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
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方案编写与评审要点

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方案编写与评审要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写与评审要点1、绪论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 farmland)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耕地。
2、方案要点现状情况要明确(1)注意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定位,项目区现状基础不能太差。
(2)厘清项目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灌溉排水、道路交通等问题,针对性要强,不出现与项目建设无关的问题。
(3)对于拆建、改建、维修的工程,要阐明其现状和建设的必要性。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注意内容的完整性,一般应包括代表年选择、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灌溉水质情况分析等。
(2)保证方法的科学性,灌溉需水量——以灌溉定额为依据,灌溉水利用系数取值要合理,可供水资源量增加要有依据,可供水资源量≠水资源量。
规划布局(1)基本要求内容充实、全面、科学,作物布局、水利工程布局、道路布局要合理合规,林网布局须注意其功能定位。
工程布局要与“项目建设必要性”部分相呼应,阐明工程解决的问题。
工程覆盖度要高,避免建成核心区。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排水沟的规划设计往往重视不够,应加强。
(2)建设标准应符合规定水利措施应符合规范指标,如灌溉保证率、排涝标准、灌水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等。
道路标准应符合政策规定,田间道路(机耕道)3~6m,生产路不大于3m。
防护林,一般不用景观树种,以乔木为主。
(3)水利工程布局注意问题单体工程规模要符合规定,特别是桥、泵站的规模,单座泵站的控制面积要适宜。
灌溉、排水应兼顾,一般地,若农渠灌排结合,则斗渠、斗沟应分开。
渠道衬砌形式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充分论证。
排水沟护坡,要阐述其必要性,并注意其生态效应。
高标准农田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和建议

高标准农田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和建议
高标准农田设计是指在现有农田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提升,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高标准农田设计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调查现状、分析需求、制定规划等。
这些工作旨在确定设计目标、设计标准、实施计划等。
2. 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设计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和优化,包括清除杂物、平整土地、加深田间沟渠等。
这些工作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 土壤改良:高标准农田设计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以适应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添加肥料、有机质、土壤调理剂等方面。
4. 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设计需要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包括沟渠、河道、泵站、水井等。
这些设施有助于降雨和灌溉水的收集、分配和利用,以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5. 种植设计:高标准农田设计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种植设计,包括作物的选择、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等。
6. 环境监测:高标准农田设计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以及时了解农田的状况和掌握环境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种植设计和水利工程设施。
7. 建议:在高标准农田设计中,建议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因地制宜,实施绿色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同时,要注重项目管理和实施,确保设计的实施质量和效果。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1、绪论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 farmland)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耕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技术、经济、效益及环境、法律法规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项目是否可行,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因此,高标准农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是项目立项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高度重视。
2、项目规划要点现状情况要明确(1)注意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定位,项目区现状基础不能太差。
(2)厘清项目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灌溉排水、道路交通等问题,针对性要强,不出现与项目建设无关的问题。
(3)对于拆建、改建、维修的工程,要阐明其现状和建设的必要性。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注意内容的完整性,一般应包括代表年选择、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灌溉水质情况分析等。
(2)保证方法的科学性,灌溉需水量——以灌溉定额为依据,灌溉水利用系数取值要合理,可供水资源量增加要有依据,可供水资源量≠水资源量。
规划布局(1)基本要求内容充实、全面、科学,作物布局、水利工程布局、道路布局要合理合规,林网布局须注意其功能定位。
工程布局要与“项目建设必要性”部分相呼应,阐明工程解决的问题。
工程覆盖度要高,避免建成核心区。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排水沟的规划设计往往重视不够,应加强。
(2)建设标准应符合规定水利措施应符合规范指标,如灌溉保证率、排涝标准、灌水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等。
道路标准应符合政策规定,田间道路(机耕道)3~6m,生产路不大于3m。
防护林,一般不用景观树种,以乔木为主。
(3)水利工程布局注意问题单体工程规模要符合规定,特别是桥、泵站的规模,单座泵站的控制面积要适宜。
2023年高标准农田设计审查意见

2023年高标准农田设计审查意见尊敬的项目审查小组:针对2023年高标准农田设计,经过审查团队的调研与评估,我们就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提出以下审查意见:一、土壤保护与改良:1. 设计方案要注重土壤保护,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农田排水系统,确保土壤的持续肥沃与水分保持。
2. 强化有机质添加,建议使用有机肥料和绿肥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质量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
