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合集下载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记叙文教案篇一【训练目的】掌握写人记叙文常用的几种描述方法。

【写作指导】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资料。

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好处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述。

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

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述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

如《琐忆》中对鲁迅头发的描绘,《祥林嫂》中对祥林嫂白发个性是眼睛的刻画,《孔乙己》中对主人公长衫的描述,都十分传神。

2.行动描述。

决定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

“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

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

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

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述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

描述行动,尊个性注意动词的选取。

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过洋钱”,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讨好太太和女儿,是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随后又“把钱拈着玩”。

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

作者不仅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个性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透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务必透过行动来表现。

”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是否有典型性。

记叙文叙事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叙事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叙事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叙事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叙事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二、教学内容1. 叙事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叙事记叙文的结构和组织3. 叙事记叙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4. 叙事记叙文中的描写、对话和叙述的运用5. 叙事记叙文中情感的表达和抒发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叙事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2. 讲解叙事记叙文的结构和组织,让学生掌握基本框架。

3. 针对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和练习。

4.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叙事记叙文中的描写、对话和叙述的运用。

5.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抒发情感,让叙事记叙文更具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叙事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叙事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描写、对话和叙述。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4.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评改,取长补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叙事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叙事记叙文。

3.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叙事记叙文具有感染力。

4. 学生能够在互相评改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实践1.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难忘的一天”为主题,写一篇叙事记叙文。

2.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思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素材。

3. 指导学生进行构思,确定文章结构。

4.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所学描写、对话和叙述技巧。

5. 完成作文后,进行分组讨论,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七、课堂讲评1. 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

2. 针对每篇作文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讲解。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

4. 总结本次写作的要点,提醒学生在下次写作中注意。

高中写名人传记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高中写名人传记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高中写名人传记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指导高中生如何写一篇名人传记记叙文。

名人传记是一种通过生动有趣的叙述方式,向读者介绍一个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成就的文体。

本教案将从选择主题、收集资料、组织结构和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

2. 选择主题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是写名人传记记叙文的第一步。

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名人,如科学家、作家、运动员等。

确保选定的主题具有足够的信息和资料来源,以便进行深入研究和叙述。

3. 收集资料在开始写作之前,学生应该收集足够的资料来支持他们对名人的叙述。

这些资料可以来自图书馆、互联网、采访和其他可靠来源。

确保引用的内容是可靠的,不要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4. 组织结构一个好的名人传记记叙文应该有清晰的组织结构,使读者能够逻辑顺畅地理解名人的生平事迹。

学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按照重要事件和成就进行组织。

在每个部分中,使用合适的过渡词语确保段落之间的连贯性。

5. 写作技巧写作一篇名人传记记叙文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写作技巧:-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描述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 提供详细的细节来支持对名人的描述和评论。

- 使用适当的引用来引用名人的言论和观点。

确保引用内容的准确性。

- 使用恰当的语法和标点符号,确保句子的清晰和流畅度。

- 审查和编辑自己的写作,确保没有语法和拼写错误。

6. 总结高中生在写名人传记记叙文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并收集充足的资料来支持叙述。

写作时应注意组织结构和写作技巧,以创作一篇生动有趣、准确可靠的名人传记。

通过锻炼写作技巧,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采。

以上是关于高中写名人传记记叙文写作指导的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优秀4篇记叙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学会列作文提纲。

教学重点确定写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纲。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懂得作文的步骤。

3、确定要写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纲。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令你难忘的事情。

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难忘呢?2、交流,适当板书。

二、确定材料1、比较事情,哪一件更难忘?(1)没听妈妈的劝告,把钱放在浅兜里,结果跑丢了。

(2)不听爸爸的话,在火车站乱跑,与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点犯了心脏病。

(3)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车闯红灯,被警察批评。

(4)不遵守交通规则,翻跃隔离栏杆,后背被铁签子划破,缝合了十几针,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以上所举四个事例,都可以称得上难忘,但是比较起来就可以发现:1、2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听家长的话,但所犯错误造成的结果不同,程度不同。

所以2要比1难忘。

3、4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但一个只是被警察批评,另一个是以“血”换教训,显然,后者比前者令人难忘。

3、从材料中选择最难忘的,而且是真实的写在草稿本上。

三、列提纲、指导方法1、要想把文章写得清楚、明白,应该按一定的顺序写。

可采用倒叙、顺序、插序的手法,先编写提纲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2、自学习作提示,初步列好作文提纲。

