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确认条件

合集下载

资产确认的五个条件

资产确认的五个条件

资产确认的五个条件
资产确认是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确认企业的资产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

资产确认需要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一、资产的所有权归属清晰明确。

资产确认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求企业能够明确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即资产属于企业本身还是属于他人。

只有在资产的所有权归属清晰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资产确认。

二、资产的存在性得到证实。

资产确认的第二个条件是要求企业能够证实资产的存在性,即资产确实存在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中。

企业可以通过实地检查、盘点等方式来证实资产的存在性。

三、资产的价值能够被可靠地计量。

资产确认的第三个条件是要求企业能够可靠地计量资产的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成本等方式来计量资产的价值。

四、资产的收益能够被可靠地计量。

资产确认的第四个条件是要求企业能够可靠地计量资产的收益。

企业可以通过利润、现金流等方式来计量资产的收益。

五、资产的成本能够被可靠地计量。

资产确认的第五个条件是要求企业能够可靠地计量资产的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方式来计量资产的成本。

资产确认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企业在进行资产确认时,需要满足以上五个条件,以确保资产确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资产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所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可以是现金、房产、股票等可转换成货币的实物或权利。

资产是企业或个人财务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企业或个人的财富和信誉有着重要的影响。

资产的确认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拥有控制权资产的拥有者必须拥有对该资产的控制权,即能够支配其使用、处置和收益的权利。

如果一个企业或个人没有对某个资产的控制权,那么该资产不能被确认为该企业或个人的资产。

2. 经济利益流入资产必须能够为企业或个人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即能够为其带来现金流或增加其净资产。

只有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才能够被确认为企业或个人的资产。

3. 可靠的计量资产的价值必须能够被可靠地计量。

这意味着企业或个人必须能够使用可靠的方法来确定资产的价值,以便能够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4. 可支配性资产必须是可支配的,即企业或个人能够自由地使用、处置和转让该资产。

如果某个资产存在被限制使用、处置或转让的情况,那么该资产不能被确认为企业或个人的资产。

5. 未来经济利益的控制资产必须能够为企业或个人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控制,即企业或个人能够支配其未来的经济利益。

只有能够为企业或个人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产才能够被确认为其资产。

6. 相关成本和价值可靠企业或个人必须能够可靠地确定资产的相关成本和价值。

这意味着企业或个人必须使用合理的方法来确定资产的成本和价值,以便能够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对于企业或个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资产才能够被确认为企业或个人的资产,并对其财富和信誉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企业或个人应该认真对待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以确保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资产确认的五个条件

资产确认的五个条件

资产确认的五个条件资产确认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确保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然而,资产确认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否则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

本文将介绍资产确认的五个条件,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资产确认。

一、存在性存在性是指资产确实存在于企业的资产清单中,而且能够被企业控制和支配。

企业在进行资产确认时,必须证明该资产确实存在,并且能够被企业合法支配和使用。

如果企业不能证明资产的存在性,就不能确认该资产的价值,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

二、权益权益是指企业对资产拥有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企业在确认资产时,必须证明该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属于企业。

如果企业不能证明资产的权益,就不能确认该资产的价值,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

三、评估评估是指对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其公允价值或成本价值。

企业在确认资产时,必须对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其公允价值或成本价值。

如果企业不能对资产进行评估,就不能确认该资产的价值,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

四、记录记录是指将资产的信息记录在企业的资产清单中,并建立相应的会计科目和账户。

企业在确认资产时,必须将资产的信息记录在资产清单中,并建立相应的会计科目和账户。

如果企业不能记录资产的信息,就不能确认该资产的价值,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

五、披露披露是指将资产的信息披露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等。

企业在确认资产时,必须将资产的信息披露给利益相关者。

如果企业不能披露资产的信息,就不能保证企业的透明度和诚信度,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综上所述,资产确认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遵循存在性、权益、评估、记录和披露五个条件,才能确保资产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企业在进行资产确认时,需要注意以上五个条件,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相知 4】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思考:会计对象是什么?(一)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1.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提示】“预期”是指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能带来回报(即带来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资产在带来回报(即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自身的消耗(即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比如一批产品,成本 80 万元,售价 100 万元,在对外销售之前没有经济利益,只有等到未来销售了,才会带来 100 万元的经济利益流入,同时发生 80 万元的经济利益流出。

此时,100 万元为“收入”,80 万元的“资产”转化为“费用”。

结论:资产,就是未来的费用或损失(向所有者分配除外)。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提示】“拥有”是指拥有所有权,“控制”是指虽然不享有所有权,但能被企业所控制。

