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完整版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完整版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完整版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摘要: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日本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
从简单模仿到立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辛曲折,日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
本文归纳了日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目录(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四)、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
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
2O世纪4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
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一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
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人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
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Et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人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
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
04-01 日本动画 第一节 2019 09 02 编辑

(2)鲁邦三世
鲁邦三世
• 《鲁邦三世》是日本漫画家Monkey Punch(モンキー.パンチ,本名加藤 一彦)的漫画系列作品,1967年8月10 日在双叶社《周刊漫画Action》创刊号 上开始连载,1971年TV动画初登荧屏, 至今已超过40年并仍在放送中,一直保 持极高的人气,是日本动漫界名副其实 的不死鸟,被誉为日本国民级动漫。该 作品已被陆续改编为电视动画、剧场版、 OVA、游戏等。
• 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 片《力与世间女子》诞生了,它是 由政冈宪三和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 完成的。二战期间,懒尾光世拍摄 了“桃太郎”系列动画片,鼓吹侵略, 美化夸耀日本军国主,其中的代表 作是1944年制作的《桃太郎·海上神 兵》。
《桃太郎·海上神兵》
• 《海之神兵》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制 作于1943年,45年公映,片长74分钟,黑白。尽 管正如许多人都知道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必然 是一部宣扬军国主义号召日本青年加入海军的宣 传片,但抛开影片主题不谈,单从动画制作技术 上看它依然有着那个时代日本动画的最高水平, 画风上也与 咱们的《铁扇公主》很相像,而且作 为影响知名动画大师手冢治虫的两部作品之一( 另一部正是《铁扇公主》),它在日本动漫史上 的经典位置勿用质疑。用现代人的眼光再次观看 这部半个世纪以前的动画作品,更多还应该是带 着一种铭记和警示的态度吧。
第三章
日本动画
第一节:日本动画发展史 第二节:宫崎骏的童话世界 第三节:少女与神话--《千与千寻》赏析 第四节:儿童的幻想世界
日本动画发展史
日本动漫的历史
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节:日本动画发展史
• 日本是世界第一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 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漫画里近乎逼真的亚洲 人的美和各种鲜明特色的文化影子。这些都是其 他国家动漫望尘莫及的。动漫是日本的第一产业 链,在全球没有国家可超越。日本动画的发展过 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至二战期间在20世纪初,日本开始引进欧美的动画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日本国内的电影制作中。
此时的动画产业规模较小,且以宣传片和电影短片为主。
二战期间,由于日本政府对外国电影的限制,动画成为了电影产业中重要的宣传和宣传工具,这一阶段的重要动画作品有《桃太郎海战记》和《铁臂阿童木》等。
第二阶段:战后重建期(1945年-1960年代)二战后,日本动画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对动画产业的支持,日本的动画电影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口,其主要受众群体定位在儿童和青少年。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动画电影的内容多元化,从以传统日本文化和神话为背景的《白蛇传》到具有家庭焦虑和社会问题的《猫的报复》等。
第三阶段:电视动画的兴起(1960年代-1980年代)20世纪60年代,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动画制作成本降低,进一步推动了电视动画的兴起。
此时的日本动画更加注重商业化和市场推广,重点放在了电视节目中。
该阶段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动画角色和作品,如《争气小子》、《Q弟侦探因幡隆之介》和《机器人猫》等。
此外,以《水星领航员》为代表的机器猫系列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爱。
第四阶段:全球化和二次元文化(1990年代至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日本动漫产业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的规模。
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和角色扮演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烈追捧。
这一时期的动漫作品范围更广,题材更多样化,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观众群体。
例如,《名侦探柯南》、《海贼王》和《银魂》等人气动画作品都在这一时期诞生。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日本动漫产业还涌现了一些重要的动画工作室和导演,如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今敏的Madhouse工作室等。
这些工作室和导演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而且在国际上也达到了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功。
总的来说,日本动漫产业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还不断创新和引领了全球动漫的发展趋势。
日本动画发展史

第六章 日本动画发展史
北条司,1959年3月5日出生于福 冈县小仓市(现北九州市)。77年 毕业于私立九州工业商中,同年考 入九州产业大学艺术系服装设计专 业,81年毕业,奠定了他漫画创作 道路。作品《猫眼三姐妹》《城市 猎人》
第六章 日本动画发展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桂正和,1962年12月生于日本 福井县。是日本少数没成为他人 助手便一举成名的漫画家。 《电影少女》《 I's 》
藤子.F.不二雄
红白歌会—宫崎骏
久石让特辑
第六章 日本动画发展史
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1917~1945) 二、探索时期(1946~1973) 三、成熟时期(1974~1989) 四、分化时期(1990至今)
第六章 日本动画发展史
第六章 日本动画发展史
高桥留美子的父亲是妇产科医师,有 两个哥哥。她从小喜爱信手涂鸦,但 父母并不愿意她做一个职业漫画人。 在大哥的鼓励下,她从高中时期就参 加了漫画研究会。代表作《福田小子》 《乱马1/2》
第六章 日本动画发展史
藤子不二雄,其实是两位漫画家联合创作时的使用笔名, 他们是藤本弘和安孙子素雄。
1978
富野由悠季
美树本晴彦、河森正治
平野俊贵、恒野内成美
高田勋
红发少女安妮
