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中山公用:三年(2018-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年(2018-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三年(2018-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年3月重要提示:本规划中涉及的未来计划、目标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
鉴于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公司存在根据发展需要对本规划作适度调整的可能。
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一、背景1.宏观环境环保产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及地方愈发重视环保的投入,相关政策法规正不断趋于完善,为环保企业发展带来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强调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废垃圾等的整治,强化排污者责任,并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强调国土绿化与生态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及稳定性,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 年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左右;技术水平进步明显,国产化程度提高,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同时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集团,在重点领域培育100 家以上骨干企业,形成20 个产业集聚区。
污染防治也被列为需要重点抓好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环保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行业环境进入环保产业的资本呈现多元化。
大型国企、央企凭借资本优势相继布局环保产业,传统行业上市公司通过跨界环保产业作为自身转型发展的方向,资本市场通过基金、风投等方式持续投入环保市场;资本多元化也倒逼传统环保企业逐步向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等更加多元化的领域拓展。
环保产业并购整合加剧。
环保产业正处于快速整合期,行业内部投资并购层出不穷,环保企业通过横向扩张及纵向拓展提升竞争力。
大型环境集团或跨界企业以直接收购、并购基金形式控制中小型环保公司,大企业实现了规模化扩张,中小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国内领先环保公司积极开展跨国并购,引进尖端环境技术和管理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公交场站用地控制规划成果的批复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公交场站用地控制规划成
果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01.07
•【字号】
•【施行日期】2022.01.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公交场站用地控制规划成果的批
复
市自然资源局:
你局《关于申请批准〈中山市公交场站用地控制规划〉的请示》(中山自然资报〔2021〕1441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中山市公交场站用地控制规划》(以下简称《公交场站用地规划》)。
二、《公交场站用地规划》是我市鼓励绿色出行、落实公交场站用地的重要保障,是推进我市公交场站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管理活动均应符合《中山市公交场站用地控制规划》的要求。
三、你局应会同市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加强指导、监督,认真将《公交场站用地规划》有关要求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中,确保各层级规划充分衔接。
全市各镇街要认真按照《公交场站用地规划》的有关要求开展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不得随意调整规划有关内容;确需调整的,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四、你局要在《公交场站用地规划》获批准之日起30日内,将《公交场站用地规划》文本送市有关部门及全市各镇街备案。
中山市人民政府
2022年1月7日。
中山科技园交通规划

1.1 现状综合交通1)、周边主要公路高速公路:宁淮高速公路自用地西侧经过,宁洛高速公路自用地北侧经过,在规划区西北侧形成六合南互通立交。
本规划区与高速公路就近联系通过两种方式:(1)、葛新路向北转毛头线,通过新集互通立交上宁淮高速公路;(2)、葛新路向南连接江北大道,再通过江北大道雍庄互通立交与宁洛高速及雍六高速公路、长江二桥连接。
2)、区内道路规划区内现状道路包括乡镇道路和科技园区道路。
中鑫路:现预留通道宽度50米,现状建设路幅宽17米,沥青路面。
乡镇道路:现状乡镇道路都为4-6米,沙石路,道路等级较低。
本规划区内现有多条道路准备开工建设。
3)、公共交通规划区现有新集镇至大厂的公交线路沿葛新公路通过,运营车辆为小型巴士,10分钟一班。
本规划区内无加油站、社会停车场等设施。
机动车加油需至葛塘广场加油站。
4)、航道现状马汊河为六级航道。
1.2 对外交通用地规划规划对外交通用地面积为12.67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15%。
对外交通用地主要是公路用地,为本规划区内的宁洛高速公路和宁淮高速公路。
1.3 道路交通规划1.3.1对外交通(1)公路规划区域内承担对外交通功能的道路是中鑫路。
中鑫路南至葛塘、大厂,北至新集镇。
红线宽度42米。
(2)水运马汊河西接滁河、东联长江,规划为五级航道。
1.3.2对外交通(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宁洛高速公路,不能与规划区直接连通,为促进规划区发展,规划在规划区西北角预留一处互通立交,与宁洛高速公路互通。
(2)公路新长路为六合西部干线的一部分,本规划区内红线宽度40m;六合西部干线为南京市“一环八横十七射”国省干线公路网中“十七射”之一,串接了江北西部多个集镇。
(3)水运马汊河西接滁河、东联长江,规划为五级航道。
1.3.3内部交通规划路网结构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
规划主干路1条,为中鑫路,红线宽度42米。
规划次干路2条,分别为新民路、前程路,红线宽度为30米。
城市公交线网层次规划法及其应用

