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传感器课程设计

Course-Design of Sensor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2012年 01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概述 (1)

1.2 设计任务 (1)

第二章方案论证及选择 (3)

2.1 方案论证 (3)

2.2 原理简述 (4)

第三章差动变压器 (5)

3.1 传感器结构 (5)

3.2 工作原理 (5)

第四章单元电路的分析 (6)

4.1 差动放大电路 (6)

4.2 移相电路 (9)

4.3 相敏检波电路 (10)

4.4 低通滤波电路 (11)

第五章电路测试及波形 (14)

5.1 各电路波形 (14)

5.2 位移测量数据拟合 (17)

第六章心得体会 (18)

第七章参考文献 (19)

第八章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绪论

1.1 概述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在工业和科技领域信息主要是通过测量获得,在现代生产中,物质和能量在信息流指挥和控制下运动。测控技术正成为现代生产生活中乃至高科技领域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

测控系统主要是传感器,测量放大电路和执行机构三个部分组成,而在测控系统中测量变换电路是最灵活的部分。它的选取往往改变了整个系统性能的优劣。

所以,学习并领悟测控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测试技术》是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能够运用基本测控电路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问题也应该是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也鉴于这些要求,做一些测控方面的课程设计就会让我们加深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也正是因为对一些实际问题的研究,才能使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测控技术性人才,下面就以本次才课程设计题目——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做比较详细的分析。

1.2 设计任务

设计要求:掌握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特别是相敏检波电路的作用,观察分析各部分的波形,给出测试结果。

第二章方案论证及选择

2.1 方案论证

差动传感器输出的是0~40mvVp-p的正弦信号,第一是比较微弱的,第二不

能用直流表测量,因为这样不能反应位移的正负。因此必须对这些信号进行放

大处理后才能送入后续电路,至于是什么样的处理电路,就必须考虑对位移方

向的鉴别问题了,可以选择相敏检波电路,也就因此排除了对象为不敏感的包

络检波电路,实现了相敏检波电路后按设计任务的要求必须化成直流信号,可

以还必须对解调信号进行直流放大和低通滤波,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调制信号的

变化情况,这样也就可以接数显部分进行显示了。

我们必须明白对传感器激磁电压的选择是有要求的,首先它的频率必须够

高一般选择3KHz~10MHz,其次它的电压要达到相应的幅值,交流一般在20V

以上(因为设计要求的是正弦激励信号)而相敏检波电路的参考信号一般要将

高频的信号处理为方波信号,这样可以更稳定,利于提高检波的精度;但若采

用相加式的相敏检波电路就可以直接利用激励信号作为检波的参考信号而且幅

值也达到要求,这样就可以省略方波段的电路,利于生产效益的提高。

2.2 原理简述

由RC振荡器提供激磁电压及通过移相器后给相敏检波电路的参考电压信号,传感器工作后输出0-40mVp-p的微弱正弦信号。考虑到抑制共模信号,因此用差动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再将放大后的调幅信号用相加式相敏检波电路进行解

调以实现对相位的鉴别以判别位移的方向,最后用低通滤波器实现对解调的直流信号的放大及滤除高频信号,输出接显示器。用示波器接输入输出端以观察信号波形。(其中Wd , Wa 为电桥所构成的零点残余电压补偿电路,实际实验时已将其忽略。另外,根据实验电路产生直流信号影响有用直流信号,可考虑在相敏检波电路与低通滤波器之间连接一个适当电容,以滤去干扰直流信号)。

第三章差动变压器

3.1 传感器结构

3.2 工作原理

差动变压器主要是由一个线框和一个铁芯组成,在线框上绕有一组初级线圈作为输入线圈(或称一次线圈),在同一线框上另绕两组次级线圈作为输出线圈(或称二次线圈),并在线框中央圆柱孔中放入铁芯,当初级线圈加以适当频率的电压激励时,根据变压器作用原理,在两个次级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势,当铁芯向右或向左移动时,在两个次级线圈内所感应的电势一个增加一个减少。如果输出接成反向串联,则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等于两个次级线圈的电势差,因为两个次级线圈做得一样,因此,当铁芯在中央位置时,传感器的电压u为0,当铁芯移动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就随铁芯位移x成线性的增加。如果以适当的方法测量u,就可以得到与x成比例的线性读数。这就是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单元电路的分析

4.1 差动放大电路

差动放大器是一种零点漂移十分微小的直流放大器,它常作为直流放大器的前置级,用以放大微小的直流信号或缓慢变化的交流信号。

上图是一种差动放大器电路,R1=R2=R3=R4=51K,R5=6.6K,R6=2K,R1=510K,R2=10K,通频带0~10kHz,增益1~100倍,可接成同相,反相,差动结构。

如果输入信号接在7,8两点,这是放大器处于双端输入的差动状态。如果输入接在8与地之间,而7接地,这是差动放大器处于单端输入的反相状态。把输入信号接在7与地之间,而8接地,差动放大器处于单端输入的同相状态。

差动放大器实现的功能是将信号放大。其需要的主要芯片是1AC156M OP07CP。

OP07的功能介绍:OP07芯片是一种低噪声,非斩波稳零的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由于OP07具有非常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对于OP07A最大为25μV),所以OP07在很多应用场合不需要额外的调零措施。OP07同时具有输入

偏置电流低(OP07A为±2nA)和开环增益高(对于OP07A为300V/mV)的特点,这种低失调、高开环增益的特性使得OP07特别适用于高增益的测量设备和放大传感器的微弱信号等方面。OP07的开环增益比通用型运算放大器112dB(typ)高,但GB积与转换速率却比通用型小,全功率(full power)响应频率并不高。

其特点是:超低偏移: 150μV最大;低输入偏置电流: 1.8nA ;低失调电压漂移: 0.5μV/℃ ;超稳定时间: 2μV/month最大;高电源电压范围:±3V至±22V

OP07的外型图片如图4所示:

图4为1AC156M OP07CP的管脚图;其中各管脚的连接为:

1 VOS

2 -IN

3 +IN

4 V-

5 NC

6 OUT

7 V+ 8 VCS

图5 其管脚图及内部结构如图5、图6所示。

图6是1AC156M 0P07CP内部结构图;OP07CP运算放大器的电气特性

4.2 移相电路

移相器一种用以调节交流电压相位的装置。移相器一般是多相的,其结

构如图所示。它和一台被旋转的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相似。通常定子绕组

作为原绕组,转子绕组为副绕组。在移相器的转子转轴上装有一套蜗轮蜗杆。转动蜗轮蜗杆,能使移相器的转子相对于定子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当定子上

