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练习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训练试题(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训练试题(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A.黄帝B.炎帝C.舜D.禹2.《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3.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后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是()A.炎帝、尧B.炎帝、黄帝C.黄帝、尧D.尧、舜4.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A.炎黄战蚩尤B.皇帝建宫室C.舜让位于禹D.启继承父位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

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涿鹿之战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7.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8.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A.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B.黄帝有许多发明流传于世C.黄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D.黄帝堪称我国古代帝王的杰出代表9.炎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神奇人物,相传他教会人们种植五谷、改进农具。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测试(八)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测试(八)

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测试(八)一、选择题1、“涿鹿茫茫百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

丹霞遥映山前水,疑是成川血淌流。

”诗句描写了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一次战争,其交战双方是()A. 黄帝、蚩尤对炎帝B. 黄帝、炎帝对蚩尤C. 蚩尤、炎帝对黄帝D. 黄帝、大禹对炎帝2、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

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A. 盘古开天B. 炎黄传说C. 禅让传说D. 大禹治水3、“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是《祭黄帝陵文》的前八句。

我们中华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下列有关炎帝、黄帝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B. 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C. 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D. 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4、下图为轩辕故里,下列与黄帝有关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①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①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③④5、中国历史上曾流传着禅让的传说,其宗旨是“让贤”。

下面三位人物与这个传说有关,他们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舜→尧→禹B. 尧→舜→禹C. 禹→舜→尧D. 舜→禹→尧6、尧,传说是黄帝的后代。

尧年老时,欲物色一个继承人,有人推荐他的儿子,他认为儿子不贤,应该传位给贤人,说:“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意思是说:我不能让天下人受害而一人得利)。

”这段材料表明( )A. “禅让制”遭到破坏B. 尧作风专断C. 自然灾害严重D. 尧任人唯贤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大禹陵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

在古代的治水神话中,鲧和禹都是人们所熟悉的。

禹继承父亲的未竟之业,艰苦斗争,终于制服了洪水,禹一直是人民热烈歌颂的英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课堂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课堂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堂练习第 2 页第 3 页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据此分析,禅让制的依据是()A.经济实力B.社会地位C.前任推荐D.个人才德8.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A.黄帝B.舜C.禹D.启9.黄帝之后,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这三个部落走向联盟的目的是()A.打败蚩尤B.抵御自然灾害C.形成国家D.共同抵御外族的入侵10.禹治水时,采取的新方法是()A.堵塞决口B.加高堤坝C.顺势疏导D.加宽河道二、读图说史题(共4分)11.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第 4 页A.陕西黄帝陵B.历山的舜王坪C.芮城的大禹渡D.临汾的尧庙请回答:(1)请你按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对以上景点进行排序。

(1分)(2)在这些首领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这种制度叫什么?(2分)(3)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1分)三、材料解析题(共7分)1937年清明节那天,毛泽东派人到黄陵县祭奠黄帝,并献上他写的祭奠黄帝陵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蛾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请回答:第 5 页(1)文中的“始祖”指的是谁?(1分)(2)“始祖”主要有哪些贡献?(4分)(3)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2分)一、选择题1-5 A C A C D6-10 C D C B C二、读图说史题(1)ADBC(2)尧舜禹;禅让制(3)特点: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三、材料解析题(1)黄帝(2)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炼铜;发明弓箭;发明指南车(答出其中四点即可)(3)答案一:因为居住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第 6 页部落结成的联盟发展成日后的华夏族,这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堂练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选择题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的氏族部落有①黄帝部落②炎帝部落③蚩尤部落④禹部落A.①②⑧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⑦③④2.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一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周口店B.涿鹿C.南京D.西安3.黄帝陵和炎帝陵是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 ( )A.炎帝和黄帝发明农耕、历法、船只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C.炎帝、黄帝打败蚩尤后走向联合D.陵园山环水绕,林木葱郁,风景优美4.“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8.单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尚书》中便有《尧典》等篇,详叙述了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的故事。

