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思考

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思考
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思考

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思考

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3-05-22 15:17 作者:古永忠字号:大中小点击:401次【摘要】选择是人的生存方式,选择性是人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尊重学生选择性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学校教育所遇到的绝大多数困惑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意或无意破坏学生的选择性有关,正确理解和尊重其选择性是走出困惑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选择性选择性的丧失丧失根源教育价值选择性的培养

一、人的选择性

(一)主体属性与选择性

作为主体的人,具有以下三个属性: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其中,能动性是人能够成为主体的根本特征,它表现在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自主性指主体所具有的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而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与摆脱个人局限的意志和能力;创造性则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一种改变客体原有状态创造新的客体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

不难看出,上述三性均内在地包含选择性。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能动的、自主性的行为,当然,没有选择更无创造。一般说来,主体的活动目标、手段乃至方式以及“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是选择的结果。选择是按照客体的规律和主体自身需要与目的进行的,是主体认识活动的主要环节和反映过程的主要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讲,选择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人类就是在不停的选择中寻找自己的本质并向前发展的。早期,因地壳运动、火山爆发而失去栖身丛林的古猿的一支,被迫选择了平地生存,最终学会直立行走成了人,后来,又经过无数无意的选择、有意的强化,人类偶然间掌握了一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进入了农耕文明,也由此给人类更大的选择空间,无疑,这种日益丰富的选择空间带给人类的是更大的发展前景。从猿到人、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到信息社会,人类的选择亦历经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狭义到广义的过程,而伴随着这一过程的则是人的自由性和发展空间的与日俱增。

(二)可能性与选择性

人的本质是不确定的,个人主体所具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成长与发展总是指向未知世界,是多维度的。“人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潜在无限多种组合,处于发展中的人的最终形成具有当下我们无法预定的性质。” ①人的不确定本性预示着的是人的发展的“可能”与“变化”。“可能性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潜在的、尚待实现的种种特性。它是现实性的一种准备,比现实更丰富。” ②

而选择则是“人的本质从不确定到确定、人的发展从可能到现实”工作的最终完成者。因为,选择即是一种确定,对一种可能性的确定;选择更是一种否定,对其他可能性的否定。当然,人的选择具有连续性,会因时而演进,不会一选而终。实际上,人的生活便是一个在这样不停的选择中不断地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二、学生选择性的丧失

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知识和经验上欠缺、在经济上缺乏独立、在情感上存在依恋,这样的一个群体,其选择性也最易受到破坏。

然而,选择对人十分可贵,没有选择的童年是不快乐的,没有选择的人生是不幸的。

“大人说话,小孩莫岔嘴。”

“这是大人的事,哪有你说话的份儿!”

“去一边玩去,爸爸妈妈在商量你将来……的事。”等等。

多年过去了,相信多数人对上述训斥仍有一种言犹在耳的感觉吧。我们搞不懂的是大人说话,小孩子为什么非要走开;我们更不明白商量我自己的事,为什么反要我去一边玩!

人们常用“小皇帝”来比喻今天的孩子,其实不然,他们更象一群思想、

活动严格地受到父母、老师等成人社会禁锢的“小奴隶”。

在最近的一份全国知名报纸上转载了一篇《扬州日报》的对某博士校长的访谈文章,大标题赫然写着“为孩子设计一生”。③笔者十分困惑,忍不住要问,你有什么资格、凭什么要为别人设计一生?这种自以为是的设计的法律和科学依据是什么?一生的含义及设计它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设计一生的可行性何在?即或这种设计是合理可行的,但这种预先设定的人生还有什么玩味的地方,有什么神秘性可言,要知道,在人生道路上,保留一丝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向往、对未来的神秘心怀一种敬畏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出自多么善良的本意,这种不尊重孩子选择性的提法都是荒唐的、其行为更是有害的!

