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2014年试卷AB,含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河南工业大学过程控制系统试卷

最新河南工业大学过程控制系统试卷

2013 至2014学年第2 学期工业过程控制试卷A卷出卷教师:王伟生适应班级:自动化1101—1106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 %复查总分总复查人(本题33分)一、填空题(每空1.5分)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仪表的精度等级又称准确度级,通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仪表精度等级的尺度。

3、过程控制系统动态质量指标主要有衰减比n 、超调量σ和过渡过程时间st;静态质量指标有稳态误差e ss。

4、真值是指被测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Smith预估补偿原理是预先估计出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然后将预估器并联在被控过程上,使其对过程中的纯滞后进行补偿。

《工业过程控制》试卷A 第 1 页(共 6 页)(本题15分)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1、衰减比答:衰减比n定义为:衰减比是衡量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

为保证系统足够的稳定程度,一般取衰减比为4:1~10:1。

2、自衡过程答:当扰动发生后,无须外加任何控制作用,过程能够自发地趋于新的平衡状态的性质称为自衡性。

称该类被控过程为自衡过程。

3、分布式控制系统答: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又称为集散控制系统,一种操作显示集中、控制功能分散、采用分级分层体系结构、局部网络通信的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

DCS的设计思想是“控制分散、管理集中”《工业过程控制》试卷A 第 2 页(共 6 页)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21BBn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本题32分)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1、PID 调节器的参数p K 、I T 、D T 对控制性能各有什么影响?答:(1)比例增益p K 反映比例作用的强弱,p K 越大,比例作用越强,反之亦然。

4套 《计算机控制技术》期末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4套 《计算机控制技术》期末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A课程代码 BB024045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长 100 分钟准做任何标记,否则按作弊论处。

3、考试期间,试卷不准拆开,否则按作弊处理。

4、本套试卷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一、名词解释:(20=5×4)1、实时性2、采样定理3、频分多路复用4、时分多路复用5、CIMS二、简答题(48=8×6)1、简述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及优点2、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由那些单元组成?3、何谓采样?采样值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处理?4、计算机与外设交换数据的种类及传送方式?5、接口扩展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什么优缺点?6、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有哪些?7、流程工业CIMS的层次结构模型及各层次的作用8、常用传输介质的种类、特点及应用场合三、分析题(22=8+7+7)1、分析总结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8)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干扰源及可采取的抗干扰措施(7)3、简述计算机控制的总体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7)四、计算题(10)某热处理炉温度测量仪表的量程为100~1000℃,在某一时刻计算机采样并经8位A/D数字转换后的数字量为0CDH,求此时温度值为多少?(设仪表量程为线性的)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A答案课程代码 BB024045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长 100 分钟一、名词解释:(20=5×4)1、实时性是指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应该具有的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对外来事件做出反应的特性。

两个要素:其一:根据工业生产过程出现的事件能够保持多长的时间;其二:该事件要求计算机在多长的时间以内必须做出反应。

2、采样定理:只有采样频率大于最高信号频率的2倍,采样信号和连续信号(输入信号)的频谱才是相等的。

3、频分多路复用:由于通讯媒体可使用的频带超过传输信号所需的带宽,因此可将多路信号以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

因为各载波频率相互独立,各信号带宽不发生重叠,从而使同一通信媒体可以传输多路信号,这种方法称为频分多路复用。

《计算机控制技术》题目(含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题目(含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计算机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中的(高级)阶段,是自动控制的(重要分支)。

2、计算机在信息处理、(逻辑分析)、决策判断、(输入输出)管理等各个方面显示出突出的优点。

3、计算机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代替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

4、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前提下,应用(控制装置)自动地、有目的地控制或操纵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使他们具备相应的功能。

