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现状

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现状
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现状

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现状

作者:xxx

单位:

邮编:

摘要:肺癌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2%,并有着最高的年死亡率。治疗上,总的目标是争取治愈或延长生命。但近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因此,舒缓和支持治疗成为其终将接受的一项治疗。那些症状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剧痛、疲乏和恶液质状态,以及恐惧、抑郁和体力、智力显著降低的患者均有接受住院或家庭姑息治疗的指征。了解姑息治疗中应用的各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进展期患者发生在最后生命阶段的各种症状。进展期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术、放化疗。在疾病早期引入姑息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肺癌姑息治疗生活质量

一、肺癌概述

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新诊断癌症患者约1100万,年死亡人数约700万。据预测,到2030年癌症新诊断病例数将增至2600万,而年死亡人数将升至1700万。全球癌症发病率升高与社会老龄化、环境污染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1]。

肺癌占所有癌症的12%,在男女患者中均居年死亡率之首。大约50%的病例在诊断时已属晚期[2]。超过一半的新发病例年龄超过65

岁。性别是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通常女性患者生存期优于男性[3]。

组织病理学上通常将肺癌分为2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85%,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15~20%。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被动吸烟、电离辐射、空气污染等。肺癌的预后通常都差,原因在于确诊较晚,以及高龄、合并病对治疗的限制。肺癌的最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短、咯血、疼痛,并常常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方面,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L)。癌细胞的转移扩散常发生在淋巴结、骨、肾上腺、脑、肝等。消瘦、食欲不振、虚弱和乏力也较常见[4]。外科手术仍然是NSCLC唯一可能根治的手段。早期患者推荐手术治疗,Ⅲ期患者则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Ⅳ期患者通常不推荐手术[5,6]。SCLC以生长迅速和早期容易转移为特点,它对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敏感,因此它的治疗手段是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7]。肺癌的生存期与疾病分期相关,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19%,而Ⅳ期仅为2%[8]。

二、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的意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的定义,姑息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通过提供疼痛控制、症状缓解以及提供精神与社会方面的支持,让罹患疾病而面临死亡威胁的患者及家属得以改善其生活质量[9]。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其中死亡病例最多的病种是肺癌[10]。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和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等预期走高,需要姑息治

疗的人数也在激增。因此,提供符合WHO、NCCN标准的姑息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11,12]。

近60%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舒缓和支持治疗成为一种选择[7]。目前,对患者进行住院或家庭姑息治疗,帮助他们缓解持续性呼吸困难,慢性咳嗽,严重疼痛,改善恶液质和疲乏,舒缓焦虑和抑郁。既不提早结束生命,也不勉强延续生命。当病人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死亡时,他可以无痛苦地、安详地、体面地告别亲人和人生,让家属积极地面对哀伤的打击,正确的安排患者的后事及个人今后的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13]。

Temel JS等一项研究表明,早期引入姑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治疗,而且还可以提高生存率[14]。该研究的二次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接受早期姑息治疗的患者在生命最后60天内不太可能接受化疗(OR,0.47; 95%;CI,0.23-0.99; P = 0.05)[15],可能因为对这些患者的预后有着更精确的判断,从而影响了治疗护理的决策[16]。一项关于609例终末期癌症患者等回顾性分析显示,姑息治疗时间的延长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17]。

最近的一项ENABLE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早期姑息治疗组的1年Kaplan-Meier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延迟组((63% vs. 48%, P = 0.0038)[18]。该研究还显示,早期提供姑息治疗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抑郁和压力评分[19]。

而另外一项研究显示,姑息治疗的缺失提示在生命终末期其他延长生命的治疗往往是徒劳的[20]。姑息治疗已经被证明可以减轻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并且确定了社区为基础的姑息治疗服务可以减少住院死亡几率而相应的增加在家死亡几率的潜在意义[21,22]。

2012年2月,ASCO基于7项随机对照研究和专家共识,提出,有充分证据表明姑息治疗——和标准抗癌治疗联合或作为治疗的焦点——会给患者和照顾者更好的结局。专家组认为,对于任何转移性癌症的病人,和/或高症状负担的病人,在治疗早期就应该考虑联合标准抗癌治疗和姑息治疗[23]。

三、手术、放化疗在肺癌姑息治疗中的应用

姑息治疗是一种是对各种疾病晚期患者的一种全面系统的治疗,旨在预防和缓解痛苦,并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最佳的生活质量。姑息性手术的目的通常是为了缓解疼痛和为保障死亡前的高生活质量而储存器官功能,或是提高对化、放疗的敏感性,提高疗效,延长无病生存期。通常,姑息性手术并不被推荐用于晚期癌症患者。有观点认为,姑息手术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并导致更多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姑息性手术通常在确定患者极有可能获益时由经验丰富的手术师实施。Hanna等认为,患者预期寿命不低于3个月,Karnofsky 评分超过50分时,姑息性手术可获最佳临床获益[24]。姑息性手术包括旁路手术、内窥镜手术、原发灶部分切除、转移灶切除术、凝固术、消融术、支架置入术等。外科干预在下列情况下可能获益,比如气道梗阻、咯血、胸腔或心包积液,或骨、脑转移。文献报道,接受手术的孤立性脑转移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10-20%,中位生存期可达40周[25]。脊柱转移的患者,对能耐受手术,脊柱不稳,椎体压迫或

截瘫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严重的呼吸困难、喘憋、咯血常常需要立即实施支气管镜检查,这些情况下,支气管镜检查可能是非常奏效的[6,26]。

大约30%的肺癌患者会发展到中央气道梗阻[27]。在狭窄的气道可以置入支架,并可以与扩张球囊或内照射联合,从而扩张气道。该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移位,但发生率很低[28]。

在一项涉及65名肺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98%的患者在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得到显著缓解[27]。Brutsche等一项涉及144名姑息性化疗的NSCLC患者,评价中央气道梗阻是否是不良预后因素。他们发现无气道梗阻者同气道梗阻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4个月和8.2个月,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中央气道阻塞似乎不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但为缓解症状而行支架置入还是很合理的[29]。

化、放疗是中晚期肺癌的基础治疗。含铂两药化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不论何种化疗药物,毒性都是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可分为急性、亚急性、迟发性3类。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粒细胞缺乏,可导致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甚至致死。因此化疗后监测外周血象是非常必要的。姑息性化疗可以缓解疼痛、咳嗽并延长生命。当应用肺毒性化疗药后出现气短,给予立即停药并加用激素类药物是必需的。当化疗的副作用开始增加时,停药是有必要的[6]。

放射治疗在60%以上的患者中作为根治性、姑息性或补充性治疗。放射技术和剂量取决于病灶范围和患者机体状况。姑息性放疗可以缓解41%~95%的症状[7]。在呼吸困难的患者中,姑息性放疗是缓

