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第一章写作、写作学、写作课一、问答题:1.什么是写作?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

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

写作时,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固定化、外物化、形式化,形成一种有物有序的东西——文章。

2.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1)、写作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说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殷周以前,没有文字的洪荒时代,人们‚口耳相传‛、‚声气相求‛、‚结绳明。

(2)、社会生活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说人有七情六欲,都是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发。

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物的感触,因遭逢际遇的困扰,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怀,才有强烈的写作欲望。

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作者无感无会生活与写作活动,一个催生,一个反映,互为因果,两不分离。

(3)、社会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

写作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没有社会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

列宁也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不可能写出文章。

(4)、社会生活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写作的主体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此时代此环境的作家在选材、立意、写作形式,运用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彼时代、彼环境的作家都不同。

有人曾给老舍说,让他与山西的赵树理换一下,老舍说,那我就完了。

(5)、社会生活影响读者的品评意向,从而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

读者是写作的受体。

他们的世界观、文章观、审美情趣、阅读倾向都受其所处的社会生活在这里,读者的意见是基于现阶段人们对文章与文学的不同观念并反馈给作者的,尽管作者作了解释,也说明他对读者的意见有所关注。

(6)、社会生活能帮助作者克服主观偏见。

列夫〃托尔斯泰在开始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把安娜构思成一个坏女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启迪,他断然改变了最初的构想,把安娜描绘成一个正面的带有复杂性格的上层俄罗斯妇女形象,充分体现了生活(7)、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余德保1.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予以论述。

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内容和材料两个方面的内容。

材料的涵义:材料是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材料是准确地表达思想的支柱。

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思想的涵义:即指通过文本写作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

提炼思想的途径:其一,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文本思想的要求:1.文本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

2.如何理解从广义的材料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之前,广博、深入的原始材料的搜集和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从狭义的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之中,善于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使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的支柱这样的理论观点。

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进行分析论述(略)3.简要说明狭义的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

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4.具体说明提炼文章思想的几个基本途径。

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国家开放大学答案基础写作课程形考任务1

国家开放大学答案基础写作课程形考任务1

一、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答: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字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

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

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三、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

“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

中国的“天”,与国外的“天”,是一样的,“谢”的情怀也是一样的。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谢天”的进一步阐释。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答案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答案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内容和材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材料的涵义:材料是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二、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材料是准确地表达思想的支柱。

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四、思想的涵义:即指通过文本写作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

五、提炼思想的途径:其一、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磨合阶段是与自己的阅历。

经验磨合,去增加自己的实力,寻找真谛。

去和自己作斗争,和自己新的理念新的思想作斗争,一旦磨合成功。

你就会越来越成熟,思想就会与时俱进,富有哲理。

提炼与磨合的差别就在于提炼是旧思想的演变,而磨合是不断成熟的标志。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答:读了台湾作家陈之藩的散文<<谢天>>有很多感想,这篇散文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散文。

作者从生活琐事入手,娓娓道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的认知。

而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对一些人物的言行描述,披露自己的心路历程,印证自己思想的升华。

从而产生一种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读后感到收获颇丰。

国开电大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答案见后几页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开始阅读
◆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
答案: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基础写作》电大形考任务一附答案

《基础写作》电大形考任务一附答案

《基础写作》电⼤形考任务⼀附答案⼀、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

A.在写作之前,⼴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B.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柱。

C.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正确答案:C 满分:5 得分:52.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 个体性B. 实践性C. 创造性D. 通变律正确答案:C 满分:5 得分:53.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体⼼灵对写作客体的⼀种对象性限定,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灵对写作意义的⼀种⽣⽓灌注,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灵对写作载体的匠⼼独运,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个体性B. 实践性C. 创造性D. 通变律正确答案:A 满分:5 得分:5以下哪⼀项不属于写作的特殊属性()。

A.化⽣性特征B. 书⾯性特征C. 参与性特征D. 交流性特征正确答案:C 满分:5 得分:55.⽣活实践是确⽴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的唯⼀途径,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个体性B. 实践性C. 创造性D. 通变律正确答案:B 满分:5 得分:5写作应遵循⽂有⼤法,⽆定法;字字古有,⾔⾔古⽆,体现的是()的写作基本规律。

A.B.C.⼆、多项选择题(共 4 道试题,共20 分。

)1.⼴义材料的选择要求包括()。

A. 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B.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C.应当选择新颖⽣动的材料D.应当选择⼤家⽿熟能详的材料正确答案:ABC 满分:5 得分:5 2.对材料进⾏分析的⽅法主要有以下⼏种类型()。

