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部音乐作品
我最喜欢的音乐作文海阔天空

我最喜欢的音乐作文海阔天空
“哎呀,这歌真好听!”我一边哼着《海阔天空》,一边蹦蹦跳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在学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嘿,你们听过《海阔天空》吗?”我兴奋地问。
“当然听过啦!”大家七嘴八舌地回应着。
“那可是超级经典的歌呢!”“对啊对啊,每次听都觉得好带劲!”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这首歌,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回到家,我扔下书包,就迫不及待地打开音响,把《海阔天空》的音量调到最大。
那激昂的旋律瞬间充满了整个房间,我感觉自己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了。
我跟着节奏摇摆着身体,大声地唱着:“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
这时,妈妈走了进来,笑着说:“哎哟,看把你高兴的,唱得这么投入。
”我扭过头看着妈妈,说:“妈妈,这首歌真的太好听啦!它让我感觉特别有力量!”妈妈点了点头,说:“是啊,这首歌确实很有感染力。
”我又继续沉浸在音乐中,仿佛自己也像歌里唱的那样,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海阔天空》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我的生活。
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时候,只要一听这首歌,我就会充满信心和勇气,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要像歌里唱的那样“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它不是一首普通的歌,它是我的精神支柱啊!
难道你们不觉得《海阔天空》特别棒吗?它真的是一首能让人充满力量的歌啊!。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作文优秀10篇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作文优秀10篇我喜欢的一首歌作文500字篇一《Last Reunion》我喜欢音乐,享受音乐给我带来的快乐。
相比于流行歌曲,我更喜欢纯音乐,比如《卡农》《安妮的仙境》《雪之梦》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是《Last Reunion》。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是在《奔跑吧兄弟》里。
当时,跑男兄弟团的成员们与来自世界各地高校的龙舟队比赛。
他们经过刻苦的训练,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一遍遍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练到腰酸背痛手抽筋。
而当正式比赛开始时,他们却被甩在了后面,划过半程,他们一个个筋疲力尽,脸上写满了绝望,难道之前的训练都是徒劳无功吗?难道他们就要这样输掉比赛吗?这时,《Last reunion》响起,他们似乎又看到了希望,重燃斗志。
全船的划手都跟着鼓点,用尽全力划好每一桨,一点一点地往前追。
伴随着《last reunion》的旋律,他们靠着一桨一桨的拼搏,不断地缩短与对手的距离,终于,他们超过了对手,证明了自己。
看着这一幕幕,听着《Last Reunion》荡气回肠的音乐,我不禁热泪盈眶。
有的音乐能让人放松,有的音乐能让人陶醉,而这首曲子却催人奋进。
它让我感受到,哪怕身陷低谷,甚至陷入绝境,被黑暗包围,也不要放弃希望。
要像那海上日出一样,负着重,一点一点地往上攀升。
终将放出耀眼的光,绽放最美好的自己!我喜欢的一首歌篇二听歌,总是让人身心愉悦,它诠释着人类灵魂的艺术,表达着人类心灵上的喜怒哀乐,带领着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第一次听到它,是在一节音乐课上,也许这便是“一见钟情”吧,虽然开始我只是喜欢它的曲调,但后来当我理解了它的词意后,我就真正喜欢上了它。
好听的歌不少,我为何只喜欢这一首?那是因为它不仅有好听的旋律,更表达出了海外游子那一颗火热爱国心。
《我的中国心》是一首激昂庄严歌。
作词:黄霑,作曲:王福龄,原唱:张明敏,是他们给予了这首歌的灵魂、思想。
听,“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的心中重千斤……”。
作文《我喜欢的歌曲》

我喜欢的歌曲篇一我喜欢的歌曲我喜欢的歌啊,太多了,简直像我衣柜里的衣服一样多,乱七八糟的,但每件都带着回忆。
要说最喜欢的,那必须得是那首《卡门》选段——哈巴涅拉舞曲。
为啥?这还真得从我那次去西班牙说起来。
那会儿我跟几个朋友去西班牙旅行,想着体验一下当地文化,就报了个弗拉明戈舞的体验课。
我啊,从小五音不全,跳舞更是一塌糊涂,但这趟旅程我非得体验一把弗拉明戈,这可是西班牙的灵魂啊!结果呢,一上课,老师是个又高又瘦,眼神超犀利的女人,她一开口讲西班牙语,我脑袋就嗡嗡的,啥也没听懂。
还好,音乐一响,我瞬间就感觉不一样了。
那节奏,那旋律,像是有魔力一样,让我不自觉地跟着扭动起来,虽然我的扭动大概率在老师眼里更像是抽风。
那音乐,就是《卡门》的哈巴涅拉。
激昂热烈,又带着一丝神秘的性感,就像西班牙的阳光,明媚又充满力量。
我虽然跳得像个刚学会走路的企鹅,但听着这音乐,心里却无比兴奋。
那一刻,我仿佛真的置身于西班牙的热情之中,感觉自己就是个奔放的西班牙女郎,虽然这女郎跳起舞来有点像个醉汉。
