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皮肤

温度和疼痛的主要器官。
染。
皮肤的结构
外皮层
真皮层
皮下组织
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一层,由多
真皮层包含有血管、毛囊、脂腺
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
层角质细胞组成。
和汗腺,提供养分和支持皮肤的
提供保温和储备能量的功能。
结构。
皮肤的层次
1
角质层
最外层的角质细胞,起到防护作用。
颗粒层
2
包含角质细胞内的颗粒状细胞,帮助保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具有众多重要功能。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发育过
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病理学和再生能力。
皮肤的功能
保护 ️
调节体温 ❄️
感觉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通过出汗和调节血液循
皮肤是我们感知外界触觉、
保护我们免受外界伤害和感
环帮助我们保持适宜的体温。
持皮肤的水分。
3
网状层
由胶原和弹力纤维构成的结构,提供皮
基底层
包含有色素细胞和角质细胞的产生区域,
定期更新皮肤。
4
肤的弹性和支撑。
皮肤的发育
1
原始胚胎期
皮肤的原始起源来自于胚胎的外围中胚层。
2
胚胎阶段
胚胎中的上皮细胞经过增殖和分化形成表皮层。
3
胎儿期
真皮层的结构和组织开始形成,毛囊、汗腺的发育也开始逐渐完成。
•பைடு நூலகம்
皮肤的发育经历了原始胚胎期、胚胎阶段和胎儿期。
•
皮肤的病理学包括皮疹和过敏反应、皮肤癌和银屑病等疾病。
•
皮肤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可以通过血凝和炎症反应、再生和修复来恢复受损。
皮肤skin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皮下注射
四、皮肤附属器 (Skin appendages )
毛 汗腺 皮脂腺 指(趾)甲 由表皮衍生
皮肤skin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皮肤skin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CT
1. 毛 hair ▪ 分布 ▪ 结构 :
毛干
毛球
底 部 突 入
毛乳头
毛根
包
于
其
外
的
鞘
状 结
上皮
构
毛囊
CT 营养作用
皮肤skin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皮肤skin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3)梅克尔细胞 Merkel’s cells
▪位于基底层,短突起
▪EM:基底部胞质内含有
许多致密核心的小泡。
▪功能不清,可能
是接受机械刺激
的感觉细胞
皮肤skin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二、真皮 (Dermis)
皮肤skin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1. 乳头层 papillary layer ▪ 薄层疏松CT ▪ 真皮乳头: 加强了表皮与真皮的连接 ▪ 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触觉小体)
角质形成细胞 keratinocyte 非角质形成细胞 non-keratinocyte 黑素细胞、郎格罕细胞、梅克尔细胞
皮肤skin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1. 表皮的分层 五层: 从基底面向游离面 基底层 stratum basale 棘层 stratum spinosum 颗粒层 stratum granulosum 透明层 stratum lucidum 角质层 stratum corneum
概述:
▪ 人体最大的器官 ▪ 两层: 表皮和真皮 ▪ 皮肤附属器: 汗腺、皮脂腺、
毛和指(趾)甲 功能: 保护
组织学与胚胎学14皮肤

12
4. 在毛发的横断面上,由外向内依次为: 毛髓质 (Medulla)、毛皮质(Cortex)、毛釉质(Hair cuticle)、 内根 鞘(Internal root sheath)和外根鞘(Outer root sheath)。
13
5. 立毛肌(Arrector pili muscle):位于毛根与表皮之间的钝角处,
4
3.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由多层嗜碱性强的梭形细
