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训习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人教语文 2019 高考一轮选训习题( 2)含答案李仕才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 )①“有雾霾骂市长”是地方公众的公共诉求,治理雾霾应当大而化之,重申每一个人、每个....单位、每个公司都应尽一份力。
②人民币汇率风险、国内股债市场缺乏趋向性机遇、美元增值,投资者希望财产配置全世界化,工银瑞信全世界美元债券应运而生。
....③从假手机、假挪动电源、假挪动硬盘到假欧元硬币,淘宝上的赝品堪称无奇不有....,也难怪大家都称之为“全能的淘宝”。
④人的善行假如这么自但是然,那就真是从善如流了,但在道德学步的阶段,搞点“吾日....三省吾身”,仍是极为必需的。
⑤50 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领袖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成百上千的全世界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列席了世界经济论坛2017 年年会。
.⑥事实上,在新产品的推行方面,厂家语重心长地为用户作知识普及与使用指导必不行少,....关门经营的出路总归是极其狭小的。
A.②⑤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⑥[ 分析 ] ①“大而化之”原意就是使美德充足表现出来,并达到消融贯穿的境地。
此刻往常用来表示做事粗心粗心,粗心粗心。
不合语境。
②“应运而生”旧指应天数而产生。
现指适应机遇而产生。
使用正确。
③“无奇不有”是个褒义词,应当有的全都有了,表示全部齐备。
赝品不可以叫无奇不有。
色彩不妥。
④“从善如流”指形容听取正确的建议及接受好心的劝说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望文生义。
⑤“络绎不绝”形容接连不停的到来。
使用正确。
⑥“语重心长”比喻好心而又耐心地开导。
使用正确。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几年,乡村旅行依靠乡村的优美景观和独到的建筑、文化等资源,开辟了会务休假、田园休闲、自然观景、农业生产情境体验等一系列旅行活动,乡村正慢慢变为都市人的精神后花园。
B.“限塑令”在我国实行已有八年,可是记者日前走访发现我市的商场、菜场、地摊等场所依旧存在大批使用塑料袋的现象,市质监部门上周对低质塑料袋生产、销售、使用三个环节突击睁开检查,共查获低质塑料袋上百万个。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人教语文 2019 高考一轮选练编题( 15)李仕才一、古诗词赏识阅读下边这首曲,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 双调 ] 殿前欢·观音山① 眠松徐再思②③,靖节④何年种?丁固当时梦。
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①观音山: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
②避乖:远离凡间。
乖,反抗。
③秦皇昔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医生。
④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语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封大司徒。
1.以下对这首曲的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眠松”指睡卧状的松树,而“老苍龙”指古老的苍松。
有文曰“松树皮极之粗厚,望之如龙鳞”。
B.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常以喻在困顿中保持崇高的节操。
而“岁寒心”,指作者对现实不满,年年感觉心寒,不愿为国效劳。
C.本曲运用秦始皇封树为五医生和丁固以后被封大司徒的典故,表示作者盼望立功立业,加官晋爵,多为朝廷做事。
D.“靖节何年种”中的“靖节”指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
其《回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抚孤松而盘桓”等语句。
E.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突出了“眠松”的形象,照顾题目,这株苍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
2.诗言声,该元曲主假如经过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曲归纳并剖析。
答:【参照答案】1. BC [B 项“年年感觉心寒,不愿为国效劳”错。
C 项从后文“半溪明月,一枕清风”可看出“盼望立功立业,加官晋爵,多为朝廷做事”错。
]2.借物喻人 ( 象征、托物言志) 。
颂扬隐士不与世俗狼狈为奸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1~4 题。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
汉乾佑__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
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
宋初赴调,引对便殿。
仲宣气貌宏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16含解析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人教语文 2019 高考一轮选练编题( 16)李仕才一、古诗词赏识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塞上曲送元美李攀龙白羽②如霜出塞寒,胡烽不停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立刻看。
注①元美,即王世贞( 字元美 ) ,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
②白羽:羽书,别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迫,故名。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首句运用比喻,以“霜”喻“白羽”,既形容鸟羽之白,又衬托塞外之寒,还示意形势逼人。
B.第二句运用拟人,以“胡烽不停”比较外族屡次入侵,战报直入朝廷,形势之严重尽在不言中。
C.前两句采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重申军情的紧迫,为元美的出行衬着气氛。
D.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特别静美,既衬托情义,示意时间,又与下文“征人”看月相照顾。
E.后两句承上边来,写军士出征应战,节奏由舒缓变急促,内容从战事转抒怀,豪迈中有缠绵。
2.三、四两句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感情?请联合诗句剖析。
答:【参照答案】1. BE [B项“拟人”错,“胡烽不停接长安”应是借代,“胡烽不停”借指外族屡次入侵,“长安”代指明朝国都北京。
E 项应是“节奏由急促变舒缓”。
