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导游词[合集]
长白山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

长白山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长白山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白山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白山导游词1各位游客,我在上山之前已经向大家介绍过了,我们眼前的世界最高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像地球的眼睛,傲视苍穹;像长天的镜子,巡视环宇。
它气势磅礴,它气象万千。
那么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神奇。
它的神奇不仅是只有出水没有入水,却滔滔不绝地成为滋润东北大地的三大江流的源头;它的神奇也不仅是云遮雾障,变幻无穷。
它的神奇更在于令世人百思不解的、让世人百年解不开的天池怪兽之迷。
大家知道,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2189.1米,水深373米,年平均气温-7.3℃,年积雪日达258天,积雪最深达3米,一年结冰期长达8个月,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高山湖泊。
天池处于高山之巅,湖岸草木不生,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除了地下水和雨水之外,再无入水,湖内的微生物和有机质极少,几乎没有大型生物生存的可能。
但是,一百多年来不断传出有人目睹大型动物在天池出水的消息,又难有确凿的物证足以证明大型动物的确实存在,这个被人们称为“天池怪兽”的动物,这个被人们沸沸扬扬传了160多年,又于近年频频出现的家伙,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存在?便成了难解的世界之迷、历史悬案。
长白山天池怪兽之迷,与尼斯湖怪兽之迷、百慕大三角神秘沉船坠机之迷、不明飞行物即UFO之迷一样,成为世界几大难解的迷团之一。
长白山天池怪兽的被发现和被记录,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的事了。
早在清朝的光绪年间,当时的长白山探险家、中国长白山勘界、考察和全面命名的第一人,奉天选用知县、奉吉勘界副委员刘建封,在他对长白山进行了全面踏查之后,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撰写的《长白山江岗志略》中,就清楚地记录了当时人们对天池怪兽的描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浮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
关于吉林长白山的导游词5篇

关于吉林长白山的导游词5篇关于吉林长白山的导游词5篇(一)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游览长白山后说过“不登长白山终生遗憾”,我想诸位今天游览长白山后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长白山将是您生态旅游、回归自然的首选旅游胜地。
长白山既是一座山峰,也是一座山脉,更是一片山地。
它东起乌苏里江畔的完达山下,西抵黄海之滨的大连旅顺,绵延20xx多千米,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犹如东北的脊梁,横亘在祖国的东北边陲,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
长白山的山名称谓,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几经沧桑、数易其名。
战国时期史书《山海经大荒北》中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
”不咸山是指有神之山,直到辽金时期,长白山的名字才开始使用。
长白山满语为“果勒敏珊延阿林”,《盛京通志》中破译:“果勒敏”,长也;“珊延”,白色也;“阿林”,山也。
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朝鲜族的聚居地。
清政府也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两次对长白山区下令封禁,以维护满族之发祥地,起到了保护自然生态免遭破坏的作用,给后人留下这么一块原始自然生态的圣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保护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系统。
吉林省人民政府早在1960年就划定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为196 465公顷,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为世界保留地之一。
20xx年被国家首批提升为AAAAA级旅游景区。
20xx年9月底正式批复命名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20xx年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全球“必去”的46个旅游目的地中,长白山排名第27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