解疼痛和咯血的有效方法。对于有症状的脑转移或骨转移是放疗的适应症。对于有症状的气道阻塞患者,支气管内照射作为姑息性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30]。一项对1250例姑息性放疗的NSCLC的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92%的患者可以耐受该治疗,54%的患者咳嗽得到缓解,68%的患者咯血得到缓解,51%的患者胸痛得到缓解,38%的患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12%的声音嘶哑和8%的吞咽困难得到缓解。4.6%的患者出现早期毒性反应,其中肺炎占2.3%,严重恶心、呕吐占0.6%,严重食管炎症占0.5%[31]。

四、晚期肺癌的症状控制和心理支持

疼痛

大约25%~50%肺癌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疼痛,发生在晚期患者的疼痛通常是慢性的和持久的[7]。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出现是疼痛传导通路神经损伤的结果,在30%~40%的患者中可发现,处理起来更棘手[32]。疼痛可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所有方面,影响患者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平静地接受死亡的能力。

镇痛药物包括非麻醉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和补充药品。其中,阿片类药物是基石。除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以外,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氯硝西泮也可用于神经性疼痛。三环类抗抑郁药对治疗疼痛也很有帮助,它可以增加阿片类药物的作用,并且本身也具有镇痛性能[33]。

在姑息治疗中,有关癌痛的治疗主要参照《NCCN成人癌疼指南》,对于预计寿命仅有数天至数周的病人(临死病人)有单独要求:当阿片类药物是有效控制疼痛和呼吸困难的必需药品时,不能仅仅根据血压下降、呼吸频率或意识的改变而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维持

麻醉药品治疗,滴定至最佳缓解状态;如果有征象提示需减少阿片类药物,在24小时内减少的幅度应≤50%,以避免发生急性阿片类撤药效应或疼痛危机,不要使用阿片类拮抗剂;根据病人的状态,平衡好意识水平下降的程度和止痛拮抗的程度;对顽固性疼痛可考虑镇静治疗,因为终末期使用镇静药物并不会加速死亡[20]。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可以发生在活动后也可以发生在静息状态下,常伴随焦虑感,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进行性的。随着疾病进展,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增加,大约48%~69%的晚期患者发生呼吸困难。70%的患者出现在生命的最后6周里[34]。晚期肺癌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胸腔积液,其他如气道阻塞、上腔静脉血栓形成、心包积液、肺栓塞也时有发生,放化疗可作为呼吸困难的医源性因素[34]。

治疗上,首先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可逆转因素,多数患者可通过治疗原发病或各种并存疾病,采用放/化疗、胸腔穿刺引流、支气管镜、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氧疗等方法得到缓解,必要时可采用机械通气。其他相关症状,可给予苯二氮卓类缓解焦虑,阿片类缓解镇咳或改善呼吸困难。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降温、控制紧张情绪、放松疗法等。对于临终患者,治疗的重点则是利用各种治疗手段以提高其舒适度[20]。

厌食症/恶液质

在进展型癌症病人中,厌食、恶病质综合症是普遍的。厌食是指食欲的消失。恶病质源于肌肉的消失,导致虚弱、形体的改变及自发的衰竭。

当癌症患者失去进食的欲望,很容易发展到恶液质状态。恶液质

可以导致虚弱、低蛋白血症、消瘦、免疫低下、代谢障碍的自主功能衰竭。癌症相关的恶液质状态也与抗肿瘤失败、抗癌治疗毒性增加、延误治疗、精神心理障碍有关[35-37]。最近的一项涉及1473例患者的队列研究表明,在整体体重下降之前,肌肉组织的消耗便预示着不良预后[38]。

对于预期寿命在数月到数年的患者,评估体重下降的速度计严重呈度,分析其可逆性因素,缓解影响食物摄入的问题(如疼痛、便秘、抑郁、恶心/呕吐等);胃复安可以改善早饱症状,食欲兴奋剂如甲地孕酮、地塞米松、奥氮平可增加食欲。对于恶液质,联合用药可能产生更佳的效果[20]。一项涉及332例癌症厌食症/恶液质患者的随机Ⅲ期临床试验表明,甲羟孕酮、甲地孕酮、二十碳五烯酸、沙利度胺等药的联合优于上述任何一种单药[39]。

对于预期寿命仅有数周乃至数天的患者,应告知病人、家人疾病的自然发展史,包括以下几点:在临死病人饥饿感和食欲的消失是正常的;在进展性癌症患者中营养的给予可能不被代谢吸收;人工的营养给予和输液是有危险性的,包括输液过多、感染及加速死亡;静脉输液可能会加速药物对病人有益成份的排泄;有些如口干的症状,能够通过局部处理的方法解决,如口腔护理、少量液体摄入;在这种情况下,撤消静脉输液或鼻饲管喂食是伦理允许的,这不会使症状恶化,反而可能改善一些症状[20]。

癌症疲乏综合症

疲劳是一种持续的疲劳和疲惫感,它影响着日常的生活运作。它与原发病及其治疗、主观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情绪、认知等均相关。在这些患者中,可以观察到行动能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大约70%的肺癌患者会出现疲乏。治疗上应着重于一些潜

在的可逆性因素,如水电解质紊乱、情绪低落、营养不足等。尽管疲乏综合征影响着日常活动,但似乎并未被临床医生意识到,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治疗[40]。

精神心理问题

肺癌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精神心理问题,但这些情况似乎没有得要应有的重视。Hill等研究发现,只有43%的患者与医生讨论过令他们困扰的问题;这个比例在中国还要低得多[41]。研究发现,那些对生命的意义理解得更好的肺癌患者通常经历的痛苦要更少[42]。Sarna等发现,心情压抑、低龄、对疾病的负性认知则与生活质量的恶化相关[43]。因此,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使患者坚定生命的信念,并把生、老、病、死视为正常的过程,减轻其疼痛及其他痛苦症状,把心理和精神质量结合起来,提供一个支持系统使病人在临终前过一种尽可能主动的生活,对家属也提供一个支持系统,帮助他们能妥善处理和正确面对患者患病期间出现的情况和患者死亡所带来的悲伤[20]。

五、结语

姑息治疗是一种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特殊治疗,旨在给予处理疼痛和其他不适的同时,根据患者、家属的需求,价值观,信仰和文化,给予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关怀。姑息治疗的目的在于预测、预防和减少痛苦,提供患者及家庭最佳生活质量,而不论疾病的分期和其他治疗的需要。姑息治疗应该在疾病诊断时即开始,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与以疾病、延长生命为导向的治疗同步,同时赋予患者在疾病信息和选择方面的自主权。当以控制疾病、延长生命等为指导治疗的不再有效、合适或不受期望时,姑息治疗应成为肿瘤治疗的中心。

随着循证医学的深入人心和治疗理念的转变,晚期肺癌的治

疗已经告别了单一治疗手段的时代,目前倡导的是合理、有计划的综合治疗,即多学科治疗(MDT)。与过去的只重视效果和生存期的概念不同,现在的多学科治疗还强调了姑息治疗的地位,更加注重患者的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我国姑息治疗起步较晚,目前尚无标准的姑息治疗指南,缺乏对肺癌姑息治疗方面的研究,从而限制了晚期肺癌姑息治疗的发展。开展姑息治疗是临床肿瘤学发展的趋势,应开展旨在发展、监测及干预肺癌患者生理、精神心理、社会方面治疗的研究,增加医护人员、政府以及全社会对姑息治疗的了解,才能有效推动与开展晚期肺癌姑息治疗的工作。

参考文献

1.Thun MJ, DeLancey JO, Center MM. The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priorites for prevention. Carcinogenesis 2010; 3: 100-10.