课后,我拉着朋友们在酒吧里点了一杯Sangria,听着酒吧里放着的这首曲子,回味着课堂上我“精彩”的舞姿,忍不住哈哈哈大笑起来。
现在,每次听到这首歌,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次在西班牙的经历,老师犀利的眼神,我笨拙的舞姿,还有那杯好喝的Sangria。
它不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我一段难忘的旅行回忆。
篇二我喜欢的歌曲说起来我喜欢的歌,还真不少,像收集邮票一样,各种风格都有。
不过要真说最喜欢的,那一定是那首老歌,《阳光总在风雨后》。
哎,这可能听起来有点老土,但它真的陪伴我度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期。
那会儿我正在准备高考,压力山大,学习任务重得像一座大山压在我身上。
每天晚上睡觉前,脑子里都是公式、定理,做梦都梦见数学题。
更糟的是,我那段时间还和最好的朋友闹了点小矛盾,感觉整个世界都灰暗了。
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蔫儿了。
然后,我无意中听到这首歌,旋律很轻柔,歌词也很简单,但就是特别能抚慰人心。
我最喜欢的一部音乐作品范文

我最喜欢的一部音乐作品范文我最喜欢的一部音乐作品——梁祝全曲选用梁祝故事中的三个主要情节:相爱、抗婚和化蝶,作为音乐的三个部分。
表现出青年男女的忠贞爱情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反抗。
前奏响起,在轻柔的背景下传来了优美的引子音乐,好像一只竹笛在自由歌唱着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秀丽景色,既浑厚又不太明亮的音色,使我深深的陶醉在如此清丽的前奏旋律中。
仿佛看见了各种鸟栖息在树枝上,呼朋引伴地发出清脆的鸣叫声,湖水随着微风荡漾起层层涟漪,我台在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场景,它以优美的小提琴声为中心,向人们诠释了一个纯洁爱情的真谛。
尽管这个旋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但却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每一个音符仿佛都经过了夕阳的点染,闪烁着清逸的光芒。
很快,主部通过连接部进入到副部主题,描述的是粱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同学同乐的欢乐的心情,把人们的心带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意境中,仿佛也与粱山伯与祝英台共同分享着同窗之欢。
但是,似乎凡事都有不测风云,总是这样甜尽苦来,梁祝长亭惜别的依恋情景突地撞进了我的脑海中。
在四处林荫的小道上,两个年轻人的手却迟迟不肯松开。
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松,就不知道何时才能重逢。
在他们的心中,始终有个坚定的信念,他们的爱情不会中断,他们要为自己的爱情负责。
强烈的颤音结束了这场离别,它以自身深沉浑厚的独特音色预示着不祥的征兆即将来临,各种震竟有些痴了,心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着。
前奏旋律过后是梁山伯与祝英音、三连音、四连音生动地诉说了祝英台在失去梁山伯后的惶恐不安与痛苦,旋律的抑扬顿挫像是暴风雨的来临之前大海上波涛汹涌的场面。
音色随着猛烈的配音变得越来越厚重,使我的脑子一片混乱。
终于,在一大串的铺垫后,祝英台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进行了抗婚,连续的重音充分表现了祝英台英勇的反抗精神,向往破除封建宗法礼教,获得现实主义的心声。
从侧面反衬了恶势力的凶狠残暴。
很快,一段凄美的音乐侵入我的耳朵,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钟情的情景。
分享你喜欢的外国器乐作品说说理由简短

我喜欢的外国器乐作品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
以下是我喜欢它的几个理由:
壮丽的音乐主题:《第五交响曲》的开头以著名的"咚咚咚咚"四个音符开始,这个主题在整个乐曲中贯穿始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它充满力量和激情,令人难以忘怀。
多样的音乐情绪:这部交响曲融合了多种音乐情绪,从一开始的紧张和战斗到后来的温暖和平静,再到最后的欢快和庄严,给人带来了情感上的丰富体验。
音乐结构的巧妙设计:贝多芬在《第五交响曲》中运用了多种音乐结构和技巧,如主题的变奏、对位法和回旋曲式等,使得整个乐曲既具有严谨的结构性,又充满了惊喜和创新。
指挥和演奏的挑战性:《第五交响曲》对指挥和演奏者的要求很高,需要他们准确地传达音乐的力量和情感,并在演奏中展现出对音乐结构和细节的理解和掌控。
这也使得每一次的演奏都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总的来说,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以其雄浑壮丽的音乐和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成为我喜爱的外国器乐作品之一。
它让我在聆听中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每次都带给我深深的享受和触动。
我喜欢的一首歌六年级作文

我喜欢的一首歌六年级作文我喜欢的一首歌六年级作文1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不是流行歌曲,也不是摇滚乐,而是一首由古琴、笛子合奏的乐曲——《太极》,整首歌曲中没有一句歌词,但演奏者用乐器美妙的声音表达了他的感情和所思所想。
