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合集下载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讲述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详细内容如下:1.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炎帝的农耕文明黄帝的发明创造2. 尧、舜、禹的治水故事尧的德政舜的孝行禹的治水成就二、教学目标1. 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2. 掌握尧、舜、禹的治水功绩,体会他们为人民造福的精神品质。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难点:理解炎帝、黄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尧、舜、禹的德政与治水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远古传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炎帝与黄帝的传说a. 炎帝的农耕文明b. 黄帝的发明创造(2)尧、舜、禹的治水故事a. 尧的德政b. 舜的孝行c. 禹的治水成就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插图,解读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炎帝与黄帝炎帝:农耕文明黄帝:发明创造2. 尧、舜、禹尧:德政舜:孝行禹:治水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2)分析尧、舜、禹的治水方法,谈谈你的认识。

2. 答案:(1)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农耕,尝百草,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

黄帝:传说中,黄帝发明了宫室、车船、兵器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尧:以德治水,注重民生。

舜:以孝治水,关爱百姓。

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为人民造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远古传说的资料,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2024年七年级历史《远古的传说》精彩教案通用

2024年七年级历史《远古的传说》精彩教案通用

2024年七年级历史《远古的传说》精彩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第一单元第1课《远古的传说》,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远古时期的重要传说,如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故事。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远古传说的史料分析,区分史实与传说。

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故事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我国古代文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远古时代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黄帝和炎帝的故事:介绍两位传说中的祖先,分析他们的贡献。

(2)尧舜禹的治水传说:讲解三位传说中的帝王,重点分析大禹治水的故事。

(3)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原始农业、陶器、铜器等文明象征。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故事对自己的启示。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远古传说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大禹治水的简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黄帝、炎帝的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故事及其对后世的启示。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关于远古传说的相关书籍,了解更多古代文明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远古传说的史料分析,区分史实与传说。

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故事对自己的启示。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远古传说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详细内容包括:对黄帝、炎帝等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进行学习;探讨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分析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掌握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远古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炎帝等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

难点: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黄帝、炎帝的壁画,引发学生对远古传说的好奇心。

2. 新课内容:结合教材,讲解黄帝、炎帝等人物的事迹及其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出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黄帝、炎帝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远古传说。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远古传说人物:黄帝、炎帝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黄帝、炎帝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要点包括黄帝、炎帝的事迹、贡献以及他们的形象在华夏族形成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与远古传说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关于黄帝、炎帝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等核心知识。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案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案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事迹,如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探讨远古传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的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对远古传说的分析、概括。

教学重点: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引出本节课主题《远古传说》。

2. 新课内容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

(2)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探讨远古传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3)例题讲解:教师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4)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物画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这些人物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远古传说2. 主要人物和事迹:黄帝:华夏之祖,发明舟车、养蚕、文字等。

炎帝:农业始祖,教民耕种、尝百草、制琴瑟等。

尧:仁德之君,实行禅让制,治理水患。

舜:孝感动天,推行禅让制,选拔贤能。

禹:治水英雄,建立夏朝,开创家天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主要事迹。

(2)谈谈你对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的认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了解了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

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
3、说一说: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没被考古资料证明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荒时期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涵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历史事实:被考古资料证明的、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过渡:炎帝黄帝的贡献为后人衣食住行奠定基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所以被人称作人文始祖,在他们身上凝聚着民族智慧和创造。在他们之后黄河流域又涌现许多杰出的部落首领。其中尧舜禹以及他们的禅让制最为
二、阅读教材12-15页,完成课件中的表格内容,5分钟后检测,看谁回答的准确。
1、部落联盟怎么形成的,大约在什么时候?
2、华夏族形成中两次重要的战役分别是?
3、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谁?
4、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分别是什么?
5、什么是禅让制?
三、学习新课
感知历史一
1、结合地图,学习阪泉之战,明确阪泉的地理位置。炎帝和黄帝为争夺土地和财富,产生尖锐矛盾,在阪泉发生战争,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黄炎联盟。
3)人类与自然环境应和谐相处,才可持续发展。所以,作为每一位炎黄子孙,应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大自然。
四、课堂小结:幻灯片28
五、课堂拓展: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末期社会的情况,即:生产发展--产品剩余--私有产财出现--贫富分化--氏族贵族--早期奴隶主
战俘、犯罪的贫民---早期奴隶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课题
第3课远古的传说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时间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 掌握远古时代的传说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及其文化传承;2. 理解远古时代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3.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资料的能力,提升其逻辑思考与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远古时代的文化背景及人物传说,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的讲述;2. 引导学生理解远古时代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影响及价值。

