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及产生的原因(1)(DOC)

合集下载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成因及应对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成因及应对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成因及应对作者:徐艳丽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08期【摘要】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和交流工具,性别歧视(sexism)“是指把男性视作社会规范和中心,轻视女性或使她们显得微不足道。

”语言中性别歧视的最终消亡取决于社会变化,要想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首先要消除人们根深蒂固的女性歧视。

【关键词】性别歧视英语语言中性词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和交流工具,必然会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

语言对男女一视同仁并不带有歧视,是它的使用者赋予了它们性别色彩,由此才表现出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性别歧视(sexism)是指把男性视作社会规范和中心,轻视侮辱女性或使她们显得微不足道。

本文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淡化英语语言歧视的影响。

一、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1.性别歧视在词缀中的体现。

英语词汇往往以男性词汇为中心和重心。

女性词多数是由男性词词尾添加黏着词素(bound morpheme),往往是男主女次。

比如某些职业词语:poet-poetess,monitor-monitoress,director-directoress,drum major-drum majorette,usher-usherette。

2.性别歧视在词序中的体现。

传统观念中,男强女弱。

体现在词汇上更加明显,往往是男在前女在后。

如man and woman,brother and sister,host and hostess,he and she,husband and wife,father and mother,等。

有人说ladies and gentlemen 是个例外,但这并不表示女性地位的提高,恰恰是因为女性和孩子一样是弱者需要保护和优先。

还有bride and groom 也是女性在先,但这是多么短暂的优先,仅此一天,第二天马上就变成husband and wife 了。

3.性别歧视在谚语中的体现。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模板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模板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词汇文化[论文摘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思想,态度和文化。

着重论述了存在于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产生原因,同时又对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作了简要的论述。

语言性别歧视是指偏袒或凸显一性别、损害或无视另一性别的一种语言现象。

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社会里,性别歧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英语也不例外。

本文拟对英语中常见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以及导致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一)从词汇方面反映出的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就像一面镜子, 社会上各种不平等现象, 包括性别歧视, 必然反映在词汇上。

”英语作为性别歧视性的语言, 其本身就带有明显性别歧视标记的因素, 其中在词汇方面的反映尤为如此。

1.构词上的不平等现象英语中除了极少数的,如bride (新娘) - bridegroom(新郎) 外,都是阳性名词为构词主体,加后缀构成阴性名词,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所属关系。

例如: host - hostess , manager manageress,princeprincess,hero - heroine等。

这些与阳性名词相对应的特指女性的词,即标记女性词汇,往往有它特定的含义。

第一,标记女性词后缀的使用说明该词指女性(如heroine) 或指某人的妻子(如duchess)。

第二,非标记男性词汇可指男性或全人类,而标记女性词汇却只能指女性(如author - authoress) 。

第三,标记女性词后缀具有附加涵义。

以manageress 一词为例,这个词暗示着较为次要或低下的地位。

2.词义内涵反映性别歧视英语中的woman, female 是通常用来指代成年女性的名词。

它们有各自的词义内涵和使用范围, 但相同的是, 这些词都被社会赋予了对妇女歧视的负面意义。

以下从语义和词源的角度各自作以说明。

Woman 本是“妇女”、“女人”的泛称, 但被社会赋予了很多贬损、歧视的意义, 在很多习语中都得到体现。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岐视现象分析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岐视现象分析