胞构成。无被膜的透明角质颗粒(Keratohyalin granules)内
的大量富含磷化组氨酸的蛋白和富含胱氨酸的蛋白造成
细胞强嗜碱性。颗粒与张力丝相连。大量的板层颗粒位
于细胞膜下方,开始将内容物排出胞外。
5
4. 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由若干层透明嗜酸性的扁平形细胞
10
1. 毛干(Hair shaft): 位 于表皮外,由规律 性排列的角化细胞 构成。 2. 毛根(Hair root): 表 皮之下。由规律性 排列的角化细胞构 成,外包毛囊。毛 囊有2层,内层与表 皮相延续,外层与 真皮相延续。
11
3. 毛根与毛囊在末 端融合构成毛球(Hair bulb)。毛球是毛发 生长点。毛球的上 皮细胞幼稚,称毛 母质(Hair matrix)。毛 球顶端凹陷,内含 富含血管的LCT,称 毛乳头(Hair papilla)。 毛球萎缩后与毛干 分离。毛发脱落。 毛球再次活跃时形 成新毛干。此为毛 发的更新。
构成。细胞核和细胞器开始退化,胞内逐渐充满了角质蛋白。
此层在无毛的厚皮肤内明显。
5.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由多层嗜酸性的角质细胞(Horny
cell)构成,胞内有大量角蛋白(Keratin)。
4. 在毛发的横断面上,由外向内依次为: 毛髓质 (Medulla)、毛皮质(Cortex)、毛釉质(Hair cuticle)、 内根 鞘(Internal root sheath)和外根鞘(Outer root sheath)。
13
5. 立毛肌(Arrector pili muscle):位于毛根与表皮之间的钝角处,
4
3.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由多层嗜碱性强的梭形细
胞构成。无被膜的透明角质颗粒(Keratohyalin granules)内
的大量富含磷化组氨酸的蛋白和富含胱氨酸的蛋白造成
细胞强嗜碱性。颗粒与张力丝相连。大量的板层颗粒位
于细胞膜下方,开始将内容物排出胞外。
5
4. 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由若干层透明嗜酸性的扁平形细胞
10
1. 毛干(Hair shaft): 位 于表皮外,由规律 性排列的角化细胞 构成。 2. 毛根(Hair root): 表 皮之下。由规律性 排列的角化细胞构 成,外包毛囊。毛 囊有2层,内层与表 皮相延续,外层与 真皮相延续。
11
3. 毛根与毛囊在末 端融合构成毛球(Hair bulb)。毛球是毛发 生长点。毛球的上 皮细胞幼稚,称毛 母质(Hair matrix)。毛 球顶端凹陷,内含 富含血管的LCT,称 毛乳头(Hair papilla)。 毛球萎缩后与毛干 分离。毛发脱落。 毛球再次活跃时形 成新毛干。此为毛 发的更新。
构成。细胞核和细胞器开始退化,胞内逐渐充满了角质蛋白。
此层在无毛的厚皮肤内明显。
5.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由多层嗜酸性的角质细胞(Horny
cell)构成,胞内有大量角蛋白(Keratin)。
组织学与胚胎学:11皮肤

stratum basale:生发层
2、棘层
stratum spinosum
3、颗粒层
stratum granulosum
4、透明层
stratum lucidum
5、角质层
stratum corneum
4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1、黑素细胞 melanocyte:
5
2、郎格汉斯细胞 Langerhans cell
第11章 皮 肤
Skin
1
组成: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功能:阻挡异物和病原体侵入,防止体液丢失, 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对调节体温也起 重要作用
2
一、表皮 epidermis:
表皮细胞分类
角质形成细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
黑素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
3
一、表皮 epidermis: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从深到浅分五层 1、基底层
11
复习思考题: 填空题: 1、皮肤由 和 组成,借 与深层组织相连。 2、组成表皮的两类细胞包括 和 。
名词解释: 真皮乳头、立毛肌、黑素体
问答题: 1、试述表皮的构造、分层。 2、试述汗腺、皮脂腺、毛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12
