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全在这里了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全在这里了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全在这里了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全在这里了

颈椎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颈椎病尤其亲昧于低头族,很多人为此感到十分困扰,因为它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药方一

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荆芥、防风、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路路通、羌活、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主治:各型颈椎病。

制法: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15×10厘米的布袋内,每袋 150克。

用法:用时将布袋加水煎煮30分钟,稍凉后,热敷于颈部。每

次30分钟,每日2次。

药方二

兔儿散12克,桂枝9克,刘寄奴12克,五灵脂9 克,伸筋草

12克,秦艽12克,红花9克,苏木6克,桑寄生12克,大小蓟克9克,乳香、没药各9克。

主治:各型颈椎病,尤其适用于疼痛剧烈、病史长者。

用法:上药煎好后,将两块毛巾浸泡在药水中,轮流热敷颈部。每天2~3次,每次3 0分钟,每剂药用2天。

药方三

川草乌各9 0克,附子60克,马钱子30克,乳香、没药、当归、姜黄各 60克,川芎、防风、桂枝、元胡各 30克。

主治:各型颈椎病,尤其适用于疼痛剧烈、局部麻木、怕冷明显者。

制法: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15×10厘米的布袋内,每袋 150克。

用法:用时将布袋加水煎煮30分钟,稍凉后,热敷于颈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用3天。

药方四

吴茱萸300克,黄酒50毫升。

主治:各型颈椎病,尤其头痛、颈部疼痛剧烈者。

制法:将药末加黄酒拌匀,入锅中炒热,装入布袋中。

用法:将炒热布袋稍凉后热敷颈部,冷后再炒再敷。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中药湿热敷流程

中药湿热敷操作流程 接到医嘱,转抄(床号,姓名,湿敷部位。如:1号1床,张玲,右侧手背中药湿敷一次)。 查阅病历,对病人进行初次评估(姓名,现病史及主要临床表现,伴随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如:张玲,右侧手背发痒,诊断:右侧手接触性皮炎。生命体征平稳,无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重点注意有无糖尿病史,因为正常湿敷的温度为50-60°,糖尿病病人皮肤耐受性差,要适当降低湿敷温度)。 七步洗手、戴口罩、携带治疗盘(内置有效期内手消和治疗单)→病房。 三核对(床尾卡、床号、姓名、手腕带,如:一床,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请把你的手腕给我看一下)→核对手腕带→手消—解释(患者的病情,操作的方法及目的,不良反应,如:张玲,你的手背不知接触了什么东西出现红肿发痒,医生诊断为接触性皮炎,开了中药湿敷,它是把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只是中药有些发黄,容易在你的皮肤上留下颜色,但此较容易清洗干净,中药是温热的,没有太大的刺激性,你能否接受此项操作,请把你的手给我看一下)→评估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有无破损、皮疹、红肿、清洁度,如不清洁需协助清洁),→手消→询问(患者在以前接触的中药中有无过敏史,对热的耐受性,对温度有无特殊要求,是否需要协助排便)→评估周围环境(环境清洁、明亮、安静、适宜操作)→交待病人(你稍等一下,我准备好用物就来帮你敷药)。 回治疗室,备物:清洁治疗车,治疗盘,弯盘两个(一个弯盘内置镊子两把,纱布两块,另一弯盘内放纱布一块),量杯,水温计、一次性中单,内置药液的药壶,必要时备敷布及大毛巾。检查药液:1床,张玲,外用中药制剂。打开壶盖,倒适量药液于量杯内,用水温计测温度(一般50-60°),将量杯置于治疗车上。 携用物至病房→三核对,解释→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湿敷部位→手消→检查中单有效期,铺于湿敷部位,置弯盘于适当位置,倒药液浸湿纱布,用镊子轻扭纱布以不滴药液为度,轻触患者手背试温,询问患者温度合适吗?将纱布敷贴于患者手背上→核对时间(15-20分),交待(张玲,有特别痒或者疼痛要

颈椎病的民间偏方、中医秘方、验方大全

颈椎病的民间偏方、中医秘方、验方大全 颈椎病的民间偏方、中医秘方、验方大全 2011-8-24 11:3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0| 评论: 0 摘要: 外敷中药治疗颈椎病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颈部外伤、劳损、受寒等因素而诱发。其康复疗法较多,大致有牵引、体育锻炼、物理疗法、西式手法、药物、固定和制动、手术、推拿、针灸和中草药等方法。实践证 ...颈椎病的民间偏方、中医秘方、验方大全 外敷中药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颈部外伤、劳损、受寒等因素而诱发。其康复疗法较多,大致有牵引、体育锻炼、物理疗法、西式手法、药物、固定和制动、手术、推拿、针灸和中草药等方法。实践证明,中药外敷法治疗颈椎病可取得显著效果。 热敷法:药用威灵仙、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黄柏、大黄、赤芍、红花、冰片各等量,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黄酒适量,调至糊状,装入两个棉布袋内,置锅蒸至布袋温度达40度左右,直敷患处,

