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北京各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北京各区201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测试题(一)房山区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⑴ 弗敢专也专:⑵ 小惠未徧徧:⑶ 齐人三鼓鼓: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⑴ 可以一战。
翻译:⑵ 公将驰之翻译:⑶ 夫战,勇气也翻译: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鲁国为什么能够以弱胜强战胜齐军。
(3分)答:参考答案四、本大题共9分⑴专有。
或:独自享有⑵徧,通“遍”,普遍⑶击鼓评分:本题3分。
每词1分。
通假字未解释不给分。
⑴ 可以凭借(这一条件)作战⑵ 鲁庄公将要(或“准备”)驱车追赶齐军⑶ 作战,靠的是(凭借的是)勇气评分:本题3分。
每句1分。
①鲁庄公能够做到取信于民,知人善任。
②曹刿能够根据战场情况指挥鲁军出击和追击评分:本题3分。
鲁庄公角度的答点2分,曹刿角度的答点1分。
密云区四、文言文阅读 (共9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第11——13题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019北京高考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9北京高考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1fd98cafab069dc502201c6.png)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西城区C.行私惠而赦有罪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D.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英明君主虽然心中吝惜但无功的人也不奖赏B.不为惠于法之内不会在法理之内给予恩惠C.县法者,法不法也制订颁行刑法,是为了依法惩处犯法的人D.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道取胜,事理就通达了,于是就返回到无为而治的境地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分)①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
(3分)②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
(3分)12.请根据上面两则短文,概括“法令”对治国有何作用。
(4分)13.同为管子的文章,下面链接材料与“材料一”,在治国问题上的观点却有所不同,请说出其不同之处,并说出你对这种不同的看法。
(4分)桓公问治民于管子。
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管子·小问》)8.(3分)【答案】D9.(3分)【答案】B10.(3分)【答案】A11.(6分)【答案示例及评分要求】①如果放弃公法而实行私惠,那就等于使奸邪获利而助长暴乱了。
(3分)②君主立法,首先自己要作执法守法的榜样,这样法令就能施行于天下。
(3分)12.(4分)【答案示例及评分要求】可以使人主地位尊显;防止奸邪之臣行私结党、蒙蔽君主。
(2分)可以约束民众不放纵;制约官员不妄为;限制君主不独断专横,从而实现无为而治。
(或是可以制约人们使之匡正自己的行为,道胜理达,从而实现无为而治)(2分)13.(4分)【答案要点及评分要求】《管子·明法解》一文中,管子强调法令赏罚的重要性(1分);《管子·小问》一文中,管子认为治理百姓,须厚施德惠,不能以刑法恐吓。
(1分)从两段文字看,管子在强调法治重要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德治的作用。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汇编说明:1.这些地区多以全省通用卷为主,涉及地方有北京、天津、安徽、河南、河北、重庆、陕西、山西、江西、吉林、新疆、海南等(如果有误,请指正)2.为方便查阅对比使用,保持试题原题号不变,全部有答案,部分解析。
1.【北京中考】(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
(共8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街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举.于市举.一反三举.足轻重轻举.妄动B.人恒过.过.目不忘悔过.自新言过.其实C.衡于虑.不足为虑.深思熟虑.处心积虑.D.征于色.声色.俱厉眉飞色.舞喜形于色.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受到震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理解:孟子认为,只有让一个人内心愁苦、筋骨劳累,挨饿受冻,身体疲乏,有做不完的事,才能锤炼他的意志,增长他的才干。
【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人(或国家)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生存,而常处于安逸享乐之中则会灭亡。
理解:孟子在阐明困境能使人奋起的道理,并指出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之后,才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14.上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4分)【链接材料一】赵襄子①攻瞿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④,有忧色。
2019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2019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0〜12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①。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③”陈胜、吴广喜,念贵,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④“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注】①有教材为“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②有教材此处为逗号。
③有教材此处为叹号。
④有教材此处有冒号。
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 )今亡亦死亡: _________________(2 )宜多应者应: _________________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上使外将兵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置人所罾鱼腹中翻译:12. 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
(用原文回答)(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答案:(1)逃亡(逃走)(2)响应11. 答案:(1)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北京2019中考语文一摸汇编-文言文阅读(01含解析解析)

北京2019中考语文一摸汇编-文言文阅读(01含解析解析)燕山【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
〔8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①云归而岩穴暝暝..: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1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答:14、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文,最后一段中所写的“乐”有哪些?〔3分〕答:参考答案:12、①昏暗;②寄托;〔2分,每个1分〕13、①它的西南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幽美,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②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写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评分:共4分,每句2分〕14、“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评分:共3分,每点1分〕朝阳区【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第12~15题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019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专项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2)选择③。理由:人们求学(或做学问),不能每天进步,就是每天后退。