二、水资源管理:1. 在农田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议采用灌溉系统进行水资源分配和管理,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2. 强化农田的水资源保护,例如设置水利工程设施和治理水体污染等措施,防止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三、植物种植与防治:1. 合理选择种植作物,建议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科学配置农田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并探索更环保、低毒的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
四、农田气象条件利用:1. 充分利用农田所处的气象条件,例如通过合理的遮荫措施、温室、农田湿地等手段,适度调节气温、湿度等,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2. 结合当地气象特点,进行适时的播种、施肥和灌溉等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23年高标准农田设计需要注重土壤保护与改良、水资源管理、植物种植与防治以及农田气象条件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我们鼓励项目设计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与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同时,建议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强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与问题。
谢谢!此致,审查小组。
高标准农田单项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高标准农田单项工程设计要点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单项工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高标准农田单项工程设计中的要点。
一、选址与设计高标准农田选址应该选择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同时,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以便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和作物种植。
设计方案通常包括水源环境、占地面积、耕地数量、管道设计、土壤改良和作物选种等。
在选址和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灌溉和排水系统,其中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很重要。
二、土地平整土地平整是农田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土地的平整程度不仅影响农田的使用效果,还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为了达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必须对土地进行平整处理。
平整处理应该在土地经过一次排水后,将土壤松散,加入有机肥料,才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翻耕和改良土壤翻耕和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多种,比如深耕、中耕、浅耕等。
深耕能够增加挥发酸、活性氧和有机物质含量,同时增加各种植物的根系深度,从而增加了氧气和水分的透过性。
不仅如此,还可以增加土壤所含的蓝色多糖和相关酶的数量。
浅耕一般用于植树,将树根吸入地下层,从而能够吸收更深层的水和养分,从而增加了树木的成长。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增加土壤的理性流通时间和耕层深度,从而降低了生长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别。
四、灌溉与排水系统灌溉和排水系统是高标准农田单项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从每亩农田的效益和管理角度来看,选择合适的灌溉和排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灌溉系统需要根据土地的情况确定,在灌溉水源方面需要选择可靠的供水系统,而排水系统需要根据自然条件与公共设施的条件来选择。
从效果上看,有效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可以大大增加农业产量,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
以上就是高标准农田单项工程设计的要点分析。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离不开单项工程设计的科学和规范。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1、绪论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 farmland)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耕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技术、经济、效益及环境、法律法规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项目是否可行,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因此,高标准农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是项目立项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高度重视。
2、项目规划要点2.1 现状情况要明确(1)注意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定位,项目区现状基础不能太差。
(2)厘清项目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灌溉排水、道路交通等问题,针对性要强,不出现与项目建设无关的问题。
(3)对于拆建、改建、维修的工程,要阐明其现状和建设的必要性。
2.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注意内容的完整性,一般应包括代表年选择、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灌溉水质情况分析等。
(2)保证方法的科学性,灌溉需水量——以灌溉定额为依据,灌溉水利用系数取值要合理,可供水资源量增加要有依据,可供水资源量≠水资源量。
2.3 规划布局(1)基本要求内容充实、全面、科学,作物布局、水利工程布局、道路布局要合理合规,林网布局须注意其功能定位。
工程布局要与“项目建设必要性”部分相呼应,阐明工程解决的问题。
工程覆盖度要高,避免建成核心区。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排水沟的规划设计往往重视不够,应加强。
(2)建设标准应符合规定水利措施应符合规范指标,如灌溉保证率、排涝标准、灌水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等。
道路标准应符合政策规定,田间道路(机耕道)3~6m,生产路不大于3m。
防护林,一般不用景观树种,以乔木为主。
(3)水利工程布局注意问题单体工程规模要符合规定,特别是桥、泵站的规模,单座泵站的控制面积要适宜。
灌溉、排水应兼顾,一般地,若农渠灌排结合,则斗渠、斗沟应分开。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1、绪论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 farmland)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耕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技术、经济、效益及环境、法律法规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项目是否可行,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因此,高标准农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是项目立项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高度重视。
2、项目规划要点现状情况要明确(1)注意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定位,项目区现状基础不能太差。
(2)厘清项目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灌溉排水、道路交通等问题,针对性要强,不出现与项目建设无关的问题。