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药物袋可复使用。 薄贴法:即膏药外贴法。用川乌、草乌、羌活、独活、川芎、秦艽、威灵仙、当归、骨碎补、透骨草、桃仁、红花、细辛、乳香、没药、煅磁石、白芥子、花椒适量,加植物油1000克,按传统熬膏法加热,去渣炼油加铅丹成膏,待温度低于100度时,将穿山甲、沉香适量研为细末,加入膏内即成。用膏药贴穴位或患处。每周换药一次,连结用一个月。 敷贴法:药用制附片、桂枝、麝香、蟾酥成细末调匀,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临床治疗时,如患者体质偏热者加冰片、牡丹皮;偏湿者加苍术、珍珠;血虚者加当归、赤芍;偏肾虚者加黄芪、巴戟各适量研极细末,相兑调匀,外敷患处,每周1~2次。 涂搽法:中药制成煎剂、药酒剂、油剂或软膏等涂搽在患处。如复方马钱药酒:制马钱子、川草马、威灵仙、三七、姜黄、水蛭、乌蛇、冰片等适量,用75%的酒精适量,浸泡5~7天可用,涂搽颈椎部,每日4~6次,连续用1个月。 药枕法:药用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桑枝、葛根、赤芍、桃仁、细辛、补骨脂、川芎、五加皮、荆芥各等量研末,调匀装入布袋,制成枕头使用。 除上述中药外敷外,进行自我按摩晨练法效果也较好。这种方法最好在晨起进行,具体作法如下:

中药热敷法

中药热敷法 热敷法简史 热敷法是用纱布浸吸药液,敷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法。古称溻法。从现有文献看,湿敷(溻)方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该书载:“又丹痈疽始发浸淫进长并少小及擒方”。《刘涓子鬼遗方》称本方为“擒汤方”,并叙述有“令极冷,擒肿上”及温洗疮上,“令恒湿”的冷敷和热敷两种方法。到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已载有数种溻方,如“揄肿方”,“治痈疽始作,肿赤掀热长甚速方”,“升麻揄汤方”,“大黄擒洗方”等,对于具体应用方法也有论述:“故帛四重内汁中”,“故帛两重内汁中”,“擒肿上,干易之,日夜数百度”,“常令湿”。这和现在临床常用的湿敷法是完全一致的。 辩证原则 中药热敷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使用安全、操作简便、近期疗效明显。它主要是通过芗与势力的协同作用。使药物更有效地经皮肤吸收,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中药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药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中药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中药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直达病所,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适用范围 1.各种软组织损伤痛。 2.糖尿病足。 3.急性皮炎、皮肤感染、皮肤溃疡。 4.各种骨科外伤中、后期的疼痛、肿胀等。 禁忌症 1.实症、热证、局部无知觉。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月经期、孕妇禁敷腹部、腰骶部。 3.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 4.出血性疾病。 注意事项 1.敷药包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2.随时观察,防止烫伤,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出现水泡应停止操作,给予适当处 理。 3.布袋、毛巾、塑料布用后清洗消毒备用(或专人专用),一副药可连续使用3-4 天。 4.夏季应防止药物变质,将药包的药物倒入盆内置阴凉处或放入冰箱冷藏。 操作程序 【目的】 1.缓解治疗颈、腰痛,关节痛,脘腹痛等。 2.减轻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血、肿痛(肿痛48小时后)。 【评估】 1.了解患者疾病的主要症状、部位。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下发的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结合我县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科室常见病种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操作规范。各科室必须按照执行。 一、脑病科: 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 针灸治疗(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 熏洗疗法 康复训练 2.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 针灸治疗(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 熏洗疗法 康复训练 3.痴呆: 针灸治疗:采用辨经刺井法,颞三针疗法。 康复疗法 推拿疗法 4.眩晕:

针刺疗法包括体针、耳穴、耳尖放血疗法。 5.头痛(偏头痛): 推拿按摩 针灸治疗: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方法有耳针、电针、腕踝针;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用于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6.假性延髓麻痹: 针刺治疗:可采用项针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体针疗法。 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和言语训练,参照相关诊疗常规进行。 二、急诊科: 1.外感发热: 退热治疗包括针刺退热、刮痧退热、药物擦浴退热。 三、心病科: 1.心悸:包括体针、耳针。 2.病毒性心肌炎:包括体针、耳针。 四、精神科: 1.不寐(失眠): 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热敏灸、浅针疗法等。 中药足浴。

2.郁病(抑郁症): 针灸治疗:体针、耳针、温灸。 理疗 五、肺病科: 1.风温肺病: 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中药保留灌肠、刮痧法、拔罐法、经络刺激法。 2.咳嗽: 针灸治疗 药物敷贴 砭术、刮痧、拔罐疗法 雷火灸、热敏灸、经络刺激法 3.哮病(支气管哮喘):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电磁波疗法、经络刺激法。 六、骨伤科: 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手法:包括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 针灸疗法:针刺法、灸法。 牵引疗法