功。
或选择④。理由: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
评分标准:扣住句意,意思对即可。
10. 示例:人之为学不但要自身刻苦努力,而且还要与朋友交流切磋。
评分标准:3 分。答题时【甲】文扣住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奋刻苦或尊师之道;【乙】文扣住从为 学不进则退、认真钻研思考或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等答题点作答,每文扣住一点即可。
【乙】 援①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②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③,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④闻人过失,如 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 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⑤,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⑥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
石景山区
(三)阅读《诫子书》,完成 9–11 题。(共 7 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与友人书 顾炎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
2
2019 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专项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
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
2019年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古诗阅读

古诗阅读【东城一模】(二)古诗欣赏。
(6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这首诗颈联将诗人的思绪从怀古拉回现实,描写了他登高所见汉阳、鹦鹉洲的①景色,尾联一问一答,抒发了诗人②之情,两联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2分)9.近代学者俞陛云先生在《诗境浅说》一书中评价这首诗“其佳处在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也”。
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2分)答:10.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如“晴川历历汉阳树”一样含有地名。
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含有地名的两句诗是①,②。
(本试卷已出现的除外)(2分)【东城一模答案】(二)古诗欣赏(6分)8.答案:①明丽②(日暮)怀乡评分:2分。
每空1分。
9.示例:托想空灵:本诗首联两句乍看似在写实景黄鹤楼,细读则有仙人乘鹤而去,只余悠悠白云,给人天地无穷之感。
寄情高远:诗人凭栏远眺,对此天地苍茫、烟波浩渺产生怀乡之情。
评分:2分。
结合诗句阐述对“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的理解,各1分。
10.示例: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评分:2分。
每空1分,错一字即该空不得分。
【西城一模】(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7-9题。
(共6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 这首词上阕写景,既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又写出了边塞的雄浑险峻,寄寓着丰富的情感,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
请结合上阕中的语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的。
(3分)答:8.这首词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表达出了归乡、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酒”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酒”或传达愉悦的感受,或引发深沉的幽思,或展示豪迈的情怀……下列诗句中,借“酒”来展示豪迈情怀的一项是(2分)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019届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及答案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01、东城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活板》,完成第10-12题。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 “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 填空。
(4分)(1)《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具”通“俱”,是“全、皆”的意思,《核舟记》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句中“具”是“具备、具有”的意思,文中“则第二板已具”中“具”的意思是:(2)《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一句中“为”是“被”的意思,《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中“为”是“成为”的意思,文中“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中“为”的意思是: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有奇字素无备者翻译:12. 本文内容简明,条理清晰。
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第②空用原文回答,其它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每空不超过4个字)(3分)文章第②段,首先介绍活板的①方法;其次介绍制版和印刷的方法,并且说明了印数越多越能体现的优点是②;然后,介绍了贮字的方法;最后与木制字模作比较,介绍③的优点。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10.答案:(1)具备(2)被(共4分)11.答案: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共3分)12.答案:①活字制作②极为神速(瞬息可就)③胶泥制字(共3分)02西城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10-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初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乙】两文,完成4—7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能够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夫将者,国①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③,则军士惑④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能够战与不能够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⑤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⑥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⑦;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选自《孙子兵法·谋攻》)【注释】①国:这里指国君。
②縻(mí)军:束缚军队的行动。