就学校教育而言,迄今为止,教学模式仍是灌输式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听。尽管师生都希望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在班级人数众多以及有限的资源下,教育的传播制度仍然是根据广播的模式加以设计的。” ④这种传统的单向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们必须按时到校、进入指定的教室、在指定的时间与指定的同学一起听指定的老师用指定的教材讲课,同时保持指定的进度、参加指定的考试、采用指定的标准衡量。如果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教育机会只能自己负责。此间,无论教师的讲解多么枯燥无味、学习的内容你是多么地不感兴趣或脱离你的认识实际,但除了无聊地等待外,你别无选择。

这种忽视学生自主选择性的、类似于工业生产的教育模式,只能批量生产出同一规格的“产品”,“单一”取代了“丰富”,抹煞的则是学生鲜活的个性和可贵的创造性,是教育权力的滥用,更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学生选择性丧失的根源

(一)社会权威对资源的垄断

无论是从知识经验、经济状况,还是情感水平看,青少年学生均属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权威的阴影之下。这种权威是青少年选择性的最大威胁。以成人文化为主的社会权威主要由家长权威、教师权威和社会权威构成。其中,家长权威表现为对经济和情感的垄断;教师权威表现为对知识和经验的垄断;社会权威则表现为对道义、规范和舆论的垄断。这些垄断几乎涵盖了青少年所有的生活空间。垄断亦即独占,独占则意味着对平等原则的漠视,没有平等又遑论选择。

(二)可怕的补偿心理

在我国,望子成龙的家长更广泛地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即寄望于子女来完成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来实现自己尚未实现的人生价值模式,而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子女的唯一性更是强化了这点。这包裹着家庭亲情“温情脉脉面纱”的“良好愿望”,是压在青少年心头最沉重的情感负担,其实质是父母把按自己的价值模式设计的人生加于子女之上,并打着“一切为你好”的旗帜,或泪眼相求或粗暴地强迫执行。在这里,子女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载体,没有选择,只有接受。

(三)学校教育体制

毫无疑问,体制造成的压抑是最大的压抑。客观地讲,我国教育体制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三个弊端,这就是划一、封闭和机械。⑤划一就是否定多样性,否定选择,这集中体现在考试原则中,考则学,不考则废,毫不留情。高考指挥棒,导致千军万马只能过独木桥。“金榜题名”几乎成了千家万户追求的共同梦想。考试的失败很快就可能演变为人生的失败,甚至于家庭的不幸。封闭则是划一的逻辑环节,封闭就是割裂联系、就是切断选择的根,为划一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营造一个单纯的氛围。机械则是最后必然的悲剧性结果,伴随着选择性的最终丧失,划一、封闭之后的产物就是机械,就是对个性的最终扼杀。

上述情况在我国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中演变为一种极为极端的教育功利思想和行为。为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学校,作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不惜对作为教育消费者的家长投其所好,以满足其消费意向,而学生(子女)则成为“这种交易”的最终牺牲品。因此,如果我们对教育反省的成果不能体现在体制方面的某些突破上,那么目前任何形式的教改均可能无功而返。

四、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价值

选择是人实现可能性的重要环节,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选择是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的充分发挥,选择更是人接触自然、参与社会、认识自我的重要桥梁。个体的成长、成熟在选择中完成;社会的发展、进步在选择中进行。今天,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既是选择的结果又是新的选择的现实前提,日益扩展的选择空间孕育着无穷的发展契机。

在对人的发展具有特殊影响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选择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参与热情的调动

学生愿意进行选择,这至少意味着愿意参与,而参与则意味着一种行为或兴趣取向。有参与就会有交流、有交流才会有沟通,才会有进步有发展。今天在学生中普遍流行的凡事不来气、凡事不合作的“无兴趣病”,让教育工作者头痛不已、施之无计,这其实就是学生对不尊重其选择性的一种消极反抗。我们对青少年说了太多的“不”,却很少聆听他们“要”什么。

(二)责任感的习得

如果选择是学生在自由原则下作出的自主选择,这可能更符合其自身实际,选择主体更容易把这种选择内容有效地整合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进而形成坚定的信念,那么他会更容易珍惜这种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自豪,视其为自己内在能力的表现和自己生活(非别人强加的生活)的一部分,会对这种选择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而这些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如果一些东西是别人强加的,我们却去苛求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不是勉为其难吗?

