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学图视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cad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cad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cad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CAD软件进行工程图的绘制和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工程图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熟悉国家制图标准和常用工程图样的表示方法。

3.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绘图技巧。

4.能够正确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

5.能够使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工程图设计。

6.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复杂图形的编辑和调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工程图学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对工程图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程图学基本知识:图示方法、投影原理、视图表达等。

2.国家制图标准和常用工程图样:标准规范、图样表示方法、图样阅读等。

3.CAD软件基本操作:界面熟悉、命令使用、绘图设置等。

4.CAD软件绘图技巧:图形绘制、编辑修改、尺寸标注等。

5.工程图设计实例:简单工程图设计、复杂图形编辑调整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工程图学基本知识和CAD软件操作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图的实际应用和设计过程。

3.实验法:通过上机操作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CAD软件的绘图技巧和设计方法。

4.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工程图学和CAD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提供高性能的计算机和CAD软件,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工程图学知识和CAD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工程图学》教案.doc

工程图学》教案.doc

第1章投影基础一教学要求及教学目的基本要求:1.了解技术制图国标的基本规定(主要介绍图线、尺寸标注等)。

2.了解投影法的分类,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特征及三面投影图的形成。

3.掌握点、各类宜线、平面的投影特征。

了解宜线上的点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及直角三角形法。

掌握在平面内定点、取宜线的基本作图。

4.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掌握换面法求直线实长、平面实形和倾角的方法。

教学目的1熟悉技术制图中的常用国标,在绘制工程图样时能自觉遵守国家标准;2.掌握正投影的形成,正确绘制点、各类直线和平面的二面投影图;3.根据宜线、平面的投影判断直线或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能根据二直线的投影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能根据宜线和平面的投影判断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其中一个元素为特殊位置)。

能完成平面内定点、取直线段的作图。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共8学时)1..工程图的基本知识和国家标准介绍(1.0H)图样是工程技术中用来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为此,国家指定了绘制图样的•系列标准。

本章主要介绍图线和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投影基础和三面正投影图(1.0H)4.直线的投影(3.0H)5.平面的投影(2.0H)6.点线面综合实例及应用(2.0H)三本章重点、难点:重点:1.技术制图标准中的图线应用和尺寸标注规定。

2.各类直线、平面的投影特征;直线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难点:1.图线应用和尺寸标注2.各类直线、平面的投影特征;直线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四本章内容的拓展引入全球标准化的概念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挂图图示国标内容;用二角板、圆规在黑板上用作图,示范作图方法和要求。

注意绘图课的辅导方式。

投影展板直观性教学教具的应用,建议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师在黑板上作图有示范的效果,以让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

六参考教材《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主编王安岑陕西科技出版社七.本章思考题绘图题1.绘制工程图样,为什么必须遵守国家标准?2.国家标准规定机械制图中所使用的图线宽度有几种?粗实线、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细实线的线宽是多少?;3.简述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对尺寸数字注写的规定;4.如何根据点的两面投影想象点的空间位置;5.简述正平线、水平线的主要投影特征;6.正垂线有几面投影反应直线段的实长?7..如何判断点、直线是否在某-平面内;8.试述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9.两个同时垂直同•个投影面的平面平行时,有什么投影特性?10.平面的的投影特性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投影反映平面的实形?什么情况下投影反映平面的倾角?11.如何求出一般线的实长和倾角?有几种方法?。

工程制图与识图电子教案

工程制图与识图电子教案

工程制图与识图电子教案第一章:工程制图基础1.1 制图国家标准学习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如图幅、比例、线型、字体等。

练习正确使用图框、栏及比例尺。

1.2 绘图工具与设备介绍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曲线板等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习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工程制图。

1.3 基本绘图方法学习点、线、面的绘制方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练习正交投影、斜投影和透视投影的绘制方法。

