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合集下载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一、引言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电流形式,它是由于系统中出现接地故障而产生的。

接地故障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相线与地之间发生短路或接触,导致电流通过地面流回电源,形成回路。

接地电容电流的产生与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接地电阻等因素有关。

二、接地方式及接地电容电流的产生原理2.1 接地方式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间接接地和无接地三种形式。

直接接地是指将电力系统中的相线直接接地,通常采用接地刀闸或接地开关实现;间接接地是指通过接地电阻将系统接地,通常采用接地变压器或接地电抗器实现;无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不与地直接接触,通常用于特殊场合。

2.2 接地电容电流的产生原理接地电容电流的产生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器与地之间的电容所引起的。

当电容器与地之间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通过电容器与地之间的电容流回电源,形成回路。

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与电容值、故障电压、频率等因素有关。

三、接地电容电流的特点接地电容电流具有以下特点:3.1 交流电流接地电容电流属于交流电流,其频率与电力系统的频率一致,通常为50Hz或60Hz。

交流电流的特点是周期性变化,具有正负交替的特性。

3.2 电流幅值较小接地电容电流的幅值通常较小,一般在几十安培以下。

由于电容的特性,接地电容电流的幅值受到电容值及故障电压的影响。

3.3 波形不对称接地电容电流的波形通常不对称,正、负半周期的波形形状不同。

这是由于电容的特性决定的,电容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特性不同。

3.4 含有谐波成分接地电容电流中通常含有谐波成分,这是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非线性负载和谐波源所引起的。

谐波成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接地电容电流的影响及防护措施4.1 影响接地电容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压失真:接地电容电流中的谐波成分会引起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失真,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2.电流过载:接地电容电流的存在会导致系统中的电流增大,可能引起设备过载,甚至烧毁设备。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限制措施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限制措施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限制措施(1)在Y/接线的变压器,消弧线圈的电流是流过变压器线圈的,因变压器有一个接成三角形的线圈,无论磁路的结构如何,在这个线圈中,一定会出现抵消零序电流的环流。

所以,消弧线圈的容量,不大该变压器额客容量的50%时,变压器不会受到任何不利的影响。

(2)对Y/Y/接线的三线圈变压器,因考虑三线圈变压器的容量比,为满足变压器2h过负荷30%的规定,则消弧线圈的容量,不得大三线圈变压器的任一线圈的容量,一般选择消弧线圈的容量为不大该变压器容量的,(3)对Y/Y接线的三相内铁型变压器,因考虑到受零序电压降和铁壳损失的限制,一般消弧线圈的容量,不宜大变压器额定容量的20%。

(4)Y/Y接线的单相变压器组或外铁型三相变压器,因其零序阻抗很大,不应将消弧线圈接在这种变压器的中性点上。

5消弧线圈的调整原则消弧线圈的调整应以过补偿运行为基础。

由消弧线圈容量的限制或在特殊运行方式下,允许采用欠补偿运行,但必须事先进行断线过电压的验算,使可能出现的最大中性点位移电压,不超过相电压的60p%。

在网络中同时有几台消弧线圈并联运行时,当网络发生单相接地,通过故障点的电感电流IL为各个消弧线圈的算术和,此时,网络消弧线圈应按照总和的电感电流进行整定。

在整定时,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正常情况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需要调整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时,只调整一个消弧线圈的抽头,就能满足所需调整的需要。

(2)要满足系统的主要部分,在分区运行时,都应处在过补偿运行状态。

(3)消弧线圈的调整,还应考虑到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流经故障点的残流越小越好,一般不应大5A;中性点位移电压,在正常运行时,不应超过相电压的15%,特殊情况下,一小时内不得超过相电压的30%;发生接地故障时,不得超过相电压的100%。

(4)脱谐度一般不大丁10%,脱谐度意为脱离谐振点的程度,它是Ic 与IL之差与Ic之比。

即v=L_1oo%6消弧线圈的操作(1)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禁止用刀闸断开消弧线圈,因为消弧线圈是经刀闸与变压器中性点相联接的,在系统接地情况下,拉开中性点刀闸,将会造成带负荷拉刀闸。

