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归纳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知识点
实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指可以用数字表示的所有数。

实数由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组成。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而无理数则不能表示成有理数的形式,如圆周率π、自然对数的底数e等。

在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中,我们将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包括实数的分类、实数的运算、实数的比较等。

一、实数的分类
1.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正分数、负分数和整数。

2.无理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成有理数的形式的数,它们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根号下无理数等。

二、实数的运算
1.加法:实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减法:实数的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即a-b=a+(-b)。

3.乘法:实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除法:实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乘法,即a÷b=a×(1/b),其中b≠0。

5.乘方:实数的乘方表示数的自我乘积,即a的n次幂表示为an。

三、实数的比较
1.正数比较大小:正数比较大小时,数值越大的数越大。

2.负数比较大小:负数比较大小时,数值越小的数越大。

3.正数和负数比较大小:正数比负数大。

4.零和正数、负数比较大小:零比负数大,比正数小。

5.一般实数比较大小:需要将实数转化成同一种形式再比较大小。

以上就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知识点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学习实数时,我们需要多做练习,多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实数的相关知识。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一、实数的定义实数包括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例如分数和整数。

无理数则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它们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例如π和√2。

二、实数的性质1. 有序性:实数具有大小顺序,可以比较大小。

2. 封闭性: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除数不为零)都是封闭的。

3. 完备性:任何实数序列都有极限,即可以找到一个实数作为该序列的极限值。

三、实数的分类1. 正实数:大于零的实数。

2. 负实数:小于零的实数。

3.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特殊实数。

4. 整数:分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5. 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6.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和√2。

四、实数的运算1. 加法:两个实数相加,和的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数决定,同号实数相加保持符号,异号实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 减法:减去一个实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 乘法:两个正实数相乘得正,两个负实数相乘得正,正实数与负实数相乘得负。

4. 除法:除以一个非零实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五、实数的比较1. 正实数都大于零、负实数和零。

2. 负实数都小于零、正实数和零。

3. 两个负实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六、实数的近似表示1. 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最高位开始,到最低位的所有数字(包括零)都是有效数字。

2. 四舍五入:根据要求保留的位数,对下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3. 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

七、实数的应用1. 测量和计数:在物理、化学、经济学等领域中,实数用于表示测量结果和统计数据。

2. 几何图形的计算:实数在计算面积、体积等几何属性时非常重要。

3. 工程和科学计算: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实数是进行精确计算的基础。

八、实数的图形表示1. 坐标轴:实数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1、实数的概念及分类①实数的分类②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 ,3 √2等;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π/?+8等;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等2、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①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②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a|≥0。

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③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0没有倒数。

④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⑤估算3、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①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0的算术平方根是0。

②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0 ; a≥0③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 3 √a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七年级数学下重点概念整理(实数)

七年级数学下重点概念整理(实数)
6.1 实数
一、无理数
1.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判断方法 (1)根据定义判断 (2)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可以看作是分母为 1 的分数,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 数的形工,而无理数则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定是无理数。 4.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时,不要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判断。 二、实数
1.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分类: (1)根据定义分: 实数 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1,2,3------
0 负整数:-1,-2,-3-----分数 正整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整数
无理数 正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根据正负之分: 实数 正实数 正有理数
正无理数
0 负实数 负有理数
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2.实数的大小比较 (1)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2)正实数大于 0,负实数小于 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比较,绝对值 大的反而小。
四、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6.1 实数
1.相反数 如果 a 表示任何一个实数,那么-a 就是 a 的相反数,a 与-a 互为相反数; 0 的相反数是 0. 2.绝对值 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
系 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点与之对应,但是,数轴上的点并不是
都表示有理数,无理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由此可见,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并
不是连续的,只有将有理数、无理数合在一起,才能填满整个数轴,所以实数与数轴上
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1. 实数的概念:- 自然数:正整数,即1、2、3、4...-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即...-3、-2、-1、0、1、2、3...-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值的数,分为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比值的数,如π(圆周率)、√2(根号2)等。