(三)能力的发展

选择是培养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土壤,是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桥梁。选择并非是简单的作出“Yes or No”的取舍,选择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展现,意味着分析、比较、协调和决断。在对各种复杂的可能性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反复权衡利弊的过程中,毫无疑问,个人的思维水平、意志、情感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好的磨砺,而这些磨砺是形成和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

(四)自由、民主、平等观念的塑造

自由是选择的前提,民主是选择的土壤,平等是选择的条件。在无数次选择实践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自尊与尊人的关系,容易在重新审视一系列交往关系中逐渐体会并学会尊重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精神实质和价值。

(五)对人生真义的领悟

在选择中,学生会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选择既是一种确定,也是一种放弃,更是一种境界。有得必有失,有舍方有取。“多中选一”,要么是追求卓越,

要么是追求平衡。“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是追求卓越;“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⑥,这是追求平衡。通常,追求卓越的选择只立足于一己或一因,是独秀;而追求平衡的选择则照顾众人或众因,是兼善。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也是人生的两种不同境界。

五、选择性的培养

家庭教育专家卢勤论及“人生三大选择”的话题时,曾这样写道,“过去,我们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听话,听爸爸、妈妈、阿姨、老师的话,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是,当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后,当社会前进的脚步迈入商品经济的时代后,我们忽然发现,今天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时,面对社会纷繁莫测的变化,再强调孩子听话就远远不够了,而应该意识到要教会他们具备某种能力。我想,这种种能力中,孩子们最急需的一种能力是:选择的能力。” ⑦这些年来,总有一些“当什么什么之后,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最急需什么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议论,每每看到或听到这些,心中很不是滋味。能够有所“发现”固然是好事,但总在多年以后,才“忽然发现”则是一种悲哀,尤其是这种“忽然发现”如果出现在成长着的孩子身上,则更是一种不幸。人生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脚踏实地进行长期细致地塑造某种正确品质的工作,比起事后临时慌里慌张去纠正某些偏差更有价值。

种种能力中,卢勤老师尤重选择能力的主张,笔者深以为是。在选择性的培养方面,我想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是必要的。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真正的尊重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真正的人本思想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性。我们不要过早地把学生或子女纳入到成人化的轨道上来,要勇于把选择权还给他们,要把童年生活中弥足珍贵的天真烂漫还给他们,不要拔苗助长、更不能越俎代庖。不要以为把什么都抓在手里就是拥有,也不要以为控制一切就不会失去。任何人的成熟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一定要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们成长的脚步。

(二)营造宽松的环境,创造更多的机会

尊重自由原则,营造自主选择的氛围,不要过多地设定“目标ABC、方案一二三”式的条件限制,这样的选择才更容易激活其创造性,当然,还得给学生留有足够的选择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目前的现状是设定的条件太多,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分解得支离破碎,日程则被各种“教学计

划”排得爆满,学生疲于奔命、自主支配的时空少得可怜。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行为的。

(三)创新教学及活动组织形式,盘活教育资源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内容,好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创新形式是提高效率的最佳渠道。在形式的创新上,最重要的是敢于对传统和习惯说“不”:学习不一定非得在教室或学校里面进行;教室不一定非要固定而不能流动;教室的布置不一定非得是“秧田式”的;安安静静的课堂纪律不一定就是好事;教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完成教学任务”;每节课的时间不一定非得一样……,这些“不一定”充满着运动变化的生机,其实就是丰富的可能性、选择的多样性;传统形式则往往是单一的、固着的状态,是静止和机械的,也就是对可能性的排斥、对选择性的否定。

(四)去标准化和模式化

应该强调开放性,鼓励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就应给予承认和尊重。设定所谓的“标准”、机械地强调“唯一性”,既不符合认知规律,亦有悖辩证法,对创造性是一种扼杀。

应该尊重差异性、尊重矛盾的特殊性。我们曾热衷于什么什么“先进模式”的推广,这种作法,可能适用于其他领域,但决不适合教育领域。教育是人的工作,具有极为复杂多变的个性特征,用某种模式简单地去套去框,显然不是明智的。我个人认为,与其提“模式推广”,还不如用“经验交流”更妥当。

去标准化和模式化同时意味着我们要有勇气允许学生犯错误,并能尊重其错误,因为一定的错误体验对人生的成长是非常必要且可贵的。

(五)传授必要的选择技巧

教师或家长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当然,让学生(子女)自由自主选择不等于让其任意所为,适当的引导和建议是必需的。此外,在选择中,教师和家长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传授其一些必要的选择技巧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总之,在塑造选择性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问题也盘根错节,但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也是必须要去面对的。

注释:

①黎君:论"人的可能"与教育。[D]上海,华东师大教育系1999年博士论文,第23页

②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161页

③中国青年报,中学生暑期教育专题。[N]2005年4月26日。

④(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M]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⑤张力主编:21世纪教育展望:中国与世界。[C]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36页

