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体系建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担当。
建设一支有专业理论基础、实务操作能力和遵循职业伦理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学生接受基本心理问题指导的前提。
一、基本情况当前,我市有中小学校145所,其中有专兼职教师的学校数128所,约占比88%。
专兼职心理教师共有210人,其中专职心理教师30人,兼职心理教师180。
心理学背景有28人,教育学背景有56人,医学背景4人。
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教师21人,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有189人。
其中ACI 注册心理咨询师4人,二级心理咨询师37人、三级心理咨询师148人。
二、问题现状(一)专职教师占比少,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市各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达210人,其中专职心理教师30人,仅占整个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的14%。
按照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按此要求,我市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缺口较大。
专业背景方面,我市心理教师队伍中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的仅有28人,仅约占比13%;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的仅有21人,约占比10%。
心理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来自于教育学或其他专业的持有心理咨询师证的教师。
虽然绝大多数心理教师都取得了人社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证,但总体上专业对口率低,专业化程度不高。
(二)考评机制匮乏,教师职称晋级困难。
目前,各个学校缺少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
有的将心理教育等同于安全教育课、道德法制课、思想政治课等;有的未将心理健康教师课后的心理咨询纳入工作计量。
有的心理课程被占用,心理教师承担行政管理等情况。
心理健康教师虽事务繁多但课时量较少,教学成果无法展现,晋级评优缺乏保障。
一些专业对口的心理健康教师,不得不选择任教如英语、数学、政治等学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一、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通过系统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1. 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通过对各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大部分学校只配备了少量的心理咨询师,且大多数是兼职或外聘人员。
同时,教师中缺乏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情况比较普遍。
2. 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业素养和心理咨询能力不足。
部分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偏窄,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心理咨询技能和沟通能力的不足。
3. 师资队伍的发展支持与评价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受到一些主要问题的制约。
首先是缺乏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无法满足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需求;其次是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使得师资队伍发展缺少明确的目标和阶段性的评估。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策1. 加强师资队伍数量的建设针对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应提高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招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数量。
同时,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职称评定制度,鼓励优秀人才加入。
2. 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心理咨询能力,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通过开展专业培训课程、组织交流学习活动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与心理咨询机构的合作,提供师资队伍的外聘培训。
3. 建立完善师资队伍的发展支持和评价机制为了提供师资队伍的持续发展支持,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明确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制。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五个着力点

12EDUCATOR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不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尤其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数量不足,现有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欠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面对现实,如何破解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补充困境,畅通其专业发展渠道,提升专业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需要做出系统的思考与更大的努力。
理解目标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现有的学校教育中,很多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没有真正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也没有将其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除此之外,才是关注个别或部分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系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校应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不能简单地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是借助心理学方法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的咨询与辅导。
尤其要强调的是,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教育活动,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首要条件就是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全面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落实政策精神,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提供保障首先,要落实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精神,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配齐配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其次,要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建设,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待遇与专业发展机会,不能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看作是学校师资队伍中无关紧要的力量,要保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科教师一样,能够正常晋升职称,享有专业发展的机会,如评选各级教学名师等,这是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核心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健康人才、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至关重要。
以下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完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方向,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层次,并鼓励相关专业的交叉培养。
-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基础理论培训,注重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系统学习与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
- 鼓励师资队伍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2. 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和学科素养。
-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研究课题,提高专业研究和创新能力。
- 提供专业发展培训、学术研讨和专家指导等机会,帮助教师更新理论知识、拓宽专业视野。
3. 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 鼓励师资队伍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如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教育等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 建立校内外实习机制,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或社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提升实践能力。
- 鼓励师资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主办心理健康讲座、展览、工作坊等,提升传播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4. 加强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 建立成绩、表现、贡献等多维度评价激励机制,激励优秀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待遇保障,提高师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鼓励师资队伍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提供科研经费和奖励,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5. 建立师资队伍交流与合作平台:-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交流平台,促进师资队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案例。
- 建立专业协会、学会等组织,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影响力和交流平台。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中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以提高师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要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课程,让教师们深入学习心理学理论,了解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并将这些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此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学领域的专业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商,才能更好地履行他们的教育职责。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培养教师的心理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提升他们的心理辅导和疏导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另外,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支持体系。
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并加强对其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此外,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室或心理健康教师团队,为教师提供工作指导和交流平台,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同时,学校应及时向教师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困扰。