的原绕组接三相交流电源后,气隙里产生的旋转磁场将在原、副绕组中分别

感应出电动势E1和E2。其大小与各绕组的有效匝数成正比,而相位决定于原、副绕组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原、副绕组轴线在空间位置上彼此相

差α电角度,忽略它们的漏阻抗电压降,可以得到原、副边电压的关系为Array

U1≈-E1

式中n sr是原、副边绕组的变比。改变转子的位置,可以改变副边电压相对于原边电压的相位,但输出电压的大小不变。

4.3 相敏检波电路

相敏检波器使检波电路具有判别信号相位和选频的能力。上图所示为由施密特开关电路及运放组成的相敏检波电路的原理。

图中Ui入信号端,8交流参考电压输入端,Uo信号输出端,5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当5,8端输入控制电压信号时,通过差动电压的作用使VD和J处于开或关的状态,从而把Ui端输入的正弦信号转换成全波整流信号。放大器及VD组成整流电路,将输入的正弦波转换成方波,使相敏检波器中的电子开关能正常工作。当信号输入接相敏检波器输入端Ui,直流稳压电源接相敏检波器 5 端,改变5端参考电压的极性,当参考电压为正时,输入与输出同相,当参考电压为负的时,输入与输出反相。

相敏检波电路是具有鉴别调制信号相位和选频能力的检波电路。包络检

波有两个问题:一是解调的主要过程是对调幅信号进行半波或全波整流,无

法从检波器的输出鉴别调制信号的相位。第二,包络检波电路本身不具有区

分不同载波频率的信号的能力。对于不同载波频率的信号它都以同样方式对它们整流,以恢复调制信号,这就是说它不具有鉴别信号的能力。为了使检波电路具有判别信号相位和频率的能力,提高抗干扰能力,需采用相敏检波电路。

相敏检波电路的选频特性是指它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有不同的传递特性。以参考信号为基波,所有偶次谐波在载波信号的一个周期内平均输出为零,即它有抑制偶次谐波的功能。对于n=1,3,5等各奇次谐波,输出信号的幅值相应衰减为基波的1/ n,即信号的传递系数随谐波次数增高而衰减,对高次谐波有一定抑制作用。

如果输入信号us为与参考信号uc(或Uc)同频信号,但有一定相位差,这时输出电压uo=Usm/2cos∮,即输出信号随相位差∮的余弦而变化。

由于在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同频但有一定相位差时,输出信号的大小与相位差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可以根据输出信号的大小确定相位差的值,相敏检波电路的这一特性称为鉴相特性。

4.4 低通滤波电路

从0到转折频率f之间称为通频带幅频特性平直。低通滤波器可以使信号中低于频率f的成分几乎不受衰减的通过,而高于频率f的成分受到极大的衰减。

如图 2.11所示,R2,R3,W1,W2,C1,C2,C3组成的虑波器。在低频段,由于C1,C2的容抗非常大,输入信号经过R2,R3,W1直接传到放大器,电压传输系数同样约等于1;在高频段,由于C1,C2容抗非常大小,输入信号经过C1,C2传到放大器,电压传输系数同样约等于1;只有当信号频率f等于它的特征频率时,阻抗非常大,电压传输系数约等于0。R1,R5组成的比例放大器,通带电压增益A0等于比例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VF,即A0=AVF=1+R5/R1=2。R6,C4组成RC滤波器,其传递函数为H(w)=1/(1+j2πfτ),式中f=1/2πR6C4为转折频率,在f<1/2πR6C4时,信号不衰减通过。称为一阶低通滤波器。

顾名思义,所谓滤波器就是能够过滤波动信号的器具,在电子线路中,滤波器的作用是从具有各种不同频率成分的信号中,取出具有特定频率成分的信

号。滤波器一词的英文是“filter”。

理想低通滤波器器能够让零频(即直流)到截止频率fc之间的所有信号毫无损失的通过,而高于截止频率fc的所有信号毫无遗留的丧失殆尽,低通滤波器简称LPF。在本实验装置中,为了过滤掉高次波的影响,采用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

应用到的运算放大器是HA17741 1A1。HA17741运算放大器实际上就是uA741,国产型号是F007,相近的简化就是LM324。

1,调零

2,-IN

3, +IN

4, U-

5, 调零

6, OUT

7, U+

8, NC

图8

如图8示,即为HA17741管脚图;

它的主要指标为:输入失调电压10mV,开环输入电阻1M 欧,开环增益88~100db,单位增益带宽1Mhz,输出开环阻抗60欧,输出电压转换速度0.5V/us。

图9 如图9示,是HA17741内部电路图。

第五章电路测试及波形

5.1 各电路波形

一、输入正弦信号不经电路得到的输出波形:

二、经过差动放大电路的波形:

三、经过移相电路的波形:

四、经过相敏检波电路的波形:

五、经过低通滤波电路的波形:

铁芯在中央位置

位移向上

位移向下

5.2 位移测量数据拟合

测量位移从-6mm到6mm,经Matlab软件拟合如上图所示。

第六章心得体会

经过近十天的奋斗,传感器课程设计终于完成,虽然跟自己开始的想法差

了不少,总体上还过得去,这个过程中解接触了一些书本上所接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同时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通过对印

刷电路板电路的拷贝,我深深体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别。虽然电路原理相同,

大体电路组成差别不大,但实际电路更趋复杂,设计更严谨。

我们课程设计开始时不知道该如何着手,看着密密麻麻的印刷电路板原件

发呆,在鲍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渐渐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分工,分批合作,拆旧的实验仪,画电路,检查修改,结合实际电路原理

图拟合,查数据,记录,然后连线分别记录波形,最后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开始时进展较为缓慢,随着我们设计思路的逐步明确,设计进行的非常顺利。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深化了对传感器这门学科的认识,书本上我接触了

各种各样的电路,如移相电路,相敏电路,差动电路,振荡电路等,都只停留

在原理以及作用之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对各部分电路的模拟与仿真,结合示波器的观察,加深了对它们的认识,从根本上了解了各种电路。

此次课程设计我收获了很多,充实了自己,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更深化

了对传感器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第七章致谢

感谢鲍老师耐心教导和陪同,帮助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同时感谢我们组员的努力合作,在此新年之际,祝大家新年愉快,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

第八章参考文献

[1] 贾伯年、俞朴、宋爱国等.传感器技术.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2

[2] 何金田.传感检测技术实验教程.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2

[3] 周继明、刘先任、江世明等.传感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及实验报告.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8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中文)