比如使用权资产(租赁准则)。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2.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链接 2】“收入”要素的确认条件之一: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计量属性)【链接】“成本”指历史成本或重置成本,“价值”指可变现净值、现值或者公允价值。

【例题·单选题】下列应确认为企业资产的是()。

A.长期闲置且不再具有使用和转让价值的厂房B.已超过保质期的食品C.自然使用寿命已满但仍在使用的设备D.已签订合同拟于下月购进的材料【答案】C【解析】选项 AB 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确认为资产;选项 D 属于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确认为资产。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1.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固定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使用期限较长,价值较高,不易转换为现金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包括土地、房屋、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家具、装修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资产之一,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以确保其正常的运转和发挥作用。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包括三个方面:具有实际存在的物质形态;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能够准确计量。

1. 具有实际存在的物质形态固定资产必须具有实际存在的物质形态,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必须是一种有形资产。

这是因为有形资产具有明确的属性和特征,可以通过实物形态进行识别和确认,而无形资产则不具备这样的特征。

在确认固定资产时,应该对其进行实物盘点和登记,以保证资产的真实存在和数量的准确性。

同时,还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和编码,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2. 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固定资产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必须是一种生产性资产。

这是因为生产性资产具有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的特征,而非生产性资产则不具备这样的特征。

在确认固定资产时,应该考虑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性和价值,以确定其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同时,还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收益率的测算和分析,以评估其对企业的贡献和价值。

3. 能够准确计量固定资产必须能够准确计量,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必须具有明确的价值和计量标准。

这是因为资产的价值和计量标准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而没有明确的价值和计量标准,就无法进行准确的核算和管理。

在确认固定资产时,应该对其进行评估和估价,以确定其价值和计量标准。

同时,还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的核算,以反映其使用价值的变化和衰减。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固定资产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的关键。

资产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资产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资产定义及其确认条件资产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金融大亨的专属词汇。

可是说白了,它其实就是我们手里那些有价值的东西。

你可能会想,家里那台老旧的电视算不算资产呢?可能不算吧,毕竟它连看个电影都卡得要命。

不过,如果你有一台新款的智能电视,能在线看各种精彩节目,那绝对是个资产,没得说。

什么才算是资产呢?简单来说,资产就是那些能给你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东西。

比如,你的房子,车子,还有投资的股票,甚至是你那一盒宝贵的邮票,都是有可能带来收益的。

听起来不错吧?不过,资产并不是随便说说的,得有一些条件才行。

就好比你去参加派对,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得有门票,对吧?资产得是你拥有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你的,不能借来的。

你借朋友的书,虽然很好,但那不算你的资产。

你得是把书买下来,放在自己书架上,才能算数。

这些东西得是能给你带来经济利益的。

你买了一幅画,虽然它很好看,但要是只挂在墙上,没其他用处,那就有点尴尬了。

最好是这幅画还能升值,或者说将来能卖个好价钱。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资产的价值如何确认呢?其实这里有个“确认条件”的概念。

就像你去市场上买水果,得看它的新鲜程度和价格,资产也是一样的。

比如,房子得有个合理的评估,不能随便说值多少钱就行。

你得能使用它,能拿来赚钱的才行。

你要是有个小店,店里的商品就是资产,只要它能为你带来收入,越卖越好,越好越值钱。

再讲一个有趣的例子,想象一下你有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听起来像是童话故事吧?但在资产的世界里,这只鸡就是你的“现金流”。

只要它每天给你下蛋,你就能赚到钱。

这里的关键就是,鸡得是你的,得能给你带来收益。

要是你把这只鸡借给邻居,虽然它依然下蛋,但收益就跟你没关系了,搞得你心里不舒服,那可不妙。

好啦,再说说,资产的确认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要有可靠的证据。

就像你买东西时,商家给你收据一样,资产也得有相关的证明。

比如,你的房子得有房产证,股票得有股东证明,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信服。

这些证明就像是你在派对上出示的邀请函,没有它们,你可就进不去喽。

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听起来挺复杂的吧?别担心,咱们慢慢聊聊。

资产就是你手里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你能用来赚钱的玩意儿。

想象一下,你家里那辆车,不光能载你上班,还能偶尔打个车赚钱,没错,这就是资产。

还有你手里的房子,或许它现在是个安乐窝,但未来的升值空间可不少,买卖一下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这些东西,统统都算是资产。

