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课教案1

合集下载

体育理论课教案3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3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一篇: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一、运动生理学概述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身体在运动状态下生理反应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运动与身体生理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

运动生理学对于我们了解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提高身体素质,调节健康状况,改善运动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运动的能量代谢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产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三种不同的代谢通路,分别是:ATP-PC系统、乳酸系统和氧化系统。

不同的剧烈程度的运动将依靠不同的能量通路来产生所需的能量。

1. ATP-PC系统ATP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它全称是腺苷酸三磷酸腺苷。

在瞬间爆发的高度力量工作中,我们的身体需要瞬间产生大量的能量,此时就会依靠ATP-PC系统。

该系统中的磷酸酸化反应能够非常快速地产生大量能量,并以ATP的形式储存下来,但是该系统的缺点是储存能量少,使用时间短。

2. 乳酸系统当ATP-PC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时,我们的身体就会转向另一条途径,乳酸系统。

在乳酸系统中,身体分解肌糖原产生乳酸,同时也产生一定量的ATP,但是这个系统中的产能量比ATP-PC系统产能量少很多。

3. 氧化系统氧化系统是将有氧产能与运动结合起来的主要代谢途径。

虽然运动能开启三种能量代谢通路,但是人体组织细胞内储备的ATP、PC和肌酸燃料仅支持短暂的、瞬间释放的运动活动。

在深奥而优美的有氧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热量和一些其他废料被完全燃烧,从而以三氧化二碳和水的形式被排放出来,同时释放出生物体可利用的ATP。

三、心血管系统的运动生理学心血管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分配血液、运输氧和营养物质。

在运动的过程中,心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氧和支持我们运动所需的其他物质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在运动时,体内的需氧量会迅速增加,心脏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

通过运动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心肺功能,使心肺系统的能力不断提高,以适应更高强度、更大负荷的运动。

四、神经系统的运动生理学人体的运动是由神经系统控制和协调的。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3篇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3篇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第一篇:足球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1.学习足球基本技能,掌握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耐力和爆发力;3.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足球基本技能和规则介绍;2.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讲解和演示;3.小组长短传、大面积传接和比赛练习;4.强化体能训练,包括短跑、绕桶、折返跑等。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2.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2.小组合作练习;3.个人练习+教师指导;4.互相比赛,提高竞争意识。

五、学情分析:此次足球技能训练,学生们大部分都对足球比较感兴趣,但是技能方面需要加强。

在规则介绍方面,对于新手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讲解。

在技能训练方面,可能会有些学生因为技能不够好而不愿意参与,需要引导他们参与进来,同时为高水平选手设置困难度更大的练习内容。

六、教学过程:1.规则介绍教师向学生们介绍足球比赛的规则,让学生们明确比赛的基本要求和比赛规则。

2.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技巧讲解和演示教师向学生演示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同时让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地观察,把握每一个细节和感受。

3.小组合作练习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个人喜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练习传球、接球和射门,提高技能水平,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个人练习+教师指导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技能调整和差异化指导,让学生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技能水平。

5.竞赛提高竞争意识添加小比赛元素,让学生们更有竞技体验,更情真意切地投入其中。

七、教学反思:此次足球技能训练,教师通过演示和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们明白了足球比赛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技能,并且经过大量的练习和比赛,让他们在充分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习得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协同能力。

同时,这次训练也为后续的足球比赛打下了良好的技能基础。

第二篇:篮球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1.学习篮球基本技能,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的正确姿势和技巧;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耐力和协调力;3.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初中全部体育理论课教案