据不完全统计,长白山区内野生动物共有1586种,一级保护动物有10种(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黑鹳、白鹳、金雕、白肩雕、丹顶鹤、中华秋沙鸭),野生植物有2639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3种(人参、东北红豆杉、长白松),已探明矿藏80多种,人参、灵芝、天麻等药用植物300多种。
最新5篇长白山风景区导游词

最新5篇长白山风景区导游词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5篇长白山风景区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新5篇长白山风景区导游词1长白山在吉林省东南部,一部分在朝鲜境内。
山的最高峰海拔2749米。
长白山山高地寒,山上终年积雪,草木不生,望之借白,故名长白山。
巍巍长白山,不仅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色闻名中外,更由于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望无际的林海以及栖息其间的珍禽异兽,使它于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从长白山山麓到山顶,可以看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植物的类型。
植物的分层分布情况,十分清楚。
在山脚,主要是阔叶林;往上,直到海拔1000米左右,是针叶和阔叶混合林。
在这混合林带,树木品种繁多,不同季节的风霜雨雪,使大森林的景观,变化多端,千姿百态。
海拔1000至1800米之间,是针叶林带。
这里山高林密,生长着最有经济价值的各种针叶树,这些树,树干笔直,生机盎然。
再往上到近2000米,是岳桦林带。
岳桦树为适应高山寒冷潮湿的严酷气候,躯干短曲多枝,树皮节理斑纹极富图案趣味。
2000多米以上,就没有树木,是苔藓地带了,每年六七月间,这一带盛开着各种颜色的鲜花,景色瑰丽。
长白山最著名的景点是天池。
长白山是座火山,天池就是这座火山的喷火口。
自清乾隆以后,长白山就停止喷火,原来的喷火口成了高山湖泊。
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高,水面海拔达2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
天池呈椭圆形,周围长约13多公里,平均水深约200米,据说中心深处达373米。
在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
天池犹如是镶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
在晴朗天气,碧水中飘着白云,天水相连,云山相映,云中有山,水中有云,景色秀丽异常。
但是,这里经常是云雾弥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丽的面容的。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岩石,没有一草一木。
长白山的导游词

长白山的导游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主持词、发言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祝福语、广播稿、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host speeche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blessings, broadcast articles, other sample article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stay tuned!长白山的导游词1长白山导游词(精选三篇)作为乐于为游客解决问题的导游,需要准备细致的导游语,导游语有助于游客欣赏景观,达到观光的最佳效果。
关于长白山导游词介绍5篇

关于长白山导游词介绍5篇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毗邻,坐落于长白山北坡,距长白山34公里。
下面是关于长白山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长白山介绍(1)欢迎您来到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我是这里的导游员,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参观游览长白山,我愿意竭诚为您服务,衷心祝您旅行愉快。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游览长白山后说过:不登长白山终生遗憾。
是的,我想诸位今天游览长白山后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长白山将是您生态旅游回归自然的首选旅游胜地。
(到达北坡山门后)朋友们,您现在已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现在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长白山保护区的情况。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60年,1980年加入人与圈保护区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2007年5月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x年8月经国家地质遗址保护领导小组批准,授予长白山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202x年11月,长白山入选中国十大休闲胜地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欧亚天大陆东部最高山脉,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发源地。