恒流源向线圈双向充电的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引言 没有正弦信号激励,只采用开关方式测量电容值,可以测量的电容值在pF 以下[1-3]。并用这种方法设计 的电容式传感器也很多[4-6] 。其中有恒压信号向小电容充电的用法[6],这种用法最初出现在开关电容滤波电路中。而电感值的测量及其电感式传感器,包括差动变压器仍在采用正弦信号激励的方式[7-12]。有的电感式传感器在正弦激励的基础上引入开关方式,但在电路中仍然加电容与电感谐振[13-16]。电感与电容在电磁场中关系紧密,在电路中是对偶关系[17]。本文介绍采用开关电路以恒流源向电感线圈充电,只经过二极管放电来测量电感值的方法,采用双向充电来减少变差,实现了电感式位移量的测量。 1 测量原理 采用开关电路以恒流源电路向电感充电,只经过 二极管放电的测量电感值的原理如图1所示,图中S 和D 构成互补开关,S 闭合时电流源I s 向被测电感充电,时间足够长使电感中的电流达到稳定值s i I =,而且有磁通链x s L I ψ=,L s u D C R I =?。由于被测电感的性质,充电初期I s 是变的,I s 是恒流源电路,充电后期达到的平稳状态是恒流源性质,这样u L 是自由可变的。S 断开时,电感中储存的磁通链对应的电动势经二极管D 放电,这时的电感电压是二极管D 的正向压降L D P u U =-,如果不考虑电压的符号,对应的电感电流从I 1下降到I 2所释放的磁通链为12()x D P D L I I U t ψ?=-=?,所以有如下关系式 12 DP D U Lx t I I = - (1) 其中t D 是二极管稳定正向导通的时间,当I s 一定时,I 1是确定的;当D 一定时,I 2也是确定的,并且要求放电电流线性下降,这用示波器可以看到。D P U 、I 1和I 2为常数,则测量出t D 就可用电桥标定出电感值L x 。过了这段时间,磁场能量不足以击穿D 的PN 结,而与结电容构成LC 阻尼振荡,直至磁场能量释放完毕。 适当的设置S 的开关周期和占空比保证充电时间足够长,以致充电达到稳定状态,只要放电时间大于t D 就可以用检测电路及单片机测量出t D ,再用式(1)计算出电感值L x 。 式(1)与电容充放电的电路存在对偶性质。式(2) 图1 测量电感值的原理图 是电容值的计算公式[1] ,其中t ?是电容电压从U 1下降到U r 的时间。式(2)的恒流源电路I o 越小,可以测量的电容值就越小,对偶地对应式(1)是U D 越小,可以测量的电感值越小。 1o r I C t U U = ?- (2) 2 恒流源双向充电 测量电感器的电感值,只在几秒钟便完成,但要做成电感式传感器,其电感长期工作在一个方向的励磁,将会出现剩磁并影响传感器的性能,而且正行程与反行程的变差大。如图2所示。因而要采用双向充电的方式。 电路如图3所示,其中S1—S4构成对电感L x 的双向充放电的开关,开关逻辑如表1所示,其中E1和E2分别是输出信号u 1和u 2的输出使能,也就是在放 u L I s D S

差动变压器及应用

. 差动变压器及其应用 5月专号)一、差动变压器简介(摘自日刊《传感器技术》1986年差动变压器是一种将机械位移变换成电信号的电磁感应式位移传感器。它主要是靠圆筒线圈内的可动铁芯的位移,在圆筒线圈的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之间建立起相互感应关系,可动铁芯的位移可以通过测定与其成正比的输出线圈的感应电压来获得。、差动变压器的特点1级之间有200mm)线性范围的种类很多,容易根据用途进行选择,通常在±2mm~±(1 个左右类型的品种。10 )结构简单,所以耐振性和耐冲击性都很强。(2 )不磨损,不变质,耐久性优良。(3)输出电压对铁心的位移有精确的比例,即直线性好。一般这种传感器中全行程偏差小4(0.3%。1%于,在高档品可以保证在±0.2%~±)因为灵敏度高,可以获得大的输出电压,不要求外围电路高级化也能检测到微小的位(5 移。)因为输出变化平滑,故能进行高分辨率的检测。(6 )零点稳定,以其作为测定的基准点对维持精度有好处。(7 的高的响应速度。到100Hz (8)能够得到从500Hz 2、差动变压器原理典型的差所示,由圆筒形线圈和与其完全分离的铁芯构成。差动变压器的构造原理如图1-1动变压器的圆筒线圈有三只,各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中间是一次线圈,两侧是二次线圈。加入圆筒线圈中的铁芯用来在线圈中链接磁力线而构成磁路。(这由于与两端线圈的互感就产生了电动势(即激磁),当在中间的一次线圈加上交流电压时一点与普通变压器相同)。因为二次线圈彼此极性相反地串联,两个二次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相位相反,将其相加的 结果,在输出端产生二者的电位差。相对于线圈长度方向的中心处,两个二次线圈的感应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输出为零。这个位置被称为差动变压器的机械零点(或简称为零点)当铁芯从零点相某一方向改变位置时,位移方向的二次线圈的电压就增大,另一个二次线圈的电压则减小。产品设计保证产生的电位差与铁芯的位移成正比。当铁芯从零点向与刚才相反的方向移动 .. . °。相对于铁芯位移的二次线但是相位与刚才的情况相差180时,就会同样产生成正比的电压,圈电压和输出电压差的关系示于图1-2。电压差和铁芯位移成正比的范围称为直线范围,其比例性称为线性,是差动变压器最重要 的一项指标。X

(一) 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实验三电磁式传感器 (一)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基本原理:差动变压器同一只初级线圈和二只次级线圈及一个铁芯组成,根据内外层排列不同,有二段式 和三段式,本实验采用三段式结构。当传感器随着被测体移动时,由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互感发生变化促使次级线圈感应电势产生变化,一只次级感应电势增加,另一只感应电势则减少,将两只次级反向串接(同名端连接),就引出差动输出。其输出电势反映出被测体的移动量。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双线示波器、差动变压器、电感式传感器、音频信号源 (音频振荡器)、直流电源、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3-1,将差动变压器装在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上。 图3-1 差动变压器电容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在模块上近图3-2接线,音频振荡器信号必须从主控箱中的L v端子输出,调节音频振荡器的频率,输出频率 为4~5KHz(可用主控箱的数显表的频率档Fin输入来监测)。调节幅度使输出幅度为峰一峰值 V p-p=2V(可用示波器监测:X轴为0.25ms/div、Y轴CH1为1V/div、CH2为20mv/div)。判别初次级线圈及次级线圈同名端方法如下:设任一线圈为初级线圈,并设另外两个线圈的任一端为同名端,按图3-2接线。当铁芯左、右移动时,观察示波器中显示的初级线圈波形,次级线圈波形,当次级波形输出幅值变化很大,基本上能过零点,而且相位与初级圈波形(L v音频信号V p-p=2V波形)比较能同相和反相变化,说明已连接的初、次级线圈及同名端是正确的,否则继续改变连接再判别直到正确为止。图中(1)、(2)、(3)、(4)为模块中的实验插孔。 图3-2 双线示波与差动变压器连结示意图

