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
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优秀范文6篇)

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优秀范文6篇)关于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精选4篇优秀范文,字数为300字。
《简爱》的夏洛蒂。
勃朗特是一个出生于贫穷家庭的女孩,父母早亡,寄人篱下。
她的姨妈去世后,寄托了舅妈们的希望,她的舅舅和表哥,表弟们收留她,她从小受尽了各种磨难,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简爱电影观后感(优秀范文):1《简爱》的夏洛蒂。
勃朗特是一个出生于贫穷家庭的女孩,父母早亡,寄人篱下。
她的姨妈去世后,寄托了舅妈们的希望,她的舅舅和表哥,表弟们收留她,她从小受尽了各种磨难,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父母的血汗换来的。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不能只靠一次的成功,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重新站起来,继续走下去。
这是简爱。
简爱电影观后感(优秀范文):2最近,我看了一本叫《简爱》的书,这是英国的夏洛蒂。
勃郎特在她出生的那一夜写的一首小诗,里面写了简爱从小到大的遭遇:在她幼小而美好的心灵中有着深深地仇恨;在她刚来到罗切斯特先生家时,就受到了歧视,她的舅母,儿子以及她的舅母的,使她一次一次地低人一等,最后她的舅母得不到解决。
这个时候简爱就在想:如果我是简爱就好了,我要是我的舅母就好了,不能给我一个好的条件;如果我是简?爱就好了,在我受到别人侮辱的时侯我会挺身而出,我会尽我所能去拯救她们的命运。
这本书让我知道,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我以后一定要学习简爱身上的优点,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我也会尽我所能的去解决,我要学会克服困难。
简爱电影观后感(优秀范文):3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简爱出身贫寒,父母双亡。
但她坚强勇敢,自尊自信,并努力克服困难,在桑菲尔德庄园的家庭中,受尽了。
但是,她并没有被命运,而是坚强,勇敢的站了起来,坚定不移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后来,简爱终于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一个不受欺负的女孩。
我们要做个坚强的女孩。
简爱电影观后感(精选12篇)

简爱电影观后感(精选12篇)简爱电影观后感(精选12篇) 看完某⼀作品后,相信⼤家⼀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是⼩编精⼼整理的简爱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简爱电影观后感篇1 《简爱》是⼀部经典作品,同它的作者夏洛蒂勃郞特⼀样,有关传奇的故事。
这两天重温了1996年版本和2011年版本的电影《简爱》,再次体会着这部传世名著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思考。
《简爱》是具有最多版本的电影与电视的名著,据称有20多个版本。
我看完了两个版本以后,感觉还是1996年这个版本最经典。
画⾯和故事情节设计的都很好。
⽽2011版本虽然画⾯⾼清,但内容与1996版本多有雷同,其中个别情节感觉稍显突兀。
但两个版本都让我在简爱回到罗切斯特的那个桥段流下了感动的泪⽔。
简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有做⼈的尊严,有对命运的抗争,也有对爱情的歌颂。
给我们的启⽰是,⽆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即使有再⼤的苦难和挫折,都要咬⽛坚持。
就像简爱的作者⼀样,⽆论别⼈怎么看待她的作品,却始终坚持写作,最终给我们留下了这样⼀部伟⼤的作品。
看完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19世纪欧洲的场景,建筑,服饰,礼仪,尤其是⼥性的服饰中那个帽⼦,很有特点,我想应该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吧。
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些传统的礼仪已经很少了,⼈们习惯了⾃由⾃在,越来越少顾及别⼈的感受,这是很危险的。
最后⼀点感受,伟⼤的作品源⾃伟⼤的⽣活,伟⼤的成功源于深刻的苦难。
关于夏洛蒂三姐妹及其家庭,我们只能⽤⾟酸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正在在苦难的⽣活中成长起来的三姐妹,给我们留下了传世的经典。
同样,刚刚获得诺贝尔⽂学奖的中国作家莫⾔,每⼀部名著都与其童年艰⾟的农村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反观今天⾃⼰的孩⼦,⽣活安逸,⾐⾷⽆忧,这⼀点反⽽让⼈为其将来担起⼼来。
也许我们想的有点多余,但却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点。
简爱电影观后感篇2 《简·爱》是勃朗特的作品,讲述的是⼀个孤⼥的故事,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性闪着耀眼的光芒,给我们展现给我们的正是⼀种化繁为简,是⼀种返璞归真,是⼀种追求全⼼付出的感觉。
关于简爱的电影观后感600字5篇