(3)对于拆建、改建、维修的工程,要阐明其现状和建设的必要性。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注意内容的完整性,一般应包括代表年选择、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灌溉水质情况分析等。
(2)保证方法的科学性,灌溉需水量——以灌溉定额为依据,灌溉水利用系数取值要合理,可供水资源量增加要有依据,可供水资源量≠水资源量。
规划布局(1)基本要求内容充实、全面、科学,作物布局、水利工程布局、道路布局要合理合规,林网布局须注意其功能定位。
工程布局要与“项目建设必要性”部分相呼应,阐明工程解决的问题。
工程覆盖度要高,避免建成核心区。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排水沟的规划设计往往重视不够,应加强。
(2)建设标准应符合规定水利措施应符合规范指标,如灌溉保证率、排涝标准、灌水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等。
道路标准应符合政策规定,田间道路(机耕道)3~6m,生产路不大于3m。
防护林,一般不用景观树种,以乔木为主。
(3)水利工程布局注意问题单体工程规模要符合规定,特别是桥、泵站的规模,单座泵站的控制面积要适宜。
高标准农田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和建议

高标准农田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和建议
高标准农田设计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和建议:
1. 选址:高标准农田的选址应遵循“有利农业、有利交通、有利生态”的原则,尽量选择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排灌方便、气温适
宜等地区。
2. 土地利用:高标准农田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水文条件、植物生长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和作物种植结构,实现
高效农田建设。
3. 水资源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考虑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
建立灌溉系统、水资源调配等方式,提高农田的用水效率。
4. 农田防护:高标准农田设计应考虑农田环境保护,建设防护林、防护带等,防止土地风沙侵蚀和环境污染。
5. 农业设施设计:高标准农田设计应注重农业设施的设计,包括
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生产设施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6. 环境保护:高标准农田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农业措施、
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7. 农田质量管理:高标准农田设计应注重农田质量管理,通过合
理密植、合理间作、控制化肥施用等方式,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
8. 交通设施设计:高标准农田设计应考虑交通设施设计,包括道路、桥梁、地道等,方便农田交通和物流配送。
9. 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设计应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实施中有
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耐心,确保农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农业、生态环境、交通等各方面因素,注重农田质量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农田利用效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
1、绪论
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
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耕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技术、经济、效益及环境、法律法规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
研究、分析,确定项目是否可行,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因此,高标准农
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是项目立项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高度重视。
2、项目规划要点
2.1 现状情况要明确
(1)注意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定位,项目区现状基础不能太差。
(2)厘清项目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灌溉排水、道路交通等问题,针对性要强,不出现与项目建设无关的问题。
(3)对于拆建、改建、维修的工程,要阐明其现状和建设的必要性。
2.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注意内容的完整性,一般应包括代表年选择、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灌溉水质情况分析等。
(2)保证方法的科学性,灌溉需水量——以灌溉定额为依据,灌溉水利用系数取值要合理,可供水资源量增加要有依据,可供水资源量≠水资源量。
2.3 规划布局
(1)基本要求
内容充实、全面、科学,作物布局、水利工程布局、道路布局要合理合规,林网布局
须注意其功能定位。
工程布局要与“项目建设必要性”部分相呼应,阐明工程解决的问题。
工程覆盖度要高,避免建成核心区。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排水沟的规划设计往往重视不够,应加强。
(2)建设标准应符合规定
水利措施应符合规范指标,如灌溉保证率、排涝标准、灌水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等。
道路标准应符合政策规定,田间道路(机耕道)3~6m,生产路不大于3m。
防护林,一般不用景观树种,以乔木为主。
(3)水利工程布局注意问题
单体工程规模要符合规定,特别是桥、泵站的规模,单座泵站的控制面积要适宜。
灌溉、排水应兼顾,一般地,若农渠灌排结合,则斗渠、斗沟应分开。
渠道衬砌形式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充分论证。
排水沟护坡,要阐述其必要性,并注意其生态效应。
(4)重要工程布局要细化
对于大规模的管道灌溉系统、喷滴灌系统等,要在规划布局中专门论述,并绘制专项
布置图。
2.4 图件要求
(1)项目区位置示意图
应反映项目区的区位、交通状况、骨干水源与排水河道的情况等,因此图幅范围要恰
当。
(2)项目区现状图
应反映主要工程现状,特别是项目区内的灌溉水源与渠道、排水沟布设与排水出路、
现有的交通情况等。
(3)项目区规划布置图
项目区“四至”边界要明确,图例要清晰易辨,比尺符合规定,工程标注全面。
工程衔接要明确,特别是渠道与泵站的衔接、电力线路与泵站的衔接、道路与桥梁的
衔接、项目区主干道路与外部公路的衔接、各级排水沟相互之间的衔接、
2.5 注意引用标准、规范的有效性问题
相关的规范主要包括: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 )
《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 )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482-2011)
《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 50600-2010 )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72-2013 )
3、评审重点
3.1 评审内容
(1)项目建设必要性。
(2)申报单位的合规性。
(3)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4)环境影响和节能评价的科学性。
(5)投资方案的可靠性。
(6)效益分析的合理性。
(7)材料合规性。
3.2 评审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1)通常性要求:①材料的合规性;②申报单位的合规性;③申报单位的准入性。
(2)评审重点:①项目的规划布局;②工程规划设计;③项目建设内容;④工程概(估)算;⑤投资投向;⑥材料合规性。
(3)不可行的情况:①不在省级“四沿”规划范围内,或与已建项目区重叠;②规划布局严重不合理、缺少工程设计或存在严重错误、水资源不能满足需要、主要单项工程缺少建设的必要性;③投资投向存在严重问题;④概算明显偏高;⑤报告未达到规定深度,编制提纲不符合要求,材料明显不合规。
3.3 项目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