这正是这首音乐的独特之处,因而使我百听不厌。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打开电脑,搜索太极的图片,发现原来有一首古琴曲叫做《太极》,出于好奇,我点击试听了一次。
短短5分钟的音乐让我回味无穷,我还从来没有听过如此美妙的琴声。
《太极》这首历史悠久的古琴曲是由两位乐师演奏的。
全曲中,还有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和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这时,只要你闭上眼睛,用心去欣赏,用心去感受,就一定会浮想联翩。
也只有这样,才能听懂这首古琴曲。
我每天都会用20分钟的时间听这首曲子,不仅是因为它美妙的声音,还有是因为它让我产生许多美好的想象。
演奏者好像端坐在高山之上,看着四周鸟语花香的美景,听着山下奔流不息的流水声,品着山中雨后的清新空气,抚着做工精致的古琴,此时,他心中一定想着太极的`奥秘,便用琴声表达他此时此刻的心中所想,让优美的琴韵传遍于山野之间,让整个人与自然的和谐旋律永远流传。
这情景,怎么不能体现出演奏者悠闲雅致的心境呢?如果你用心听完,你一定会赞不绝口。
然而,想把古琴演奏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也让我对演奏者肃然起敬,由衷赞美他的琴技。
《太极》这首古琴曲,每当我听完之后,任然有余音绕梁之感,它那美妙的音韵和迷人舒缓的旋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喜欢的一首歌六年级作文2从前,我是不喜欢歌的,但在一年前,歌便如此突兀地闯进了我的生活。
第一次那么专注听得歌,名为《天空之城》。
曾有一个月之久,它单曲循环在我的电脑中无数遍,一次次让我眼中含泪,深陷在其中难以自拔。
这或许与我当时的心情和境地有关。
一年前,当我处于这十几年中最低谷的日子,它给了我莫大的共鸣与勇气,我想,我无法不去喜欢这首让人心碎的歌。
而今,它飘转在空气里,漾荡着我的每一根神经,那清却厚的钢琴声,每一下都重重击在我的心上,轻撩我心的湖水,悠扬却破碎。
我最喜欢的歌(共10篇)

我最喜欢的歌我最喜欢的歌(一)吹着舒爽清凉的风儿,听着那婉转动听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缓缓地闭上双眼,静静聆听着……“雪绒花,雪绒花,清晨迎着我开放。
小而白,洁而亮,向我快乐地摇晃。
”这首歌来之是偶然的。
一次,我在观看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时,片中有一段小插曲,它有一个悦耳的名字——《雪绒花》,在影片中数次出现,悠扬动听的歌声深深地吸引着我,令人回味无穷,一下子我就喜欢上了它,在我心中红火了起来。
我感到非常开心,也很兴奋,便专心致志地学会了它,读着那感人肺腑的歌词,我不由地被它打动着,慢慢地陶醉着……“白雪般的花儿,愿你芬芳,永远开花生长。
雪绒花,雪绒花,永远祝福我家乡!”这是一首充满勃勃生机又蕴含着深刻意义的歌曲。
每当我听见了这首歌,就像磁石一般被吸引着,陶醉着,恍如穿上了童话故事里的红舞鞋,按照那悠扬的旋律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当我感到无精打采的时候,一听到这首歌,疲劳的感觉便一扫而光,精神顿时振奋了许多。
我经常不解地想:这首歌难道是上天赐给我的吗?电影《音乐之声》讲述的是在二战时期,德国入侵奥地利,坚强的奥地利人民同敌人顽强地斗争的故事。
奥地利人民唱起《雪绒花》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表示了自己对敌人的蔑视,不屈不挠的精神。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那时我总说自己的祖国太弱小,不够强大,让入侵者抢走了我们许多珍贵的宝贝,屠杀了我们许多的同胞,抢走了我们大块的领土……这真是天大的耻辱。
后来的我长大了,渐渐地懂事了,了解了祖国的历史变迁,目睹了祖国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神州七号上天、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5·12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知道了祖国是东方的巨龙,也知道了祖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祖国是强大而不可战胜的,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我想:《雪绒花》这首歌最适合给那些不爱祖国而且无知的人听,说不定,他们还会“弃暗投明”呢!这首歌不仅好听,而且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爱家乡,爱祖国,这应该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
我最喜欢的音乐作文

我最喜欢的音乐作文我最喜欢的音乐。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它能够打动人心,激发情感,让人陶醉其中。
在我看来,音乐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艺术,它能够让人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共鸣。
我最喜欢的音乐是流行音乐,它能够让我感受到快乐、激情和温馨。
首先,我喜欢流行音乐的旋律。
流行音乐的旋律通常简单易记,让人听了之后很容易就能跟着哼唱。
这种简单的旋律往往能够让人们在短时间内产生共鸣,让人感到愉悦和轻松。
比如Taylor Swift的《Shake It Off》,这首歌的旋律简单明快,一听就能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起来。
