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 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超正常人35倍

合集下载

三分之二的肾脏病人会死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该怎样预防?

三分之二的肾脏病人会死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该怎样预防?

三分之二的肾脏病人会死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该怎样预防?您好,感谢您的提问!据统计,轻度肾功能受损患者中有58%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尿毒症患者较普通人群的心血管病变概率高20倍,死亡概率高35倍!心脏是人体循环器官的动力,肾脏则是排泄体内废物的中心,二者为前后循环系统枢纽,关系极为密切。

肾脏功能的恶化,严重的会变尿毒症需要透析,还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造成死亡!心血管疾病和肾病他们相互影响!肾病为什么引发心血管疾病?1.肾功能受损时,肾脏调节水和钠的功能会受到影响,水和钠不能排出去,就会滞留在体内,导致心脏负担过重,造成心室肥厚、心脏衰竭等严重情况。

另一方面,肾功能衰退会影响肾素的分泌,使血压上升,导致肾性高血压,增加心脏的负担。

2.肾脏是清除血液毒素的重要器官,肾功能受损,血液内的毒素就不能有效排出,会影响心脏功能。

3.肾脏疾病还会造成各种代谢障碍,例如,脂质代谢异常、钙磷代谢异常、高磷血症、高胱胺酸,这些都是心血管的高危因子,严重的引起猝死。

高血压肾病!而高血压肾病就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血压升高导致蛋白漏至尿液里,对肾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

高血压长期控制不好,造成的破坏就越难逆转,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

高血压若和肾病同时存在,会互相因果,互相加重病情,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必须得到重视!那我们该如何防治?1.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

2.定期去医院检查,听医生指导用药,坚持服药。

2.积极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3.积极治疗慢性肾脏病相关的并发症:如贫血、钙磷代谢异常等,一方面对肾脏疾病本身进行治疗,一方面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

4.积极坚持低脂、低盐、低糖的健康饮食,宜吃优质蛋白食物,牛奶、鸡蛋、豆制品、瘦肉、鱼肉等,不暴饮暴食、乱吃东西,加重肾脏的负担!5.坚持定期运动,可以帮助更好的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担!6.戒烟限酒,喝酒和吸烟会造成血管壁收缩,引起血压升高,还会对肾脏、心脏、肝脏都造成伤害,促使疾病恶化。

尿毒症大中分子毒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尿毒症大中分子毒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尿毒症大中分子毒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尿毒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国是尿毒症易患国家,且持续上升。

尿毒症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尿毒症患者死亡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心血管疾病。

而心血管疾病加重是尿毒症的大中分子毒素,为了了解尿毒症大中分子毒素对于心血管疾病中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根据其原因制定相关的清除方式。

文章将对尿毒症中的终末糖基化产物与同型半胱氨酸进行简要的综述,从而对其相应的清除方式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启示[1]。

尿毒症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还有尿毒症毒素中的大中分子毒素的原因。

文章将对尿毒症毒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进行分析。

1 尿毒症大中分子毒素基本概述1.1尿毒症中分子毒素中分子毒素一般是指分子量在500Da-5000Da的物质,该种类型的毒素主要包括:①甲状旁腺素,一旦甲状旁腺素的含量超标,就会对患者的心肌细胞造成损害,抑制患者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导致患者的心肌肥大或是心力衰竭;②β2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在患者体内不断的蓄积,在患者骨骼处、关节处以及内脏处形成了淀粉状的纤维,从而导致人体器官受到一定的损害;③瘦素:尿毒症患者体内的瘦素升高,将会导致患者减少食欲、控制患者对于能量的摄取,从而影响患者的内分泌情况;④二核苷多磷酸盐,该种毒素通过影响血小板、内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该种类型的毒素物质在对其进行清除的时候不能够采用常规的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只能够采用大孔径透析的方式对血液中的毒素进行净化清除[2]。

1.2尿毒症大分子毒素在患者是处于尿毒症阶段时,证明患者肾脏的功能已经逐渐的丧失了功能,很多通过肾脏功能进行清除与降解的能力逐渐下降。

尿毒症大分子毒素主要包括同型半胱氨酸、非对称性精氨酸、苯乙酸、硫酸对甲酚、硫酸吲哚酚以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该种毒素一般是采用血液灌流的操作方法。