2.Hocking WG, Hu P, Oken MM. Lung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randomized Prostate, Lung, Colorectal, and Ovarian (PLCO) Cancer Screening Trial. J Natl Cancer Inst 2010; 102: 722-31.

3.Ramalingam SS, Owonikoko TK, Khuri FR. Lung Cancer: New biological insights and recent therapeutic advances. Cancer J Clin 2011; 61: 91-112.

4.Leppert W. Jako???ycia chorych na zaawansowanego raka p?uca obj?tych opiek?paliatywn?stacjonarn?i domow?. Medycyna Paliatywna 2010; 1: 25-34.

5.Kowalewski J, Dancewicz M. Rak p?uca: leczenie operacyjne chorychz

ograniczon?rezerw?oddechow?. Kardiochir Torakochir Pol 2008;5: 413-7.

6.Ferrell B, Koczywas M, Grannis F, Harrington A. Opieka paliatywnaw raku p?uca. Chirurgia po Dyplomie 2011; 6: 14-25.

7.Rzymian W. Rak p?uca. Forum Medycyny Rodzinnej 2008; 2: 407-1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2721667.html,prus I, Adamek M, Kozielski J. The need of lung cancer screening--new evidence, new expectations. Pneumonol Alergol Pol 2011; 79:419-27.

9.WHO. Cancer Control: Knowledge into action WHO guide for effective Programmes Palliative Care [M].WHO Press 2010.

10.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11.Kaczmarek MS, ?ó?tak-B?czkowska K, Szymkowicz-Kowalska M, Karakiewicz B. Analiza problemów medycznychi psychospo?ecznych pacjentów obj?tych opiek?Hospicjum Domowegow Szczecinie w 2007 r . Med Paliat 2011; 2: 81-6.

12.NCCN Guidelines Version 2.2015 Palliative Care.

13.Jassem E, Batura-Gabryel H, Cofta S, et al. Reccomendation of Polish Respiratory Society for palliative care in chronic lung diseases. Pnemonol Alergol Pol 2012; 80: 41-64.

14.Temel JS, Greer JA, Muzikansky A, et al. Early palliativ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0;363:733-742.

15.Greer JA, Pirl WF, Jackson V A, et al. Effect of Early Palliative Care on Chemotherapy Use and End-of-Life Car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2012;30:394-400.

16.Temel JS, Greer JA, Admane S, et al. Longitudinal perceptions of prognosis and goals of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study of early palliative care. J Clin Oncol 2011;29:2319-2326.

17.Lee YJ, Yang JH, Lee JW,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uration of palliative care service and survival in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Support Care Cancer 2015;23:1057-1062.

18.Bakitas MA, Tosteson TD, Li Z, et al. Early Versus Delayed Initiation of Concurrent Palliative Oncology Care: Patient Outcomes in the ENABLE II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Clin Oncol 2015.

19.Dionne-Odom JN, Azuero A, Lyons KD, et al. Benefits of Early Versus Delayed Palliative Care to Informal Family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Outcomes From the ENABLE II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Clin Oncol 2015.

20.Cruz VM, Camalionte L, Caruso P.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utile End-Of-Life Intensive Care in a Cancer Hospital. Am J Hosp Palliat Care 2014.

21.McNamara BA, Rosenwax LK, Murray K, Currow DC. Early admission to community-based palliative care reduces use of emergency

departments in the ninety days before death. J Palliat Med 2013;16:774-779.

22.Seow H, Brazil K, Sussman J, et al. Impact of community based, specialist palliative care teams on hospitalisations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late in life and hospital deaths: a pooled analysis. BMJ 2014;348:g3496.

23.Smith TJ, Temin S, Alesi ER, et al.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Provisional Clinical Opinion: The Integration of Palliative Care into Standard Oncology Care. J Clin Oncol 2012;30:880-887.

24.Hanna NN, Bellavance E, Keay T. Operacje paliatywne wonkologii. Chirurgia po Dyplomie 2012; 3: 5-12.

25.Patchell RA,Tibbs PA,Walsh JW,et a1.A randomized trial 0f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ingle metastases to the brain.N Engl J Med 1990;322:494-500.

26.?uczak J, Kotlińska-Lemieszek A. Opieka paliatywna/hospicyj- na/medycyna paliatywna. Nowiny Lek 2011; 80: 3-15.

27.Saji H, Furukawa K, Tsutsui H, Tsuboi M, Ichinose S, Usuda J, Ohira T, Ikeda N. Outcomes of airway stenting for advanced lung cancer with central airway obstruction. 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 2010; 11: 425-8.

28.Leppert W. Leczenie objawów ze strony uk?adu oddechowegou

chorych na nowotwory. Nowiny Lek 2011; 80: 32-46.

29.Chajed PN, Baty F, Pless M, et al. Outcome of treated advanc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and without airway obstruction. Chest 2006; 130: 1803-7.

30.Krzakowski M, Dziadziuszko R, Jassem J, Olszewski W, Or?owski T , Reinfuss M, Roszkowski-?li?K, Rzyman W. Nowotwory z?o?liwe p?ucai op?ucnej. Zalecenia post?powania diagnostyczno-terapeutycznego w nowotworach z?o?liwych: 2009. Via Medica 2009; Gdańsk 69-84.

31.Reinfuss M, Mucha-Ma?ecka A, Walasek T, Blecharz P, Jakubowicz J, Skotnicki P, Kowalska T. Lung Cancer 2011; 71: 344-9.

32.Goleniewska B, Zielińska M. Tamponada serca jako pierwszy objaw kliniczny raka p?uca. Onkol Prakt Klin 2011; 7: 37-39.

33.Ferrel B, Levy MH, Paice J. Managing pain from advanced cancer in the palliative care setting. Clin J Oncol Nurs 2008; 12: 575-581.

34.Paulina Farbicka, Andrzej Nowicki. Palliative care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Wspolczesna Onkol 2013; 17 (3): 238–245.

35.Kumar NB, Kazi A, Smith T, et al. Cancer cachexia: traditional therapies and novel molecular mechanism-based approaches to treatment. Curr Treat Options Oncol 2010;11:107-117.

https://www.360docs.net/doc/2a2721667.html,viano A, Meguid MM, Inui A, et al. Therapy insight: Cancer anorexia-cachexia syndrome--when all you can eat is yourself. Nat Clin Pract Oncol 2005;2:158-165.

37.Oberholzer R, Hopkinson JB, Baumann K, et al. Psychosocial Effects of Cancer Cachexi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12.

