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1-6年级数学易错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大全和知识汇总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大全和知识汇总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大全和知识汇总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一起学习吧!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知识汇总第一单元负数1、负数的由来: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例如:-2,-5.33,-45,-2/5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5、数轴:6、比较两数的大小:①利用数轴: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

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1/3>1/6 -1/3<-1/6第二单元百分数二(一)、折扣和成数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八折=8/10=80﹪,六折五=6.5/10=65/100=65﹪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加减混合运算带答案(全面)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加减混合运算带答案(全面)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加减混合运算带答案(全面)1、直接写得数.11+4= 18-6= 15-10= 10+7=16-10= 7+7= 6+8= 4+9=6 +7= 5 + 9= 8 + 8= 9 + 9=18-8+5= 14+5-6= 13-3+9= 11-1-2=4+5+6= 3+4+8= 2+4+9= 8+0+7=2、直接写出得数。

81-21= 94-63= 21+18= 7+52=75+4= 34+51= 46-2= 77-7=34+42= 52+43= 65-13= 79-73=3、直接写出得数。

13-7= 15-8= 19-9= 24-20=32-2= 17-8= 18+10= 40+8=25-5= 26-6= 27-20= 34+20=4、直接写出得数。

4+63=59-20=16+70= 3+64-20=68-7=2+55= 20+61= 24+20+3=36-3= 96-5=55-5=33-30+60=5、直接写出得数.12+7= 15-9= 94-90= 53-3+8=3+20= 52-2= 5+80= 60+8-8=70+7= 8+7= 48-8= 20-10+9=二、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23+5= 46-6= 30+40= 80-70=43+35= 69-29= 7+33= 25-9=2、用竖式计算.(1)42+19=(2)59-36=(3)100-29=(4)42-27=3、用竖式计算.81+19= 34+27= 80-48= 98-89=51-8= 100-34= 9+46= 36+13=4、用竖式计算.28+26= 41-29= 56+37= 78-49=5、列竖式计算.36+45= 70-22= 9+67=83-52= 39+29= 100-78=三、看图列式计算1、看图列式.+=(颗)□○□○□=□(只)2、看图列式.3、看图列式.(个)4、看图列式计算。

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一年级【重点1】小芳拍球拍了50下,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

(1)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请打“√”)(2)小明最多拍了()下。

【分析】因为“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这就说明小明拍的球比“50下”少一点。

“12下”比“50下”少得多,而“52下”是比“50下”多一些,都不符合要求。

所以比“50下”少一些应该是“47下”。

“小明最多拍了()下”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最多”的意思,其实应该是在比“50下”少的范围内的一种“最多”情况。

故而因比“50下”只少“1下”,才算“最多”的情况,即“49下”。

【重点2】小文看一本童话书,第1天看了16页,第2天看了20页,第3天应该从第()页开始看起。

【分析】小朋友容易理解为第3天从第(21)页开始看起。

其实第3天看的页数应该在第1天和第2天的基础上再往下看的,因此要先求出小文第1天和第2天一共看的页数:16+20=36(页),再用36+1=37(页),即第3天应该从第(37)页开始看起。

【重点3】王叔叔收了一批鸭蛋,前3天卖出30个,还剩8个。

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分析】此题关键要理解“前3天卖出30个”这个条件的意思,它是指前3天一共卖出30个,而并不是前3天每天都是卖出30个。

因此,这题要求“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只要把“共卖出的30个”和“还剩的8个”合起来就行。

题中的“前3天”在解题时不起作用。

【重点4】在计数器上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可以表示多少?最小呢?先画一画,再填空。

最大是()最小是()【分析】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应该把这5颗珠都放在十位上,即50;最小的话应该尽量多的把珠放在个位上,但由于是两位数,十位上必须得保留一颗,即14。

其实这题还可继续思考:5颗珠还能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呢?可以有序地拨一拨,从最大的50开始,每次把一颗珠拨到个位,直至14。

