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二

合集下载

中职升学语文模拟题(二)

中职升学语文模拟题(二)

中职升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中职升学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18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伫立(chù)冠状病毒(ɡuān)B.耸峙(chì)端倪(ní)载歌载舞(zài)C.崭新(zhǎn)症结(zhēng)卷帙浩繁(zhì)D.旖旎(qǐ)袅娜(nuò)未雨绸缪(móu)答案解析:A项“伫”读zhù;B项“峙”读zhì;D项“旖”读yǐ,“娜”读n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连手踌躇眉尖若蹙难以置信B.桌帏脉搏发扬光大不可理喻C.赔罪惴惴召之既来礼尚往来D.装裱纪念前踞后恭和颜悦色答案解析:A项“连手”应为“联手”;C项“召之既来”应为“召之即来”;D项“前踞后恭”应为“前倨后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的人们普遍存在缺少________的问题,以致邻里之间都出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

②作为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其掠夺世界资源和充当世界警察的野心是没有________的。

③在“四人帮”横行的时代,他们经常肆意________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让很多不明事理的青年学生跟着他们干。

④中国共产党建党后,一直实行由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为的是和各党派共商________,建设好国家。

A.沟通界线窜改国事B.勾通界限窜改国事C.沟通界限篡改国是D.勾通界线篡改国是答案解析: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勾通:指暗中勾结,是贬义词。

界限:除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外,还指尽头或限度;界线:多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侧重指地区之间的界线。

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先填写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脚踝(huái) 矫正(jiǎo) 葳蕤(ruì) 畸形(qí)B.炽热(chì) 圭臬(niè) 狩猎(shòu) 癖好(pǐ)C.贮藏(chù) 纤巧(qiān) 慰藉(jiè) 韵味(yùn)D.百舸(kě)不谙(yīn)本份(fèn)饯行(jià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A.贤惠雾蔼寒暄安生立命B.伺候敲榨安祥风云变换C.慷慨自诩精粹走投无路D.娇喘冷寞逍遥搬门弄斧3.下列加横线处的词语,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他每当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就会想起那段往事。

(2)这里的路异常难走,所以他在网上牛奶。

(3)这个冒名顶替的骗子终于现出了。

A.心酸预定原型B.辛酸预定原型C.心酸预订原形D.辛酸预订原形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近全国加大了对疫情的防控力度,为的是避免疫情不再扩散。

B.通过这次事件的成功解决,使他增强了自信。

C.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书籍,让学生的水平得到了增强。

D.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还需要有制约和监督机制。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澈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B.小李见他笑的有些异常,就问“怎么了?你。

”C.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么车,都在媒体的掌握之中。

D.新年的习俗可多了,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等等到处呈现热闹的景象。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注意:使用职业模块财经、商贸及服务类教材的考生做1、2、3、4、5题;使用职业模块工科类教材的考生做1、2、3、4、6题)1. ,会须一饮三百杯。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二)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二)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睿.智(ruì)孱.头(càn)燠.热(ào)锱.铢必较(zī)B.油腻.(nì)便.当(biàn)山岨.(jū)毛骨悚.然(sǒng)C.屯戍.(xù)抽噎.(yē)萌蘖.(nìe)蓊.蓊郁郁(wǒng)D.轨.道(guǐ)笑靥.(yàn)嗾.使(zú)自惭形秽.(su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花园里的郁金香迎风吐艳,远远望去像一群阿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B.人生怎么可能真的常乐未央,于是我们不再希望快乐,只希望自己不要不快乐。

C.他气又大,腰又痛,便掀开烂棉絮,悉悉窣窣地从谷草上爬起来,想出去转一转。

D.古希腊晚期,当哲学像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向自己终点的时候,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已经不失时机地出现在这块久受希腊理性文化精神浸润的土地上。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自鸣得意,自以为见解高过别人,依我看来,正是五十步笑百步。