休息一会儿!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梅克尔细胞 Merkel cell
7
二、真皮 dermis
1、乳头层:
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2、网织层:
较厚的致密结 缔组织
8
四、皮肤的附属器 (一)毛 hair
毛干 毛根 毛球
9
(二)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
10
(三)汗腺 1、外泌汗腺 Eccrine sweat gland 2、顶泌汗腺 Apocrine sweat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件:皮肤

2.脾小体
3
2
1
红髓 1.脾索 2.脾血窦 3.被膜
3
2 1
No.3 胸腺 1.被膜
3.髓质
2.皮质 4.小叶间隔
1 2
3
4
高倍镜: 胸腺小体( )
大小不等,由几层 至十几层扁平的胸 腺上皮细胞呈同心 圆状排列而成,其 外周的细胞较幼稚, 细胞核明显;小体 中央部分的上皮细 胞已退化,细胞核 消失,胞质呈均质 状,染成红色。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官
1
2
←
↑
图2 表皮(手掌皮肤)光镜图
图5 表皮(手掌皮肤)光镜图 (示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图15 真皮乳头层光镜图
毛干
毛根
头
皮
皮脂腺
光
立毛肌
镜
毛囊
图
毛球 毛乳头
←
皮脂腺光镜图
→ ↓
汗腺光镜图
淋巴结 脾脏
胸腺
➢切片观察
No.1 淋巴结
1.被膜 2.小梁 3.皮质
4.皮质淋巴窦 5.髓质
5
1 4 2
3
淋巴结低倍: 1.被膜 2.输入淋巴管 3.淋巴小结
2 1 3
被膜下窦
高倍镜:皮质
小梁周窦
1.淋巴小结 (浅层皮质)
①
2.副皮质区
②
高倍镜:髓质
1.髓索
2.髓窦
3.小梁
2
3 1
No.2 脾脏
1.被膜 2.小梁 3.红髓
3 1
2
白髓
1.动脉周围淋巴鞘 3.中央动脉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1章 皮肤 PPT课件

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
图2 表皮(医学课件 手掌皮)光镜像
5
医学课件 图3 表皮分层和细胞构成模式图
6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1. 基底层(stratum basale)
一层矮柱状基底细胞
胞质嗜碱性(含丰富游离核糖体);
有角蛋白丝(又称张力丝)
基底细胞与相邻细胞间以桥粒相连
分泌部:蟠曲成团位于真皮深层和皮 下组织;腺细胞为一层锥形细胞,淡 染;基底部有肌上皮细胞 导管:两层立方细胞构成 , 弱嗜碱性 分泌汗液,调节体温,湿润皮肤,排 泄废物
图21 汗腺实物图 医学课件
39
图22
医学课件
G 分泌颗粒,BM 基膜,A 轴突,NP 神经板)
24
医学课件 图13 梅克尔细胞电镜像
25
真皮(dermis) 1. 乳头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向表皮凸入,形成真
皮乳头,扩大表皮与真皮的连接面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游离神经末梢;
在手指掌侧的真皮乳头内含较多触觉
小体
图14
医学课件 真皮乳头层光镜像
27
2. 网织层
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有粗大胶原纤维交织
成网,有许多弹性纤维—弹性、韧织(浅筋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
医学课件 图15 真皮网织层光镜像
29
皮肤的附属器
1. 毛
毛干和毛根:为角化的上皮,细胞内
充满角蛋白并含黑素颗粒
角质形成细胞更新周期为3-4周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1. 黑素细胞(melanocyte) 胞体散在于基底细胞间,突起伸入基底细胞 和棘细胞间 HE:胞体圆形,核深染,胞质透明,突起不易 辨认 EM:胞质中有特征性小泡状黑素体(高尔基复 合体)合成黑色素,充满黑色素后,改称黑素 颗粒 黑色素可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
图2 表皮(医学课件 手掌皮)光镜像
5
医学课件 图3 表皮分层和细胞构成模式图
6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1. 基底层(stratum basale)