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市境内,是中,韩两国界山。
东南部与朝鲜毗邻,总面积为196465公顷,它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原始状况保存最好,物种最丰富,生态系统最完整的保护区。
区内不仅有原始状态的森林,还有苔原,草甸,湖泊,河流,沼泽等,是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据统计,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2596种,野生动物244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98种。
长白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其中美丽的天池令人心驰神往,说到天池,有的游客认为只要能看到天池,就是很圆满的旅程,其实不然,在这里有可朋友们能观察到的还有很多,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长白山独特的火山地貌,二是典型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长白山旅游导游词(通用13篇)

长白山旅游导游词(通用13篇)长白山旅游篇1长白山主要分为北坡、西坡、南坡三大景区,分开售票。
天池是长白山的必赏之景,也是众多游客心中的祈福圣地。
此外,还可观赏山上的长白瀑布、高山花园、锦江大峡谷、谷底林海、高山温泉等众多自然美景。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位于主峰火山锥顶部的天池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湖。
站在海拔超过2400米的山巅,看远处群峰叠嶂,俯瞰在蓝天映照下犹如宝石般清澈纯洁的天池,感受现实中的仙境。
来长白山玩最好北坡和西坡都去,可以第一天去北坡然后晚上到松江河镇住宿、第二天上西坡,也可以第一天去西坡然后晚上到二道白河镇住宿、第二天上北坡。
夏季时来也可以全景游,从不同视角欣赏天池,也可以看到三个景区不同的景观风貌,游览顺序是:北坡—西坡—南坡。
北坡通常为必去景区,因为北坡的景观丰富、景点最多,最能代表长白山的特色。
北坡景区有壮观的长白瀑布、神秘原始的谷底林海,以及大冬天里一片热气弥漫的聚龙温泉,还有小天池、绿渊潭等小景点。
山上温泉广场有小摊售卖口味独特的温泉鸡蛋,可以尝尝。
全程游览下来需5—6小时。
游完北坡还可以再花一天去西坡景区,来一次深度游。
西坡景区离长白山机场最近,西坡的主要景观有锦江大峡谷、高山花园、王池、中朝界碑等。
每年的7、8月间是鸢尾花园、高山花园、王池花园的盛花期,可见到野花满山,很是壮观。
在西坡看天池需先爬1440级台阶上去,对体力是个小小考验。
南坡景区位于长白山南麓。
南坡景区开发较晚,游客少,自然景观更为原始。
这里有鸭绿江大峡谷、火山遗迹碳化木景观,而南坡山顶视野开阔,看到的天池一览无余。
但冬季的南坡景区因游客少一般会封山。
全程游览约需4小时。
来长白山风景区一般会选择二道白河镇和松江河镇作为旅游集散据点,两个小镇相距两个多小时车程。
镇上都建满了酒店旅舍,从50、60元一床的通铺旅舍到五星级的酒店各种档次都有。
松江河镇南郊的万达旅游度假区云集了威斯汀、凯悦等多家国际品牌酒店,还建有高水准的滑雪场,适合冬季度假。
吉林长白山的导游词(三篇)

吉林长白山的导游词尊敬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吉林长白山!我将为您介绍这里的风景、历史和文化,带您领略这个天然的宝藏。
长白山是中国最东北的一座火山群,也是中国仅有的一座大火山群,它以其壮观的火山景观、原始的森林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长白山保护区是世界上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一片。
首先,我们来到长白山主峰—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海拔2691.3米,是中国东北最高的火山口湖,也是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
天池有“镜花水月”之美誉,湖面如镜,水色妩媚。
漫步在湖畔,仿佛置身仙境,景色美不胜收。
接下来,我们沿着长白山天池步道,欣赏火山峰林的美丽。
这里的山峰高耸入云,奇峰林立,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山上的松树似乎在绵延不断的山谷间跳跃,给人一种恬静和平和的感觉。
在长白山的东南边缘,有一处被誉为“天下第一瀑”的长白山长白瀑布。
长白瀑布总落差达68米,宽达80米,水势汹涌澎湃,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在瀑布的附近,还有美丽的鸳鸯湖和碧螺池,这里的水色清澈明亮,是一个理想的观鸟和摄影的场所。
说到长白山,就不能不提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这里拥有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如长白山凤仙花、柳杉、长白山麝、东北虎等。
这里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使得长白山成为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