38.Martin L, Birdsell L, Macdonald N, et al. Cancer cachexia in the age of obesity: skeletal muscle depletion is a powerful prognostic factor, independent of body mass index. J Clin Oncol 2013;31:1539-1547.

39.Mantovani G, Maccio A, Madeddu C, et al. Randomiz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of five different arms of treatment in 332 patients with cancer cachexia. Oncologist 2010;15:200-211. Available at:

40.Jassem E, Batura-Gabryel H, Cofta S, et al. Reccomendation of Polish Respiratory Society for palliative care in chronic lung diseases. Pnemonol Alergol Pol 2012; 80: 41-64.

41.Hill KM, Amir Z, Muers MF, Connolly CK, Round CE. Do newly diagnosed lung cancer patients fell their concerns are being met? Eur J Cancer Care (Engl) 2003; 12: 35-45.

42.Meraviglia MG. The effects of spirituality on well-being of people with lung cancer . Oncol Nurs Forum 2004; 31: 89-94.

43.Sarna L, Brown JK, Cooley ME, Williams RD, Chernecky C, Padilla G, Danao LL. Quality of life and meaning of illness of women with lung cancer . Oncol Nurs Forum 2005; 32: E9-19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16T12:08:06.7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作者:武明君姚兵通讯作者[导读]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处于第一位,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类型,约占8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关键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正快速增长,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80%以上,NSCLC起病隐匿,就医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其中高龄患者占多数,约50%肺癌患者年龄>65 岁[1]。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1.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手术、袖式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扩大切除术、微创手术治疗。随着术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纵膈镜、PET-CT等应用于临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指导。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除Ⅲb、Ⅳ期外,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只要患者身体素质良好,基本手术原则均应为解剖性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也可在微创技术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Ⅲa期如肿瘤过大或侵犯周围重要器官可在行新辅助化疗后,根据化疗后复查结果考虑是否行肺癌根治术,Ⅳ期、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均应以化疗及放疗为主[2]。 2.常规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患者多数已处于晚期,很多病人因此错过手术最佳时期,化疗成为晚期肺癌重要治疗方式,其次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常因肿瘤体积或位置原因侵犯或包绕邻近组织或器官,导致常规手术很难将其彻底切除,使用化疗可降低TNM分期,提高手术疗效。对于不可手术的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使用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ECOG1549研究中对比了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 顺铂,多西他赛+顺铂,紫杉醇+卡铂四种化疗方案在NSCLC 上的疗效。结果显示从缓解率(15%-21%),中位生存期(7.4-8.2个月)和1年生存率(31% -36%)来看,4组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晚期NSCLC,其中的任何一个方案均为同样可以接受的治疗选择,自此奠定了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在NSCLC化疗的一线治疗地位[3]。联合化疗与支持治疗相比,使用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控制肺癌临床进展,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4]。但由于联合化疗不良反应较大,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降低等临床表现,对于高龄及有联合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应使用单药化疗,以减少化疗带来的副反应。另外长期应用铂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因此用非铂类化疗方案替代铂类,即可提高生存率而不会像铂类化疗影响生活质量的化疗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3.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十年来NSCLC上取得最重要的突破。不同分子分型的明确以及更精确靶向药物的发展,使对不同驱动基因改变的靶向治疗更加精确和有效。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针对细胞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信号传导为靶点的治疗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已进入临床应用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抗分化增殖等方面实现抗肿瘤作用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不良反应小,是今后肿瘤治疗的趋势[5]。随着越来越多的治疗性分子靶点的发现和明确,通过特定分子分型改变的肿瘤类型可能相比传统的组织学分型更能精确的指导临床,将来基于驱动基因的改变也成为肿瘤的重要特征,基于分子靶向治疗的肿瘤分型将能够更有效的指导临床进行治疗选择。 4.放疗 近年来三维适型放疗及超分割放疗在临床广泛应用,放疗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以对肿瘤靶区高剂量照射,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疗化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由于肺癌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大部分患者就诊属于中晚期,手术不能根除瘤体较大的肿瘤,某些肿瘤已有远处转移,因此放疗对肺癌有重要价值放疗分为根治性放疗手术与放射综合治疗及腔内放疗,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其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给予放疗常有较好的效果能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患者术前化疗可减小瘤体,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防止肿瘤复发但目前高剂量放疗亦有较多的并发症,故应联合化疗放疗化疗同步进行疗效优于序贯及单一治疗,但因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中断或延长放疗时间,影响了疗效考虑到患者耐受较差,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仍多选用序贯或交替模式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放疗影响患者预后,但仍需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确认[6]。 5.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NSCLC方面积累了较为宝贵的临床应用经验,如康莱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肺癌患者术前、术后使用中药治疗,能够通过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影响肿瘤细胞周期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防止肺癌发生转移[7]。杨宏刚等[8]对57例NSCLC患者研究表明,采用手术化疗辅助益气扶正中药汤剂,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机体发生远处转移,自身免疫力降低,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某些中药甚至可以使肿瘤缩小防止转移中医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他方法的疗效,也可以改善手术及放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因此中药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亦可以防止复发转移以及改善预后此外中医治疗肿瘤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作用,如对合并胸水肿瘤热咯血等的治疗中医既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又可作为一种多因素结合基础上的组方治疗,具有多靶点全面兼顾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6.免疫治疗 国际上已将免疫治疗同手术放疗化疗并列为四大治疗模式,细胞因子疗法单克隆抗体疗法肿瘤杀伤细胞的继承性免疫疗法及其抗癌多糖基因疗法已逐步发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将日趋成熟与完善,生物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被动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三类[9]。分子生物学指导下的精确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传统的化疗,方兴未艾的分子靶向治疗还是新兴的生物免疫治疗,特定的药物基因组学、分子分型的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肺癌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8, 8(9), 837-84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2a2721667.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a2721667.html,/10.12677/acm.2018.89140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Lung Cancer Therapy Zhi Yang, Chunlong L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Yuey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Yueyang Hunan Received: Oct. 20th, 2018; accepted: Nov. 6th, 2018; published: Nov. 13th, 2018 Abstract The lung cancer incidenc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it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clinic. Treatment includes surgery,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 and so on. Surgery,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re the main treatments for lung cancer. However, only 20% to 30% patients are clinically suitable for surgical treatment. The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regiment has limited efficacy.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is still less than 15%, and the sid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are relatively large. At present, the new treatment me-thods, such as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 iodine 125 seed stereotherapy and so on, have enriched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of lung cancer. Keywords Lung Cance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 肺癌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杨志,林春龙 南华大学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南岳阳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20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6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3日 摘要 肺癌发病率成逐年递增趋势,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术、化疗、放疗是肺癌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临床适宜手术治疗的病人只有20%~30%,