单项接地电容电流

单项接地电容电流

单项接地电容电流的规定和限制措施一、规定要求:《煤矿安全规程》第453条规定:矿井6000V及以上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生产矿井不超过20A,新建矿井不超过10A。

矿井高压电网中的变压器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此种运行方式当变电容量过大进将产生较大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单相接地电流过大可能引起电气火灾和电雷管超前引爆等故障。

从安全角度讲,国家规定额定安全电压最高值为42V,对煤矿井下规定额定安全电压为36V,取上限为42V,《规程》规定,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而单相接地电流应限制在42V/2Ω=21A以下。

因此规程规定,对于大中型矿井,当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20A时,可采取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电抗线圈接地或缩短供电网络距离等补偿措施。

二、矿井下的变压器中性点不能直接接地:因为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连接方式,一旦发生系统中一相接地而出现除中性点外的另一个接地点,则会发生严重的短路。

此时接地故障相电流很大,容易损坏设备,危害人身安全。

对于矿井而言,大短路电流可能会产生电火花,易导致井下易爆气体爆炸。

因此井下变压器中性点不能直接接地。

而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即使发生单相接地,也不会造成短路,系统仍然可以继续运行,保证可靠性。

但此时非接地相电压将升高至线电压,所以此类系统对于绝缘的要求较高。

由于高压绝缘较困难,所以通常高压输电网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而中压系统主要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

三、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危害1、人体触电:在绝缘电阻和分布电容一定时,电网电压越高,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就越大。

当电网电压一定时,供电线路越长而对地分布电容越大,人体触电时危险性就越大。

2、接地电压升高:供电系统中任一相绝缘损坏接地时,该相对地电压等于零,其他非故障两相对地电压升高达电网线电压(即为正常工作的√3倍,即线电压),易使绝缘薄弱处击穿造成两相接地、相间短路。

非故障两相对地电容电流也随之增大为正常时的√3倍,接地点的接地电流是非故障两相对地电容电流的矢量和,即为正常时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

10KV的电网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

10KV的电网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

10KV的电网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下面是一些摘录资料:在GB50070-9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第2。

0。

10条中规定,“矿井6-10KV电网,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等于10A时,宜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大于10A时,必须采取限制措施”。

这条规定是依据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和国内外现行规程、标准以及人身触电安全要求等三方面作出的。

现分述如下:1、试验研究和运行经验数据①《电缆网络单相接地电弧电流不自熄下限试验研究》技术鉴定书指出,“电弧引弧试验的数据近200个。

这些数据客观地、真实地描述了在给定工况条件下,电缆接地电弧电流的熄灭情况”。

部级鉴定委员会同意由西北电力中试所和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完成的试验研究报告,并肯定该报告可供修改规程、规范时参考。

该报告的结论是,电弧接地不自熄电流下限值:全塑电缆25A;油浸纸绝缘电缆15A;交联电缆10A。

以安全计应取其中最小值10A。

②华中、湖北电力试验研究所1992年试验研究的成果表明,3-10KV架空配电线路,当电容电流在16A及以上时,不能自熄电弧;当电容电流小于10A,几乎全能自熄。

③湖北省6-10KV配电网运行经验与上述试验研究结果一致。

④开滦矿务局赵各庄煤矿从60年代以来,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达18A左右,井下高压电缆发生着火事故次数显著增多。

⑤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6KV电网安全调研组于1988年对引起矿井电缆“放炮”事故做了统计分析。

结论是,电容电流在20A左右的矿井电缆“放炮”事故仍很严重。

⑥(GB50070-9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专题组编写的《关于矿井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流限值问题的分析讨论》报告中指出,某矿实测6KV电网电容电流为16A,曾发生多重接地故障。

⑦中国矿业大学《矿井6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及限制方案的制定》一文指出,实验研究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单相接地电弧电流小于10A时,电弧可自熄。