也就是说,用5颗珠表示的两位数有:50、41、32、23、14。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应用题及答案(A4打印版)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应用题及答案(A4打印版)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应用题及答案(A4打印版)1、老师有3盒乒乓球,每盒4个,老师一共有几个?2、同学们在学校操场两边插红旗,每边插32面.一共要插多少面?3、参加拔河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方法一:(人)方法二:(人)4、排队的时候君君的前面有8人,后面有8人,这一队共有几人?5、妈妈买了11个蛋糕,昨天吃掉了7个,请问还剩下几个?6、河里有15只船,划走了一些,还剩9只,划走了几只?(只)7、幼儿园有一些苹果,发给小朋友吃了 8 个,还剩 25 个.幼儿园原来有多少个苹果?8、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9、大树那边有几只小鸡?(只)10、.15元 8元?元 9元①田田有10元钱,买了一个后还剩3元钱。

一个多少元?□○□=□(元)②明明买了两个东西共花了15元,猜猜他买的是哪两个?在图中圈出来。

③20元买2支钢笔,还剩多少钱?□○□○□=□(元)11、体育室有15个篮球,11个足球。

()12、.(1)一本《简笔画》比一本《三只小猪》贵多少钱?□○□=□(元)(2)根据图中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3、你能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下)□○□=□(下)14、还差几把椅子?15、图书角有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17本。

其中故事书8本,科技书有多少本?(本)16、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7、.(1)小黑比小花多钓了多少条鱼?(2)两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18、超市的一些物品标价如下.物品饼干汽水蛋糕果汁标价每包5元每瓶2元每块3元每瓶4元(1)笑笑买了2包饼干,花了多少钱?(2)爷爷买3瓶汽水和一瓶果汁,一共要付多少钱?19、爸爸今年35岁,小宝今年5岁,爸爸比小宝大多少岁?去年爸爸比小宝大多少岁?明年呢?20、小灰兔和小白兔一共拔了13根萝卜。

小白兔拔了多少根萝卜?参考答案1、12个2、64面3、8+8=169+7=164、8+1+8=175、4个6、15-9=67、33个8、李帅投进的球比赵达多多少个?14-5=9(个)9、13-5=810、①10-3=7②③20-9-9=2-=(个)11、158712、(1)38-9=29(元)(2)一本《格林童话》和一本《丑小鸭》一共要多少元?10+15=25(元)13、小红和小力一共踢了多少下?7+9=16(下)小芳和小力一共踢了多少下?8+9=17(下)14、25把15、17-8=9(本)16、24-9+20=35(人)17、(1)10条(2)20条18、(1)10元(2)10元19、30岁;30岁;30岁。

小学数学六年级易错重点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易错重点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易错重点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易错重点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在小学数学六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题目被认为是易错且重点的题目。

这些题目可能包含一些隐蔽的陷阱或需要学生进行细致的推理和计算。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这些易错题目的解题思路,并附上详细的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1. 问题类型:整数运算问题解题思路:在整数运算问题中,需要注意正负数的加减规则。

当两个正整数相加时,结果仍然是正数;当两个负整数相加时,结果仍然是负数;当正整数和负整数相加时,结果的符号取决于两个数的大小。

例如,如果一个正整数和一个负整数相加,而且它们的绝对值相等,那么它们的和将为0。

例题:计算-5 + 7 - (-3)的结果。

解答:首先,要注意负数与整数的加减法规则。

-5 + 7等于2,而-(-3)等于3,所以题目可以转化为2 + 3的计算。

最后的结果为5。

2. 问题类型:简单方程求解问题解题思路:对于简单方程求解问题,要注意将英文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例如,如果题目中说“某个数加上5等于12”,那么数学表达式可以写为x + 5 = 12,其中x代表这个未知数。

例题:某个数加上5等于12,求这个数。

解答: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得到方程x + 5 = 12。

通过逆运算,可以得出x = 7。

所以这个数是7。

3. 问题类型: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解题思路:对于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需要根据图形的形状和给定的信息来选择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矩形,可以使用周长公式P = 2l + 2w和面积公式A = lw,其中l代表矩形的长度,w代表矩形的宽度。

例题:一个长方形的长度是8厘米,宽度是3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根据所给的信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公式P = 2l +2w计算得出,即P = 2*8 + 2*3 = 16 + 6 = 22厘米。

面积可以通过公式A = lw计算得出,即A = 8 * 3 = 24平方厘米。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易错题目汇总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易错题目汇总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讲解易错题案例: 1。

)小50比()大1,比(错误原因分析:小朋友们容易被题中的“大”、“小”所“骗过”,看见“大”就填大些的1。

,比(49)小51数,看见“小”就填小些的数,错误地填成50比()大1 解题思路点拨:) 50比(解这种题时,可以将“大”、“小”后面的部分遮去,如“)大”,搞清楚是谁和 50比(大1,”把“大”后面的“1”遮去,看成“谁在比,比得结果怎样,填完后,要仔细将这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