资产可不止是 tangible 物品,想想你的小店里的商标、专利,甚至是客户名单,这些看不见的“无形资产”也是资产的一部分。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意思?再说说资产的确认条件。

这是个关键点。

你得知道,确认资产可不是随便一说的。

它得是你合法拥有的,这里可不能开玩笑。

你不能说:“我今天晚上就要把隔壁小王的车当成我的资产!”那可不行,人家小王可不乐意啊!合法性就是第一道关卡,必须要过。

资产得给你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换句话说,你得能从中捞到好处。

比如说,你买了一台新电脑,你希望它能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帮你赚更多的钱,那它就是个“合格”的资产。

要不然,你就白花钱了,不是吗?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资产的价值是可以可靠地衡量的。

也就是说,你得能大致知道它值多少钱。

比如你那辆车,可能现在值十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会逐渐下降,你得清楚这一点。

记住,谁都不想把不值钱的东西当作宝贝,不是吗?还有哦,这个价值最好是能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评估,买卖一问就知道。

你要知道,你的资产不能是一团糟的“无价之宝”,那样可就麻烦了。

我们得提提时间问题。

确认资产的那一刻,得是在你真正获得了它的时候。

你可能听过“时机就是金钱”这句话,这绝对没错。

当你把钱交出去,资产就算归你了。

记住,这里不能拖泥带水,心里得有数。

比如说,你看中了一栋房子,价格合适,手续办完,你付了钱,哗啦一下,房子就成你名下的资产了,心里美滋滋的吧!但如果你还在考虑,要是房主临时改变主意,那你可就白等了。

为了避免这种事儿,买卖的时候要果断,时机稍纵即逝。

会计经验:关于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会计经验:关于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关于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关于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1.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或者是可以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减少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

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在有些情况下,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即企业并不享有所有权,但企业控制了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符合会计上对资产的定义。

如果企业既不拥有也不控制资产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不能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讲义:
资产确认条件:
1、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所有权+融资租赁)
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固定资产
特征: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2、使用寿命超过1 个会计年度
3、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
融资购入:“未确认融资费用”(其他应付款的备抵科目,注意报表金额列报)将“未确认融资费用”转入“财务费用”
弃置费用:取得时,现值计入“预计负债-弃置费用”
以后每会计期间: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借:财务费用
贷:预计负债-弃置费用
安全生产费:“专项储备”(权益类科目)
①计提时: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贷:专项储备
②费用化支出:借:专项储备
贷:银行存款
②资本化支出: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借:专项储备
贷:累计折旧(达到可使用状态后一次性计足折旧,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持有待售固定资产:1、企业已经就处置非流动资产作出协议
2、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3、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①调整该项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②不计提折旧,按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若账面价值大于公允价值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若账面价值小于公允价值减去费用后的净额,不作处理
③停止归为持有待售时,确认其账面价值(孰低)
A、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归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归为持有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B、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额
盘盈:“以前年度损益”
盘亏: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流程“待处理财务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费用:1、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
2、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3、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
4、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5、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6、不需用或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7、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8、专设销售机构的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企业发生的某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相应的累计折旧及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
特征:1、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3、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区别商誉,商誉不具可辨认性)
内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
重点:1、无形资产摊销
如果无形资产可使用寿命不可确定,则无形资产不需进行摊销,但需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
2、内部研究开发
研究阶段:全部费用化,发生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达到预定用途时结转费用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开发阶段:从满足资产化条件时点起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达到预定用途时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记入管理费用
投资性房地产
特征:1、投资性房地产是一种经营性活动
2、投资性房地产在用途、状态、目的等方面区别于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房地产和用于销售的房地产
3、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后续计量模式
内容: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3、已出租的建筑物(通常情况下,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如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协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应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因而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计量:1、初始计量:外购/ 内部转换
2、后续计量:
①成本法:类似固定资产,需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
科目: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②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变动计量
科目: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③由成本法转变为公允价值法: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货:投资性房地产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3、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4、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支出
①资本化支出:先转出到“投资性房地产-在建”(相当于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
②费用化支出:直接计入到“其他业务成本”
转换:1、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
①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借: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货: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②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借:固定资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差额)
③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借:开发产品(开发产品的表现形式是“存货跌价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货:投资性房地产
④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借:开发产品(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差额)
2、由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①作为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货: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②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存货跌价准备(开发产品的表现形式是“存货跌价准备”)
货:开发产品
③作为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差额)
货:固定资产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货方差额时)
②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差额)
货:开发产品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货方差额时)
处置:收到的现金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变动等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