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护理综述新

肺癌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综述 摘要:肺癌(Lung 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数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是目前最常见、发展最快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影像学和痰液脱落细胞学的进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肺癌的治疗效果在近十年中没有显著的提高,总的5年治愈率为30%-40%左右。其中主要原因是肺癌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肺癌的治疗应是手术、放射线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等多学科综合治疗。 关键词:早期肺癌临床表现护理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因此也称支气管肺癌(bronchopulmonary carcinoma)。肺癌一般指肺实质部的癌症,通常不包含其他肋膜起源的中胚层肿瘤(mesothelioma),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如类癌(carcinoid)、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或是转移自其他来源的肿瘤。因此以下我们所说的肺癌,是指来自于支气管(bronchial)或细支气管(bronchiolar)表皮细胞(epithelial cell)的恶性肿瘤,占了肺实质恶性肿瘤的90-95%。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者称为原位癌癌肿,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邻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淋巴、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扩散。癌肿的生长速度和转移扩散的情况与癌肿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关系。 肺癌的分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从主支气管到细

支气管均可发生癌肿。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 1.病因学 肺癌的病因复杂,迄今尚不能确定某一致癌因子,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1 吸烟:是公认的肺癌危险因素,烟雾中含有20多种致癌物(苯并芘)。肺癌与吸烟、特别与吸纸烟的关系比较密切。约有3/4的肺癌是吸烟引起的。吸纸烟者肺癌发生率比非吸烟者高10-20倍,死亡率高10倍-13倍(被动吸烟者危险性增加50%)[10]。 1.2 物理化学致癌因子:目前比较公认为可致癌的因子有无机砷、石棉、铬、镍、芥子气、铜、锡、煤焦油、沥青、石油、无机烟草加热产物放射性物质以及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等[9]。 1.3 大气污染煤、石油燃烧废气、公路沥青、厨房油烟气(含苯并芘)。 1.4 电离辐射自然界、医疗、工矿产生的辐射线。 1.5 人体内在因素如免疫因素、代谢活动、遗传因素等。 1.6 肺癌的发生、演变以及恶性程度与某些癌基因的活化及抗癌的基因的丢失有密切关系。 1.7 慢性肺疾患: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 2.临床表现 2.1肺癌的早期症状 2.1.1咳嗽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常出现刺激性咳嗽,大多有阵发性干咳,

肺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李 辉

肺癌外科治疗现状和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 李辉 一、外科方法在肺癌分期中的现状和地位 肺癌分期治疗目前已成为共识,准确的分期对治疗方案的正确制订十分重要。现行的肺癌分期主要包括临床分期(cTNM,cStage) 、病理分期(p TNM,pStage) 和再治疗分期(rTNM,rStage) ,此外尚有不成熟的分子分期( mTNM,mStage) 。临床分期的准确率有限,与外科病理分期相比仍然存在相当误差。纵隔镜、胸腔镜等外科方法可明显提升肺癌分期的准确率,是目前肺癌最准确的分期方法。 常用的非外科术前分期法包括X线胸片、胸部CT、磁共振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而且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有不足。 外科分期( sTNM) 包括手术前分期(纵隔镜检查术、胸腔镜术等) 和术中分期(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达到病理分期水平,外科分期手段正倍受重视并逐渐推广应用。 纵隔镜检查术是评估肺癌手术前纵隔淋巴结状况最准确的手段,敏感性、特异性高达90 %和100 % ,特别是在N2 、N3 的排除上非常有意义。纵隔镜检查术对提升肺癌术前分期水平有重大意义,某些发达国家已将之作为肺癌治疗前的常规检查和分期金标准。国内该工作虽然起步不晚,但目前的状况依然是认识不足、发展不均、普及不力。纵隔镜检查术相关的并发症如出血、气胸、纵隔炎、喉返神经损伤、颈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3 % ,严重并发症如大血管损伤、食管撕裂、气管撕裂的发生率0. 2 %~0. 5 % ,死亡率几乎为零,属于相当安全、成熟的手术。 胸腔镜对纵隔肿物活检的准确率为91.9 %。对临床N0 和N1患者,胸腔镜的假阴性率高达25 % ,应用意义不大,而对临床N2 患者,胸腔镜的诊断准确率为63% ,胸腔镜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另外,胸腔镜必须双腔气管插管及单肺通气,

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现状与进展

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现状与进展 在我国,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是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而该病主要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这些人往往存在合并症,不适合常规开胸手术,于是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包括微创外科、CT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从目前研究的结果看,肺叶切除仍然是早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对妥协性患者(compromised patients)可以行电视胸腔镜下的局限性切除术(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而对高风险不能耐受微创手术的患者,RFA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很好的选择,二者究竟孰优孰劣,还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RFA作为一种局部微创治疗手段,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在2009年第45届美国临床肿瘤协会年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及第13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的肺癌研究者分别报告了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肺癌临床疗效,结果令人鼓舞。 一、RFA的原理 RFA是对靶肿瘤施以频率460~500 kHz的射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震荡摩擦产热,局部温度可达60 ℃~120 ℃。肿瘤组织对热的耐受能力较正常组织差,当组织温度高于50 ℃时,即出现凝固性坏死,温度高于60 ℃时,组织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蛋白质和DNA出现不可逆的变性,最终凝固和坏死,同时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并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另外,射频的热效应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由于肺部正常组织可通过肺部大血管的血液循环和呼气散热,并且起着绝缘的效果,使能量可以充分集中在病变部位,加之肺部肿瘤组织的血流量低,散热困难,热量积聚,温度升高快,成为一个巨大的储热库,因此肺肿瘤非常适合RFA治疗,为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二、RFA治疗肺癌的基础研究 1979年Sugaar等对肺部恶性肿瘤进行RFA治疗,发现加热不仅使肿瘤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还可使肿瘤的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细胞渗出,进一步导致血管壁坏死、管腔闭塞;坏死的肿瘤细胞刺激淋巴细胞聚集,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活性,进一步杀伤机体残存瘤细胞。Goldberg 等于1995年和1996年在兔肺上进行了RFA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RFA治疗后发生热凝固性坏死,周围组织逐渐出现炎症反应、水肿、出血;7 d后坏死灶出现纤维组织增生;1个月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增生,肺泡开始重建;2~3个月增生纤维组织逐渐被吸收,恢复正常组织结构。Miao等对兔的VX2肺癌模型进行RFA治疗,结果显示:3个月后对照组所有动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李时悦)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近况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发病率连续上升,特别在大城市情况更为明显,其病死率在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中居首位。但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很多问题,十多年前的资料显示,明确肺癌的患者70%~80%为晚期,早期肺癌的诊断率为10%;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10%~13%,但T1N0期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80%。近年来,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不少进展。在美国,据最新的资料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出现下降的趋势。(一)诊断方面 (1)痰 常规涂片、染色找癌细胞阳性率很低。近年来,为提高其敏感性,对痰细胞学检查引入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并使人们重新认识痰细胞学检查在早期诊断的重要作用。 A.痰标本的免疫染色: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痰标本,可使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但特异性为70%~88%左右。 B.痰标本中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应用PCR的方法对痰中脱落细胞进行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可检测出P53突变、K-ras突变 等。从而提供了一种从痰发现肿瘤细胞的方法。 (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有肺泡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正常或异常的上皮细胞。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BALF中基因的改变,从而更早的发现肺癌。 (3)外周血 外周血中存在多种可溶性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传统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是用单克隆抗体去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特异性抗原,特异性较低。目前已经能够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检测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异常DNA,或直接检测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 A. 癌标志物:迄今尚无任何一种可靠的血清癌标志物用于诊断或普查 肺癌。目前已用于临床测定的如组织多肽抗原(TPA)、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Ag)、CYFRA21—1等对NSCLC的诊断有一定意义。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蛙皮素(bombesin)、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BB(CPK—BB)、胃