5、在控制系统中如果给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则此系统称为(定值)控制系统。

6、·7、若系统控制(变量)的变化规律为已知函数,并被事先确定,则此类控制为(程序)控制系统。

8、广义上说系统的给定信号和扰动都可以看作是系统外作用信号,给定信号(决定)着系统输出量的变化;而扰动则(破坏)给定信号对系统输出量的控制。

9、计算机控制过程是在(外部)作用下使系统由一个平衡或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或稳定)状态的过程,称为瞬态过程或系统响应。

10、自动控制的瞬态过程有两种典型形式,一种是(收敛)的,对应的系统运行是稳定的;另一种是(发散)的,对应的系统是不稳定的。

10、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了达到控制目标,可以采用(模拟)化设计方法和(离散)化设计方法来设计控制器。

11、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面向工业控制、采用标准(总线)技术和开放式( 体系 )结构的计算机。

12、计算机各功能模板之间的内部总线可以分为:(数据)总线、( 地址 )总线、控制总线、电源总线。

,13、外部总线是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进行( 通信 )的连线。

14、典型的工业控制计算机IPC应具备抗(电磁)干扰、防震、防潮、( 耐高温 )等性能。

15、可编程序控制器是(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与( 微型 )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6、大多数PLC采用继电控制形式的(梯形图)编程方式,继承了传统(控制 )线路的清晰直观容易掌握。

17、整体式的(PLC)把电源、CPU、内存、I/O系统都( 集成 )在一个小箱体内构成一台完整的PLC。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20分)1、在现代工业中,计算机控制系统至少起到实时数据处理、实时监督决策、实时控制及输出三个基本功能。

2、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和形式,按不同的划分方法有不同的分类,若按计算机参与的控制形式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若按采用的规律可分为顺序控制、常规控制和高级控制、智能控制等。

3、信息传递中信号的形式有连续模拟信号、离散模拟信号、连续信号和离散数字信号。

4、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内部总线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电源总线。

5、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分辨率、绝对精度、稳定时间、相对精度、线性误差。

6、通信协议的关键要素是语法、语义、时序。

7、数据传输的方式按信号是否被调制可分为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按数据的时空顺序可分为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按发送方是否发送同步脉冲可分为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8、数据交互技术可分为线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其中线路交换技术包括线路建立、数据传送和线路拆除三个阶段。

9、计算机网络按所跨地域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分为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和网状网络。

10、计算机网络互联设备有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二、简答题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P3)要点:主机、外设、输入输出接口、通信设备、现场仪表等2、采样定理的内容。

( P15)3、总线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P36)4、叙述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P51)5、常用的人机交互设备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P64-78)6、简述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P85)7、常用的通信介质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P100-102)8、从资源共享的观点解释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基本特征(P106)9、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原则有哪些?(P161)10、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有哪些?各自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P165-166)11、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是什么?(P224)三、论述题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步骤(教材P265-268)2、总线的裁决方式及算法(教材P35-36)四、设计题设计一串行输入12位D/A转换接口电路,并写出程序代码。

《计算机控制技术》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控制技术》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范立南、李雪飞)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填空题(1) 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2) 实时数据采集,实时决策控制,实时控制输出(3) 计算机,生产过程(4) 模拟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5)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2.选择题(1) A (2) B (3) C (4) A (5) B3.简答题(1) 将闭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拟控制器和和比较环节用计算机来代替,再加上A/D转换器、D/A转换器等器件,就构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其基本框图如图所示。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成。

工业控制机是指按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生产过程包括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装置。

(2)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其优点是控制过程简单,且安全可靠。

适用于控制规律不是很清楚的系统,或用于试验新的数学模型和调试新的控制程序等。

其缺点是它是开环控制结构,需要人工操作,速度不能太快,控制的回路也不能太多,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设计灵活方便,经济可靠。

能有效地实现较复杂的控制,如串级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它不仅可以进行给定值的控制,还可以进行顺序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其中SCC+模拟调节器的控制系统,特别适合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既用上了原有的模拟调节器,又可以实现最佳给定值控制。

SCC+DDC的控制系统,更接近于生产实际,系统简单,使用灵活,但是其缺点是数学模型的建立比较困难。

集散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通用性强、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调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点。