热敷疗法,流程,考核标准

热敷疗法 热敷炉法是指利用热性药物及物品,敷于体表局部或穴位,给子热剌激,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疗法,如:石块炉法、青盐热敷疗法、鸽粪热敷疗法、热砖疗法、热水疗法,泥土疗法等。 [适应范围] 1.巴达干病、血寒凝结病等患者。 2.不消化病、寒性痞块、痧症、寒性协日乌苏病等患者。 3.肝血迹结、肾寒疼痛及小便不利,赫依性刺痛病等患者。 [禁忌] 1.体质虚弱者、出血倾向者。 2.表皮损伤性疾病、开放性损伤、血栓性静脉炎、浮肿等患者。 3.皮肤知觉障碍者、中毒症患者等。 4.热耐受力差者。 [评估] 1.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患者意识状况、活动能力、心理状况及合作程度。 3.患者主要临证、生命体征、年龄、局部皮肤情况,如颜色、温度及有无硬结、瘀血及开放性伤口等。 4.知觉障碍及对热的耐受程度。 [告知患者] 1.解释热敷疗法的目的、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2.告知患者施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如有烫、热、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物品准备] 1.治疗盘、热敷所用物品或药品。 2.治疗单、消手液,记录本。 [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评估病室环境及患者,做好施疗解释工作。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再次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 3.施疗前告知,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需要施疗的部位,注意保暖。 4.将热敷物品置于施疗部位,每次施疗时间根据患者病情或遵医嘱执行。 5.施疗期间,要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局部皮肤情况,询问有无不适感。 6.施疗后,清洁、消毒物品,医疗垃圾分类处理,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 7.再次核对医嘱,告知惠者注意事项,安抚患者。 8.洗手、记录、签名。 [操作流程] (见下页流程图) (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检查所用物品的完整性。 2.施疗过程中,定期检查局部皮肤变化,如发现皮肤潮红或异常,应立即停止热敷疗法,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3.施疗完毕,嘱咐患者保暖,注意受风着凉,防止感冒。

中药热敷操作流程

中药热敷操作流程 操作前洗手,双人核对医嘱(治疗单与病例核对),XX床,姓名,性别,年龄,治疗部位,中药热敷一次。 携治疗盘、快手消、治疗单于床旁,核对床尾卡。XX床,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请问你今年多少岁,请让我核对一下你的手腕带。你好,我是今天的治疗护士,X女士,你今天感觉怎么样(…部位受伤后疼痛)根据医嘱,今天我要给你做一次中药热敷治疗,请问你以前有做过这项治疗吗?(没有)中药热敷呢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的中药通过特殊的处理之后敷于你的患处,以达到减轻疼痛、消肿的作用,你了解这些后,愿意接受这项治疗吗(愿意)请问你平时对中药过敏吗请问你受伤有多长时间了(前天受伤的)已超过48小时可以热敷,现在我看一下你受伤部位的皮肤好吗(充分暴露患处)评估皮肤:你XX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完整(如不清洁需备温热水、小毛巾)。现在我评估一下你疼痛部位的范围好吗请问这里痛吗这里呢(确定疼痛范围,作标记)。现在我还需评估一下你平时皮肤有没有麻木或感觉减轻的情况,请我这里有感觉吗感觉麻木吗(没有)那这里呢(不麻)请你动一下你的脚趾头,好的。请问你平时有轻微活动就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吗(没有)。好的,一会儿我就将热奄包给你敷在这里可以吗(可以)热敷需要20分钟左右,请我你需要上卫生间吗(不需要)那你休息一下,我去准备用物,马上过来。快手消洗手。评估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适合操作。患者心肺功能良好,无热敷禁忌症,意识清楚,能配合。 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再次核对医嘱及部位。(根据患者受伤部位大小选择合适的热奄包,温度60~70度(用布包好),大毛巾1块、小毛巾1块、一次性中单2张、快手消、治疗单)。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床位卡及手腕带,请问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做治疗了。取舒适体位。先铺一张中单在治疗部位下面,再次核对治疗部位,请你用手试一下这个温度适合吗充分暴露患处后,将热奄包与热敷部位皮肤接触试温度,适合后敷于患处,再铺一张中单保护床单位,最后用大毛巾盖上。 X女士,中药热敷已经给你敷好了,在敷的过程中,如果太烫你承受不了的话,请您把热奄包移开就可以了,如你有什么不适,比如心慌、胸闷、皮肤瘙痒等情况,请你及时按呼叫器,我中途也会过来巡视的。5分钟时间到,询问患者情况,观察热敷部位皮肤情况(皮肤微红,无水泡、无烫伤),你再敷一下,一会儿我再来看你。15分钟已到,再次询问患者情况,皮肤完好,微红,无水泡、无烫伤。撤出热奄包及治疗巾,用小毛巾擦净皮肤,整理衣物及床单位。X女士,中药热敷已经做完了,你感觉疼痛有减轻吗(好一些)那请你注意受伤部位平时不要负重,注意保暖,不要做剧烈运动,尽量卧床休息,30分钟不要外出,避免外感风寒。请问还有什么需要吗有事请按呼叫器。洗手、治疗单上签字。推车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大毛巾清洗后送供应室消毒备用,治疗巾丢医疗垃圾桶,小毛巾清洗消毒备用,包布清洗消毒备用,热奄包按规范处理,擦治疗车,再次洗手,摘口罩,签字。操作完毕。