⑥《老子.八章》

⑦卢勤:写给年轻妈妈。[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一版,第200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心理上的个别差异而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先生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孔子一生的教学实践都贯穿着“因材施教”这个教学原则。先天禀赋、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学生不一样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需求,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来自教师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的关怀与照顾,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育 世界各国一直在探讨个性差异和个别施教的问题。随着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尤其是电化教学的开展,一方面教学摆脱了课堂空间的限制,对象在扩大;另一方面在一般教学中如何适应个别差异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研究因材施教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因材施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从而达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要求,而有一部分较突出的孩子,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孩子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然而,确实有一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跟不上教学大纲的进度,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在教学中除了要照顾大多数学生以外,还应非常重视观察和研究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原因,并加以校正。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中,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能灵活的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这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教育学原理 1、联系实际,谈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它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广义:凡是以教和学为活动形式,有意识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得到发展的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 教育者是活动的主体,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育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中介的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三者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者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4、教育起源上有几种观点? (1)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沛西·能,观点:教育存在于人类社会和动物届中,教育的产生来源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忽略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2)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评价:看到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但是否定了教育的有目的性,尽从个体的无意识的模仿来解释教育的起源。 (3)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4)生活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观点:教育是来自对生活的需要。 5、教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6、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而人类具有高级语言符号系统,藉此系统,人能将经验类化,使人类具有自觉的类意识,能自觉地维持类的发展,并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使人能为共同的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 3、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动物一旦长成之后,就离开自己独立的生活,它的“教育”历程也告终结,而人的教育则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 二、大教育观的最终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教育基于提高人的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终身教育:时间、空间、方式、性质) 三、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不定期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3、文字的出现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四、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社会化 3、教育产业化 4、教育民主化 5、教育国际化 6、教育现代化 7、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方法、教育形式、教育的文化背景) 现代教育的特点是:鲜明的生产性、大众化道路、内容科学化、班级授课 五、你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中介: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人行为、言谈举止、处世方式、与学生态度是否公平)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包括器物)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社会文化、风俗、乡土人情、教育目的、方法、手段)的东西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动态联系: 关系: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主体性、必须在受教育者的“学”中才能成立 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主体,必须教育者的“教”与之相对应才能实现 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教育者是主体,教育中介是客体。教育中介都是教育者直接作用的对象,教育者是行为的发出者,总是教育者利用教育中介传达意识,教育者必须选择、认同、吸收这种中介,而后才能影响自己在施教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行为。 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但这并不意谓着受教育者是客体。只有受教育乾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受教育者,发挥他对教育中介的主体作用,即发挥复合主体的作用,教育中介才起到教育中介的作用;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观,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教育中介,促进自身的发展。教育中介仍只充当客体,处于客体地位。 (二)、教育学的诞生与发展 赞诃夫凯洛夫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教育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实,应试教育中的“差生”绝大部分不仅与其他同学无差异,甚至还可能具备更多尚未被发掘的潜能。教师要正视、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1.根据学生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 我国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幅名为《教育》的漫画,画面上是一个身着围裙的作坊工人在案板上用模子做泥人,已经做好的一大堆泥人都是面貌相同的死板的土偶,且千偶一面,毫无生气。画中含蓄而意味深长地指出:蔑视、束缚个性的专制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只能培养出一群没有趣味、没有活力、没有特色、机械呆板的“泥人”式的学生。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因为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个性化”,并根据这一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与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教学准备要充分,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学导教,以教促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得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平等地享受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2.根据学生差异组织课堂教学 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传统教学中那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了对学生的共同要求,而抹杀了学生的差异性,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等都了如指掌,并据此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也常有不同的回答。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不能固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应当与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其次,要认同学生的各种想法,不能随便或过早作出结论。认识和理解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允许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问题,用自己的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有的方法在教师看来是最好的,但不同的学生却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适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中应注重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笔者在参加2014年南京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准备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气温有多高》,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之上,我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以下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选自科学三年级下册《关心天气》单元的内容,本课是这一单元第一个指导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实践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测量气温的高低,分析处理数据,敢于就数据中的情况与他人交流意见,并能体会标准化测量的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对天气预报比较熟悉,会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但对气温值如何获取充满着好奇。学生在学习中初次接触温度表,对温度表的使用并不清楚,本课第一次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且通过数据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设计理念 从学生科学探究的需要出发,抓住学生对于科学的

