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雷竹栽培和管理技术

雷竹栽培和管理技术

雷竹栽培和管理技术————————————————————————————————作者:————————————————————————————————日期:雷竹栽培和管理技术造林技术一、林地选择造林地以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坡度平缓、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乌沙土和沙质壤土为好,一般的红壤、黄壤也适宜栽培。

PH要求微酸至中性。

盐碱土、死粘土,低洼积水,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及高山风口不宜栽培。

二、全垦整地一般采用全垦整地,深达30厘米左右,消除林地中石头、树蒲头、竹蒲头。

然后每亩挖40个定植穴,穴长100厘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长边与等高线平行,穴底挖平。

三、母竹选择母竹好坏关系到造林的成活率和成林的快慢,所以选择母竹很重要,除要有个好品种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以l-2年生为好,竹鞭处于幼壮龄阶段,具有饱满的笋芽,较强的抽笋发鞭能力。

梅季种竹或秋季种竹,可用当年新竹造林。

2、粗度一般胸围8-15厘米为好,过大过小均不适宜。

3、母竹除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和无病虫害外,分枝要低,分枝低可降低母竹高度,防风效果好,造林成活率高。

四、挖掘与运输1、最好在林缘或稀疏竹林中选择符合标准的母竹,然后确定母竹行鞭方向。

一般最下一盘分枝的方向与去鞭方向大致相同。

根据竹鞭方向,按来鞭16厘米,去鞭33厘米挖去母竹。

挖时不要扳摇竹秆,以免扭断竹秆与竹鞭连接处的螺丝钉和损伤鞭芽。

母竹带宿土10公斤以上。

挖起后应立即斩梢,切口要平,呈45度角,带5-7盘枝。

2、母竹运输母竹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护好鞭芽和螺丝钉,装卸过程中应尽量小心;缩短途中运输时间。

远距离要进行包扎,覆盖,喷水保湿,减少蒸发。

五、栽竹季节一般春季2月、梅季6月初、秋末9-10月种竹比较好。

梅季种竹优越性1、增加栽竹季节,丰富母竹来源,每株母竹价格比春、秋季低1元左右,加快竹笋发展速度。

2、梅季正是竹鞭行鞭期,挖取母竹后,竹林能立即行鞭,填补空穴,当年就能恢复,不影响母竹园产量,农民愿意出卖母竹。

雷竹种植技术

雷竹种植技术

雷竹种植技术内容介绍如下:1、养好母竹高产竹林要求亩立竹量600-800株,每年留养新竹150-200株。

要求均匀分布,母竹健壮,竹龄结构合理。

母竹留养时间以出笋高峰后期(清明前后一星期)留养最合宜。

2、施肥培土要使竹林连年高产,必须给竹林进行施肥。

一般1年施肥3-4次,6月施长鞭肥,9月施催芽肥,11月施孕笋肥,次年3-4月可施长笋肥。

一般亩产500公斤竹笋需N15.8公斤、(P2O5)7公斤、(K2O)10公斤。

雷竹林可使用各种肥料,但必须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相配合。

笋前、笋期及6月施肥以速效肥为主。

化肥要散施,磷肥可相对集中,有机肥要深施,适当增施硅肥。

亩产达1500公斤的竹笋,6月可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9月可施人粪1000公斤,11月可施猪栏厩肥5000公斤,次年3月施人粪1000公斤。

培土对提高竹笋产量,改良土壤都有很大好处,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每年加一些客士。

3、铲草松土铲草松土有利于清除杂草,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地下鞭和竹笋生长。

每年应松土两次,6月、11月各1次,并结合松土进行施肥。

6月应深翻松土,11月宜浅翻。

4、水分管理雷竹喜欢湿润的土壤,但又最怕积水,所以平地、山湾和土壤粘重的竹林要开好排水沟,干旱季节要进行浇水灌溉。

5、删去老竹删伐老竹时间,可在6月结合松土进行,连竹蔸一起挖除,清除老鞭,调整结构。

一般母竹保留4-5年,除去6年竹。

6、竹林保护雷竹竹杆壁薄性脆,冬季容易被大雪压断,所以应适当进行钩梢,钩梢时间在9月进行,留枝12-15档。

冬季下大雪要勤摇雪,避免雷竹被雪压断。

7、挖除开花竹开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开花消耗大量的营养,对竹林生长极为不利。

