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宗教建筑风格ppt

合集下载

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及演变

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及演变

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及演变艺术设计07-2班李慧15075759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罗马式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1) 建筑结构:罗马式建筑风格继承了古罗马建筑券拱结构,构成筒形或隧道性的拱顶和肋状拱顶.(2) 外部造型:教堂墙壁厚实坚固,只开很小的窗,而且离地面很高,门与窗采用半圆的券拱结构.高耸的塔楼(塔是罗马式建筑的标志)平面布局为拉丁十字,两厅交叉处一般还有高大的穹隆顶.(3) 内部装饰:有大量的浮雕(宗教内容)作装饰.罗马式教堂具有浓厚的宗教肃穆感和压迫感.教堂内部光线幽暗,门廊和柱头装饰雕刻的宗教内容更加强了阴郁和神秘的气氛公元12世纪罗马式建筑样式遍及全欧洲,但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又有其独特的表现.在法国有各种地方学派;德国以形式质朴为特色;英国和西班牙都是接近法国罗马式的;意大利的罗马式发展对西欧建筑样式的发展有巨大影响.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早出现的一种叫“罗马式”,它是由更早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自公元1096年开始的十字军东侵,使欧洲兴起宗教的热潮,封建主对宗教的狂热达到如醉如痴境地,他们全力为自己领地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

而这个时期的其他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成为与教堂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因此在美术史上统称为“罗马式”。

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

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

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

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

欧洲中世纪宗教与建筑

欧洲中世纪宗教与建筑
罗马风建筑特点: 1. 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形成了罗马风结构特点的四分肋骨拱和六分肋骨拱; 2. 教堂平面拉丁十字平面,主轴东西向; 3. 外观沉重,透视门(对哥特式建筑有一定影响)。
墙壁 罗马式建筑的墙壁通常厚度很大,开口部分极少且相对较小,因此显得沉 重封闭,通常为双层壁体。
柱 柱子是罗曼式建筑结构上一个重要的特色,细长柱和附柱也会应用在结构和 装饰上。经常由单块石料凿成的整体柱。
集中统一的空间。大穹顶总高54m两端的半圆形穹顶 和两侧的通廊,扩大了空间,形成十字形平面。穹 顶上的40个肋。每两肋之间有窗,天然光线引入教 堂,增加了宗教气氛。
圣索菲亚大教堂马赛克壁画
圣维达尔教堂 526-547
马赛克的大量应用 辐射形式和中心式布局的对应
平面图:集中式
马赛克
圣马克教堂 1063年 循拜占庭风格,呈希腊十字形,上覆5座半球形圆顶。 教堂正面长51.8米,有5座棱拱型罗马式大门。顶部 有东方式与哥特式尖塔及各种大理石塑像、浮雕与 花形图案。
圣维达莱教堂 马赛克装饰 420年
教堂平面格局大致有三: 集中式(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 巴西利卡式(叙利亚托曼宁教堂) 十字式(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建筑特点:平面中央是圆穹窿顶的集中式平面与十字平面, 空间以穹窿顶为主要构造,外观厚墙与不大的窗子,无柱无廊, 内部装饰华丽,外面装饰朴实。
圣索菲亚大教堂 公元537年 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圆顶,室内无柱。转 为伊斯兰教寺后,便在教堂四角加建四座 拜望塔。
帆拱: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 在四个券的顶点做水平切口,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 部分,称为帆拱。
为了进一步完善集中式形制的外部形象,又在4个 券的顶点高程的水平切口上再砌半圆形穹顶。在进 一步,则先在水平切口上砌一段圆筒形的鼓座,穹 顶砌在鼓座上端。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介绍(23张)PPT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介绍(23张)PPT

米兰大教堂内部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
1.法国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 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 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 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 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 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 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 煌的建筑之一。该教堂 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 祭坛、回廊、门窗等处 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 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 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 名于世。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介绍(23张)PPT
外部的扶壁、塔、墙面 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 分 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 尖顶,整个外形充满着 向天空的升腾感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介绍(23张)PPT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介绍(23张)PPT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介绍(23张)PPT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介绍(23张)PPT
•特点之五“门上的浮雕”
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仿 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
•特点之六“束柱”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 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 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 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 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 十分开阔明亮。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介绍(23张)PPT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介绍(23张)PPT
夜晚的科隆大教堂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介绍(23张)PPT
•总结
“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 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 , 虽然“哥特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 意。但是“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 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 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 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 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十八世纪,英 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 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艺术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艺术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艺术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早出现的一种叫“罗马式”,它是由更早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较后一种称为“哥特式”,它的形式比“罗马式”轻巧而更富于装饰意味,采用很多矢状卷的构造和尖塔式的装饰,以其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控制人们的精神感情。