中药热敷与牵引治疗颈椎病

中药热敷与牵引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此病属祖国医学的“项强”、“血痹”、“眩晕”等范畴,系在肝肾不足、筋骨失养的基础上,又受劳损、风寒湿邪等因素影响,致使筋骨不利,经络阻滞,气血不通,属本虚标实。治疗应补肝肾,强筋骨,祛寒逐湿,活血温经。 治疗方法: 旺草胡蜂醋热敷药物组成:皂荚,大胡蜂,白花蛇,全蝎,蜈蚣,鸡血藤,藏红花、寻骨风,透骨草,海风藤、络石藤、桑寄生、狗脊、醋酸等。 方法:把胡蜂醋倒入干净的器皿中(能浸湿纱布即可,不要倒过多,用过后不能再倒回瓶中),取医用纱布浸入器皿,待纱布完全浸润后捞出挤压至不滴水为准,把药液浸泡过的纱布敷在患处,用热水袋敷在上面(温度以患者皮肤能耐受为适宜),一日3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一疗程。 方中胡蜂可祛湿、活血止痛;白花蛇活血行气、散风止痛,又可通达四肢;全蝎、蜈蚣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效;寻骨风温经止痛;鸡血藤有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的作用; 透骨草、藏红花、行气活血化瘀,醋酸能软坚散结,促进组织对药物的吸收、渗透作用,促进新陈代谢,消除软组织肿胀,减轻炎症渗出,解除血管、神经的压迫症状,调节并增加软组织的适应能力。诸药合用可散寒祛风除湿,经络流通,气血畅通,活血强筋止痛,改善肢体的功能活动。

牵引治疗 具体方法:牵引用最常用的坐位枕颌布带牵引法,并根据颈椎病变部位选取牵引角度:C1~4用0°~10°;C5~6用15°;C6~7用20°;C7至T1用25°~30°,每次牵引30分钟,重量由2~4kg 开始逐渐至10~15kg,以项背部肌适应为度。 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2.5~5mm,从而减轻了髓核的压力和骨刺对软组织、神经根、血管的刺激和压迫症状,又可解除颈项肌痉挛、松解粘连,恢复椎体关节、软组织和神经根血管和解剖位置,改善临床症状。 总之,采用中药热敷、牵引治疗颈椎病,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减轻临床症状,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是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应用。

320例腰腿痛患者中药湿热敷治疗的护理体会

320例腰腿痛患者中药湿热敷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腰腿痛患者中药湿热敷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近3年来应用自拟的中药方湿热敷治疗的3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60例。两个组均行针灸、推拿、火罐、牵引等中医传统治疗。对照组中加中医湿热敷治疗。结果本组320例,疗程最短3d,最长60d。临床治愈156例,显效92例,好转6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7.81%。结论腰腿痛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近年来有年轻化发病趋势,应用自拟的中药方湿热敷治疗,此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 标签::腰腿痛;中药湿热敷;护理 我科室自2010年3月~2013年7月,采用中药热敷治疗腰腿痛3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20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个组均行针灸、推拿、火罐、牵引等中医传统治疗。对照组中加中医湿热敷治疗。治疗组160例中,男性92例,女性68例,年龄12岁~80岁,平均年龄为46岁;对照组160例中,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17岁~83岁,平均年龄为50岁。 1.2方法 1.2.1本科室自拟药方方药由白附100g、独活200 g、羌活200 g、肉桂100 g、三七200 g、白术200 g、茜草50 g、干姜100 g、细辛50 g、花蛇2条组成,以上诸药研磨成粉,加10斤生醋,适量酒煮沸,煮沸后将热敷毛巾投入药液中同煮10min后启用。 1.2.2操作方法取患者俯卧或侧卧位,充分暴露患处。术者戴外层为隔热橡胶的双层手套,用长镊子从锅内夹起毛巾并拧干,抖开摊平,待温度降低至患者可耐受时敷于患处。1~2次/d,30min/次。 1.2.3热敷时间与温度的控制严格控制热敷时间,常规30min/次,疼痛严重患者或患者局部肌肉紧张痉挛可延长至45min。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55℃左右。注意及时更換热敷毛巾(通常每10min更换1次)。临床经验表明[1],热敷温度不应超过55℃,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患者、或首次接受热敷治疗患者,热敷温度则不宜超过50℃,以避免发生烫伤。为避免热敷时散热,保持持续有效的温度,可采取重叠覆盖4~5块热敷毛巾,并于外层包裹塑料布。 1.2.4热敷后的处理热敷操作完毕,应立即擦干药液,叮嘱患者4h内不要用清水洗患处,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药用效果。同时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条件进行

中医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 【用物准备】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 常用药物:青敷膏、金黄膏、伤科消炎膏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4.取下原敷料,以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5.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6.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7.若为肿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一是防止毒邪扩散,起箍毒作用;二是通过药物作用以束毒邪,提脓拔毒。 8.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皮肤过敏者禁用。 2.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3.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以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为宜,不宜完全涂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 4.夏天以蜂蜜、饴糖作赋型剂时,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

