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七年级地理上册 3.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共24张PPT)

1.三大宗教——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产生于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在中国称“清真教”、“回教”。
我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按习俗,我每天都要做礼拜,平 时一般去清真寺或在自己家里, 每逢星期五的午后在清真寺做集 体"主麻拜"。
代表建筑:清真寺
这是位于阿联酋阿布 扎比的扎耶德清真寺; 它具有浑圆的穹顶, 有尖而高耸的塔。
世界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标志性建筑
教堂
清真寺
佛寺、佛塔
创始人 发源地
主要 分布地区
耶稣
穆罕默德
释迦牟尼
亚洲西部 阿拉伯半岛
古印度
亚洲的西部和
欧洲、美洲、 东南部、非洲
大洋洲
的北部和东部
亚洲的东部和 东南部
小试牛刀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D )
A.西班牙语、英语
1.三大宗教——佛教
创 始 人 是 古 印 度 迦 毗 罗 卫 国 ( 今 尼 泊 尔 境 内 ) 王 子 乔 达 摩 ·悉 达 多 ( 释 迦 牟 尼 )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
我是泰国人, 佛教是我们的 国教,佛寺遍 布全国。
代表建筑:佛寺、佛塔
这是位于泰国清迈的 佛寺。佛教建筑中最 引人注目的是佛塔。 佛塔有方形基台,有 圆形塔身,顶部是尖 顶,供有佛像。
99、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100、不要回避苦恼和困难,挺起身来向它挑战,进而克服它。——池田大作
B.汉语、法语
C.俄语、阿拉伯语
D.汉语、英语
2.世界上信仰的人数最多的宗教的是( A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人教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4.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4.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人教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以及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世界地图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地图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宗教的起源和传播有一定的好奇心和疑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能够识别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区域。
2.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情况,能够识别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区域。
3.理解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够举例说明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以及宗教的分布情况。
2.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宗教的起源和传播。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
3.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地图和相关地图,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说明和展示。
3.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地图和实例,分析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分布情况,总结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024版新教材)

练一练
图1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3)图中丙半岛地势北__高___南__低_,是_火__山___、__地__震活动多发的区域, 主要原因是 __位__于___板__块__交__界___处__,__地__壳___比__较_。活跃
练一练
图1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伊斯 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 筑 —— 麦 加 大 清 真 寺 。 清 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群体 的代表性建筑,穹窿和尖 塔是典型特征。
佛教的代表性建 筑——一般包括佛寺、 佛塔和石窟,建筑群通 常以塔为中心,四周建 有殿堂。仰光大金塔是 世界著名的佛塔。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西部
D.古印度
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课堂小结
世界 的语 言和 宗教
世界的语言 世界的宗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总结
亚洲文明璀璨夺目,震撼人心。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 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 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说一说
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始创于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想一想
1.下列宗教建筑属于佛教教主要分布在( A)
A.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C.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C
第三章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课件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西亚
欧洲
东亚
学科网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1、世界三大宗教均发源于(A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美洲
2、每个礼拜都去教堂做礼拜的教徒信仰( A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清真教
3、基督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C )
A.西亚和北非 B.东亚和东南亚 C.日本诸岛 D.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 世界上三大宗教是哪三大? •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基督教教堂 伊斯兰教清真寺
佛教庙宇
看图说出哪三大宗教?熟悉建筑物的标 志。
三大宗教
创始人 发源地
基督教
耶稣
亚洲西部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公元1 产生年代 世纪
公元7 世纪
佛教
释加牟尼
古印度Biblioteka 公元前6 世纪三大宗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
圣诞节
耶稣受难图
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彼得堡大教堂
世界宗教分布图
清真寺
沙特阿拉伯
穆斯林
基督教伊斯兰教 佛教 印度教 犹太教 其它教
伊斯兰教:亚洲和非洲,特别是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各地。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7世纪初兴 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 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
人
的
特
这 些 神 是
根 据 哪
征 塑 造 出 来 的 。
上 帝 是 根
据 白 种
种
人
种
佛是根据
特
3.2-3.3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一、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金发碧眼)、黄色人种、黑色人种1. 三大人中的划分依据:根据人类体质和外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特征包括 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 等。
注意:①肤色为最重要的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②各人种只有体质差异,并无优劣贵贱之分。
2. 三大人种及特点:3. 人种的分布:注:①三大人种数量排名:白>黄>黑②我国不只有黄种人,还有西北地区少量白种人(哈萨克族) ③非洲中部和南部又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的故乡 ④印度北部、阿拉伯人——白种人;印度南部——黑种人⑤美洲地区为什么有黑人的分布?答:殖民原因---奴隶贸易,应该谴责这种行为 ⑥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 4. 人种常见分布国家:5. 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①目前世界共有2000多种语言,其中大约30% 有文字,70% 没有文字②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世界主要语言) ③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国际通用) 2.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注:巴西人说葡萄牙语】三、世界的宗教:1.宗教定义:宗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2.三大宗教:(1)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
诞生最早的宗教是佛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2)著名佛教建筑: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
(3)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地,位于沙特阿拉伯。
(4)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
(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泰姬陵是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6)《西游记》故事中的“西天”是指古印度,“经”指佛经。
3.其他宗教:道教: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汉族)印度教:发源于南亚,盛行于印度(80%)和斯里兰卡注意: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佛教犹太教:发源于西亚,主要信仰者是犹太人。
3.3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6)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使学生记住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及其主要能使用地区。
