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磁现象》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
14.1简单磁现象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4.1 简单磁现象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磁性材料已经在现代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广泛使用,下列元件中没有应用磁性材料的是()A.录音带B.存储软盘C.VCD光盘D.录像带2.一元钱硬币看起来像铁一样银白色有光泽,于是很多同学认为它是铁做的。
有同学提出可以用磁铁吸引一下一元钱硬币,如果能够被吸引就“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这一说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合作3.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B.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C.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D.将磁铁靠近铁钉时,磁铁吸起铁钉4.在下图中所指的四个力中,不是弹力的是()A.B.C.D.5.如图所示,教室黑板上有一只“不掉”的黑板擦,一些同学认为这个黑板擦有磁性,有同学指出:“我们可以用黑板擦去吸一吸大头针”。
“吸一吸大头针”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进行实验B.猜想与假设C.评估D.结论6.如图所示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干簧管,它利用永磁铁对簧片的磁化作用工作.下列关于干簧管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干簧管的金属簧片属于磁性材料B.簧片被磁化后A端是N极C.簧片被磁化后B端是S极D.干簧管是根据同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7.干簧管是一种磁控制的开关,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的薄铁片,固定在玻璃管上。
如图乙,将一个条形磁铁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磁簧片触点就会接通;当条形磁铁远离干簧管时,触点就会分开。
关于干簧管的工作原理的解释,合理的是()A.图乙中两磁簧片被磁化,两触点为异名磁极,移走磁铁后磁性消失B.图乙中两磁簧片被磁化,两触点为同名磁极,移走磁铁后磁性消失C.图乙中两磁簧片被磁化,两触点为异名磁极,移走磁铁后仍有磁性D.图乙中两磁簧片被磁化,两触点为同名磁极,移走磁铁后仍有磁性二、填空题8.如图磁悬浮列车已率先在我国上海运行。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四章-磁现象-同步练习(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十四章-磁现象-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面四幅图中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 B. C. D.2.如图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ab,导线ab的两端跟灵敏电流计连接,让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让导线ab水平向左运动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b→电流表→aB.将磁体的磁极对调后,让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a→电流表→bC.该实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根据该实验现象可以制成发电机D.若将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该装置可以用来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3.图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当水银温度计内的水银柱上升至与其上端的金属丝相接触时,出现的情况是()A.红灯亮B.绿灯亮C.红、绿灯同时亮D.红、绿灯都不亮4.如图所示,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铁,同时松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两车都向左运动B.两车都向右运动C.一车先运动、另一车后运动D.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5.下列图形是电与磁中的几个实验,能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 B.C. D.6.如图所示,虚线区域内的“×”为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线,当矩形线框从位置A向右匀速移动到位置B时,关于矩形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感应电流B.无→有→无C.有→无→有D.一直有感应电流7.如图所示为最简单的电动机,下列四种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 B. C. 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铁磁性强弱只与电流大小有关B.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只与电流方向有关C.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位于磁场中可自由转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9.小明用自制的电磁铁来研究它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两个相同大小的大铁钉、一些漆包线、开关、电源、滑动变阻器、一些回形针和电流表等.在实验中,用漆包线绕制横截面和紧密程度相同的三个线圈,其中两个线圈插入铁钉,另一个线圈内无铁钉.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以上实验表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A.只与电磁铁线圈匝数有关B.只与电磁铁线圈匝数、是否有铁钉有关C.只与电磁铁线圈匝数、通过线圈的电流有关D.与电磁铁线圈匝数、是否有铁钉、通过线圈的电流都有关二、多选题10.下列关于电和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指南针能指南北说明地球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B.静电复印利用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C.若家用电器都选用超导材料制作,使用时能更多节省电能D.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1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B.由图乙可知: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由图丙可知: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D.