]2.(1) 望月,表达了对团聚的盼望,表现了征人家乡的愁情;(2) 夜月之下无数“征人”“立刻”驰骋,雄伟的场面也表达了将士们立功边塞的激情;(3) 又包含了希望元美勉力边务,不辱使命的感情。
二、文言文1.请用语境推测法推测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喜小儿恶棍,溪头卧剥莲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倾斜(2) 隔离粮食(3) 丰产(4) 调皮2.请用对称推测法推测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地地道道的达到人教语文 2019 高考一轮选练编题( 4)李仕才一、古诗词赏识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泥溪洪咨夔沙路缘江曲,夕阳塞轿明。
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
谁家刚齐[注]饼,味过八珍烹。
注齐:通“剂” ,调也。
调解滋味谓之剂。
5.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首联运用比较的修辞手法,用一“塞”字,把夕阳的光辉写得详细可感,暖和光亮,用字新奇峭拔。
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夜晚的花朵饮酒而泛上红晕,沉静的水面绽开笑脸,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风景的优美。
C.颈联经过叙事、谈论来抒发感情。
因“喜荫”而“休驾”,因“疑昏”而“问程”,诗人的表情神情也尽在此中。
D.尾联“味过八珍”看似无理,实则奇妙。
由于它真实地揭露了饥肠辘辘的旅人在天气将晚时的独到心理,让诗歌富裕生活气味。
E.诗歌题材平庸,远近联合,先写眺望之景,再写眼前之景,布局精妙自然,绘人以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如何的心情?请联合全诗简要回答。
答:【参照答案】1. BC [B 项“拟人”错,应为“比喻”。
C项颈联没有“谈论”的表达方式。
]2.①热爱自然、轻松欢乐的心情。
前两联经过曲折的沙路、光亮的夕阳、柔美的晚花和浅浅的涟漪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欢之情。
②迷恋风景又急于赶路的矛盾心情。
颈联描述诗人既担忧时间已晚急于赶路,又迷恋树荫不肯离开的矛盾心理。
③对归家生活的神往之情。
日暮时分,飘来炊饼的香味,诗人叹息,这类滋味赛过玉盘珍馐。
④对农村生活的喜欢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1~4 题。
葛邲,字楚辅,其先居丹阳,后徙吴兴。
世以儒学名家。
邲少警敏,以荫授建康府上元丞。
会金人犯江,上元当敌冲,调动百出,邲不扰而办,留守张浚、王纶皆器重之。
萧之敏为御史,荐其才于朝,除国子 __博士。
轮对,论州县受纳及鬻爵之弊,孝宗奖谕曰:“观所奏,知卿材。
”....除著作郎兼学士院__权直。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联练题(2)含答案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联练题(2)含答案不合语境。
④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各方面的情况。
形容内容丰富、情况复杂,应有尽有。
这里使用恰当。
⑤节外生枝: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
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
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使用正确。
⑥求田问舍:舍,房子。
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
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
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含贬义。
与语境不合。
答案:B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9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解析:A项,成分残缺,“实施了”应改为“实施的”。
B项,不合逻辑,既然“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明显与前文语境矛盾,应改为“选择后者”。
C项,介词残缺,应在“确保”前加“为”。
答案:D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析:B项,“璧还”,敬语,原璧退还的意思。
A项,“失陪”一词应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的客套语。
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词,不能用于别人家。
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女儿。
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含解析 新人教

目录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 (2)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2) (6)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3) (10)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4) (14)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5) (18)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6) (22)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7) (26)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8) (30)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9) (34)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0) (39)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1) (43)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2) (47)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3) (50)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4) (54)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5) (58)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一、语言文字运用【】1、(成语)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成龙作为华语演艺圈当之无愧的大哥,电影方面的成就令人望尘莫及....,如今年龄大了,成龙将很多的精力投入公益活动和文化交流。