肺癌的治疗现状

肺癌的治疗现状 白春学张新 作者单位: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恶性肿瘤中,肺癌的病死率在世界上居第1位,近10余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也持续增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的肺癌病死例数将超过100万,患病人数将居世界之首。肺癌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80%以上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失去了外科手术和多学科根治的最佳时机。虽经有关专家及医生几十年的努力,肺癌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在美国不到15% ,我国则更低。在肺癌患者中,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约占80%。近10余年NSCLC的治疗取得了不小进步,而小细胞肺癌( SCLC)的治疗方式变化不大。目前肺癌的主要治疗模式还是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一、肺癌的化疗 许多NSCLC患者在诊断时已为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需要进行化疗;即使手术切除的患者,除ⅠA期外,化疗 也有一定价值,对SCLC化疗更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肺癌化疗的效果得到了肯定。但受疗效、治疗费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很难确定标准方案,只能说以哪些方案为主流。目前第3代化疗药(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紫杉醇、长春瑞滨)已广泛用于临床,以它们和铂类组合的两药方案多西他赛、顺铂(DP) ,吉西他滨、顺铂(GP) ,紫杉醇、顺铂( TP) ,长春瑞滨、顺铂(NP)成为治疗NSCLC一线方案的主流。对局部晚期或晚期肺癌,如果患者体力状态( PS) 评分≤2,化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有报道局部晚期或晚期肺癌患者仅作最佳支持治疗,中位生存期约4~6个月;如果用传统的丝裂霉素、长春酰胺、顺铂(MVP方案) ,依托泊苷、顺铂( EP方案)等化疗方案,中位生存期约6~8个月;如果用第3代含铂方案,中位生存期可延长到8~10个月[ 1, 2 ] 。虽然几种第3代含铂方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看未发现哪一种方案具有明显优势。有荟萃分析表明,在提高患者生存期方面两药方案优于单药方案;而三药方案与两药方案相比,不良反应增加,生存期无明显提高[ 3, 4 ]。含铂方案与不含铂方案比较,第3代含铂方案与不含铂方案的疗效相近,但后者不良反应较低。由于2种第3代化疗药物联合费用较高,也由于历史、习惯等原因,目前临床上仍以含铂方案为首选,对于特殊情况,如肾功能损害、年老体弱者,可选用不含铂方案。顺铂与卡铂比较, 2种方案的疗效相当,顺铂的胃肠和肾脏不良反应较大;卡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低, 但血液的不良反应大于顺铂[ 5 ]。对一线含铂方案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二线治疗的最佳选择被认为是多西他赛,患者总体有率为9.1% ,中位生存期为813个月[ 6 ]。多西他赛与新的二线药物多靶点叶酸抑制剂培美曲塞(pemetrexed,商品名为力比泰,总体有效率818% ,中位生存期719个月) 相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培美曲塞不良反应较小[ 7 ]。因此, 2004年美国FDA批准培美曲塞用于NSCLC的二线治疗。目前认为不应以老年这一条作为化疗的禁忌证,单药或减量的含铂方案同样可以使体质状态好的老年患者获益。有报道大多数肺癌患者经3~4个周期化疗后,再不断增加治疗周期的益处十分有限。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专家小组建议即使是化疗有效的患者,初始化疗也不应超过6个周期[ 8 ] 。2003年国际肺癌辅助治疗研究组 ( IALT) 、2004年的加拿大国立癌症研究院编号为JBR110的临床试验以及美国癌症和白血病B协作组9633号试验(CALGB9633试验) 2005年长春瑞滨辅助化疗国际试验联盟( adjuvant navelbineinternational trialist association,AN ITA)的试验均证实了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较单纯手术治疗生存期明显延长 [ 9-11 ]。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支持将辅助化疗作为NSCLC完全切除者术后的常规治疗。许多回顾性及前瞻性的研究证实,NSCLC的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但确切效果还需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 12 ]。ⅢA 期(N2 )NSCLC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改善生存期有益。有些研究结

肺癌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肺癌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11-26T15:31:53.703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作者:朱苗苗 [导读] 肺癌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高发性恶性肿瘤疾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性疾病之一。 摘要:肺癌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高发性恶性肿瘤疾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性疾病之一。肺癌患者出院后还处于疾病恢复期, 仍有长期护理的需求,为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状况,加强对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本次研究以肺癌患者为对象,将对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现状、护理干预的措施、延续护理的内容及护理干预不足之处等问题进行综述,以便为肺癌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科学、靠谱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肺癌;延续护理;研究进展 数据显示,肺癌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高发性恶性肿瘤疾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性疾病之一,中国肺癌的死亡率逐年上升,排名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第4位上升到现在的第1位[1]。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0%~15%,可引起严重的伤残、早逝等,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2-3]。与其他发展国家相比,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4]。为减轻患者的病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保障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5-6]。本文主要通过综述国内外肺癌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为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 1 延续护理的定义 “transitional care”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护理模式。当它被引进我国时, 在香港翻译为过渡期护理, 内地的翻译是延续护理[7]。是指患者在出院后延续采用临床治疗时的护理干预措施。延续护理由整体护理的理论基础发展而来, 为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 提供一种有序、协调、连续的专业性和非正式的治疗和护理行为[8]。研究[9-10]表明, 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模式, 建立良好的护患互动模式, 可以有效的缓解癌症患者化疗后不良症状,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2 延续护理的国内外现状 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建立较早, 比较典型的有出院计划模式、过渡期护理模式及个案管理模式等[11-13]。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 主要集中于饮食、用药、运动及心理问题的指导, 但缺乏专业的理论框架, 没有标准的操作流程[14]。具体的延续护理措施包括:确定出院后的护理干预计划,以医护人员为主,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康复服务指导;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相互协调为患者后续的护理进行干预;由专人负责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护理干预服务。国内延续护理干预稍晚于国外,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外延续护理主要是由营养学家、物理治疗师、药剂师等组成的专业学科团队进行的护理干预,国内的延续护理服务人员主要为护士[15,16]。但目前,国内延续护理存在护士人员缺乏,理论知识有限等问题,也会影响我国延续护理服务的质量。 3 肺癌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干预 3.1建立生存关护计划 生存关护计划(survivorship care plans,SCP)作为促进医疗工作者交流及整合癌症随访护理的一种途径在国际上已被认可[17],包含癌症的治疗总结、潜在治疗副作用、随访及复检指南、支持性护理资源及专科复诊途径[18] ,使肺癌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了解关于癌症的治疗中的现状及未来,从而增进他们与肿瘤权威人士的有效沟通联系[19]。由于目前我国电子病历没有完全普及,将SCP完全整合到肺癌症患者日常照护中仍是一项新型挑战。 3.2家庭随访 家庭随访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延续护理服务措施,能加强护患间的交流,对患者进行康复知识指导,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而且,对出院后的患者持续进行家庭随访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康复状况,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20]。余波杰[21]对10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发现观察组53例患者经过社区护士的家庭访视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优于对照组。 3.3网络随访 由于家庭随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通过网络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活动,已成为了当前医院对出院后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护理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22,23]。如利用微信群、317护、QQ等相应的社交软件,向患者发送语音、文字、视频、图片等,为患者提供有关肺癌延续护理的信息,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等。肖路花等[24]对微信公众号的延续性护理在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公众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 拉近了护患距离, 增加患者信任感, 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同时也了解到当前护理工作存在的缺陷, 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3.4健康知识讲座 通过开展有关肺癌疾病的知识讲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利用PPT课件、播放视频内容等方式,在患者住院及出院后,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家庭护理知识,增加患者对肺癌的认识,告知患者及家属肺癌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25]。同时,医务工作人员向社会居民宣传延续护理协作网络的运行模式及作用,鼓励有需求的社会居民接纳延续护理服务。为患者连续、全程、无缝隙的一体化健康指导提供准确的信息[26]。 3.5专科护士主导的随访 专科护士主导的随访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专科护士为主体,是一种专业内涵、有效果护理模式,专科护士通过4个月的全脱产模式进行系统化培训,在护理发展领域充分体现专科的重要角色[27,28]。李敏[29]等对肿瘤专科护士主导的姑息照顾在院外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专科护士它能够及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照顾需求,从而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干预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已这种模式被研究证实是一种有效的随访方法。并能够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4肺癌延续护理的内容 4.1心理支持 患者患恶性肿瘤后,抗癌途中会引起不良情绪,需反复多次进行治疗,加上昂贵的治疗费用,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患者易产生负性情绪。定期对患者随访,及时发现患者的负性情绪,给予疏导及鼓励。定期组织病友联谊会,给患者提供释放压力的场所;网络互动平台上经常传播疾病治愈的消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30]。开展心理护理门诊,李玉梅[21]等对302例肺癌患者就诊,通过认知疗法、渐近式