缺点是系统比较复杂。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既能完成直接面向过程的控制和优化任务,还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综合管理、指挥调度和经营管理的任务。

《计算机控制技术》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控制技术》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范立南、李雪飞)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填空题(1) 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2) 实时数据采集,实时决策控制,实时控制输出(3) 计算机,生产过程(4) 模拟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5)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2.选择题(1) A (2) B (3) C (4) A (5) B3.简答题(1) 将闭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拟控制器和和比较环节用计算机来代替,再加上A/D转换器、D/A转换器等器件,就构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其基本框图如图所示。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成。

工业控制机是指按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生产过程包括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装置。

(2)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其优点是控制过程简单,且安全可靠。

适用于控制规律不是很清楚的系统,或用于试验新的数学模型和调试新的控制程序等。

其缺点是它是开环控制结构,需要人工操作,速度不能太快,控制的回路也不能太多,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设计灵活方便,经济可靠。

能有效地实现较复杂的控制,如串级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它不仅可以进行给定值的控制,还可以进行顺序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其中SCC+模拟调节器的控制系统,特别适合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既用上了原有的模拟调节器,又可以实现最佳给定值控制。

SCC+DDC的控制系统,更接近于生产实际,系统简单,使用灵活,但是其缺点是数学模型的建立比较困难。

集散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通用性强、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调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点。

缺点是系统比较复杂。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既能完成直接面向过程的控制和优化任务,还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综合管理、指挥调度和经营管理的任务。

2014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评分标准B

2014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评分标准B
即有
1 eTs 1 eTs 2 G( z ) Z [ G(s)] Z [ ] s s s(0.5s 1)
„„„„(5 分)
(1 0.5z 1 )(1 0.1z 1 )U ( z) 5(1 0.25z 1 ) E( z)
„„„„(5 分)

0.368z 1 0.264 z 2 (1 z 1 )(1 0.368z 1 ) 0.368z 1 (1 0.718z 1 ) (1 z 1 )(1 0.368z 1 )
5、什么是共模干扰?什么是串模干扰?
答:共模干扰是指在电路输入端相对公共接地点同时出现的干扰;„„(3 分) 串模干扰是指串联在工作信号上的干扰。„„(3 分) 注:只要意思表述正确,得 6 分。

1
页 共
2

三、设采样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y(k ) 2 y(k 1) u(k ) u(k 1) ,求其脉冲传递函数。 (10 六、设最小拍控制系统如下图 4-1 所示,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G ( s )
2 ,设采样周期 T 0.1s ,试用 ( s 2)( s 3)
e ( z) (1 z 1 )2 或 ( z) 1 (1 z 1 )2 2 z 1 z 2 „„„„(5 分)则最
小拍控制器为:
后向差分法求出相应的等效数字控制器 D ( z ) 。 (15 分)
1
„„„„(2 分)
得 D( z )
1 z 1 z ( 2)( 3) T T
1
1

0.02 (1.2 z )28 (1 0.8333z 1 )(1 0.7692 z 1 )
„„„„(5 分)

1 页 共 2 页

最新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ab-含答案

最新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ab-含答案

A卷(本题15分)一、填空(每空1分)1.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由计算机、I/O接口电路、通用外部设备和工业生产对象组成。

2. 采样保持器有两个基本的工作状态:分别是采样状态和保持状态。

3. 在工业控制中,经A/D转换后得到的数据一般要经过数字滤波和标度变换两个环节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得到相应准确的结果。

4. 常用的数字滤波算法有程序滤波、中值滤波、算术平均值滤波、加权平均值滤波、滑动平均值滤波、低通滤波和复合数字滤波等。

5. 典型的顺序控制系统一般由系统控制器、控制对象、执行机构、检测机构、开关量输入接口电路、开关量输出接口电路、显示与报警电路七部分组成。

6.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键盘有独立式和行列式两种接口方法。

(本题30分)二、简答题(每题5分)1.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改进方法是什么?答:突加的给定值(升或降)会给系统带来冲击,引起超调量过大,执行机构动作剧烈。

