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一株赶考的麦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株赶考的麦子阅读答案

一株赶考的麦子阅读答案一株赶考的麦子阅读答案篇(1):《张溥嗜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张溥嗜学溥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
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倾利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本文又名:《温额外·温录斋》。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完朗读一遍,马上烧掉,再抄写,这样六七遍才停止。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满了老茧。
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
张溥写诗作文敏捷,各方人士向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很有名气。
【阅读训练】1、解释:(1)已:;(2)焚:;(3)是:;(4)钞:;(5)草:;(6)毫:2、翻译:(1)日沃汤数次:(2)俄顷立就:3、文中两处“名”字的词性和意思有何不同?① ②参考答案1、解释:(1)停止,完成;(2)焚烧;(3)这样;(4)通“抄”,抄写;(5)草稿;(6)毛笔2、翻译:(1)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几次。
(2)一会儿马上完成。
3、动词,命名、提名?名词,名声(01)嗜(shì ):爱好(02)钞:通“抄”,抄写(03)已:停止,完(04)一过:一遍(05)即:就(06)焚:烧(07)如是:像这样。
是:这样(08)始:才(09)管:笔管(10) 皲(jūn):冻裂(11) 沃:泡浸(12)汤:热水(13)名:命名(14)斋:指书房(15)征索:索取(16)草:草稿(17)毫:毛笔(18)俄顷:一会儿(19)就:完成(靠近)(20) 以故:因为这个原因(21)名:名气(22)录:抄写表达了张溥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
也表达了张溥很有才华的精神。
(1)我们要学习张溥,勤奋学习,认真刻苦。
(2)只要像张溥这样以学习为乐,就能达到这种求学的境界。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九中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九中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上演的电影《流浪地球》,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纷纷为导演的前瞻意识点赞。
B.甘棠镇一年一度的“火龙”盛会,点燃开江人民歌舞升平。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D.2019年3月12日,昆山“反杀”案被写入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并作为正当防卫典型案例公开发布。
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小石潭记》)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奔驰的快马(《三峡》)C.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日:白天(《送东阳马生序》)D.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遍及(《曹刿论战》)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朗润剽悍度假村闲情逸志物是人非B.鉴赏籍贯通缉令无与伦比断章取义C.惊鸿殉职城皇庙众口烁金面面相觑D.恣睢旁骛消防栓见风驶舵世外桃源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的“垂髫”代指童年;我们常说的“豆蔻年华”指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
初中语文 中考专题训练 阅读理解(散文451-480) (含答案解析)