2020CSCO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治疗研究进展汇总

2020CSCO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治疗研 究进展汇总 基于肿瘤形成的“土壤环境”理论,抗血管治疗一直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类型。此次CSCO的抗血管专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分别就肿瘤抗血管治疗的各个议题进行专题讲解。于此,为读者朋友汇总来自范云教授的《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治疗》和来自褚天晴教授的《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专家共识》。纵览临床抗血管治疗的研究发展。助力患者朋友学会应用抗血管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上,因为均为失败的研究结果,在这里不为读者赘述。我们详解一下抗血管治疗部分的成绩。 1.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可提升PFS,OS无改善,失败为主。 提起抗血管药物,早年主要以贝伐单抗的研究为主,多通过与EP/IP化疗的联合,多药一线或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的PFS是有提升的,但是最终的OS分析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因此,目前贝伐单抗在小细胞肺癌的应用没有积极推荐。

2.国产抗血管小分子:安罗替尼/阿帕替尼后线单挑小细胞肺癌获佳绩,跻身治疗框架内! 后续随着国产抗血管小分子药物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的出现,以及治疗方案的设计,逐渐出现了阳性的研究结果。如安罗替尼≥3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了7.3:4.9月的PFS延长,HR=0.53,下降了47%的死亡风险!安罗替尼后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也获得国家NMPA 的批准,激起了国内对于抗血管小分子药物在肺癌应用的全方位拓展。 由范云教授领衔开展的呃一项阿帕替尼3线/4线治疗晚期SCLC的II期研究中,有效率为17.5%,疾病控制率为75%,OS 5.8月。也获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3.免疫+抗血管联合二线初尝试创佳绩,获国际认可!

肺癌化疗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肺癌化疗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8-13T10:33:28.22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作者:龚雯黄李华(通讯作者) [导读] 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死亡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已经位居全球男性癌症死因之首[1] 龚雯黄李华(通讯作者)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433) 【摘要】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死亡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已经位居全球男性癌症死因之首[1]。由于恶性程度高,发展较快,多数病人发现后,以中晚期较多,故一般在我国大多以化疗、放疗和手术为主,但由于放化疗的副作用较大,手术后功能的恢复,因此康复护理在此阶段对患者有着很大的影响及作用。随着我国全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康复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康复护理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热点。并且在医科专业上也增加了康复医学课程,故此本文主要针对肺癌患者化疗后从医院、家庭、社区等各方面进行康复的讨论。 【关键词】肺癌;化疗患者;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38-01 康复护理是20世纪的产物,主要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由于大量的伤病员需要急切的救助,故而推进了康复医学的产生。在国外,康复护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2]。在我国,1992年,卓大宏教授主编的《中国康复大全》阐述了康复护理的定义、目的、对象、程序、技术和心理康复护理等内容,为康复护理在中国康复医学中的作用定位[3]。次年,由于“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的成立,我国卫生部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进行发展康复医学课程。由此,我国的康复护理也随之进行不断学习与摸索,而康复课程也成为了医学留学生的重点发展[4]。 1.康复护理的治疗 1.1 医院系统的支持 1.1.1静脉康复化疗途径的选择作为日后康复护理,是一种重要的前提。临床上常用的化疗途径有:静脉化疗、动静脉介入化疗、口服化疗等治疗,静脉治疗是化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反复穿刺血管,以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据研究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时有发生,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6.1%~89.5%,现临床已发展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Peripherally Inserted Certral Catheter,PICC),虽然PICC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对血管损伤少、置留时间长[5],且PICC的置管对于静脉炎发生减少率降低有效,但是仍会有并发症的存在,且由于地域的偏差和经济能力不同,所以临床上护理人员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根据患者自身血管的通透性、弹性良好程度等情况,结合治疗方案和患者经济能力情况共同考虑,来选择合适的路径,并且要对患者及家属掌握日后如何静脉康复护理的自我技巧。 1.1.2生理康复由于现在癌症的高发,存在于每个不同的年龄段,根据不同年龄层,从生理机能的特点,每个患者所能接受的程度也不同。化疗过程较长,患者通常在治疗期会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毒性、心脏毒性。据调查,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极高,即使而即使在化疗前给予止吐措施,仍有将近61%的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其中急性期的恶心呕吐占34%,迟发型的恶心呕吐占58%,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化疗后的生存质量。而据表明,根据老年人生理特性表现为更容发生骨髓抑制,但所有的化疗方法都是针对快速分裂的细胞,而导致正常骨髓细胞受到抑制。在Chrischilles等[6]研究报道中,对137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比较了老年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程度,结果显示65~74岁患者出现化疗不良反应的比例为42%,而55岁以下患者仅为30.6%。故对于老年患者化疗更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及预后。因相较于老年人,年轻人的生理康复较为快些,据文献,年轻女性肺癌患者在化疗进程中,生活质量下降后恢复得较快[7]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患者制定护理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在住院期间,生理损伤降到最低,尽量减少因化疗引起的副反应。 1.2 家庭系统支持 癌症不但给患者本人带来严重的心身问题,对于患者整个家庭来说,更是一个严重的“应激因素”,尤其对承担着主要照顾患者的亲属来说,甚至是家庭的一种变故,通常癌症患者的起居及日常都由亲属照料居多,所以家庭人员给予的支持,往往是对患者莫大的支持和抗癌动力。因为家庭不仅仅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更是癌症患者无论从生理还是心里上需求更多的地方。在我国,由于家庭康复锻炼的理念还不普及,大部分患者在家庭康复锻炼实施过程中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家属也缺乏在家庭康复锻炼中必须掌握的技能,此外,还应多抽时间给予陪伴,多和患者聊聊天,开解患者,避免对患者有暗示性的语言及不满的表露,让患者能主动将内心的想法告知,并且给予最真实的反馈。 1.3 社会支持 在当今社会支持除了医务人员之外,还包括患者的亲属、同事、朋友等。随着网络的发达,科技的发展,人们不仅仅在书包中获得信息,更是有广泛的交流平台。据报道,在各大城市中,癌症康复俱乐部的队伍以茁壮成长,它的诞生不仅是患者自身建立起抗癌信心,更是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对患者重新体现自我价值,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目前社会上对于病患的关心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了各个网络媒体进行报道,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呼吁社会更多的给予正确正面的报道和指引,不要特殊化或者轻视病人,不要过多的关注给予病人压力同时也通过康复案例的正面宣传给予病人们对于生命的希望。 2.小结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由于疾病本身以及化疗等因素的影响,肺癌化疗康复护理包含很多面,无论是从心理的状况,生理的特性,以及其它年龄、经济等各方面,通过护理人员全方位系统的的细心精心的照料和护理,家庭人员的共同支持,一同将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降低最低,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抗战病魔,重拾信心,乐观面对工作学习,热爱生后。更好的体现自我价值,得到更多的关爱,促进更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Meiners S,Eickelberg O.What shall we do with the damaged proteins in lung disease? Ask the proteasome![J].European