此外,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学校应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包括提供必要的教育设施和心理咨询资源,以及购置相关教学和研究用品。
只有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
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同时,社会组织和学术界也可以提供专业支持和咨询,与学校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步骤。
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升,建立健全的支持体系,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粤教思[2007]42号各地级以上教育局、编办:为贯彻落实《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XXX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中有关中小学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要求,确保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现就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配备专兼职教师一)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的基本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由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专职教师承担。
在中小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配备专职教师是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学生规模1000人的中学、1200人的小学,原则上配备1名。
寄宿制学校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教师。
设分校区的学校,每个独立校区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教师。
学生人数少的学校可按学区配备专职教师。
有条件的地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教师。
在目前没有专门编制的情况下,从学校总编制中调剂解决。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正常工作量计算和工作待遇不低于班主任。
暂无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要指定专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要职责和任务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心理安康教育教师担任学校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小学每周8-10课时,中学每周6-8课时,以教学班为单位采专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或团体心理指点活动等形式进行。
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指点活动的课时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和地方课时中安排,每两周最少安排一节,列入课程表。
2、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专职心理安康教育教师每周在心理咨询室值班不少于5小时,接听心理咨询电话,对前来咨询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指点,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或障碍。
最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体系建设

精品文档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文件制定本方案:一、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体系组织架构图二、学院心理健康工作者领导组织设置为加强我院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工作,学院成立以院长直接领导、系(部)及学生处具体负责的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体系设置以学生处心理健康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一)中心专职教师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带动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作。
工作职责:结合学院的管理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计划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全院心理健康工作进行学年总结。
具体职责包括:1、工作计划的制定开学前一周完成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交由学院学生处修改通过。
2、工作计划的实施按照计划负责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环节实施,并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
具体常规性工作包括:(1)每学年秋季学期对新生进行心理评估和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及时发现问题心理学生,约谈并进行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就特殊学生的干预情况向系(部)辅导员、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沟通。
(2)开设并承担学院的心理健康课程,备有详细的课程教案,接受教学质量处的阶段性教学常规检查和随堂听课。
(3)主持和开展学院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开放心理健康中心接待心理咨询预约,安排心理咨询师与来访学生面谈;定期举办心理咨询督导与沙龙活动,确保心理咨询工作的质量。
(4)指导与协助系(部)的心理健康工作。
协助辅导员对系(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心理危机学生进行干预,建立心理危机学生档案;对接系(部)的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针对系(部)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杭锦旗城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本方案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根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发和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学生个别心理咨询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二、具体措施一)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为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工作,学校成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张建功校长直接领导、王三虎副校长具体负责、白玉梅老师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以段海霞老师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带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建立完善以“全员育人”为方向的工作机制。
在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带动下,各班班主任为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每位课任教师在教学的同时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和指导:积极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省市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观摩,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
4、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
5、培养一批新生力量,把热衷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备相关专业基础的人员,调整补充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来,并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完善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机制。
要把健康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列入学生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更加注重心理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兼修。
建立完善以“全员育人”为方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师在岗位津贴、研究进修、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市级骨干教师和名教师评定上,要把心理健康作为单独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体系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成为了当代人们越来越关注
的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
然而,要想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体系建设的重
要性,以及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适应社会需求
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中也需更加注重心理
健康问题,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而教师队伍是实现这一目
标的关键。
2.保证课程有效性
建设一个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需要有相应的教材、课程、教学
方法等支持,在这方面匹配的教师队伍是执行有效的教育教学任务的
保障。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心理教育教师队伍,可以在掌握心理健
康教育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批具有健康人格的新一代,为实现国家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如何建设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1.加强师资队伍培训
为了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教育局或相关机构可以针对师资队伍的特点及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其对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2.加大心理教学环节、
心理教育教师队伍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其技能和教学水平都需要在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环节中进行提升,包括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生认知、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学习等等。
3.建立职业道德规范制度
建立行业专业化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教师档案及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绩效进行评估与考核,以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培训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需要扎实的科研基础和创新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可以为教师队伍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如开展研究项目,开展教育讨论,慕课学习等。
从而加强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掌握、专业化能力和实践成效方面的培训。
三、结语
以上讨论可以看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以及建设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进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需要广泛关注和重视。
同时,为了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还应加强社会化培训,吸纳行业领袖分享心得,形成合作国际规范化师资队伍培训机制,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广度、深度,并进一步推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