差动变压器及应用

差动变压器及其应用 一、差动变压器简介(摘自日刊《传感器技术》1986年5月专号) 差动变压器是一种将机械位移变换成电信号的电磁感应式位移传感器。它主要是靠圆筒线圈内的可动铁芯的位移,在圆筒线圈的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之间建立起相互感应关系,可动铁芯的位移可以通过测定与其成正比的输出线圈的感应电压来获得。 1、差动变压器的特点 (1)线性范围的种类很多,容易根据用途进行选择,通常在±2mm~±200mm级之间有10个左右类型的品种。 (2)结构简单,所以耐振性和耐冲击性都很强。 (3)不磨损,不变质,耐久性优良。 (4)输出电压对铁心的位移有精确的比例,即直线性好。一般这种传感器中全行程偏差小于1%,在高档品可以保证在±0.2%~±0.3%。 (5)因为灵敏度高,可以获得大的输出电压,不要求外围电路高级化也能检测到微小的位移。 (6)因为输出变化平滑,故能进行高分辨率的检测。 (7)零点稳定,以其作为测定的基准点对维持精度有好处。 (8)能够得到从500Hz到100Hz的高的响应速度。 2、差动变压器原理 差动变压器的构造原理如图1-1所示,由圆筒形线圈和与其完全分离的铁芯构成。典型的差动变压器的圆筒线圈有三只,各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中间是一次线圈,两侧是二次线圈。加入圆筒线圈中的铁芯用来在线圈中链接磁力线而构成磁路。 当在中间的一次线圈加上交流电压时(即激磁),由于与两端线圈的互感就产生了电动势(这一点与普通变压器相同)。 因为二次线圈彼此极性相反地串联,两个二次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相位相反,将其相加的结果,在输出端产生二者的电位差。相对于线圈长度方向的中心处,两个二次线圈的感应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输出为零。这个位置被称为差动变压器的机械零点(或简称为零点)。当铁芯从零点相某一方向改变位置时,位移方向的二次线圈的电压就增大,另一个二次线圈的电压则减小。 产品设计保证产生的电位差与铁芯的位移成正比。当铁芯从零点向与刚才相反的方向移动

位移传感器(中英对照)

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它分为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光电式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超声波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接通电源后,在开关的感应面将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当金属物体接近此感应面时,金属中则产生涡流而吸取了振荡器的能量,使振荡器输出幅度线性衰减,然后根据衰减量的变化来完成无接触检测物体的目的。 简介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具有无滑动触点,工作时不受灰尘等非金属因素的影响,并且低功耗,长寿命,可使用在各种恶劣条件下。位移传感器主要应用在自动化装备生产线对模拟量的智能控制。 位移是和物体的位置在运动过程中的移动有关的量,位移的测量方式所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小位移通常用应变式、电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式、霍尔传感器来检测,大的位移常用感应同步器、光栅、容栅、磁栅等传感技术来测量。其中光栅传感器因具有易实现数字化、精度高(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可达到纳米级)、抗干扰能力强、没有人为读数误差、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等优点,在机床加工、检测仪表等行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原理 计量光栅是利用光栅的莫尔条纹现象来测量位移的。“莫尔”原出于法文Moire,意思是水波纹。几百年前法国丝绸工人发现,当两层薄丝绸叠在一起时,将产生水波纹状花样;如果薄绸子相对运动,则花样也跟着移动,这种奇怪的花纹就是莫尔条纹。一般来说,只要是有一定周期的曲线簇重叠起来,便会产生莫尔条纹。计量光栅在实际应用上有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种;按其作用原理又可分为辐射光栅和相位光栅;按其用途可分为直线光栅和圆光栅。下面以透射光栅为例加以讨论。透射光栅尺上均匀地刻有平行的刻线即栅线,a为刻线宽,b为两刻线之间缝宽,W=a+b称为光栅栅距。目前国内常用的光栅每毫米刻成10、25、50、100、250条等线条。光栅的横向莫尔条纹测位移,需要两块光栅。一块光栅称为主光栅,它的大小与测量范围相一致;另一块是很小的一块,称为指示光栅。为了测量位移,必须在主光栅侧加光源,在指示光栅侧加光电接收元件。当主光栅和指示光栅相对移动时,由于光栅的遮光作用而使莫尔条纹移动,固定在指示光栅侧的光电元件,将光强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由于光源的大小有限及光栅的衍射作用,使得信号为脉动信号。 信号处理 辨向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位移具有两个方向,即选定一个方向后,位移有正负之

怎么判断位移传感器的好坏

怎么判断位移传感器的好坏 现代位移传感器在原理与结构上千差万别,如何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测量对象以及测量环境合理地选用位移传感器,是在进行某个量的测量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位移传感器确定之后,与之相配套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也就可以确定了。测量结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位移传感器的选用是否合理。 1、根据测量对象与测量环境确定位移传感器的类型 要进行—个具体的测量工作,首先要考虑采用何种原理的位移传感器,这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即使是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的位移传感器可供选用,哪一种原理的位移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位移传感器的使用条件考虑以下一些具体问题:量程的大小;被测位置对位移传感器体积的要求;测量方式为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信号的引出方法,有线或是非接触测量;位移传感器的来源,国产还是进口,价格能否承受,还是自行研制。 在考虑上述问题之后就能确定选用何种类型的位移传感器,然后再考虑位移传感器的具体性能指标。 2、灵敏度的选择 通常,在位移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希望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只有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值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但要注意的是,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因此,要求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尽员减少从外界引入的厂扰信号。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位移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位移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 3、频率响应特性 位移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的测量条件,实际上位移传感器的响应总有—定延迟,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

差动变压器的性能(自检实验二)

实 验 报 告 实验项目名称:差动变压器的性能 同组人 试验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 节 实验室 K2,508传感器实验室 指导教师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压器原理、位移特性、零点残余电压补偿方法、振动测量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差动变压器是把被测的非电量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量得变化。这种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并且次级绕组用差动的形式连接,故称之为差动变压器。 图2.1 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 如图2.1所示,1-活动衔铁;2-导磁外壳;3-骨架;4-匝数为W 1初级绕组;5-匝数为W 2a 次级绕组;6-匝数W 2b 次级绕组。 设1U ? 为一次一次绕组激励电压;1M 、2M 分别为一次绕组与两个二次绕组间的互感;1L 为一次绕组的电感;1r 为一次绕组的有效电阻。 当次级开路时,初级线圈激励电流为: 1 111 U I r j L ω? ? = +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两个次级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 211a E j M I ω? ? =-、221b E j M I ω? ? =- 次级绕组反相串联后的电势差为: 121 22211 ()a b j M M U U E E r j L ωω? ? ? ? -=-=- +