强烈好奇心,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教学过程 (一)谈话方式轻松直接进入主题 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学导入并不需要太复杂。不妨直接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气温是高还是低呢?有没有方法可以准确得知现在教室内的气温有多高呢?” 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气温测量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 (二)通过观察,了解温度表的构造和使用 引入温度表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温度表,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温度表的构造。在学生感性描述的基础上,教师详细讲授摄氏度的概念,并规范了温度表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语言是丰富的。] 接下来和学生共同探讨温度表的使用和读数。这里尤其要区分好零上和零下两种不同的读法,并加以练习。 温度表的读写,是本课的重点。这里我特意放慢了讲解的速度,边讲解边板书,并让学生练习读写,以期学生区分好零上零下温度的读法和写法。并巧妙设计练习,调动

读教育学后的心得体会

读教育学后的心得体会 曹华林 2010年上期,我通过学习教育学,明确了教育学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我从事教师行业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学习教育学和参与教学实践,我找到了答案——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同时,我弄清了教学过程的规律,使我比较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包括六个阶段: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其中,在引起学生求知欲和巩固知识阶段,我取得了一些成效。 教学开始之初,我不够重视如何去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就是开门见山地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学生仿佛就被灌输一种“老师要我学,我就学”的思想。所以学生的积极性都不太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活动,产生于对知识的需要与追求。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那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呢?在教学起始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一般来说,只有当学生面临问题、困境,渴求新知识和寻找答案,并获得突破时,他们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识上便产生了知与不知的矛盾,出现了求知的内在动力,主动地看书、听教师讲解、开展积极的认识活动,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后,学生都很惊叹计算出来的结果。除了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求知欲之外,还可以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材料。例如我在教“用图表直观反映数据”,让学生先观察工作表中的大量数据,能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吗?没有。再看看转化后的数据图表,有平面的、立体的,有不同颜色的,就会对数据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并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应当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后,要立即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求知欲。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知识,也许曾经牢牢记住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忘了。就拿信息技术课来说,一星期只有一节课,绝大多数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学过的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一位教育专家讲到“世上没有任何两粒沙子是一样的,也没有任何两粒相同的树叶。”这句话真是恰到好处地证明了我们每一个学生,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千差万别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偏远民族学校因为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学生的差异更是严重。这就给我们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就是说我们在如此众多的孩子当中,又面对着如此大的差异,如何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我想这是当前在我们每一个老师面前摆的一个很严峻的话题。但是经过对课题的学习,专家从各方面阐述了,我们的学生差异虽然很大,但是这种差异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即理解到的是孩子智力上是有差异的;孩子认知风格或者说学习风格也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学习动机是不一样的;专家使用了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实行分析,我认真地学习之后我想对于我今后的教育、教学都会提供很大的协助。为此,我就自己今后将如何注重孩子个体的发展,不让自己在成为故事中愚蠢的马夫。 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像我们偏远山区的城镇小学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是存有着较大的差异的。原因就是留守儿童较多,因为监护人教育观点、知识水平与教育方法等存有的缺陷,以及“留守儿童”精神缺乏依托,生活单调,接受不良影响的机率大大高于正常家庭儿童,加之父母不能足额或按时提供生活、学习费用等因素,“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出现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堪忧。这对于我们当地的教师来说责任更重大。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让每个孩子都在学校享受到家的温暖,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 一、深入了解,合理分层。 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在做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 三个组。A组为优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后进生。考虑到C组学生各方面水平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组同学坐在中间,与A组同桌,这样有利于A组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组学生,使C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协助。但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重学生的发展变化,进步了的学生,我们就要即时对分层的情况实行调整,满足他们的上进心,便于他们能更好地发展。 二、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促动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准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分层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策略,对不同水准、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学目标的实现,总是要依靠一定的教学方法。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即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对A组学生与B组学生是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完成每节课所规定的任务。对C组学生是以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启发诱导,必要的讲解,学习新知,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前者是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指导时采取引导着走,放开走的方法。后者则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指导时可采取领着走,扶着走的办法,从而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贯穿课堂始终。 分层设计课堂提问,为了保证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机会均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上、中、下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C组学生;中档题则面向B组学生;难度大的问题,

