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现状_问题与建议
关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三一文库()〔关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篇一:关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问题与建议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以来,全国上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十一五”以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节能减排有了重大进展。
200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27%;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了4.66%和3.1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出现“拐点”。
2008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74.2万吨,较2007年同期下降2.4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13.3万吨,较2007年同期下降3.96%。
节能减排的成效开始显现,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部分区域、流域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关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问题与建议2、健全法制,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和社会发展目标。
国家应尽快组织修订环保法,开展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组织制定及修订工作。
加快民用建筑节能、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处理管理、环保设备运行监督管理、排污许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城市排水和污水管理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行政法规的制定及修订工作。
加强节能及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颁布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修订高耗水产品限额标准,制定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完善清洁消费审核标准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加强电厂烟气脱硫设备运行监管,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备运行管理和监督;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耗能单位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依法查处。
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
加强节能减排的管理。
在“十二五”期间,总量减排指标除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外,可在水污染中增加氨氮、磷,气污染中增加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并根据东中西部的发展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及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对节能减排施行分类指导。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关于发布对厦门市行政事业单位及工商企业居民节电措施要求的通知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关于发布对厦门市行政事业单位及工商企业居民节电措施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公布日期】2004.06.21•【字号】•【施行日期】2004.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关于发布对厦门市行政事业单位及工商企业居民节电措施要求的通知各有关用电户: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能源供给不足,能源问题成为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瓶颈,突出表现为电力供需严重失衡。
造成失衡的两大原因:一是来水严重不足,今年1-5月份来水属枯水年份,我市水库容量只有22.6%(去年同期46%),全省水力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41%;二是电煤供应不足,由于省内煤炭产量不足、省外煤供给紧张,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扬,预计全年缺口200万吨,造成火电出力不足。
预计全年我省电量总缺口为34亿千瓦时。
全国有24个缺电省份,我省是缺电最为严重的三个省份之一,电力供需形势极其严峻。
2004年预计我市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将达到147万千瓦,比2003年增长21.39%,夏季最大日用电量3000万千瓦时(2003年最高负荷121.1万千瓦,最高日用电量2485万千瓦时。
今年6月18日,当日气温高温32℃,低温25.4℃,全市用电最高负荷达127.6万千瓦,已超过去年夏季最高值。
面对今年能源供应紧缺局面,市领导高度重视,研究对策并采取一系列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有力措施,要求通过加强节能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用电户经济合理用电,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妥善解决当前能源供需矛盾,促使我市电力需求的有序发展。
为此,特制订我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工业商业企业、居民家庭节约用电的措施与要求(详见附件),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我局将会同厦门电业局等部门对各用电户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二00四年六月二十一日附件:厦门市行政事业单位及工业商业企业居民节电措施要求一、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写字楼(一)强化用电管理1.指定专人负责节电;2.采购和使用经认证的节能产品;3.使用中央空调制冷设备的应关闭其它降温电器。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29•【字号】厦府[2014]208号•【施行日期】2014.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厦府〔2014〕20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闽政发明电〔2014〕3号)精神,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落实节能目标任务。
“十二五”末,我市单位GDP能耗要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10%,年均要下降2.085%,各区“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也要完成下降10%目标。
各区和各部门要采取各项综合措施,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
二、严格控制能耗增量。
严格实施项目能源评估和审查制度,对新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评估结果要认真审查把关。
工业类项目能效水平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一律不予通过审查,建筑类项目必须严格执行能耗限额,新建的建筑类项目必须达到我市同类建筑能耗先进水平。
对未通过能源评估和审查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要依法从严查处,从源头把好节能关。
要加强项目能评后期监管,重点项目必须列入年度节能监察计划,确保各项节能技术和措施落实到位。
三、加强重点领域节能。
关键要提高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
在工业节能方面,以电子、机械、化工、建材、纺织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推广应用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行业共性节能技术及产品,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在建筑节能方面,实施绿色建筑节能行动计划,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新建的民用建筑必须100%达到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引导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持续实施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
福建重点耗能工业行业节能降耗的分析与思考

部综合能 源消费量 的 3 _%。 73 () 2 万元工业总产 值能耗 下降 。2 0 0 5年
全 省 规 模 以 上 工 业 企 业 完 成 总 产 值 8 3 .8亿 元 . 增 长 159 这 1 高 耗 能 行 业 能 源 消 耗 以 原 煤 、 力 为 主 , 消 耗 0大 电 共 原 煤 3 2 .2万 t 占 规 模 以 上 工 业 企 业 原 煤 消 耗 量 的 133 . 8 .% : 耗 电 力 2 23 68 消 8. 3亿 k , 规 模 以 上 工 业 企 业 电 力 Wh 占 消耗 总量的 6 . 。 0 重 点 耗 能企 业 综 合 能 源 消 耗 量 占 7 . 2 0 97 %。 0 5年 , 省 年 全
消量 te 值 / 元 产单) 蓄。 费/c 亿 /tdT/耗嘉 衾 重 万 值 ̄ ) 譬 (
.