《辉夜姬物语》是高畑勋监督继《我的邻居山田君》 之后时隔14年的电影新作。本作正如标题所示,是
以日本最古老的故事《竹取物语》为题材。
1984年3月,宫崎骏的《风之谷》上 映,此片在国际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迪斯尼将他尊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 1985年,宫崎骏与高畑勋两人成立了 “吉卜力工作室”。 他的作品还有《龙猫》《天空之城》 《魔女宅急便》《红猪》《百变狸猫》 《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日本人受到西方国家的动画电影的影响,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动画作品。
不过,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日本的动画产业并没有立即起飞。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动画产业,制定了许多政策来推动其发展。
战后初期,由于经济的恢复和便宜的劳动力成本,许多动画工作室相继成立。
这些工作室开始制作各种类型的动画,包括电影、电视剧集和短片。
其中一些作品非常成功,被国内外的观众喜爱。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日本动漫开始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铁臂阿童木》、《九十九猫》和《白雪姬》等作品在世界上热销,成为了日本动漫的代表。
与此同时,日本动漫的风格也逐渐丰富多样,独特的角色造型和精美的绘画技巧成为了其标志。
1980年代和1990年代,是日本动漫的黄金时期。
许多经典作品如《机动战士高达》、《新世纪福音战士》和《敢达创世纪》等在这个时期出现,使日本动漫迎来了一个高峰期。
与此同时,动画电视台的兴起也为日本动漫的扩张提供了更多机会。
这些电视台开始独立制作动画作品,并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使得动漫行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到了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本动漫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通过互联网,日本动漫可以更便捷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影迷。
同时,许多大型制作公司也开始投资于动漫产业,为日本动漫的制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如今,日本动漫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不仅从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推动了日本的旅游业发展,许多外国人慕名前往日本参观动漫展会和购买动漫商品。
同时,日本动漫也承载着许多社会和文化的内涵,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总结起来,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试验阶段到战后的发展,再到现在的全球影响力。
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观众的需求变化,都为日本动漫开创了新的发展机遇。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
动漫(Anime)是日本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动画艺术。
它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主要以黑白的手绘形式呈现。
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动漫开始像现在这样以彩色动画片的形式广泛传播。
1963年,由手冢治虫创作的《铁臂阿童木》成为了日本第一部以电视动画形式播出的日本动漫。
这部动画片的播出让日本动漫开始进入了大众视野,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模式。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和《龙猫》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开始向数字制作方向发展,使用电脑成为动画制作的主要手段。
这一时期的动漫作品质量大幅提升,细节更加精致,并出现了更多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
同时,日本动漫也开始走向国际化。
越来越多的日本动漫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广泛的影响力。
一些作品甚至在中国、美国等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输出。
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化。
随着互联网
的兴起,网络动漫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了日本动漫产业的新生力量。
此外,中国、韩国等国家的动漫产业也崛起,与日本动漫形成竞争。
为了保持竞争力,日本动漫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总的来说,日本动漫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蓬勃发展,从最初的黑白手绘到现在的数字制作,从国内走向国际。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日本动漫产业也在不断演变,为观众带来更加精彩和多样化的作品。
动漫的发展与文化影响——探索日本动漫的历程

动漫的发展与文化影响——探索日本动漫的历程引言:动漫,即动画片和漫画,是以图像为基础,结合声音和故事情节进行叙事的艺术形式。
自从日本第一部动画电影《千年泪》于1917年制作出现以来,动漫在日本乃至全球范围内逐渐崛起,并成为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探讨动漫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力。
一、动漫的起源与发展动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日本。
在受到西方绘画、漫画和动画的启发下,日本艺术家开始将动画技术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创作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动漫作品。
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日本电视台引进动画片并制作自己的动漫作品,动漫产业逐渐兴盛起来。
同时,日本漫画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将动漫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动漫的文化影响力传播日本文化: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形式,通常包含着日本文化的元素和特色。
通过动漫作品,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了解到日本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
例如,《名侦探柯南》展示了日本警察和侦探的工作方式,而《鬼灭之刃》则描绘了日本战国时代的生活与价值观。
促进文化交流:动漫作为跨文化媒介,不仅在日本本土具有极高的受众度,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动漫作品,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了促进,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共同分享和欣赏动漫所传递的情感、价值观和艺术表现。
经济产业的崛起:动漫产业成为了日本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从动画制作、漫画出版到周边商品和游戏开发,动漫涵盖了多个领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条。
许多著名的动漫系列作品如《火影忍者》、《海贼王》等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并衍生出了众多相关商品和衍生品。
三、社会对动漫的影响与争议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不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与赞赏,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批评。
