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蒸汽质量标准
常压电锅炉生产标准

常压电锅炉生产标准
常压电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电加热设备,用于提供热水或蒸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常压电锅炉生产标准:
1. 安全标准:常压电锅炉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如电气安全、压力容器安全等。
这些标准确保了电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2. 能效标准:常压电锅炉的能效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能效标准。
高能效的电锅炉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浪费,降低使用成本。
3. 质量标准:常压电锅炉的质量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如材料质量、制造工艺、产品性能等。
高质量的电锅炉可以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4. 环保标准:常压电锅炉的环保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环保标准。
环保型的电锅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5. 标识标准:常压电锅炉应按照相关的标识标准进行标识,如产品型号、规格、功率、电压等。
这些标识可以帮助用户正确选择和使用电锅炉,避免误用或不当使用。
常压电锅炉的生产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能效、质量、环保和标识标准,以确保电锅炉的安全、高效、环保和可靠运行。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水汽质量控制标准

标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水汽质量控制标准探析在工业领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正逐渐成为一种高效利用能源的方式。
在这种机组中,余热锅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保证供热和供电的同时实现废热的再利用。
而在余热锅炉中,水汽质量控制标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余热锅炉的效率和安全运行。
本文将深入探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水汽质量控制标准,旨在全面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标准要求。
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工作原理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相互协作,共同驱动发电机发电。
在这个过程中,燃气轮机利用燃气的燃烧产生动力,然后排出的高温高压燃气进入余热锅炉。
在余热锅炉中,燃气的余热被利用,将水加热为蒸汽并驱动蒸汽轮机发电。
由于余热锅炉中的蒸汽在整个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水汽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2. 余热锅炉水汽质量控制标准的标准要求余热锅炉水汽质量控制标准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标准要求,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蒸汽的干度和含水量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干度过高或含水量过大都会影响锅炉的效率。
在余热锅炉的运行过程中,对水汽的流量、温度和压力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对于余热锅炉内部的水汽控制设备,其稳定性和自动调节能力也应该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3.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水汽质量控制标准是确保整个机组高效运行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运行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水汽质量进行监测和调节,以保证锅炉的高效、安全运行。
对于新型余热锅炉设备的研发和改进,也需要结合水汽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面考量,以提高其整体性能和效率。
总结而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水汽质量控制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主题。
对其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理解其原理和标准要求,才能更好地指导实际工程应用和设备改进。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对该主题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的理解与认识。
2016.9新版水汽质量监督标准表

表1 蒸汽质量
表2 锅炉给水质量
表3全挥发处理给水的pH值、联氨、氯离子和TOCi标准
表4 凝结水泵出口水质
表5 凝结水除盐后的水质
表6 汽包炉炉水电导率、氢电导率、氯离子和二氧化硅含量标准
表7 汽包炉炉水磷酸根含量和pH标准
表8锅炉补给水质量
表9回收到凝汽器的疏水和生产回水质量
表10回收至除氧器的热网疏水质量
表11闭式循环冷却水质量
表12热网补充水质量
表14汽轮机冲转前的蒸汽质量
表15锅炉启动时给水质量
锅炉启动时,给水质量应符合表15的规定,在热启动时2h内、冷启动时8h内应达到表2的标准值。
表16机组启动时,凝结水回收标准
表17凝结水水质异常时的处理
表18 锅炉给水水质异常时的处理
当出现水质异常情况时,还应测定炉水中氯离子、钠、电导率和碱度,查明原因,采取对策。
表19 锅炉炉水水质异常时的处理。
蒸汽发生器国家质量标准

蒸汽发生器国家质量标准
蒸汽发生器的国家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蒸汽发生器的分类和规格:蒸汽发生器按照燃料类型、工作压力、蒸发量等参数进行分类和规格的划分。
2. 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制造: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制造应符合相关的安全、环保、节能等标准,如GB/T 15762-2008《锅炉和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控制规范》、GB/T 15761-2008《锅炉和压力容器产品技术条件》等。
3. 蒸汽发生器的性能指标:蒸汽发生器的性能指标包括热效率、蒸汽品质、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噪音等,应符合GB/T 10180-2008《蒸汽锅炉热效率试验方法》、GB 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等标准。
4. 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与验收: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与验收应符合GB 50273-2010《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6508-2014《锅
炉检验规则》等标准。
5. 蒸汽发生器的操作与维护:蒸汽发生器的操作与维护应符合
GB/T 17216-2007《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T 17217-2007《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标准。
总之,以上提到的标准和规范可能会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技术
的进步而更新。
因此,在选购蒸汽发生器时,建议关注最新的国家标
准和行业动态,以确保选购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蒸汽发生器。
蒸汽锅炉水质检测标准