其次,我喜欢流行音乐的歌词。
流行音乐的歌词往往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有些歌词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情,让人感同身受。
比如Adele的《Someone Like You》,这首歌的歌词表达了失恋后的心情,让人听了之后感到心痛和感伤。
最后,我喜欢流行音乐的节奏。
流行音乐的节奏通常很强烈,能够让人产生强烈的节奏感。
有些流行音乐的节奏很适合跳舞,能够让人忘记一切烦恼,尽情释放自己。
比如Beyonce的《Single Ladies》,这首歌的节奏很强烈,能够让人忍不住跟着舞动起来。
总的来说,流行音乐是我最喜欢的音乐类型。
它的简单旋律、触动人心的歌词和强烈的节奏让我无法自拔。
每当我听到流行音乐的旋律,我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流行音乐就像是我的精神食粮,让我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丝温暖和慰藉。
希望未来还能听到更多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让我继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最喜欢的一部音乐作品
班级:临床143 学号:1417011075 姓名:刘慧婷
1812序曲
——激荡的生命之歌
《1812序曲》又称降E大调序曲“1812”,是柴可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也是柴可夫斯基的第49号作品,全名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是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而作,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
该序曲于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这首乐曲后来成为柴可夫斯基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
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称赞《1812序曲》“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汤,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
柴可夫斯基(1840 - 1893)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仅大型作品就有:10部歌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为代表作)、6部交响曲(以《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最为著名)、4部协奏曲(以《降b 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以及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八一二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等。
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
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他的和声浓重、丰满,显露著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
一百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所罗门·肖特曾评价说:“柴克夫斯基是1812战争唯一的胜利者”。
《1812》序曲是柴可夫斯基应他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之请而作,目的是庆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
这座教堂曾在1812年俄法战争中被战火焚毁。
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
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国迫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
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仍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于是下令撤离莫斯科。
撤退途中,拿破仑军队不能适应俄国严酷的冬天,加上饥饿和俄军的反击,终致溃败。
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多达六十万的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最后只剩下不足两万人逃出俄国国境。
《1812序曲》是根据上述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
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1812年的这一事件,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和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国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