所以一旦发生开花应立即挖除开花植株,以减少养分消化。

加强林地管理,重施有机肥,可减弱开花程度,促进竹林自我复壮。

雷竹种植技术

雷竹种植技术

雷竹笋用林栽培技术湖北远安县何道满雷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和最具潜力的常绿植物。

种雷竹具有投资少,成本低,产出早,见效快,收益期长,产量高,效益好,一次栽培便可永续利用的优势,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

一、园地的选择雷竹生长要求的气象条件是,年平均气温在14.5一18℃,年相对湿度80%左右。

建园时应选择沙质壤土或红黄壤,微酸壤土,PH值在4.5—7,土层深50厘米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最好选择农耕熟地或梯田建园。

大面积集中连片开发的低丘岗地,海拔应在400米以下,坡度15°以下,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丘陵坡地。

二、高质量建园1、整地竹园整地一般采取全垦整地。

造林前,清除园内杂草、灌木、树桩、石块等物,垦地深30cm左右。

然后按预定栽植密度放线挖穴,一般栽植密度株行距2.9米X2.9米(亩约80株),如投入允许也可加密栽植。

挖穴规格:60厘米X60厘米X50厘米。

有条件的话每穴用枯饼肥1斤,或30斤土杂肥、厩肥和土拌匀,回填穴内。

2、品种选择雷竹有宽叶和细叶乌头、青壳、嘉兴四个品种,细叶乌头雷竹出笋期比宽叶雷竹等品种早10一15天,笋口感甜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于宽叶及其他雷竹,生产上多选用细叶乌头雷竹栽植。

如大面积发展可几个品种搭配种植,延长上市时间。

3、母竹选择应选择1一2年生、生长健壮、分枝低矮、枝叶茂盛、无病虫危害、胸围在10厘米(直径3)左右粗的雷竹作为母竹。

4、母竹挖掘首先根据母竹最下面一盘枝方向确定竹鞭走向,一般竹杆第一盘枝方向即是来鞭和去鞭方向。

采挖母竹时,先在竹鞭两侧逐渐深挖,再挖来去鞭方向,来鞭在15—20厘米处截断,去鞭在20—30厘米处截断。

千万注意保护好竹杆与竹鞭联接的“螺丝钉”,根部应带宿土5公斤以上,砍去竹梢,切口平滑无裂口,留枝4—7盘。

5、母竹运输母竹装卸运输时不得损伤竹鞭侧芽与“螺丝钉”,尽量减少宿土掉落。

6、栽竹技术⑴栽植时间。

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

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

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及种植:首先要选好良种。

雷竹是早竹的一个栽培类型。

早竹有多种栽培类型,如阔叶雷竹、青壳雷竹、早园竹等,农民都称为早园竹。

而正宗的雷竹是细叶5叶乌头雷竹。

确定良种以后要选择好母竹。

母竹要求竹龄2年生,围粗10~15cm,叶茂分枝低,健壮无病虫。

挖取母竹要求带来鞭15cm,去鞭68~70cm,保护好螺丝钉,带土7.5kg以上。

栽种季节以夏季和秋季为好。

栽种时,坑底要平,竹鞭要放平,适当浅栽,鞭土密接。

做到深挖浅栽,下紧上松,种竹深度一般以竹鞭入土21~23cm为宜,种后要分层踏实,鞭根与土不留空隙。

然后浇淡粪水5~8kg,再覆土成馒头形,上盖松土。

高大的母竹要打桩固定。

天气晴朗要经常浇水。

每亩合理的栽种密度为45~55株。

2适宜土壤:雷竹林地的选择应以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坡度平缓,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好。