i1 i
/ %
综 合 能 源 消 费 量 的 05 :制 造 业 消 费 . %
17 . 9 48 4万 吨 t , 长 82 , 全 部 综 合 能 c 增 e .% 占
源消 费量 的 6 .%: 2 2 电力 、 气及 水 的 生 产 燃
2 . 能源 消费总量 增幅 低于产 值增 幅 1. 百分 点 。万 08 %; 69个 元工 业 总 产 值 能 耗 为 0 9c , 比上 年 ( . te .t 3 e 04 c )下 降 了 5 1 . 产值能耗 明显下 降 , 3 %, 3 工业 企业节 能降耗取得 了明 显成
效。
中图分 类号 : K 1 T 08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9 6 2 0 0 — 0 9 0 1 7 — 0 4(0 6)5 0 2 — 3
节能管理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011.3.23(5篇)

节能管理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011.3.23(5篇)第一篇:节能管理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011.3.23 节能管理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促进全体员工从自身做起,践行节约理念,动员岗位员工和基层班组大力开展节能节水潜力分析,工程技术部于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31日开展《节能减排促进月活动》。
活动中发现了很多节能节水的好方法,好事例。
也暴露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现状与问题员工有一定节能节水的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有很多节能节水的好方法。
例如:办公室打印用纸双面打印、空调限制使用温度、用电设备人走关闭、塑料及金属制品回收、废旧电池回收、使用节水水龙头等。
但能够全部做到的员工不到30%,这说明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宣传还不够到位,员工的资源意识、节能意识还不够强。
在节能技改方面,很多设备未进行过任何节能技改,存在严重浪费现象。
说明对节能技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许多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由于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得到应用,资金缺乏是制约节能技改的最主要因素。
虽然投入的节能资金较小,但却取得十分明显的节能效果,技改项目主要集中在节水水龙头、电动机变频调速、照明节电等节能环保领域。
能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未能建立节能管理制度,节能奖惩机制也未能有效建立并执行。
说明在用能管理制度的制订落实和能源管理人员配备及能源管理知识的更新、技能的提高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措施及建议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节能与环保一样都属于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要推动节能管理工作,需要在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资金投入等方面取得突破,结合公司实际,特提出以下措施建议:1、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建立节能奖惩机制。
制定相应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开展节能表彰和奖励活动。
把节能减排摆上议事日程,使节能工作尽早走入正轨。
2、加强宣传,提高员工节约意识。
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等活动。
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发布时间:2021-12-09T06:25:14.03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5期作者:王媛[导读]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强化节能意识,制定节能目标,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主动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监督,推动计量检测技术创新和计量标准建设,为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
本文主要分析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平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德州市 253100摘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强化节能意识,制定节能目标,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主动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监督,推动计量检测技术创新和计量标准建设,为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
本文主要分析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思考引言节能降耗能更好地降低企业投入成本,有效提高经济利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应不断完善能源计量管理,有效制定合理的节能降耗方案,进一步完善能源统计基础,促进社会经济长期有效发展。