关于简爱的电影观后感600字5篇关于《简爱》的电影观后感600字1《简·爱》是勃朗特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孤女的故事,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人性闪着耀眼的`光芒,给我们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
简·爱是个孤女,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母家里。
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
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
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
以后,简被送进了洛伍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
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
她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
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偌大的宅第只有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她就是简的学生。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
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
她爱上了罗切斯特。
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
当他向简求婚时,简答应了他。
婚礼前夜,简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
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
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
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离开了罗切斯特。
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最后在泽地房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
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决定将财产平分。
简爱电影观后感400字10篇

简爱电影观后感400字10篇电影是文物的具体创建文化。
它们反映了这些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了它们。
电影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大众娱乐的来源,以下是我准备的简爱电影观后感400字范文,欢迎借鉴学习。
简爱电影观后感400字1《简爱》是一部经典作品,同它的夏洛蒂勃郞特一样,有关传奇的故事。
这两天重温了1996年版本和20-年版本的电影《简爱》,再次体会着这部传世名著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思考。
《简爱》是具有最多版本的电影与电视的名著,据称有20多个版本。
我看完了两个版本以后,感觉还是1996年这个版本最经典。
画面和故事情节设计的都很好。
而20-版本虽然画面高清,但内容与1996版本多有雷同,其中个别情节感觉稍显突兀。
但两个版本都让我在简爱回到罗切斯特的那个桥段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简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有做人的尊严,有对命运的抗争,也有对爱情的歌颂。
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即使有再大的苦难和挫折,都要咬牙坚持。
就像简爱的一样,无论别人怎么看待她的作品,却始终坚持写作,最终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
看完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19世纪欧洲的场景,建筑,服饰,礼仪,尤其是女性的服饰中那个帽子,很有特点,我想应该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吧。
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些传统的礼仪已经很少了,人们习惯了自由自在,越来越少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是很危险的。
最后一点感受,伟大的作品源自伟大的生活,伟大的成功源于深刻的苦难。
关于夏洛蒂三姐妹及其家庭,我们只能用辛酸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正在在苦难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三姐妹,给我们留下了传世的经典。
同样,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每一部名著都与其童年艰辛的农村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反观今天自己的孩子,生活安逸,衣食无忧,这一点反而让人为其将来担起心来。
也许我们想的有点多余,但却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一点。
让我们感谢夏洛蒂勃郞特为我们写出了这样的作品!简爱电影观后感400字2《简爱》,上学的时候读过原著,今天看了电影。
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

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相关推荐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精选10篇)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篇1《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小说,它告诉人们一个人生的真谛。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温柔,清纯,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众,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
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简爱生存在一个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篇2《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
它通过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屈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的女性形象。
它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人物对成为一个大人物的渴望,追求和憧憬。
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主人公,也许并无太多新颖独特之处。
可是在一百五十年前,在维多利亚时的英国,社会上贵族富豪踌躇满志,神父教士“神恩”浩荡,等级森严,习俗累累,金钱第一,男权至上,文学作品中则绅士淑女济济一堂,欢宴舞会连篇累牍。
突然间,在那众多的男女主人公中,钻出了一个无才无貌的小女人,观念新颖独特,个性坚毅倔强,居然还敢批判宗教事业,嘲笑社会风习,藐视地位财力,主张男女平等,而且感情真挚,直率坦诚。
她真实的再现了小人物简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于追求,细腻的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
电影《简爱》的观后感3篇800字