初中全部体育理论课教案

初中全部体育理论课教案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1.1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1.2 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和内涵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益处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1.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主体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示范科学锻炼的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体育锻炼融入日常生活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学习目标: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2.2 教学内容: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和机制2.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主体讲解:讲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析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小组讨论:探讨运动生理学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第三章:运动心理学3.1 学习目标:了解运动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掌握运动心理调适的方法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2 教学内容:运动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运动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3.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运动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主体讲解:讲解运动心理调适的方法,分析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小组讨论:探讨运动心理学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第四章:运动营养学基础4.1 学习目标:了解运动营养学的定义和内容掌握运动营养的基本原则理解运动营养对运动表现的影响4.2 教学内容:运动营养学的定义和内容运动营养的基本原则和策略运动营养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和作用4.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运动营养学的定义和内容主体讲解:讲解运动营养的基本原则,分析运动营养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小组讨论:探讨运动营养学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第五章:运动损伤与预防5.1 学习目标:了解运动损伤的类型和原因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学会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5.2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类型和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方法运动损伤的处理和康复策略5.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运动损伤的类型和原因主体讲解: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示范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小组讨论:探讨运动损伤与预防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第六章:运动训练原则与方法6.1 学习目标:理解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掌握运动训练的方法学习如何制定个人运动训练计划6.2 教学内容: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特定性原则、超负荷原则、重复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运动训练的方法:包括动力性训练、耐力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和综合性训练制定个人运动训练计划的步骤和要点6.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主体讲解:讲解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方法,示范制定个人运动训练计划的过程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原则和方法第七章:运动竞赛与规则7.1 学习目标:了解运动竞赛的组织结构和类型掌握运动竞赛的规则和裁判方法学习运动竞赛的道德规范和公平竞争精神7.2 教学内容:运动竞赛的组织结构和类型:包括业余竞赛和专业竞赛运动竞赛的规则和裁判方法:包括比赛规则、裁判标准和评分方法运动竞赛的道德规范和公平竞争精神:包括诚实守信、尊重对手和公平竞争导入:介绍运动竞赛的组织结构和类型主体讲解:讲解运动竞赛的规则和裁判方法,讨论运动竞赛的道德规范和公平竞争精神第八章:体育与社交8.1 学习目标:理解体育与社交的关系掌握通过体育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学习体育活动中的人际沟通技巧8.2 教学内容:体育与社交的关系:体育活动作为社交场合的作用和意义通过体育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包括参与团体运动、加入体育俱乐部和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中的人际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合作和冲突解决8.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体育与社交的关系主体讲解:讲解通过体育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示范体育活动中的人际沟通技巧第九章:体育与生活方式9.1 学习目标:理解体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掌握将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法学习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和要求体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体育活动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作用将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和要求:包括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心理健康和社交活动9.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体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主体讲解:讲解将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法,分析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和要求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第十章:未来体育发展趋势10.1 学习目标:理解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变化掌握新兴体育项目的特点和魅力学习体育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包括体育活动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科技化新兴体育项目的特点和魅力:包括极限运动、电子竞技和户外运动体育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包括体育用品产业、体育服务业和体育营销市场10.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变化主体讲解:讲解新兴体育项目的特点和魅力,分析体育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小组讨论:探讨未来体育发展的前景和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内容涉及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基础以及运动损伤与预防。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水平。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运动营养与饮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饮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讨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营养与饮食的相关问题,分享各自的见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讨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运动营养与饮食的相关问题,分享各自的见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沟通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权威的体育理论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体育专业知识网站、视频教程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 实物道具:使用图片、模型等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直观地掌握运动生理学知识和运动技巧。

大学体育课理论课教案

大学体育课理论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

2. 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3.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锻炼相结合。

2.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五、教学内容与程序(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如此重要?(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 解释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及关系。

- 强调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2. 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介绍科学锻炼的原则,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等。

- 讲解不同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3.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强调健康饮食、充足睡眠、良好心态等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 介绍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三)讨论与案例分析1.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锻炼相结合?2.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如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等。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制定的锻炼计划,了解学生是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锻炼相结合。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体育理论课,主要包括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体育理论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体育理论的重要性,掌握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体育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了解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掌握体育理论的研究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提高体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研究和探索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体育理论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讲述一个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案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体育实践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加深学生对体育理论的理解。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彼此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对体育实践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5.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并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体育理论,提高体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和总结提高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理论,并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体育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体育实践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反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学习兴趣较高,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和运用体育理论的能力有所提高。

体育理论课教案大学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大学篇

年级:大学一年级课程性质:公共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提高体育素养。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一、体育的基本概念1. 体育的定义与分类2. 体育的功能与价值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二、体育的发展历程1. 中国古代体育2. 近代体育的发展3. 现代体育的兴起与发展三、体育的重要性1.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2. 提高心理素质,缓解压力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4. 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育理论。

二、讲授新课1. 讲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通过多媒体展示,展示中国古代体育、近代体育和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体育的看法,以及体育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提问: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哪些?二、讲授新课1. 讲解体育的功能与价值,以及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分析体育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体育的作用,以及如何将体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考察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常见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巧。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2)如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运动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规则和技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体育比赛视频,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体育的初步认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育理论。

2、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0 分钟)(1)讲解体育的定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介绍体育的分类: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

分别举例说明每种类型的特点和主要活动形式。

3、常见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巧(40 分钟)(1)篮球规则:讲解篮球比赛的场地、比赛时间、得分方式、犯规类型等。

技巧:介绍篮球的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巧,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2)足球规则:讲解足球比赛的场地、比赛人数、比赛时间、进球规则、越位规则等。

技巧:介绍足球的带球、传球、射门等基本技巧,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3)田径规则:讲解田径比赛中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投掷等项目的比赛规则。

