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_

合集下载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1. 设计依据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文件列出采矿许可证。

1.2 设计依据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列出设计依据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

应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分层次列出,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每个层次内按发布时间顺序列出;依据的文件应为现行有效。

1.3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列出设计采用的技术性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分层次列出,标注标准代号;每个层次内按照标准发布时间顺序排列;采用的标准应为现行有效。

1.4 其他设计依据列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依据的地质报告(包括专项工程和水文地质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相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试验报告、研究成果及安全论证报告等,并标注报告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

2. 工程概述2.1 矿山概况⑴简要说明建设单位简介、隶属关系、历史沿革等。

⑵简述矿区自然概况(包括矿区的气候特征、地形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概况、地震资料、历史最高洪水位等),矿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周边环境,采矿权位置坐标、面积、开采标高、开采矿种等。

2.2 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2.2.1 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⑴说明矿床在区域地质单元中的构造位置,矿区主要地层、构造、岩浆岩体、影响开采技术条件的风化、蚀变特征,矿床成因类型。

⑵简述矿体形态、规模、埋藏条件、矿石性质、矿体围岩。

⑶简要说明本项目的水文地质,包括气候、地形、地表水的汇水面积、水位、流量,含水层、隔水层、导水构造的性质、分布、埋藏条件及与矿体的空间关系,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积水的旧井巷、老采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系的相互联系,完成的水文地质工作及其成果或结论。

⑷简要说明本项目的工程地质,包括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主要不良地质体描述,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矿山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安全专篇》设计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编制说明本《安全专篇》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格式的通知(安监总管一字[2005]29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工程设计状况而提出来的。

并作如下说明:1.工程概况部分(1)要求把《初步设计》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简要说明。

(2)简要说明《初步设计》安全方面的科研成果、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

(3)要求分析和简述所设计的工程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有害因素。

(4)要求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总体评价。

2.地质安全影响因素部分(1)简要描述设计工程的地质条件。

(2)分析该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重点要分析矿区发生地面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设计中采取了哪些安全对策措施(包括技术上、设备配置上和操作要求上等方面)。

(4)采取必要对策措施后对工程安全的结果评述。

3.矿床开采安全评述(1)简要描述影响矿床开采安全的条件和危害因素。

重点要分析采矿方法、爆破、出矿、顶板冒落、边坡失稳、井下运输、提升运输、给排水、压气、矿山通风、矿山选矿、尾矿库、尾矿输送等方面发生安全危害的可能性。

(2)设计中采取了哪些安全对策措施(包括技术上、设备配置上和操作要求上等方面)。

(3)采取必要对策措施后对工程安全的结果评述。

4.总平面布置(1)简要描述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建(构)筑物情况,并分析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安全危害。

(2)设计中采取了哪些安全对策措施(包括技术上、设备配置上和操作要求上等方面)。

(3)采取必要对策措施后对工程安全的结果评述。

5.机电和其它(1)简要描述工程设计工艺流程中的机电设备及设施分布情况,并按照采选工艺流程特点,进一步分析这些机电设备及设施在生产中在哪些方面发生安全危害,危害的结果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

(2)设计中采取了哪些安全对策措施(包括技术上、设备配置上和操作要求上等方面)。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1. 设计依据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文件列出采矿许可证。

1.2 设计依据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列出设计依据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

应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分层次列出,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每个层次内按发布时间顺序列出;依据的文件应为现行有效。

1.3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列出设计采用的技术性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分层次列出,标注标准代号;每个层次内按照标准发布时间顺序排列;采用的标准应为现行有效。

1.4 其他设计依据列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依据的地质报告(包括专项工程和水文地质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相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试验报告、研究成果及安全论证报告等,并标注报告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

2. 工程概述2.1 矿山概况⑴简要说明建设单位简介、隶属关系、历史沿革等。

⑵简述矿区自然概况(包括矿区的气候特征、地形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概况、地震资料、历史最高洪水位等),矿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周边环境,采矿权位置坐标、面积、开采标高、开采矿种等。

