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专)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1.(1)英国的莎士比亚说:名称有什么?那些我们叫做玫瑰的,如果换上别的名称,还不是一样的芬芳?中国的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这说明了什么语言学观点?
(2)既然语言的音义之间具有任意性,历史上赵高曾经“指鹿为马”,并得逞于一时,但鹿并没因此而被称为“马”,为什么?
2.用你掌握的语言学理论分析下面日常生活中的趣闻。

某君去花圈店为病逝的亲人预订花圈。

事后花圈店老板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到门口连声说道:“谢谢,走好,有空常来!”
3. 试分析下列对话中的“言内意外”现象。

(1)虎妞神秘兮兮地指着她的肚子对祥子说:“我有啦!”
祥子:什么?(《骆驼祥子》)
(2)母亲(对女儿):你今后少跟少东家来往。

女儿:妈,我已是他的人啦!。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同名43422)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同名43422)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一、判断1、文学阅读就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形象的心理过程。

()2、美国戏剧家黑格尔标举“社会冲突”,认为“一次戏剧冲突必须是一次社会性冲突”。

()3、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我们不妨说,散文中的一切真实都是作者意识中的真实。

()4、作为抒情话语,对比主要不体现在形式上,而重在内容。

()5、一般说来,阅读身份主要是在现实的阅读活动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因而读者在进入实际阅读活动之前所具有的原来身份,不会在文学阅读中起重要作用。

()6、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

它起源于原始时代结合着简单语言的劳动呼号,后来作为劳动的伴唱及庆祝丰收时的祝祷,与音乐、舞蹈一同得到发展。

()7、在启蒙运动中,小说作为启蒙思想的武器迅速崛起于英法德诸国,因此17世纪被称为"小说的世纪"。

()8、反讽所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往往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

()9、人们思想感情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是悖论这种抒情话语形式产生的基础。

()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在摹仿对象上,"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

()11、阅读在现实的意义上是功利的、有目的的,因此有时他人的立场也会在阅读中产生意义。

()12、梁太子萧统所编的《文赋》是我国第一部按文体聚类区分的文学总集,它的分类是第一次真正“文学”本体意义上的分类。

()13、阅读先见实际上就是一种偏见。

()14、在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体验中,一定隐含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15、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是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来传达内心抽象的思想感情的。

()16、文学接受活动是“努力恢复原有的”信息的过程,这就说明在接受过程中不需要个人经验的介入。

()17、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

后来诗歌虽然和音乐分化开来,但音乐的物质仍保留在诗歌中,成为诗歌的美学特征体裁标志之一,如:法国诗人魏尔仑提出“音乐先于一切”的主张。

思政作业[最新]

思政作业[最新]

一、《概论》第二次作业:题目: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开展低碳环保活动、撰写实践活动报告本期第十二周收齐交给任课老师,不允许迟交或缺交二、《概论》课程考核:《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参考选题:1、、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2、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3、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4、论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5、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特点6、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研究7、浅论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8、浅析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9、论邓小平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探索10、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11、试论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贡献12、试论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意义13、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14、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探析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探析17、论邓小平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18、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政策创新20、浅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21、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22、浅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23、"一国两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刍议24、"一国两制"构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25、论邓小平的实践品格与批判精神26、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27、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28、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30、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31、简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的历史经验32、“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的基本总结33、加强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34、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36、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38、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内容和意义39、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0、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1、“三个代表”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2、如何理解“以人为本”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变45、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46、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47、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注:题目可另拟,只要符合课本内容方向都可。

管理学概论201909第二次作业2

管理学概论201909第二次作业2

管理学概论201909第二次作业2管理学概论201909第二次作业2201909第二次作业单选题(共10道题)1.(4.0分)决策理论学派认为()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

A、组织B、计划C、领导D、决策2.(4.0分)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亚当.斯密B、亨利.法约尔C、罗伯特.欧文D、泰罗3.(4.0分)()理论侧重于研究人们在工作中的行为和人的管理。

A、行为管理B、管理科学C、经验管理D、一般管理4.(4.0分)管理者向董事或股东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或战略方向时,所行使的是()的角色。

A、发言人角色B、联络者角色C、传播者角色D、谈判者角色5.(4.0分)管理者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参加社会活动时,所行使的是()的角色。

A、代表人B、联络者C、发言人D、谈判者6.(4.0分)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霍尔登7.(4.0分)一般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孔茨8.(4.0分)权变理论学派强调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条件,因此管理者应根据不同情景采取行动。

A、环境B、教育9.(4.0分)如果职工A投入2个单位,获得了3个单位的结果,职工B投入3个单位,获得了5个单位的结果,那么相对于A,B处于以下何种位置()。

A、报酬偏高B、公平C、高效价D、报酬偏低10.(4.0分)法约尔认为组织的管理职能有()。

A、四项B、五项C、七项D、十四项多选题(共10道题)11.(4.0分)通常用来指导组织战略决策的目标不是()。

A、长期目标B、中期目标C、短期目标D、分目标12.(4.0分)下列属于三大基本竞争战略的是()。

A、成本领先战略B、多元化战略C、差异化战略D、目标集聚战略13.(4.0分)下列()是扁平结构的组织所具有的优点。

A、信息传递速度快B、每位主管能够对下属进行详尽的指导C、有利于下属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D、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小14.(4.0分)过分集权存在的弊端包括()。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020007课程名称文学概论评阅教师第二次任务共三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本科《文学概论》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其特点有:一是简便快捷,二是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三是真切生动,四是不易保存。