蒸汽锅炉水质检测标准一、总硬度。
总硬度是指水中钙和镁的离子总和,通常以mg/L(毫克/升)表示。
蒸汽锅炉水中总硬度的标准范围为150-400mg/L,超出此范围会导致水垢的生成,影响锅炉的热传递效果,甚至损坏设备。
二、碱度。
碱度是指水中碳酸氢根离子和羟根离子的总和,通常以mg/L(毫克/升)表示。
蒸汽锅炉水中碱度的标准范围为100-300mg/L,低于此范围会导致锅炉水腐蚀,高于此范围则会导致碱蒸汽腐蚀。
三、氧含量。
蒸汽锅炉水中氧的含量对设备的腐蚀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蒸汽锅炉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应控制在0.1mg/L以下,超出此范围会导致设备的腐蚀加剧。
四、水垢生成倾向。
水垢是蒸汽锅炉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生成会影响设备的热传递效果,甚至导致设备的故障。
因此,蒸汽锅炉水质检测中需要对水垢生成倾向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水中杂质。
蒸汽锅炉水中可能存在各种杂质,如铁、铜、锰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在水质检测中需要对这些杂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清除措施。
六、水质监测方法。
蒸汽锅炉水质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物理分析两种。
化学分析主要是通过化学试剂对水中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而物理分析则是通过仪器设备对水质进行监测。
在进行水质监测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水质检测标准的重要性。
蒸汽锅炉水质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严格的水质检测和监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锅炉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蒸汽锅炉水质检测标准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各行业工作者应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水质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确保蒸汽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
蒸汽锅炉水质标准

蒸汽锅炉水质标准蒸汽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锅炉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蒸汽锅炉水质的监测和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蒸汽锅炉水质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用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首先,蒸汽锅炉水质标准主要包括水质检测项目和水质标准要求两部分。
在水质检测项目方面,主要包括水质硬度、水质碱度、水质总碱度、水质总硬度、水质氧化性、水质导电率、水质氯离子含量等多个指标。
而在水质标准要求方面,根据不同的锅炉类型和工作压力等因素,对各项指标都有相应的要求和限制。
例如,对于水质硬度,一般要求硬度不得超过一定的范围,以保证水质符合要求。
其次,蒸汽锅炉水质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不受水质的影响,从而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
水质硬度和碱度过高会导致水垢和结垢的产生,影响热交换效果,增加能耗,甚至引起锅炉爆炸等严重后果。
因此,严格执行蒸汽锅炉水质标准,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和调整,是确保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另外,蒸汽锅炉水质标准的执行需要广大用户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锅炉水质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而从业人员也要具备相关的水处理知识和技能,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质调整和处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总之,蒸汽锅炉水质标准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对于广大用户和从业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加深大家对蒸汽锅炉水质标准的理解,提高对锅炉水质管理的重视,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工作。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12145-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on of water and steam for steam power equipment发布1999-03-23 实施1999-10-01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于1989年12月首次制定颁发,制定至今已有八年之久。
近年来,大容量、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和直流炉以及新型水处理设备相继投入运行。
以300 MW 机组为主力机组的迅速发展,使水处理及热力设备防腐防垢技术和水汽品质监控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提出了新的科研成果和总结了新的经验,给修订该标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依据国标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对GB 12145-1989 的体例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版本主要修订如下内容:──增加了前言。
──为了与国际标准ISO编写法接轨,将第一章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改为范围。
──增加了超临界机组(直流炉)有关控制的指标。
──增加了直流炉给水的中性处理和联合水处理有关控制的指标。
──把水内冷发电机的冷却水质量标准与发电机运行规程、透平型同步电机的技术要求(GB/T7064-1996)统一,以便现场运行控制。
──增加了水汽质量劣化时的处理内容。
与电力部制定的DL/T561-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的有关内容统一,强调化学监督的全过程管理,贯彻化学监督“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
──为保证炉水水质,炉水控制增加了电导率的参考控制标准。
──为保证除盐水质量,增加了澄清池出水浊度的水质标准。
──参考了几个主要工业国家的水汽质量标准或导则,日本JIS8223:1989《自然循环式锅炉给水和炉水水质,直流锅炉给水水质标准》,德国大电厂技术协会VGB-R450L:198 8《68 bar 以上锅炉的给水、炉水及蒸汽质量标准》,前苏联火电厂直流炉的给水规范,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CS-4629:1986《火力发电厂化学运行管理导则》,以及国内几个引进机组和超临界机组的水汽质量标准。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的水汽质量

DL/T805 1-4 火电厂水汽化学导则 ➢第1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 ➢第2部分: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 ➢第3部分: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 ➢第4部分:锅炉给水处理
—
—
汽包炉
5.9~12.6 12.7~15.6
15.7~18.3 >15.6
直流炉
5.9~18.3 18.4~25.0
≤30
10~50或10~30 挥 发性处理
10~50或10~30 挥 发性处理
20~50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机组运行经验表明多加联 氨不利于防止FAC的发生,因此对给水联氨浓度 降低或不加联氨,
二、GB/T12145修改的意义
➢ 国内火力发电机组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更加成 熟的运行经验,低磷酸盐处理、平衡磷酸盐 处理和加氧处理等新技术在国内得到应用;
➢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应标准也在九十年代 中后期进行了修改,这些标准在水汽质量指 标上均有较大的改进,为保证标准的先进性 及与国外先进标准相接轨,
四 、 GB/T12145 - 2008 1999 增加和修改的内容
2蒸汽质量标准的制订
3 蒸汽二氧化硅含量指标的修改
锅炉过热蒸汽压 力,MPa
3.8~5.8 5.9~15.6 15.7~18.3 18.4~25.0 >18.3
二氧化硅,g/kg GB/T12145-1999 标准值 期望值 标准值 期望值
同处理 方式
➢ 炉水全挥发处理:将给水加挥发性碱,
炉水不添加固体碱的处理定义为炉水全
挥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