B.初中时候,我跟同桌礼尚往来了整整三年。

C.他说起话来冠冕堂皇,在任期内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D.写诗作文要富有创造,剪裁得体,妙在用心,不能不落窠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种新培育出来的,耐干旱、耐盐碱的月季花,最近在全市街头花园大量种植起来。

B.当灾难发生的时候,这位教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学生的安全,自己却搭上了性命。

C.中山路少年活动中心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在青少年人群中推广羽毛球运动的专业团队。

D.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5.下列作家、作品、所处时代以及体裁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李乐薇《离太阳最近的树》当代散文B.陈启佑《永远的蝴蝶》当代散文C.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20世纪小说D.翦伯赞《内蒙访古》现代小说6.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一项是()A.静女其侏,俟我于城隅。

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二)

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二)

对口升学考试模拟卷(二)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先填写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一绺.(liǔ)吮.吸(yǔn)殷.红(yān)锲.而不舍(qiè)B.馔.玉(zhuàn) 恣.意(zì) 婀娜.(nuó) 孜.孜以求(zī)C.溘.然(kè) 符箓.(lù)畸.形(jī) 骇.人听闻(hài)D.凛.冽(lǐn) 菽粟.(sù) 混滑.(xiáo) 熠熠.夺目(yì)2.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艾篙联络重蹈覆辙提心掉胆B.字帖梦靥鬼斧神功决不罢休C.蹂躏怄气貌合神离不胫而走D.通宵诸候爱乌及屋度过难关3.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自鸣得意,自以为见解高过别人,依我看来,正是五十步笑百步。

B.中国独立研制的弹道导弹“东风21D”,无论是运行轨迹的多变性,还是攻击目标的准确性,以及攻击的烈度,在当前可说是无出其右者,因而被人们称为航母杀手。

C.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的不三不四了。

D.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B.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C.几天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D. “你走,我不拦你。

家里怎么办?”5.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比喻)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反问)C.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

中职对口升学班《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试卷+答案

中职对口升学班《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试卷+答案

中职升学班文化素质第二次模拟测试科目:语文本次测试为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其他均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隽.秀(ju àn) 虔.诚(q ¡án) 皓.首穷经(h ào) 潜.移默化(q ¡án)B.脊.梁(j Ǐ) 感喟.(w èi) 舐.犊情深(sh ì) 义愤填膺.(y īng)C.忖.度(c ǔn) 雇佣.(y ōng) 众擎.易举(q íng) 戮.力同心(l ù)D.股肱.(h óng) 震慑.(sh è) 信手拈.来(n ¡ān) 怅.然若失( ch 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慰籍 糜烂 驱利避害 迫在眉睫B .仓皇 肇事 一言九鼎 脱颖而出C .急燥 炽烈 钩心斗角 碌碌无为D . 繁衍 暇疵 斩钉截铁 迷天大谎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

B.前不久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C.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偃旗息鼓....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坎的石头了。

D.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会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三峡水库蓄水后,人们将看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 。

②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 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③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鹤等20多种 鸟类,最近陆续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A .景致 揭穿 珍稀B .景观 揭露 珍奇C .景观 揭开 珍稀D .景致 揭露 珍贵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学校将全面整治并排查校园内各项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

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卷二含解析版

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卷二含解析版

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卷二含解析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18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①卷(juàn)《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②篙(g āo)工③舵(tuó)师有十几个。

那长篙短篙拄在④礁(jiāo)石上,巨浪狂扑,船⑤舷(xu án)⑥敧(qí)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

A.①②⑤B.③④⑤C. ①②④D.④⑤⑥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急言厉色。

B.秦朝以前,由于铁的融点高,锻打的工艺复杂,这种锋利的铁剑远不能普及而替代铜剑。

C.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茵的怀抱中长大的。

D.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B.我忽然生出一种错觉——会不会哪扇窗子一开,邦斯舅舅或娜娜伸出头来。

C.这些老屋绝非仅仅是建筑,这些老街也绝非仅仅是道路,它们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

D.圆明园包括最主要的三个圆,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面目全非,给人以的美好感觉。

B.在这场篮球友谊赛中,我校队员前仆后继,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胜利。

C.他演讲时,引经据典,获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D.节日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2023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二