肺癌患者的护理

模块一 任务5-4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案例】 王先生,65岁,吸烟30多年。近半年人消瘦,且有刺激性呛咳,咯白色泡沫痰,有时带少量血丝,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查:T36.7℃,P92次/分,R22次/分,BP100/70 mmHg, 听诊右肺中部有局限性哮鸣音。X线检查见右肺肺门附近有单个不规则肿块阴影,无邻近转移 现象。 初步诊断:中央型支气管肺癌(右侧) 思考: 1.有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2.如何治疗和护理肺癌病人?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为患者进行机械吸痰的能力,具备为患者进行氧疗护理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肺癌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肺癌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对肺癌术后患者并发症护理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肺癌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概念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lung cancer),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肿瘤细胞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病情进展速度与细胞生物特性有关 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是一种典型的与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半个世纪来发病率、死亡率都明显增高,1997年统计,肺癌居癌症死因第一位(WHO),尽管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有了较大进展,但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15%,近20年来,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死亡率增幅111.85%肺癌在城市已跃居癌症死亡首位(男性首位,女性仅次于乳腺癌)。 二、病因及病理 (一)病因 肺癌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两个“第一”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全世界估计有超过120万新肺癌患者,死亡约110万人。近二十年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每年将有90万人死于肺癌。肺癌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由于肺癌早期诊断困难,就诊时70%-80%已属晚期,因此肺癌的预后极差,86%的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只有15%的患者在确诊时病变局限,其5年生存率可达到50%。目前手术、放疗和化疗仍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但是放、化疗药物多耐药现象及其严重的毒副作用,也妨碍了肺癌治疗的发展,对晚期肺癌的疗效和生存质量,放化疗的毒性和敏感作用等方面存在不可克服的自身缺陷。因此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医药治疗肿瘤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主张治病求本、整体调理、多方入手及全身治疗。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既注重攻邪消瘤,更重视患者整体状况的改善,治病以人为本,强调“治病留人”,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实现“带瘤生存”的状况。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可治疗肺癌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了疗效,延长了生存期,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1中医对于肺癌的认识 肺癌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属“息贲”、“肺痈”、“肺瘘”、“虚损”等范畴,早在距今约3500多年的殷商时期,古人对于肿瘤就有发现,殷墟甲骨文上已经记载有“瘤”的病名,这是现今中医记载肿瘤最早的文献。此后,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医对肿瘤的认识日渐完善。祖国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以及历代各家学说和临床治疗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临床基础,与近代科学发展成果和中西医学渗透交融,形成了目前中医药抗癌研究的繁荣局面。 1.1中医古籍对肺癌病名的描述 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上皮、支气管粘液腺、细支气管上皮以及肺泡上皮等肺部的恶性上皮性肿瘤。肺癌为有形之块,中医以“积”、“瘕”名之,相当于中医古籍中“肺积”、“息贲”、“肺痈”、“劳嗽”等疾病的范畴。 《难经·五十六难》说:“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痈”。宋《寄生方》曰:“息贲之状,在右胁下,覆大如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或如虱啄,或如针刺”。以上所述与肺癌淋巴管转移而引起的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的体征颇为相似而息贲的症候“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痈”与肺癌产生的咳嗽、气急、发热等症相似。这里虽未述及有痰血,但“发肺痈”一句包含了痰血的症状,因此肺之积的息贲,类似现在晚期肺癌的症象。 对于肺癌的发病与预后,《杂病源流犀烛》所提到的“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气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说明了肺中积块的产生与正虚邪侵,气机不通,痰血搏结有关,对于后世研究肺癌的发病与治疗,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申斗垣“癌发”指出:“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外科证治》强调:“诸患易逝,独肺中患毒难觉……,及咳嗽口干咽燥,此皆肺中生毒之证也”。 对于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咳嗽、咳血胸痛、短气、痰饮也有有关论述《素问·咳论》说:“肺咳之状,咳而喘,吸有音,甚则唾血”。《内经》所载:“咳嗽脱形,脉小数疾,大肉枯稿,……胸中气满,喘息不便”,与肺癌晚期出现恶病质时临床表现相似。《脉要精微论》说:“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金元时期李东垣治疗肺积所用的息贲丸,所治之症颇似肺癌症状。《景岳全书》指出:“劳嗽声哑,声不出或喘息气促者,引肺脏败也,必死”,这与晚期肺癌的临床表现相同,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金匮要略》所论:“饮后水流于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被认为包括了“胸腔积液”,其所谈治则方剂,为后世所推崇。 1.2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活人机要》云:“状人无积,虚人则有之”。《医宗必读》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若正气内虚或者享赋不足,则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