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硕士研究生《软件工程基础综合(877)》考试大纲(完)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doc

《软件工程》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1、软件工程定义;软件工程是用工程、科学与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与管理方法。
2、软件危机定义;3、软件工程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4、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名称;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使川与维护退役5、软件开发各个模型的特点;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捉的瀑布模型(具有因果关系)只能提供基木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风险分析)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基础的变换模型基于四代技术的模型(独立于具体的处理机)组合模型可行性研究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还有开发方案的可行性输入-处理-输出结构是系统建模的基础,它将基于计算机的系统转换成一个信息变换模型第四章需求分析可分为问题分析、需求描述、需求评审三个阶段1、需求分析的任务与原则;任务:1.对问题的识别和理解;2.对需求信息的综合和分析;3.写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4.需求分析工作的复审。
2、问题抽象、问题分解与多视点分析;(需要掌握的技术)第五章『—1、数据流图定义,数据流图的画法,基本数据流图的符号;_______ ------ 数据流图就是用来刻曲数据流和转换的信息系统建模技术的。
实体转换数据流数据源顶级1级2级数据对象的属性:命名性属性、描述性属性、引用性属性2、实体关系图的定义与应法:表示数据对彖及其关系的图形语言机制。
数据对象川长方形表示,关系用菱形表示。
数据字典中数据条目包括的内容:名称类型列表简要说明解析性说明补充说明3、基于数据流的分析方法;结构图:用来刻画H标软件系统的结构。
活动图:用來刻画目标软件系统的功能视点。
状态图:用來刻画口标软件系统的行为视点。
第六章1、面向对彖的概念与思想;对彖、类、属性、操作等概念;(1)客观世界屮的应川问题都是市实体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
可以将客观卅:界屮与应川问题有关的实体及其属性抽象为问题空间屮的对象。
(2)对象:是现实世界中个体或事物的抽象表示,是英属性和相关操作的封装。
2016年考研北京大学软微资料之计算机基础考研大纲、考纲要求、考试范围

2016年考研北京大学软微资料之计算机基础考研大纲、考纲要求、考试范围以下为往年的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对于备考2016年软微考研,参考意义重大,同时考试范围可能有所拓展。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试大纲1.计算机基础知识2.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应用领域。
3.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式及常用数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4.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应关系。
5.存贮器的种类、存贮容量、位、字节、字、KB、MB、GB等概念。
6.数值型数据、字符型数据的表示以及汉字信息的表示和处理。
7.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和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
8.Windows操作系统9.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0.文件与目录结构的基本概念。
11.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任务栏、窗口、对话框及剪贴板的使用和多窗口的切换方式。
12.Windows2000/XP中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文件夹和文件的管理。
13.Windows2000/XP的控制面板的使用。
14.Windows2000/XP中输入法的选择与切换、全角/半角方式、中文/英文标点的区别与切换。
15.中文Word文字处理系统16.中文Word文字处理系统的启动、退出、保存、打开、视图方式、菜单和常用快捷键的使用。
17.文档编辑:文本的选定、修改、删除、复制、移动、查找和替换。
18.文档格式:文字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编排。
19.表格制作:表格的创建和编辑。
20.插入图片、文本框、对象以及图文混排。
21.中文Excel电子表格22.中文Excel电子表格概念与基本功能。
工作簿、工作表的默认名和单元格的地址。
23.工作簿:窗口、编辑栏、工作栏、菜单栏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快捷键。
24.单元格:数据的格式、输入、编辑和区域的设置。
25.工作表:工作表的插入、更名、删除、复制和移动。
中南大学2016年944《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软件工程》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2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软件工程》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软件工程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软件工程专业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掌握:软件工程的产生、软件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与原则、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工程的生存周期模型以及软件工程发展的新方向;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和要求、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以及系统建模方法;软件开发阶段的任务、过程、方法和技术。
理解:软件质量的概念、分析技术;软件维护阶段的活动、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策略;软件工程的相关管理技术。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约 10 %软件分析与设计约 55 % 软件验证与维护约 20 % 软件项目管理约 15 % Ⅳ.考查内容一、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1 软件工程的产生2 软件工程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原理3 软件开发方法4 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5 软件生存期过程6 软件工程常用生存周期模型二、需求分析1 需求分析的目标2 可行性分析3 需求收集4 需求规格说明5 数据流建模6 实体-关系建模7 系统行为建模8 IDEF0功能建模9 IDEF1x数据建模10 用例建模11 面向对象建模12 统一建模语言UML三、软件设计1 软件设计的任务和过程2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3 面向数据流图的设计方法4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5 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模式6 模型-视图-控制器框架四、软件验证技术1 软件测试基础2 代码复审3 白盒测试4 黑盒测试5 单元测试6 集成测试7 确认测试8 系统测试9 程序正确性证明10 调试五、软件维护技术1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2 软件维护过程3 软件可维护性4 软件再工程技术六、软件项目管理1 成本估计2 效益分析3 风险分析4 进度安排5 项目组织与计划6 软件质量保证与分析软件学院 2015-09-24。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软件工程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软件工程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软件工程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把握软件工程的大体概念、原理、技术和方式,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大体知识,为软件开发成立分析模型、设计模型、软件测试解决方案等。