二、性别岐视现象产生的原因
1、社会观念的影响
社会观念是导致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传统观念中,男性 和女性被视为不同的生物性别的存在,而不是平等的个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男性被视为更加强势和有能力的性别,而女性则被视为弱小和依赖性强的性别。 这种观念表现在语言中就成为了所谓的“阳性语言”和“阴性语言”,并进一步 形成了男性和女性在使用语言方面的不同待遇和待遇不公的现象。
(2)语法方面
英语中的语法也存在着性别歧视的现象。例如,英语中存在着所谓的“第三 人称单数规则”,即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通常用“he”和“she”来表示男女。这 种语法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其他性别认同和表达方式的可能性。
(3)语境方面
在英语语境中,性别歧视现象也经常出现。例如,有些工作场所、酒店等地 方将女性定义为“比较弱势的群体”,要求女性在某些场合下要穿着得体、不能 过于暴露等等。这些规定往往将女性放在了一个被歧视的地位。
二、英汉语言歧义现象的对比分 析
1、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由于词汇的多义性而引起的歧义。在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非常普遍,如“bank”既可以表示“银行”,也可以表示“河岸”。而在汉语中, 一词多义的现象同样存在,如“别”既可以表示“不要”,也可以表示“别离”。
2、语法歧义
语法歧义是指在语法结构上存在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在英语中,语法歧义的 现象较为常见,如“I saw the doctor”既可以理解为“我看见了医生”,也可 以理解为“我看病了”。而在汉语中,由于语法的相对稳定性,语法歧义的现象 相对较少。
一、英汉语言中的性别岐视现象
1、英语中的性别岐视现象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方面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
是 标 记 单 位 ( re )赵 蓉 晖 。0 3 。 makd ( 2 0 ) 这 里 所 讨 论 的构 词 上 的性 别 歧 视现 象 就 是 形 式标 记 的非 对 称 现 象 。形 式 标记 , 名 思 义 , 指某 种特 定 的 外 部特 征 。 顾 是 2 英语 构词 中 的性 别 歧 视 . 在 英 语 中 ,阴性 名 词 大 部 分都 是 从 相 对 的 阳性 名词 衍 变 而 来 的 。表 示 阳 性 的词 一 般 是 无 标 记 的 , 可 以表 示 阳性 。 既 也 可 以表 示 阴 性 。 当表 示 相 对应 的 阴性 词 时 , 要 借 助 阳性 词 加 需 上 表 示 阴性 的词 尾 。例 如 词 缀 “ e8 - e一n ” 者 " w m n s,t ,ie或 t - o a (ma - l l与之 相 对 ) 一 i ” 以及 gd w m n f l 之 类 用 作 , wf , e i 、 o a 、 ma 一 e e 修 饰 成 分 的 词语 。用 过 这 些 手 段 可 以构 成 一 些 男女 性 别 特 征 对 立 的 词语 对 。例 如 :
“ 歇斯 底 里 ”hs r ) (yt i 的代 名 词 , : ea 如
O o t i Mo h rs l p twa d myh a t h h w s h t e wesu o r e r !
类 性 别成 员 对 另 一 类 性 别 成 员所 持 有 的偏 见 和 歧视 。狭 义 而 言 ,是 指 通 过 语 言 反 映 或表 达 的一 类 性 别 成 员 对另 一 类 性 别 成员 的歧 视 。 里 所 说 的性 别 歧 视 主 要是 男 性 对 女 性 的 歧视 。 这 语 言反 映 了社 会 观 念 和 社会 价 值 , 因此 语 言 中 的性 别 歧 视 与

浅析在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和产生原因

浅析在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和产生原因

1082019年04期总第444期ENGLISH ON CAMPUS浅析在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和产生原因文/黄沁Wang,以及 host and hostess”都默认遵照了“man-first”的原则。

在一些谚语中也会出现利用动物暗示和映射女性贬义含义的现象,“She is a cat.”用猫表示暗藏祸心的女性,“pigs、dogs、cows”来形容年龄大的女性,等等这些具有侮辱内涵的词汇使用都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

三、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现象的产生原因1.历史文化因素。

西方国家相信“神创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神创造,人类的起源就是亚当和夏娃,而夏娃是由亚当这第一个男人的肋骨形成的,因此在这个神话的文化背景下,就已经突显出了女性比男性地位的低下,古典历史文化都将女人当做男人的附属品,因此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逐渐积累与延续,在词汇的结构和表现上得以发挥。

2.劳动分工差异。

由于体制差异这种天生的客观性因素,导致女性在力量和肌肉上本就落后于男性,因此在进行劳动过程中,无法和男性一样承担一些负重和粗累的活动,这也就逐渐形成了在劳动分工上的区别,男性承担大部分的劳作,女性负责一些补充和轻便的工作,从而让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分量越来越重要,女性的形象和比重越来越低,逐渐形成人们惯性思维,产生对女性的歧视。

3.社会地位影响。

中国的谚语中有一句“man ploughs andwoman weaves”-男耕女织,在西方也有相似的谚语“man for the field and woman for the hearth.”与之对应。

这就说明了不仅仅是英语词汇,而是在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存在着女性社会地位上的落后,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来源已久,受到女性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低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小结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最早是在1870年左右由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女权主义者发现和提出的,主要是通过英语词汇的构词法、词义应用以及一些常用谚语的收纳整理中体现,这一现象直接展示了当时女性在西方国家的社会地位和人权上的偏重与不平等。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根源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根源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根源作者:刘冰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6期摘要:语言是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歧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会在有特定社会文化意识的语言中反映出来。

本文通过探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揭示出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是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现象在语言中的体现。

关键词:英语语言;性别歧视;两性不平等;根源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和文化的折射,因而性别歧视所体现出的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象,自然而然反映到语言中。

所谓性别歧视,《牛津高阶双解词典》(第六版),对它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the unfair treatment of the people,especially women,because of their sex.)。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在《英语的发展与结构》一书中曾指出:英语是他所熟悉的所有语言中最男性化的语言。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人们对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西方女权主义学者希望通过分析语言的性别差异特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本文以社会性别为视角,对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所折射出的对女性的歧视现象及其根源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一)姓名中的性别歧视姓名是人们思想观念的体现,通常被赋予特别的含义。