2.2 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2.2.1 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⑴说明矿床在区域地质单元中的构造位置,矿区主要地层、构造、岩浆岩体、影响开采技术条件的风化、蚀变特征,矿床成因类型。

⑵简述矿体形态、规模、埋藏条件、矿石性质、矿体围岩。

⑶简要说明本项目的水文地质,包括气候、地形、地表水的汇水面积、水位、流量,含水层、隔水层、导水构造的性质、分布、埋藏条件及与矿体的空间关系,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积水的旧井巷、老采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系的相互联系,完成的水文地质工作及其成果或结论。

⑷简要说明本项目的工程地质,包括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主要不良地质体描述,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征求意见稿)—O ---- 年十月1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其他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矿山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设计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初步设计对安全预评价提出主要意见的落实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矿区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岩土工程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矿区地质灾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矿山开拓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1.设计依据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2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

1.2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3 其他设计依据,如地质勘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价报告、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2. 工程概述2.1 建设工程基本概况简明叙述矿山地理位置、设计范围、开采方式、设计规模、采选工艺,开拓、提升、运输、排水、通风系统、矿区总平面布置、工程概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 工程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的新科研成果、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2.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2.4 对矿山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进行总体评价。

2.5 存在问题和建议。

3. 地质安全影响因素3.1 简述区域地质特点,主要构造带(断层、破碎带)的分布,矿区发生地面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2 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喀斯特地貌(溶洞)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3.3 高硫矿床和其它有自燃、自爆倾向的矿床对矿山安全的3.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开采安全的影响3.4.1地质条件复杂、地压大、岩层破碎、水害严重的矿床。

3.4.2开采深度大,有岩爆发生的矿床。

3.4.3释放有毒、有害气体的矿床(如氡气等)。

3.4.4有放射性元素的矿床。

3.4.5矿区老硐、采空区、塌陷区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3.5 特殊灾害对开采安全的影响3.5.1地震。

3.5.2雷电。

3.5.3海啸。

3.5.4台风。

3.5.5暴风雪(雨)。

4. 矿床开采安全评述4.1 选用的采矿方法安全可靠性分析矿块构成要素,采场整体稳定性,顶板管理,充填及采空区处理等。

4.2 露天矿最终边坡角,工作帮坡角选择、防止边坡坍塌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4.3 坑内通风系统设计特点,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原则,矿井风流和风量的控制方法,风门、风墙、风桥等通风建筑物配置的安全可靠性分析;矿井防尘措施:入风质量、凿岩防尘、爆破防尘、装卸矿时防尘、井下破碎防尘、水帘降尘、风量和风速排尘等安全可靠性分析;深凹露天矿爆破通风及防尘措施的可靠性分析。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属⾮⾦属地下矿⼭建设项⽬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属⾮⾦属地下矿⼭建设项⽬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1. 设计依据1.1 建设项⽬依据的批准⽂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件列出采矿许可证。

1.2 设计依据的安全⽣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件列出设计依据的有关安全⽣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件。

应按照国家法律、⾏政法规、地⽅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政府规章、规范性⽂件分层次列出,并标注其⽂号及施⾏⽇期,每个层次内按发布时间顺序列出;依据的⽂件应为现⾏有效。

1.3 设计采⽤的主要技术标准列出设计采⽤的技术性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业标准和地⽅标准分层次列出,标注标准代号;每个层次内按照标准发布时间顺序排列;采⽤的标准应为现⾏有效。

1.4 其他设计依据列出建设项⽬安全设施设计依据的地质报告(包括专项⼯程和⽔⽂地质报告)、可⾏性研究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相关的⼯程地质勘察报告、试验报告、研究成果及安全论证报告等,并标注报告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

2. ⼯程概述2.1 矿⼭概况⑴简要说明建设单位简介、⾪属关系、历史沿⾰等。

⑵简述矿区⾃然概况(包括矿区的⽓候特征、地形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概况、地震资料、历史最⾼洪⽔位等),矿⼭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周边环境,采矿权位置坐标、⾯积、开采标⾼、开采矿种等。

2.2 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2.2.1 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⑴说明矿床在区域地质单元中的构造位置,矿区主要地层、构造、岩浆岩体、影响开采技术条件的风化、蚀变特征,矿床成因类型。