一层矮柱状基底细胞
胞质嗜碱性(含丰富游离核糖体);
有角蛋白丝(又称张力丝)
基底细胞与相邻细胞间以桥粒相连
分泌部:蟠曲成团位于真皮深层和皮 下组织;腺细胞为一层锥形细胞,淡 染;基底部有肌上皮细胞 导管:两层立方细胞构成 , 弱嗜碱性 分泌汗液,调节体温,湿润皮肤,排 泄废物
图21 汗腺实物图 医学课件
39
图22
医学课件
G 分泌颗粒,BM 基膜,A 轴突,NP 神经板)
24
医学课件 图13 梅克尔细胞电镜像
25
真皮(dermis) 1. 乳头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向表皮凸入,形成真
皮乳头,扩大表皮与真皮的连接面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游离神经末梢;
在手指掌侧的真皮乳头内含较多触觉
小体
图14
医学课件 真皮乳头层光镜像
27
2. 网织层
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有粗大胶原纤维交织
成网,有许多弹性纤维—弹性、韧织(浅筋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
医学课件 图15 真皮网织层光镜像
29
皮肤的附属器
1. 毛
毛干和毛根:为角化的上皮,细胞内
充满角蛋白并含黑素颗粒
角质形成细胞更新周期为3-4周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1. 黑素细胞(melanocyte) 胞体散在于基底细胞间,突起伸入基底细胞 和棘细胞间 HE:胞体圆形,核深染,胞质透明,突起不易 辨认 EM:胞质中有特征性小泡状黑素体(高尔基复 合体)合成黑色素,充满黑色素后,改称黑素 颗粒 黑色素可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
组织学与胚胎学-皮肤PPT

①黑素C(melanocyte): 位于基底层,多分支,突起
EM,核糖体、RER、Golgi
黑素体—含酪aa酶
酪aa
黑色素(黑素颗粒)
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防止表皮深层的C受辐射损伤。
11
黑 素 颗 粒
12
Melanocytes migrate into epidermis from neural crest during embryogene
19
20
21
2、网织层(reticular layer): 致密CT,胶原f束→网,弹性f, 韧性和弹性。有毛囊、皮脂腺、N 汗腺及环层小体等。
三、皮下组织:CT+脂肪组织
22
23
四、皮肤的附属器
(一)、毛(hair): 1、结构:
①毛干: ②毛根:
角化C形成,充满角 蛋白,含黑素颗粒
24
吞噬, 参与类固醇代谢 来源: 血幼单核C
③梅克尔C(Merkel cell):感觉上皮C
感觉C。少,扁平,短指状突起,HE,不易区分, 基底面与感觉N末梢→突触。
15
朗格汉斯细胞
16
17
二、真皮厚度: 0.3mm -3 mm乳头层+网织层
1、乳头层(papillary layer ): 疏松CT,连接,Cap、游离N末梢
角化,LM,嗜酸,均质状,
EM,角蛋白丝束及透明角质
C膜厚、坚固;
C间隙充满膜状物(脂质)。
浅层C脱落→皮屑。
8
表皮 基底层
角质层
角质形成C增殖,分化,脱落
更新周期3-4周
9
问题:表皮分哪几层?
回答时,请注意方向,如由表及 里…
1. 基 2. 棘 3. 颗 4. 透 5. 角
EM,核糖体、RER、Golgi
黑素体—含酪aa酶
酪aa
黑色素(黑素颗粒)
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防止表皮深层的C受辐射损伤。
11
黑 素 颗 粒
12
Melanocytes migrate into epidermis from neural crest during embryogene
19
20
21
2、网织层(reticular layer): 致密CT,胶原f束→网,弹性f, 韧性和弹性。有毛囊、皮脂腺、N 汗腺及环层小体等。
三、皮下组织:CT+脂肪组织
22
23
四、皮肤的附属器
(一)、毛(hair): 1、结构:
①毛干: ②毛根:
角化C形成,充满角 蛋白,含黑素颗粒
24
吞噬, 参与类固醇代谢 来源: 血幼单核C
③梅克尔C(Merkel cell):感觉上皮C
感觉C。少,扁平,短指状突起,HE,不易区分, 基底面与感觉N末梢→突触。
15
朗格汉斯细胞
16
17
二、真皮厚度: 0.3mm -3 mm乳头层+网织层
1、乳头层(papillary layer ): 疏松CT,连接,Cap、游离N末梢
角化,LM,嗜酸,均质状,
EM,角蛋白丝束及透明角质
C膜厚、坚固;
C间隙充满膜状物(脂质)。
浅层C脱落→皮屑。
8
表皮 基底层
角质层
角质形成C增殖,分化,脱落
更新周期3-4周
9
问题:表皮分哪几层?