要求微酸性至中性,适宜ph值在5~7之间,普通红壤、黄壤都能栽培。

盐碱土、死粘土、低洼积水、地下水位高和受工厂污染的土地及高山风口和交通不便的地方不适合种植。

新造林地必须全面整地,深挖25~30cm左右,清除树根和石块。

种植后要及时除草松土,2年内要以耕代扶,间作农作物。

成林竹园一年松土2次,一般结合施肥在6月和11月各一次。

6月份要深翻,11月浅削。

每次翻土,每亩一定要加生山黄泥土1~1.5t,竹园土壤要求达到海绵地,三保土,能保土、保肥、保水。

3施足肥料:充足的肥料是竹笋高产的基础。

据中国林业大学竹类研究室分析,每生产50kg鲜笋需消耗土壤中氮素250~300g、磷素60~88g、钾素120~150g。

如果生产1t 鲜笋的竹园,每年施肥量最低标准是有效氮7.5kg、有效磷2.1kg、有效钾3.2kg。

据此竹笋对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为5∶1∶2。

根据我们的栽培经验,亩产雷竹笋2.5~3.1t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是:(1)长鞭肥:6月份新竹成林后,施尿素45kg、磷肥110kg、钾肥25kg,结合深翻土加生黄泥土1~1.5t,肥料翻入土中,促进新竹鞭生长快,生长粗壮。

雷竹种植实施方案

雷竹种植实施方案

雷竹种植实施方案一、地理环境选择。

雷竹适合生长在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山地,对气温、湿度、土壤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优先选择气候温和、湿度适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或丘陵地带。

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供应情况,确保雷竹种植地的充足灌溉水源。

二、种植技术要点。

1. 土壤改良,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改良,通常采用有机肥、磷、钾等肥料进行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2. 种子选育,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雷竹种子进行育苗,保证苗木的质量。

3. 种植密度,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科学确定雷竹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2000株至2500株。

4. 管理保护,在雷竹生长期间,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竹林的整洁和通风。

三、管理措施。

1. 灌溉管理,定期进行灌溉,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工作,确保雷竹的正常生长。

2. 施肥管理,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根据雷竹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提高竹林的产量和质量。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雷竹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保证竹林的健康生长。

四、经济效益。

雷竹种植实施方案的成功实施,将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首先,雷竹的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可以快速实现竹林的收获和再生。

其次,雷竹的竹材质地坚硬,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大。

再者,雷竹种植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综上所述,雷竹种植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雷竹产业的发展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种植户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种植方案,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推动雷竹种植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雷竹种植技术

雷竹种植技术

雷竹笋用林栽培技术湖北远安县何道满雷竹被认为就是21世纪最有希望与最具潜力的常绿植物。

种雷竹具有投资少,成本低,产出早,见效快,收益期长,产量高,效益好,一次栽培便可永续利用的优势,就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

一、园地的选择雷竹生长要求的气象条件就是,年平均气温在14、5一18℃,年相对湿度80%左右。

建园时应选择沙质壤土或红黄壤,微酸壤土,PH值在4、5—7,土层深50厘米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最好选择农耕熟地或梯田建园。

大面积集中连片开发的低丘岗地,海拔应在400米以下,坡度15°以下,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丘陵坡地。

二、高质量建园1、整地竹园整地一般采取全垦整地。

造林前,清除园内杂草、灌木、树桩、石块等物,垦地深30cm左右。

然后按预定栽植密度放线挖穴,一般栽植密度株行距2、9米X2、9米(亩约80株),如投入允许也可加密栽植。

挖穴规格:60厘米X60厘米X50厘米。

有条件的话每穴用枯饼肥1斤,或30斤土杂肥、厩肥与土拌匀,回填穴内。

2、品种选择雷竹有宽叶与细叶乌头、青壳、嘉兴四个品种,细叶乌头雷竹出笋期比宽叶雷竹等品种早10一15天,笋口感甜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于宽叶及其她雷竹,生产上多选用细叶乌头雷竹栽植。

