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海西家园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特点。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海西家园的基本情况。
(2)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特点。
(3)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展示海西家园的风貌,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西家园概述1. 导入: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范围。
2. 学习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
3. 了解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
第二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景观1. 学习海西家园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
2. 分析海西家园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第三课时:海西家园的农业生产1. 了解海西家园的农业生产条件。
2. 学习海西家园的主要农作物、农业技术。
3. 探讨海西家园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第四课时:海西家园的工业发展1. 了解海西家园的工业现状、产业结构。
2. 学习海西家园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特点。
3. 分析海西家园工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第五课时:海西家园的城市建设1. 学习海西家园的城市布局、主要城市。
2. 了解海西家园的城市建设成就及规划。
3. 讨论海西家园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教学资源1. 地图、图表、图片等教学资料。
2. 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实践活动。
3. 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 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实践活动,了解海西家园的基本情况。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六年级大部分学生通过海西家园的学习,已得到很多知识,了解了我们家乡的天空和大地、山水和草木、风景和人物,都是我们成长的伙伴。
而先辈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建设家园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成为我们的精神营养。
让学生感受他们坚定地信念,体验他们美妙的情怀,学习他们的卓越的品质,了解福建,爱我“海西”,继续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同学上课都争着发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
二、全册教材内容本课程有五部分:“绿色海西”主要体现良好的绿色环境。
这一专题从我省典型的绿色环境入手,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展示富有地方特色的物产和饮食习惯,进而去探究身边的植物,关注身边的森林资源,最后介绍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地质景观。
“蓝色海西”注重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这一专题以我们生活居住的海洋环境作为切入点,追溯悠久的海洋文明历史,追寻海上经济贸易传统,描绘当代海洋生态经济,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最后进入到对海洋文明的赞美和讴歌。
“人文海西”旨在呈现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这一专题首先介绍充满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紧接着介绍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名人,以及他们作为福建文化艺术成就创造者的杰出代表所作出的贡献,最后梳理出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古典人文思想。
“科技海西”旨在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在学习内容方面,我们追寻了福建的科技传统,重点介绍了近代涌现出来的科技名人,描绘了活跃在当代的闽籍科学家的群像。
“无缘海西”立足福建,介绍闽台渊源。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文化相承,商缘相连。
五缘准确地概括了闽台间独特的关系。
三、教材编排特点这两本教材都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并突出了以下特点:1.综合性教材涉及了《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内容,从而使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开放性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海西家园的特点。
(2)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研究海西家园的发展变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教学活动:(1)介绍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特点。
(2)分析海西家园自然环境对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实践与拓展:让学生收集有关海西家园自然环境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第二课时: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如地形、地貌、水系等。
2. 教学活动:(1)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
(2)分析海西家园地理特点对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课时: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历史人物、文化遗产等。
2. 教学活动:(1)介绍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特点。
(2)分析海西家园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 实践与拓展:让学生收集有关海西家园历史文化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第四课时: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产业结构、重点项目等。
2. 教学活动:(1)介绍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特点。
(2)分析海西家园经济发展对居民生活、区域合作的影响。
3. 实践与拓展:让学生调查海西家园的产业发展情况,了解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
第五课时:海西家园的社会事业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海西家园的社会事业建设,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2. 教学活动:(1)介绍海西家园的社会事业特点。
(2)分析海西家园社会事业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
3. 实践与拓展: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社会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改进建议。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西家园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海西家园的认识。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西家园概述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2. 介绍海西家园的行政区划,让学生熟悉家乡的各个乡镇。
第二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气候特点,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
2. 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如地形、地貌、植被等。
第三课时:海西家园的人文景观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民间习俗等。
2. 介绍海西家园的旅游景点,让学生熟悉家乡的著名景点。
第四课时: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主要产业,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2. 介绍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趋势。
第五课时:保护环境,热爱家乡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乡。
2.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家乡的美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海西家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海西家园的基本情况,对海西家园有一定的认识。
2. 学生能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具备一定的地域文化素养。
3.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教学资源1. 海西家园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
2. 实地考察所需器材,如地图、调查表等。
3. 环保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第一章:了解海西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海西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热爱家乡,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热爱家乡的重要性。
第二章:探索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植被等。
2. 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植被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状况。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珍惜和保护家乡的自然资源,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章:感受海西家园的风土人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风土人情,如民俗、传统节日等。