回答时,请注意方向,如由表及 里…
1. 基 2. 棘 3. 颗 4. 透 5. 角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第11章 皮肤

基底层
◆一层矮柱状细胞, 胞质呈强嗜碱性。 ◆强分裂增生能力, 是表皮的干细胞 。 ◆含角蛋白丝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棘 层
❖4-10层多边形、体 积较大的棘细胞组 成,细胞表面有许 多短小的棘状突起 ❖角蛋白丝束、板 层颗粒。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颗粒层
❖3-5层扁梭形C组成, 核与细胞器开始退化 ; ❖胞质内板层颗粒增多 ❖有大量强嗜碱性的透 明角质颗粒。
第十一章 皮 肤
温州医学院组织胚胎教研室 刘芬
本章重点
1. P110 表皮 2. P113 真皮 3. P114 皮肤的附属器
概 述:
• 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 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 功能:屏障、保护, 参与免疫应答。
一、表皮:皮肤的浅层
•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 表皮分5层 • 角质形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
位置:位于基底层 形态结构:有短指状突起。 功能:可能是一种感觉细胞
乳头层 网织层
二、真 皮
乳头层
紧靠表皮的薄层疏松结 缔组织,向表皮突出形 成真皮乳头。
网织层
厚,致密结缔组织, 纤 维粗密,交织成网,有 环层小体 。
三、皮下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组成,不
属于皮肤。
四、皮肤的附属器:
• 毛,毛囊,立毛肌 • 皮脂腺 • 汗腺 • 指(趾)甲。
肌和汗腺)的光镜结构
1.填空题
1.皮肤由___和_____构成,前者由外向内可分成___、___、 ____、___、_____五层,其中无生命的是_____和____;后 者可分成_______和_____。
2.表皮是_______上皮,由____和___细胞组成,后者包括 _____、_____和____。
◆一层矮柱状细胞, 胞质呈强嗜碱性。 ◆强分裂增生能力, 是表皮的干细胞 。 ◆含角蛋白丝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棘 层
❖4-10层多边形、体 积较大的棘细胞组 成,细胞表面有许 多短小的棘状突起 ❖角蛋白丝束、板 层颗粒。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颗粒层
❖3-5层扁梭形C组成, 核与细胞器开始退化 ; ❖胞质内板层颗粒增多 ❖有大量强嗜碱性的透 明角质颗粒。
第十一章 皮 肤
温州医学院组织胚胎教研室 刘芬
本章重点
1. P110 表皮 2. P113 真皮 3. P114 皮肤的附属器
概 述:
• 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 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 功能:屏障、保护, 参与免疫应答。
一、表皮:皮肤的浅层
•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 表皮分5层 • 角质形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
位置:位于基底层 形态结构:有短指状突起。 功能:可能是一种感觉细胞
乳头层 网织层
二、真 皮
乳头层
紧靠表皮的薄层疏松结 缔组织,向表皮突出形 成真皮乳头。
网织层
厚,致密结缔组织, 纤 维粗密,交织成网,有 环层小体 。
三、皮下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组成,不
属于皮肤。
四、皮肤的附属器:
• 毛,毛囊,立毛肌 • 皮脂腺 • 汗腺 • 指(趾)甲。
肌和汗腺)的光镜结构
1.填空题
1.皮肤由___和_____构成,前者由外向内可分成___、___、 ____、___、_____五层,其中无生命的是_____和____;后 者可分成_______和_____。
2.表皮是_______上皮,由____和___细胞组成,后者包括 _____、_____和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棘层(4~10层棘细胞)
光镜: 细胞较大,呈多边形;胞核较 大,圆形;胞质弱嗜碱性;
电镜:棘状突起(大量的桥粒相 连);游离核糖体较多;较粗的 角蛋白丝;外皮蛋白使细胞膜增 厚;板层颗粒
.
4、透明层
(2~3层扁平细胞)细胞 光镜: 呈强嗜酸性,透明 均质状,折光度高。细胞 界限不清,胞核和细胞器 已消失。 电镜: 结构与角质层相似。
有树枝样突起
电镜:伯贝克颗粒 功能:处理提呈抗原
.
图11-7 郎格汉斯细胞光. 镜图 (ATP酶组化染色)
郞格汉斯细胞
伯贝克颗粒 颗粒呈杆状,中等电子密 度,其一端或中间部可有 电子透明的膨大。
参与郞格汉斯细胞摄取、 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全部 过程。
.
3、梅克尔细胞
位于基底层,扁平 形,有短指状突起伸入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
.
图11-18 汗. 腺光镜图
2)顶泌汗腺(大汗腺)
特点:分泌部管径 粗,管腔大,盘曲 成团。
分泌液较粘稠,内 含蛋白质、脂类等, 经细菌分解后会产 生特别的气味。
.
本章重点
1、皮肤的一般结构 2、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3、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 4、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
.
和非角质形成细胞(散在于角质形 成细 胞间)
.
薄皮
厚皮
.
1、基底层
光镜:矮柱状或立方形;胞 核相对较大,呈圆形,染色 较深;胞质嗜碱性;
电镜:丰富的游离核糖体; 角蛋白丝/张力丝 ;桥粒/ 半桥粒
.