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无限风光。
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
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
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
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
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
《1812序曲》使用的乐器有: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低音长号、大号、定音鼓、小鼓、三角铁、钹、大鼓、铃鼓、榴弹炮、排钟、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随后,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主题的引出,紧张的气氛在增长着,随着一声定音鼓滚奏,低音弦乐奏出了命运的动机,它带来骚乱而激动的情绪,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
这时你可以听到一个音调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声部轮流传递。
之后,鼓钹对击的声音使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原先的不安情绪被一个描绘征集俄罗斯军队的插段所代替,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后是一个短暂的休止,音乐转入快板部分。
第一主题,这时的音乐和前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音乐的速度极快,开始描写两军决战的场面,从这主题特意加强的重音和切分音中,仿佛可以听到剑击声和马蹄声似的。
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小鼓再次敲出信号动机,法国号奏出《马赛曲》的主旋律,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法国军队侵入俄国的象征。
第二主题,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接着出现的是同《马赛曲》主题相异的两个俄罗斯风格的旋律。
这是一支流畅、辽阔的俄罗斯民歌,在法国号的背景下有小提琴奏出,诉说着俄罗斯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他们不畏强暴、准备给予来犯的敌人迎头痛击的决心。
另一个旋律是俄罗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具有一种热情的特性,铃鼓奏出了清脆的响声。
这投歌曲充分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即使在危难时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气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
和上面的俄罗斯旋律一样,舒缓了紧张的战斗情绪。
发展部,随后一段又是会战场面的描绘,音乐显示新一轮的搏斗,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象征刀光剑影的搏斗,打击乐器频繁演奏,调性频繁转变。
而《马赛曲》在后期会渐次减弱并逐渐消失,它的片断只是加快了速度,时断时续,后来在低音弦乐器的阴沉音衬托下转入低音区由大管、低音长号和大号演奏。
此时,两个主体均以bE大调呈现,以强调俄罗斯人民对入侵的敌人的胜利。
左右你会再听到熟悉的俄罗斯民歌。
两个主题结束演奏后,《马赛曲》主题相继出现,乐声的节奏加快和加强,随后出现第一声炮响,接连出现五下炮声,音乐转入暴风骤雨般的下行乐句,描绘最后的搏斗和敌军的溃逃,形象鲜明、逼真。
尾声
从引子的赞美歌主题开始,这时候,整个乐团添加进来的铜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马赛曲》和拿破仑帝国国歌《出征曲》,由于结合着管钟的特别新颖的色彩,显得更加威武堂堂,成为一首辉煌的胜利颂歌,象征着斗争的光荣结局。
这首赞美诗的有力陈述屡次,但因为此段旋律来自敌方而被会战主题的一些急速的乐句所打断,这些音阶式乐句的重现,使人们又回想起过去同敌人的搏斗。
最后,一个庄重而有力的主题响起来了,这就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场合唱《光荣颂》的主题,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它是俄罗斯人民最后胜利的宣告,整个乐曲就以这凯旋的欢乐颂歌作为结束。
《1812序曲》是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作品中最形象鲜明、通俗易懂和备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乐曲将俄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昂扬斗志和战争的激烈场面描写的淋漓尽致。
乐曲多处引用朴实的俄国民歌和变调的马赛曲,结构清晰,把听众带到了有声的历史事件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和感情,使得听众无不慷慨激昂,真不愧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