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1.动态特性好的传感器应具有很短的瞬态响应时间和很窄的频率响应特性。
(×)2.幅频特性是指响应与激励信号的振幅比与频率的关系。
(√)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越小越好。
(√)4.二阶系统固有频率ωn越小越好。
(×)5.二阶系数的固有频率ωn越大,可测量的信号频率范围就越宽。
(√)6.信号通过一阶系统后的幅值减小,相位滞后。
(√)7.传感器的相频特性φ(jω)表示了信号各频率分量的初相位和频率间的函数关系。
(×)8.能完成参量感受和转换的装置称之为传感器。
(√)9.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量程呈反比。
(√)10.为提高测试精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
(×)11.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表明其工作量程越大。
(√)12.测量小应变时,应选用灵敏度高的金属丝应变片,测量大应变时,应选用灵敏度低的半导体应变片。
(×)13.根据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的任何一个表面施加力,均会在相应的表面产生电荷。
(×)14.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由于产生的是静电荷,且本身内阻很大,故不能用普通电表测量。
(√)15.用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作位移测量时,根据其输出就能辨别被测位移的方向的正负极性。
(√)16.变间隙式电容或电感传感器,只要满足△d<<d0的条件,则灵敏度均可视为常数。
(√)17.由同一材料构成的热电偶,即使两端点温度不等,也不会形成热电势。
(√)18.用热电偶测温时,冷端温度的改变对测量结果是有影响的。
(√)19.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R1R3=R2R4。
其电桥灵敏度是供桥电源的函数。
(√)20.交流电桥达到平衡时条件必须满足4321zzzz=,4321φφφφ+=+。
(×)21.交流电桥可测静态应变,也可测动态应变。
(√)22.调频波是频率不变,幅值也不变的已调波。
(×)23.电压放大器的连接电缆长度发生变化时,仪器的灵敏度不发生变化。
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

压力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的原理;2、掌握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的方法;3、确定压力传感器静态特性的参数;二、实验基本原理标定与校准的概念新研制或生产的传感器需要对其技术性能进行全面的检定,以确定其基本的静、动态特性,包括灵敏度、重复性、非线性、迟滞、精度及固有频率等;例如,对于一个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在受力后将输出电荷信号,即压力信号经传感器转换为电荷信号;但是,究竟多大压力能使传感器产生多少电荷呢换句话说,我们测出了一定大小的电荷信号,但它所表示的加在传感器上的压力是多大呢这个问题只靠传感器本身是无法确定的,必须依靠专用的标准设备来确定传感器的输入――输出转换关系,这个过程就称为标定;简单地说,利用标准器具对传感器进行标度的过程称为标定;具体到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来说,我们用专用的标定设备,如活塞式压力计,产生一个大小已知的标准力,作用在传感器上,传感器将输出一个相应的电荷信号,这时,再用精度已知的标准检测设备测量这个电荷信号,得到电荷信号的大小,由此得到一组输入――输出关系,这样的一系列过程就是对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标定过程,如图1所示;图1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输入――输出关系校准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标定,它是指传感器在经过一段时间储存或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复测,以检测传感器的基本性能是否发生变化,判断它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因此,校准是指传感器在使用中或存储后进行的性能复测;在校准过程中,传感器的某些指标发生了变化,应对其进行修正;标定与校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校准实际上就是再次的标定,因此,下面都以标定为例作介绍;标定的基本方法标定的基本方法是,利用标准设备产生已知的非电量如标准力、位移、压力等,作为输入量输入到待标定的传感器,然后将得到的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的标准量作比较,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标定数据或曲线;例如,上述的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利用标准设备产生已知大小的标准压力,输入传感器后,得到相应的输出信号,这样就可以得到其标定曲线,根据标定曲线确定拟合直线,可作为测量的依据,如图2所示;有时,输入的标准量是由标准传感器检测而得到的,这时的标定实质上是待标定传感器与标准传感器之间的比较,如图2所示;输入量发生器产生的输入信号同时作用在标准传感器和待标定传感器上,根据标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确定输入信号的大小,再测出待标定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就可得到其标定曲线;图2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标定曲线与拟合直线图3 用标准传感器进行标定的方法三、实验设备活塞式压力计、标准压力表被标定的压力传感器、数字万用表、标准砝码、工作液体蓖麻油;四、实验方法和要求1.根据要调试的压力仪表量程及准确度等级选择相适应的压力计和压力计所使用传压介质的油液;2.