2. 实数之间的关系:- 实数的比较: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b,可以比较大小,满足:- a > b:表示a大于b;- a < b:表示a小于b;- a = b:表示a等于b。

- 实数的加法和减法: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b,可以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满足: - 加法:a + b = b + a;- 减法:a - b ≠ b - a(减法不满足交换律)。

- 实数的乘法和除法: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b,可以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满足: - 乘法:a × b = b × a;- 除法:a ÷ b ≠ b ÷ a(除法不满足交换律)。

- 实数的绝对值:对于任意实数a,可以求出其绝对值,表示为|a|,满足:- 当a ≥ 0时,|a| = a;- 当a < 0时,|a| = -a。

3. 实数的运算性质:- 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实数a、b、c,满足:- 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 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对于任意三个实数a、b、c,满足:- 加法的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 乘法的分配律:(a + b) × c = a × c + b × c。

- 加法的单位元和逆元:对于任意实数a,存在0使得:- 加法的单位元:a + 0 = a;- 加法的逆元:存在一个实数-b,满足a + (-b) = 0。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实数的分类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实数的分类知识点整理

实数的分类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本身并不难,同学们只要明白无理数、实数、绝对值的概念,再做适当练习题就能完全掌握。

我们要注意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无理数(1)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小数叫做无理数;注意:它必须满足“无限”以及“不循环”这两个条件。

在初中阶段,无理数的表现形式主要包含下列几种:(1)特殊意义的数,如:圆周率以及含有圆周率的一些数;(2)开方开不尽的数,如:根号2,根号3等;(3)特殊结构的数:如:2.010 010 001 000 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等。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如:根号9等;无理数也不一定带根号,如:圆周率2、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1)有理数指的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而无理数则不能写成分数形式。

3、实数(1)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在实数中,没有最大的实数,也没有最小的实数;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0,最大的负整数是-1.(2)实数的性质:实数a的相反数是-a;实数a的倒数是1/a(a≠0);实数a的绝对值它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注意: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比如|5|表示的是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为5的所有点,即有两个:-5,5,这两点到原点的距离都为5,所以|±5|=5.(3)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实数的大小比较的法则跟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相同:即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就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

对于一些带根号的无理数,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平方或者立方的大小。

(4)实数的运算:在实数范围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运算。

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与有理数的一致。

三、经验之谈:本节考得最多的是无理数的概念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题型分类归纳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题型分类归纳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实数》知识点比较:类型一:求值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 (2)49(3)1—(4)0.0025 (5)0 (6)2 (7)-664 16例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 100 ( 2) 49( 3) 1 — (4)0.0025(5) 0 (6) 2 (7)-6 264 16 例3、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 1000 (2)2( 3)102 - (4) 0.001 (5) 0 (6) 2 (7)-6 327 27类型二:化简求值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4) - .、252 - 242 = (5) -3 -27 =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5 - 42(-2)2类型三: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 、 被开方数的非负性a 0 例1、 下列各式中,有意义的有哪些? J I *2V -6 76J ( 6)2』-6 薦 Ja? ^'|a |例2、若下列各式有意义,在后面横线上写出 x 的取值范围 (1) Jx (2) J5-x 例3、若x 、y 都是实数,且y .x 3 、3 x 8,求x 3y 的立方根。

. 、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a例4、 (1) ■ a 1 2的最小值是,此时a 的取值是 。

(2) 2.厂的最大值是 _____________ ,此时a 的取值是 _____ <(2)169■. 256(3). 0.0196 = (6) 3 729 3 512 =(2) 0.0001 .. 104 (-6)2 . 0.22例5、若J2x 1 y 3 0,求(x y )2的值例6已知2(x 2)2 3. 3y2—27 0,求(x y)2的平方根。