还可以像这。

1,比它后面的数小150,51。

50比它前面的数大样先写下来:49,解题过程:。

51)小1比(49)大1,比( 50 变式矫正:。

)小1,比( 30比()大1 )比80小1。

大)比801,((易错题1:□-□=□-□=□-□=1错例:9-8=1-8=7-6=1。

方法指导:先让学生认识“=”的含义,即把□-□看成是一个整体,可以在其下面画出一条横线起到强调作用,所有这样的整体都等于1。

再让学生思考□-□=1,最后完成后可以这样来读一读深化学生对整体的认识——5-4=1,3-2=1等。

易错题2:□●○★☆■△▲(1)从左起,□是第()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个,第6个是()。

错例:(1)从左起,□是第(8 )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 3)个,第6个是(■)。

方法指导:1)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可以确定从左向右数,先找到左面,再按照从1 (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确定从右向左数,先找到右面,再按照从左到2 (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易错题3)人。

人,一共有( 4 排队时,小华前面有人,后面有3 错例:)人。

人,一共有( 7 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方法指导:人34人排在前面,这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请一位学生来做小华,排在后面,试问“这条队伍可以分成几部分,是哪几个部分?”学生容易把小华4+3+1遗忘,在学生确认可以分为小华前面的、小华后面的和小华后,不难列出9人。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易错题及答案(学生专用)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易错题及答案(学生专用)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易错题及答案(学生专用)一、口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

8+7= 9+4= 9+5= 10-2=0+11= 1+9= 5+2= 10+8=7+3+5= 6+7-3= 6-6+6= 16+3-6=2、直接写得数.11-3= 8+4= 13-9= 18-9=9+4= 18-8= 16-7= 12-4=12-9= 14-6= 7+5= 5+6=15-7= 20-10= 12+7= 11-7=3、直接写出得数.2+2= 7-0= 5+2= 8-1=5-4= 4+1= 9-5= 6+2=6+3= 7-7= 0+8= 5+5=10-1= 13+2= 16-3= 10+9=2+4+4= 6+3-7= 5-4+5= 17-7-6=4、直接写得数.13-9= 67+8= 12-4= 63-30=16-7= 34+30= 57-7= 28-4=48-5= 67-9= 64-8= 63-20=38-20= 54-7= 15-8= 78-9=5、直接写得数。

24-4= 24-10= 24-20= 47-3=20+60= 92-10= 25+8= 97-60=50+16= 82-5= 58-20= 39+40=58-3= 76-4= 39-6= 63-50=二、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65+34= 87-26= 40+19= 79-65=2、用竖式计算.(1)42+19=(2)59-36=(3)100-29=(4)42-27=3、用竖式计算.84-56= 66+28= 65-48=37+37= 90-49= 74+26=4、用竖式计算.7+39= 100-15= 56+28= 51-27=5、列竖式计算.79+8= 75-47= 100–26=91–8= 48+27= 34+36 =三、看图列式计算1、看图列式.=(只) 2、看图列式计算。

□○□○□=□(只) (只)3、看图列式.(件)(棵)4、看图列式并计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36-7=29(岁)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2、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 最短:20-5=15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43÷5=8(根)……3(米)不够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

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商品名称数量牛奶 18盒酸奶 24盒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

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

一瓶药够吃几天?18÷3=6(天)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一年级【重点1】小芳拍球拍了50下,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

(1)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请打“√”)(2)小明最多拍了()下。

【分析】因为“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这就说明小明拍的球比“50下”少一点。

“12下”比“50下”少得多,而“52下”是比“50下”多一些,都不符合要求。

所以比“50下”少一些应该是“47下”。

“小明最多拍了()下”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最多”的意思,其实应该是在比“50下”少的范围内的一种“最多”情况。

故而因比“50下”只少“1下”,才算“最多”的情况,即“49下”。

【重点2】小文看一本童话书,第1天看了16页,第2天看了20页,第3天应该从第()页开始看起。

【分析】小朋友容易理解为第3天从第(21)页开始看起。

其实第3天看的页数应该在第1天和第2天的基础上再往下看的,因此要先求出小文第1天和第2天一共看的页数:16+20=36(页),再用36+1=37(页),即第3天应该从第(37)页开始看起。