长白山还有丰富多样的人文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里曾是女真族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在长白山地区,还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址,如女真族聚落遗址、古代民居、岩石画等。
这些文化遗址见证了长白山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此外,在长白山还有许多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如长白山温泉、长白山森林公园、长白山滑雪场等。
无论是冬天滑雪,还是夏天泡温泉,都能体验到长白山的独特魅力。
在旅行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不破坏动植物和古迹内容。
长白山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我们每个人都是保护区的主人,应该始终保持对这片美丽土地的敬意和保护意识。
吉林长白山导游词五篇

吉林长白山导游词五篇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
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吉林长白山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吉林长白山导游词五篇(一)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我们现在乘汽车去长白山天池游览。
首先,让我把长白山的概况、历史、旅游项目向各位介绍一下: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接壤的边陲地区,是中国与朝鲜的界山,绵延约1000公里,中国境内的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东北第一峰。
天池对岸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是最高山峰,海拔2749米。
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
部面积为8000平方公里。
长白山的特点是景观从未经过人工雕琢、修饰、而是自然形成的。
长白山像个混沌初开的世界,有一种神秘色彩。
长白山是个"雄山托天地,林海藏珍奇"令人神往的地方,给人以天地悠悠,壮阔超凡之意。
清朝吴兆骞的诗描写长白山: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泛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
登峰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吴光骞的这首诗,苍茫沉雄。
多豪放之气。
笔力遒劲,体大思精。
文字生动,工整博丽,把长白山的雄伟景观描绘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长白山是一座著名的休眠火山。
这座活火山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火山喷发。
第一次喷发是1597年,第二次是1688年。
而最这的一次喷发是1702年。
长白山经过数次的火山爆发之后,山顶上堆积了灰白色的浮石。
加上长年累月堆积着白雪,从远处望去就是一座白雪皑皑的山峰,所以叫长白山。
长白山上气候多变,多云多雾多雨多冰雹,使长白山区的形像变幻无穷,虚幻神秘,迷迷茫茫。
在盛夏季节。
风雨不定。
变化频繁,有时一日之内,甚至一小时之内就可能发生几次变化。
刚刚是骄阳直射焦灼似火;突然间狂风大作。
黑云滚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峰、湖面顷刻间淹没在风雨之中;一会儿又风和日丽,山野如洗,景色格外迷人。
长白山9月下旬开始下雪,到来年6月冰雪消融,冬季长达8个月之久,最寒冷的月份是12月和1月,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导游词[合集]长白山导游词1各位游客,我在上山之前已向大家介绍过了,我们眼前的世界最高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像地球的眼睛,傲视天穹;像长天的镜子,巡查环宇。
它气势磅礴,它气象万千。
那末它的最大特点是甚么呢?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奇异。
它的奇异不但是只有出水没有入水,却滔滔不绝地成为滋润东北京大学地的3大江流的源头;它的奇异也不但是云遮雾障,变幻无穷。
它的奇异更在于令众人大惑不解的、让众人百年解不开的天池怪兽之迷。
大家知道,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2189.1米,水深373米,年平均气温⑺.3℃,年积雪日达258天,积雪最深达3米,1年结冰期长达8个月,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高山湖泊。
天池处于高山之巅,湖岸草木不生,自然环境极为卑劣,除地下水和雨水以外,再无入水,湖内的微生物和有机质极少,几近没有大型生物生存的可能。
但是,1百多年来不断传出有人目击大型动物在天池出水的消息,又难有确实的物证足以证明大型动物的确切存在,这个被人们称为“天池怪兽”的动物,这个被人们沸沸扬扬传了160多年,又于最近几年频频出现的家伙,它究竟是甚么?它是不是真的存在?便成了难解的世界之迷、历史悬案。
长白山天池怪兽之迷,与尼斯湖怪兽之迷、百慕大3角神秘沉船坠机之迷、不明飞行物即UFO之迷1样,成为世界几大难解的迷团之1。
长白山天池怪兽的被发现和被记录,是早在1百多年之前的事了。