由上面公式可得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特性,如图2.2 图2.2 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差动变压器往往会产生零点残余电压,主要原因是: 1、由于两个二次测量线圈的等效参数不对称,使其输出的基波感应电动势的 幅值和相位不同,调整磁芯位置时,也不能达到幅值和相位同时相同。 2、由于铁芯的B-H特性的非线性,产生高次谐波不同,不能相互抵消。 为减小零点残余电压,我们一般会做如下措施: 1、在设计和工艺上,力求做到磁路对称,线圈对称,铁芯材料均匀。 2、在电路上进行补偿,一般会加串联电阻、并联电容、反馈电阻或反馈电容 等。 三、所需单元及部件: 1、STIM-01模块、STIM-08模块、STIM-02模块、STIM-03模块、差动变压器。 2、1-10KHZ音频信号、1-30HZ低频信号、示波器。 3、电子连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 1、(1)将信号发生器LF/AF按钮置于AF位置,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将输出波形频率调节到4KHZ,幅值调节调节至Vp-p=5V。 (2)按图30.3连接好各实验模块,接上各模块电源。

课程设计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

摘要 ------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的基本知识介绍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在有些学科领域,传感器又称为敏感元件、检测器、转换器等。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的部分。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很薄弱,因此需要有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对其进行放大等。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的自感或互感变化的机电转换装置。它也常用来检测位移、振动、力、应变、流量、比重等物理量。 电感式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根据传感器转换原理不同,可分为自感式、互感式、涡流式、压磁式和感应同步器等。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气隙式和螺管式两种。根据改变的参数不同,又可分为变气隙厚度式、变气隙面积式、变铁芯导磁率式三种。 电感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寿命长;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测量精度高,线性好;性能稳定,重复性好;输出阻抗小,输出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电感传感器的缺点是:频率低,动态响应慢,不宜作快速动态测量;存在交流零位信号;要求附加电源的频率和幅值的稳定度高;其灵敏度、线性度和测量范围相互制约,测量范围越大,灵敏度越低。 关键字:相敏检波转换电路差动变压器

目录 第一章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3 1)工作原理-------------------------------------------3 2)特性分析---------------------------------------------4 第二章差动变压器的测量电路---------------------- ---5 1)差动整流电路及其仿真--------------------------5 2)相敏检波电路及其仿真--------------------------7 3)零点残余误差补偿--------------------------- ----9 第三章差动变压器的改进-------------------------------10 1)接放大器---------------------------------------------10 2)接低通滤波器---------------------------------------11 第四章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3

传感器课程设计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东北石油大学 课程设计 2015年7 月 8日

任务书 课程传感器课程设计 题目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祖景瑞学号 主要内容: 本设计要完成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应用电路的设计,通过学习和掌握电感式传感器的原理、工作方式及应用来设计一个电路。电路要能够检测一定范围内位移的测量,并且能够通过LED进行数字显示。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常用的有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光电式位移传感器,超声波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等技术。 基本要求: 1、能够检测 0~20cm 的位移; 2、电压输出为 1~5V; 3、电流输出为 4~20mA; 主要参考资料: [1] 贾伯年,俞朴.传感器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8-69. [2]王煜东. 传感器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9. [3] 唐文彦.传感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8-50. [4] 谢志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0-90.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5年 7 月 1 日

摘要 测量位移的方法很多,现已形成多种位移传感器,而且有向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常用的有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光电式位移传感器,超声波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以及基于光学的干涉测量法,光外差法,电镜法,激光三角测量法和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等技术。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具有无滑动触点,工作时不受灰尘等非金属因素的影响,并且低功耗,长寿命,可使用在各种恶劣条件下。电感式位移传感器主要应用在自动化装备生产线对模拟量的智能控制方面。针对目前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应用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具有控制及数据处理等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位移的测量与控制。 关键词:电感式传感器;自感式传感器;测量位移;位移传感器

差动变压器位移测量电路仿真设计

课程名:机电一体化学号:02307225 姓名:顾小温差动变压器位移测量电路仿真设计 一、引言 差动变压式传感器是将测量信号的变化转化成线性互感系数变化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将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转换成变压器线圈的互感系数的变化,再由测量电路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实现由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变压器初级线圈输入交流电压,次级线圈则感应出电动势。这种传感器结构简单,线性好,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受外界干扰影响小,使用寿命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个领域。 本测量系统电路部分由音频振荡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相敏检波、低通滤波、数字显示等组成,与差动变压式传感器及测微头一起构成了一个位移测量系统. 二、总体方案 2.1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 正弦波震荡器通过稳压电源的供电产生幅值与频率都稳定的正弦信号U1。将此信号接入差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以此作为激励。此时次级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U2。铁心与测微头连在一起,侧微头移动,则铁心移动,以此引起互感系数变化,此时输出电压U2随之变化。这时输出电压U2只能反映位移的大小并不能反映出位移的方向。当经过相敏检波器检波后得到的电压U3,U3包含位移的完整变换规律,在经过低通滤波电路得到U0,这个电压即可以反映位移的大小也可以反映位移的方向。 2.2差动变压器 正弦波震荡器通过稳压电源的供电产生幅值与频率都稳定的正弦信号U1。将此信号接入差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以此作为激励。此时次级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U2。铁心与测微头连在一起,侧微头移动,则铁心移动,以此引起互感系数变化,此时输出电压U2随之变化 U2= KU1X 其中K为与差动变压器有关的比例系数,X为位移变化。

差动变压位移传感器.