1、企业能源统计的基本情况当前,大型能源消费企业在制定能源统计报告制度时,必须依靠工业能源的基本情况。
统计部门在实施能源统计时应注意大型工业和企业,而能源统计则侧重于能源产品的生产、运输、购买和消费。
能源统计报告还包括中国玫瑰产业报告等数据。
大型工业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报告制度,有关部门还应结合信息数据计算全社会的能源报告信息。
能源统计的范围越来越广,一些部门只使用普查或抽样,这将使能源计量难以全面管理。
2、存在的问题2.1管理制度和目标流于形式被审计的企业基本上制定了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而一些大型企业建立了健全的能源计量工作,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首先建立了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2023年厦门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方案模板

1. 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厦门市的新增长点。根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厦门市节能环保 产业企业数量超过500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成为厦门市的经济新增长点。此外,厦门市也 积极引进外资,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节能 环保企业入驻,并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展 开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03
政策扶持
Policy support
国家政策支持
财政补贴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
节能环保产业
绿色金融政策 厦门市
政府采购政策
地方政府扶持
1.2022年,厦门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地 方政府积极扶持
2022年,厦门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扶持。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2.厦门市政府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财政 支持力度,累计投入1.5亿元,其中50% 用 于 新 能 源 发 电 项 目 , 30% 用 于 节 能 技 术创新研发
快,竞争激烈
厦门市场 政府采购
年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
政府扶持政策
2022年厦门投入500万支持节能环保产业
2022年,厦门市政府将投入500万元用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主要用于支持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
今年计划新增100家以上节能环保企业,提供直接或间接就业机会超过200人,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浅谈企业节能减排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探讨

浅谈企业节能减排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逐渐枯竭,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只有加快节能减排工作进程,进一步挖掘企业节能减排的潜力,才能确保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能减排; 主要问题; 应对措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伴随着急速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的承载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节能减排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势不可挡,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反战,最有效的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落后产能淘汰总体进展缓慢。
由于一些企业对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目前情况下,存在部分企业认为投入资金购买节能减排系统成本高,并且短期内看不到其效用,投入产出是否平衡还是未知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节能减排的风险,收益比率难以控制。
(二)监管不到位。
由于我国环境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再加上监察体系不健全,执法主体不明确,特别是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导致法律法规未能有效实施。
另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环境执法,其次,我国键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在行政体制建设以及中介机构建设不完善,制约了技术要素市场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导致其缺乏竞争力。
(三)企业基础工作薄弱。
企业节能减排标准不够完善、工作制度执行能力不强,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计量、统计体系不健全等是节能减排的瓶颈问题。