②2月,叙利亚政府军为收复北部城市阿勒颇与反政府军展开猛烈交火,交战之后,双方损失惨重,哀鸿遍野....。
③我们正在议论和我们半面之交....的李局长。
昨天才参加完欢迎仪式,今天我们就发现他正式地上班了。
④继青岛“天价虾”事件过后,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又被媒体曝光。
这种一饭千金....的事件又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⑤11月6日,中国拳王邹市明在美国拉斯维加斯马克中心以点数120比108击败泰国选手坤比七荣膺WBO112磅世界金腰带,之后并挂冠而去....。
⑥杨军,一名笃学好古....的大学教育工作者,现在却调到政府去从事他不熟悉的繁杂的政府工作。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②⑥解析:选B ①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10)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8·广东省广州市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空巢老人生活寂寞,无人照料,如何让他们度过一个在物质和精神上快乐充实、保障充足的晚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B.晋商对晋剧的发展功不可没,他们怀着深挚的乡土情结,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晋剧发展构建平台,使晋剧艺术一步步走向成熟。
C.为规范未成年人骑共享单车上路的危险行为,有关部门和企业将推出一系列措施,如不在未成年人较多的场所投放共享单车等。
D.“雅筑品鉴”栏目将围绕匾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寻抢救、保护、创新和发掘这一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以期唤起国人的关注。
解析:选B。
A项,搭配不当,“在物质和精神上快乐充实、保障充足”应改为“在物质上保障充足、在精神上快乐充实”。
C项,不合逻辑,“规范……危险行为”应改为“规范……行为”。
D项,语序不当,“抢救、保护、创新和发掘”应改为“发掘、抢救、保护和创新”。
2、(2018·安徽十校联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怎样把肿瘤抑制基因p53准确送到癌细胞中去呢?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种类似于铁传递蛋白的抗体断片。
铁传递蛋白是一种向细胞中传输铁元素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准确地“引导”它们进入到癌细胞中。
①在实验中科学家将装载有p53的脂质体附着在具有铁传递蛋白特性的抗体断片上②这些受体的作用就是引导铁进入细胞中③将它们注入患有癌症的老鼠体内④由于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需要大量的铁⑤让老鼠身体中癌细胞的受体“吸引”这些纳米脂质体⑥所以许多种类的癌细胞都为铁传递蛋白预备了大量的受体A.①③⑤④⑥②B.①④③⑥②⑤C.④⑥②①③⑤D.④⑤②①③⑥解析:选C。
文段主要介绍p53如何抑制癌细胞,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介绍其原理,第二个层次主要介绍实验。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人教语文 2019 高考一轮选练编题( 13)李仕才一、古诗词赏识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安贫韩偓①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②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注①韩偓:唐末五代诗人,唐昭宗曾欲拜他为宰相,但授权臣朱温忌恨,终被逐出朝廷。
以后朱温篡唐,成立梁朝,韩偓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
②蒲卢:别名蜾蠃,一种细腰蜂,每产卵于小孔穴中。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诗歌首联中的“风”指四肢风痹。
“八行书”指信札。
“暗”是形容老眼昏花,视力不明。
“九局图”指棋谱。
“手风”和“眼暗” ,都写自己病衰的身体。
B.颔联就室内光景略加点染,进一步衬托出“安贫”的题旨。
“窗里日光飞野马”一句示意光阴如光阴似箭,难以掌握。
“筠管”,竹管,这里指毛笔筒。
C.《新唐书·韩偓传》记录,一次朱温上殿奏事,侍臣们纷繁避席起立,唯有韩偓端坐不动,惹起朱温的愤慨。
这就是诗中自谓的“安蛇足”“捋虎须”,也就是诗人致贫的出处。
D.尾联紧承颈联对旧事的回想,运用了“滥竽凑数”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黑暗世事完全绝望、愿意隐退,满腔的愤懑最后化作一声惋惜,情切而辞婉。
E.本诗是唐朝诗人韩偓暮年叹息出身的作品。
诗作将现实与回想连成一片,这里的“贫”,一语双关,不但指经济上的窘迫,同时也指政治上的失落。
2.诗题为“安贫”,诗人真的安贫吗?这首诗反应了他如何的心理状态?请联合诗句作简要剖析。
答:答案精析1. BD [B 项颔联中的“野马”指浮游于空气中的埃尘,语出《庄子·逍遥游》。
该句意思是:闲居无聊,望着室内的埃尘在窗前日光下浮动。
D项尾联,诗人在回首自己报国无成的经历以后爆发出了一个责问:世界上怎会没有人将人材问题默记于心,可又有谁准备像齐愍王听竽那样仔细地选拔人材以拯救国事呢?责问带有那么一点微茫的希望,而更多的是无可何如的感触:世无识者,有志难骋,不甘于安贫自处,又将如何!满腔的愤懑终于化作一声惋惜,情切而辞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2)李仕才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云门诸山宗臣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
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写山顶之景,山峰、明月、云雾融汇成一个幽静而朦胧的境界。
B.颔联照应诗题“登”字,写在遍野芙蓉、满目苍翠之中登山的悠闲。
C.诗人身在山中,以萦绕耳边的乐声,渲染出高山之巅空灵而神秘的趣意。
D.诗人登上山顶,感受到山风萧瑟强劲,由此联想到八面生风的昆仑山。
E.全诗以实笔写山之实景,以虚笔写风之虚致,意在表达登山的畅快情致。
2.后人评价此诗最能“以主观情趣折射客体之美”,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登山的情趣。
答:【参考答案】1.BC [B项颔联写攀高登险,并没有表现“登山的悠闲”。
C项“紫笙”本指仙乐,此处并非真实的乐声。
]2.①诗人登山所见千峰倒插江中,满目芙蓉、苍翠,攀登险峰的过程有观赏美景的乐趣;②诗人耳闻风声,如云外笙乐,若有若无,有仿佛聆听仙乐的情致;③诗人登上山顶,迎风而立,恍惚身处昆仑之境,有飘飘欲仙之感。
二、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
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
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