2023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二

山西教育2023/1◇曹益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一·椽(chu án )漫·溯(s ù)·灼热(zhu ó)山·岨(j ǔ)B.·逶迤(w ěi )·蠕动(r ú)满·载(z ǎi )滥·恶(è)C.艾·蒿(h āo )·凫水(f ú)·荫庇(y ìn )江·堤(d ī)D.一·瞥(pi ě)不·谙(àn )瘦·削(xu ē)·悸动(j 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誊写安装通宵摧山坼地B.讴歌趋势强驽爱屋及乌C.开辟暇想神龛曲高和寡D.敕造颓圮红绡出奇不意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而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B.看到台上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应当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D.这次打假活动共没收了三大车假货,从假百货到假药品无所不有,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虽然有国有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B.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2020_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二)

2020_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二)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宁·谧(m ì)苍·穹(qi óng )踌·躇(ch ú)自惭形·秽(su ì)B.笑·靥(y è)圭·臬(ni è)·笃嗜(d ǔ)·茕茕孑立(qi óng )C.端·倪(n í)神·侃(k ǎn )·廿七(g àn )断·碣残碑(ji é)D.·狙击(z ǔ)·窠臼(ch áo )·遏制(è)远离尘·嚣(xi 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锲而不舍熙熙嚷嚷如屡薄冰气宇轩昂B.拥挤不堪兴趣盎然鸦鹊无声随声附和C.残羹冷炙玲珑剔透唾手可得苌弘化碧D.魂牵梦萦好高骛远刻勤刻俭奄奄一息3.下列各句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句是A.你的涂鸦之作让我们耳目一新。

B.请你明早在舍下恭候,我准时前往做客。

C.因病不能参加家长会,让学校失望,深感痛心。

D.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允许,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4.下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罥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夸张)B.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

(拟人)C.由此产生的最自然的结果就是自卑。

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各种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反问)D.红柳强大的根系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比喻)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在的坚强正好证明,你一直是那么软弱。

B.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案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24分,每题2分)1.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炽(chì)热处(chù)分渲染xuàn 称(chèng)职B.胆怯(qiè) 占卜(pú) 奴婢(bì) 瑰(guēi)丽C.逡(qún)巡裸(luǒ)露诘(jié)责账簿(bó)D.蜷(quán)曲妯(zhóu)娌衣钵(bō) 肤浅(fū)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朴素揣摩脉搏变本加利B.赝品宣泄枉费富丽堂皇C.撕杀题纲徇私略见一斑D.膨涨亲昵抉择火中取栗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很大。

②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

③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

A.受益沉醉不是/就是B.收益沉醉不是/而是C.收益陶醉不是/就是D.受益陶醉不是/而是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B.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C.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B.《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C.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时,他仍道貌岸然地讲下去。

D.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6.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2分)A.月照窗前竹B.白鹭忽飞来C.聊寄一枝春D.月出钓船稀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8.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一颗芝麻粒,但人们只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

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__________A.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B.山,缄默不语冥然不觉——它用自己的筋骨来证明自己的伟大。

C.山,也欣喜万分——它因为人的攀登作住贡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乎——它相信人永远不会臣服自己。

9.下列各句加点的敬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B.明早您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

C.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拜访您的家父。

D.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小学就教十余年10.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A.自荐信一般是在不知道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招聘新人或不知道需要找平什么人员的情况下主动自荐。

B.简报的报尾位于简报最后一页下方,在两条平行线内注明简报期数和变法单位及日期。

C.新闻的导语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

D.读后感、观后感的正文部分常规写法是引---议---联—结,“议”与“结”是重点,是核心,“引”和“联”为次。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年是己丑年,也是我国建国60周年,按照天干地支纪年1949年也是己丑年。

B.《风流歌》的作者李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海子、《幸福》的作者纪宇都是当代诗人。

C.《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标题是对毛泽东在1949年所写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的标题的活用。