虽然大部分企业愿意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但是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节能减排的专员和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监测、监察能力不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与环境
IS S N1672- 9064 CN35- 1272/TK
厦门市重点用能企业节能 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
官义高 ( 厦门市节能监测技术服务中心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 通过调查厦门市 100 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 分析工业企业节能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强厦门市节能工作
( 5)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工 程 增 设 “节 能 篇 ( 章 ) ”方 面 , 仅 有 20%的企业进行过节能评估, 而多数仍是空白。说明固定资 产投资 工程增列“节能篇( 章 ) ”的规定没有得到 全 面 贯 彻 执 行 。工 程 项 目 可 研 报 告 没 有 对 能 源 合 理 利 用 进 行 评 估 在 我 市 已 是 普 遍 现 象 , 依 然 重 复 着 “事 后 治 理 ”的 老 路 , 不 仅 成 本 高 而 且 难 度 大 , 而 “事 前 预 防 ”是 解 决 能 源 合 理 利 用 问 题 的 重 要 举 措 。比 如 2005 年 初 刚 投 产 的 一 家 建 材 公 司 , 变 压 器 总 装 机 容 量 7300kVA, 而 年 用 电 量 仅 1000 多 万 kWh, 变 压 器 常 年 处 于 低 负 荷 运 行 状 态 , 损 耗 大 , 效 率 低 。空 压 机 设 计 安 装 10 台 , 实 际 安 装 了 5 台 , 正 常 生 产 运 行 使 用 的 仅 1 台 。水 泵 设 计 安 装 8 台 , 实 际 安 装 了 6 台 , 正 常 生 产 运 行 使 用时也只需 1 台, 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的措施和建议, 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重点企业 节能管理 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 TK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9064( 2006) 03- 0047- 02
党的 十 六 届 五 中 全 会 通 过 的 《中 央 关 于 制 定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一 个 五 年 规 划 的 建 议 》明 确 提 出 , 要 把 节 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同时提出了两个量化指标: 实现 2010 年 人 均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比 2000 年 翻 一 番 ; 单 位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能 源 消 耗 2010 年 比 2005 年 降 低 20%左 右 。胡 锦 涛 主 席 2005 年 12 月 21 日 参 观 建 设 节 约 型 社 会 展 览 会 时 特 别指出, 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充分认识 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推进建设节约 型社会的各项工作。
1 概况
我 市 目 前 年 耗 能 3000tce 以 上 的 用 能 企 业 共 有 100 家 。 这 100 家重点用能单位 2004 年综合能耗 193 万 tce, 占全市 工业总能耗( 276 万 tce) 的 70%, 而工业总能耗占全市总能耗 ( 545 万 tce) 的 50%。这 100 家重点用能单位中, 年综合能耗 1万 tce 以 上 的 国 家 级 重 点 用 能 企 业 34 家 ; 5000~10000tce 的 省 级 重 点 用 能 企 业 29 家 ; 3000~5000tce 的 市 级 重 点 用 能 企 业 37 家。100 家重点用能企业的具体能源消耗结构为: 电力 24.45 亿 kWh、煤 炭 25.8 万 t、油 品 49.2 万 t, 2004 年 万 元 工 业产值综合能耗为 0.21tce。
( 4) 在节能技改方面, 一半的企业近 3 年来未进行过任 何节能技改, 另一半的企业节能技改资金投入也不足, 说明 企业领导对节能技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同时政府的扶持政 策不到位, 也影响企业技改的积极性。许多极具推广价值的 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由于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得到广 泛的应用, 不少企业都反映资金缺乏是制约节能技改的最主 要因素。
3 措施及建议
虽然以上调查的只是 100 家重点用能企业的情况, 但基 本 上 可 以 反 映 出 全 市 工 业 企 业 的 节 能 管 理 现 状 。国 内 外 的 实 践都证明, 节能与环保一样都属于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 要 进一 步推动全市节能管 理工作, 需要在健全法 律法 规 、强 化 监督管理、加快调整结构、财税政策扶持等方面取得突破, 结 合我市实际, 特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从 2001 年至 2004 年, 有安排进行 节 能 技 改 的 企 业 仅 53 家, 投入节能技改资金 13860 万元, 只有 20 家企业近 3 年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执行了“节能篇”评估, 涉及投资总额 60 亿元。