《简爱》的观后感1简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有做人的尊严,有对命运的抗争,也有对爱情的歌颂。
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即使有再大的苦难和挫折,都要咬牙坚持。
就像简爱的作者一样,无论别人怎么看待她的作品,却始终坚持写作,最终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
看完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19世纪欧洲的场景,建筑,服饰,礼仪,尤其是女性的服饰中那个帽子,很有特点,我想应该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吧。
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些传统的礼仪已经很少了,人们习惯了自由自在,越来越少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是很危险的。
最后一点感受,伟大的作品源自伟大的生活,伟大的成功源于深刻的苦难。
关于夏洛蒂三姐妹及其家庭,我们只能用辛酸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正在在苦难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三姐妹,给我们留下了传世的经典。
同样,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每一部名着都与其童年艰辛的农村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反观今天自己的孩子,生活安逸,衣食无忧,这一点反而让人为其将来担起心来。
也许我们想的有点多余,但却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一点。
《简爱》的观后感2在暑假里,我读过这本书,今天,我又看过了这部电影,感觉电影的效果更加好,活灵活现,使人身临其境。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孤儿简爱,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
父母由于染上了伤寒,都去世了。
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舅家里,舅舅去世后,简爱经常受各种歧视和虐待。
一次由于反抗表格的殴打,简爱被关进了红房子里。
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他大病一场。
舅妈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后来,简爱就被送到了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更是严格,生活艰苦,院长很冷酷,没有人给她一点儿温暖。
在那里,别的女孩儿们都欺负她,就只有海伦对她很好,所以她们结成了朋友,整天一块儿玩耍。
由于孤儿院的生活艰苦,许多女孩儿都病死,就连简爱最好的朋友海伦也得了重病,死去了。
简爱在孤儿院生活了十几年,在里面学到了不少知识,当她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后来,她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求某家庭教师的职业。
电影简爱的观后感

电影简爱的观后感电影简爱的观后感(精选篇1)镜头初开,恍惚间,我以为我在看《爱丽丝梦游仙境》。
米娅华西科沃斯卡满脸的惊恐,总让我联想到那个在仙境里面不知所措的爱丽丝。
影片伊始讲述的就是简爱仓忙掏出桑菲尔德庄园,她迷惘,她心伤,她绝望,她无助。
可惜,这个情节是多余的,或者说,是失败的。
这就要牵扯到影片的受众立场问题,就是说,这部影片到底是拍給看过名著的看的,还是拍給所有的不管有没有看过名著的人看的。
如果是后者,那么电影开始的这段根本就没有必要,你想说明什么呢?又想表现什么呢?没有前面情节的铺垫,观众是不会理解简爱的痛苦的,更谈何让人身临其境呢?另有他说,影片从此切入是倒叙的插入点。
其实不尽然,电影看下来,我倒觉得倒叙的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换句话说,倒叙相比较于顺叙,是看不出明显的优势的,反倒显得累赘。
其实电影的时长还是不短的,两个小时,我觉得是可以涵括名著的基本内容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电影完全是在赶场次,一个连续的故事情节,电影却拍的很突兀,这就是倒叙的弊端了。
因为倒叙,所以要把情节拆开分裂,但是情节一旦分裂,前后就或多或少有逻辑上的衔接和转换,而这种衔接和转换,处理的好,费时,处理的不好,那么电影就缺胳膊少腿,影片首先出现的男角儿是圣约翰,就此导演的心思就此昭然若揭了。
按理,首先出现的可以是约翰,可以是里德舅妈,甚至可以是佣人贝西,可为什么偏偏是圣约翰呢?因为和简爱有密切联系的两个男角儿,一个是圣约翰,另一个就是罗切斯特。
先抛块砖,才能引出玉。
导演是希望能够着重的描写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缠绵爱情。
简而言之,就是着重将简爱怎样谈恋爱的。
其实这又要牵扯到名著的主旨问题。
《简爱》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讴歌简爱的独立精神,反抗精神,自尊和自爱的精神,而这些精神有不小的部分是渗透在简爱的幼年时期的,简单来说,简爱在舅妈家的那一段生活时期,其实是对塑造简爱的人物性格有不小的比重的。
所以,如果对名著本身不熟悉的人,再加上影片情节的倾斜,观众是不会深谙名著本身所要传达的境界的。
关于简爱的观后感800字(精彩10篇)