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中世纪教堂的装饰美术是基督教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教堂的内部布置有大量的宣传基督教教义的装饰壁画、窗玻璃画、浮雕和圆雕。

其共同点是:内容全部是圣经故事和人物用以宣传教义、规劝世人服从神权和容忍上帝对现实世界的一切安排,做一个顺从的“上帝的奴仆”,实际上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仆。

从其形式来看,人物形象是超现实人世的、实际上是解释教义的一种精神符号,表情没有人性,显得呆板僵化,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的圣者气息,在人物神态上有一种静穆的神秘感,有的形象夸张到令人感到恐怖,众多的这类形象布置在教堂内外,从四面八方造成一种令人震慑的非人间的世界。

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这一切更增加了教堂内部的光怪陆离和神秘恐怖,非尘世的特殊效果,达到了基督教征服人心的目的。

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自公元1096年开始的十字军东侵,使欧洲兴起宗教的热潮,封建主对宗教的狂热达到如醉如痴境地,他们全力为自己领地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

而这个时期的其他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成为与教堂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因此在美术史上统称为“罗马式”。

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

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

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

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西欧中世纪建筑(哥特式教堂)

西欧中世纪建筑(哥特式教堂)
活。
正面门楣上因有著耶穌基督 的石雕,故以“王者之门 (Portal Royal)”著称。北面 大門上雕有聖母和舊約聖經中 的人物,而南面翼殿大门的浮 雕則描述了基督的一生。因此 沙特尔主教座堂被称为“石雕 圣经教堂”。
夏特尔主教堂
夏特尔大教堂雕刻群像是法国哥特式雕刻艺术的典型作品, 其特点是形体修长,姿态拘谨,雕像以其头部前仰后合、左 顾右盼来生动的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 使我们感到不自在”
第二点 建筑本身相对比例关系 垂直方向与纵深的同时存在于无
声的尖锐对立之中,既剖面的长方形与 平面的长方形的相互关系。
亚眠主教堂 中厅 宽15m 高43m 科隆主教堂 中厅宽12.6m 高46m
亚眠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空间----建筑的“主角”
“凡没有内部空间的,都不能算作是 建筑。”
彩色玻璃窗
彩色玻璃窗
玫瑰窗
玫瑰花窗玻璃以
红蓝两色为主。 蓝色代表天国的 颜色,又表现忠 诚、信念、真实、 贞洁,因此它也 象征着圣母玛利 亚,红色在教义 中象征上帝之爱 与圣徒的流血牺 牲。耶稣和圣徒 的衣着均以红色 为主,就体现了 这种象征性。
(三)内部特点
内部特点: 基本形制: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 1、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长,两侧支柱的间距
意大利
德意志
拜占庭帝国于 15世纪被奥斯 曼土耳其帝国 灭亡
基督教的发展
西欧社会又古典奴隶时代向中世纪封建时代的转变,也 是罗马文化向基督教文化演变的过程,基督教文化逐 渐成为西欧的文化核心
--313AD,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确立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成 为罗马 帝国国教 . --496AD,法兰克国王率亲兵洗礼,成为西欧最早的正统基督教 徒,从此基督教便在西欧地区广泛传播。

《建筑风格全集》课件

《建筑风格全集》课件
发展
现代风格:适用于城市住宅,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古典风格:适用于别墅、庄园等高端住宅,强调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乡村风格:适用于乡村住宅,强调自然和乡土气息 简约风格:适用于小户型住宅,注重简洁和舒适
现代商业建筑风格: 适用于大型购物中 心、写字楼、酒店 等
古典商业建筑风格: 适用于历史街区、 旅游胜地、文化创 意产业园等
中国建筑:以木 结构为主,注重 对称和布局,如 故宫、天坛等
日本建筑:以木 结构为主,注重 简洁和自然,如 京都、奈良等
印度建筑:以石 结构为主,注重 雕刻和装饰,如 泰姬陵、阿格拉 堡等
东南亚建筑:以 木结构为主,注 重自然和宗教, 如吴哥窟、蒲甘 等
美洲建筑风格特点:美洲建筑风格具有多样性,包括印第安建筑、西班牙殖民建筑、葡萄牙殖民建筑、法国殖民建筑等。 印第安建筑风格特点:印第安建筑风格以自然材料为主,如木材、石头、泥土等,建筑形式多样,如金字塔、石屋、木屋等。 西班牙殖民建筑风格特点:西班牙殖民建筑风格以砖石为主,建筑形式多样,如教堂、城堡、庄园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葡萄牙殖民建筑风格特点:葡萄牙殖民建筑风格以砖石为主,建筑形式多样,如教堂、城堡、庄园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法国殖民建筑风格特点:法国殖民建筑风格以砖石为主,建筑形式多样,如教堂、城堡、庄园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自然材料:使用当地天然材料, 如木材、石材、泥土等
传统工艺:采用传统手工艺, 如雕刻、编织、陶艺等
色彩鲜艳:使用鲜艳的色彩, 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地域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 色,如非洲草原、沙漠、雨林 等
自然材料:使用当地自然 材料,如木材、石材等
开放式设计:注重通风和 采光,采用开放式设计
色彩鲜艳:使用鲜艳的色 彩,如红色、蓝色等