本课程包括软件开发模型,软件项目治理,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与测试,软件保护等。
要紧考查考生对软件工程学基础知识的明白得,是不是有软件开发进程的科学治理意识,把握软件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大体方式,了解运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CASE工具),把握UML及其相关工具。
二、要紧参考书目软件工程(第二版),齐治昌谭庆平宁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3月出版三、其它参考书目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年2月出版。
四、考试题型及权重(共75分)⑴选择题: 约15分;⑵填空题: 约15分;⑶问答题:30分;⑷综合分析题:7分;⑸综合设计题:8分。
五、考查范围(1)软件与软件工程明白得软件的概念、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危机显现的缘故,和解决危机的方式。
明白得软件工程的目标与原那么,把握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开发模型。
(2)软件项目治理了解软件治理的必要性,了解软件项目治理的要紧任务,明白得软件气宇的大体概念,了解项目估算、软件质量气宇及软件靠得住性气宇的意义、了解软件开发进程治理的要紧内容,了解软件成熟度模型的意义(3)运算机系统工程明白得运算机系统工程的概念、组成部份,了解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了解系统规格说明及评审。
(4)需求分析基础明白得需求分析的要紧任务与原那么,了解初步需求获取的技术,明白得需求建模的有关概念,明白得需求分析的快速原型技术,了解需求规格说明的内容与评审方式。
(5)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式了解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的意义,明白得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的组成部份,明白得实体关系图,把握数据流模型的创建方式。
(6)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明白得面向对象的大体概念,了解基于UML的需求分析的方式与步骤,能初步进行实例分析。
2016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16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2016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878)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计算机专业基础》(878)综合考试涵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程序设计基础(C)30分数据结构50分操作系统40分计算机网络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70分(35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80分Ⅲ考查范围程序设计基础(C)【考查目标】1.理解C程序设计语言结构,掌握数据表示和输入输出的基本方法,掌握流程控制、函数设计与调用方法;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基本的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3.掌握初步的算法设计及数据组织方法,具备基本的问题分析和利用C语言进行求解问题的能力。
一、数据表达与组织(一)常量,变量,运算与表达式(二)一维和二维数组,字符数组和字符串(三)指针与数组,结构与数组(四)指针与结构,单向链表二、语句及流程控制(一)复合语句(二)分支控制(if、switch)(三)循环控制(for、while、do—while)三、程序结构和函数(一)C程序结构(二)函数的定义、参数传递和调用(三)函数的递归调用(四)变量的存储类别、作用域,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四、输入/输出和文件(一)标准输入和输出(二)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三)文件打开、关闭、读写和定位五、编译预处理和命令行参数(一)宏定义和宏函数(二)命令行参数和使用六、基本算法设计与程序实现(一)简单排序算法(插入、选择、冒泡)、二分查找(二)链表、文件中查找(三)级数求和、进制转换数据结构【考查目标】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3.能应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主要参考书及题型1. 主要参考书《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海藩著2.题型及分数比例选择题 20%填空题 20%名词解释 15%论述题 45%(二)课程性质和特点软件工程是农业信息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述建造软件系统的方法、技术、流程、工具、规范等,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应考者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动向;如何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各种软件开发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应考者不但应注重概念、原理、方法、技术的掌握,也应注重方法、技术的实际应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从总体上了解软件工程的产生、软件生产发展史、软件生存周期、各种方法和生存周期模型、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
2.系统掌握软件开发最基本的内容:可行性研究和软件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系统掌握这些阶段的目标、任务、特点、步骤和文档。
3.掌握增量模型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运行机制、开发过程和步骤。
4.掌握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步骤,应遵循的原则和准则,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表示工具开发小型软件项目。
5.初步掌握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模型,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实现的任务、内容和步骤,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工具。
6.了解Jackson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步骤、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表示工具。
7.了解软件工程的质量保证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思想和方法,了解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要求切实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表示工具进行小型项目的开发,特别是实用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绪论第1节软件工程的产生1.软件的特点。