早在清代的光绪年间,当时的长白山探险家、中国长白山勘界、考察和全面命名的第1人,奉天选用知县、奉吉勘界副委员刘建封,在他对长白山进行了全面踏查以后,于清代光绪3104年,即公元1908年撰写的《长白山江岗志略》中,就清楚地记录了当时人们对天池怪兽的描写:“自天池中有1怪物浮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
清代宣统2年,即公元1910年,长白山南坡的长白府设治委员张凤台编著的《长白汇征录》,对天池怪兽的出没,也做了详细记载。
他写道:“610年前……”请大家注意,他写的是当时的610年前,就是1910年的610年前,离现在足足1百610多年了。
“610年前有猎者4人,至天池钓鳌台,见芝盘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项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
众惧,登坡至半,忽闻轰隆1声,回顾不见”。
同在这篇文章里,他又写道:“据带路人徐永顺云,光绪2109年5有,其弟复顺随王让、俞福等6人到长白山狩鹿,追至天池,适来1物,大如水牛,吼声震耳,状欲扑人,众皆惧,相对失色,束手无策。
俞急取枪击放,机停灭火。
物目眈眈,势将噬俞,复顺腰携6轮小枪,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长鸣,伏于池中。
半钟余,池内重雾如前,毫无所见”。
上个世纪的610年代到810年代,对怪兽的发现和记载愈来愈多。
据《长白山志》记载:1962年8月中旬,吉林省气象器材供应站的周凤瀛用6倍望远镜发现“天池东北角距岸边2、3百米远的水面上,浮出两个动物的头,前后相距2、3百米,相互追逐游动,时而沉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
动物的头有狗头大小,黑褐色,身后留下人字形波纹。
1个多小时后,此物潜入水中”。
又记载:1976年9月26日,延吉县老头沟桃园公社苗圃主任老朴和1工人,还有解放军战士共210多人,在天文峰上看见1个高约两米,像水牛1样大小的怪兽,伏在天池岸边休息。
大家惊讶地大叫起来,怪兽被惊动,走进天池,游到接近天池中心处消失。
1980年8月21日,作家雷加和几个人在长白山天池中发现了喇叭状的阔大划水线,他在回想文章中说:“其尖端有时浮出盆大的斑点,形似头部,有时又浮出拖长的梭形体,形似背部”。
巧了的是,两天后的8月23日,吉林省气象局的两位同事从山上下到底部,在距天池边只有30米的地方,也看到了天池怪兽,而且是看到了5只。
他们说:5只头部和前胸昂起,头大如牛,形体如狗,嘴状如鸭,背部黑色油亮,似有棕色长毛,腹部雪白的动物。
他们边喊边开枪,都未击中,动物迅速潜入水中,不见踪迹。
1988年8月的1天上午,正在巡查的抚松县边防部队的战士,惊奇地发现天池水面上有1条很宽的划水线,似有动物在来回游动,整整延续了1个多小时……随着国内外人士对天池怪兽的关注,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上个世纪8、91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不但看到,而且拍到了天池怪兽的影象。
1981年9月21日,《新视察》杂志社记者李晓斌,用1千毫米的长焦距镜头拍到了怪兽,1只乌鸦和怪兽1同被摄取镜头。
照片的上部是1只飞翔的乌鸦,下面则是1个像反扣着的大锅样的怪兽。
后来,910年代,又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摄影师等人拍到了不算短的1段录相,曾在媒体上争相报导,轰动1时。
时至本日,媒体上不断有报导说有人甚么时候又发现了长白山天池怪兽,引发很多爱好者的’关注。
天池怪兽经1百多年的众口相传,它的形象已经是多种多样的了。
有的形容它为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的蛟龙,有的比喻为头大如牛、体形如狗、嘴状如鸭的怪物。
关于天池怪兽是甚么,像甚么,深存争议。
有的认为是黑熊下池游泳,有的还怀疑是长白山的奇特动物堪大犴。
因而,怪兽似龙、似牛、似熊、像恐龙、像人鱼;是浮石漂浮,是棕熊入水等等,林林总总,众说纷纭。
长白山导游词2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我是这里的导游员,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1道参观旅游长白山,我愿意竭诚为您服务,衷心祝您旅行愉快。
(到达北坡山门后)朋友们,您现在已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现在简单地向大家介绍1下长白山保护区的情况。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60年,1980年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存地,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欧亚天大陆东部最高山脉,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3江起源地。
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市境内,是中,韩两国界山。
东南部与朝鲜毗邻,它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原始状态保存最好,物种最丰富,生态系统最完全的保护区。
区内不但有原始状态的森林,还有苔原,草甸,湖泊,河流,沼泽等,是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据统计,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2596种,野生动物244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98种。