如大面积发展可几个品种搭配种植,延长上市时间。

3、母竹选择应选择1一2年生、生长健壮、分枝低矮、枝叶茂盛、无病虫危害、胸围在10厘米(直径3)左右粗的雷竹作为母竹。

4、母竹挖掘首先根据母竹最下面一盘枝方向确定竹鞭走向,一般竹杆第一盘枝方向即就是来鞭与去鞭方向。

采挖母竹时,先在竹鞭两侧逐渐深挖,再挖来去鞭方向,来鞭在15—20厘米处截断,去鞭在20—30厘米处截断。

千万注意保护好竹杆与竹鞭联接的“螺丝钉”,根部应带宿土5公斤以上,砍去竹梢,切口平滑无裂口,留枝4—7盘。

5、母竹运输母竹装卸运输时不得损伤竹鞭侧芽与“螺丝钉”,尽量减少宿土掉落。

6、栽竹技术⑴栽植时间。

雷竹栽培技术

雷竹栽培技术

雷竹的形态特征
植物学特征
雷竹为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具有地下茎和地上茎。地下茎为合轴型,节间短 ,每节有极多的分枝。地上茎为秆型,高可达10米以上。
叶片特征
雷竹的叶子呈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表 面无毛,下表面被短柔毛。
雷竹的生态习性
生长习性
雷竹是一种速生性竹种,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每年春笋出土后,新笋能够 迅速生长成秆高可达1米以上的成竹。
灌溉与排水
灌溉的重要性
灌溉的时间和方法
雷竹需要适量的水分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 灌溉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促进雷竹的生长 。
灌溉一般在春季和夏季进行,可以采用喷灌 或滴灌的方式,注意控制灌溉量和时间,避 免造成雷竹根系的涝害。
排水的必要性
排水的方法
雷竹生长过程中,需要防止水分过多导致涝 害,及时排水可以避免水分对雷竹生长的影 响。
采集得到的竹沥可以作为药品、保健品等产品的原料。加工 过程中需去除杂质,保证竹沥的质量。
其他用途
造纸原料
雷竹的纤维丰富,可以作为造纸的原料,用于生产优质的纸张。
饲料添加剂
雷竹还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动物饲料中,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和产 蛋率等。
05
雷竹的种植前景与效益
市场前景
中国竹产业发展迅速,雷竹作为主要经济竹种之一,市场需 求不断增长。
2
雷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促进旅游业和相 关产业的发展。
3
雷竹栽培可弘扬竹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 传承与发展。
发展建议与对策
加大对雷竹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力度,提高产量和 品质。
推进雷竹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建设,提升 产业竞争力。
加强产业链的完善与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 益。

雷竹栽培技术

雷竹栽培技术

THANK YOU.
叶枯病
叶枯病会使雷竹的叶片出现黄色或褐色的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防治方法包括加强 竹林管理、清除落叶、定期修剪和喷洒杀菌剂。
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01
竹蝗
竹蝗是雷竹的常见害虫之一,它们会啃食竹叶和嫩笋。防治方法包括
人工捕捉、施用毒饵、喷洒杀虫剂等。
02
竹螟
竹螟是另一种常见的雷竹害虫,它们会啃食竹叶和幼笋。防治方法包
2023
《雷竹栽培技术》
目录
• 雷竹栽培概述 • 雷竹栽培技术 • 雷竹病虫害防治 • 雷竹栽培效益与前景 • 雷竹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
01
雷竹栽培概述
雷竹的分布与起源
雷竹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浙江、江西、 湖南、福建、广东等省份。其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000多年前的商代。
政府对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 支持,有望为雷竹产业的发展
提供政策扶持。
05
雷竹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
技术应用范围与对象
总结词
广泛、针对性强
详细描述
雷竹栽培技术不仅在竹林产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造纸、建材、家具等,还涉及到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针 对不同的产业需求和应用场景,该技术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和对象,包括竹林经营者、竹产品加工企业、科研 机构等。
03
雷竹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干枯病
雷竹的干枯病通常由真菌引起,表现为竹秆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边缘浅褐色,中部 灰色或白色。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株、加强竹林管理、定期施肥和喷洒杀菌剂。
根腐病
根腐病会导致雷竹的根部腐烂,影响水分和营养的吸收。防治方法包括改善土壤结构、加 强排水、定期松土和更换受损的土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竹笋用林栽培技术
湖北远安县何道满
雷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和最具潜力的常绿植物。

种雷竹具有投资少,成本低,产出早,见效快,收益期长,产量高,效益好,一次栽培便可永续利用的优势,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