C606-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软件工程》课程考试大纲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二、试题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概念解释,综合应用题等;三、主要参考书《软件工程导论》, 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六版;四、试卷考查内容比例基本概念,原理:40%;方法:30%;运用:30%:五、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软件工程学概述本章重点:1、软件危机的概念、产生,解决途径;2、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工程的原理;考试要求:1)掌握软件危机的概念、产生原因,解决途径;2)掌握软件工程概念,软件工程产生过程,在软件开发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3)掌握软件工程的原理内容;第二章可行性研究本章重点:可行性研究:任务、步骤、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成本/效益分析;考试要求:1)掌握问题定义的目的和问题定义的过程;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3)可行性研究的步骤;4)可行性研究的常用工具(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运用;第三章需求分析本章重点:任务、过程、ER模型、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和IPO图;考试要求:1)掌握需求分析的目的;2)掌握需求分析的步骤;3)掌握需求分析的常用工具(E-R图、Warnier图和IPO图)的运用;第四章形式化说明技术本章重点:形式化说明技术的方法:Petri网,Z语言;考试要求:1)掌握非形式化方法的缺点;2)掌握形式化方法的优点;3)掌握应用形式化方法的准则;第五章总体设计本章重点:总体设计过程、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启发式规则、层次图、IPO图、结构图、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考试要求:1)掌握总体设计的目的;2)掌握总体设计的步骤;3)掌握总体设计的常用工具(H-图、HIPO图和结构图)的运用;4)掌握总体设计的方法-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第六章详细设计本章重点:结构程序设计、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PDL语言;考试要求:1)掌握详细设计结构化的概念;2)掌握详细设计的常用工具(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判定表、判定树和PDL)的运用;3)掌握详细设计方法一一面向数据结构的Jackson设计方法;4)掌握详细设计方法二一面向数据结构的Warnier设计方法;5)掌握程序复杂度的度量方法(Mccabe方法、Halstead方法)。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一、引言软件工程考试大纲是为了规范和统一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考试要求,准确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本考试大纲旨在明确软件工程考试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为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学生备考提供指导,以期达到科学、公正、有效的考试评价目的。
二、考试目标软件工程考试的目标是评估学生在软件工程领域的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
具体考试目标如下:1. 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具备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的能力。
3. 能够分析和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
4.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具备自我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软件工程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1.1 软件工程概述1.2 软件生命周期1.3 软件过程模型1.4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1.5 软件项目管理1.6 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2. 软件需求与规格2.1 需求获取与分析2.2 需求规格化2.3 需求验证与确认3. 软件设计3.1 软件设计原理3.2 结构化设计与面向对象设计 3.3 软件架构设计3.4 接口设计4. 软件编码与测试4.1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4.2 编程规范与编码风格4.3 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4.4 软件测试策略与计划4.5 软件测试工具与自动化测试5. 软件维护与演化5.1 软件维护概述5.2 软件维护过程与策略5.3 软件版本管理与配置管理5.4 软件重构四、考试要求软件工程考试的要求是考察学生对软件工程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应用。
具体考试要求如下:1. 考试形式1.1 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1.2 实践操作:包括编程题、软件设计题和软件测试题等。
2. 考试内容与比重2.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占总分的25%。
2.2 软件需求与规格:占总分的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硕士研究生(877)
《软件工程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
一、考试说明
《软件工程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两部分:软件工程和数据库原理,各占50%。
二、软件工程部分:
1、参考书目:张海藩主编,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8
2、主要内容:
第1部分:软件工程概论,包括:软件危机、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过程等。
第2部分: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可行性研究过程、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
第3部分:需求分析,包括:需求分析的任务、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分析建模、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实体联系图、状态转换图、其他图形工具、验证软件需求等。
第4部分:总体设计,包括:设计过程、设计原理、启发规则、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等。
第5部分:结构程序设计,包括:人机界面设计、过程设计的工具、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程序复杂程度的定量度量等。
第6部分:实现,包括:编码、软件测试基础、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白盒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技术、调试等。
第7部分:维护,包括:软件维护的定义、软件维护的特点、软件维护过程、软件的可维护性、预防性维护等。
三、数据库原理部分:
1、参考书目:王成良、柳玲、徐玲,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
2、主要内容:
第1部分:数据库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技术的相关概念、数据管理的发展、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2部分:信息的三种世界与数据模型,包括:信息的三种世界及其描述、数据模型。
第3部分:关系模型,包括: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关
系的键、基于集合论的关系定义、关系规则、关系操作、关系代数。
第4部分: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包括:SQL概述及特点、SQL的数据定义功能、SQL的数据查询功能、SQL的数据操纵功能、视图、索引、SQL 的数据控制功能、存储过程、函数、嵌入式SQL。
第5部分:数据库保护,包括:数据库完整性、数据库的安全性、事务、并发控制、数据库的恢复。
第6部分:关系数据库理论,包括:函数依赖、关系模式的分解、关系模式的范式。
第7部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需求分析、概念结构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设计、数据库物理结构的设计、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四、考试形式和时间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答题时间: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