教学难点:1. 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与多维度性,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历史含义;2.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准备有关远古时代的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2. 教材与教辅材料:确保学生人手一册教材,并准备相关教辅资料;3. 课堂互动工具:准备提问卡、小组讨论记录表等工具,以促进课堂互动;4. 环境准备:确保教室设施齐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上述准备,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环节1. 激发兴趣,引发探究- 老师首先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远古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们想象远古时代的场景,同时结合古文中的简短描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 老师将提问:“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远古时代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远古的传说。

”二、新课导入2. 讲述远古传说背景- 通过讲解远古时代的社会背景,如炎黄时期的战乱、五帝时期的争霸和过渡,使学生们理解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这些传说中英雄人物的敬仰与认同。

- 解释传说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如黄帝、蚩尤、禹治水等如何形成和传播。

3. 探讨远古文明的特点- 老师将引导学生们讨论远古文明的特点,如对自然界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等,以及这些习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通过问题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他们对远古文明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内容展开4. 阅读材料,初步理解- 学生们将阅读《远古的传说》的课文内容,并标出重点词汇和句子,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主要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以及华夏族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掌握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2. 通过分析远古传说的史料,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3. 感受华夏族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对华夏族的认同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炎帝和黄帝的画像,引导学生猜测这两位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分析他们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们扮演尧、舜、禹,讨论如何治理洪水。

4. 例题讲解:讲解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强调禅让制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贡献。

7. 课堂拓展:讨论黄帝、炎帝、尧、舜、禹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华夏族的形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贡献。

简述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2. 答案:黄帝:发明衣裳、舟车、宮室、挖井等,被称为“人文始祖”。

炎帝:教民种植农作物,被称为“神农氏”。

尧:推行禅让制,将帝位传给舜。

舜:继承尧的治水事业,将帝位传给禹。

禹:治理洪水,划定九州,建立夏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远古的传说》,内容包括: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伏羲创立八卦等;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如炎帝、黄帝等;以及尧、舜、禹的传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故事,认识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2. 掌握尧、舜、禹的传说故事,理解其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故事,尧、舜、禹的传说故事。

难点:理解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认识尧、舜、禹的德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神话故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引发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1)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故事:介绍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伏羲创立八卦等,引导学生了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话。

(2)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讲解炎帝、黄帝等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远古时期的部落文化。

(3)尧、舜、禹的传说故事:详细讲述尧、舜、禹的德政和治水事迹,强调他们在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神话传说或远古首领,编排一个简短的故事情景剧,进行展示。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与神话传说、尧舜禹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伏羲创立八卦2. 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炎帝黄帝3. 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尧:禅让制、德政舜:德政、孝顺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七、作业设计1. 选择题:A. 盘古开天辟地B. 女娲造人C. 伏羲创立八卦D. 炎帝A. 尧以禅让制传位B. 舜孝顺父母C. 禹治水D. 尧、舜、禹共同创立八卦2. 简答题:(1)请简述炎帝、黄帝的事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过程与方法
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
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教学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祖赫赫,开辟洪荒。

功化神圣,世代仰望。

”4月5日上午,戊戌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

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盟
1.课堂活动:(1)课前学生分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或早期社会的神话与传说;(2)课上分组讲述;(3)评比讲述精彩的传说故事。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部落联盟时期的主要人物和部落战争。

3.问题思考:华夏族的由来?谁被尊称为人文始祖?
4.教师讲述:(1)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联盟。

(2)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目标导学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图片展示: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左为外景,右为内景)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炎帝的一系列发明,感知炎帝对中华早期文明所作的贡献。

提示:(1)生产—耕种、制作工具、种植;(2)生活—制陶、纺织、煮盐、通商、制作乐器等。

3.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黄帝的贡献。

提示:造船、炼铜、发明弓箭等。

5.教师讲述:传说难免有神秘色彩,但透过其神秘的外壳,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真实历史的很多信息。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也更多地印证了传说的内容,我们要学会通过了解到的历史史实,提取传说中的真实历史成分。

目标导学三:尧舜禹的禅让
1.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小品自编自导自演尧舜禹禅让过程,形象地了解禅让制。

2.图片展示:尧、舜、禹
3.教师提问:禅让制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提示: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人做继承人。

4.教师提问: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提示:是史前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首领没有任何特权。

选举贤能、重用人才等。

5.材料展示:《史记·夏本纪》记载的禹治水的传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提示: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
任感等。

三、课堂总结
四五千年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逐渐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尧、舜俭朴谦让、克己利人的精神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态度,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通过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的贡献,是全课的重点。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问题,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通过图片,让学生对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有直观了解;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