤锅炉房 燃气锅炉房 壁挂炉
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
2
采暖设计热指标(w/m ) 选用区间 28-65 49-90 23-56 24-28 推荐值 48 50 50 28
选用区间 21-47 36-65 17-40 18-20
推荐值 34 37 37 19
北京市非节能、节能类公建的热指标
非节能、节能类公共建筑热指标 非节能公共建筑 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 ) 选用区间 47-53 推荐值 51
2
节能公共建筑
2
采暖设计热指标(w/m ) 选用区间 64-73 推荐值 70
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
选用区间 33-44
推荐值 40
北京市不同供热形式建筑的热指标
节能居住建筑 采暖设计热指标(w/m2) 选用区间 36-41 推荐值 39
居住类二步节能建筑热指标
二步节能居住建筑 采暖设计热指标(w/m2) 选用区间 37-42 推荐值 40
节能公共建筑 采暖设计热指标(w/m2) 选用区间 45-61 推荐值 55
三步节能居住建筑 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 ) 选用区间 23-28 推荐值 28
2
采暖设计热指标(w/m ) 选用区间 31-39 推荐值 38
北京市集中供热采暖能耗限额标准

北京市集中供热采暖能耗限额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北京市集中供热采暖能耗限额标准1. 简介北京市集中供热采暖能耗限额标准是为了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供热效率,保障居民冬季供暖舒适度而设立的标准。
节能建筑与非节能建筑冷热负荷指标比较

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非节能建筑:节能建筑注:以上指标不含新风负荷,并且计算负荷时应以总建筑面积为准。
以上是对不同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选取的经验总结,实际选取的时候还要考虑建筑物维护结构的性能以及用户的特殊需求(投资、舒适性);此外,当建筑物是复合建筑类型时,即该建筑物具有多种功能,这时应当根据不同功能建筑物所占面积的比例得出加权平均冷、热负荷指标。
当建筑物有新风需求,且新风负荷由空调系统承担时,冷、热负荷指标在选取时应相应增大,简化计算时可乘以1.2~1.4的系数。
生活热水负荷的选取生活热水一般温度在60℃以下,常用场合:住宅生活热水、宾馆客房热水、公共浴室热水等。
1.热源形式:分散供热水:◆热水器(燃气、电、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市政热力◆锅炉系统(燃煤、燃油、燃气、电)◆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2.热源的选择:在项目前期,一方面应根据使用规定、耗水量、用水设备情况及热源情况等因素拟定热水供应系统的形式。
在拟定系统热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热水系统的热源应一方面考虑采用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
余热与废热的运用需要专门的设备,一般合用于工业生产中有余热、废热发生的场合;地热(深层)的运用受到地热资源、开采条件的限制,常用在地热资源丰富且用热量大的场合;太阳能因其运用方便、运营费用低等因素是较常用的一种制备生活热水的形式,但应用时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应附设一套辅助加热装置。
(2)若上述条件不具有,应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热力管网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的热源。
(3)若1和2都不具有,可设燃油锅炉、燃气锅炉或蓄能电锅炉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
由于锅炉供暖水的温度一般在80℃以上,而生活热水的温度在60℃以下,所以一般通过换热来间接制备热水。
(4)假如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和制冷,应一方面采用热泵加能量回收装置来制取生活热水。
3.热水负荷的拟定:在拟定热水供应系统形式后,要根据用水人数、用水时间及用水定额等条件拟定生活热水日用量以及小时耗热量等。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室内温度和湿度:冬季室内温度应不低于20℃,夏季应不高于26℃;冬季室内湿度应不低于30%,夏季室内湿度应不高于60%。
2.新风量:居住建筑主要房间的新风量应不小于30m³/h.人。
公共建筑应符合现行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
规定。
3.噪声:居住建筑昼间噪声应不大于40dB(A),夜间应不大于30dB(A)。
4.能耗指标:超低能耗建筑应满足相关能耗指标要求,具体指标根据建筑类型、功能和使用情况而定。
除此之外,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还需要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建筑外围护结构应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以减少室内外热湿交换和空气渗透。
2.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降低能耗并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3.照明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和控制方式,减少照明能耗并提高照明质量。
4.应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等,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应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建筑内的设备、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以上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标准规范或咨询专业人士。
福建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福建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总则(一)为了推进福建省公共建筑节能建设,保护环境,提高公共建筑能源使用效率,根据《实施意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主要应用于福建省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办公楼宇、学校、医院、体育馆、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公共建筑及其他公共建筑。