将压力计放到便于操作和坚固无震的平台上,调整压力计水平调节螺丝,使水平泡的气泡位于中心位置此时压力计处于水平状态;压力计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0±10℃,相对湿度80%以下,周围空气不得含有腐蚀性气体;3.初使用时,首先用汽油清洗压力计各部分,然后在手摇压力泵和测量系统的内腔注满传压介质,并将内腔的空气排除;传压介质的油液必须经过过滤,不许混有杂质和污物;4.旋转手摇泵的手轮,检查油路是否通畅,若无问题,将要调试检测的压力仪表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到压力计的测试接口上;5.通过压力泵手轮将内腔的空气排放干净,避免内腔的气泡对压力测量带来的影响;同时检查测量管道是否漏油,如有,必须解决此问题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6.打开油杯阀门,左旋手轮,使手摇压力泵的油缸充满油液,关闭油杯阀门;7.配合DC24V稳压电源、高精度万用表既可进行压力仪表的调试及检测工作;打开针形阀,右旋手轮,产生初压,使承重底盘升起,直到定位指示筒的墨线刻度相齐为止;每个测试点检测时,必须承重底盘升到定位指示筒的墨线刻度相齐位置;操作时,必须使底盘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速度保持在30-120转/分之间,借以克服磨擦阻力的影响;记录每点检测结果;零点压力的测量必须打开油杯阀门使测量管道内的压力与环境大气压相等;8.检测时根据压力仪表的压力量程范围分为5-10个测试点进行上行程及下行程检测,将检测结果填入相关的检定记录报表内,做好检定记录报表;9.测试完成后做好压力室的卫生工作,保证压力室干净整洁;10.定期做好压力计的维护保养等工作;五、实验内容1、根据实验设备设计实验电路连线图,装配、检查各种仪器、传感器及压力表;2、检查实验电路及油路;3、加载、卸载,注意数据变化,并记录;压力表加载、卸载实验记录压力传感器加载、卸载实验记录4、分析、计算、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压力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图,非线性、迟滞、重复性;5、用方和根法计算系统误差;五、实验注意事项1、每次加砝码时注意一定要放稳;2、在正行程测量时,当压力由1MP增加到2MP需要更换大砝码时,一定要将工作液体的压力值降低到1MP以下后才能进行更换操作;同样在反行程测量时,压力由2MP降低到1MP需要更换小砝码时,也一定要将工作液体的压力降低到1MP以下后才能进行更换操作;3、实验数据应记录清楚、准确;4、加减压操作时,注意正反行程的含义,不能反复进行调节;。
实验二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

实验二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是利用感应电动势的方法,将物理量(如位移、压力、力等)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传感器。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基本组成为:主变压器、感应线圈和吸引式铁芯。
其中主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调制、解调信号,感应线圈是感应位移的探头,吸引式铁芯则用于传递感应力或位移作用。
当感应线圈产生了位移时,感应线圈中的磁通量随之变化,从而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通过差动测量,可以得到感应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在运转中,其电感值随着位移的变化而变化。
最终,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可以将位移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转化后的电信号输出。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相对于其他传感器的优势在于,其精确度比较高,线性度良好,同时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许多高精度位移测量场合。
三、实验器材与仪器2、数字万用表3、直流稳压电源4、温度控制器5、实验样品四、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装置:将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和温度控制器按照电路线路图连成一整个电路。
待连接完毕后,检查各个实验器材连接是否牢固且正确。
2、打开电源:将直流稳压电源和温度控制器的电源开关打开。
3、调节电源电压:调节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3V并固定。
4、测量初始电压:将数字万用表的测量回路连接至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输出端口,调节温度控制器以达到室温环境下的温度值。
在测定之前,需要先将应变计(或激光信号测试仪等测试仪器)分别置于初态位置和终态位置,然后测量出其初始电压值和终态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5、应变测试:通过手动控制实验样品位移并使实验样品进行定量的变化,此时差动测量器的输出电压值也会相应变化。
根据变化的大小,对应获取测量结果,并记录下差动测量器的输出电压值。
6、数据分析:在完成实验测量之后,需要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本次实验的相关结论。
位移测量及静态标定实验报告

位移测量及静态标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的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特点及使用,并学会进行静态标定。
二、实验仪器CSY10B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三、实验内容(一)电涡流传感器测位移实验1、测量原理:电涡流效应:扁平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中产生电涡流。
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
Z = f(ρ,μ,ω,x)。