下列关于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的顺序.A.舜---禹---尧B.禹---尧----舜C.尧---禹---舜D.尧---舜----禹二、非选择题纪念炎帝、黄帝、尧、舜、禹的地方,你知道有哪些?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去参观,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考察,探寻远古先祖的事迹,寄托我们的缅怀之情。

一、选择题 1.B 2.C 3.C 4.D 5.A 6.B7.C 8.A二、非选择题符合题意即可。

如,湖南炎陵县的炎帝陵庙;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山西临汾尧庙;山东省诸城市舜庙;浙江绍兴市东南郊会稽山下的大禹陵等。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1.3 远古的传说》试卷含答案解析(2)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1.3 远古的传说》试卷含答案解析(2)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3课远古的创说》课时练一、单选题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

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蚩尤B.炎帝和黄帝C.尧和舜D.舜和禹2.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印证这些传说真实性最可靠的依据是()A.被人们熟知并传承B.文献记载C.能够在网上检索到D.考古发现3.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

这是因为黄帝()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B.推行了禅让制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D.主持治水有功4.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

此举是因为()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5.“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6.2019年农历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行。

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

之所以公祭黄帝和确定此主题,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A.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B.他发明了文字、编制了乐谱C.他教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D.他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7.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

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

这种做法称为()A.禅让B.世袭C.分封D.专制9.动画片《大禹治水》以同名中国经典民间故事为题材,讲述了上古英雄大禹在大洪水泛滥人间时受舜帝之命,打败水神共工的故事,展现了大禹心系天下、不畏艰险、公而忘私的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3课远古的传说【基础知识】知识点1炎黄联盟1.部落:________千年前,中国进入______________时期。

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落。

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2.重要战役(1)________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知识点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__________,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________,会________,教人们通商交换。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已能建造________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________,制造船只,会炼________,并发明了弓箭和________。

仓颉创造________,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________会缫丝,擅长纺织。

3.影响:考古发现,印证了我国______________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知识点3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相传在黄帝之后,______、______、______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________之人。

2.大禹治水: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________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达标练习】1.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是在()A.六七千年前B.五六千年前C.四五千年前D.三四千年前2.小刚同学在搜索一次传说时代的战役时,搜到了以下内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选择题1.假如你研究华夏族的起源历史,选择实地考察,你首选的地方应该是( ),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是( )帝和禹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把什么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A.盘古、黄帝B.黄帝、炎帝C.黄帝、大禹D.炎帝、大禹4.传说中,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炎帝B.蚩尤C.尧D.舜5.下列成就可以入选黄帝时期文化的有( )①建造宫室②开垦耕种③制作衣裳④挖掘水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作为养蚕抽丝技术的发明者,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唐朝人赵蕤为她写的碑文是:“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她就是 ( )7.课堂上,王老师展示出土的文物图片,并给出结论:传说时代人们已经会制作陶器,已经使用船做交通工具,出现了原始音乐。

可见( )8.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9.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D.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不少传说含有价值极高的内容二、材料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1)传说中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个人是谁?(2)材料二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举一例说明。

10.(1)炎帝和黄帝。

(2)禅让制。

尧年老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品行高尚的舜。

(部编版)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随堂练习新人教版58

(部编版)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随堂练习新人教版58

第3课远古的传说1.黄帝打败炎帝部落的战役发生在( )A.牧野B.涿鹿C.阪泉D.城濮2.(原创题)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幅阪泉大战的示意图,应该选择图中的( )3.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的是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勇猛异常的大魔头。

这个“大魔头”是教材上传说中的哪一人物( )A.尧B.舜C.蚩尤D.大禹4.“……遂制耒耜耕而种之,以教万民,后世粒食因之,以为百谷之祖……”这里的“百谷之祖”指的是( )A.黄帝B.炎帝C.舜D.禹5.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密切相关的是( )A.炎黄战蚩尤B.黄帝建宫室C.舜让位于禹D.启继承父位6.(2018泰州高新区)如图为轩辕故里,下列与黄帝有关的传说,正确的是(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7.中国被称为“丝国”。