⑧前苏联《煤矿供电效率的提高》专著中指出,当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时,中性点应采用消弧线圈补偿方式。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2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2

一、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在配电网中,一根母线经变压后连接多根子线,每根子线都有大地之间有个电容电流,在未发生接地时,电容电流彼此抵消;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未接地的子线电容电流经接地点流向母线,就产生了电容电流。

当电容电流过大,一般超过10A 时就会发生电弧,当接地点的电阻恢复慢于电压恢复时,就会产生连续电弧,往往造成过电压等问题。

二、电气制动:采用通电产生磁场制动统称电气制动,如电磁制动、反接制动、能耗制动等。

简单的说,电机既可以当发电机用,又可以当电动机用。

假设你现在有台电动机,正在转。

这时,撤掉电源,改为接个电阻。

这时,转动着的电机就变成了发电机,发出的电经过电阻变成热量。

动能-电能-热量以这种方法使电机尽快慢下来。

如果不这样,电机是靠摩擦力慢慢慢下来的。

动能-摩擦产热。

三、零序过流保护零序、正序、负序是进行电路分析时人为的将要分析的量分解成三个分量。

一般同一个回路的导线全部穿过同一个电流互感器(也叫零序互感器)时,互感器的次级没有输出,也就是该回路零序电流为零。

当线路出现漏电时(漏电发生在互感器以下),穿过互感器的电流矢量和不再为零,互感器次级就会有输出电流,利用这个原理可以进行漏电保护。

四、零序过电压保护:正常情况下,UA+UB+UC的向量和为0,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后,UA+UB+UC的向量和不再为0,这个不为0的值变是零序电压,通过检测该电压能够反映系统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这就是零序过电压保护。

五、高压PT上的继电保护有哪些一般是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母线接地保护、母线PT短线报警等。

至于是动作于跳闸还是报警就看你们自己的需求了PT柜:电压互感器柜,一般是直接装设到母线上,以检测母线电压和实现保护功能。

内部主要安装电压互感器PT、隔离刀、熔断器和避雷器等。

其作用:1、电压测量,提供测量表计的电压回路2、可提供操作和控制电源3、每段母线过电压保护器的装设4、继电保护的需要,如母线绝缘、过压、欠压、备自投条件等等。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及保护定值计算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及保护定值计算

摘自本人撰写的《余热(中册)》一一五、已知热电厂10KV 供电线路有8回,额定电压为10.5KV ,架空线路总长度为9.6Km ,电缆线路总长度为6Km ,计算单相接地时系统总的零序(电容)电流为多少安? 由于热电厂10KV 供电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所以应按照公式1、2进行计算:1.对于架空线路 I dC0(架空)=350UL (A ) 2.对于电缆线路 I dC0(电缆)=10UL (A ) 式中 U ——线路额定线电压(KV )L ——与电压U 具有电联系的线路长度(Km )解:根据公式1、2计算出10KV 供电线路单相接地时的零序(电容)电流为: I dC0(总)=3509.610.5⨯+10610.5⨯=0.288+6.3≈6.6(A ) 一一六、如何计算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线路单相接地的零序电流保护定值?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为本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而故障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为所有非故障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之和。

为使保护装置具有高度的灵敏性,所以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不应动作,故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大于外部接地故障时流过本线路的零序电流,因此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I dz 应为: I dz =K K 3U φωC 0=K K I dC0式中 K K ——可靠系数。

本次计算按8回线路中的4回在运行,故选取4。

I dC0——本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

举例:已知上题10KV 线路单相接地时,系统总的零序电流I dC (总)=6.6安,计算其中1回线路零序电流保护的定值为多少安?解: I dz =K K I dC0 本计算的可靠系数按照K K =4选取则: I dz =4×86.6=3.3(A ) 选取3.3A 该电流系流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动作电流。

如果零序电流互感器标明了其变流比,则应根据变流比计算出零序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若零序电流互感器未标明其变流比,则应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测量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测的电流,该电流就是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电力系统中,电容是一种常见的电器元件,其具有存储电能的能力。