3、交流,及时指正不足。

4、学习范文《阿姨送我上医院》,列出提纲。

5、对照课文,查漏补缺。

(经过部分的提纲要列具体一些)提纲只是一个框架,要想写得好,还要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尤其要抓住它们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与此同时,如果再能抓住其中一种事物作为线索,那么文章将更精彩。

例如:有一个小同学写雪天骑车带人造成了表哥骨折这件难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车、骑车、推车、撞车这个线索,同时又抓住了高兴、得意、难过这些情感的变化,使文章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中职语文教案:写作——记叙文

中职语文教案:写作——记叙文
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3呼应法
主要表现为首尾呼应,结尾与文题呼应。这种方法使用熟了,也可以用于段与段之间的呼应。
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就使用了呼应法收束全文。文章的结尾写道:“我原以为,孩子天真纯洁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流星,这是一颗心,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结。”
这段议论与文题遥相呼应,既点了题,又表现出一种前后圆合的结构之美。
(4)选材局限于自己的假期见闻,切忌“空谈”。
(5)字数不少于600。
7.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明确习作主题、要素、基本观点、谋篇布局等
8.与教师互动,质疑问难,澄清习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
9.学生自拟习作提纲。
10.教师巡视,并适时参与指导、修正学生的提纲。
11.学生修改、完善提纲。
四、布置作业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
编课程名称
语文
所在
年级
主 备
教 师
授 课
教 师
授课系部
授课
班级
上 课
日 期
课题
写作---记叙文
教学
目标
l.掌握记叙文习作的要点。
2.学习写一篇穿插议论、语言生动形象的记叙文。
重点
掌握记叙文习作的要点
难点
学习写一篇穿插议论、语言生动形象的记叙文。
②要善于多样化表达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进行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祖父、后园和我》,思考讨论这段语言有何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提示:
这几段节选文字,平视、仰视和俯视相结合,视觉、听觉和内体验相交融,在立体化的摹写中,着力构造了后花园这一自由的天地,选文时而比喻时而拟人,时而整句时而散句,多样化的表达中,让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发展、高潮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人物、事件和场景。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恰当的句式,使记叙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2. 人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事件叙述的顺序与转折4. 场景描绘的要素与方法5. 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以及恰当的句式来提升记叙文的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修改和改进自己的写作。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3. 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4. 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记叙文写作。

5. 反馈:收齐学生作品,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记叙文写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记叙文结构的掌握和写作技巧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写作教材和指导书籍,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记叙文教案

记叙文教案

记叙文教案【篇一: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2 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能力目标】1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2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2 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教学方法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三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结合热播催人泪下苦情大戏《樱桃》山菊骂红红野孩子)**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其实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里)通过同学们合理想象,一个鲜活的人物已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作文课题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作文课题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作文课题成果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1、学生的记叙文能够写出真情实感。

2、会运用不同的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

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

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写人的文章理解的时候要看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在这上面来理解。

因为落脚点就是通过事来表现人。

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但是是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各有侧重。

二、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写作记叙文首先要了解记叙文应具有的特质,在把握记叙文特质的基础上再去精巧的构思内容。

首先要体现“记叙”性质。

即记人或叙事。

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以是“虚拟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或想象物等。

所以,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

其次要强化“背景”和细节的设置。

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作、几句话语,事情的叙述也不宜直来直去,不然,文章就会显得平板,行文缺乏波澜。

好的记叙文,人物活动、情节展开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背景,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环境;强化“背景”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2、了解记叙文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记叙文如何写具体。

2、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的技巧。

教学难点:学会写记叙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讲解,复习有关记叙文的内容(5分钟)明确:(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分类1、以写人为主2、以记事为主3、以写景或状物为主(三)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四)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记叙。

(五)人物描写外貌,语言,神态,细节,动作和心理描写。

(六)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二、记叙文的写法(一)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缺一不可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我们写记叙文要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1。

时间2。

地点3。

事件与事件背景4。

反映的道理(主题) 5。

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其中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像一个人没有了心,或肝、肺。

(二)掌握必要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时间关系只列举三种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语言生动形象。

趟儿。

3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三)怎样把记叙文写具体(10分钟,时间关系选一例具体讲解。

)学生写起作文来,往往觉得无话可写。

或三言两语,或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究其原因,一是对身边的生活缺乏深入的观察;二是对如何写具体缺乏足够的认识。