有人认为过度的暴力、色情和血腥内容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动漫作品通过引发思考和探究,可以培养观众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日本动漫发展历程

也该考虑制作年龄路线。于是自1987年后半年以来,电视上的 高年龄层动画逐渐减少,而转向动画电影。以致于造成目前日本 电视上找不到几部好片,而电影几科部部精彩的情况。
六、风格创新期
风格创新期——自1993年至今。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 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 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电影《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弃以往动画明快轻松的风格,阴郁压抑,冷酷带有对命运的困惑, 与人类虽然身处高科技社会,但却无法摆脱不安的未来的彷徨与孤独相呼应。
"
"
出责是的探战题
后脚日讨索舰材
,本本论期》确
造及动范,上定
成人画围确演期
(Character Design)
松 本 零 士 旋 风
。
物
史 上 第 一 部 超 级 剧 情
内 , 所 以 我 们 不 予 置
定 了 动 画 和 卡 通 的 分
( 1982
至 年 为 止 。 此 时
第 一 次 动 画 热 爆 发
1947
——
▪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 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 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在该片后, 松 本 零 士 另 有 《 银 河 铁 道 999》 , 《一千年女王》等受欢迎的作品。继 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 改编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 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 动画迷热烈的支持。该片后来的三部 电影非常卖座。但自些以后,动画热 逐渐消退,动画界进入间歇期。
日 本 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摘要: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日本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
从简单模仿到立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辛曲折,日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
本文归纳了日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目录(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四)、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
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
2O世纪4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
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一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
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人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
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Et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人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
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
而产生于2O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玄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漫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随后的20年间,日本动漫的写作风格逐渐由追崇国外生活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将幽默元素加入作品之中,此时的代表作为《力与世间女子》。
这部作品由政冈宪三与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是日本首部有声动画,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探索与发展阶段经过2O多年的发展,独具本土特色的作品框架得以完善,动漫风格逐渐丰富化。
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漫进入新的时期,此时的动漫作品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
二战期间,受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宣传的需要,大量法西斯主义宣传性质的动画片被搬上荧幕,动漫这种艺术作品成为了日本宣扬政令的工具。
战后,由于政府资金的暂停注入和迪士尼动画的冲击,日本动漫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
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新宝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给动漫期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动漫初具产业雏形。
1963年《铁臂阿童木》的上映更是迎合了民众的心理,消弭了战败带来的民族自卑。
日本动漫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动漫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制作成本不断降低。
(三)成熟阶段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进人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加,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钟摆式”的生活方式使得动漫成为了人们休闲放松的媒介,其社会调谐的功能也不断显现,这个时期的动漫题材以积极向上、对高科技的向往和反对破坏自然为主,动漫情节中宣扬的效率、奉献的社会价值对日本人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80年代,伴随胶片动画技术的引入,动漫产量不断增加,作品风格也进一步丰富。
以“高达”类动漫为跳板,松本零下、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宫崎骏等现代动漫艺术家世人皆知,他们的作品不仅剧情、画技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动漫的主旨也总能启发观众反省自我,并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此时的日本动漫开始走出国门,对亚洲邻国的影响不断增加。
(四)细化阶段日本动漫进一步细化的社会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国内影像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来自于公共部门的资源支持。
2O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逐渐将动漫作为文化发展与文化输出的载体,动漫作品的制作工具也更为丰富,并在种类、形式、内容、画风上发生明显的细化,其主要类型逐渐囊括了热血、魔神、治愈、推理、运动、搞笑等多重内容,日本动漫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拓展。
动漫的繁荣带动了本土相关产业的革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