(三)新建的公共建筑应符合节能标准的要求;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应按照本标准要求实施节能改造。
二、节能减排指标(一)新建公共建筑1. 热源节能热源设备产能与楼宇容积比应大于20kW/m3,热源机组节能改造投资综合参考值小于50元/KW;2. 制冷节能制冷机组总制冷量应不小于楼宇总容积的2kW/m3,并且要求回报期短于4年;3. 采暖节能供暖管道应采用省热技术,节热器的选择应重视制冷性能,同时综合考虑成本、寿命等;4. 通风节能采用节能型通风管道,采用低压通风扇,同时需控制新风量。
1. 热源节能应根据机组运行模式及能源价格,采取措施改变运行模式,降低能源消耗;2. 制冷节能对原系统可采用智能化改造和自动控制,改善传统制冷系统的工作效率;3. 采暖节能室内采暖管道的改造采用耐高温加长寿命的新材料,保证温度降低不小于8℃;4. 照明节能应采用节能型灯管、LED照明、智能式照明设备及太阳能光伏,以及其他节能照明设施;5. 电器节能应采购符合节能指标的电器设备,更换原有系统功率大的电器;6. 综合节能应尽量采用综合节能技术,如节能门窗、光伏、地源热泵等。
(一)电力系统的节能设计应满足:有效功率的改造组合、输变电站的投资再造、电源的控制、自动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
(二)福建省新建变电站,有效功率应不小于用电系统总有功功率的1.3倍;新建公共建筑电力系统中用电设备的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综合参考值,。
四、其他节能福建省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应采用能源指数低碳建筑系统,实施能源综合利用,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现代取暖、清洁能源设备,并结合大气污染防治,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采暖指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公共建筑的舒适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公共建筑的采暖指标则是影响其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节能、舒适度和环保三个方面探讨公共建筑采暖指标的重要性和相关要求。
一、节能
节能是公共建筑设计和运营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采暖方面,节能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运营管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公共建筑采暖指标的制定是为了在满足舒适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
在公共建筑采暖指标中,常用的节能指标包括能源消耗强度、热源装置效率、供热系统热损失系数等。
能源消耗强度是指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通过控制能源消耗强度,可以有效降低公共建筑的能耗水平。
热源装置效率是指热源装置的能量利用率,提高热源装置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浪费。
供热系统热损失系数是指供热系统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比例,降低供热系统热损失系数可以减少能源浪费。
这些指标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共建筑的采暖能耗,实现节能目标。
二、舒适度
公共建筑的舒适度是指建筑内部环境与人们的期望和感知之间的一种匹配程度。
在采暖方面,舒适度主要体现在室内温度的适宜性和温度均匀性。
公共建筑采暖指标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在采暖季节内,建筑内部的温度始终处于舒适范围内。
公共建筑采暖指标中,常用的舒适度指标包括室内设计温度、温度波动范围、温度均匀性等。
室内设计温度是指公共建筑在采暖季节内的目标温度,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功能需求,制定合理的室内设计温度可以提高舒适度。
温度波动范围是指室内温度的变化范围,减小温度波动范围可以提高舒适度。
温度均匀性是指建筑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保持温度均匀性可以提高舒适度。
这些指标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证公共建筑在采暖季节内的舒适度达到人们的期望。
三、环保
环保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公共建筑的采暖指标也需要兼顾环保因素。
在采暖方面,环保主要体现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降低碳排放。
公共建筑采暖指标的制定是为了在满足舒适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公共建筑采暖指标中,常用的环保指标包括碳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废水排放量等。
碳排放量是指建筑在采暖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碳排放量可以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烟尘排放量是
指建筑在采暖过程中所产生的颗粒物排放量,减少烟尘排放量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废水排放量是指建筑在采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减少废水排放量可以保护水资源。
这些指标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证公共建筑的采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公共建筑采暖指标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节能、舒适度和环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指标制定和科学的运营管理,可以实现公共建筑采暖的节能、舒适度和环保要求,提高公共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希望相关部门和设计者能够重视公共建筑采暖指标的制定和执行,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环保的公共建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