尊重学生人格---理解信任学生

2016年塘子小学 尊重学生人格理解信任学生 摘要:塘子小学由于地理偏僻,教学资源短缺,学生家长受经济社会的影响,个个都是忙完农活抓紧时间外出打工,一心抓经济,无心对孩子进行教育管理,把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班主任老师,使得孩子在校问题严重,难于管理。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一是要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及社会的爱。其次,要理解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在对学生严爱相济的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挫折磨砺。另外,适时召开家长会,及时和家长沟通联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使得家长和学校共同对学生管理好、教育好。 关键词:尊重关爱理解信任严爱相济,挫折磨砺家访 从2014年任教的第一天起到现在,我一直耕耘在农村小学教育这片天地里,担任了3年的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懂得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因此,我深深认识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 新时代的小学生们早熟,接受了许多社会信息,甚至形成了不少成人化的思想,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对老师的教诲洗耳恭听,相反越来越个性张扬。班主任应该与学生进行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多在学生需要获得帮助时伸出温暖之手,发现有困难的,有厌学情绪的,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无学习积极性的,不是采取直接的体罚方式,而是多花点时间关注、督促、鼓励他,让该

生知道老师是真诚的关爱他而不是冷落他,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农村小学尤为重要(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关爱)。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学生的人格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二、理解信任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 “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坏孩子,只有犯错误的学生”。的确,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的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指导。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意识非常强,容易陷入迷茫,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极端。如果我们老师不能宽容,过分苛求,违背生理成长规律,我想我们的孩子也许就被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毁了。因此我认为爱学生要从理解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做起。我曾教过这样一位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刚来不久就经常无事生非,出手打人,与同学关系紧张,还喜怒无常。于是我

教育学原理的复习思考题答案补充版

教育学原理的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关于教育的困惑主要有哪些 (1)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 (2)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3)教育即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雅斯贝尔斯 (4)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 (5)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就成特别的器皿。——蔡元培 (6)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7)教育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活动 ①本能与社会化的内容 ②个体的直接经验与类的经验 ③适应与改造 (2)教育的特殊性 ①教育活动是有意识地以人为直接对象的,它不同于其他以物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 ②教育与其他有意识地以人为直接对象的活动还有区别,教育是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3)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①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 ③学校教育是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缺乏的是哪些方面近期准备如何完善自己 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性向 专业素养:教育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育智慧 (1)专业知识: 知识结构: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知识 (2)专业情意:爱学生、爱工作 ①没有这一条,什么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技术都是一句空话。教师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才能主动关注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②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学生温和的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如果加以爱护是教育的一种境界,那么不加伤害应该成为教育的底线。 (3)专业性向:成功教育的人格特征 (4)专业自我:教师个体对自身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肯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 (5)教育理念: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①确信与坚守 有教育思想,即便是零散的教育看法,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要通过抗争来坚守它,承诺它,实践它。是什么因素在干扰着教师的信念,消磨着教师坚守教育信念的意志答案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知识授受主义的教育倾向、功利主义的教育评价、控制主义的教育管理制度的混血儿。 ②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发展观是其中的核心 (6)能力结构 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心理辅导的能力 (7)教育智慧:教育情境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教育可以预设,但不可以预定 3.你周围存在哪些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你如何看待它们 我国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1)城乡教育的差距: (2)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教育学练习题答案.doc

教育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 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2.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 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3.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 民主型 B. 放任自流型 C. 仁慈专断型 D. 强硬专断型 4. 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 A. 教育作用 B. 评价作用 C. 导向作用 D. 激励作用 5. 最早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孔子 D. 夸美纽斯 6.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 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7.()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 8.()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堂,学生大 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 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10.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 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 这种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读书法 C. 文献法 D. 行动研究法 11.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2. “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 夏代 C. 西周 D. 东周 13. 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 社会生产力 B. 文化传统 C. 社会制度 D. 科技水平 14.()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15.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当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不仅体现在课业负担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沉重的心理负担方面。 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而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恰当的教育方 式方法,则是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更为重要的原因。 有些教师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常常埋怨学生、埋怨学生家长:“别人会,你为什么 不会?真笨!”“你的孩子怎么那么笨,我教了好多遍,他就是不会!”“我教的学生中没见过 像你这样的,考得这么差!”这是多少教师常挂在嘴边上的话,教师的较真儿几近苛刻。教师的这些话对学生的自尊、自信心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他有可能使一个喜欢学习的学生对学习 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厌烦心理而不再学习了,对老师也产生了抵触情绪。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 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 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 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中学生的人格尤为重要。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 学校生活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细致的了解。而要了 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 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 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 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 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才能顺 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才能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才能带动整个班级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要建立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需要教师放下自己的架子,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流,不把自 己的意愿、想法强加给学生。现今流行的一句话——“蹲下来看孩子”,便是典型的爱孩子的 表现。 要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就要爱孩子。“教师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失去对学生的爱,教师 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爱孩子,要学会博爱,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给予他们慈母或慈父般的关怀。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努力,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总的来说,我们爱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坚持全面育人的观念,平等地对待学生 “全面”指的是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指学生个体在体现社会要求方 面的全面性;二是指学生个体素质内在结构方面的全面性。前者,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社会 化的教育过程中,真正能够在德、智、体、心诸方面给学生以全面的教育和引导。其中,德 是第一位的。在当代社会教师的第一职责应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第 三才是传授具体知识。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特点,热爱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现实地、具体地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所产生 的一种强烈的、高尚无私的道德情感。苏霍姆斯基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他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既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推心置腹的知心朋友,又要在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身为教育工作者,天天接触教育谈论教育,反对制度却又遵循制度,真是有很多的无奈。作为一位人民教师,一定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特长,我们不能苛求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优秀的,个个都是成绩最好的,个个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教师是“伯乐”,善于相马。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就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从新课程标准来看,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存在的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