当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可能会产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本文将探讨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产生原理、特点以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一、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产生原理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当电容器的绝缘介质发生击穿或损坏时,就会导致电容器内部的导体板发生短路。

在电力系统中,如果一个相位的电容器发生故障,即其中一个导体板与地接触,就会产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

二、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特点1. 高频特性:电容器的故障通常会引起电流频率的变化。

由于电容器内部的电荷变化速度非常快,所以产生的电容电流通常是高频电流。

2. 波形特点: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波形通常是尖峰状或类似脉冲的形状。

这是由于故障导致电容器内部的电荷突然释放,产生了一个瞬时的电流脉冲。

3. 持续时间短:由于电容器内部的电荷释放速度非常快,所以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持续时间通常非常短暂,一般只有几个毫秒。

三、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影响1. 电压暂降:由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产生,电流会通过故障点到达地面,导致故障线路的电压暂时下降。

这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影响。

2. 故障电流大小:故障电容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的额定容量以及故障点与地之间的电阻大小。

通常情况下,故障电容电流较小,不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3. 故障检测和定位:通过检测故障电容电流的存在和特征,可以用于故障的检测和定位。

这有助于快速排除故障,减少停电时间,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如何减小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影响1. 定期检测和维护电容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定期检查电容器的绝缘状况和接地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或更换电容器。

2. 加强故障检测和定位技术。

利用先进的故障检测设备和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和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是指电力系统中出现的一种电流,它与系统接地电容有关。

这种电流会引起电力设备损坏,甚至会导致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及其防护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电容是指电力设备与大地之间的绝缘物质。

在正常情况下,接地电容的电场是均匀的,接地电流很小,并且不危险。

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设备被雷击等不正常情况下,接地电容的电场就会变得不均匀,从而导致接地电流增大。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接地电容与其他受到外部干扰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在接地电容电压升高时,会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这些电流会引起设备的损坏。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方法来减小这种电流的危害。

一种解决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方法是通过对系统接地方式的改变。

我们可以采用多点接地系统,这样可以减小单一点的接地电容。

还可以采用天线接地、沟槽接地等方式来降低接地电容的大小。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接地电阻器、接地反推电抗器等装置来减小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从而降低设备的损坏风险。

这些装置能够使得接地电压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从而引起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得以减小。

总之,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电流,它的产生对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减小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采用多点接地、天线接地、接地电阻器等装置。

我们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中,应时刻注意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论坛: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
4.1 空载电缆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根据单相对地电容,计算电容电流(见参考文献2)。

Ic=√3×UP×ω×C×103
式中: UP━电网线电压(kV)
C ━单相对地电容(F)
一般电缆单位电容为200-400 pF/m左右(可查电缆厂家样本)。

(2)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电容电流
Ic=0.1×UP ×L
式中: UP━电网线电压(kV)
L ━电缆长度(km)
4.2 架空线电容电流的计算有以下两种:
(1)根据单相对地电容,计算电容电流
Ic=√3×UP×ω×C×103
式中: UP━电网线电压(kV)
C ━单相对地电容(F)
一般架空线单位电容为5-6 pF/m。

(2)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电容电流
Ic= (2.7~3.3)×UP×L×10-3
式中: UP━电网线电压(kV)
L ━架空线长度(km)
2.7━系数,适用于无架空地线的线路
3.3━系数,适用于有架空地线的线路
关于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我所知道估算公式:
对架空线:Ic=UL / 350
对电缆:Ic=UL / 10
我想请问的是L是指的架空线长度还是架空线距离?比如是三相的L是不是为距离X 3 另请问有没有更详细的计算方法?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上对L的定义是线路的长度,单位km,这里的长度与楼主说的距离是同一个概念,也就是说L是指架空线或电缆的距离,三相不需要再用距离乘以3
更详细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公式见附件,摘自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152页
描述:没有文件说明
附件:( 189 K)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pdf下载次数(27)
首先应该明确为什么要算这个电容电流,一般计算单相接地电容电流首先要了解,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分类,什么样的系统才要计算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相关国家规定是怎样规定的,算出这个电流怎样进行相关的补偿,选用什么装置进行补偿,补偿的分类是欠补偿,还是过补
偿,还是完全补偿,为什么要选用过补偿,单单理解怎样计算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中性点接地系统是个综合问题,考虑的要全面。