②记住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能力目标①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使用地区。
②运用地图说出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情感目标正确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认识宗教自由,树立无神论观念。
教学重点①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②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引入新课教师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两方面的知识。
一、世界的语言教师讲述: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
教师提问:1.你知道的语言有哪几种?2.有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教师讲解: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都不完全相同。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学生看图3--9教师提问: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哪种语言?(汉语)2.它除了在中国使用外,还有哪些国家使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华人聚居的地方。
)教师活动:如学生回答此题有困难,教师可提示:1.除我国之外,哪些地区有华人的分布?(东南亚)2.世界上华人所占比例较高的国家有哪些?(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教师总结: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类最多的语言,是我国的主要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聚集的国家和地区。
教师提问:1.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是哪种语言?(英语)2.它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到这些国家。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主要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3.为什么它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教师总结: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它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主要介绍了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世界的基本了解已经形成。
但是,对于世界上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并了解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生能够学会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存在,培养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
难点: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地图教学法和实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分析实例,主动探究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世界语言和宗教分布的地图和图片。
3.相关实例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呈现(10分钟)1.呈现世界语言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不同语言的主要分布区域。
2.呈现世界宗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主要宗教的分布区域。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语言或宗教,分析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规律,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2.学生互相提问,加深对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理解。
巩固(5分钟)1.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检测对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理解。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拓展(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语言和宗教会在这些地区分布?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认识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既有文字描述,也有图表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世界的基本地理情况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某些宗教和语言有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认识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表,学会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
2.教学难点: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语言和宗教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地图:世界语言分布图、世界宗教分布图。
3.案例材料:有关不同语言和宗教的案例。
4.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主要的人口分布,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世界语言分布图和世界宗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的]
1、知道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种类及作用,能运用世界语言分布图了解六种语言的分布。
2、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能运用“世界宗教分布图”了解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和分布。
3、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分析、观察世界地图的能力
4、让学生深刻理解初中阶段学会英语的重要性,通过了解世界宗教,让学生正确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树立无神论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世界主要语言的种类及分布,世界三大宗教的种类及分布
难点:世界三大宗教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读图法、自学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
世界语言分布图、世界宗教分布图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在家里,你和亲人、朋友在一起交流时,离不开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语言?你还会使用哪些语言交流?
(过渡)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我们应当了解有关世界语言和宗教的有关知识
一、世界的语言
1、设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哪些?
(讲述)目前世界上有2000多种语言,其中大约有30%有文字。
不同的语言发音不同,文字不同,分布地区也不同。
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各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呢?
2、展示表格,学生看书思考,找出六种联合国语言的分布地区和国家
1、学生每回答一种语言的分布,教师即结合挂图指出其对应的国家和地区
2、设问:观察世界语言分布图,思考: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什么?
使用人数最广的语言是什么?为什么英语能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
语言?
(过渡)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它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我们必须把它发扬光
大,而英语作为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通向世界的桥梁,只有掌握了英语,
才能融入世界,所以必须学好英语
二、世界的宗教
1、设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宗教?世界三大宗教是指什么?
(过渡)世界上有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
宗教不仅传播范围广,而且对国家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在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呢?
1、教师简介宗教产生的原因,让学生明确: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主宰一切的神和上帝,培养学生的无神论观点。
2、阅读“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并结合P49-50的文字,自学
(1)分布最广的宗教是哪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其经典著作是什
么?发源于哪个国家?
(2)佛教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的什么方位?你知道它的发源地是哪个国
家?
(3)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的什么方位?其教徒称什么?我国的
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哪里?其经典著作叫什么?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
教是什么?
3、学生回答每种宗教的分布时,教师结合挂图指出,而后展示表格小结
4、结合P50习题熟悉三大宗教的建筑特色。
(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见基训
(板书设计)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1、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
2、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的分布(见表格)
二、世界的三大宗教
1、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三大宗教的分布(见表格)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地图,通过地图来获取地理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但在教学中,由于缺少一些图片和资料,讲解的较为枯燥,语言表达也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