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每个人都有成材的潜力,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或许在这学习方面不入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差,我们之所以说他不好,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只盯着他的书本知识掌握的多少,忽略了其他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真正做孔夫子的先进教育理念的践行着吧,我相信,我们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的美好!

“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

“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教育学原理论文 “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 【内容提要】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是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演变史以及当今教师教育事业需求之必然产物,也符合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或是方法论的学问。建构当代中国的“教师教育学”,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的滋养,有必要加强学科制度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并须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教育学科队伍。 【关键词】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学科发展 【作者简介】陈永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博士生。(上海200034) 当今世界通用的“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包括教师的培养、任用和进修三个阶段的教育。为了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各种问题,各国都把师资队伍建设视为至关重要的突破口。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以及优化师资队伍,使教师的培养、任用、进修各个阶段具有连贯性,即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有机统合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使两者在“教师教育”之概念上得以融合与升华,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进入21世纪教师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 随着我国面向世界的步伐加快加大,“教师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门类业已诞生。至今,已有集美大学、江苏大学、宁波大学等一批综合性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一批高师院校陆续设立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在内的一批师范院校也已经

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师教育”必修科目。因此,“教师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构建工作也顺理成章地被提上议事日程。在2006年12月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倡议,希望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有必要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当前,这种实际需求以及时代呼声正在与日俱增。 一、“教师教育学”的建立体现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之一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矛盾运动。当今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诸多教育工作,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困惑层出不穷,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正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或危机。若从教师教育研究者自身的职责与使命而言,理当关注教师教育学科的开拓创新,有必要对“教师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安身立命的理据及其合法性进行理性思考。一方面,这可以回应学界关于“教师教育只是一个领域,而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种种质疑之声;另一方面,通过抛砖引玉式的践行和倡言,力求“教师教育学”的早日问世,并能得到科学健康的发展。 (一)百年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呼唤教师教育学的诞生 我国师范教育发轫于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清代末期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照搬日本学制创立了近代师范学堂。1904年模仿日本的师范教育制度,1922年变为美国型师资培养体制,1951年又转成苏联型师资培养制度,现今力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制,其间经历了百余年风雨洗礼的变革沧桑。 最初,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为寻求国家富强和民族的独立生存,以终结