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护理体会

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10-08T16:34:50.54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作者:潘冬冰邓秀香黄梦婷 [导读] 2015年8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2例,男30例,女42例,年龄36~72岁。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530022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外敷在治疗颈椎病患者应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在对72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熏蒸及中药外敷为主的物理疗法过程中进行观察并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55例,好转15例,无效2例。结论此方法是中药熏蒸加中药外敷,通过渗透作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发挥药物及物理温热作用而共同起效,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炎性物质分解吸收、促进炎性递质排泄,有利于缓解关节局部症状。通过系统的全程的护理配合,对患者进行观察、评估和分析,使护理措施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中药熏蒸;中药外敷;颈椎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75-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8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2例,男30例,女42例,年龄36~72岁,平均52.5岁,经MRI或CT定性、定位确诊。72例患者经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再辅以推拿、拔罐等物理疗法,痊愈55例,好转15例,无效2例。 1.2临床资料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长期伏案者增多,遭受风寒湿的侵袭,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收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1]。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刺激和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等,引起肩臂痛、眩晕、瘫痪等一系列症状[2]。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疗法。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外敷是我科康复理疗方法之一,经过多年的大量临床观察,证实此治疗疗效确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见效快、疗程短、疗效稳定的特点,患者自觉舒适、无痛苦,深受我科医护人员及广大患者的欢迎。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疾病发作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眩晕、视物不清、耳鸣,重者活动障碍不能起床,甚至于发生猝倒。病人易产生紧张、烦燥、焦虑等心理变化。针对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深入病房主动与患者谈心,及时疏导,主动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及防病知识,对行动不便者给予生活上的照顾,治疗时耐心细致,帮助克服心理障碍,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部分病人对手法治疗存在恐惧怀疑心理,治疗前须向病人解释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必要时可让病人观看他人的治疗过程,消除其恐惧心理后方可施治[3]。 2.2中药薰药 2.2.1主要设备:仪器为HB-4000型中药熏蒸机,可移动式床边熏蒸机。 2.2.2药物组成:当归、红花、炙川乌、草乌、透骨草、秦艽、狗脊、伸筋草、丹参、防风、田七、羌活、独活、骨碎补等中草药 2.2.3薰药方法:将中草药特制成药袋,用清水浸泡30min后,再煮沸20min,待药液浸出后,将中药放入熏蒸机里的熏蒸锅内加热,使其蒸气从薰药机的两个蒸汽孔冒出。协助患者平躺于病床上,将颈肩部皮肤对准熏蒸孔,使中药蒸汽上冲缓缓作用于颈肩部皮肤,持续熏蒸20min。每日可1~2次,14天为1个疗程。薰药温度应以患者体力和耐受力调节,一般为45℃~55℃。 2.2.4薰药护理:治疗前的宣教指导在熏蒸前应做好患者的指导工作,皮肤有外伤、水泡、溃疡、破损不能进行薰药。讲解熏蒸时皮肤的感觉,温度的适宜情况,卧位的姿势,时间上的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作用机制等。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熏蒸前必须先检查熏蒸机及电源的安全性能。提供私密性良好的治疗环境,患者熏蒸时需要暴露患处皮肤,因此,为保护个人隐私,应注意拉好床帘遮挡患者,同时要用大浴巾将患者暴露部位盖好。熏蒸时患者汗毛孔开放,容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护士要将门窗关好,治疗完毕一定要协助患者擦干皮肤、穿好衣服,以免受风着凉,影响治疗效果。温度的控制及护理在熏蒸温度过热会烫伤皮肤,过冷会降低疗效,所以在全程治疗中,护士应随时询问患者皮肤的感觉,因为不同的患者耐热程度不同,对热的敏感性也不同。另外,同一患者长期使用同一温度的刺激对热敏感性也会降低。因此,护士要耐心的帮助患者调节好最佳的温度。特别是熏蒸时蒸汽孔要调好安全距离,一般为15~30cm,否则靠太近上冲蒸汽会烫伤皮肤。 2.2.5消毒隔离的管理及护理制定相应的消毒制度,由于薰药机每天都进行中药熏蒸,工作量大,晚上停止熏蒸时,要及时清洗薰药机,把白天的剩余的中药倒掉,用清水加热熏蒸清洗薰药机,再用空气消毒机消毒1次。患者的用物消毒原则为一人一物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2.6潜在意外发生的观察及处理,注意随时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如出现红、肿、痒或皮疹等药物过敏反应,应停止治疗并通知医生,根据皮肤情况遵医嘱涂抹抗过敏药膏;对于大量出汗的患者,体内的水分丢失过多应嘱患者多饮水,以防止虚脱;如不慎出现烫伤者,应立即停止治疗并给予烧伤药膏涂擦患处。 2.3中药外敷 2.3.1使用器具:自制20cm×40cm、20cm×30cm大小不等的单层袋子和纱布,把膏药均匀涂抹在器具上后盖上纱布,便于外敷。 2.3.2药物组成:乳香、当归、红花、桃仁、苏木、没药、海风藤、桑枝、杜仲、红花、冰片、凡士林等中草药,粉碎过60目筛,用凡士林调成膏状。 2.3.3中药外敷方法:将特制好的中药硬膏外敷于病人患处皮肤,四边以胶布固定好,辅以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20min,距离大于患处15~30cm,避免皮肤烫伤。中药外敷可作用2~4个小时,然后取下药膏擦干净皮肤,可根据病情定次数。 2.3.4敷药护理:讲解敷药的目的、方法,询问药物皮肤过敏史,皮肤有外伤、水泡、溃疡、破损不能进行外敷。询问患者对药膏的耐

十一、冷热疗法

十一、冷热疗法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热疗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B、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C、解除疼痛 D、制止炎症扩散或化脓 E、保暖 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 第2题昏迷病人用热水袋水温不可超过 A、30℃ B、40℃ C、50℃ D、60℃ E、70℃ 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 第3题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禁用热的原因是 A、加重病人疼痛 B、引起局部出血 C、掩盖病人病情 D、造成面部烫伤 E、导致颅内感染 标准答案:E您的答案: 第4题冷疗控制炎症扩散的机制是 A、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B、降低细菌的活力 C、降低神经的兴奋性 D、溶解坏死组织 E、增强免疫功能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 第5题高热病人用乙醇擦浴时冰袋应置于 A、头部 B、枕部 C、颈部 D、腋下 E、足底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 第6题在伤口部位进行热敷时应特别注意

