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语文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高中部分)(题和答案分离)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2.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II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曰〃••疋 _______ ,O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定义的句子曰”"At. _ ,__ 。
6.在《〈论语>十二章》中,"—”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任重”的原因是,"道远”的原因是"。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簧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10.《〈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O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3.《论语•泰伯》中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一“.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背诵篇目+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全练(干货满满)

附录 1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文言文( 32 篇)(一)必修( 10 篇)《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朝闻道”“君子喻于义”“见贤思齐焉”“质胜文则野”“士不可以不弘毅”“譬如为山”“知者不惑”“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小子何莫学乎《诗》”“君子食无求饱”“克己复礼为仁” )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赤壁赋苏轼项脊轩志归有光(二)选择性必修( 10 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过秦论(上)贾谊礼运(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同)《礼记》陈情表李密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石钟山记苏轼登泰山记姚鼐(三)选修( 12 篇)《老子》八章(第八章“上善若水”;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第二十二章“曲则全”;第二十四章“跛者不立”;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万物育焉;博学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礼记》《孟子》一则(敢问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谏逐客书李斯兰亭集序王羲之滕王阁序王勃黄冈竹楼记王禹偁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古代文论选段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 )钟嵘与元九书(感人心者……华声,实义)白居易题画(江馆清秋……独画云乎哉)郑燮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否则谓之无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诗词曲( 40 首)静女《诗经》无衣《诗经》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潜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山居秋暝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燕歌行高适蜀相杜甫客至杜甫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李凭箜篌引李贺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登快阁黄庭坚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书愤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朝天子·咏喇叭王磐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 300 题( 附全国百强校模拟卷情境默写题 50 套汇编 )( 一 ) 高中必背 14 篇1 劝学1. 在《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新课标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附答案)

新课标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1、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3、“”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4、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5、“,”,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逍遥游》1、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这些均源自《逍遥游》中“,,”,“”等内容。
2. 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表明算是真正的逍遥游的句子是:,,。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5、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3)《师说》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
(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高中部分)

2018年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高中部分)班级姓名9 《诗经 ?氓》(选自《诗经卫风》) (10 年 12 考)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滋润有光,比喻女子的容貌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旺盛比喻男子感情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沉迷则易被骗被骗的句子是: ,。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倅和被弃的句子是:,。
5、女子对爱神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类鲜亮的对照在文中,集中表现的语句是:,。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悲伤的无边的句子是:,。
7.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谅的性格的句子是:“,。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数运”,再加被骗时的社会环境特色,这就预示了两人此后的惨剧性的婚姻生活。
8.《诗经 ?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此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习:“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悲伤悲伤的语句是:“,。
‘9.《氓》表现女子恼恨多于悲伤,决绝而不迷恋,表现了她刚强的性格特色的语句是:“,。
”10.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全部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训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勤奋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重在诗中能够表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
11.《氓》是女主人公在回想中叙事、抒怀的。
在回想中运用对照的手法。
女主人公自己婚前婚后形成对照的句子是:,,。
,。
,。
11《离骚》(屈原)(10年11考)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惋惜而掩面哭泣,悲伤人民生活多灾多灾的叹息,这两句诗是,。
2 、《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谛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句子:,。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版)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尔来四万八千岁_,不与秦塞通人烟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可以横绝峨眉巅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但见悲鸟号古木_,_雄飞雌从绕林间_。
_又闻子规啼月夜__,_愁空山__。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枯松倒挂倚绝壁_。
”托出山势的高险,古松倚靠的奇绝之景。
然后由静而动,“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__。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通“非”)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所守或匪亲_,_化为狼与豺__。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以手抚膺坐长叹__。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10、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64篇(高中)1.劝学荀子(战国)1. 《劝学》一文中说:“,,;,,。
”刘禹锡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在《劝学》中,荀子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
”3.在《劝学》中,“,”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4.《劝学》中的“”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劝学》中的“”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6.《劝学》中,劝导我们要从每一小步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成功的句子是:“,;,。
”7.不坚持,什么也做不成;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劝学》中所说:“,;,。
”8.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9.在《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0.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1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2.逍遥游庄周(战国)1.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 《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要达到的境界是:“,,。
”3. 《逍遥游》中,用“杯水芥舟”做比喻,说明万物的活动都“有所待”,且所待与自身大小有关的句子是:“,,,。
”4. 《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5. 《逍遥游》中,叙述宋荣子面对外界的称赞与非议的反应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40篇诗词曲背诵篇目全文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40篇诗词曲背诵篇目全文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1.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静女其娈(luán),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女(rǔ)美。
自牧归(kuì)荑,洵美且异。
匪(易误写为“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情景默写】1.《静女》中,用细节描写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对于女主人公赠送的“有炜”的彤管,男主人公“”。
2.《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的形象,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和“”。
3.在《静女》中,对“洵美且异”的荑草,男主人认为“,”。
答案1.搔首踟蹰说怿女美2.静女其姝静女其娈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zé)。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易误写为“协”)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情景默写】1.关于《无衣》这首诗,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
”一句“”,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引得无数将士同声响应,“”“”“”。
2.《无衣》这首诗反映了秦地人民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响应“”的号召,且“,与子同仇”,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3.《无衣》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4.《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则是行动的开始,“”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答案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2.王于兴师修我戈矛3.修我矛戟修我甲兵4.与子偕作与子偕行3.氓(méng) 《诗经》氓之蚩蚩(chīchī),抱布贸丝。
(完整word)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6年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一、《离骚》(必修二)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用香蕙作佩,又因采集白芷而加上罪名,遭贬黜的句3、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悔的语句5、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6、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8、《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9、《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10、《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11、屈原在《离骚》中揭露楚国朝政的黑暗“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诗人巧用比喻,揭露佞臣巧于言语,背违先圣之法,随心所欲,恣意妄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用比喻揭露人臣不修仁义,背弃忠直,随从枉佞,苟合于世,以求容媚12、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在《离骚》中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二.《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 , .3.表明算是真正的逍遥游的句子是: , , .三.《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 , ,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择师的标准是: , , ,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 , ,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四.《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 ! , ;,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 , ;,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五.《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 , , , , ."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2.苏轼《赤壁赋》中的" , , , ."" "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六.《氓》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 !"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 !"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七.《离骚》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 .3.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句子: , .八.《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九.《登高》1.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十.《琵琶行》1."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3.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句子: , .4.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 , .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十一.《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 ,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十二.《虞美人》1.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2.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 .3.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 .4.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 .5.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 .6.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 .7.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8.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 .9.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 . , .10.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 .十三.《念奴娇·赤壁怀古》1.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的句子:" , . "2.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 .十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2.用刘义隆典故的词句是: , ,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一.《劝学》(1)学不可以已(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逍遥游》1.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三.《师说》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四.《阿房宫赋》1.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五.《赤壁赋》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六.《氓》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七.《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八、《蜀道难》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噫吁嚱!危乎高哉!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九、《登高》1.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十.《琵琶行》1.嘈嘈切印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十一.《锦瑟》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十二.《虞美人》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三.《念奴娇·赤壁怀古》1.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高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