第二章:平面图形2.1 基本图形绘制学习绘制直线、圆、弧、椭圆等基本图形。

练习图形变换,如平移、旋转、镜像等。

2.2 平面图形解析学习平面图形的识读方法,如点、线、面的相互关系。

练习图形的尺寸标注、角度标注和文字说明。

2.3 平面图形应用学习平面图形的解析方法,如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重心计算等。

练习绘制机械零件的平面图形,并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

第三章:立体几何3.1 立体几何基础学习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体等。

练习立体图形的绘制方法,如正交投影、斜投影等。

3.2 立体几何变换学习立体图形的变换方法,如平移、旋转、翻转等。

练习立体图形的尺寸标注、角度标注和文字说明。

3.3 立体几何应用学习立体图形的解析方法,如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表面积计算等。

练习绘制机械零件的三视图,并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

第四章:机械制图4.1 机械制图标准学习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如图样、标注、符号等。

练习正确使用图样、栏、比例尺等。

4.2 机械零件图学习机械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如轴、齿轮、螺纹等。

练习机械零件图的尺寸标注、角度标注和文字说明。

4.3 机械装配图学习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如装配关系、运动关系等。

练习机械装配图的尺寸标注、角度标注和文字说明。

第五章:工程识图5.1 工程图纸识读学习工程图纸的基本元素,如线型、符号、标注等。

练习工程图纸的识读方法,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5.2 建筑图纸识读学习建筑图纸的基本元素,如建筑构件、建筑符号、标注等。

工程识图教案

工程识图教案

【教学组织】清点人数,检查着装【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导入新课】图纸是工程技术中用来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为此,国家制定了绘制图样的一系列标准。

由于图样在工程上起着类似文字语言的表达作用,而且世界各国基本相同,没有民族、地域的限制,所以人们常把它称为"工程技术语言"。

目前是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并存的时期,要用好先进的自动绘图系统,需要有扎实的制图基础知识;要研制更好的绘图系统,则需要坚实深厚的图学功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勤奋学好工程识图的基础知识,为光辉灿烂的明天而不懈努力!【讲授新课】项目一石拱涵工程图的抄绘公路工程图纸和制图工具一、公路工程图纸看公路建设过程及建设成果的影像资料,现场展示相关的公路工程图纸,使学生了解图纸在公路施工中的重要性。

二、制图工具1.图板绘图时用图板作为垫板,要求图板表面光滑,平坦,用作导边的左侧边必须平直。

2.丁字尺图纸用胶带纸固定在图板上。

丁字尺与图板配合使用,它主要用于画水平线和作三角板移动的导边(图1-1)图1-1(a)图1-1(b)3.三角板一副三角板是两块分别具有45°及30°、60°的直角三角形板与丁字尺配合使用,可绘制垂直线、30°、45°、60°及与水平线成15°倍角的直线(图1-2)75¡ã图1-2(a) 图1-2(b)4.铅笔绘图用铅笔的铅芯按其软硬程度,分别用B 和H 表示。

一般用标号为B 的铅笔画粗实线;用标号HB 的铅笔写字;标号为H 的铅笔画细线用。

铅笔的磨削及使用如图1-3所示。

¡Ö8b75¡ã图1-3(a) 图1-3(b)5.圆规及附件圆规是画圆或圆弧的工具。

大圆规配有铅笔(画铅笔图用)、墨线笔(画墨线图用)钢针(作分规用)三种插脚和一个延长杆(画大圆用),可根据不同需要选用。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视图的绘制和识别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绘制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视图的识别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视图的基本概念,掌握视图的分类及特点;2. 学会视图的绘制方法,能够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尺寸;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绘制方法。