关 键 词 :公 交线路 ;线网;等级 ;层次规划
Grd n a n n f Ur a u e w r n I e a i g H n i g o b n B s N t o k a d t Us s
Fr rnh C m ay Z oghn B sC roai Z eg Qo g n itBac o p n, hnsa u op r o s t n hn i f g na
规划 目标一般包括 以下几方面内容 I: I
交 出行需 求特 征 调查 ,可 以看 出居 民乘 坐 公交 的
不 同出行 目的对 于公交 的服务水 平有 不 同的要求 。
居 民对公 交 出行质 量 的要 求 主 要体 现 在速 度 、舒 适 性 、便捷性 、准点等方 面 1 民出行需 求 的 。居 多样性 ,决定 了公 交系统 的适 应性 — — 公交 线路
学 海 j 泛 舟
h meh i n rd c d n o t e n t o k p a n n n Z o g h n te to d s i t u e it h e r l n ig i h n s a . o w
Ke r s Bu o t ; Ne o k; Grd ; Gr d n l n i g y wo d : s rue w t r ae a ig pa nn
分级服务 。
()为更多的乘客提供服务 ; 1 ()使全体乘 客的总 出行 时间更小 ,要求 尽可 2 能地组织 直达运输 ,提 高公交 运营速度 ,减 少换乘
次数等; ( )保证适 当的公 交线 网密度 ,即 良好 的可达 3
- - - … 性;
参照道路 的划分标准 ,将公交线路 划分为 3 个
p t fr a d t e r a b s n w r g a i g p a n n meh d h t i Gr d n D p o me t P i r a d u o w r h u b n u e o k r d n l n ig t o t a s a ig e ly n , r ma y n
中山2019交通规划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中山2019交通规划方案# 中山2019交通规划方案## 引言随着中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山市政府制定了2019年的交通规划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体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山市2019交通规划方案的内容和目标。
## 1. 规划目标中山市2019交通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是:1. 提升中山市整体交通效率;2. 减少交通拥堵;3. 改善居民出行体验;4. 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山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划措施和项目。
## 2. 规划措施### 2.1 公共交通发展为了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中山市将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具体措施包括:- 扩大公交车辆的数量和覆盖范围;- 提高公交服务的质量,包括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覆盖率;- 推广电动公交车和新能源车辆的使用;- 提供更多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
### 2.2 道路网络改善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中山市将改善道路网络。
具体措施包括:- 扩建现有道路,增加道路的数量和宽度;- 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提高信号灯的调整和协调能力;- 完善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交通监控和管理的效率;- 建设快速公路和高速公路,提高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连接。
### 2.3 骑行和步行推广为了鼓励居民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中山市将进一步推广骑行和步行。
具体措施包括:- 建设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提供更安全和便捷的骑行和步行环境;- 提供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方便居民短途出行;- 开展骑行和步行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意识和积极性。
### 2.4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为了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中山市将建设智能交通系统。
具体措施包括:- 建设交通管理中心,集中监控和管理交通流量;- 安装交通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 推广智能交通支付系统,方便居民支付公共交通费用;- 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包括实时交通状况和最佳路线导航。
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简介

《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04-2030)简介来源:时间:2010-08-13 [打印] [关闭]随着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的调整、珠三角区域战略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山市用地空间布局的更新,1996年编制的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中山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为了理清公路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改善中山市公路运输情况,提高中山市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山市城市建设的发展,2004年,中山市交通局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中山市规划设计院重新编制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规划目标:在现有公路网基础上,增加中心城区与各组团片区的快速联系通道,尤其是与经济发达的镇区的联系,加强中心城区的中心地区;加强各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实现市域“30分钟生活圈”;高速公路枢纽与市域干道有较好的连接,充分发挥和扩大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影响范围,同时实现“镇区15分钟上高速”公路的目标;加强与周边城市以及发达地区的联系,增强接受辐射和向外辐射能力;提高现有市域干道公路等级及交通条件;提高中山市的交通区位条件。
规划期限:本次干线公路网规划的规划期限定为2004年到2030年。
近期为2004年至2010年,中期为2011年至2020年,远期为2021年至2030年。
规划方案:根据《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04-2030),确定公路网规划年2030年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归纳为“四高速、五横、六纵、九加密”的路网布局。
即规划四条高速公路、“五横、六纵、九加密”一级干线公路的布局方案。
“四高速”,即京珠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江珠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
由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确定。
1、京珠高速公路。
经中山市三角、民众、中心城区、南朗,已通车。
是中山与广州以远及珠海的快速联系通道。
2、沿海高速公路。
经中山市坦洲、三乡,目前正在实施。
是中山市与粤西联系的重要通道。
3、江中高速公路。
经中山横栏、小榄、东升、港口、民众。
该高速公路规划东与深圳机荷高速公路相接,西与广西连接,是中山东部接受深圳、香港辐射,西部拓展腹地的重要通道。
浅谈中山市快速公交系统第一阶段工程设计