③政:政务。
④惑:困惑。
⑤识众寡之用:了解用众多兵力或少量兵力的各种战法。
⑥虞:准备,戒备。
⑦殆:危险。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神弗福.也福:___________(2)知胜之道.也道:___________5.下列句中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小大之.狱 B.辍耕之.垄上 C.前人之.述备矣D.夫将者,国之.辅也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忠之属也。
翻译:(2)辅隙则国必弱。
翻译:7.请你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概括“长勺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3分)答:,完成6-9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能够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能够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能够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能够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下列词语中的“患”与“故患有所不辟也”中的“患”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患得患失 B.防患未然C.医患关系 D.欲加之罪,何患无辞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加:(2)乡.为身死而不受乡: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翻译:9.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崇尚的精神品质。
从战国的屈原,到南宋的文天祥,再到晚清的谭嗣同……他们都曾为“义”而献身。
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很多为“义”献身的英雄形象。
请举出《红岩》中的一位革命者,说说“舍生取义”在他(她)身上的具体表现。
(2分)答: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能够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选自《曹刿论战》)乙庞勋反,攻杜馅于泗州。
谠①闻之,挐②舟趋泗口,贯③贼栅以入。
慆素闻其名,握手曰:“何意临教?吾无忧矣!”谠亦谓慆可共事,乃请还与妻子决,同慆生死。
时贼张甚,众皆南走,独谠北行。
俄而至,慆喜曰:“围急,飞鸟不敢过,君乃冒白刃入危城,古人所不能。
”贼将焚淮口,谠曰:“事棘④矣,独出能够求援。
”乃戊夜⑤逾淮,见戍将郭厚本告急。
厚本许出兵,大将袁公弄等曰:“贼众我寡,不可往。
”谠拔剑瞋目呼曰:“泗州陷在旦夕,公等逗留不进,欲何为?大丈夫孤⑥国恩,虽生可羞。
且失泗,则淮南为寇场,君尚能独存?”厚本决许付兵五百,谠曰:“足矣!”已济,慆亦出兵,表里击,贼大败。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①[谠]辛谠,唐朝中后期人。
庞勋反唐,围攻泗州,辛谠两次冒死外出求救,协助刺史杜慆守住了泗州城。
②[挐]通“桡”,划船。
③[贯]穿过。
④[棘]通“急”,急迫。
⑤[戊夜]五更的时候。
⑥[孤]辜负。
5.与甲段文字中“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司命之所属.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属.予作文以记之D.属.引凄异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众皆南走,独谠北行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甲段文字中曹刿与庄公围绕“①”展开对话,曹刿在庄公的三次回答中,肯定其中的“②”这个能够用来与齐军作战的条件;乙段文字中辛谠与袁公异等围绕是否“出兵”实行激辩,辛谠从③和④两个方面严厉地驳斥了袁公异等,终于搬来援兵,打败了贼军。
(①②用原文回答,③④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8.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记述了长勺之战与泗州解危这两个战例。
请从这两个战例中总结出两个共同的获胜原因。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9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选自《活板》)【乙】①中华四裔①驰名者,皆景德镇之产也。
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
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粘软。
两土和.合,瓷器方成。
其土作成方块,小舟运至镇。
造器者将两土等分入臼舂②一日,然后入缸水澄③以得所需之料。
既澄,以砖砌长方塘,逼靠火窑④,以借火力。
倾所澄之泥于中吸干,然后重用清水调和造坯。
②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曰印器,如方圆不等瓶、瓮、炉、盒之类。
先以黄泥塑成模印,或两破⑤或两截,亦或囫囵,然后埏⑥白泥印成,以釉水涂合其缝,浇出时自圆成无隙。
一曰圆器,凡大小亿万杯、盘之类,乃生人日用必需。
造者居.十九,而印器则十一。
(选自《天工开物》)【注】①【裔】边。
②【入臼舂】放入臼内捣。
③【澄】使液体中的杂志沉淀。
④【以砖砌长方塘,逼靠火窑】(倒入)火窑边用砖砌成的长方塘内。
⑤【两破】左右两半。
⑥【埏】以水和土。
6.下面是“居”的四个解释,乙文中“造者居十九”的“居”的意思是(2分)A.处于B.占C.停留D.居住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2)两土和.合,瓷器方成和: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字平如砥。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甲乙两段文字分别介绍了活板与瓷器制作的流程。
请你结合乙文第①段的内容,用现代汉语简述瓷器制作中从取土到造坯的过程。
(60字左右)(4分)答:6–9题。
其年九月,曹公①入荆州,吴将士闻之皆恐。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②劝追召瑜还,助画方略③。
权④延.见群下,问以计策。
议者咸谓大计不如迎之。
瑜曰:“不然。
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⑤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将军擒操,宜在今日。
”权曰:“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遣诸葛亮诣权。
亮备言利害,权大悦,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瑜命盖取艨艟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⑥,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又豫备⑦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
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
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注:①曹公:指曹操。
②肃:指鲁肃。
③方略:策略,方法。
④权:指孙权。
⑤藁:多年生草本植物。
⑥牙旗: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
⑦豫备:同“预备”。
6.下面是“延”字的四个解释,文中“权延.见群下”“延.颈观望”“悉延.烧岸上营落”中的“延”字的意思依次是(2分)①伸长②召见③迎接④蔓延A.③①④B.②①④C.②④①D.③④①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2分)亮备言利害翻译:8.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吴、蜀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经过。
(限60字以内)(4分)答:9.罗贯中在史书基础上,创作出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其中很多精彩情节是虚构的。
请对比上文《三国志》中的记载,简述《三国演义》关于赤壁之战的一个虚构的故事。
(3分)答: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10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不过深秀者,琅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