不同的金属材料有不同的ρ、μ,线圈接入相应的电路中,用铁、铝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片分别标定出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U与距离x的关系曲线。
2、测试系统组建电涡流线圈、电涡流变换器(包括振荡器、测量电路及低通滤波输出电路)、测微头、电压表、金属片(铁片和铝片)。
3、试验步骤①分别安装传感器、测微头;②连接电路;③依次用铁片、铝片进行位移测量,依次记录U(V) 铁片U(V) 铝片X/mmU(V) 铁片U(V) 铝片X/mmU(V) 铁片U(V) 铝片4、数据分析与讨论画出输入输出关系曲线,确定量程范围(在实验曲线上截取线性较好的区域作为传感器的位移量程),估算非线性误差,在测量范围内计算灵敏度,进行误差分析。
(二)光纤传感器测位移实验1、测量原理反射式光纤传感器属于结构型, 工作原理如图。
当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光线经光纤照射至反射体,被反射的光经接收光纤至光电元件。
经光电元件转换为电信号。
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测出照射至光电元件的光强的变化。
2、组建测试系统光纤、光电元件、发光二级管、光电变换测量电路、数字电压表、反射体(片)、测微头。
3、实验步骤①观察光纤结构;②安装光纤探头、反射片;③连接电路;④旋动测微仪测位移,记录位移及测试系统的输出电压。
4、数据分析与讨论画出输入输出关系曲线,实验曲线上截取线性较好的区域作为传感器的位移量程,估算非线性误差,在测量范围内计算灵敏度,进行误差分析。
(三)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实验1、测量原理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
本实验采用的电容式传感器为二组固定极片与一组动极片组成二个差动变化的变面积型平行极板电容式传感器。
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静态特征[新版]
![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静态特征[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53e1e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d.png)
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
【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及其特性
【实验仪器】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变换器、差动放大器、低通滤波器、JK-19型直流恒压电源、JK-20型频率振荡器、九孔实验板接口平台、万用表、示波器
【实验原理】
由C = S0/d得,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极距变化型、面积变化型、介质变化型三类,本仪器中差动变面积式。
传感器由两组定片和一组动片组成。
当安装于振动台上的动片上、下改变位置,与两组静片之间的重叠面积发生变化,极间电容也发生相应变化,称为差动电容。
如将上层定片与动片形成的电容定为C l,下层定片与动片形成的电容定为C2,当将C l和C2接入桥路作为相邻两臂时,桥路的输出电压与电容量的变化有关,即与振动台的位移有关。
【实验步骤】
旋钮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置于中间,万用表置于2 V档。
1.将电容式动片固定在振动盘上,调整好动片与静片的位置,不能相互接触。
2.按图22-1接线。
把电容的增益拧至合适位置,万用表20 V档。
调节测微头,使输出为零,并读出其刻度值。
3.转动测微头,每次0.3 mm,记下此时测微头的读数及万用表的读数,直至电容动片与上(或下)静片覆盖面积最大为止。
退回测微头至初始位置,并开始以相反方向旋动,同上法,记下)mm (X 及)mV (U 值。
4.计算系统灵敏度S 。
X /U S ∆∆=(式中U ∆为电压变化,X ∆为相应的两端位移变化),并作出X ~U 关系曲线。
5.卸下测微头,断开万用表,接通激振器,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改变激振频率,测量3种波形的电压、频率和周期。
传感器实验报告

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数据处理线性拟合V=5.767*x-0.422 灵敏度为5.767思考题:(1) 本实验电路对直流稳压电源有何要求,对放大器有何要求。
直流稳压源输出应稳定,且不超过负载的额定值。
放大器应对差模信号有较好放大作用,无零漂或零漂小可忽略。
(2)将应变片换成横向补偿片后,又会产生怎样的数据,并根据其结构说明原因。
灵敏度将大幅度降低,线性性也将变差,电压随位移的变化将变得十分小。
因为横向补偿片原本是横向粘贴在悬梁臂上的,用于补偿应变片测量的横向效应。
在悬梁臂形变的时候,横向补偿片仅仅横向部分发生形变,而应变片敏感栅往往很粗而且有效长度短,因此阻值变化小。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双臂电桥(半桥)实验数据处理V=11.95*x+0.778灵敏度为11.95思考题:(1)根据应变片受力情况变化,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在梁上下表面受力方向相反的应变片相当于将形变放大两倍,,因此,ΔV/ΔX大约是实验一中的两倍。
(2)将受力方向相反的两片应变片换成同方向应变片后,情况又会怎样。
同方向的两片应变片相互抵消,输出为零。
(3)比较单臂,半桥两种接法的灵敏度。
在相同形变量下,半桥的灵敏度约是单臂的两倍。
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四臂电桥(全桥)的静态位移性能V=24.15*x+1.4灵敏度问24.15思考题:(1)如果不考虑应变片的受力方向,结果又会怎样。
对臂应变片的受力方向应接成相同,邻臂应变片的受力方向相反,否则相互抵消没有输出(2)比较单臂,半桥,全桥各种接法的灵敏度。
在相同形变量下,半桥灵敏度约是单臂的两倍,全桥灵敏度越是半桥的两倍,即约为全桥的四倍。
实验四金属箔式应变片四臂电桥(全桥)振动时的幅频性能实验数据处理思考题:(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示波器读出频率与频率表示值是否一致,据此,根据应变片的幅频特性可作何应用。