浅谈中山市快速公交系统第一阶段工程设计作者:李海滨肖苏珍来源:《建筑与文化》2013年第09期摘要本文结合中山市快速公交系统第一阶段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对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具体的工程方案设计进行了阐述和探讨,为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在我国,特别是中型城市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字中山市快速公交系统第一阶段设计0 前言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基本国策。
2012年,国务院在《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中提出,要根据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地面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
并明确要求,要积极发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城市人民政府要将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重点增加大容量公共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建设以及车辆设备购置和更新的投入;增加公共交通优先车道,扩大信号优先范围,逐步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
发展快速公交正是根据中山城市发展现状,主动落实国家公交优先政策、畅通便民、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1 快速公交系统特点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目前世界上成功推广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措施,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
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路(道)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式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是利用改良型的公交车辆,运营在公共交通专用道路空间上,保持轨道交通运营特性且具备常规公交灵活性的一种快捷的公共交通运营方式。
快速公交系统也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快速公交系统采用先进的公共交通车辆和高品质的服务设施,通过专有道路空间来实现快捷、准时、可靠和安全的服务。
中山优化方案

中山优化方案中山优化方案1. 引言中山市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中山市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山市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优化方案来改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交通优化方案2.1 公共交通建设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的关键措施之一。
中山市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投入。
首先,可以加大公交车辆的数量,提高公交车的频率,以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
其次,中山市可以改善公共交通站点的硬件设施,例如增设候车亭和座椅等,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此外,中山市还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公共交通线路和快速巴士系统等创新措施来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2.2 鼓励非机动车出行非机动车出行是另一个有效的交通优化方案。
中山市可以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以鼓励市民选择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短途出行。
此外,中山市还可以推出政策,例如减免或免费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以鼓励更多市民使用非机动车。
2.3 交通管制措施中山市可以通过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来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这包括实施交通限行、分时段通行和交通调度等措施。
通过限制私家车的进入,减少交通流量,可以有效降低交通拥堵的程度。
3. 环境优化方案3.1 垃圾分类和处理中山市应加强对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管理。
通过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此外,中山市还可以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中心,加大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2 排污治理中山市应加强对工业和民生排污的监管和治理。
建立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对企业的排污检查和监控,可以有效减少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
同时,加大对市民居民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也是环境优化的重要举措。
4. 资源优化方案4.1 能源利用优化中山市应加大对能源利用的优化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案总图规划背景:为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及市政府建设“省公共交通示范城市”的工作要求,同时为中山市打造一体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系统,开展了本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为提升城市活力、环境品质和改善民生,推进“三个适宜”更加美丽中山建设。
研究范围:中山市域全境,陆域总面积1800.14平方公里。
其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主城区为规划研究重点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近期、远期两个阶段。
近期至2023年,远期至2030年。
规划目标:践行“公交都市、公交优先”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建设以“公交+慢行”为主导的集约、绿色、和谐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支撑中山市大湾区西翼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建设。
发展策略: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内涵发展、低碳理念,强化“多元网络体系、设施支撑体系、城市空间体系”建设,实现中山市公共交通系统“管理精细化、运营规范化、服务优质化、全域一体化”发展,支撑中山市“公交都市”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中山市城市交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与方向。
公共交通体系规划:以客运走廊为纽带,以换乘枢纽为节点,建立以轨道交通+快速化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水上巴士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层次分明、模式多元、适度竞争的一体化大公交体系。
轨道交通规划:结合中山市“两轴两带、一主三副、一城双核、五组团”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城市向东发展及“两核”联系要求,以“全域中山”为目标,强化对外交通联系,规划线网串联城区以及各主要镇区,并全面对接周边广州、佛山、珠海、深圳、江门等周边城市。
快速公交规划:构建快速公交系统,强化公交骨干走廊,全力提升地面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协同打造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快速公交网络覆盖全市80%公交骨干走廊,快速公交通道网络化。
乘坐快速公交出行外围组团至主城区控制在60分钟以内,市中心至主城各主要枢纽30分钟可达。
常规公交规划:针对多样的交通需求,以提升公交分担率和服务水平为核心,以推动公交网络融合、提升公交服务覆盖为重点,形成“层次合理、城乡一体”的地面公交系统,建立与小汽车相比有竞争力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交服务。
近期规划快线23条,其中新增4条、保留19条,规划支线微型巴士线路13条。
公交场站规划:规划公交场站362处。
以铁路、城际轨道、港口码头、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的规划布局为基础,规划形成“9主21副32节点”的公交换乘枢纽布局结构,总面积约为37.1公顷,其中独立占地型公交枢纽站29个,用地23.8公顷;项目配建型公交枢纽站33个,用地13.3公顷;规划公交首末站277个,其中新增与调整公交首末站144个;规划公交停保场23个,总用地规模约为57.3公顷。
水上巴士规划:根据中山市水域现状、沿线岸线和用地规划,规划6条水上巴士航线;规划6条跨市水上巴士航线。
主城区出租车规划:出租车停靠站规模达到235处,其中石岐区65处,东区85处,西区50处,南区35处。
公交行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分区经营、公交公益”的原则,分区域整合城市公交资源,完善票价和补贴机制,推动全市公共交通行业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