《宗教的象征——欧洲中世纪美术》教学课件

《宗教的象征——欧洲中世纪美术》教学课件

巴黎圣母院 法国巴黎
图像
识读
宗教的殿堂,城市的荣光
尖塔(直冲云霄)
飞扶壁(支撑、审美) 垂直营造(升腾感) 玫瑰花窗(神秘感)
图像 识读
尖 拱
宗教的殿堂,城市的荣光


状 肋 拱
扶 壁
文化 理解
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人宗教与世俗活动的中心,礼拜、婚姻、丧葬、 法律、贸易等事务都在教堂及其附近进行。因此,一座教堂的修建往 往倾全城之力、历数代之功。这也是欧洲中世纪文明的主要贡献。
勒特根哀悼基督像 (彩绘木雕)德国
图像 识读
象征的形象
探究与发现
比较这两件作品,谈一谈在形 式表现上的不同。
哀悼基督(大理石)米开朗琪罗 意大利
审美 判断
图坦卡蒙内棺(黄金、珐琅 和宝石)约公元前1336——
前1327年 埃及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 (大 Nhomakorabea石)希腊
勒特根哀悼基督像 (彩绘木雕)德国
探究与发现
比较这三件作品, 谈一谈在形式表 现上的不同。从 观察事物、感受 对象、产生共鸣 的角度作品的侧 重点在哪里?
文化 理解
从美术史的角度看,埃及人擅长表现“知道”的形象,他们遵照 心中的概念来创作;希腊人擅长表现“看到”的形象以展现视觉的真 实;而中世纪艺术家更注重表现“感到”的事物,用象征的手法刻画 内心感受到的形象。
图像 识读
象征的形象
彩色玻璃镶嵌画
彩色玻璃是用氧化钴、氧化铜、氧 化锰等着色剂添加在玻璃溶液中加 工制成。设计者再根据草图切割出 相应色彩的玻璃,镶嵌在带槽的铅 条中拼接出繁复的图案。巴黎圣母 院与沙特尔大教堂的彩色镶嵌玻璃 花窗巨大而精美,充满了神秘感。
巴黎圣母院彩色玻璃花窗

西方美术史第2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共113张PPT)