⑵简述矿体形态、规模、埋藏条件、矿⽯性质、矿体围岩。

⑶简要说明本项⽬的⽔⽂地质,包括⽓候、地形、地表⽔的汇⽔⾯积、⽔位、流量,含⽔层、隔⽔层、导⽔构造的性质、分布、埋藏条件及与矿体的空间关系,地下⽔补给、排泄条件,积⽔的旧井巷、⽼采区、地下⽔和地表⽔系的相互联系,完成的⽔⽂地质⼯作及其成果或结论。

⑷简要说明本项⽬的⼯程地质,包括⼯程地质岩组划分,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主要不良地质体描述,主要物理⼒学参数。

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安监总管一字[2005]29号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格式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进一步做好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根据《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令)的有关规定,我局组织制定了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样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为从源头上保障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各地区要严格执法,加大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对未实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非煤矿矿山企业,要依照18号令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

尾矿库是非煤矿矿山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其新建、改建和扩建、闭库及闭库后尾矿的回收利用,要依照18号令的规定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二、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对于年采剥总量在50万吨以下,且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米的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建设项目,其安全设施设计可由省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定资质的采矿工程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三、为提高安全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对同一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工作,不得由同一中介机构承担;设计单位也不得对其设计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

四、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国发[2003]5号)的规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评审工作由社会中介机构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经过评审后的安全预评价报告进行备案。

其中: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审查的建设项目,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评审工作,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见附件8)执行;由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审查的项目,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评审工作,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自行规定。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矿山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安全专篇》设计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编制说明本《安全专篇》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格式的通知(安监总管一字[2005]29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工程设计状况而提出来的。

并作如下说明:1.工程概况部分(1)要求把《初步设计》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简要说明。

(2)简要说明《初步设计》安全方面的科研成果、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

(3)要求分析和简述所设计的工程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有害因素。

(4)要求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总体评价。

2.地质安全影响因素部分(1)简要描述设计工程的地质条件。

(2)分析该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重点要分析矿区发生地面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设计中采取了哪些安全对策措施(包括技术上、设备配置上和操作要求上等方面)。

(4)采取必要对策措施后对工程安全的结果评述。

3.矿床开采安全评述(1)简要描述影响矿床开采安全的条件和危害因素。

重点要分析采矿方法、爆破、出矿、顶板冒落、边坡失稳、井下运输、提升运输、给排水、压气、矿山通风、矿山选矿、尾矿库、尾矿输送等方面发生安全危害的可能性。

(2)设计中采取了哪些安全对策措施(包括技术上、设备配置上和操作要求上等方面)。

(3)采取必要对策措施后对工程安全的结果评述。

4.总平面布置(1)简要描述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建(构)筑物情况,并分析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安全危害。

(2)设计中采取了哪些安全对策措施(包括技术上、设备配置上和操作要求上等方面)。

(3)采取必要对策措施后对工程安全的结果评述。

5.机电和其它(1)简要描述工程设计工艺流程中的机电设备及设施分布情况,并按照采选工艺流程特点,进一步分析这些机电设备及设施在生产中在哪些方面发生安全危害,危害的结果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

(2)设计中采取了哪些安全对策措施(包括技术上、设备配置上和操作要求上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 设计依据1.1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列出矿区范围批复(或采矿许可证、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等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批准文件。

1.2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列出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

1.3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列出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并标注其标准号。

注意引用的标准、规范及规程的适用范围。

1.4其他设计依据列出建设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等,并标注提交单位和时间。

2. 工程概述2.1矿山概况包括建设单位简介、矿区自然概况(含历史最高洪水位、矿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矿山开采现状等。

2.2设计概况包括设计范围(给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勘探线及开采深度、设计规模、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矿山开拓、采矿方法、矿井提升、矿井通风、矿山供排水、矿岩运输、压气、供配电、通讯及信号、矿区总平面布置、矿山基建、工程概算、利旧工程等。

2.3安全设施投资说明矿山安全设施投资总额及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比例, 列出安全设施明细表。