希望你可以把这些细节问题弄明白后,再相应的做计算。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是什么意思,怎么产生的,如何测量
请参考<<电气工程基础>>.武汉理工出版社
每相输电线和大地构成一个分布电容,输电线就通过这个电容对地放电。

正常运行时这个电流很小。

故障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会很大,怎样测量我不知道,不过实现会用经验公式算一下。

如果电流6-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30A,35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那没问题。

如果大于这个就要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低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危害
一、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危害
中性点不接地的高压电网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害
当电容电流一旦过大,接地点电弧不能自行熄灭。

当出现间歇性电弧接地时,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可达相电压的3~5倍或更高,它遍布于整个电网中,并且持续时间长,可达几个小时,它不仅击穿电网中的绝缘薄弱环节,而且对整个电网绝缘都有很大的危害。

2.造成接地点热破坏及接地网电压升高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过大,使接地点热效应增大,对电缆等设备造成热破坏,该电流流入大地后由于接地电阻的原因,使整个接地网电压升高,危害人身安全。

3.交流杂散电流危害
电容电流流入大地后,在大地中形成杂散电流,该电流可能产生火花,引燃瓦斯爆炸等,可能造成雷管先期放炮,并且腐蚀水管、气管等。

4.接地电弧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二、对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的特点:
1.单位长度的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比架空线路电容电流大10几倍,以电缆为主的城市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很大。

2.电缆线路受外界环境条件(雷电、外力、树木、大风等)影响小,瞬时接地故障很少,接地故障一般都是永久性故障。

3.电缆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弧为封闭性电弧,电弧不易自行熄灭,如不及时跳闸,很容易造成相间短路,扩大事故。

4.电缆为弱绝缘设备。

例如,10kV交联聚乙稀电缆的一分钟工频耐压为28KV,而一般10kV 配电设备的绝缘水平为42kV。

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由于查找故障点时间较长,电缆长时间承受工频或暂态过电压作用,易发展成相间故障,造成一线或多线跳闸。

5.在电缆线路中,高频振荡电流幅值大衰减慢,高频振荡电流远大于工频电流,在工频电流过零时高频振荡电流仍然有很大的幅值,维持弧光燃烧取决于高频振荡电流衰减的快慢和工频电流,消弧线圈不能补偿高频振荡电流,又由于在电缆线路中消弧线圈补偿后的残流大,消弧线圈在电缆线路中不能消弧。

三、PT谐振
1.PT谐振
PT谐振对于yo/yo电磁式PT,在正常情况下线路发生单相接地不会出现铁磁谐振过电压,但在下列条件下,就可能引发铁磁谐振。

(1)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点流过电容电流,未接地的两相相电压升高3倍。

但是,一旦接地故障点消除,非接地相在接地故障期间已充的线电压电荷只能通过PT高压线圈经其自身的接地点流入大地,在这一瞬间电压突变过程中,PT高压线圈的非接地两相的励磁电流就要突然增大,甚至饱和,由此构成相间串联谐振。

系统发生铁磁谐振。

近年来,由于配电线路用户PT、电子控制电焊机、调速电机等数量的增加,使得10kV配电系统的电气参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谐振的频繁出现。

在系统谐振时,PT将产生过电压使电流激增,此时除了造成一次侧熔断器熔断外,还将导致PT烧毁。

个别情况下,还会引起避雷器、变压器、断路器的套管发生闪络或爆炸。

(2)当配电变压器内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将通过抗电能力强的绝缘油对地放电,也会产生不稳定的电弧激发电网谐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