2 尿毒症大中分子毒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2.1终末糖基化产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终末糖基化产物是由氨基酸、蛋白质与多肽进行组合,并由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的代谢产物所生成的不可逆性修饰的产物。

尿毒症为何会并发心衰

尿毒症为何会并发心衰

尿毒症为何会并发心衰*导读:尿毒症时有害的代谢产物蓄积于体内,毒素抑制心肌引起心肌病变,导致心肌功能减退和心功能衰竭。

……心功能衰竭是尿毒症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死因,尿毒症的心功能衰竭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血容量过多:尿毒症时血容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心博出量及心排血量增加,当心功能不能代偿时即可出现左室功能减退并导致心功能衰竭。

心功能衰竭是尿毒症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死因,尿毒症的心功能衰竭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1)血容量过多:尿毒症时血容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心博出量及心排血量增加,当心功能不能代偿时即可出现左室功能减退并导致心功能衰竭。

(2)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心室壁肥厚,心脏扩大,久之引起心功能衰竭。

尿毒症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功能衰竭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由于高血压又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使发生心功能衰竭。

(3)尿毒症毒素的作用:尿毒症时有害的代谢产物蓄积于体内,毒素抑制心肌引起心肌病变,导致心肌功能减退和心功能衰竭。

(4)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中毒:尿毒症时因电解质紊乱使心肌电及心肌兴奋性改变,从而导致心律紊乱和心功能衰竭。

(5)肾性贫血:尿毒症患者长期贫血使心肌缺氧,心肌功能减退,由于机体代偿使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日久心脏因负荷过重、心肌缺氧可导致心功能衰竭。

(6)透析用动静脉瘘:因动静脉血分流量大,加重心脏负荷,久之可导致心功能衰竭。

(7)动脉粥样硬化:尿毒症并发的高血压及透析后发生的高脂血症,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使尿毒症的死亡率增高,在透析过程中常因心肌梗塞而死亡。

(8)免疫力低下:尿毒症时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并引起感染后心肌炎或心包炎从而导致心功能衰竭。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努力维护健康的心脏环境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每10例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因心血管疾病造成。

它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已经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热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400万。

为提醒人们的重视,使人人拥有健康的心,享受快乐人生,世界心脏联盟(WHF)确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WHD)。

1999年9月24日,第一个WHD正式设立,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

从2011年开始在全球各地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被定为WHD,以此来宣传心脏病的致病因素,鼓励人们摒弃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选用健康的生活方式。

WHD永恒主题为“健康的心,快乐人生”。

WHF于今年8月6日宣布,2014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健康的心脏环境”。

WHF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生活和工作在利于心脏健康的环境中,并享有休闲和运动时间和场所。

WHF曾预计,至2025年前的全世界范围内,在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3个人就会有1人将罹患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远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堪称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

健康的心脏源于健康的生活、工作、娱乐环境。

现在,舆论对个人的指责已经够多了,当一个人心脏发生问题,就会被指责抽烟,吃得太多,缺乏锻炼。

但是,在这些行为的背后,常常是因为生活环境让人们更容易选择不健康的行为。

比如,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发现,含有过多的盐、糖、添加剂的加工食品远比天然健康食品的供应更多更丰富,缺乏时间和场所进行体育和休闲运动;而远离都市的人们往往无法享受最先进的医疗保健服务,并且较少得到健康生活指导。

因此现在更迫切的是,人们需要认识到他们有权生活在利于心脏健康的环境中。

在2014年世界心脏日(9月29日)来临之际,作为长期奋斗在与心脏疾病抗争一线的心内科医生我们呼吁国家政府与百姓一起关注心脏健康,关注自己享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的权利。

第六个世界肾脏日宣传资料

第六个世界肾脏日宣传资料

`保护你的肾脏,挽救你的心脏2006年2月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病基金联合会(IFKF)联合在J Am SOC Nephrol (2006, Feb 1)发表特别宣言,倡议把每年3月份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慢性肾脏疾病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重视。

■2011年3月10日是第六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保护你的肾脏,挽救你的心脏■肾脏病与心血管病互为因果1、肾脏疾病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58%死于心血管疾病,为普通人群患病15倍。