lvdt位移传感器是目前位移测量当中广泛应用的传感器之一,在很多应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lvdt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 LVDT(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为电磁感应原理,与传统的电力变压器不 同,LVDT是一种开磁路弱磁耦合的测量元件。LVDT的结构由铁心、衔铁、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组成,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分布在线圈骨架上,线圈内部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杆状衔铁。用不同线径的漆包线,在骨架上绕制一组初级线圈,两组次级线圈,其工作方式依赖于在线圈骨架内磁芯的移动,当初级线圈供给一定频率的交变电压时,铁芯在线圈内移动就改变了空间的磁场分布,从而改变了初、次级线圈之间的互感量,次级线圈就产生感应电动势,随着铁心的位置不同,互感量也不同,次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不同,这样就将铁芯的位移量变成了电压信号输出。 lvdt位移传感器主要特点: 1、使用寿命长:由于铁芯和线圈内壁存在间隙,铁芯在运动的时候与线圈不接触,无摩擦损耗;同时采用优良的生产工艺把骨架和所绕漆包线两者固化为一整体,不会产生断线,开裂等故障,加上其它的优化设计,因此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理论上可以是无限的,据国外某机构测试此类传感器的MTBF可达到30万小时,在实际的正常使用中可达到数十年,其最终故障往往是人为造成或变送器电路元器件的寿命决定的。 2、多样的环境适应性:LVDT是少数几种可以应用在多种恶劣环境下的位移传感器,通过特殊方式进行密封处理的传感器可以防潮、防盐雾,可以放置于承压的液体中、气体密闭容器中,甚至于某些腐蚀性环境中,对核辐射电磁辐射干扰不敏感,能抗振动,具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25℃~85℃和满足国军标—55℃~125℃工作温度。机电分体的位移传感器单独使用可以在200℃下工作。 3、响应速度快:基于非接触测量的实现,对于某些快速运动物体的冲击振动测量,此类传感器可以提供很宽的频率响应。

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摘要 (2) 2引言 (4) 3.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 (4) 3.1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简介 (4) 3.2 工作原理 (4) 4.差动变压器的测量电路及其仿真 (6) 4.1差动整流电路 (7) 4.2相敏检波电路: (9) 4.3零点残余误差补偿 (13) 5.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的改进 (14) 5.1差动电压接放大器电路及其仿真 (14) 5.2整流信号接滤波电路 (15) 6.使用器件清单 (17) 7 总结 (17)

1.摘要 ------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的基本知识介绍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在有些学科领域,传感器又称为敏感元件、检测器、转换器等。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的部分。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很薄弱,因此需要有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对其进行放大等。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的自感或互感变化的机电转换装置。它也常用来检测位移、振动、力、应变、流量、比重等物理量。 电感式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根据传感器转换原理不同,可分为自感式、互感式、涡流式、压磁式和感应同步器等。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气隙式和螺管式两种。根据改变的参数不同,又可分为变气隙厚度式、变气隙面积式、变铁芯导磁率式三种。 电感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寿命长;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测量精度高,线性好;性能稳定,重复性好;输出阻抗小,输出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电感传感器的缺点是:频率低,动态响应慢,不宜作快速动态测量;存在交流零位信号;要求附加电源的频率和幅值的稳定度高;其灵敏度、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lvdt设计原理

[8] ANALOG DEVICES. LVDT signal conditioner AD598. 一、引言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分辨力大,能测出0.1um更小的机械位移变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有利于信号的传输;重复性好,在一定位移范围内,输出特性的线性度好,并且比较稳定,因此广泛应用于压力、位移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中,尤其在航空、航天等环境恶劣、环境温度高的压力测量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方案论证 1.参数要求 给定原始数据及技术要求 1).最大输入位移为100mm 2)灵敏度不小于80V/m 3)非线性误差不大于10% 4)零位误差不大于1mv 5).电源为9v,400HZ 6).最大尺寸结构为160mmX21mm 2.方案讨论 根据给定技术要求选择电感变换元件的类型及测量电路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传感器的组成框图 1)传感器电感变换元件类型的选择 (1)测量范围小,如位移零点几微米至数百微米,且当线性范围也小时,常用E形 或II形平膜硅钢片叠成的电感式传感器或差动变压器。 (2) 螺线管,常用于测量1mm以上至数百毫米的大位移,其线性范围也较大。2)测量电路的选择 测量电路主要依据选定的电感变换器的种类、用途、灵敏度、精度及输出形式等技术要求来确定。 3.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差动输出电动势为。所以,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动势为两副边线圈互感之差的函数。 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结构复杂,常用二节式、三节式、一节式的灵敏度高,但三节式的零点较好。 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类似变压器的作用原理。这种类型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有衔铁、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等。一、二次绕组间的耦合能随衔铁的移动而变化,即绕组间的互感随被测位移改变而变化。由于在使用时采用两个二次绕组反向串接,以差动方式输出,所以

差动变压器测位移实验

实验十四差动变压器测位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差动变压器测位移时的应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参阅实验十一(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差动变压器在应用时要想法消除零点残余电动势和死区,选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如采用相敏检波电路,既可判别衔铁移动(位移)方向又可改善输出特性,消除测量范围内的死区。图14—1是差动变压器测位移原理框图。 图14—1差动变压器测位移原理框图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稳压电源、音频振荡器、电压表;差动变压器、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相敏检波器电路调试:将主机箱的音频振荡器的幅度调到最小(幅度旋钮逆时针轻轻转到底),将±2V~±10V可调电源调节到±2V档,再按图14—2示意接线,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音频振荡器频率f=5kHz,峰峰值Vp-p=5V(用示波器测量。提示:正确选择双踪示波器的“触发”方式及其它设置,触发源选择内触发CH1、水平扫描速度TIME/DIV 在0.1mS~10μS范围内选择、触发方式选择AUTO ;垂直显示方式为双踪显示DUAL、垂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直流耦合DC、灵敏度VOLTS/DIV在1V~5V范围内选择。当CH1、CH2输入对地短接时移动光迹线居中后再去测量波形。)。调节相敏检波器的电位器钮使示波器显示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两个波形。到此,相敏检波器电路已调试完毕,以后不要触碰这个电位器钮。关闭电源。

图14—2相敏检波器电路调试接线示意图 1、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使微分筒的0刻度值与轴套上的10mm刻度值对准。按图14—3示意图安装、接线。将音频振荡器幅度调节到最小(幅度旋钮逆时针轻转到底);电 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切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图14—3差动变压器测位移组成、接线示意图 3、调节音频振荡器频率f=5KHz、幅值Vp-p=2V(用示波器监测)。 4、松开测微头安装孔上的紧固螺钉。顺着差动变压器衔铁的位移方向移动测微头的安装套(左、右方向都可以),使差动变压器衔铁明显偏离L1初级线圈的中点位置,再调节移 相器的移相电位器使相敏检波器输出为全波整流波形(示波器CH2的灵敏度VOLTS/DIV在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设计过程