相传教人养蚕缫丝的先人是( )A.神农B.伶伦C.仓颉D.嫘祖8.(2018 滨州邹平月考)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生活在黄河流域9.《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10.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

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11.(易错易混题)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练习试题
第3课远古的传说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
文初祖”黄帝的评价。

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 牧野之战
B. 涿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巨鹿之战
2.2018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举行。

约一万名海内外
中华儿女怀着崇敬之情共同祭拜,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②让部下发明文字、算术
③他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帝王,被称为“人文始祖”
④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务农桑,筑宫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
万世流芳。

”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写的是传说中的()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禹
4.“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材料中的“神农”是()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5.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这些内容被后
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描绘的就是远古传说时代。

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有误的是()
A. 尧舜“禅让”
B. 炎帝尝百草发明医药
C. 黄帝在“阪泉之野”大战中打败蚩尤
D. 大禹治水
6.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

山岳巍巍,河海殇殇,缅怀祖德,永矢弗忘!海外
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1/ 6
A. 他们都是黄皮肤
B. 是从中国大陆移民的人
C. 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炎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 全部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
7.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
基础.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
A. 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
B. 黄帝有许多发明流传于世
C. 黄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
D. 黄帝堪称我国古代帝王的杰出代表
8.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下属创造文字、制作音律、发明算盘。

这些传说()
A. 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水平较低
B. 说明只有炎黄两帝创造了中华文明
C. 反映了当时社会出现早期农耕文明
D. 说明当时中华文化领先于世界
9.如图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A. B. C. D.
10.“大禹治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下列关于“大禹”及“大禹治水”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练习试题
A. 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
B. 大禹最早创立禅让制
C. 大禹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D. 大禹治水的故事传递了人们对大禹的尊敬爱戴之情
11.古有材料说“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
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黄帝制造指南车
B. 涿鹿之战
C. 嫘祖发明养蚕技术
D. 大禹治水
12.《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
写反映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宗法制
13.“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父子关系
B. 母女关系
C. 叔侄关系
D. 贤德的人
14.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 生产力水平极端底下
C. 人们之间相互谦让
D.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15.“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舜→尧→禹
B. 尧→舜→禹
C. 禹→舜→尧
D. 舜→禹→尧
二、读图说史题
3/ 6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禹尧黄帝舜
(1)请你按生活年代排列出这4位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

(2)这些首领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
(3)请说一说你对禹的了解。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练习试题
材料二:桥山苍苍,沮水泱泱,始祖肇启五千年文明曙光。

纬天经地,日月明朗,华夏十三亿儿女源远流长。

务农桑,筑城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定算术,问医药,教化万民;设官制,举贤能,以服天下。

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

——黄帝陵祭文(1)黄帝被尊称为什么?
(2)材料二祭文中提到的这些成就都说成是黄帝一人的成就,这并不科学。

怎样看待更科学?
(3)黄帝、炎帝都是古代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传说要变成史实还需要什么?
(4)台湾前新民党主席宋楚瑜等拜祭黄帝陵说明了什么?作为华夏子孙的一员,你有何感想?
5/ 6
【答案】
1. B
2. A
3. B
4. A
5. C
6. C
7. A
8. C9. D10. B11. D12. A13. D14. B
15. B
16. (1)黄帝、尧、舜、禹。

(2)尧、舜、禹。

(3)大禹治理黄河水患采用了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禹因为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禹建立了夏朝,定都阳城。

17. (1)人文始祖。

(2)这些成就说是黄帝一人的发明,带有神话色彩;实际上任何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3)还需要考古佐证。

(4)说明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同根同祖;为作为华夏子孙而自豪,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力所能及发展两岸友好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