难点:视图的识别和分析,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挂图等;2.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展示一组实际工程图纸,让学生初步了解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 视图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视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3) 视图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视图的绘制和识别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视图绘制和识别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机械制图》第三章第二节——视图2. 主要内容:1) 视图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视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3) 视图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根据所给物体,绘制三视图;2) 给出四个视图,识别物体并绘制其立体图。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视图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较好,但在视图的识别和分析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1) 研究其他绘图方法,如轴测图、透视图等;2)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附录:作业答案1. 作业题目1答案:(此处插入三视图答案)2. 作业题目2答案:(此处插入立体图答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关注细节:《机械制图》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围绕视图的绘制和识别。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第四章,主题为“视图”。

详细内容包括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重点讲解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后视图以及斜视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视图的基本概念,了解视图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学会绘制各类视图,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机械零件的制图中。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制图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类视图的画法及其应用场景。

难点:斜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在实际制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板书用粉笔、尺子、圆规、三角板等。

学具:制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零件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二维图形表达三维物体,从而引出视图的概念。

2. 理论讲解:a. 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b. 各类视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a. 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演示如何绘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基本视图。

b. 以一个复杂的机械零件为例,讲解斜视图的画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视图画法,独立完成一个机械零件的视图绘制。

5.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交换练习,互相评价、讨论,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各类视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解答步骤及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的视图知识,绘制一个简单机械零件的视图。

2. 答案:提供详细的绘制步骤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制图方法,如剖面图、装配图等,提高制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机械加工车间,了解实际机械零件的制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工程图学》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工程图学》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规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思维能力以及绘图技能为核心目标,为学生后续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以及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工程图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准备。

三、课程内容1、工程图样的基本理论:包括投影原理、视图的形成及投射规律等。

2、工程图样的基本知识:包括机械图样、建筑图样、电气图样等各类工程图样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包括绘图技能、读图技能、图形思维等。

4、工程图样的实践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工程图样的实际应用技巧和方法。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投影原理及视图形成(6学时)2、机械图样的绘制与阅读(12学时)3、建筑图样的绘制与阅读(6学时)4、电气图样的绘制与阅读(6学时)5、工程图样的实践应用(6学时)6、工程图样的自选题目(6学时)7、实践教学(12学时)五、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动态演示、实例解析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考核方式及标准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末成绩根据试卷难度、学生作答情况等因素综合评定。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工程图学》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

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设计能力,并能学习、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能够掌握并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基本规定。

能够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进行手工绘图,并具有徒手绘图的能力。

2、掌握正投影法的原理及应用,掌握组合体的画法及尺寸标注,能熟练的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并读懂其三视图。

掌握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并能灵活的运用其表达方法完整、清晰的表达机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3、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工程图学》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画图能力和看图能力——以培养看图能力为主,画图能力为辅。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怎样将空间物体用平面图形表达出来,怎样根据平面图形将空间物体的形状想像出来。

该课程从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入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形表达能力、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实际技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利用MOOC平台和云班课辅助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三、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设计成“教学——学习——练习——实践”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学习以“学”为中心,采用讲解法,模型法、案例法、练习法,绘图法等启发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多种教学方法适用各种教学内容和不同学习阶段。

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型演示,生产案例、现场参观等手段,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图学章节教学设计
本节讲授工程图学第六章图样画法中视图的主要内容,讲授内容属于机械工程学科、工业工程专业,适用于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的大一学生。

1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基本视图的概念和内容,掌握适当方法来表达机件的基本结构。

2 教学重难点
掌握基本视图的位置表达,重点掌握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表达方法与标记方法。

3 教学方法
工程图学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实例产生感性认识,因此将多媒体与案例相结合,通过前期讲授的内容启发式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其掌握机件表达的基本方法,并布置课下学习任务,进一步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程度。

4 教学步骤
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与本小节相关的前面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佳境;其次,通过基本概念将学生引入到本章节的相关教学情境;第三,通过动画演示和实例分析使学生对基本视图的概念与位置关系得以掌握;最后,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本节知识点。

5 时间分配
知识点回顾与章节介绍——10%;
基本视图概念分析——10%;向视图实例分析——25%;
局部视图实例分析——25%;斜视图实例分析——25%;
课程小节与任务布置——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