口语媒介往往有两种形态:一是歌谣,二是流言。

2.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

3. 现存可识的汉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大约 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

4.文学语言具有三种审美特征:陌生化的形式追求、语境化的意义呈现、和蕴藉化的阅读效果。

5.汉语形象的互文性的主要类型有:跨语体现象、古语今用现象、和秘响旁通现象。

6.文学媒介的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涉义性、物质性、和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大众媒介及其表现形态特点答:大众媒介通常指的是中间插进的用以重复或传布信息符号的机器和有编辑人员的诸如报纸或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

简单点说是向大量受众传递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统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2.简要说明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答:(一)语言是文本的物质现实从文学文本的实际存在来看,文学文本是使用语言完成,并以语言的方式存在。

因此,语言是文学文本物质现实。

(二)语言是意义的现实处所意义何处有,只在语言中。

从语言和意义的关系角度看,文学文本中的语言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语言成为意义所不可须臾与之分离的生长地。

文学中的意义,即是文学文本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等一切东西,离开了语言,意义将不存在;文学中的语言,即是按照可以生成某种意义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符号系统,离开了意义,语言将变得不可知。

(三)语言再现自身从语言的文本功能来看,任何写入文学文本的语言,都不是“纯粹”的语言,而是呈现为携带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味的形态性语言。

22秋季-福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科)》在线作业二-辅导资料-答案01

22秋季-福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科)》在线作业二-辅导资料-答案01

22秋-福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科)》在线作业二-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目标是()。

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共同富裕
C.主权在民
D.三权分立
【此题正确选项】:A
2.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据此提出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

A.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B.维护国家主权
C.促进世界和平
D.实现共同富裕
【此题正确选项】:A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此题正确选项】:A
4.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坚持山水林田湖草地是生命共同体
D.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此题正确选项】:A
5.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土壤和源泉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世界工人运动
C.俄国十月革命
D.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此题正确选项】:A
6.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进行改革
C.对个体手工业进行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1题单选题(2分)()是一种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意志力
心理调节
心理韧性
自我修复
D
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
第2题 单选(2分)()是个体应对逆境达成学业目标的力量源泉
A
学习动机 学习成就 学习兴趣 学业韧性
D
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
第3题 单选题(2分)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是一套高度复杂的自动
不能胜任工作是造成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引起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原因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要学会一张一弛,放松自我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调节工作中带来的倦怠感
第5题单选题(2分)
A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6题 单选题(2分)在遇到组织变革,如并购、重组、裁员等情况时,都会 使许多员工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事业发展、学习新技能、适应新角色、结识新同 事等,
A
D
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
第7题单选题(2分)情绪状态中的(),提供了对情绪进行客观测量的条件。
A
D
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
第10题 单选题(2分)()已经成为现代人在各个阶段的第一需要。
A
D运动 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
第11题 单选题(2分)()是指学习者依据元认知,使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
控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率的一系列计策或谋略。
追逐目标的机制,该观点特指人的()
A
B
D
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
自我催眠机制 心身交互影响机制 目标导航机制 压力调节机制
第4题 单选题(2分)面对职业倦怠,个人干预策略通常有两种,一个是改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次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次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次作业姓名:吴远林学号:1205116141、如何理解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答:(1)认识的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认识的发生可以看出,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而对于有认识能力的人来说,他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仍然是由实践决定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2)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它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

2、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答:(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说来仅仅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循环,是不能达到的,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

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

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论(专)第二次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解决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问题的理论是()
A、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
A、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执政为民有机统一起来
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股份合作制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集体经济
D、国有经济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核心内容是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富强、民主、文明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
A、靠改革开放
B、靠自己的发展
C、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靠反对霸权主义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马克思主义
B、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核心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发展
说明: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
A、利用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的关系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C、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D、人与自然关系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改革的性质是
A、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根本变革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1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到目前为止主要包括(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标准答案:bcd
说明:
题号:1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四化”包括()
A、工业化、信息化
B、信息化、城乡一体化
C、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科技化
标准答案:ac
说明:
题号:1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

A、学习型
B、服务型
C、革命型
D、创新型
标准答案:abd
说明:
题号:1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所决定的。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B、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C、人口多,底子薄
D、激烈的国际竞争
标准答案:ab
说明:
题号:1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从初步形成到正式确立的代表性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岗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战争和战略问题》
标准答案:abcd
说明:
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民主法治、公平主义
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标准答案:acd
说明:
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主要经验有
A、和平赎买政策
B、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D、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
标准答案:abcd
说明:
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标准答案:abcd
说明:
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改革的()
A、系统性
B、整体性
C、协同性
D、实效性
标准答案:abc
说明:
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祖国统一是
A、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和夙愿的集中体现
B、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C、中国封建大一统思想的全面继承
标准答案: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