一、园地的选择
雷竹生长要求的气象条件是,年平均气温在14.5一18℃,年相对湿度80%左右。

建园时应选择沙质壤土或红黄壤,微酸壤土,PH值在4.5—7,土层深50厘米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最好选择农耕熟地或梯田建园。

大面积集中连片开发的低丘岗地,海拔应在400米以下,坡度15°以下,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丘陵坡地。

二、高质量建园
1、整地
竹园整地一般采取全垦整地。

造林前,清除园内杂草、灌木、树桩、石块等物,垦地深30cm左右。

然后按预定栽植密度放线挖穴,一般栽植密度株行距2.9米X2.9米(亩约80株),如投入允许也可加密栽植。

挖穴规格:60厘米X60厘米X50厘米。

有条件的话每穴用枯饼肥1斤,或30斤土杂肥、厩肥和土拌匀,回填穴内。

2、品种选择
雷竹有宽叶和细叶乌头、青壳、嘉兴四个品种,细叶乌头雷竹出笋期比宽叶雷竹等品种早10一15天,笋口感甜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于宽叶及其他雷竹,生产上多选用细叶乌头雷竹栽植。

如大面积发展可几个品种搭配种植,延长上市时间。

3、母竹选择
应选择1一2年生、生长健壮、分枝低矮、枝叶茂盛、无病虫危害、胸围在10厘米(直径3)左右粗的雷竹作为母竹。

4、母竹挖掘
首先根据母竹最下面一盘枝方向确定竹鞭走向,一般竹杆第一盘枝方向即是来鞭和去鞭方向。

采挖母竹时,先在竹鞭两侧逐渐深挖,再挖来去鞭方向,来鞭在15—20厘米处截断,去鞭在20—30厘米处截断。

千万注意保护好竹杆与竹鞭
联接的“螺丝钉”,根部应带宿土5公斤以上,砍去竹梢,切口平滑无裂口,留枝4—7盘。

5、母竹运输
母竹装卸运输时不得损伤竹鞭侧芽与“螺丝钉”,尽量减少宿土掉落。

6、栽竹技术
⑴栽植时间。

通常栽植时间在每年12月到来年3月期间,或在梅雨季节的5——6月、秋季9——10月进行。

为了不影响当年出笋,现大多采用梅雨季节的5——6月或秋季9——10月进行栽植。

⑵栽植方法。

栽母竹时,先将挖出的表土填入穴底,再将母竹放入穴内,深20——25厘米,让鞭根自然舒展,注意竹蔸下部与垫土密接,使母竹蔸深度比原入土深度深3一5厘米,再自下而上,分层回填穴土,踏实竹蔸,使竹鞭与土紧密接合,踏实时切忌用锄头砸紧,以防砸伤竹鞭侧芽。

栽植时所有母竹来鞭与去鞭方向要保持一致,以防来年发笋不匀,形成空地。

栽后要浇足定根水,再培一层薄松土,或在定蔸处复盖一层稻草保墒,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竹园管理
1、幼竹林管理
幼竹林管理,栽植当年可种植豆类、花生作物,以耕代抚,增加收益。

从第二年开始不得间作农作物,以免影响竹鞭生长。

竹园的松土除草要近蔸浅、远蔸深,每年至少3次,第一次4月份浅锄杂草,第二次6月份,深翻20厘米,第三次9——10月份,有鞭处锄,无鞭处深挖。

竹园的施肥,最好是以人畜粪、饼肥等有机肥为主。

一年中必须达到4次,第一次在3月份结合挖笋每穴施饼肥或复合肥0.1斤,促进母竹恢复;第二次6月份结合深翻施长鞭肥,每亩施300斤菜饼、50公斤复合肥撒施翻入土中;第三次在9月份结合浅锄措施崔芽肥,每株施尿素或复合肥0.1——0.2斤;第四次在11月份重施保温肥,每亩施饼肥400斤或复合肥200斤。