B. 阶段分析C. 层次分析D. 逻辑分析正确答案:ABC 满分:5 得分:5 3.写作思想的基本要求包括()A. 真实B. 深刻C. 新颖D. 平常正确答案:ABC 满分:5 得分:5 4.写作思想提炼的基本途径包括()。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第一次1、论文写作中,对资料工作的要求首先是C:广泛搜集2、文学评论要求评论者研究评论对象,研究作家作品,这就是C:知人论世3、短论要求问题抓得准,这就是它的A:针对性的特点4、以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的言行、事迹…思想作为报道中心的通讯,称之为B:人物通讯5、意义段,逻辑段,是指文章的(D:层次)6、读后感写作的基本任务是D:剖文析理7、形式上以空两格分行的段落,是(C:自然段)8、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是(B:文章灵魂)9、行文中前后照应指(C:远近照应)。

10、材料生动的特点是(A:具体形象)。

第二次1、《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2、《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3、《唐山大地震》的作者是钱刚4、《中国姑娘》的作者是鲁光5、《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6、《谢谢》的作者张晓风7、《波可小姐》的作者星新一8、《致橡树》的作者舒婷9、《再忆萧珊》的作者巴金10《大学时代读的书》的作者林非第三次1 写作的特殊规律,是指在写作活动中的某个因素、某个方面的特定范围之内起作用的具体规律。

V2 描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简要描写和详细描写的两种。

前者通常称为"工笔”,后者通常称为"白猫”。

X3 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经。

V4 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

V5 第三人称叙述,我们称为主观叙述。

X6 在文学写作中,其文本思想往往被称作主题。

V7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中推论出个别事理的一种论证结构方式。

V8 常见的照应方式主要有:首尾照应、照应标题和行文中的前后照应。

V9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而不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

X10 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V第四次一、阅读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材料的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2、在下列材料中找出主题句。

3、本段文章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职业和事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写作: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过程。

2. 主题句:一篇文章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通常出现在段落开头。

3. 逻辑连贯性:文章段落之间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结构清晰有序。

4. 描述: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人物或场景,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的描写。

5. 议论文:通过提出观点、论证论据和反驳对方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文章。

二、填空题:1. 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主题、材料、结构2.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答案:形式与内容3.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连接词。

答案: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递进连词4.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模糊词语。

答案:模棱两可的词语、歧义词语5. 为了提高写作的质量,可以多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练习。

答案:模仿写作、创新写作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B. 材料C. 结构D. 图片答案:D2.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哪个方面?A.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分离C. 形式与内容的矛盾D. 形式与内容的无关性答案:A3.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以下哪种连接词?A. 并列连词B. 转折连词C. 递进连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以下哪种词语?A. 模棱两可的词语B. 歧义词语C. 具体明确的词语D. 生动形象的词语答案:BA. 模仿写作B. 创新写作C. 机械写作D. 随意写作答案:A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句B. 逻辑连贯性C. 描述能力D. 语法正确性答案:D2.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以下哪些连接词?A. 并列连词B. 转折连词C. 递进连词D. 因果关系连词答案:A、B、C、D3.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以下哪些词语?A. 模棱两可的词语B. 歧义词语C. 具体明确的词语D. 生动形象的词语答案:A、BA. 模仿写作B. 创新写作C. 机械写作D. 随意写作答案:A、B5. 下列哪个选项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A. 引言-论点-论据-结论B. 引言-论据-论点-结论C. 论点-引言-论据-结论D. 论据-引言-论点-结论答案:A五、判断题:1. 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材料和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余德保1.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予以论述。

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内容和材料两个方面的内容。

材料的涵义:材料是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材料是准确地表达思想的支柱。

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思想的涵义:即指通过文本写作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

提炼思想的途径:其一,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文本思想的要求:1.文本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

2.如何理解从广义的材料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之前,广博、深入的原始材料的搜集和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从狭义的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之中,善于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使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的支柱这样的理论观点。

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进行分析论述(略)3.简要说明狭义的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

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4.具体说明提炼文章思想的几个基本途径。

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基础写作》作业2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余德保1.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命题?文本的结构安排,处于使写作实现由“隐”到“显”的中介转化的地位。

它上承写作者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内在思考,经过一系列的结构化处理,使其与书面语言表达的本质要求“接轨”,从而下启书面语言表达意义上的“写”的过程。

结构的原则(一)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二)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达需要。

(三)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结构的艺术方法结构的艺术方法主要包括“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等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主要有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

2.文章写作结构安排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请予以说明。

结构的原则包括:(一)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

如:记叙类的文体的结构方式一般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议论类文体写作的基本结构方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类文体为或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的条理性,这些都是从符合人类的思维角度去考虑的,(二)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达需要。