长白山是1座奇异的山,其中美丽的“天池”使人心驰向往,说到天池,有的游客认为只要能看到天池,就是很美满的旅程,其实不然,在这里有可朋友们能视察到的还有很多,最主要有两个方面,1是长白山独特的火山地貌,2是典型完全的森林生态系统。
(火山地貌成因)长白山是1座屡次喷发的中心复合式火山,由台地,熔岩高原和火山锥体3部份构成。
长白山区的构成,有其悠久的历史。
在距今约2500万年时,长白山在著名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下,地壳产生1系列断裂,抬升,地下深处的玄武岩溶液沿着地壳的缝隙大量的喷吐于地面,构成了玄武岩台地的主要物资。
在距今约300万年时,地球进入新构造阶段,长白山地壳再次产生断裂,抬升,玄武岩溶液沿着地壳喷吐,有部份堆积在玄武岩台地之上,构成倾斜玄武岩高原的主要物资。
距今约200万年,长白山才转为以现在的主体为中心的爆发时火山,喷出的溶液和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4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筑起了1座雄伟而高大的火山锥体。
历史上最近的1次喷发是1702年4月。
长白山山势挺拔,地形起伏变化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从山下到山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等显现4个界限分明的垂直植被景观带。
从山脚到山顶虽然只有几10千米的行程,但垂直散布的景观带却好像经历了欧亚大陆从文带到极地几千千米的变化,游客可以在几小时以内感觉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自然风景,犹如游历了半个世界,历经了春夏秋冬4级1样,真可谓“1山分4季,10里不同天。
”随着观光车的行驶,1次经过的是:地下森林,中转服务站,蓝景停车场,瀑布停车场,这4个位置在您手中的观光车票上有景点位置的平面图,您可以在指定地点上下车。
(地下森林)参观地下森林来回需要步行3千米的路程,地下森林是由火山活动造成地层大面积下榻,构成巨大的山谷,使整片的森林沉入谷底。
南北长约2500米——3000米,谷壁落差约75米,谷底森林谷壁挺拔,断崖峭立,崖上崖下森林好似原木连成1片,后突然塌陷才构成本日的森林景象。
置身其中恍如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林海与天相接,构成了谷底森林的秀美风景。
同时,也让您体验1下火山喷发时地壳产生变迁,地表塌陷所构成的断裂带的1个自然奇观。
(垂直景观带)过了地下森林便是中转服务站换乘越野车到达主峰参观。
透过车窗,在越野车上您可以仔细的观赏1下长白山的植物垂直景观。
长白上火山锥体从熔岩高原上拔地而起,相对高度达2000米以上。
当山下已经是春意盎然的时节,而长白山顶还是雪窖冰天。
长白山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带,气候相对寒冷,没有夏季,而是年龄相连,人们经常使用“1山有4季,10里不同天”来形容这类气候的变化,正是由于立体气候的差异使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又能有机地组合在1起,构成了有规律的带状散布,显现出4个垂直景观带分别为: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
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带又称红松阔叶林带,处于海拔500——1100米,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缓,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深厚肥沃,是长白山区植物生长最繁华的1个景观带。
森林茂盛,万木参天,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树木以白桦,落叶松,黄菠萝,胡桃秋,红松等针,阔叶树种为主,还有1些藤本植物,如山葡萄,5味子和猕猴桃等。
在天池北侧的个别地段还生长着长白山的1个变种,它只有在这类含有各种营养物资的火山灰中才能生长的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而且这1带动物种类较多,茂盛的森林和丰富的植物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长白山的300多种脊椎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这里,兽类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野猪,黑熊等:鸟类有鸳鸯,榛鸡,大山雀等,爬行类有蝮蛇,草蜥,松花蛇等,两栖类有中国林蛙(哈什蚂)花被蟾蜍等。
针叶林景观带处于海拔1100——1700米之间,这里气温显著降落,空气湿度大,冬季酷寒,夏季凉爽,土壤为山地棕色泰加林土,土层较薄,喜暖的阔叶树大部份以消失,林木以耐寒的针叶树为主,树高林密,4季常青。
针叶树的尖塔形树冠构成了针叶林带固有外貌景观。
针叶林景观带的植物群落比较单纯,以耐寒的云杉,冷杉为主。
这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远不如红松阔叶混交林中的动物多,常见的兽类有紫貂,松鼠,棕熊等,鸟类有3趾啄木鸟,黑琴鸡等,爬行类有蝮蛇,松花蛇,两栖类有日本雨蛙和林蛙。
岳华林景观带处于海拔1700——2000米之间,我们又称它为岳华矮曲林景观带,这里山势陡峻,气候低,降水量多,风力强,土层薄,土壤为山地草甸森林土,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以岳华为主,夹杂零星的长白落叶松,云冷杉和赤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