改进:调节器采用PI规律,将微分作用移到反馈回路上,即只对被控量微分,不对输入偏差微分,也就是说对给定值无微分作用,减小了给定值的升降对系统的直接影响。

2. PID控制算法中积分项的改进有哪几种方法?并简述其改进方法。

答:①积分分离法:偏差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进行快速控制,偏差较小时,投入积分作用,取消静差。

②抗积分饱和法:对输出进行限幅,同时切除积分作用,最大幅值为|E m |。

③梯形积分法:将矩形积分改为梯形积分,即。

④消除积分不灵敏法:1)增加A/D转换的位数,提高转换精度,减小不灵敏区;2)将小于量化误差的各次积分项累加起来,当累加值时,输出,同时将累加器清零,为下一次累加做准备。

3.画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并指出其具有特点。

答:工作原理:用一台计算机对多个被控参数进行巡回检测,结果与设定值比较,经控制运算后送到执行机构,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被控参数稳定在给定值上。

特点:计算机直接参与控制,系统经计算机构成了闭环,而在操作指导控制系统中,通过人工或别的装置来进行控制,计算机与对象未形成闭环,给定值是预先设定好后送给或存入计算机的,在控制过程中不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卷(本题15分)一、填空(每空1分)1.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由计算机、I/O接口电路、通用外部设备和工业生产对象组成。

2. 采样保持器有两个基本的工作状态:分别是采样状态和保持状态。

3. 在工业控制中,经A/D转换后得到的数据一般要经过数字滤波和标度变换两个环节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得到相应准确的结果。

4. 常用的数字滤波算法有程序滤波、中值滤波、算术平均值滤波、加权平均值滤波、滑动平均值滤波、低通滤波和复合数字滤波等。

5. 典型的顺序控制系统一般由系统控制器、控制对象、执行机构、检测机构、开关量输入接口电路、开关量输出接口电路、显示与报警电路七部分组成。

6.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键盘有独立式和行列式两种接口方法。

(本题30分)二、简答题(每题5分)1.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改进方法是什么?答:突加的给定值(升或降)会给系统带来冲击,引起超调量过大,执行机构动作剧烈。

改进:调节器采用PI规律,将微分作用移到反馈回路上,即只对被控量微分,不对输入偏差微分,也就是说对给定值无微分作用,减小了给定值的升降对系统的直接影响。

2. PID控制算法中积分项的改进有哪几种方法?并简述其改进方法。

答:①积分分离法:偏差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进行快速控制,偏差较小时,投入积分作用,取消静差。

②抗积分饱和法:对输出进行限幅,同时切除积分作用,最大幅值为|E m |。

③梯形积分法:将矩形积分改为梯形积分,即。

④消除积分不灵敏法:1)增加A/D转换的位数,提高转换精度,减小不灵敏区;2)将小于量化误差的各次积分项累加起来,当累加值时,输出,同时将累加器清零,为下一次累加做准备。

3.画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并指出其具有特点。

答:工作原理:用一台计算机对多个被控参数进行巡回检测,结果与设定值比较,经控制运算后送到执行机构,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被控参数稳定在给定值上。

特点:计算机直接参与控制,系统经计算机构成了闭环,而在操作指导控制系统中,通过人工或别的装置来进行控制,计算机与对象未形成闭环,给定值是预先设定好后送给或存入计算机的,在控制过程中不变化。

4. 采用直接设计法设计最少拍无差数字控制器的步骤是什么?答:①由D(z)的物理可实现性确定Ф(z)②由系统的准确性确定Ф(z)③由系统的快速性确定Ф(z)④由系统的稳定性确定Ф(z)⑤再由Ф(z)确定控制器D(z)5. 达林算法数字控制器的设计目标是什么?答:使整个闭环系统的期望传递函数等效为一个惯性环节和一个延迟环节串联,并使整个闭环系统的纯滞后时间与被控对象G0(s)的纯滞后时间τ相同。