(三)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3.文章的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选择其中的完整匀称或错综变化等基本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

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这个原则包括三个要点:(一)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对其完整性要求,首先体现在文本结构安排的必要环节齐备,其次体现在各个环节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内在统一性,最后,文本结构完整性还体现在结构安排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有恰当而巧妙的过渡与照应以使其衔接紧密,从形式上为文本结构的整体感的形成提供保障。

(二)结构安排应当周密缜密。

(三)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分析略)4. 阅读19世纪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智利地震》,谈谈你对小说结构安排的一些感受。

如:小说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小说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这篇文章虽不长,但其故事是完整的)第二,小说描写了具体、真实的环境。

第三,小说塑造了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

(在分析中可对文章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作简要分析)此题较灵活,可从文章的总体上谈,也可以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基础写作》作业3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余德保1.文章结构安排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哪些方面,就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予以具体阐述。

如:选择段落与层次这个角度,就要求首先对段落与层次的含义作解释,然后就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作具体阐述。

最后还要谈谈层次安排的方式。

层次安排的基本原则:一是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二是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

段落划分的两条基本要求:单一而完整,长度要适度。

层次安排的方式有: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和纵横交错的关系。

当然文体不同,结构安排的方式又有所不同。

注:答题时应举例或阐述。

2.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文”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命题?如:言之有文中可以从书面语言的表达特征和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方面去理解。

(一)书面语言的表达的基本特征:1.准确(1)要注意辨析词义;(2)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3)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2.畅达(1)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2)正确选用适当的句式;3.简洁(1)要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东西来写;(2)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

(二)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1.声韵美与辞藻美;2.感性美与理性美;3.朴素美与华丽美。

注:答题时应举例或阐述。

3.叙述的方式主要有详叙、略叙、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等,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谈谈其基本的写作要求。

如:倒叙法,首先要解释什么是倒叙,然后再说在倒叙中应注意的问题。

倒叙:就是反事件结尾,或是事件中的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先讲,然后再回头按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应注意的问题:1.处理好由倒叙引入顺序时的衔接与转换。

2.处理好倒叙部分在顺叙过程中的照应关系。

3.倒叙的运用一定要从表达内容的实际出发。

注意:其它几种叙述技法也采用同样的方法。

4.写作中描写的表现类型主要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三种,选择其中的一种谈谈其基本的写作要求。

如:人物描写它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言语描写。

肖像描写:要通过对人物外貌中能够体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的描写来“以形传神”使所写的人物“形神兼备”。

行动描写是通过人物怎么做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心理描写重在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的复杂性、丰富性,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

言语描写一是通过“言为心声”的途径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二是借助人物的言语特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色。

景物描写与场面描写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

《基础写作》作业4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余德保1.要想较好地运用说明方式达到写作目的,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写作者在运用说明方式时,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1.说明的内容必须科学;2.说明的过程要有条理;3.说明的语言要准确简洁。

2.议论的“三要素”是什么?简要说说议论类型中驳论方法的“单刀直入”法。

议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单刀直入”法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观点。

它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

二是采用“归谬法”,即将对方论点加以合乎逻辑的引申,使之得出荒谬的结果,从而不攻自破。

答题思路:应在答出要点的基础上,作适当的阐述,或举出驳论方法中“单刀直入”法的一些具体运用。

3.什么是“描写抒情”,它与一般描写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举例说明。

描写抒情即通常所说的“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

它与一般描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表现目的不在于客观地描绘出事物的自然形态来,而是在表现过程中突出写作者的主观感受,使描写对象融合于写作者的主观感受之中,达到一种“情景交融”、主客不分的化境,从而使描写成为一种抒情的手段。

注意:应举出实例,在诗歌和散文中这类例子很多。

4.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等不同的方面,对下面这篇例文进行简要分析。

“都江堰”余秋雨此题的要求内容较为空泛,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在答题时可灵活一点,可着重谈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如“言之有物”,是从文章的材料和思想方面来谈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那么本文的思想,包括主题的提炼、文本的思想的要求等都应该有所论述。

其二,还得谈谈本文所选取的材料,文章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从古至今),哪些重要人物来论述说明他的观点。

如从“言之有序”这个角度谈,那就主要涉及文章的结构及其相关内容。

这包括结构安排方面的原则、结构主要的艺术手法以及开头、中间、结尾等段落的组织与安排。

无论从哪个角度谈,都有许多可论述的内容。

如从“言之有文”这个角度谈,又可以谈到文章语言方面的特点,写作表达方式的一些方式和技巧。

总之,这类分析题要在找准相关知识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分析,并且还要紧密结合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