伴随新世纪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本动漫在全球得以覆盖,多元的内容主旨、缜密的故事情节给观众带来了近乎完美的观赏感受,而动漫中所宣扬的伦理思想、行为价值也深深地影响着域外受众,引导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动漫所携带的日本大和民族文化不断向周边国家甚至欧美国家扩散,其海外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动漫在日本开始流行是在上世纪60年代,这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非常富裕的同时也剥夺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节奏让人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悠闲的欣赏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通过阅读名着书籍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阅读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但通俗易懂的漫画书不需要过度思考便可理解;而且漫画都是围绕一个主人公来构思故事情节,因此可以创造出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反映社会上吸引人的话题的主题,从而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所以漫画虽然采用了小人书的形式,但反映的却是成年人的思想和世界,自然也可以被成年人所接受和喜欢。
当然,日本动漫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描写幼儿及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心理的故事,又有描写与工薪阶层以及家庭妇女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活动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有描写老年人恋爱故事和老年人生活的动漫,深受老年人欢迎。
至此,在日本,从幼儿至成年人以及许多老年人都喜爱看动漫。
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一)以丰厚文化内涵为根本。
日本动漫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其海外传播成功的根本,日本动漫不仅充分吸收和利用民族文化元素,而且还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最终形成了包容性非常强的文化作品。
早期日本动漫战斗主题居多,散发着浓厚的武士道色彩,并最终发展为一种成熟的类型,如《火影忍者》等。
日本动漫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聪明的一休》《犬夜叉》等都是根据民族历史和民间传说改编的,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背景设计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
作为文化载体,优秀动漫作品成为日本文化国际传播的助推力。
此外,日本动漫非常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收”,如《双星记》散发着强烈的美国都市文化气息,《天空战记》有着明显的印度佛教神话印迹,《中华小当家》《十二国记》等都大量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等等。
可以说,丰厚的文化内涵赋予了日本动漫较强的文化包容性、开放性,为其海外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国家政策为保障。
日本政府充分意识到文化输出在国家形象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文化外交,全面支持文化产业的海外拓展,增强世界对日本的文化了解与认同,进而达到拉动国内经济发展、改善国际关系的目的。
在日本文化产业的海外拓展中,动漫产业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也是影响力最为广泛的。
近年来,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动漫的海外传播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并协助漫画作家在国内外举办展览,积极推动日本动漫在海外传媒落地,为日本动漫海外传播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以人才支持为依托。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其产品生产离不开动漫从业者,高水准的动漫人才队伍为日本动漫海外传播提供了依托。
如在全球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宫崎骏、高桥留美子等,都为日本动漫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动漫产业的海外拓展,日本不断加大对动漫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成立专门的动漫培训院校展开了综合性、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有效促进了大量精品化动漫作品的形成,使得日本动漫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进一步提高了日本动漫的国际影响力。
日本从中专、高职到高校,都设有动漫相关课程和专业,并有精准的细分,结合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动漫人才。
此外,日本学校采企业实习制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动漫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四)以产业机制为驱动。
日本动漫成功开展海外传播的关键是其成熟完善的产业链,尤其是以动漫作品为核心的衍生品开发,不仅有效提高了动漫的海外知名度,而且大大拓展了动漫产业的国际市场价值,上下合作共赢,成为日本动漫发展的核心驱动。
日本动漫产业链的成熟离不开丰富的技术积累、过硬的人才储备和完善的生产经营模式。
在日本只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的动漫作品才会进入完备的产业机制,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需要经过市场检验:动漫作品要具备较强的衍生能力,传播平台要具有一定的受众吸引力,出版机构要具备较强的动漫人物塑造能力,电视台要具备较强的运营能力以确保播放盈利,衍生品开发商也要具备足够的营销能力。
这种环环相扣的产业机制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而且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完善的产业机制促成了日本动漫产业上下协作、互利共赢的局面,是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三、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一)细分作品与市场近年来我国动漫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整体看来,我国动漫作品与产品在、受众定位的准确性和分类的规范性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受众定位准确是日本动漫的特点,也是使其受众广泛、传播成功的优点。
日本动漫在保证受众定位全面性的基础上又极有针对性地进行类型划分,如根据年龄、性别不同,划分为儿童动漫、少年动漫、少女动漫、青年动漫及成人动漫等;按照题材不同又可划分为科幻类、侦探类、恋爱类、校园类、体育运动类、冒险动漫、战斗动漫、搞笑类等。
看似划分类型不同其实都互有交叉,比如少女动漫的主题大都与爱情、校园题材相关;少年动漫又大都与体育、格斗、科幻有关。
我国既往的动漫观念认为动漫只是低龄和幼稚儿童的专利品,是理性尚未成熟、认知能力较差的低幼儿童通过动漫形象在娱乐中获得对自然与社会认识的艺术方式和手段,寓教于乐、乐趣为主是动漫创作和制作、传播与接受的动机与目的。
这样的动漫认知观念导致我国目前即使是比较优秀的动漫作品,还是将受众定位于低龄儿童的比较多,从而影响到动漫创作与制作的丰富性与广泛性。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的问题上是受制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儿童观的不准确,即长期存在的把儿童或者看作“无知”幼者,或者看作是成人准备期的认知模式,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儿童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日本的“儿童本位”观的认识比较到位,日本的动漫本质上得益于这种认识,所以在受众定位和分类上做得比较细致和充分。
这一点,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以创作和制作受众面广、动漫类型丰富的作品,满足同是少年儿童但年龄和层次、接受需求丰富的受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