技巧:介绍短跑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等技巧;中长跑的呼吸调节、体力分配等技巧;跳远、跳高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技巧;投掷项目的握球、发力、投掷角度等技巧。

4、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20 分钟)(1)身体健康方面:讲解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柔韧性和协调性、预防疾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理论课教案
授课班级:高一年级授课教师:王晓
课的内容:篮球运动简介
课的任务:1、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简单的发展史。

2、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场地以及基本规则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篮球运动。

3、通过讲解以及视频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篮球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对篮球运动主要规则的理解及其运用。

内容分析:一、课题引入
二、起源于发展
三、场地与设备
四、主要规则
一、课题引入(利用NBA一段精彩录像导入课题)
二、起源与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

奈史密斯先生先在麦克杰尔大学攻读牧师学准备做牧师,但读了三年却发现不适合,他的兴趣是体育,但是麦克杰尔大学并没有这一科系,因此忍耐到毕业。

然后到了美国麻省的春田学院谋得一个体育指导员的职位。

奈史密斯从当地人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教师结合一段动画进行讲解)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5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

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

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篮球游戏最初五项基本原则:
1、圆型的球,双手进行。

2、队员不可以拿着球跑。

3、任何队员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占据场上的任何位置。

4、队员之间不应有身体接触。

5、篮球应水平地置于场地上方。

篮球游戏最初三个条件
1、不能受时间的影响(白天、晚上、室内、室外)。

2、各方面的人都能参加(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

3、要与美式足球(橄榄球)有明显区别。

因此,篮球的诞生离不开这个人詹姆斯·奈史密斯。

他被誉为发明篮球游戏的第一人和现代篮球之父。

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

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1904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

1932年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总部设在德国的慕尼黑。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1950年和1963年分别有了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天津。

在我国篮球的发展史上,董守义作出了很大的
贡献,他远涉重洋到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深造。

1925年学成回国后所著《篮球术》,成为我国最早的篮球专著。

他又编著了《最新篮球术》一书,为推进我国的篮球运动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是我国最早的国际奥委会委员。

1、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和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美国、俄罗
斯、克罗地亚、立陶宛、南联盟等国家篮球水平较高,而众所周知的美国NBA
职业赛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

2、在亚洲我国的篮球水平属一流,男女篮的主要对手是韩国、日本,在亚锦赛、
亚运会上我们的男女篮球都获得过冠军。

3、国内有每年一度的职业俱乐部联赛(CBA),已经举办了好几年了。

八一队水
平较高连续五年蝉联冠军。

女子篮球目前还没有俱乐部联赛。

4、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举办了CUBA联赛。

以上内容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三、场地与设备(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球的材料、尺寸和重量
1、球是圆形的,为认可的暗橙色;
2、外壳用皮、像胶或合成物质制成;
3、圆周不得小于0.749米(74.9厘米),不得大于0.780米(78厘米);
4、重量不得少于567克,不得多于650克;
5、充气后,使球从1.80米的高度(从球的底部量起)落到球场的地面上,反弹起来的高度不得低于1.20米,也不得高于1.40米(从球的顶部量起);
6、球面的接缝或槽的宽度不得超过0.00635米(6.35毫米)。

四、主要规则
1、队员、替补队员和教练员
每队有12名队员,1名教练员。

比赛进行时,每队要有五名队员上场,并可按照规则规定进行替换。

2、比赛通则
(1)比赛时间
A、两个半时,每半时20分钟
B、四节,每一节12分钟。

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中间的休息时间分别为
2分钟。

C、半场的休息时间为10分钟或15分钟。

(2)比赛的胜负
在比赛时间内,得分较多的队得胜。

一次罚球中篮得1分,一次投篮中篮得2分,在3分投篮区中篮得3分。

3、违例和犯规
常见的违例有:球出皆、非法运球(二次运球)、带球走(走步)、球回后场,干
扰球、脚踢球、拳击球、3秒、5秒、8秒、24秒等。

常见的犯规有:推人、拉手、阻挡等伤害他人的行为。

五、实例问答
1、问:一名对队员在投三分时脚触及三分线,投中算不算三分?
2、问:进攻队员身体在限制区外面,但一只脚踩在限制区的线上,受三秒规则的约束?

3、问:甲在界内跳起,把块要出界的球勾回来(球已经出了边线的垂直面),算不算
出界?
4、问:甲在后场发界外球,想把球长传给块攻的队员,却投中篮框,请问这个球算不
算得分?
六:课堂小结
1、本次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场地和设备的规格要求,并且
详细讲解一些篮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2、通过这次课的学习,增加同学们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培养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篮
球运动中去,学会自我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