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
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孔估为豫州刺史,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
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
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
靖惧诛,奔仙。
仙卒,依扬州刺史陈林。
秭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
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
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崖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
既至交肚,交肚太守士燮厚加敬待。
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或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
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流。
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斗。
”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
璋以靖为巴郡、广汉太守。
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
”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
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
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
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
章武二年卒。
(选自《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B.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C.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D.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弟,旧时以姑母、姨母或舅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轻者为从弟。
B. 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
孝,指孝悌之人;廉,指廉洁之士。
C. 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D. 五品,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许靖年少成名,却遭排斥。
他善于评判人物,受人称赞,但与从弟不协,受到排挤,生活艰辛。
B. 许靖仁义宽厚,慷慨善施。
他以仁厚之心对待他人,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并接济他们。
C. 许靖临危不乱,先人后己。
避难交州时,他让随从及亲属先走,自己最后离开,在场的人莫不赞叹。
D. 许靖奇伟不凡,才干盖世。
刘备攻克蜀地后,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2)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答案】1.C 2.A 3.D4.(1)举贬升降天下官员,淘汰清除腐败昏庸之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
(2)你一定要勤勉啊!持之不倦地布施仁德,以满足我的心意。
【解析】2.A项,对“从弟”的解释不正确。
“从弟”,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若不共祖父则为从祖弟,若共祖父则为从父弟。
从父弟与自己的亲疏远近比从祖弟与己的近一些。
对立称谓是从兄。
今世将从弟、从兄合称为从兄弟。
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与原文不一致。
由原文“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
’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
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可知,许靖被任命为“左将军长史”不是由宋仲子举荐的。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苏长和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②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③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④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⑥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
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41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其中现代部分的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区别于其他共同体理论的重要依据。
C.“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的。
D.“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它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解析] “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曲解文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文章一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第④⑤段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C.第⑥段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解析] “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无中生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是这种思想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本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