2、满园竹林管理
⑴调整立竹度和竹林结构。

保持合理的立竹度和年青健壮的竹龄结构是丰产和永续经营利用的关键环节。

根据竹林的年龄、分布状况、生长情况及病虫害情况等确定留1——3年生母竹占70%以上,4——5年生占10——30%,将6年生以上竹,结合抚育连蔸挖起。

形成立竹度以每亩800——1000株为宜。

⑵适度勾梢。

为了保持竹林通风透光、防止风倒、雪压及病虫害,应对竹林勾梢。

勾梢时间一般选在6月较好,过早勾梢降低竹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过迟又会抑制竹下部枝叶及竹鞭生长,应根据劳力、生产习惯选择勾梢时间,通常在5——9月之间进行。

勾梢高度一般应留枝12——15盘。

⑶笋期管理。

对1——3年新建竹园,因母竹尚未满园,每年每株母竹应留笋2——3个,笋间距离50厘米以上。

对于4年以上已满园的竹林,要适时挖除早晚期笋,保留中期笋,每亩选留150——200多个大笋壮,根据挖密留稀挖小留大的原则,挖除过密笋、病虫害笋和退笋。

四、覆盖早出笋技术
在自然状态下,3月温度10℃时竹笋出土。

要把竹笋提早到元旦、春节前后出土,必须采取增温保温措施,提高土壤温度。

在冬季,采用覆盖物进行林地覆盖是提高土壤温度的有效方法。

覆盖增温的原理是:有机物腐熟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覆盖增温的热源,其实质是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释放热能的过程,通过有机物腐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来提高土壤温度。

使用覆盖技术实现冬笋春出的具体方法是:
1、覆盖对象
必须是建园4年以上已满园的竹林
2、覆盖时间
根据雷笋的价格,l月份的价格和春节前后的价格基本相一致,待到正月半后雷笋价格就下降,所以要使雷笋经济效益好,元旦、春节前后要有成批量出笋,覆盖时间可在11月中旬、12月上中旬进行。

3、覆盖方法
⑴浇足出笋水。

雷竹在出笋期需要充分的水分。

在自然状态下,雷竹在3、4月出笋,正值雨量充沛,能充分满足出笋需要,而元旦、春节前后一般雨水少,同时抽笋要消耗大量养分,因此在覆盖前先要施足保温肥,再浇一次水。

浇水数量以浇透为宜。

⑵覆盖。

覆盖的材料可用竹叶、砻糠、稻草等。

先将稻草、树叶盖在下层,厚15——20厘米,作为增温层;再用谷壳盖在上层,厚20——25厘米,作为保温层,以控制地表温度在15℃左右,覆盖后约20——25天冬笋陆续长出。

五、病虫害及防治
雷竹病虫害的防治,应采用防治并举,对症下药,提倡以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方法,出笋期禁止使用农药。

1、竹杆锈病5——6月发病,染病竹杆变黑变脆,全株枯死。

一般采用砍伐烧毁患病植株,或用1%敌锈钠乳液喷洒患病株,5——6月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分三次进行。

2、竹黑粉病主要危害新竹,5——6月最易感病。

发现病株立即伐除烧毁,同时要加强竹林抚育,竹林密度不易过大,以提高抗病能力。

3、竹丛枝病4——5月开始发病,发病时侧枝长出小侧枝,立即成丛而成雀巢状。

防治方法剪除丛枝立即烧毁,杜绝病菌传播,若是生病竹林应砍除竹林就地烧毁,从新造林。

4、竹蚧壳虫一年发生一代,以雌虫越冬,幼虫以5——9月间出现,群居于竹枝叶杆上,用口器刺入竹器官组织,吸食杆液。

化学防治可在幼虫期喷洒80%敌敌畏乳剂、40%氧化乐果乳剂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

5、竹枝叶叶螟(竹卷叶虫)以幼虫结虫茧取食竹叶危害,一年发生1——4代。

防治方法第一代成虫期喷洒25%敌白虫粉、杀螟松粉50%敌敌畏1000倍液。

幼虫期可用5——10倍的40%氧化乐果或50%甲胺磷1——2毫升逐行竹腔注射。

可针对成虫有趋光性特点,设置黑光灯诱杀。

6、竹子开花对因竹鞭年龄偏大等生理原因开花,应将开花竹连根挖除;对因土壤缺少氮肥而开花的雷竹,要采取增施氮肥,少施磷肥的措施,使其更新复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