2 现状与问题
( 1) 100 家 企 业 2004 年 万 元 工 业 产 值 综 合 能 耗 0.21tce, 这 与 我 市 近 几 年 来 坚 持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 发 展 低 污 染 、低 能 耗 、高 附 加 值 产 业 , 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城 市 的 努 力 密 切 相 关 。 如 电 子 行 业 19 家 企 业 万 元 产 值 能 耗 仅 0.033tce, 即 19 家 电 子 企 业 以 占 9% 的 能 源 消 耗 , 实 现 的 产 值 却 占 了 60% 。 但 另 外 81 家 企 业 万 元 产 值 能 耗 为 0.48tce, 潜 力 仍 有 待 进 一 步 挖 掘 。
( 3) 继 续 加 大 产 业 结 构 、产 品 结 构 调 整 , 大 力 发 展 低 能 耗、低污染、高鼓励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积极引 导能源消费结构转变, 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4) 建议在市财政预算内设立节能专项资金, 每年拨出 专款, 重点用 于支持节能监测、能 源审计、重大节能技 改 、节 能 示 范 工 程 、节 能 新 技 术 推 广 、新 能 源 开 发 利 用 、节 能 宣 传 培 训 、节 能 先 进 表 彰 等 方 面 的 工 作 。
据 统 计 , 共 有 53 家 企 业 3 年 内 共 投 入 节 能 技 改 资 金 13860 万元, 平均每家每年投入的节能技改资金仅为 87 万 元。不过我们发现企业虽然投入的节能资金数额较小, 但却 取得十分明显的节能效果, 投资回收期基本在两年之内, 技 改项目主要集中 在电动机变频调速 、电能无功补偿 、照 明 节 电 、中 水 回 用 、冷 凝 水 回 收 等 节 能 环 保 领 域 。
在对这 100 家企业的定性调查中, 回答有组织学习能源 法律法规的 42 家, 有设立能源 管 理 员 的 37 家 , 组 织 参 加 节
能培训的 13 家, 定期上报 能源 统 计 表 的 63 家 , 进 行 过 电 能 或能量平衡测试的 31 家, 建立起节能管理制度的 66 家, 建 立节能奖惩制度的 48 家, 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上, 88 家企 业在其变压器低压侧安装了电能表、电压表等计量仪表, 57 家企业对 50kW 及以上的电机配备了电压表、电流表等。
( 7) 企业能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建立节能管理制度的 企业有 66 家, 占 66%; 建立节能奖惩制度的 48 家, 占 48%; 组织参加节能培训的企业也只有 13 家, 说明企业在用能管 理制度的制订落实和能源管理人员配备及能源管理知识的 更 新 、技 能 的 提 高 等 方 面 还 有 较 大 的 差 距 。 在 要 求 重 点 用 能 设备操作员持证上岗方面, 多数企业没有制订相应的规章制 度。节能奖惩机制也未能有效建立并执行。
作者简介: 官义高( 1970 ̄) , 男, 经济师, 现任厦门市节能监测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2006.NO.3. 47
能源与环境
IS S N1672- 9064 CN35- 1272/TK
科学管理
我 市 的 煤 炭 消 耗 量 将 成 倍 增 长 。 煤 炭 、成 品 油 用 量 的 不 断 增 加, 给我市的环保带来较大的压力。
( 5) 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管理力度, 定期公布重点用 能企业名单, 对节能管理制度健全、能耗控制好、能源利用率 高、在同行业处 于领先水平的企业给 予表彰奖励, 而 对 肆 意 浪费能源资源却拒不整改的企业给予曝光批评。
( 6) 要加强 对 重 点 用 能 单 位 的 用 能 审 计 和 能 源 检 测 , 实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和主要用能产品综合能 耗 指 标 公 报 制 度 , 加 强 能 源 的 计 量 、统 计 和 能 耗 情 况 分 析 工作, 建立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制度。
( 2) 加 大 对 《节 能 法 》及 配 套 法 规 的 贯 彻 及 执 法 检 查 力 度, 充分发挥节能监测机构的作用。授权市节能中心, 依据国 家和省、市的有关能源法律、法规和节能技术标准, 对全市供 能质量和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测, 对违反 节 能 法 律 、法 规 及 严 重 浪 费 能 源 的 行 为 进 行 监 察 。
( 3) 我市工业的能源消费结构, 基本上以煤炭、电力和燃 油为主 ( 含发电用煤) , 2004 年占比例分别为 44.4%、29.7%、 24.8%。这与近年来我市电力供应紧张, 发电企业满负荷发 电, 增加了煤炭消耗量有关。我市的一次能源消耗以煤炭、石 油为主, 结构单一且受外部制约, 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 发、利用工作薄弱。去年底, 嵩屿电厂二期投入试运行, 今年
( 1) 制订厦门市能源管理 条 例 ( 或 《节 能 法 》实 施 细 则 ) 。 国家 1998 年颁布实施 了《节 能 法 》, 但 我 市 至 今 没 有 相 关 配 套法规, 执法操作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已成 为基本国 策,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 统领、建设节约型 社 会 的 新 形势下, 我们呼吁有关部门抓住时机, 把节能立法摆上议事 日程, 完善我市能源管理法规, 使节能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增 强节能执法的操作性, 进而使我市的节能工作尽早走上法制 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