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海西家园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海西家园的风土人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海西家园的风土人情,如民俗、传统节日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点。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重要性。
第四章:探索海西家园的发展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发展变化,如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心和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
2.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海西家园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海西家园的好奇心。
2. 学习新课(30分钟)(1)呈现信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相关信息。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文字,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2)讲解重点:重点讲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
(3)互动探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深入了解海西家园的特点。
比如,为什么海西家园的气候温和湿润?为什么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良好?(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一些与海西家园相关的任务,比如制作海西家园的地图、写一篇关于海西家园的介绍等。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拓展延伸(10分钟)(1)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到海西家园进行观察和体验。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海西家园的特点。
(2)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进一步了解海西家园的相关知识,并写一篇小结或心得体会。
4. 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他们对海西家园的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绿色海西——1、世界公园丹霞美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已建立了许多世界地质公园。
2、了解“中国丹霞”组成,知道“南方悬空寺”的构筑特点,千年古城的泰宁和大金湖景观。
教学重点:知道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课题。
1、自学课文并想一想:A、泰宁这座神奇的城市在哪里?B、泰宁地质遗迹是怎样形成的?“南方悬空寺”构筑有什么特点?大金湖景观怎样?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3、教师总结反馈。
二、自学“南方悬空寺”的部分。
三、学习“相关键接”的部分——《中国丹霞》。
四、师生共同完成练习题:“说一说”和“查查”。
五、总结全文。
2、人间仙境桃源洞教学目标:1、了解永安桃花园“一线天”的奇观,了解徐霞客说的话。
2、了解我国奇特的溶洞。
教学重点:知道桃源洞景观的特点和天鹅洞内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并想一想:桃源洞位于哪里?它有什么景观的特点?它的建筑特点怎样?为什么说桃源洞是人间仙境呢?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3、教师反馈交流讨论的情况。
二、完成“阅读加洞站”——《鳞隐石林》。
三、学习《宁化天鹅洞》。
四、共同完成“查一查”部分。
五、总结全文3、天下奇景白水洋教学目标:1、了解白水洋独特的景观。
2、知道天下奇景的白水洋由三洋组成的,并知道这三羊的景观。
教学重点:知道天下奇景的白水洋的景观——上、中、下。
教学过程:一、师谈话导入课题。
1、学生自学课文,想一想:白水洋那独特奇绝的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它由几洋组成的?每一洋有什么景观?2、学生交流讨论。
3、师讨论反馈。
二、介绍《神奇的地质景观》。
三、介绍《宁德地质公园》。
四、完成练习题:“说一说”和“小调查”。
五、总结全文。
4、东南屋脊黄岗山教学目标:1、知道黄岗山是我国大陆东南第一高峰,也是武夷山脉的主峰,是九曲清溪的源泉头。
2、了解黄岗山是“东南屋脊”,站在“屋脊”就是站在福建和江西两省的边界上。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学计划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
家乡的天空和大地、山水和草本、风景和人物,都是我们成长的伙伴。
让我们了解福建,爱我“海西”,继续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二、教材分析: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
“绿色海西”主要体现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蓝色海西”注重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人文海西”旨在呈现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科技海西”旨在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五缘海西”立足福建,介绍闽台渊源。
三、学情分析:全班有学生32人,男17,女15人。
外来工7人,留守孩子1人。
现在的学生在安全、环境方面的认识较少,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认知就更少了。
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这些专业课程。
四、教学目标:1、新时代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存,人类的发展,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环保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的简单知识,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
2、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3、通过感知传统文化感悟民族精神。
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五、教学重难点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福建,爱我“海西”,继续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六、教学措施: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学计
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
家乡的天空和大地、山水和草本、风景和人物,都是我们成长的伙伴。
让我们了解福建,爱我“海西”,继续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二、教材分析:
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
“绿色海西”主要体现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蓝色海西”注重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人文海西”旨在呈现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科技海西”旨在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五缘海西”立足福建,介绍闽台渊源。
三、学情分析:
全班有学生32人,男17,女15人。
外来工7人,留守孩子1人。
现在的学生在安全、环境方面的认识较少,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认知就更少了。
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这些专业课程。
四、教学目标:
1、新时代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存,人类的发展,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环保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的简单知识,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
2、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3、通过感知传统文化感悟民族精神。
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五、教学重难点
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福建,爱我“海西”,继续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六、教学措施: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7、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时空。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
8、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
七、培优补差
1、由课代表每次课前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相关书籍,课前收集资料)是否带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挑选几个学生单独辅导有困难的男生,男生的作业上交习惯不好,专门请同桌督促作业的上交,并由课代表每次反馈检查情况。
3、课外形成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调查作业。
总之,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安全、环境、传统文化的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
课
时安排
备注
19.1-9.5 1.美丽的蝴蝶皇后1
29.6-9.12 2.珍稀植物活化石1
39.13-9.19 3.华南虎踪梅花山中秋节假一天49.20-9.26 4.基因宝库万木林
59.27-10.3 5.十佳海岛大嵛山假三天610.4-10.10 6.海底古森林遗迹
7
10.11-
10.17
7.海岛丰碑谷文昌
8
10.18-
10.24
8.海岸护卫红树林
9
10.25-
10.31
9专业词人柳永
1 011.1-11.7
10.书法大家蔡襄
1 111.8-11.14
11.一代画圣黄圣
1 2
11.15-
11.21
12.史学名家郑樵
1 3
11.22-
11.28
13.万婴之母林巧稚
1 411.29-12.5
14.数学奇才陈浸景润
1 512.6-12.12
15.科学先驱高士奇
1 6
12.13-
12.19
16.闽台古文明摇篮
1 7
12.20-
12.26
17.闽台茶缘同根生
1 812.27-1.2
18.两岸五缘博览情元假1天
1
9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