不一致。
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反向测出梁的震动频率,利用应变片读出峰值,在找到对应的频率值即可。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C =
2πεd
2πε( − ∆)
2πε∆
∆
−
=
= 0
ln(r2 /r1 )
ln(r2 /r1 )
ln(r2 /r1 )
于是,可得其静态灵敏度为:
=
∆
2πε( + ∆) 2πε( − ∆)
4πε
=[
−
]/∆ =
∆
-418
-403
-388
X/mm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U/mv
-372
-356
-339
-322
-304
-286
-269
-251
-231
-211
-192
-171
X/mm
18
18.5
19
19.5
20
20.5
21
21.5
22
22.5
23
23.5
U/mv
-149
72
74
79
85
89
89
85
77
X/mm
23.5
23
22.5
22
21.5
21
20.5
20
19.5
19
18.5
18
U/mv
66
52
35
17
-1
-21
-40
-61
-82
-104
-125
-147
(整理)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

大学物理自主设计性实验(FB716-Ⅱ型物理设计性(传感器)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目录第一、产品简介 (02)第二、实验项目内容 (04)实验一、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04)实验二、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06)实验三、移相器实验 (08)实验四、相敏检波器实验 (10)实验五、应变片—交流全桥实验 (12)实验六、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幅测量 (14)实验七、交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 (14)实验八、霍尔式传感的直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16)实验九、霍尔式传感的应用——电子秤 (17)实验十、霍尔片传感的交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17)实验十一、霍尔式传感的应用研究—振幅测量 (18)实验十二、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性能 (19)实验十三、差动变压器(互感式)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 (20)实验十四、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标定 (21)实验十五、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研究—振幅测量 (22)实验十六、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电子秤 (23)实验十七、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 (24)实验十八、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动态位移性能 (25)实验十九、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26)实验二十、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27)实验二十一、压电传感器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的影响 (28)实验二十二、差动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 (29)实验二十三、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实验 (30)实验二十四、气敏传感器(MQ3)实验 (32)实验二十五、湿敏电阻(RH)实验 (34)实验二十六、热释电人体接近实验 (34)实验二十七、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36)第三、结构安装图片和说明 (37)第一、产品简介一、FB716-II型物理设计性(传感器)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主要由以下所述5个部分组成:1.传感器实验台部分:装有双平行振动梁(包括应变片上下各2片、梁自由端的磁钢)、双平行梁测微头及支架、振动盘(装有磁钢、用于固定霍尔传感器的二个半圆磁钢、差动变压器的可动芯子、电容传感器的动片组、磁电传感器的可动芯子、压电传感器),安装时可参考第三部分结构图片及安装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实验实验报告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三电感式传感器实验传感器实验三、电感传感器实验——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一)实验内容1.项目一、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性能实验2.项目二、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实验 (二)实验目的1.了解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原理和工作情况2.了解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情况 (三)实验原理螺旋测微器产生位移,经弹性梁带动衔铁在线圈中移动,交流电源激励,数字电压表显示数字,计算机自动生成示波器显示波形。
(四)实验操做步骤实验项目一、1.将音频振荡器LV输出接至数字频率计和数据采集CH1,由频率计显示频率,计算机自动生成示波器显示波形,调节音频振荡器频率为4kHz,峰峰值为5V。
2.将音频振荡器LV输出接差动变压器一次绕组,输出接CH1。