由图丁可知: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12.下列设备应用的物理原理对应正确的是()A.电磁铁﹣﹣电流的磁效应B.电动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C.发电机﹣﹣电磁感应现象D.电饭锅﹣﹣电流的热效应13.如图所示,关于电与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司南能指明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B.图(乙):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C.图(丙):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D.图(丁):该装置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14.现代生活中,用电器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磁起重机的原理和电动机的原理是一样的B.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C.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D.换向器的原理是当线圈刚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15.关于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其真空中传播B.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三、填空题16.具有________的物体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________,磁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__.17.身边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家用冰箱工作所用的是________(交流/直流)电源;压缩机与冷藏室照明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串/并)联,理由是________;用较小的力就能把冰箱门关紧,其原因是________.18.如图所示,两块磁铁上方各悬挂一个线圈,两个线圈用导线连接起来.用外力拨动图甲中的线圈,使其在磁场中摆动,发现图乙中的线圈也会跟着摆动,在此过程中,图甲相当于发电机,图乙相当于电动机;由此可知,图甲中的线圈是靠________摆动起来的,图乙中的线圈是靠________摆动起来的.19.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所示的a、b、c、d为实验中的四种情况.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1)在实验中小丽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的.(2)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磁性的有无与电流的有无有关(选填“a”、”b”、“c”或者“d”).(3)通过比较b、c两种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4)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电磁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0.某同学连接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为了让铁钉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以下措施中可行的________A.将滑片向左端滑动B.将滑片向右端滑动C.减少铁钉上所绕线圈的匝数D.去掉一节干电池说明理由:________21.如图是我国高铁动车,这种列车的车头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流线型,这样可以减小运行时的________;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即车到站前,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组继续前进,此时磁场中的线圈随车轮一起转动,使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________,即车轮带动发电机(电机逆转)发电,给蓄电池充电,把动车组的________转化为电能.四、实验探究题22.图甲是“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的实验装置。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四章《磁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对下列四幅图解释正确的是()A.图中水平放置的指南针受地磁场影响,指针N极总是指向地理南方B.图中电生磁是由法国的安培最早发现的C.图为发电机工作原理图D.图说明了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幅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实验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B.图乙实验说明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C.根据图丙的实验原理,制成了电动机D.图丁实验说明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3.直流电动机工作时,换向器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的位置是()A.线圈刚越过平衡位置B.线圈转到任意位置C.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D.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成45°角4.如图所示,这是一款迷你台灯扇,它既可以照明又可以吹风且互不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台灯扇的灯和电动机是串联的B.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力的作用C.台灯扇的塑料外壳在正常情况下属于导体D.台灯扇中的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的5.在学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后,同学们对有关能源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B.核能、太阳能等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C.三峡水电站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6.如图为手压式自发电手电筒,该手电筒的特点是不需要任何外接电源或电池,只需用手反复按压发电手柄,就可以为小灯泡持续供电,是居家、野营的必备佳品。
下列哪个装置同“手压式自发电手电筒”的原理相同()A.动圈式话筒B.电动机C.电磁继电器D.扬声器7.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原理或规律与其所对应的应用技术错误的是()A.B.C.D.8.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B.C.D.9.图甲是一种磁悬浮地球仪,图乙是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底座里面有一个电磁铁,可使内部有磁体的地球仪悬浮在空中。