西方美术史第2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共113张PPT)
第3页,共113页。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公元2世纪-5世纪)
第4页,共113页。
一般来说,所谓的“早期基督教艺术”是指从基督教诞生到公元 五世纪后所产生的整个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艺术。 当罗马帝国皇帝泰伯利亚斯在位之时,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被钉 上十字架。虽然他的殉道在罗马并没有引起重大的注意,但是追 随者却继续传播他的道理教义,并且远播到罗马,威胁到罗马君 主的势力。
圣赛尔南大教堂
第49页,共113页。
圣赛尔南大教堂
第50页,共113页。
英国杜勒姆教堂 罗马风格形成的标志
第51页,共113页。
德国的圣基列阿达教堂
第52页,共113页。
比萨教堂建筑群
第53页,共113页。
比萨大教堂洗礼堂
第54页,共113页。
比萨斜塔
第55页,共113页。
圣玛丽亚大教堂
第81页,共113页。
镶 嵌 玻 璃 画
第82页,共113页。
第83页,共113页。
镶嵌玻璃画
其他的比较著名的建筑
第84页,共113页。
1386
米 兰 大 教 堂
始 建 于
年 , 至
年 完 成
第85页,共113页。
1485
第86页,共113页。
圣人雕像
第87页,共113页。
《科隆大教堂》
始建于1248年,
完成于1322年
第88页,共113页。
撒利斯堡大教堂
第89页,共113页。
《维也纳圣斯提凡大教堂》
第90页,共113页。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
始建于1555年,1560年完成
《 圣 索 菲 亚 教 堂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良的牧人》这是早期基督教艺术中最常见的的题材,在造型手法上还继承 着古典的传统,形象准确而逼真。基督身着金衣、头顶金色光圈、手执金十字 架,正在植物繁茂的郊野放牧羊群。他肩托羔羊站立,生气勃勃,线条简明流 畅,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瓶画,四周的图案暗示出基督教最重要的象征十字架。 此时艺术是为宗教服务,艺术用其图解性展现特有的实用功能,这样的传承与 后来中世纪艺术的发展相契合,可以说,正是因为艺术具有这种功能才能在中 世纪得以留存和发展,而这种功能正是艺术源起所在,艺术是对时代的反映
造出丰富的内部空间组合,如圣索菲亚教堂,高
60米、直径33米的大穹顶高耸于中央
2、在拜占庭建筑中,大理石镶嵌画、壁画和其他艺 术品的缤纷色彩互相辉映,造成一派壮丽华贵的景 象。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小块彩 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
装饰的主要形式。以圣维他尔教堂的镶嵌画最
建筑样式︰亚琛大教堂
3、继承加洛林风格的奥托王朝:圆雕《杰 罗十字架》、《圣米加勒修道院教堂》。
亚琛大教堂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10-12世纪)
1、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的狂热,使新的教堂和 修道院层出不穷。
2、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这些建筑普遍 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 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 装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 马式”。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 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 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基督 教合法化之后,它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 面上,也开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但基督 教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只好借用罗马现成 的建筑形式。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筑, 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
3、罗马式教堂是从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 并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去的木顶,而且广泛 使用雕塑装饰。封建割据时期,还在教堂的西 面正门两侧筑造塔楼,如比萨大教堂,在比萨
比萨大教堂全景 比萨大教堂全景
比比萨萨大大教教堂堂
比萨大教堂内景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
比萨大教堂洗礼堂
洛林的文艺复兴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2世纪-5世纪)
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个教派的统称。公元1 世纪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的犹太民族。 早期的基督教是当时还处在奴隶制阶级的罗马帝国 阶级斗争的产物。因为处于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 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
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 里卡”。
公元320年前后开始兴建的圣彼得教堂是规
模最大的“巴西里卡”教堂之一 ,也是全世
界第一大教堂
建筑样式-- 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圣圣大彼彼全教得得景堂大大的教教历堂堂史现一藐,公元330年,罗马 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改为君 士坦丁堡。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后,为 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都城。
为知名。
圣索圣圣非索索亚非非大亚亚教大大堂教教全圣堂 堂景内内索景景菲亚教堂
圣圣索索非非亚亚教教堂堂 的 的历现史貌
画中正面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 形体,端正的面孔,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 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带有圣光环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 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
欧洲中世纪美术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 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中世纪——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
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 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①东方文化特征。
②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③蛮族艺术。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
场所被称为“民古教堂”。
后来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这种仪式便转移到一种 公共地下墓窟,这种墓窟是用于合葬基督徒的,在 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 因此它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库。这种形式主要 流行于罗马城区,如罗马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约
建于公元3世纪,其闻名于世的是天顶壁画《善良 的牧人》。
2、到公元8世纪,当年的蛮族已成为横行欧 洲大陆的封建领主,法兰克国王查里曼经历 数十年战争,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统一起来, 终于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罗马接受册封, 成为西罗马灭亡后300余年西欧第一个皇帝。
在文化上恢复了罗马的传统,史称“加洛 林文艺复兴”。
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还模仿当时的拜占庭风 格,建筑和修缮了很多精美的宫殿与教堂, 因此,加洛林王朝的教堂大多是以拜占廷建 筑为样本的“巴西利卡”式建筑。
圆形洗礼堂的直径为39米,总高为54米,圆顶上立有 3.3米高的施洗约翰铜像。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古城内的奇迹广场 上,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 在1173年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 主持修建。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 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当第三层完 工时,发现基础沉陷不均匀,塔身从 三层开始倾斜,但最后还是在倾斜状 态下于14世纪全部营建完工。这座偏 离垂直线有5.2米的斜塔,成了建筑学 上一段奇闻。 伽利略曾拿这座斜塔作为自由落体的 试验场地:他拿一大一小两个铅球从 塔顶同时落到地面,打破了传统观念, 动摇了统治一千九百年之久的亚里士 多德的权威
拜占庭美术首先是宗教美术。拜占庭建筑是
基督教教会的建筑,绘画作品多取材于《圣 经》,其形式和人物表情处理都须遵循具有神
学意义的传统模式。
拜占庭美术也是封建帝国的艺术。它炫耀帝 国的强大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表现为基督 在尘世的代理人
建筑样式--
1、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早期主要沿用 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结构和圆穹(qiong)顶; 中后期,四边侧翼相等的平面取代了圆形、多边形 形式,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穹顶被沿用下来, 它控制整个建筑,并以不同形式与辅助拱结合,创
地面的镶嵌画
后期拜占庭镶嵌画和壁画强调严格的秩序,以及画像几何关系 的 完美与和谐。在绘画形式上,线条描绘成为造型的主要手段, 空间观念更加抽象,色彩更加单纯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 加洛林的文艺复兴(5-11世纪)
1、公元5世纪,来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 达尔人等游牧民族部落,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 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在蛮 族艺术的遗物中,主要是手工艺美术品,大多是 以金属摸铸、错镀金银、镶嵌玉石、髹绘漆画等 手段制作的日常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