6、多微处理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总线有哪些?答:并行总线:PC总线,STD总线串行总线(本题20分)三、简单应用题(每题10分)1、已知数字控制器D(z)=0.5(1−0.6z−1)(1−0.35z−1)(1−z−1)(1+0.72z−1);试采用直接实现法推导出u(k)的迭代算式。

解:D(z)=0.5−0.475z−1+0.105z−21−0.28z−1−0.72z−2=U(z)E(z)U(z)=0.5E(z)−0.475z−1E(z)+0.105z−2E(z)+0.28z−1U(z)+0.72z−2U(z) u(k)=0.28u(k−1)+0.72u(k−2)+0.5e(k)−0.475e(k−1)+0.105e(k−2)2、连续PID控制器可描述为u(t)=K P[e(t)+1T I∫e(t)dt+T D de(t)dt],推导出增量型数字PID 控制算法Δu(k)的递推式,并画出程序流程图。

解:u(t)=u(kT){q0=K P(1+TT I+T DT)q1=−K P(1+2T DT)q2=K P T DT∵e(t)=e(kT)∫e(t)dt=∑Te(iT)ki=0tde(t)dt=e(k)−e(k−1)T代入得,u(k)=K P[e(k)+TT I∑e(i)+T DT(e(k)−e(k−1))ki=0]=K P e(k)+K P TT I∑e(i)+K P T DT[e(k)−e(k−1)]ki=0u(k−1)=K P e(k−1)+K PTT I∑e(i)+K PT DT[e(k−1)−e(k−2)]k−1i=0△u(k)=u(k)−u(k−1)=q0 e(k)+q1 e(k−1)+q2 e(k−2)(本题15分)四、设加工第一象限逆圆弧AB,已知起点A的坐标为(6,0),终点B的坐标为(0,6)。

要求:(1)列出逐点比较法插补计算得过程。

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2)做出走步轨迹图,并标明进给方向和步数。

解:(2)(1)步序 偏差判别 坐标进给方向 偏差计算 坐标计算终点判断 起点 F0=0 (6,0) E=12 1 F0=0 -x F1=-11 (5,0) E=11 2 F1<0 +y F2=-10 (5,1) E=10 3 F2<0 +y F3=-7 (5,2) E=9 4 F3<0 +y F4=-2 (5,3) E=8 5 F4<0 +y F5=5 (5,4) E=7 6 F5>0 -x F6=-4 (4,4) E=6 7 F6<0 +y F7=5 (4,5) E=5 8 F7>0 -x F8=-2 (3,5) E=4 9 F8<0 +y F9=9 (3,6) E=3 10 F9>0 -x F10=4 (2,6) E=2 11 F10>0 -x F11=1 (1,6) E=1 12F11>0 -x F12=0 (0,6) E=0(本题20分)五、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11.0)(1(10)(0++=s s s s G采样周期T=0.5s 。

试设计在单位阶跃输入时,最少拍有波纹控制系统的数字控制器D(z),并求出误差E(z)、控制器输出U(z)和系统输出Y(z)。

已知:1112112111;1111;111;)1(1--------=⎥⎦⎤⎢⎣⎡+-=⎥⎦⎤⎢⎣⎡+-=⎥⎦⎤⎢⎣⎡-=⎥⎦⎤⎢⎣⎡z e a s Z z e s Z z s Z z z s Z aT T得分 评卷人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B卷(本题20分)一、填空(每空1分)1. 计算机控制系统按照功能划分有直接数字控制系统、操作指导控制系统、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五种类型。

2. 输入通道通常包括信号测量部分、信号调理电路、模拟多路开关、以及输入控制接口等。

3. LED显示器显示的方法有动态显示和静态显示两种。

4. 数字程序控制就是计算机根据输入的指令和数据,控制生产机械按照规定的工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等规律自动地完成的自动控制。

5. 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分为连续信号、离散信号、采样信号、数字信号采样保持信号五种类型。