【重点3】王叔叔收了一批鸭蛋,前3天卖出30个,还剩8个。

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分析】此题关键要理解“前3天卖出30个”这个条件的意思,它是指前3天一共卖出30个,而并不是前3天每天都是卖出30个。

因此,这题要求“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只要把“共卖出的30个”和“还剩的8个”合起来就行。

题中的“前3天”在解题时不起作用。

【重点4】在计数器上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可以表示多少?最小呢?先画一画,再填空。

最大是()最小是()【分析】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应该把这5颗珠都放在十位上,即50;最小的话应该尽量多的把珠放在个位上,但由于是两位数,十位上必须得保留一颗,即14。

其实这题还可继续思考:5颗珠还能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呢?可以有序地拨一拨,从最大的50开始,每次把一颗珠拨到个位,直至14。

也就是说,用5颗珠表示的两位数有:50、41、32、23、14。

【重点5】学校有55个篮球,五年级借走16个,六年级借走25个。

一共借走多少个?【分析】对于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有的小朋友就会手足无措了。

其实可从问题出发,问题要求“一共借走多少个”,那只要把五年级借走的和六年级借走的合起来就是一共借走的。

而题中的“学校有55个篮球”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不起任何作用,是一个多余条件。

因此,要善于根据问题,理清数量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条件来解答。

【重点6】小林和小军看同一本故事书。

几天后,小林还剩15页没看,小军还剩23页没看。

谁看的页数多?【分析】因为小林和小军看的是同一本故事书,所以所看故事书的总页数是相等的。

问题是“谁看的页数多”,我们知道看的页数多,剩下的页数就要少,相比而言小林还剩的页数少,所以小林看的页数就多。

【重点7】6( )+4的得数是七十多,( )里填什么样的数?( )小于6的数 ( ) 6 ( ) 大于6的数【分析】首先要理解“七十多”的意思,“七十多”是指从71开始到79的自然数。

本来这个两位数是六十几,加4后变成七十多,说明这是一道进位加法,( )+4要满10。

但由于七十多不包括70,所以填的数要大于6。

当然,此题也可以把选项一一代入分析,用排除法选出答案。

【重点8】在47,75、57、70、77这五个数中,选择合适的填在框里。

【分析】明确分类标准是答题的关键。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只要找准数位,对于“十位上是7的数”与“个位上是7的数”这两类应该不是很难。

但要注意“77”这个数,个位和十位上都是“7”,因而前两个框里都要填。

后两个框不是按同一分类标准的,要格外小心。

注意“比70大的数”中不应该包括“70”;“单数”是指“个位”上是1、3、5、7、9的数,因而47、75、57、77这四个数都是。

在填写时要注意分类标准,还得知道由于分类标准的问题,一个数或许会填入框多次。

【重点9】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个蛋糕,妈妈最多有()张20元。

【分析】“正好够买”,说明妈妈带的钱就是88元,不多也不少。

而在“88元”里有8个十,即80元,如果都是20元的话,最多就是4张20元。

这题容易跟“妈妈买这个蛋糕付的都是20元,她至少要付几张20元”混淆。

如果是这题,付4张20元只有80元,是买不到这个蛋糕的,只有付5张20元即100元才行。

【重点10】小英做了20朵花,小云做了9朵,小云最少再做()朵才能超过小英。

【分析】对于这题,要紧抓两个关键词――“最少”与“超过”!“超过”就是要比小英的20朵还要多,又因为是“最少”的情况,所以只要比小英的20朵再多1朵就行。

所以可以先求出小云再做几朵才能和小英同样多:20-9=11(朵);然后再多做1朵就能超过小英了,11+1=12(朵)二年级【易错题1】□÷○=6……5,○里最小填(),这时□里填()。

【问诊】在寻找最小的除数时,部分学生容易忽略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误以为○最小为1。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所以○要大于5,最小是6。

这时□可以由6×6+5算出等于41。

【练习】□÷7=△……☆,☆最大填()。

【易错题2】王老师带班上48名同学一起划船,每条船最多坐6人,至少应租几条船?【问诊】本题错误原因主要有:1.理解题意时对条件分析不透彻;2.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余数思考不全面。

关于条件“王老师带班上48名同学一起划船”的理解应是一共有49人(包括王老师),列式49÷6=8(条)……1(人),由于还余1人,所以应再多租一条船,8+1=9(条),答案是至少应租9条船。