A、在床单上铺橡胶单 B、伤口皮肤周边涂凡士林 C、保持合适水温 D、掌握无菌技术 E、及时更换敷料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 第7题用冷疗可减轻疼痛是因为降低了 A、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B、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C、局部细胞的新陈代谢 D、细菌的活力 E、血液流动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 第8题禁用冷疗的病人 A、烫伤 B、牙痛 C、慢性炎症 D、鼻出血 E、中暑 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 第9题腹部禁用冷是为了防止 A、体温骤降 B、引起腹泻 C、心律失常 D、冻伤 E、心率减慢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 第10题为高热病人乙醇擦浴不正确的做法是 A、乙醇温度为27~37℃ B、禁擦前胸、腹部 C、擦浴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D、擦浴后30min测体温 E、体温低于37℃取下头部冰袋 标准答案:E您的答案: 第11题乙醇擦浴前置冰袋于病人头部的目的是 A、防止脑水肿 B、防止心律失常 C、防止体温继续上升 D、减轻头部充血

中医治疗颈椎病

中医治疗颈椎病五法:每日或隔日中药 外敷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软伤疾病之一,主要是因颈椎间盘退变引起颈椎骨关节、软骨及其周围韧带、肌肉、筋膜等损伤及其继发性改变如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等,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综合征。病理分型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 颈椎病中医病名为“项痹病”。临床证候分以下4型:寒湿痹阻型,症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痰瘀阻络型,症见颈项痛如锥刺,痛势缠绵不休,按之尤甚,痛有定处,夜间加重,伴上肢麻木、头晕、欲呕。舌黯,舌体有少许瘀点,舌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涩或弦滑。气血不足型,症见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脾肾亏虚型,症见颈项酸软胀痛,四肢倦怠乏力,或双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吃力,头晕,耳鸣。舌淡或有齿痕,或舌干红少苔,脉细弱或虚而无力。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要依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瘀则通之,结则散之,寒则热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其具体治法当根据具体辨证结果来确定。寒湿痹阻型,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痰瘀阻络型,治以健脾祛痰,活血通络,疏经止痛。气血不足型,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脾肾亏虚型,治以健脾益肾,温肾壮元。 针刺通络镇痛法 针刺取穴原则以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为主,并配合辨证结果而配合相应穴位。各型颈椎病均应选取颈椎棘突旁的压痛点及圆形或条索状阳性反应点,并配以风池、大椎、肩井、天宗、列缺、中渚、后溪共为主穴,每次选用3~4穴。再根据颈椎病病理分型、辨证结果、循经部位分别选穴。 分型针刺 根据颈椎病的分型,选用不同穴位。神经根型可配患侧大杼、肩髃、天宗、臂臑、三间、外关、养老等穴;椎动脉型可配太阳、头维、百会、四神聪、内关、三阴交、太冲、足三里等穴;交感神经型可配太阳、睛明、球后、翳风、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交信、阴交等穴。 辨证针刺 寒湿痹阻型加风府、风池、合谷、曲池;痰瘀阻络加丰隆、血海、膈俞,温灸脾胃俞;气血不足加肺俞,温灸手、足三里、脾俞;肝肾不足加大杼,温灸肾俞。 循经针刺

中药湿热敷疗法

中药湿热敷疗法 热疗法是一种采用温热的方式来改善局部经络气血的运行,消除风寒湿邪、气血郁滞、痰湿凝滞等病邪,达到邪去正安目的的治疗方法,古代称为熨法。《厘正按摩要术.熨法》曰:“每遇病者食积痰滞,结于胃脘,宜辛开苦降以治之。设误服攻下大剂,正气已伤,积滞未去,此时邪实正虚,无论攻下不可,即消导破耗之剂,并不敢施,惟有用熨法外治。”热敷可以分为湿热敷与干热敷。目前我院已开展的中药湿热敷疗法,有温热肌肤、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解表散寒、祛瘀止痛、调和脏腑等功效。我科在老年病专病专科建设中,积极开展中药热敷疗法,是我科具有较好的中医特色治疗特色手段之一,它在高血压病、糖尿病并末梢神经病变、中风、颈腰椎骨关节病、软织损伤疾病及各种痛证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中药湿热敷的原理及其适应症 中药湿热敷法使药物直中药热敷接透过皮肤,通过经络血脉信息传递,并利用不同药物的性味作用,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并利用适宜温度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药物的强度,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行活血化瘀、运行气血、清营凉血、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新生的功效。中药湿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肢体经络病、各种痛证。 二、中药湿热敷方法 操作时可直接将草药放入大盆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可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用毛巾或纱布蘸取中药液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 三、中药湿热敷的注意事项 中药湿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其次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务必遵医嘱使用。还应注意中药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疗效卓著,但也有不宜中药热敷的疾病,如皮肤破损、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重点询问有无糖尿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重点注意有无糖尿病史,因为正常湿敷的温度为50-60°,糖尿病病人皮肤耐受性差,要适当降低湿敷温度)。 1

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规程

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中药外敷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 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4. 取下原敷料,以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5.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6. 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7. 若为肿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一是防止毒邪扩散,起箍毒作用;二是通过药物作用以束毒邪,提脓拔毒。 8. 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 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皮肤过敏者禁用。 2. 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3. 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以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为宜,不宜完全涂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 4. 夏天以蜂蜜、饴糖作赋型剂时,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