(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4.1磁现象》同步练习(附答案)

根底稳固1.将铁钉放在某矿石附近,铁钉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该矿石具有()。
A.导电性B.磁性C.弹性势能D.隔热性2.实验说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铁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铁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3.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开展,磁性材料以其独特作用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哪些设备中没有用到磁性材料()。
4.在阅读录音带或录像带的使用说明时,常有一句警告性的语言“不要放在电视机或录音机的喇叭附近〞,其原因是()。
A.电视机或录音机发出的声音破坏录音带或录像带上的声音、图像等B.商家的一种习惯性用语C.录音带或录像带上的磁性会干扰电视机或录音机的正常工作D.电视机或录音机喇叭上的磁体会破坏录音带或录像带的磁性5.如以下图,AB为一钢针,拿一条形磁铁采用图中所示的方式进行摩擦,假设钢针被磁化后用来制作指南针,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A端指南B.B端指南C.可能是A端指南,也可能是B端指南D.无法确定综合应用6.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N极吸着一枚较重的铁钉,假设用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磁铁的N极靠拢并接触时,如以下图,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将铁钉吸得更牢B.铁钉落下C.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右端磁铁D.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左端磁铁7.在教学中常常用到磁性黑板,磁性黑板上可以演示多种实验,在演示过程中,各元件会稳稳地“粘〞在磁性黑板上,便于观看和讲解。
那么磁性黑板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粘〞在磁性黑板上的元件有什么特点?答案与解析1.B解析:我们把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该矿石能吸引铁钉,说明该矿石具有磁性。
2.D解析:磁体能够吸引硬币说明硬币中含有铁、钴、镍等物质或含有铁、钴、镍的氧化物或是铁、钴、镍的合金,它们被磁化后均能被磁体吸引。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14.3《电流的磁场》同步试题1

稳恒磁场一.选择题:1.边长为L 的一个导体方框上通有电流I,则此框中心的磁感应强度[ ]. (1)与L 有关 (2)正比于L 2 (3)正比于L(4)反比于L (5)与I 2有关2.一载有电流I 的细导线分别均匀密绕成半径为R 和r (R=2r)的螺线管,两螺线管单位长度上的匝数相等,•两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R 和B r 应满足:[ ](1)B R =2B r (2)B R =B r (3)2B R =2B r (4)B R =4B r3.均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垂直于半径为r 的圆面.今以该圆周为边线作一半球面s,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1) 2B r 2π (2)B r 2π.(3) 0 . (4) 无法确定.4.如图,在一圆形电流I 所在的平面内,选取一个同心圆形闭和回路L,则由安培环路定理可知:[ ](1) 0=⋅⎰Ll B d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0,(2) 0=⋅⎰Ll Bd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0, (3) 0≠⋅⎰Ll Bd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0,(4) 0≠⋅⎰Ll B d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常数。
5.一半导体样品通过的电流为I,放在磁场中,如图,实验测的霍耳电压U ba <0,此半导体是[ ](1) N 型 (2)P 型6.反,这两圆柱面之间距轴线为r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1)0 (2)r I πμ20 (3)r I πμ0 (4)πμ20Ir7.可以用安培环路定理求磁场的是 [ ] (1)通电螺绕环 (2)圆电流 (3)半圆电流 (4)一段直电流二.填空题:1.将一个通过电流强度为I 的闭合回路置于均匀磁场中,回路所包围面积的法线方向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α,若均匀通过此回路的磁通量为Φ,则回路所受力矩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
2.边长为2a 的等边三角形导线线圈,通有电流为I ,则线圈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 九年级 全一册 14.1 简单磁现象 练习(带答案)

简单磁现象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有甲、乙、丙、丁可以自转动的小磁针,当它们静止时,磁针N极指向错误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如图是把A,B,C三块钢块(可能带有磁性)悬挂起来,并让它们彼此靠近时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A,C靠近,可能会相互排斥B. 若A,C靠近,一定会相互吸引C. 因为A,B吸引,B,C相互排斥,所以只有B是磁体D. 因为A,B吸引,B,C相互排斥,所以A,B,C一定都是磁体3.冰箱的密封性很好,是因为它的门能关得很紧密。
仔细观察冰箱的门,发现里面有一层橡胶门封条,拿一根缝衣针靠近门封条,会被它吸住。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橡胶门封条具有黏性,能把门粘在箱体上B. 橡胶门封条具有弹性,能把门压在箱体上C. 橡胶门封条具有磁性,能把门吸在箱体上D. 橡胶门封条具有柔韧性,能被大气压在箱体上4.在图中,涂有深颜色的一端表示小磁针的N极,将它们放在磁体周围,小磁针静止不动时,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A. B.C. D.5.在举行沙滩排球比赛的场地上,人们往往先用“磁选”来对沙子进行处理。