【练习】一辆卡车每次能运4吨货,现有23吨货,至少几次才能运完?【易错题3】写出下面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问诊】本题出错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1.观察钟面时将时针与分针混淆,误以为是12时;2.观察时针指向12,误以为已经到了12时,将钟面错读成12时55分。

首先,观察钟面要细心,时针短分针长。

其次,钟面上时针看似指向12,但由于分针指向11,所以没有到12时整。

可以用大约12时,快到12时了,12时少5分表示,所以应读作11时55分。

【练习】写出下面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易错题4】放学回家,小红的前面是西,她的右面、后面和左面各是什么方向?【问诊】本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不清晰,其次对这四个方向的关系不明确。

首先,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明确生活中面向东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那么面向西时方向应该是相对的,与东相对的是西,与南相对的是北。

其次,可以按照顺时针东、南、西、北的顺序来记忆。

正确答案:小红的前面是西,她的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练习】面向北站立,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易错题5】□里最大可以填几?40□6<4058【问诊】对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不熟练,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

思考时分析不全面,误以为□中的数只能小于5。

在比较时,左边与右边都是四位数,接着从高位比起。

千位与百位数字相同,接下来比十位,那十位可以不可也相同呢?我们可以发现个位的6小于8,所以十位相同也是符合这题的,那么□里最大可以填5。

【练习】□里最大可以填几?5639>□563【易错题6】按规律填数,并读一读。

980,985,990,(),(),()3030,3020,3010,(),(),()【问诊】对万以内数的顺序不熟练,对十进制计数法没有正确而完整的认识。

第一题,从980,985,990这三个数可见是5个5个地数,990再添5个,可以看个位增加5是995,个位再增加5是10,满十进1,十位9添上进的1又满十,再进1,百位同理进到位,所以是1000,正确答案是995,1000,1005。

第二题可见10个10个数,3010减少10个为3000,3000减少10个,十位与百位为0,从千位隔位退位为2990,正确答案是3000,2990,2980。

【练习】773,783,(),(),8139500,(),(),9800,9900,()【易错题7】把下面的长度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3米32分米4厘米47毫米()<()<()<()【问诊】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1.容易只关注单位,而不能数值与单位一起看具体的长度;2.单位换算的方法不熟练。

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借助数的组成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将4个不同单位的长度转换为同一单位的长度。

3米=3000毫米,32分米=3200毫米,4厘米=40毫米,所以4厘米<47毫米<3米<32分米。

【练习】把下面的长度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一排。

3米7分米4厘米50毫米()>()>()>()【易错题8】丁丁把17粒大米连接在一赵鼎,量得长大约是1分米。

170粒这样的大米接在一起的长大约是()米,1700粒这样的大米接在一起的长大约是()米。

【问诊】本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从17粒到170粒,1700粒的变化无法与长度对应起来。

170里面有10个17,所以170粒米长度应为10个1分米,即10分米,10分米=1米,同理1700里面有100个17,即100分米,100分米=10米。

可对应排列起来更易理解之间的联系。

17粒1分米170粒10分米1米1700粒100分米10米【练习】小李测量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请你估一估,100张纸大约厚()厘米,1000张纸大约厚()分米,10000张纸大约厚()米。

【易错题9】判断题:书本上的直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问诊】对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不清晰,误以为书本比三角尺大,所以书本上的直角较大。

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书本上的直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叉开得一样大,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所以这题应该是错的。

【练习】比一比下面的三个角,在最大的角的()里画○。

【易错题10】分别按水果种类和卡片形状分一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在填空。

苹果比桃多()个,桃和梨一共有()个,苹果、桃和梨一共有()个,三种图形一共有()个。

【问诊】本题容易出错的原因有两点:1.分类标准不明确,导致按不同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出现错误;2.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出现遗漏现象。

本题对图中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计算不同分类结果的合计数,利用计算结果检验分类结果是否正确(合计数应相同)。

苹果比桃多2个,桃和梨一共有9个,苹果、桃和梨一共有15个,三种图形一共有15个。

【练习】按要求进行分类整理,把结果填在表中。

三年级【易错1】合理计算经过的天数(1)小丽学校2015年的寒假从2月3日开始,到2月最后一天结束,寒假一共有( )天。

(2)小林参加军训活动,从8月27日开始,到9月5日结束,军训了()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