中药外敷方

中药外敷方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外敷:治疗风湿疼痛方剂,姜黄10g、伸筋草10g、透骨草10g、川芎10g、秦艽15g、桂枝15g、细辛5g、防风15g、羌活15g、独活15g、川乌30g、草乌30g、樟脑 10g、小苏打50g、冰片5g把上药研细末,装瓶,用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适量药末50-200g,醋调,敷于患处,布包,同时热敷30-60分钟,每天1一2次,6-15天不愈,放弃此方,此药有毒,禁止内服,同时放于高处,避免儿童玩耍。 1)颈康热敷方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海风藤,乳香,没药,木香各15克,桑枝30克。 用法:炒热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时,每日2~3次。 功效:疏风通络,活血化瘀。适用于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2)透骨托敷剂 药物组成:透骨草 12克,五加皮 15克,五味子 15克,山楂15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炮附子6克,花椒30克。 用法:将上述各药装入布袋内,扎紧,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钟,稍晾凉,托敷于颈背部,每次30分钟,每日托敷2次,每剂药连用4次,一般10日左右即可有明显好转。 功效:治疗颈椎骨质增生,舒筋展筋,缓解肌肉痉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该方能一定程度地改善骨质增生所致的肌肉韧带牵张,周围神经、血管的牵拉、刺激、压迫等病理变化,因此,该药止痛效果明显,关节运动功能也能恢复。 3)增生热敷粉 药物组成:红花,桃仁,松香各6克,当归,生南星,生半夏各12克,生川乌,羌活,独活各9克,白芥子,冰片各3克,细辛,牙皂各45克,樟脑15克。 功效: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于颈椎骨质增生。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炒,热熨患处,凉后继续加热,每次7~8小时,每天1次。 4)伸筋透骨粉 药物组成: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附子,海桐皮,千年健,威灵仙,桂枝,羌活,路路通,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布袋内,每袋150克。用时将布袋加入水中煎煮30分钟,稍凉后,热敷于颈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5)吴茱萸粉 药物组成:吴茱萸300克黄酒50毫升。 用法:将药末加黄酒拌匀,人锅中炒热,装入布袋中。布袋稍凉后热敷颈部,冷后再炒再敷,每次30-60分钟,每日1-3次。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尤其头痛、颈部疼痛剧烈者。 6)防风川芎散

中药湿热敷疗法简介

中药湿热敷疗法简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药湿热敷疗法 热疗法是一种采用温热的方式来改善局部经络气血的运行,消除风寒湿邪、气血郁滞、痰湿凝滞等病邪,达到邪去正安目的的治疗方法,古代称为熨法。《厘正按摩要术.熨法》曰:“每遇病者食积痰滞,结于胃脘,宜辛开苦降以治之。设误服攻下大剂,正气已伤,积滞未去,此时邪实正虚,无论攻下不可,即消导破耗之剂,并不敢施,惟有用熨法外治。”热敷可以分为湿热敷与干热敷。中药湿热敷疗法,有温热肌肤、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解表散寒、祛瘀止痛、调和脏腑等功效。中药热敷疗法具有较好的中医特色治疗特色手段之一,它在高血压病、糖尿病并末梢神经病变、中风、颈腰椎骨关节病、软织损伤疾病及各种痛证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中药湿热敷的原理及其适应症 中药湿热敷法是利用药物及纱布(或者热敷导子)中药热敷透过皮肤,通过经络血脉信息传递,并利用不同药物的性味作用,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并利用适宜温度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药物的强度,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行活血化瘀、运行气血、清营凉血、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新生的功效。中药湿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肢体经络病、各种痛症。 二、中药湿热敷方法 操作时可直接将草药放入热敷装置容器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可配合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取出热敷装置容器内的热敷导子(袋)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 三、中药湿热敷的注意事项

中药外敷方

外敷:治疗风湿疼痛方剂, 姜黄10g、伸筋草10g、透骨草10g、川芎10g、秦艽15g、桂枝15g、细辛5g、防风15g、羌活15g、独活15g、川乌30g、草乌30g、樟脑10g、小苏打50g、冰片5g把上药研细末,装瓶,用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适量药末50-200g,醋调,敷于患处,布包,同时热敷30-60分钟,每天1一2次,6-15天不愈,放弃此方,此药有毒,禁止内服,同时放于高处,避免儿童玩耍。 1)颈康热敷方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海风藤,乳香,没药,木香各15克,桑枝30克。 用法:炒热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时,每日2~3次。 功效:疏风通络,活血化瘀。适用于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2)透骨托敷剂 药物组成:透骨草12克,五加皮15克,五味子15克,山楂15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炮附子6克,花椒30克。 用法:将上述各药装入布袋内,扎紧,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钟,稍晾凉,托敷于颈背部,每次30分钟,每日托敷2次,每剂药连用4次,一般10日左右即可有明显好转。 功效:治疗颈椎骨质增生,舒筋展筋,缓解肌肉痉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该方能一定程度地改善骨质增生所致的肌肉韧带牵张,周围神经、血管的牵拉、刺激、压迫等病理变化,因此,该药止痛效果明显,关节运动功能也能恢复。 3)增生热敷粉 药物组成:红花,桃仁,松香各6克,当归,生南星,生半夏各12克,生川乌,羌活,独活各9克,白芥子,冰片各3克,细辛,牙皂各45克,樟脑15克。 功效: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于颈椎骨质增生。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炒,热熨患处,凉后继续加热,每次7~8小时,每天1次。 4)伸筋透骨粉 药物组成: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附子,海桐皮,千年健,威灵仙,桂枝,羌活,路路通,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布袋内,每袋150克。用时将布袋加入水中煎煮30分钟,稍凉后,热敷于颈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5)吴茱萸粉 药物组成:吴茱萸300克黄酒50毫升。 用法:将药末加黄酒拌匀,人锅中炒热,装入布袋中。布袋稍凉后热敷颈部,冷后再炒再敷,每次30-60分钟,每日1-3次。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尤其头痛、颈部疼痛剧烈者。 6)防风川芎散