D.著名的游记《石钟山记》和豪放诗作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

12.对下面《红梅》一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二、(18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15题①站在祖国的海滨,观赏一下海洋的景色吧。

辽阔的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在金色的阳光下,像无数面银镜在闪闪发亮。

海渐远,天渐低,海洋在远方和蓝天相接。

②翻开世界地图,看一看地球的面貌吧。

整个地球表面,海茫茫,水汪汪,世界大陆只是耸出海面的一些岛屿,一些群山。

③海洋确实浩大,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有三亿六千一百万公里,约占在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

而世界陆地的面积只有一亿四千九百万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二十九。

④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

海洋的平均深度是三千八百米。

而世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八百四十米。

如果地球表面没有高低,全部被水包围,水深时有两千四百四十米。

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大浓度是一万三千零三十四米。

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是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如果你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两千多米。

⑤所以,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海深。

13.给以上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4.对上面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描述列数字作比较B.下定义引用作比较C.举例子引用打比方D.打比方描述作诠释15.根据文段内容,最适合作为本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A.美丽的海洋B.站在祖国的海滨C.浩瀚的海洋D.地大还是海大(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18题。

① 2008 年北京奥运会3000多枚奥运会奖牌全部使用青海昆仑玉。

②青海昆仑玉出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昆仑山脉的道教发源地玉虚峰。

我国古代自然、社会科学典籍中多有“玉出昆岗”记载。

昆仑玉主要成分是由“透山石”和“阳起石’”组成的纤维状微晶结合体,有“白玉”“青玉”“青白玉”“黄玉”“墨玉”“翠绿色玉”等,丰富的色泽便于区分金、银、铜奖牌的等级。

③据悉,北京奥运会的金牌、银牌、铜牌分别由“白玉”“青白玉,‘青玉’”制作。

玉环的内环周长为31.9 毫米,外环周长为57.7 毫米,厚为3 毫米。

④昆仑玉体积大于新疆和田玉,最大块体超过10吨,有地细密柔润,加工处理后光莹温润、洁透高雅、美观坚固,是国际珠宝界认定的优质级别玉石种类。

此外,青海昆仑玉储量大,大块材料多,可满足同等奖牌使用相同质地成色材料的需要,能为北京奥运会奖牌的制作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

青海昆仑玉与新疆和田玉处于昆仑山脉同一条成矿带上,由于新疆和田玉资源储量已十分稀少,近年来青海昆仑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了较大的份颇。

⑤数千年来,玉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文化历来崇尚以玉比德、以玉表情、以玉明志。

玉含有美好、尊敬、相爱、相助的内涵,也凝聚着团结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

绵延于青海高原、享有万山之宗美誉的昆仑山,不仅出产了品质优关的青海昆仑玉,也孕育了中华各民族相互融合交汇发展、博大精深的昆仑文化,凝结着中华文化中“和谐、和平、和睦”,“和为贵”,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将昆仑玉作为制作北京奥运会奖牌的材料,既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完美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绿色、人文、科技”的主题,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

16.第②段中说“我国古代自然、社会科学典籍中多有“玉出昆岗”记载”,对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说明玉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B.说明玉文化在我国有丰富的史籍资料。

C.说明昆仑玉出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昆仑山脉的道教发源地玉虚峰的主要原因。

D.与下文“玉文化”的阐述相呼应。

17.将昆仑王作为制作北京奥运会奖牌的材料,不属于体现的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的一项是()A.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和平、和睦”的思想。

B.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为贵”, “天人合一”的思想。

C.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绿色、人文、科技”的思想。

D.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18.通过文段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会奖牌全部使用青海昆仑玉。

B.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通过青海昆仑玉与新疆和田玉的比较,表明了“物以稀为贵”,更突出了青海昆仑玉的贵重。

D.将昆仑玉作为制作北京奥运会奖牌的材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去B.硿硿焉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C.至莫夜月明莫:通“暮”D.汝识之乎识:认识20.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而”字与“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的“而”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余固笑而不信也。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知之B.大王来何操C.不吾知也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2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段文字记叙作者实地考察的经过,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