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率为普通人群患者的35倍。

尿毒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比普通人群高20倍。

2、肾脏病与高血压慢性透析病人中,高血压肾病占第三位(第一位是慢性肾炎,第二位是糖尿病);尿毒症病人中,20%为高血压所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10%~15%将发生肾功能不全。

■肾脏疾病的早期征兆有些病人初次到肾内科就诊,就被确诊为“晚期肾脏病”。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且多没有什么特异性。

那么,肾脏病早期有哪些征兆呢?1、水肿肾脏病水肿的特点是晨起眼睑或颜面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严重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2、高血压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与其它高血压一样,也会出现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但有些病人由于长期血压较高,对高血压症状已经耐受,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

所以,单凭有无症状来判断血压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经常测量血压十分必要。

3、腰痛肾区酸痛不适、隐隐作痛或持续性钝痛。

4、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的尿量为1000~2000毫升/日,平均为1500毫升/日左右。

无论尿量增多还是减少,都可能是肾脏病的表现,特别是夜间多尿往往是肾脏病的信号。

5、尿化验异常如果尿常规检查发现有蛋白、隐血、红细胞、白细胞、管型、酮体、尿糖等,都应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老人尿毒症能活多久

老人尿毒症能活多久

老人尿毒症能活多久当肾脏出现了问题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当,就发展成尿毒症,这时候是会严重威胁到生命的。

那么老人尿毒症能活多久?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老人尿毒症能活多久,大家快来跟一起看看吧。

老人尿毒症能活多久首先,尿毒症能活多久与各种合并症和加剧因素有关,在各种合并症中,以合并高血压预后最差;各种加剧因素,如感染、心衰、脱水,或治疗失当,均可导致肾功能恶化,但如迅速纠正加剧因素,可部分扭转病情,病人有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

其次,尿毒症能活多久与基础病因密切相关,如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为10个月,无梗阻性肾盂肾炎为14个月,糖尿病肾病最差,仅6个月,多囊肾最慢,为18个月。

再次,尿毒症能活多久治疗不规范,延误病情也会导致尿毒症患者寿命减短。

最后,尿毒症能活多久与心理脆弱,心态消极会影响尿毒症患者寿命。

据统计,我国病死的尿毒症患者中,80%以上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在结束常规治疗以后的康复期。

特别是出院以后的病人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导致患者最终难过“心理关”。

据一项科学实验证实,患病后乐观积极的心态是病情好转及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味的低落、恐惧和紧张不仅对病情的好转毫无意义,换来的反而是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不可逆转,最终尿毒症患者没活多久,便死亡。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如果坚持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健康的饮食,保持积极向上的治疗心态,正确治疗的最佳的时机,那么尿毒症患者还是可以很好的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的。

总而言之,尿毒症能活多久,可以想像糖尿病,并不死于疾病本身,而多是死于其所引发的并发症,如尿毒症肺,尿毒症心脏病,尿毒症脑病等等,只要不出现这些严重的并发症,通过透析、肾移植可以长期存活。

也有些尿毒症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延缓了透析,带病生活许多年。

莫非凡专家说,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5C康肾体系治疗,提高肾小球率过滤,恢复肾脏排毒功能。

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并发症及对策

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并发症及对策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在缺血性 心脏病发病率和总死亡率的比较
60 50 40 糖尿病 30 非糖尿病 20 10 0 缺血性心脏病 总死亡率
Rosario Maiorca,Giovanni C.Text book of peritoneal dialysis.1st Editior,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4,699-734
赵久阳等。75岁以上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 的临床研究。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5;(4)4:325--328
一、概述
二、血液透析病人主要心血管并发症 三、血透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四、血透时心血管并发症的机制 五、血透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二、血液透析病人的主要心血管并发症
血压异常(低血压、高血压) 左室扩张、心肌肥厚和收缩功能障碍 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赛) 心律失常 心脏功能衰竭 猝死 心包炎及心内膜炎
• • •

心脏功能衰竭
0.3 0.25 0.2 0.15 0.1 0.05 0
26%
0 透析开始时 41个月后
加拿大资料原无心衰而透析41个月后出现心衰者有26%,年发病率为7.6%
猝死
HD患者死亡原因 HD患者心血管死亡组成
22%
心血管 疾病 其他
心跳骤停 、心律失 常 其他
42% 58%
78%
氧化和抗氧化失衡
氧化应激
HD患者血浆和血液细 胞膜的脂质前氧化
前氧化和抗氧化剂质失衡
尿毒症和终末期肾衰疾病 状态、通过血液透析抗氧 化剂的丢失、透析的生物 不相容性和辅助治疗措施
糖尿病
•糖尿病透析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机率、总死亡 率及心血管病死亡率比非糖尿病透析的病人高。

“尿毒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超正常人35倍.