3、颗粒层:
(3~5层梭形细胞 )
光镜:
扁平梭形;强嗜碱性的透 明角质颗粒;
电镜:
核和细胞器见已退化;板 层颗粒增多;透明角质颗 粒无膜包被(呈致密均质 状,角蛋白丝伸入其中 )
.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黑素细胞 郞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
.
1、黑素细胞
散在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 光镜:胞体圆,核深染,胞质透明。
.
人种间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肤色的深 浅主要取决于黑素颗粒的分布、大小、数量和内含 黑色素的多少。
.
2、郎格汉斯细胞
光镜:于棘层浅部;圆 形,胞质清亮;核深染
.
电镜下基底部胞质内含有许多致密核心的小泡。 功能:可能为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
.
二 、真皮
乳头层 网织层
1、乳头层
紧靠表皮的LCT, ,向表 皮突出形成真皮乳头毛细血管 丰富,有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 末梢。
功能:连接,营养,感觉等.
.
触觉小体
.
2、网织层
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 交织成网状,并有许多的弹性纤维,赋予皮肤较大的 弹性和韧性。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环层小体。
.
皮下组织(浅筋膜)
结构:LCT和脂肪组织构成。 功能:连接、缓冲、保温、能量储存等作用。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
三、皮 肤 的 附 属 器
毛 皮脂腺 外泌汗腺 顶泌汗腺 指(趾)甲
.
毛 干 1、毛
毛根
图
11
-
13 头 皮 光 镜 图
.
毛 囊
毛
母
毛 球
质 细 胞
毛乳. 头
上皮性毛囊 结缔组织性毛囊
毛球
.
立 毛 肌
毛 球
.
2、皮脂腺
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开口于毛囊,为泡状腺。
.
3、汗腺
汗腺
(sweat gland) 为单曲管状腺
部位:真皮深 部和皮下组织 中。
.
-
图 图 11 12 皮 肤 附 属 器 示 意
.
1)外泌汗腺: 部位:遍布全身皮肤内。 结构: 分泌部由1-2层锥形或 立方形细胞围成。 导管部由两层立方细胞 围成。 功能:分泌汗液(调节 体温、湿润皮肤和排泄 废物等作用)。
.
表皮
(epidermis)
真皮
(dermis)
皮下组织
皮 肤 (skin)
附属器官: 毛 皮脂腺 汗腺 指(趾)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表皮(epidermis) • 为皮肤浅层,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 分为5 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
层,角质层 • 表皮各部薄厚不一致,薄者为4层 • 表皮细胞分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多数)
.
5、角质层(多层扁平角质
细胞)
光镜:嗜酸性均质状,细胞已 完全角化,变得干硬.
电镜:密集粗大的角蛋白丝及 均质状的物质(透明角质颗 粒);外皮蛋白;细胞间隙充 满脂质膜状物;细胞间的桥粒 消失,因而细胞连接松散,脱 落后形成皮屑。
.
❖表皮由基底层到 角质层的结构的变 化,反映了角质形 成细胞增殖、迁移、 逐渐分化为角质细 胞、然后脱落的过 程,与此伴随的是 角蛋白及其他成分 的合成的量与质的 变化。
第11章 皮 肤
赣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况花荣
.
本章重点
1、皮肤的一般结构 2、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3、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 4、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
.
皮肤的结构:
由表皮和真皮构成,有毛发、汗腺、 皮脂腺、指甲等附属器
皮肤的功能:
阻挡外界异物和病原体入侵,防止体 液丢失,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
2、棘层(4~10层棘细胞)
光镜: 细胞较大,呈多边形;胞核较 大,圆形;胞质弱嗜碱性;
电镜:棘状突起(大量的桥粒相 连);游离核糖体较多;较粗的 角蛋白丝;外皮蛋白使细胞膜增 厚;板层颗粒
.
4、透明层
(2~3层扁平细胞)细胞 光镜: 呈强嗜酸性,透明 均质状,折光度高。细胞 界限不清,胞核和细胞器 已消失。 电镜: 结构与角质层相似。
有树枝样突起
电镜:伯贝克颗粒 功能:处理提呈抗原
.
图11-7 郎格汉斯细胞光. 镜图 (ATP酶组化染色)
郞格汉斯细胞
伯贝克颗粒 颗粒呈杆状,中等电子密 度,其一端或中间部可有 电子透明的膨大。
参与郞格汉斯细胞摄取、 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全部 过程。
.