1. 基磁绕组长度b 的确定 由于 ?? ? ? ? ???=?=?-=max 2 22221l l b k l k r 有 b= γ 2max l ?(2-2) 取非线性误差 1.5%=γ; 最大动态范围max l ?=4mm; 由式2-2求得激励绕组长度b=23.09mm; 2k =9.38410-?。 2. 衔铁长度c l 的确定 2 12l b d l l c +++=(2-3) 式2-3中 1l 、2l --衔铁在两个副边绕组m 中的长度; d --初次线圈间骨架厚度; b --原边线圈的长度; m --两副边绕组长度。 初始状态时有021l l l ==,则衔铁的长度c l 为 b d l l b d l l c ++=+++=)(22000(2-4) 设计时,一般取b =0l ,故有d b l 23+=,通常取b d <<,则有式2-5 b l c 3=(2-5) 求得c l =69.27mm; 取骨架厚度d=1.5mm 。 3. 副边线圈m 的确定

假设: (1)衔铁插入到两个副边绕组的长度分别为1l 、2l ,且在初始状态时: 021l l l ==; (2)最大动态范围max l ?为已知给定值。则δ+?+=m ax 0l l m 应该成立,才能保证衔铁工作时不会超出线圈以外。一般取b l =0,则有式2-6 δ +?+=m ax l b m (2-6) 式2-5中,δ—保证在最大动态范围max l ?时衔铁仍不会超出线圈之外的保险余量。一般取 mm mm 10~2=δ,在b 值较小时,δ值可取大一些。 此处取mm 10=δ,求得m =37.09mm 。 4. 衔铁半径c r 和骨架外径R 的确定 一般衔铁长度c l 与衔铁半径c r 之比可取为 20=c c r l (2-7) 骨架外径R 与内径r 之比可取为 8~2/=r R (2-8) 在设计骨架内径r 与衔铁半径c r 应尽量取得相近,即c r r ≈,这样可简化计算工作量。 由c l =69.27mm ,求得为mm c 46.3r =,R 为10.38mm (取3/=r R )。 5. 激磁电压频率的选定 电源电压的频率会影响到灵敏度铁损和耦合电容以及线圈阻抗的损耗等。其结果都将影响输出电压的大小,所以对电源频率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由于上述原因,电源频率需要根据频率特性来选取。 在忽略传感器的涡流损失,铁损失和耦合电容等影响,其等效电路如图2-3所示。

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分院(系)机械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学生姓名陈雪松学号201207024134 设计题目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 内容及要求: (1)利用差动变压器设计位移传感器 (2)利用给定的数据设计电路图,并解释清楚原理 (3)根据设计的电路进行改进提高测量精度 (4)测位移的传感器用差动变压器 要求在课程设计报告中给出: 1)简述元器件装置的结构和电路原理图。 2)调试过程,说明发现的向题及处理过程。 3)系统调试并写出测试结果。 4)总结结论。 进度安排: 2014年11月10日—2012年12月5日 根据设计要求和内容查阅参考文献或资料,提出设计方案,进行原理设计。 2014年12月6日—2014年12月20日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调试,测试,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摘要 (2) 2引言 (4) 3.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 (4) 3.1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简介 (4) 3.2 工作原理 (4) 4.差动变压器的测量电路及其仿真 (6) 4.1差动整流电路 (7) 4.2相敏检波电路: (9) 4.3零点残余误差补偿 (13) 5.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的改进 (14) 5.1差动电压接放大器电路及其仿真 (14) 5.2整流信号接滤波电路 (15) 6.使用器件清单 (17) 7 总结 (17)

1.摘要 ------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的基本知识介绍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在有些学科领域,传感器又称为敏感元件、检测器、转换器等。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的部分。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很薄弱,因此需要有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对其进行放大等。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的自感或互感变化的机电转换装置。它也常用来检测位移、振动、力、应变、流量、比重等物理量。 电感式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根据传感器转换原理不同,可分为自感式、互感式、涡流式、压磁式和感应同步器等。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气隙式和螺管式两种。根据改变的参数不同,又可分为变气隙厚度式、变气隙面积式、变铁芯导磁率式三种。 电感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寿命长;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测量精度高,线性好;性能稳定,重复性好;输出阻抗小,输出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电感传感器的缺点是:频率低,动态响应慢,不宜作快速动态测量;存在交流零位信号;要求附加电源的频率和幅值的稳定度高;其灵敏度、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传感器课程设计 Course-Design of Sensor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2012年 01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概述 (1) 1.2 设计任务 (1) 第二章方案论证及选择 (3) 2.1 方案论证 (3) 2.2 原理简述 (4) 第三章差动变压器 (5) 3.1 传感器结构 (5) 3.2 工作原理 (5) 第四章单元电路的分析 (6) 4.1 差动放大电路 (6) 4.2 移相电路 (9) 4.3 相敏检波电路 (10) 4.4 低通滤波电路 (11) 第五章电路测试及波形 (14) 5.1 各电路波形 (14) 5.2 位移测量数据拟合 (17) 第六章心得体会 (18) 第七章参考文献 (19) 第八章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绪论

1.1 概述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在工业和科技领域信息主要是通过测量获得,在现代生产中,物质和能量在信息流指挥和控制下运动。测控技术正成为现代生产生活中乃至高科技领域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 测控系统主要是传感器,测量放大电路和执行机构三个部分组成,而在测控系统中测量变换电路是最灵活的部分。它的选取往往改变了整个系统性能的优劣。 所以,学习并领悟测控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测试技术》是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能够运用基本测控电路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问题也应该是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也鉴于这些要求,做一些测控方面的课程设计就会让我们加深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也正是因为对一些实际问题的研究,才能使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测控技术性人才,下面就以本次才课程设计题目——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做比较详细的分析。 1.2 设计任务 设计要求:掌握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特别是相敏检波电路的作用,观察分析各部分的波形,给出测试结果。 第二章方案论证及选择 2.1 方案论证 差动传感器输出的是0~40mvVp-p的正弦信号,第一是比较微弱的,第二不

实验2 差动变压器位移性能实验

差动变压器位移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基本原理: 差动变压器如图(3-1),由一只初级线圈和二只次级线圈及一个铁芯组成,根据内外层排列不同,有二段式和三段式,本实验采用三段式结构。在传感器的初级线圈上接入高频交流信号,当初、次中间的铁芯随着被测体移动时,由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互感磁通量发生变化促使两个次级线圈感应电势产生变化,一只次级感应电势增加,另一只感应电势则减少,将两只次级线圈反向串接(同名端连接),在另两端就能引出差动电势输出,其输出电势的大小反映出被测体的移动量。 图(3-1)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差动变压器、差动变压器实验模块、测微头、双踪示波器、音频振荡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3-2),将差动变压器装在差动变压器实验模块上。 2、在模块上如图(3-3)接线,音频振荡器信号必须从主控箱中的Lv端子输出,调节音频振荡器的频率旋钮,输出频率为4~5KHz(可用主控箱的数显频率表来监测),调节幅度旋钮使输出幅度为Vp-p=2V—5V 之间(可用示波器监测),模块上L1表示初级线圈,L2、L3表示两个次级线圈且同名端相连。