(本题30分)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1. PID控制算法中积分分离法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改进方法是什么?答:偏差较大时,积分的滞后作用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引起较大的超调并加长过渡过程,尤其对时间常数较大、有时间滞后的被控对象,更加剧了震荡过程。

改进:偏差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进行快速控制,偏差较小时,投入积分作用,消除静差。

2.PID控制算法中微分项的改进有哪几种方法?并简述其改进方法。

答:①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在标准PID输出后串联一阶惯性环节,构成不完全微分PID控制。

②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调节器采用PI规律,将微分作用转移到反馈回路上,即只对被控量微分,不对偏差微分,也就是说,对给定值无微分作用,减小了给定值的升降对系统的直接影响。

③微分平滑算法:采用微分平滑原理。

3.画出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并指出其具有的特点。

答:工作原理:在SCC系统中,由计算机按照描述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最佳给定值后,送给模拟调节器或DDC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

特点:①SCC+模拟调节器控制系统:在技术改造时,可充分利用原有的模拟调节器,同时又实现了最佳给定值控制;②SCC+DDC控制系统:给定值是计算得到的,以保证系统在最优工作状态下运行。

4. 采用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方法设计一个控制系统时,Φ(z)的确定应遵循哪些原则?答:①D(z)的物理可实现性②系统的准确性③系统的快速性④系统的稳定性5. 史密斯预估补偿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步骤是什么?答:①求广义对象Z传递函数②按不带纯滞后的被控对象的设计数字控制器D(z),并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③加入纯滞后环节6.多微处理器控制系统的结构有哪些形式?并简述其结构特点。

答:①分级结构形式:把一台微处理器作为主处理器,并使其担任控制其他微处理器的任务。

其他微处理器称为从处理器,在主处理器的统一控制下,完成各自独立的子任务。

②系统中各微处理器之间没有固定的主从关系,各微处理器既可作为主处理器,也可作为从处理器。

各微处理器之间关系对等,互相通信。

(本题20分)三、简单应用题(每题10分)4、已知数字控制器D(z)=0.3z−1(1−0.718z−1)(1−z−1)(1−0.368z−1);试采用直接实现法推导出u(k)的迭代算式。

解:D(z)=0.3z−1−0.2154z−21−1.368z−1+0.368z−2=U(z)E(z)U(z)=0.3z−1E(z)−0.2154z−2E(z)+1.368z−1U(z)−0.368z−2U(z)u(k)=1.368u(k−1)−0.368u(k−2)+0.3e(k−1)−0.2154e(k−2)5、连续PID控制器可描述为u(t)=K P[e(t)+1T I∫e(t)dt+T D de(t)dt],对其进行离散化,推导出位置型数字PID控制算法u(k)的递推式,并画出程序流程图。

解:u(t)=u(kT)∵e(t)=e(kT)∫e(t)dt=∑Te(iT)ki=0tde(t)dt=e(k)−e(k−1)T代入得,u(k)=k P[e(k)+TT I∑e(i)+T DT(e(k)−e(k−1))ki=0]=k P e(k)+k I∑e(i)+ki=0k D[e(k)−e(k−1)] k I=k P TT Ik D=k P T DT(本题15分)四、设加工第一象限直线OA,起点为坐标为原点O(0,0),终点坐标为A(6,6)。

要求:(1)列出逐点比较法插补计算的过程。

(2)做出走步轨迹图。

解:(1)步数偏差判别坐标进给偏差终点判断起点F0=0E=121F0=0+x F1=-6E=112F1<0+y F2=0E=103F2=0+x F3=-6E=94F3<0+y F4=0E=85F4=0+x F5=-6E=76F5<0+y F6=0E=67F6=0+x F7=-6E=58F7<0+y F8=0E=49F8=0+x F9=-6E=3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10F9<0+y F10=0E=211F10=0+x F11=-6E=112F11<0+y F12=0E=0(本题20分)五、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已知被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1(10)(0+=sssG采样周期T=1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