③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掉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没有我高了!
④对于我的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并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⑧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奉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以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过。
2019届河南省商丘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河南省商丘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勾当/勾勒取缔/根深蒂固相形见绌/弄巧成拙B. 造诣/旨意褒贬/针砭时弊如法炮制/越俎代庖C. 拮据/诘难号令/奔走呼号______________ 臭味相投/乳臭未干D. 创伤/创造怄气/呕心沥血哄堂大笑/一哄而散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踌躇低头族再劫难逃自出心裁B. 推崇黄粱梦销声匿迹金榜题名C. 愧怍物侯学因地治宜中流砥柱D. 渲泄综合征惟妙惟肖高屋建瓴二、语言应用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内心里拥有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②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③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⑤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⑥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A. ④①②③⑤⑥B. ②①③④⑥⑤C. ②③①⑤⑥④D.④②③①⑥⑤三、名句名篇4. 古诗文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3)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的句子是:“ , ” 。
(4) 古人在诗词的浩瀚海洋中,为我们创造了种种美妙的艺术境界。
同是送别,王维送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不舍;王勃则打破时空界限,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乐观豁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咏雪,柳宗元咏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独郁闷;岑参则“妙手回春”,咏出“ ,”的温暖蓬勃。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天地间一株麦子附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天地间一株麦子附答案所以,麦子是经冬的庄稼。
我觉得麦子更是一部生命的史诗。
麦子伴着秋霜种下,经过寒露的浸泡,在万物萧疏的季节里,她却独自将生命的绿色抹在空旷寂寥的田野,成为农人冬日里的诗行。
因此,小麦是生命的悖反。
在严冬中仍没有停止生命的跋涉,在雪被下演绎着一个冬天里绿色的神话,成为生命的另类。
在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初春,返青的麦苗最先将生命的信息传递出来。
一场春雨,几阵春风,走到麦田里,似乎能听到小麦拔节的声音:劈啪,劈啪……令蜷缩一冬的人们不由得心潮澎湃、血管贲张。
馈我一粒种子,便有万粒归仓;贻我一丝春雨,便能忘我生长。
麦子似乎要急于回报农人,以接青黄。
所以,麦子是一种懂得感恩的庄稼。
麦子扬花了,田野里便熏蒸着馥郁的麦香。
清新绵长,似融进千年岁月的佳醪,浓而不醉,使人神清气爽——这便是麦花的清香。
然而,你见过麦子的花儿吗?即使麦田如海,也望不到一丝花痕,因而人们很少记起咏赞麦子,而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招摇的花儿:油菜花的绚烂铺张、桃花的.矫情妩媚……麦子花即实,实即花,花实一体。
为了成熟,她连美丽也省略了。
然而,你也不必叹惋忧伤,因为它已将生命里最浓重的一笔在最后宣泄出来。
你看,那如阿尔的阳光一样灿烂,如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一样摄人心魄的金黄,才是生命的颜色。
它张扬而不失厚重,辉煌而不显娇媚。
然而,麦子美丽的极点又是生命的终点!布谷鸟叫了,黄鹂叫了,五月是农人的节日。
农人蘸着月光在磨刀石上磨起悬了一年的镰刀,磨成一弯新月,映着月光试一试刀锋,刀刃遂将月光斩断,簌簌落了一地。
中午,割麦人一般是不回家的。
麦海无边,麦粒爆裂。
太阳火一般地炙烤,急于归仓的小麦哪容得下农人喘息,割麦人只好嘟囔一句:“火里麦啊!”此后,便是上场、脱粒、晾晒、收仓。
啄木鸟敲响林子的寂寥,古老村落的舂声也应声而起,从千年而下,悠长、邈远。
现在,这种舂具虽然已为现代先进的机械所代替,成为博物馆里的悬挂,但这千古的舂音却如我心脏的律动,同频而跳。
《一个人的麦田》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共18分)一个人的麦田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
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
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
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
时间过得真快。
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
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
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
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④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
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要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
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
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⑤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
”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⑥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
”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
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
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
海南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海南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一、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1. (7分) (2017八上·厦门期中) 阅读下面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如果画面转换,我们看见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溪谷,溪边有一株横长的芦苇,一只美丽的紫蜻蜓,不知从溪山的什么角落飞来,翩翩地①______(A.降落 B.坠落)在芦苇的最尖端。
当时若有摄影机,一定会立刻留下美丽的②______(A印象 B影像);若有纸笔也好,可以写下刹那的音容。
(1)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翩翩地刹那(2)从文中①②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①________;②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二、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2. (6分) (2017八上·乐清期中) 名著阅读(1)根据法布尔《昆虫记》中的描述,依据后面的动物选项填字母。
和下列习性相对应的动物依次是①它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________②它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________③它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________④它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________⑤它像个吝啬鬼,穿了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⑥它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________【A、小麻雀 B、螳螂C、切(樵)叶蜂 D、蟋蟀 E、杨柳天牛 F、蝉】(2)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
(不能用上题内容回答)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3. (7分)请按提示填写出空缺的句子。
⑴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
(晏殊《浣溪沙》)⑵________,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⑶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
(文天祥《过零丁洋》)⑷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月光清澈透明、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洛水《一个人的麦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

洛水《一个人的麦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四)记叙文阅读(共18分)一个人的麦田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
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
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
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
时间过得真快。
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
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
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
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④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
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要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
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
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⑤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
”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⑥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
”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
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株赶考的麦子
洛水
①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
②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散兵游勇,跟在他身后无所事事。
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
③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
我掉转方向,打道回家。
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
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
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没有我高了!
④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
“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
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
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⑤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⑥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
⑦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
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
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
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
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
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拉拉队。
⑧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奉茶水。
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
"我点点头。
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以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过。
⑨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
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
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
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
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老子帮不上。
”
⑩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
我如遇大赦,赶紧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
⑪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
麦子是父亲的汗珠,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
⑫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
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
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
我学着父亲,
以笔为镰,以墨为麦,在我的麦田里恣意挥毫。
⑬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高校。
以后,求学,工作,一路颠沛流离。
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选自《意林》2016年第16期)
116.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表格。
117.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118.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1)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
(2)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
1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一株赶考的麦子”的作用。
【答案】
116.(1)我心生忐忑(2)我感到力不从心、孤立无援(3)我心生感激(感动)(4)我心中充满干劲
117.示例一:在手割麦子时候,我显得“力不从心”,而父亲却“活力十足”“所向披靡”,两者形成对比。
生动地写出父亲在收割麦子时充满的信心和斗志,刻画了一个吃苦耐劳、充满干劲的父亲形象。
示例二:高考时,我是一个人赶赴考场,而看到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的情景,两者形成对比。
写出我在父亲的感召下,并不感到孤独,内心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突出了父亲对我深远的影响。
118.(1)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写出父亲得知我后天高考后意外、发愣的神情,表现父亲内心感到歉意、愧疚。
(2)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父亲比作硕大的麦穗,身上的汗珠比作饱满的麦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烈日下辛苦劳作的伟岸身躯,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心疼。
119.①“麦子”是文章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②设置悬念,麦子是植物,为何会去赶考?③运用比喻,用麦子比喻成带着父亲期盼赶考的我,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④揭示文章的中心,表现辛勤劳作、甘于付出的父亲对我人生的深远影响,表达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