“尿毒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超正常人35倍.

2011年3月10日,是第 6 个世界肾脏病日,此次世界肾脏病日的主旨为“保护肾脏,挽救心脏”。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余学清教授表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普通人的15 倍,而尿毒症透析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更是普通人的35倍以上。

因此, “保护肾脏、挽救心脏”已经刻不容缓。

同时,余学清教授也大力呼吁,中国的腹透技术已经世界领先,并发症极低,应当大力推广,避免肾脏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互相作用,导致死亡风险大大增加。

专家简介:余学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肾内科学科带头人。

中华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

在肾内科上建树颇多。

擅长:从事内科肾脏病学的临床医疗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处理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尤其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尿路感染、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治疗。

“尿毒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超正常人35倍许许多多慢性肾病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大大增加。

追根溯源,在于肾脏功能减弱的同时,会导致人体对水和钠元素的清楚能力,导致大量的“垃圾”淤积在心血管内,而作为人体的“发动机”心,脏将会直接受到损害,导致慢性肾病病人经常患上心血管疾病。

这些心血管疾病有多可怕?余学清教授表示:正常情况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死亡率是普通人的15 倍以上,但尿毒症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话,死亡率可达正常人的35 倍以上。

只有去除慢性肾脏病,才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心脏与肾脏,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80%尿毒症患者没有接受正规治疗我国目前约有尿毒症患者100 万,他们急需透析来维持生命,而根据余学清教授的估计,长期稳定、合理的接受透析的病人只有15—20万,还有近80 万患者没有接受正规合理的透析治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而制约病人前往医院的重要因素中,除了部分医院透析能力欠缺之外,大多数与持续透析引起的大量费用有关。

据悉,透析治疗,每年的花费保守估计在6—8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3月10日,是第6个世界肾脏病日,此次世界肾脏病日的主旨为“保护肾脏,挽救心脏”。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余学清教授表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普通人的15倍,而尿毒症透析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更是普通人的35倍以上。

因此,“保护肾脏、挽救心脏”已经刻不容缓。

同时,余学清教授也大力呼吁,中国的腹透技术已经世界领先,并发症极低,应当大力推广,避免肾脏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互相作用,导致死亡风险大大增加。

专家简介:
余学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肾内科学科带头人。

中华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

在肾内科上建树颇多。

擅长:从事内科肾脏病学的临床医疗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处理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尤其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尿路感染、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治疗。

“尿毒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超正常人35倍
许许多多慢性肾病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大大增加。

追根溯源,在于肾脏功能减弱的同时,会导致人体对水和钠元素的清楚能力,导致大量的“垃圾”淤积在心血管内,而作为人体的“发动机”,心脏将会直接受到损害,导致慢性肾病病人经常患上心血管疾病。

这些心血管疾病有多可怕?余学清教授表示:正常情况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死亡率是普通人的15倍以上,但尿毒症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话,死亡率可达正常人的35倍以上。

只有去除慢性肾脏病,才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心脏与肾脏,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80%尿毒症患者没有接受正规治疗
我国目前约有尿毒症患者100万,他们急需透析来维持生命,而根据余学清教授的估计,长期稳定、合理的接受透析的病人只有15—20万,还有近80万患者没有接受正规合理的透析治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而制约病人前往医院的重要因素中,除了部分医院透析能力欠缺之外,大多数与持续透析引起的大量费用有关。

据悉,透析治疗,每年的花费保守估计在6—8万元。

专家呼吁大力推广腹透可省钱12%
透析方法有血透与腹透之分,余学清教授根据多年来的实际临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建议大力推广腹透,不仅方便易行,最重要的是,腹透能够节省10%—12%的费用,这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都是极为划算的。

在香港、墨西哥、英国等地,腹透率可达80%,甚至85%。

但中国只有12%左右,远远低
于发达国家,加之腹透不需要每周到医院,病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自己操作,只有在发生并发症时采用前往大型医院,也可以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