健康教育学复习思考题(20200628122428)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第一章绪论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标、任务是什么?何谓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有哪5 个优先领域?健康教育于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教育的意义?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一般有哪几个主要步骤?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可能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于技能?第二章第二章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人类行为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什么是认知不协调? 试举例说明影响行为的社会因素?促进健康的行为与危害健康的行为各有何特点?为什么在健康教育实践中针对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第三章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知信行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论背景与假设?保护动机理论? 为什么会提出自我效能?行为改变阶段模式的认知层面及行为层面?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对理性行为理论有何发展?各人际水平理论的特点?各人群与社区水平理论的特点如何用健康相关行为解释人们的行为发生发展的原因?如何用健康相关行为理论模式指导制定健康教育实施计划?第四章第四章社会动员与社会营销 什么是社会动员? 社会动员的目的? 什么是社区参与?社会动员的步骤、对象?社会动员成功的条件? 社会营销的涵义?社会营销涉及的基本概念?社会营销活动的要点?如何对对象人群进行细分?健康教育市场的特点?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营销模式引入健康教育领域,对你有何启发?社会营销活动的要点可以如何应用于健康教育实践? 第五章第五章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什么是传播?传播的过程模式?传播的分类? 什么是健康传播? 什么是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基本技巧有?什么是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什么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媒介的选择? 什么是传播材料预试验?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第六章第六章健康教育培训方法 健康教育培训的基本原则? 如何运用同伴教育方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 第七章第七章在健康教育中应用心理评估与心理咨询方法? 什么是心理评估?心理评定量表的性质与构成? 如何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使用量表的注意事项?什么是心理咨询?第八章第八章健康教育诊断 什么是格林模式? 格林模式的步骤及逻辑关系?社会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 行为与环境诊断? 教育与生态诊断? 教育与生态诊断? 组织与政策诊断? 在格林模式中应用行为理论的框架? 健康教育诊断调查的资料收集与分析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九章第九章健康教育计划与干预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要点? 健康教育干预的步骤?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哈医大附属逸夫学校陶叶佩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是我从教多年一直坚持的育人原则。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之内的学生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 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等都了如指掌,并据此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也常有不同的回答。有一次,仲由(即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道理之后是否就要实行,孔子对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求说:“听到后就应该去做。”公西华见到这种情况有些疑惑,就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人。”(意思是冉求平日遇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胆大好胜,所以我要压阻他。)孔子的因材施教的主张,是一条宝贵的教育经验。 世界各国一直在探讨个性差异和个别施教的问题。随着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尤其是电化教学的开展,一方面教学摆脱了课堂空间的限制,对象在扩大;另一方面在一般教学中如何适应个别差异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研究因材施教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接受训练,从而达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要求,而且有一部分较突出的孩子,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孩子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让他们都做到“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然而,确实有一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跟不上教学大纲的进度,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在教学中我除了照顾大多数学生以外,还非常重视观察和研究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原因,并加以校正。 1、学习态度不端正。 形成对学习马马虎虎漠不关心的态度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长远动机;有的是因为有某种特殊爱好,迷恋着某种活动;有的是兴趣分散,不专心学习;有的是由于学习或生活方面的一时不顺利,改变了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这后一类学生多半由于有强烈荣誉感和自尊心,对学习上的失败特别敏感,由于条件不利,遭遇困难,就常以“不在乎”的表现掩饰自己的失败,久而久之,形成不正确对待学习的习惯。 对于这些学生,应当针对不同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帮助他们端正态度。 针对第一种学生,我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目的并树立远大理想;对于因迷恋游戏机、上网等荒废学业的学生则通过积极诱导,把他的特殊爱好与学习结合起来;而对第三种学生我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以学习为中心发展其他兴趣;至于最后一种学生,则需要培养他们对待困难或失败的正确态度,并积极帮助他们迅速摆脱这种不利的情况。 2.缺乏某些良好的性格特点 有的学生成绩不良是由于学习信心的不足或丧失;有的则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如缺乏足够的坚忍性、自制力等。造成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丧失的客观原因可能是:由于缺课或教师工作的疏忽,使学生对课程中某些知识或技能掌握不完全或不巩固,跟不上班级的共同作业。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对学习丧失信心,并且可能形成自信心不足的稳固的性格特点。另外,成人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家长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

(0405)《教育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405)《教育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用于检查在活动过程中被评者的进展或进步情况,用以调节活动进程,通过反馈信息保证目标顺利实现。如在教学中,当一单元或一个章节学习完后,作一次测验,以检查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调整和改进整个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以帮助学生完全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这种评价可以及时探寻影响质量和目标实现的原因,以便立刻采取措施加以补正,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2、教育测量 教育测量就是对教育的特征、属性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定理描述,它主要用于对学生的精神特性进行数量化测定。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以及教育措施上的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 3教学 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所积累的文明成果的一种认识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以提高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思想、文化与技能等多方面素质。 4教育评价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从而做出价值判断。组成教育评价系统的要素包括价值目标、人员组织、实施程序、方法技术与质量保证,其中价值目标包括价值、目标、指标三个基本因素;人员组织是对评价构成的规定,包括机构、角色、职能等基本因素;实施程序是对基本过程的规定,包括评价的方式、步骤和分工;方法技术是对评价的认知过程与工作方式的规定,它包括方法论、具体方法与操作技术三个层次;质量保证是对评价科学性的规定。 5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所倡导,是罗杰斯教育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