“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A. 粗的沙子和小石块B. 铜、铝碎片C. 玻璃和塑料碎片D. 铁钉、铁片6.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A. 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B. 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C. 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D. 两个铅杆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7.用“粘”字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 两块磁铁靠近能“粘”在一起--因为同名磁极相互吸引B. 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因为分子间有引力C. 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D.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灰尘--因为衣服带静电8.大家都知道,吸铁石能吸引铁,那吸铁石能吸引所有的金属吗?请你找出一个吸铁石,自已动手试试吧,将吸铁石可以吸引的硬币选出来()A. 新版闪闪发亮的五角硬币B. 旧版略微显旧发绿的五角硬币C. 新版直径略小的一角硬币D. 旧版直径略大的一角硬币E. 一元硬币9.用磁铁的一极在一根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通电方向为磁铁运动方向。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四章《磁现象》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一款“智能照明灯”的电路,灯L天暗时自动发光,天亮时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R2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B.当光照强度减小时,电压表示数减小C.当光照强度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变弱D.若将R1换成阻值稍小的电阻,可使灯L的发光时间变短2.直流电动机工作时,换向器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的位置是()A.线圈刚越过平衡位置B.线圈转到任意位置C.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D.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成45°角3.如图所示,这是一款迷你台灯扇,它既可以照明又可以吹风且互不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台灯扇的灯和电动机是串联的B.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力的作用C.台灯扇的塑料外壳在正常情况下属于导体D.台灯扇中的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的4.图中为关于电和磁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图乙实验演示的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C.图丙实验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D.图丁实验演示的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5.对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装置,表述正确的是()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图丙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图丁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A.甲与乙B.乙与丙C.丙与丁D.丁与甲6.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由磁场中的铁屑被磁化后形成的B.在同一磁场中,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磁场的强弱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D.放在磁场中的导体一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7.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验电器B.指南针C.电动机D.发电机8.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错误的是()A.在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研究气体分子模型时将操场上的同学想象成气体分子,运用了模型法C.通过磁体周围的小磁针指向发生变化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运用了转换法D.通电导线的磁场十分弱,利用通电螺线管可以增强电流的磁场,运用了缺点列举法9.如图所示是公交车自动爆玻器,危急时刻,司机闭合控制台开关或乘客闭合装置的尾部开关,爆玻器即可完成破窗。
2019—2020学年度最新北师大课标版九年级物理《简单磁现象》同步练习1【试卷】.doc

《简单磁现象》同步练习知识点一:磁体与磁极1.2010年广州亚运会沙滩排球选用沙子非常严格,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磁选”是对沙子进行处理的工序之一,“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
A.粗的沙子和小石块B.铁钉、铁片C.玻璃和塑料碎片D.铜、铝碎片2.记者近日从2010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获悉,由我国内资企业自主研发的新型永磁悬浮轮轨列车技术问世,或将节能80%以上,速度可达800~1 000千米/时。
磁悬浮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实现的。
3.如图所示,磁针支在针尖上面保持静止,磁针上A、B、C三个部位中,__________是磁极,其磁性__________;若A 端指向地球的北方,则__________端是磁针的S极;__________处磁性最弱。
知识点二:磁性材料4.以下器材,没有应用磁性材料的是()。
A.录音带B.打电话用的IC卡C.VCD光碟D.电冰箱门上的封条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够说明物体具有磁性的是()。
6.一块条形磁铁附近放着四个等质量的铁球,均用相同的橡皮筋系住,一端固定,如图所示,将橡皮筋拉得最长的是()。
A.甲球B.乙球C.丙球D.丁球7.如图所示是三根形状相同的钢棒用细线悬挂静止后的位置,由此可以判定()。
A.它们原来都是磁体B.它们原来都不是磁体C.至少有两个是磁体D.只能有两个不是磁体8假如磁体的磁性消失了,下列情况中可能发生的是()。
A.石块会浮在水面上B.轮船上的罗盘将失去作用C.从手中脱落的书会停留在空中D.电磁起重机可以吸起比原来更多的钢铁9.如图所示是套在木杆上的四个磁环,其中a、b、c三个磁环都悬浮,若c环上端为S极,则下端为N极的磁环是()。
A.a、c B.b、cC.a、b D.a、b、c10.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一枚较重的铁钉,若用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向原来磁铁的N极靠拢接触时,如图所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现象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所述情况,哪些说明钢棒有磁性( )
A.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北极时,两者互相吸引,再将钢棒的这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相互排斥
B.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北极时,两者互相排斥
C.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北极时,两者互相吸引,将钢棒调个头,仍相互吸引
D.将钢棒一端靠近磁针北极时,两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调个头,则互相排斥