3.调螺旋测微器使衔铁处于中心位置(输出为零),向下每1mm读一个数。
实验项目二、1.按图接线2.将音频振荡器输出接至CH1,调节峰峰值为2V。
3.V/F表调至20V档。
4.接好电桥平衡网络、放大器、相敏检波器、LPF、V/F表、示波器。
5.将螺旋测微器与梁脱离,使梁处于自由状态;调节W1、W2,使输出最小(灵敏度最大)。
6.将螺旋测微器与梁相吸,调节螺旋测微器使输出最小(CH1示),再向上移2.5mm。
7.调节移相器使输出最大(CH2示);观察检波器波形,若两半波不对称,则微调放大器调零电位器。
8.向下每0.5mm读一个数。
项目一数据表第 1 页共 1 页项目二数据表篇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准考证号:100214101370 姓名:倪帅彪院校:河南科技大学专业名称:080302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独立本科段)《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常用传感器(电感式、电阻式或电容式)静态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认识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性能与应用。
2(以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属于互感型电感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为典型,了解调幅-调解电路的基本构成与特点。
3(掌握测试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变换特性的基本方法,比较电感式传感器的交流输出特性和解调后的直流输出特性。
4. 了解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与电路的灵敏度、线性度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装置1(实验装置与仪器(1)WJ-1型小位移特性实验仪一套。
?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实验装置一台。
? 电感检测线路板一台。
? 频率400—5KHz可调,电压1—5V可调,电感实验激励振荡源一台。
(2)数字电压表一只。
(3)双踪电子示波器一台。
2(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龙门框架上固定精密螺旋测微仪,精度达0.01mm。
框架下固定差动变压器组件。
调螺旋测微仪,可使其端部联接的差动变压器的可动铁心发生位移,从而使互感发生变化。
铁心的位移量由螺旋千分尺读出。
电感量的变化通过检测线路(见图1-1)转化为电压的变化输出。
由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直接输出的信号为调幅波,虽然含有位移量大小和方向的信息,但不易读出。
所以应经过相敏检波电路(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环形相敏解调器)处理后,方可输出与输入位移信号波形相同的电压波形。
变压器的激磁电源由电感振荡源提供。
数字电压表用于测量输出电压。
示波器用于观察传感器的交流输出信号(调幅波)与输入位移量大小、方向的对应关系。
91012345678a)V~68V~b)图1-1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a)差动变压器原理 b)测量电路三、实验内容1(测量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直流输出特性,即静态特性曲线。
计算灵敏度与线性度。
2( 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传感器的交流输出信号,即调幅波与位移大小、方向的对应关系和与激磁电源频率、电压大小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 在实验装置框架下,固定差动变压器组件,螺旋测微仪端部固定差动变压器铁心,面板上固定电感检测线路板。
2( 在转换机箱上插入电感实验用激励振荡源插件。
图1-1B为电感检测线路板,振荡源的输出与检测线路板上的孔7联接。
3( 差动变压器的1、4、5、8(图1-1A)与线路板上的1、2、3、4联接。
差动变压器的9、10与线路板的5、6联接。
4( 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交流输出波形时,检测线路板上的1与9、3与10联接,从孔16输出的调幅波接入双踪示波器,以观察输出波形。
双踪示波器的另一输入口可接入差动变压器的激励电厂作为参考信号,以观察调幅波的相位与铁心位移方向的对应关系。
5( 做直流输出特性实验时,将检测线路板的1与14、3、与13、9与15、10与12联接,从孔17输出直流电压(mV),接入检测仪器指示单元的插入插孔usr。
若用数字表指示输出时,可将插孔17与数字表联接。
6( 打开转换器电源预热15分钟左右,将指示单元测量选择开关拨向V处,电感振荡源频率调节到1KHz左右,输出电压为5V。
再将测量选择开关拨向A处,准备测量。
7( 调节螺旋测微仪到中间位置约12(mm)处,再以此为零点。
再调节龙门框架上下滚花螺母,使铁心调节到差动变压器的中间位置,毫安表指示为零;否则,调节零电位器使之为零。
之后,调节螺旋测微器向上或向下位移10(mm),毫安表指示应为10(mA);否则,调节调满电位器。
8( 以螺旋测微仪12(mm)刻度为零点,在?10(mm)范围内每变化2毫米为一点,逐点测量差动变压器的输出,并重复三次,记入表1-1。
表1-1 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数据9( 取三次各测量点的平均值,以铁心位移为横坐标,输出值为纵坐标,绘图。
10(用平均法求线性拟合直线,并以此为理论值,求该差动变压器的非线性。
五、实验报告要求1( 绘出实验系统框图,并加以说明。
2( 用平均法确定由实验数据所得平均值的拟合方程,计算传感器的非线性度,并填入表1-1中。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yi与铁心位移x的对应关系曲线,即输出特性曲线。
4( 根据双踪示波器的波形(调幅波),定性绘制传感器输出交流波形与输入位移大小、方向的对应关系图。
5( 思考题(1)差动电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在结构、原理上有何异同, .差动电感是基于电桥工作原理;差动变压器直接输出信号。