3. 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3.1矿区地质依据地质勘探报告,简述矿区地质特征,说明矿区地层、主要构造带(断层、褶皱、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等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3.2矿区水文地质依据地质勘探报告或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简述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说明矿区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涌水量等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3.3矿区工程地质依据地质勘探报告, 简述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工程地质岩组、岩体结构、岩体分类特征等, 分析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3.4矿区地质灾害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分析在自然条件下,矿区发生地面沉降、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可能性。

4. 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4.1开拓系统简述矿山开拓系统,从井位与含水层、流砂层、断层、破碎带的关系及保护措施, 矿山安全出口设置及保护措施等方面分析开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4.2采矿方法根据选用的采矿方法, 阐述矿体的开采顺序、采场结构参数, 从采场整体稳定性、采空区处理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方面分析采矿方法的安全可靠性。

4.3提升系统对于竖井提升系统,主要说明提升系统设备选型及主要参数, 结合井筒断面图说明竖井内提升容器之间以及提升容器最突出部分和井壁、罐道梁、井梁之间的最小间隙;从提升机制动系统及其主要功能、竖井单绳提升系统罐笼防坠器设置、竖井多绳提升防滑安全系数等方面分析竖井提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对于斜井提升系统,说明斜井提升的设计参数与系统配置, 从斜井防跑车装置、专用人车及斜井人车的断绳保险器等方面分析斜井提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对于井口安全设施,主要从推车机、阻车器、挡车器(或挡车栏、摇台 (或稳罐摇台、托罐装置 (托台和安全门等设施, 箕斗装、卸载设施,井口防坠落措施、过卷保护装置(过卷挡梁和楔形罐道或缓冲式防过卷装置、设备连锁及防误操作装置等方面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4.4通风与防尘系统从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特点、矿井风量计算与配风原则、井巷通风网络、矿井风流和风量控制方法、局部通风及矿井反风、机站与通风构筑物的设置、主通风系统、主要进回风井、井口预热与保温等方面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从选用风机的类型、参数、效率、备用电机、反转功能、集中控制等方面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从入风质量、凿岩防尘、爆破防尘、溜井防尘、装卸矿时防尘、井下破碎防尘、水帘降尘、风量和风速排尘等方面对防尘系统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4.5井下排水及排泥系统从涌水量计算、水仓、水泵房设置及水泵选型、排水管道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方面对排水系统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从排泥系统的设置、排泥设备的选型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从水泵排水工作制度、水仓水位控制及声光显示和报警、水泵的电气控制、防水门、水泵电机维修维护等方面对水泵启动和运转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对于应设防水闸门的矿山,说明防水闸门设置的必要性,并明确设防水头高度。

4.6运输系统对于采用电机车运输, 应说明电机车运输系统主要运行参数 (运输巷道长度、线路坡度、车场形式、机车运行速度、列车组成、列车制动距离等、信号设施及调度系统等,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对于采用无轨设备运输,应说明无轨设备的型号、数量、道路参数、尾气净化、防灭火设施等,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对于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应给出设备选型、主要参数(倾角、带宽、带速、滚筒直径、物料块度等、胶带的安全系数, 说明斜井带式输送机的检修道及辅助提升容器与带式输送机最突出部分的间距、辅助提升速度,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7充填系统对于采用充填法开采的矿山,应对充填站选址及系统配置、充填料制备及输送、充填料浓度、配比及充填体强度等方面进行说明,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8爆破作业主要说明爆破方式、爆破参数、爆破器材、单段最大爆破药量、一次爆破炸药用量及爆破作业等, 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9井下炸药库主要说明井下炸药库的位置及布置形式、存放爆破器材的种类、贮存量、通风系统等,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10联合开采矿山安全对策措施露天开采转地下开采时, 主要说明覆盖层的形成及厚度或安全顶柱的规格、防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地下开采(包括井下基建与挂帮矿体开采与露天开采的相互影响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时, 主要说明露天与地下各采区的位置关系、开采顺序、爆破作业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11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安全对策措施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对属于三下开采(建筑物、水体、交通干线的矿床,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深度大、地压大和有岩爆 (倾向发生的矿床, 水害严重和突发涌水的矿床, 高硫和有发生火灾危险的矿床, 高温、高寒、高海拔矿床及有矿区老窿、采空区、塌陷区的矿床, 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地下开采的安全可靠性。