解析:磁极之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而有磁性的物体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就是说,磁体能吸引钢,在力学中我们学习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小磁针吸引钢棒时,钢棒也吸引小磁针。
因此,“吸引”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磁体吸引铁、钴、镍、钢之类物体;二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从“小磁针一端能吸引钢棒”不能判断出钢棒是否有磁性。
而“排斥”现象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从“小磁针一端与钢棒相排斥”可以判断出钢棒有磁性,且这端磁极与小磁针的这端磁极属同名磁极。
答案:ABD
2.如图14-1-2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小条形磁铁,使弹簧秤沿着水平放置的大条形磁铁的左端N极开始,向右端S极处逐渐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
图14-1-2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本题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性质和磁极的分布位置分析判断。
当小磁铁位于大磁铁的左端时,两磁铁同为N极则相互排斥,由于小磁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排斥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小于磁铁的重力;当弹簧测力计向大磁铁中间位置移动时,由于条形磁铁中间处磁性最弱,所以小磁铁受到向上排斥的力逐渐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接近小磁铁的重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移到右端S极处则与小磁铁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小磁铁又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吸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小磁铁的重力。
由上述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小于小磁铁的重力到接近小磁铁的重力,最后变化为大于小磁铁的重力,所以其示数是逐渐增大的。
答案:A
3.两根完全相同的铁块A和B,如图14-1-3甲所示放置时B被吸住掉不下来。
如图乙放置时A不能被吸住而掉下来。
此现象说明( )
图14-1-3
A.A、B都是磁体
B.A、B都不是磁体
C.A是磁体而B不是磁体
D.A不是磁体而B是磁体
解析:条形磁体两端是磁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几乎没有磁性。
甲图中B 能吸住A的中间,说明B是磁体,而乙图中A的一端不能吸住B的中间,说明A 不是磁体。
答案:D
4.将B、A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14-1-4所示。
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
图14-1-4
A.F<G
B.F=G
C.G<F<2G
D.F=2G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磁体间的作用规律与重力、压力、合力等知识。
磁体A、B
之间存在斥力,而斥力的大小与 A的重力相等,明确了这一点后,再借助合力的
知识即可求出正确答案。
由于A上两磁环相对面为同名磁极,它们产生相互排斥
的作用;磁环A“悬浮”在空中,它受到B向上的磁力与其自身重力G相等;由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磁环A对B向下的磁力大小也等于G;那么磁环B
对支架底座向下的压力大小为2G。
答案:D
5.实验表明,磁铁能吸引1元硬币。
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铁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铁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解析:本题考查了磁铁的磁性。
具有磁性的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也就
是说,凡是被磁体吸引的物体,其中一定含有铁、钴、镍等物质。
磁铁能够吸引
铁、钴、镍等物质,所以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不一定是铁做的,故A错。
磁铁不能
吸引铝,故B错。
磁体磁性的强弱与它所吸引的物体种类无关,故C错。
答案:D
6.用图14-1-5中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研究对象有:铁片、铝片、玻璃片、纸
片、钢片,将这些研究对象分别置于蹄形磁铁与回形针之间。
请将实验探究的结
果填写在下表中:
图14-1-5
哪些物质插入后回
形针会下落
哪些物质插入后回
形针不会下落
解析:能够被磁化的物质像铁、钢等物质插入后,马上被磁化有磁性,中间磁性很弱,回形针会下落。
像玻璃片、铝片、纸片等物质不会被磁化,放入后磁性不变,则回形针不会掉下来。
答案:左侧填:铁片、钢片;右侧填:铝片、玻璃片、纸片
7.如图14-1-6所示,甲、乙为两个外形相同的钢棒,当乙从甲的左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若两根钢棒间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_________棒有磁性;若两钢棒间吸引力先由小变大,然后由大变小,则_________棒有磁性。
图14-1-6
解析:磁体具有吸铁性,磁体对铁性物质作用力的大小由磁体的磁性来决定。
但磁体上磁性分布又是不均匀的,对条形磁体来说,两端磁性强,中间几乎无磁性。
所以若是将磁体的不同部位与铁性物质相互接近,它们的吸引力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中,不断变化作用部位的物体就是磁体;而当铁性物质的不同部位与磁体的磁极相互吸引时,吸引力是不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中,不断变化作用部位的物体不具有磁性。
答案:乙甲
8.三根金属棒:一根铁棒,一根铜棒,一根磁棒。
从外表难以区分它们,你有办法辨认吗?
解析:因为其中一根是磁棒,所以可以根据磁铁的磁性来判断。
答案:将三者两两接触,对其他两根棒都不产生吸引力的是铜棒;再将另外两棒用一根棒一端去接触另一根棒的中间,如果有比较明显的吸引力,则这根棒是磁棒,如果没有明显的吸引力,则为铁棒。
9.对农民来说,农作物的种子中混有一些杂草的种子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但是这两种种子在外表上是不同的:农作物的种子比较光滑,不易吸附小颗粒物,而杂草种子表面有许多绒毛,能吸附靠近它的小颗粒物,当然也能粘在走过的动物身上借此可以广为传播。
现在给你一些混有杂草种子的农作物种子,给你一块磁铁和一些铁屑,请你替农民将其中的杂草种子分离出来,说出你的办法和道理。
解析:杂草种子具有吸附小颗粒的特点,而农作物种子没有,当铁屑与混有杂草种子的农作物种子混合后,铁屑就附着在杂草种子上,磁铁有吸引铁屑的性质,但不吸引农作物的种子。
答案:将铁屑撒在种子中,搅拌均匀,使铁屑吸附在杂草种子上,然后用磁铁将吸附铁屑的杂草种子从混合种子中吸出来。
插入图片快乐时光
老师一进教室就问:谁觉得自己是班上最笨的?请站起来。
一会儿,有个班上最聪明的同学站了起来。
老师就问:你觉得你是班上最笨的吗?这位学生回答:“不!我是不忍心你一个人站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