3、梅克尔细胞
位于基底层,扁平 形,有短指状突起伸入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
.
图11-18 汗. 腺光镜图
2)顶泌汗腺(大汗腺)
特点:分泌部管径 粗,管腔大,盘曲 成团。
分泌液较粘稠,内 含蛋白质、脂类等, 经细菌分解后会产 生特别的气味。
.
本章重点
1、皮肤的一般结构 2、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3、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 4、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
.
和非角质形成细胞(散在于角质形 成细 胞间)
.
薄皮
厚皮
.
1、基底层
光镜:矮柱状或立方形;胞 核相对较大,呈圆形,染色 较深;胞质嗜碱性;
电镜:丰富的游离核糖体; 角蛋白丝/张力丝 ;桥粒/ 半桥粒
.
3、颗粒层:
(3~5层梭形细胞 )
光镜:
扁平梭形;强嗜碱性的透 明角质颗粒;
电镜:
核和细胞器见已退化;板 层颗粒增多;透明角质颗 粒无膜包被(呈致密均质 状,角蛋白丝伸入其中 )
.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黑素细胞 郞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
.
1、黑素细胞
散在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 光镜:胞体圆,核深染,胞质透明。
.
人种间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肤色的深 浅主要取决于黑素颗粒的分布、大小、数量和内含 黑色素的多少。
.
2、郎格汉斯细胞
光镜:于棘层浅部;圆 形,胞质清亮;核深染
.
电镜下基底部胞质内含有许多致密核心的小泡。 功能:可能为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
.
二 、真皮
乳头层 网织层
1、乳头层
紧靠表皮的LCT, ,向表 皮突出形成真皮乳头毛细血管 丰富,有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 末梢。
功能:连接,营养,感觉等.
.
触觉小体
.
2、网织层
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 交织成网状,并有许多的弹性纤维,赋予皮肤较大的 弹性和韧性。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环层小体。
.
皮下组织(浅筋膜)
结构:LCT和脂肪组织构成。 功能:连接、缓冲、保温、能量储存等作用。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
三、皮 肤 的 附 属 器
毛 皮脂腺 外泌汗腺 顶泌汗腺 指(趾)甲
.
毛 干 1、毛
毛根
图
11
-
13 头 皮 光 镜 图
.
毛 囊
毛
母
毛 球
质 细 胞
毛乳. 头
上皮性毛囊 结缔组织性毛囊
毛球
.
立 毛 肌
毛 球
.
2、皮脂腺
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开口于毛囊,为泡状腺。
.
3、汗腺
汗腺
(sweat gland) 为单曲管状腺
部位:真皮深 部和皮下组织 中。
.
-
图 图 11 12 皮 肤 附 属 器 示 意
.
1)外泌汗腺: 部位:遍布全身皮肤内。 结构: 分泌部由1-2层锥形或 立方形细胞围成。 导管部由两层立方细胞 围成。 功能:分泌汗液(调节 体温、湿润皮肤和排泄 废物等作用)。
.
表皮
(epidermis)
真皮
(dermis)
皮下组织
皮 肤 (skin)
附属器官: 毛 皮脂腺 汗腺 指(趾)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表皮(epidermis) • 为皮肤浅层,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 分为5 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
层,角质层 • 表皮各部薄厚不一致,薄者为4层 • 表皮细胞分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多数)
.
5、角质层(多层扁平角质
细胞)
光镜:嗜酸性均质状,细胞已 完全角化,变得干硬.
电镜:密集粗大的角蛋白丝及 均质状的物质(透明角质颗 粒);外皮蛋白;细胞间隙充 满脂质膜状物;细胞间的桥粒 消失,因而细胞连接松散,脱 落后形成皮屑。
.
❖表皮由基底层到 角质层的结构的变 化,反映了角质形 成细胞增殖、迁移、 逐渐分化为角质细 胞、然后脱落的过 程,与此伴随的是 角蛋白及其他成分 的合成的量与质的 变化。
第11章 皮 肤
赣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况花荣
.
本章重点
1、皮肤的一般结构 2、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3、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 4、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
.
皮肤的结构:
由表皮和真皮构成,有毛发、汗腺、 皮脂腺、指甲等附属器
皮肤的功能:
阻挡外界异物和病原体入侵,防止体 液丢失,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