图(3-2)差动变压器/电容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3-3) 3、将测微头旋至10mm处,,调整测微头的左右位置,使之与差动变压器活动杆吸合并且使示波器第二通道显示的波形值Vp-p为最小,然后将测量支架顶部的镙钉拧紧固定住测微头;这时就可以进行位移性能实验了,假设其中一个方向为正位移,则另一方向为负位移。 4、从Vp-p最小处开始旋动测微头,每隔0.2或0.5mm从示波器上读出电压Vp-p值并填入表(3-1),直到测微头旋至20mm处。 4、测微头旋回到Vp-p最小处并反向旋转测微头,隔0.2或0.5mm从示波器上读出电压Vp-p值并填入表(3-1),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两个不同方向位移时初、次级波形的相位关系。 表(3-1):差动变压器位移ΔX值与输出电压Vp-p数据表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1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1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原理简述 由RC振荡器提供激磁电压及通过移相器后给相敏检波电路的参考电压信号,传感器 工作后输出0-40mVp-p的微弱正弦信号。考虑到抑制共模信号,因此用差动放大电路进行 放大,再将放大后的调幅信号用相加式相敏检波电路进行解调以实现对相位的鉴别以判别 位移的方向,最后用低通滤波器实现对解调的直流信号的放大及滤除高频信号,输出接显 示器。用示波器接输入输出端以观察信号波形。(其中Wd , Wa为电桥所构成的零点残余 电压补偿电路,实际实验时已将其忽略。另外,根据实验电路产生直流信号影响有用直流 信号,可考虑在相敏检波电路与低通滤波器之间连接一个适当电容,以滤去干扰直流信号)。 第三章差动变压器 3.1 传感器结构 3.2 工作原理 差动变压器主要是由一个线框和一个铁芯组成,在线框上绕有一组初级线圈作为输入 线圈(或称一次线圈),在同一线框上另绕两组次级线圈作为输出线圈(或称二次线圈),并在 线框中央圆柱孔中放入铁芯,当初级线圈加以适当频率的电压激励时,根据变压器作用原理,在两个次级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势,当铁芯向右或向左移动时,在两个次级线圈内所感应 的电势一个增加一个减少。如果输出接成反向串联,则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等于两个次级 线圈的电势差,因为两个次级线圈做得一样,因此,当铁芯在中央位置时,传感器的电压 u为0, 当铁芯移动时, 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就随铁芯位移x成线性的增加。如果以适当的方法测量u,就可 以得到与x成比例的线性读数。这就是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单元电路的分析 4.1 差动放大电路 差动放大器是一种零点漂移十分微小的直流放大器,它常作为直流放大器的前置级, 用以放大微小的直流信号或缓慢变化的交流信号。 上图是一种差动放大器电路,R1=R2=R3=R4=51K,R5=6.6K,R6=2K,R1=510K,R2=10K,通频带0~10kHz,增益1~100倍,可接成同相,反相,差动结构。

位移传感器的主要分类

位移传感器的主要分类 根据运动方式 直线位移传感器: 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功能在于把直线机械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通常将可变电阻滑轨定置在传感器的固定部位,通过滑片在滑轨上的位移来测量不同的阻值。传感器滑轨连接稳态直流电压,允许流过微安培的小电流,滑片和始端之间的电压,与滑片移动的长度成正比。将传感器用作分压器可最大限度降低对滑轨总阻值精确性的要求,因为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阻值变化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角度位移传感器: 角度位移传感器应用于障碍处理:使用角度传感器来控制你的轮子可以间接的发现障碍物。原理非常简单:如果马达角度传感器构造运转,而齿轮不转,说明你的机器已经被障碍物给挡住了。此技术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而且非常有效;唯一要求就是运动的轮子不能在地板上打滑(或者说打滑次数太多),否则你将无法检测到障碍物。一个空转的齿轮连接到马达上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这个轮子不是由马达驱动而是通过装置的运动带动它:在驱动轮旋转的过程中,如果惰轮停止了,说明你碰到障碍物了。 根据材质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它通过电位器元件将机械位移转换成与之成线性或任意函数关系的电阻或电压输出。普通直线电位器和圆形电位器都可分别用作直线位移和角位移传感器。但是,为实现测量位移目的而设计的电位器,要求在位移变化和电阻变化之间有一个确定关系。图1中的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的可动电刷与被测物体相连。物体的位移引起电位器移动端的电阻变化。阻值的变化量反映了位移的量值,阻值的增加还是减小则表明了位移的方向。通常在电位器上通以电源电压,以把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输出。线绕式电位器由于其电刷移动时电阻以匝电阻为阶梯而变化,其输出特性亦呈阶梯形。如果这种位移传感器在伺服系统中用作位移反馈元件,则过大的阶跃电压会引起系统振荡。因此在电位器的制作中应尽量减小每匝的电阻值。电位器式传感器的另一个主要缺点是易磨损。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输出信号大,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霍耳式位移传感器:它的测量原理是保持霍耳元件(见半导体磁敏元件)的激励电流不变,并使其在一个梯度均匀的磁场中移动,则所移动的位移正比于输出的霍耳电势。磁场梯度越大,灵敏度越高;梯度变化越均匀,霍耳电势与位移的关系越接近于线性。图2中是三种产生梯度磁场的磁系统:a系统的线性范围窄,位移Z=0时,霍耳电势≠0;b系统当Z<2毫米时具有良好的线性,Z=0时,霍耳电势=0;c系统的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小于1毫米。图中N、S分别表示正、负磁极。霍耳式位移传感器的惯性小、频响高、工作可靠、寿命长,因此常用于将各种非电量转换成位移后再进行测量的场合。 光电式位移传感器:它根据被测对象阻挡光通量的多少来测量对象的位移或几何尺寸。特点是属于非接触式测量,并可进行连续测量。光电式位移传感器常用于连续测量线材直径或在带材边缘位置控制系统中用作边缘位置传感器。 根据型号特性 导电塑料位移传感器: 用特殊工艺将DAP(邻苯二甲酸二稀丙脂)电阻浆料覆在绝缘机体上,加热聚合成电阻膜,或将DAP电阻粉热塑压在绝缘基体的凹槽内形成的实心体作为电阻体。特点是:平滑性好、分辩力优异耐磨性好、寿命长、动噪声小、可靠性极高、耐化学腐蚀。用于宇宙装置、导弹、飞机雷达天线的伺服系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