如一篇《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中午很闷热。

妈妈给我一元钱让我去买冷饮。

路上,我见一个小贩正在杀青蛙,卖青蛙。

我上前劝阻,但他不听。

我用妈妈给我买冷饮的一元钱买了一只大青蛙。

在归路上,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她表扬了我。

上面这段文章,把事情的经过基本上写清楚了。

但篇幅太短,内容太少,写得不具体。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呢?1、具体描写天气(或景物)。

写一件事情,可以写写这件事发生时的环境。

写景要为表现中心,表现人物服务。

上文中的“中午很闷热”不具体。

怎样“闷热”呢?文章中应不出现“闷热”两字,可以通过写物来表现它。

如“太阳、风、树叶、知了、大黄狗、汗珠”等,连成句子就是“这天中午,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风婆婆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树叶一动不动。

树上的知了大声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我了,快给我安个大空调,快给我安个大空调吧’。

大黄狗在树荫下吐着长长的舌头,不停地喘着粗气。

我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掉。

”这样就把“闷热”写具体了。

2、具体描写人物。

写记叙文往往离不开写人。

要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文章才显得有血有肉。

写人物,可以写人物的年纪、身材、脸部、穿着等。

如上文的小贩:“他看上去三十来岁,胖矮的身材。

头发一寸多深,乱成一团。

眯成一团的三角眼,蓄着几根稀稀疏疏的胡须。

打着赤膊。

腰间系着一个沾满斑斑血迹的围裙。

”这样一写,读者对小贩的外貌就有大致的了解,使人有“如见其人”之感。

当然,描写人物外貌要尽量抓住其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3、具体描写过程。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最忌平铺直叙。

我们要把情节写得曲折一点,才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上面的例文,因天气闷热,“我”向妈妈要钱买冰棒吃。

而且妈妈嘱咐“我”只许买冰棒吃。

路上看到小贩,杀青蛙,卖青蛙,自己“于心不忍”,尽自己的能力买了一只大青蛙,并放回了大自然。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表扬了“我”做得好。

这些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构思可以说巧妙。

(四)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技巧(15—20分钟)好的作文开头要求:1、要迅速向主题靠拢。

2、要短小精悍。

3、要有文采。

记叙文开头可考虑选用如下几种简单又实用的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点穿话题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注意:(1)写作前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提炼出能够引领全文主题内容的开头;(2)这种开头语言要非常精练,要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效果,激起阅卷老师的阅读欲望。

【演练】以“忙”为话题,运用“开门见山”法写个开头。

【他山之石】纷繁的社会,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忙”法;我要歌颂的“忙”,是为他人幸福而忙,为社会进步而忙!这个开头不蔓不枝,主旨豁然明朗。

2、引用名言,凸现文采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

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

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演练】以“宽容”为话题,运用“名言警句式”写个开头。

【他山之石】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于你的脚上。

这就是宽容”。

(《宽容,从这里开始》)这样的开头,简洁明了,气势不同凡响。

3、精辟设喻,激发兴趣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

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以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

精辟设喻式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它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

注意:【演练】以“青春”为话题,运用“设喻”法写个开头。

【他山之石】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

(《青春》)设喻精辟,主旨突出。

所言之“他物”应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总之,作文怎样开头,这决定于作文题目所规定的内容,文章的性质和考生独特的构思。

大家拿到题目后,勿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与作文开头一样,作文的结尾也很重要。

常见作文结尾的好方法有:1、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

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

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如《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3、“画龙点晴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这是一种不错的结尾方法。

4、名言警句式。

真谛。

它往往出现在散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

”小结: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

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学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与积累之中。

三、片断训练与讲解(15—20分钟)以“读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作提示:“书是人类的营养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师们如是说,书是人类财富的结晶,更是我们莘莘学子的良师益友。

对这一宽泛的话题,我们莘莘学子定然有话可说,怎样把话好,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开好头,写作角度要新、要小,写读一本书的故事,写读书现象中的一个问题,都会因角度小而写得深刻透彻。

②要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写出真情实感,不写假大空的内容,不写套话。

③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切忌文体不统一。

这一类作文构思结尾时只要总结全文,在篇末点题即可。

可引用名言开头,如“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结尾选例:生活告诉我:只有真正会读“课外书”的人,才是出类拔萃的时代骄子!我仿佛感到一阵时代的风掠过耳畔,它留下一句嘱托:好自为之啊!我在此也想劝告千千万万的同龄人:多读以精思,慎读以明辨吧!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我看课外阅读》)四、布置作业作业:一、题目(二选一):1、以“欣赏________”为题作文。

2、以《冬日抒情》为题作文。

二、要求:1、设计好开头和结尾。

2、主旨鲜明,结构合理。

3、5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