类型四、算术平方根: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每移动两位,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

立方根: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每移动三位,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 移动一位。

七年级下册实数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问题

七年级下册实数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问题

七年级下册实数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问题一、知识点总结1. 实数的定义:实数是指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

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而无理数指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数。

2. 实数的分类:- 正数:大于零的实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 负数:小于零的实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 零:不大于零也不小于零的实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

3. 实数的比较:可以利用大小关系符号(>、<、≥、≤、=)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4. 实数的运算:- 加法:实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利用数轴理解实数的加法。

- 减法:实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即a - b = a + (-b)。

- 乘法:实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利用数轴理解实数的乘法。

- 除法:实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即a ÷b = a ×(1/b)。

5. 实数的绝对值:实数a的绝对值是其到零点的距离,表示为|a|。

非负实数的绝对值即为其本身,而负数的绝对值为其相反数。

6. 实数的分数形式和小数形式相互转化:分数形式可以转化为小数形式,小数形式也可以转化为分数形式。

二、常见问题1. 如何判断一个实数是正数、负数还是零?- 如果一个实数大于零,则它是正数。

- 如果一个实数小于零,则它是负数。

- 如果一个实数等于零,则它是零。

2. 实数的加法和减法有哪些特点?- 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 + b = b + a,(a + b) + c = a + (b + c)。

- 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即a - b = a + (-b)。

3. 实数的乘法和除法有哪些特点?- 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 × b = b × a,(a × b) × c = a ×(b × c)。

- 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即a ÷ b = a × (1/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数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基础知识
1.算术平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记为a ”,a 叫做被开方数。

(2)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3)性质:算术平方根a 具有双重非负性:
①被开方数a 是非负数,即a ≥0.
②算术平方根a 本身是非负数,即a ≥0。

也就是说, 任何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正数,
0的算术平方根是( 0 ),
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2.平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或二次方根
(2)非负数a 的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a ±
(3)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0 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 。

负数没有平方根。

说明:平方根有三种表示形式:±a ,a ,-a ,它们的意义分别是:非负数a 的平方根,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非负数a 的负平方根。

要特别注意: a ≠±a 。

3.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定义不同算术平方根要求是正数
②个数不同平方根有2个,算术平方根1个 ③表示方法不同:算术平方根为a ,平方根为±a
联系:①具有包含关系:算术平方根平方根⊇
②存在条件相同:0≥a
③0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是0。

4.a 2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a (a ≥0)
2a =│a │=
-a (a<0)
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得:2)(a =a (a ≥0)
5.立方根
(1) 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2) 数a 的立方根的表示方法:3a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之间的关系:互为相反数
(4) 两个重要的公式 为任何数)
为任何数)a a a a a (()3(3333== 6.开方运算:
(1)定义:
①开平方运算: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②开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2)平方与开平方是互逆关系,故在运算结果中可以相互检验。

7.无理数的定义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8.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
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有理数和无理数区别之根本是有限及无限循环和无限不循环。

有理数可以化成分数,无理数不能化成分数。

9.常见的无理数类型
(1)一般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1.41421356¨···
(2)看似循环而实际不循环的小数,如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

(3)有特定意义的数,如:π=3.14159265···
(4)开方开不尽的数。

如:35
,3。

10.实数
(1)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分类按定义
正整数
整数 0
负整数
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正分数
实数分数
负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按大小正实数
实数零
负实数
(3)实数的有关性质
①a与b互为相反数〈=〉a+b=0
②a与b互为倒数〈=〉ab=1
③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a≥0
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即a=a
⑤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零没有倒数.
⑥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4)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实数的大小比较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实数中的非负数及其性质
在实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
我们已经学过的非负数有如下三种形式
①任何一个实数a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a≥0
②任何一个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即2a≥0;
③任何一个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a≥0
非负数有以下性质
①非负数有最小值零
②有限个非负数之和仍然是非负数
③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