5.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5.1矿山监测监控系统说明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检测、通风系统监测、视频监控及地压监测的设计, 主要包括主机和井下分站的布置、监测监控设备配置数量、备用电源、监测监控中心设备的防雷和接地保护装置、电缆和光缆敷设等。

5.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说明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 主要包括主机和分站 (读卡器的布置、电缆和光缆敷设、备用电源等。

5.3紧急避险系统说明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 主要包括自救器的数量, 避灾硐室数量、位置及配套设备的设置,救生舱数量、位置及配套设备的设置,避灾路线的设置等。

5.4压风自救系统说明压风自救系统的设计, 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的布置、压风管道的选择与敷设、三通及阀门的设置、油水分离器的安装、压风自救装置的配备、供气量等。

5.5供水施救系统说明供水施救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水源、水量及水压、供水管道的选择与敷设、过滤装置、三通及阀门的设置等。

5.6通信联络系统说明通信联络系统的设计, 主要包括通信种类、通信系统的设置、通讯设备布置、铁路及斜坡道信号系统的设备布置、电缆敷设、设备防护等。

6. 总平面布置安全可靠性分析6.1矿床开采错动范围圈定阐述矿床开采错动范围圈定的依据和结果, 说明采取的安全措施。

6.2工业场地选址及布置主要从矿区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周边环境、地质灾害影响、井口及工业场地的地质条件和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方面对工业场地选址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对井口及工业场地标高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的关系进行说明; 对井口位置及井口设施、工业场地内主要建 (构筑物与开采错动界线的安全距离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6.3建(构筑物防火距离从总平面布置中各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防火距离、厂区内消防通道设置等方面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6.4排土场主要从排土场选址与勘探、排土场容积、设计参数、排土工艺的合理性、排土场的稳定性、安全防护距离、排土场防洪、照明与监测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7. 供配电及机械安全可靠性分析7.1电源及供配电系统从电源回路数、电压等级、线路负载能力等方面分析矿山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特别应对一级负荷供电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从矿山主变电所的地理位置、所址防洪设计高度、变电所布置和主接线型式, 以及主变压器容量、台数选择等方面分析矿山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性,并提供总的矿山负荷计算结果。

说明下井电源及地下配电设计, 特别应对地下排水水泵负荷供电保障措施加以说明,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从供配电装置、主要电力元器件及电力电缆等方面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并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7.2电气安全保护措施说明防雷保护、防电击保护、接地保护及电力设备保护等措施; 说明井下避灾硐室及危险场所的照明设计, 特别应对井下炸药库及主变配电所的保护措施加以描述,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7.3提升机控制系统从提升机的供电电源、电控及信号系统等安全保护措施方面对提升机控制系统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7.4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破碎机、空气压缩机及辅助生产设备等, 给出设备规格型号及数量(工作数量及备用数量 ,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8. 供排水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8.1井下及地表供水系统从供水水源、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水量、水压、消防水池、供水泵站及供水管路等方面分析井下及地表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8.2地表防排水系统结合矿区地形地貌、地表水系、矿区气象资料及矿区降雨最大迳流量,对地表排水系统、防洪设施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

9. 安全管理9.1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教育培训给出矿山安全管理机构设置、部门职能、人员配备的建议及矿山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基本要求。

9.2安全管理制度给出矿山应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矿山应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种类。

9.3保健辅助设施列出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保健站、浴室、更衣室、洗衣间等矿山保健辅助设施。

9.4矿山救护说明矿山企业应设立的矿山救护队或兼职救护队的人员组成及技术装备的设置要求。

10. 预评价报告对策措施采纳情况说明初步设计对安全预评价报告提出的主要安全对策措施的采纳情况。

11. 存在问题和建议12. 附件与附图12.1附件与安全专篇有关的相关文件,主要包括矿区范围批复(或采矿许可证、项目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