关于简爱的观后感800字(精彩10篇)简爱电影观后感700字篇一《简爱》是具有最多版本的电影与电视的名著,据称有20多个版本。
我看完了两个版本以后,感觉还是1996年这个版本最经典。
画面和故事情节设计的都很好。
而20-版本虽然画面高清,但内容与1996版本多有雷同,其中个别情节感觉稍显突兀。
但两个版本都让我在简爱回到罗切斯特的那个桥段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看完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19世纪欧洲的场景,建筑,服饰,礼仪,尤其是女性的服饰中那个帽子,很有特点,我想应该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吧。
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些传统的礼仪已经很少了,人们习惯了自由自在,越来越少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是很危险的。
最后一点感受,伟大的作品源自伟大的生活,伟大的成功源于深刻的苦难。
关于夏洛蒂三姐妹及其家庭,我们只能用辛酸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正在在苦难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三姐妹,给我们留下了传世的经典。
同样,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每一部名著都与其童年艰辛的农村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反观今天自己的孩子,生活安逸,衣食无忧,这一点反而让人为其将来担起心来。
也许我们想的有点多余,但却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一点。
让我们感谢夏洛蒂勃郞特为我们写出了这样的作品!观看《简爱》800字观后感篇二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
她的生活遭遇令人同情,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更为人们所赞赏。
在里德太太家,10岁的简面对舅母、表兄妹的歧视和虐待,己经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
当她的表兄殴打她时,她勇于回击;当舅母嚷着叫自己的孩子远离她时,她高喊“他们不配和我在一起”;当她被囚禁在空房中时,想到自己所受到的虐待,从内心发出了“不公正”的呐喊。
在孤儿院,简的反抗性格更为鲜明,这和她的朋友海伦朋斯忍耐顺从的性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海伦&m虽遭迫害却信奉“爱你的仇人”,在宗教的麻痹下没有仇恨,只有逆来顺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
本文为简爱电影观后感3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小说,它告诉人们一个人生的真谛。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温柔,清纯,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众,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
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简爱生存在一个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
它通过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屈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的女性形象。
它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人物对成为一个大人物的渴望,追求和憧憬。
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主人公,也许并无太多新颖独特之处。
可是在一百五十年前,在维多利亚时的英国,社会上贵族富豪踌躇满志,神父教士“神恩”浩荡,等级森严,习俗累累,金钱第一,男权至上,文学作品中则绅士淑女济济一堂,欢宴舞会连篇累牍。
突然间,在那众多的男女主人公中,钻出了一个无才无貌的小女人,观念新颖独特,个性坚毅倔强,居然还敢批判宗教事业,嘲笑社会风习,藐视地位财力,主张男女平等,而且感情真挚,直率坦诚。
她真实的再现了小人物简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于追求,细腻的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
作品抒发了个人的热烈的感情,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
——《简爱》夏洛蒂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简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同样有凡人的优点和缺点,书中写了只是他的个人生活,工作,爱情,婚姻,家庭之类的凡人的锁事,也只是个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但就是这种凡人的真实情感,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简爱》这本书可以从人的内心世界里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
就因为这个才是这本书更加栩栩如生,真实可信。
走近《简爱》,它让你感受心灵的阳光;
走近《简爱》,它为你开启智慧的天窗;
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
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
也许正是这样才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她以顽强的意志以成绩优秀完成了学业。
为了追求独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
故事的重点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师简·爱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历经磨难的爱情。
这段爱情因男女主人公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充满了激烈碰撞,也因两人志趣相同、真诚相爱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作者以简·爱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娓娓道来,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
特别是简·爱的独特个性和思想,爱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她有顽强的自尊心。
在打动身为贵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
这段话给我的印象最深: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
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给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我现在不是用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用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一同站在上帝面前,彼在写作风格上,夏洛蒂也独树一帜。
她文笔简洁而传神,质朴而生动,加之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使得小说贴近读者,贴近现实。
小说又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特点,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人的气质。
作者在叙述中自然地使用了梦境、幻觉、预感和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小说的“自然”境界扑朔朦胧,情节扣人心弦。
《简·爱》为千千万万受欺压的下层平民喊出了心声,为千百年来在男尊女卑社会里饱受欺凌的姐妹们喊出了心声,这是它至今仍然是各国的读者最喜爱阅读的小说之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