中医热敷疗法妙用多

热敷疗法妙用多 热敷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内经》中所述的“熨”法就是热敷法。古代应用热敷的方法很多,如药熨、汤熨、酒熨、铁熨、土熨等。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以加强温通经络,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等作用。 热敷疗法分为药物热敷,药物热敷又分为药包热敷,即将药物在锅内煮熟,用白布或纱布2-4块,包药置于患部或穴位上,一般每次约30分钟,每日1~2次;药液热敷,即将已配好的中药置于药锅内,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弃渣取汁,用2-4块纱布垫,浸泡于药液中,待充分浸泡后,取出挤去多余水分,置于患处,每次30-60分种,每日1—2次;姜、葱、醋热敷,即分别将含有生姜、大葱的水或醋加热,趁热敷于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其次,还有水湿热敷法,即将纱布或毛巾浸泡于热水中5分钟,病人取合适的体位,将毛巾或纱布捞出,拧去多余的水后,敷于患处;一般根据病情确定热敷时间,但不宜时间过长。 在这里补充的是,许多人用盐、沙、米和热水袋等热敷,即将盐、沙、米炒热或将热水装入袋中,敷于患处,也可达到一定的效果。 热敷法对眼部炎症有辅助治疗作用,其目的在于使血管扩张,加强局部营养,消炎、消肿及减轻疼痛。热敷法有敷布法,即将敷布用小毛巾或纱布垫均可。热敷时先把敷布放入水温约45度-55度的热水中湿透或置于锅内煮沸5分钟,用钳子或筷子取出绞干,待温度适宜(以病人能耐受为限)即敷在患眼上,盖上千棉垫或干毛巾保温,每次20分钟。为了保持敷布一定温度,应每2-3分钟更换一次。热敷次数可按病情而定,以每日2-3次为宜。每次热敷后需用干毛巾擦干眼周皮肤。此外,在热敷前,应涂一层凡士林或其它油膏于眼睑及其周围皮肤上,以免皮肤烫伤。一般所用的敷布须经常消毒。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一、仪表:仪表端庄,戴表。 二、核对:核对医嘱。 请老师帮忙核对医嘱: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诊断:湿疹(湿热内蕴型)。医嘱予三黄洗剂中药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医嘱准确,谢谢老师。 三、评估:口述:敲门进病室。携带医嘱执行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王女士您好,我是您责任护士XX,请您说一下名字,我看一下腕带,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执行单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王女士您感觉哪里不舒服?根据您的症状我将遵医嘱为您进行中药湿热敷,使用的药物是三黄洗剂,我刚刚看过您的病例,您既往健康,无过敏史,也不在妊娠期,对热的耐受程度良好,那我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您右手臂有一片红色的皮疹,没有破溃。 四、告知:王女士,您以前做过中药湿热敷吗?那我为您介绍一下,中药湿热敷是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利湿的目的。操作过程中您局部有温热感,操作时间20-30分钟。您需要去卫生间吗?请您稍等,我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五、用物准备:检查手消毒液,口述:检查手消毒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洗手(手背按压取手消毒液,每步不少于5次,时间不少于15秒),戴口罩。物品准备:处置车上层:医嘱执行单、治疗盘、记录单、手消毒液、中药液、湿敷垫(6-8层纱布)、剪刀、水温计、治疗巾、治疗碗、镊子、弯盘、纱布。处置车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口述:药液在有效期内,可

以使用。水温计、治疗碗、镊子、纱布、剪刀、治疗巾,所有物品已检查完毕,符合要求。 六、环境与患者准备 推车至病室 (一)评估病室环境:病室环境整洁,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必要时屏风或围帘遮挡。 (二)为患者取舒适体为,暴露操作部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治疗巾垫于手臂下),您这个体位还可以吗? 七、操作过程 (一)核对医嘱,请说一下您的名字好吗?1床,王红,湿疹(湿热内蕴型),三黄洗剂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 (二)药液,测量温度,口述温度40度(浸湿纱布,拧至不滴水为宜)。(三)现在为您敷药,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适吗? (四)镊子放入回收桶,看表计时。 (五)我会根据您的情况定时过来淋药,我们一会见。 (六)倒药液,测量温度,口述温度40度。 (七)将弯盘置于手臂下,药碗置于患者手臂旁,王女士我来为您淋药,您有什么不适吗?淋药时观察局部皮肤,您的皮肤微红无破溃、水疱,您有痒痛的感觉吗?因为使用的是中药,可能会使皮肤色素沉着,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您不用担心。 (八)洗手,核对,请再说一下您的名字?1床,王红,湿疹(湿热内蕴型),三黄洗剂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 (九)看表时间到,王女士,为您撤去敷料。(用镊子撤敷料,同时撤出弯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