(2)对电感式传感器的激励振荡源应有哪些要求,1、检测距离的衰减性;2、现场抗干扰能力;3、安装方面;4、稳定运行的保障。
实验二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类型、电路构成、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比较其性能的不同点。
2.通过对滤波器频率响应特性的测试,掌握对元件或系统做频率特性测试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装置和仪器实验装置及仪器见图2-1,其中滤波器实验板上可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接插组成不同滤波器。
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值恒定、频率可调的正弦波电压作为滤波器的输入信号ui,由双踪示波器监测其幅值。
在每一给定频率下,从双踪示波器读出输出电压u0及u0与ui的相位差。
直流稳压电源为有源滤波器的运算放大器提供?12V 电源。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图2-1滤波器频率特性测试系统框图1( 实验内容(1) RC无源一阶低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测试 RC无源低通滤波器如图2-2A所示。
如果负载电阻RL=?,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A(ω)=1 φ(ω)=-arctg(ωτ)篇三:《传感器技术》实验报告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姓名:系: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传感器技术吕志缘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 2014级 3146004063 易金聪副教授2016 年 12 月 30日实验项目列表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 2014级姓名: 吕志缘学号: 3146004063实验课程: 传感器技术实验室号:田实410 实验设备号: 实验时间:2016.11.29/12.6 指导教师签字: 易金聪成绩: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1(实验目的和要求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目的是验证单臂、半桥、全桥的性能及相互之间关系;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2(实验原理已知单臂、半桥和全桥电路的?R分别为?R、2?R、4?R。
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得出单RRR臂电桥的输出电压近似等于UO1=EKu,于是对应半桥和全桥的电压灵敏度分别为EKu和EKu。
42由此可知,当E和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
3(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ZY13Sens12BB型传感器技术实验仪,包括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电桥、电压表、测微头、双平行梁、应变片、主、副电源等。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
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压表的输入插口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电压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拆去实验连线。
(2)按图1-1接线,图中R4为应变片,r及W1为调平衡网络。
(3)调整测微头使测微头与双平行梁吸合,并使双平行梁处于水平位置(目测),然后将直流稳压电源打到?4V档,选择适当的放大增益。
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W1,使表头显示为零(需预热几分钟表头才能稳定下来)。
(4)旋转测微头,使梁移动,每隔0.5mm读一个数,将测得数值填入下表1-1,然后关闭主、副电源。
(5)保持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3固定电阻换为与R4工作状态相反的另一应变片即取二片受力方向不同应变片,形成半桥,调节测微头使梁到水平位置(目测),调节电桥W1使电压表显示表显示为零,重复4过程同样测得读数,填入下表1-2。
(6)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1,R2两个固定电阻换成另两片受力应变片(即R1换成,R2换成)组桥时只要掌握对臂应变片的受力方向相同,邻臂应变片的受力方向相反即可,否则相互抵消没有输出。
接成一个直流全桥,调节测微头使梁到水平位置,调节电桥W1同样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重复4过程将读出数据填入下表1-3。
(7)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X-V曲线,比较三种接法的灵敏度。
图1-15(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7(质疑、建议、问题讨论单臂电桥、半桥、全桥的灵敏度有何关系,在相同形变量下,半桥灵敏度约是单臂的两倍,全桥灵敏度越是半桥的两倍,即约为全桥的四倍。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2014级姓名: 吕志缘学号:实验课程: 传感器技术实验室号:田实410 实验设备号: 实验时间:2016.11.29/12.6 指导教师签字: 易金聪成绩:实验二差动变压器性能1(实验目的和要求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目的是了解差动变压器原理及工作特性,验证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原理和工作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