在英语中男女取名的差异充分映射出社会对男女不同的期望与价值定位。

男性名字通常体现着权力、力量、品行、毅力,比如,Henry(统治者)、Alexander(人类的保护者)、William(意志)等。

而女性的名字如Crystal (水晶)、Flora(花朵)、Tina(娇小玲珑)、Amy (可爱的)、Lily(纯洁美丽),通常展现其娇美柔弱的特性,同时也体现出了社会仍以女性的容貌为中心,希望女性对男性顺从依赖,把女性视为男性玩赏的对象,因而为女性取名时会不自觉的带上隐性的歧视。

(二)婚姻称谓中的性别歧视在西方社会文化中,人们交往时通常称呼成年男性为Mr.,而对成年女性则有已婚和未婚的不同称谓,女性结婚前,人们会称她Miss.,出嫁以后就成为Mrs.,而且女性未婚时用父姓,已婚后冠夫姓,然而男性的称谓却不受婚姻的影响,这将女性视为男性的依附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英语中性别歧视语的形成原因及发展研究

英语中性别歧视语的形成原因及发展研究

英语中性别歧视语的形成原因及发展研究作者:刘小溪宋希如郭偲偲来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5期英语中存在大量性别歧视语,通过日常交际、商贸、英语教学、名著等方式传播,其原因是基督教传统、性别分工、文化思维定所致。

语中性别歧视语的发展变化趋势则是性别歧视的色彩正逐渐淡化、原有非性别歧视语被更加广泛的使用、出现更多新的中性词来代替性别歧视语一、英语中性别歧视语的形成原因1.基督文化传统。

基督文化传统以男性为中心是造成了英语中性别歧视语的主要原因之一。

《圣经》中的妇女若不是被隐含,就是被描述为男性的财产,永远处于从属地位。

woman是《圣经》中说的helpmeet,即helpmate(帮手、助手)。

夏娃是《圣经》里创造世界的耶和华创造出来帮助亚当(Adam)克服孤独感的人,是由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而成,所以女性从一开始就是男性的派生物。

在他们看来,既然上帝造了亚当这天下第一个男人,语言中的“性”范畴就应将阳性置于首位。

如果把两者的顺序颠倒过来,就不符合语言习惯。

在构词时,先构造男性词,后构造女性词。

女性词通常是在男性词的基础上,加上后缀,体现出一种从属地位。

这就是为什么在构词中有“男主女从”的性别歧视现象。

例如,女英雄heroin、女诗人poetess是根据hero(男英雄)、poet(男诗人)构造而来的。

2.性别分工。

所谓性别分工,是指基于性别的社会分工。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植根于社会,基于性别的社会分工是性别歧视语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远古时男人们打猎觅食,成为社会的焦点,女性主要负责生养后代;近代对女性的禁锢,使女性无法担当社会上高级职务,如:Lawyer(律师)、professor(教授)等等。

反映在语言上,女律师为woman-lawyer,女教授为woman-professor。

社会在分配任务,活动,权利和义务时,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有一根深蒂固的想法:妇女的位置在家中,负责家务,照料孩子,男子在外工作,赚钱养家。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作者:纪华来源:《商情》2019年第15期【摘要】语言是文化的栽体,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性别歧视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也存在于英语的语言当中。

文章试图从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起源、体现、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

【关键词】性别歧视文化社会地位从属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经常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称呼男性时,无论婚否,均使用Mr,这样人们仅从称谓上无法得知他是否已婚;而在称呼女性时,必须需要使用表明婚姻状况的Miss或者Mr。

这说明女性没有保留自己的个人隐私以及自由,甚至连著名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也无法幸免,必须要冠上夫姓,成为夫人。

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的社会对于性别的歧视所造成。

正如Ralph Fasold所说:“这么说也许有些夸张,但也没有过分夸大,语言这一体系所体现的思想是如非特别指定,人人都是男性。

”社会和语言是紧密相连的,因此语言的使用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思想、人们的观念以及风俗习惯,它直接受文化的影响,因此也是语言歧视的一个重要体现方面。

一、英语中产生语言歧视现象的原因(一)历史文化背景众所周知,英语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人,大部分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信奉的是基督教。

圣经《创世纪》上关于“上帝造人说”:上帝创造出的第一个人是男人亚当(Adam),此人便是“人类的始祖”。

后担心其寂寞,取其一根肋骨而创造出了夏娃(Eva)。

因此女性一开始就是附属于男性的。

圣经故事中所有有所作为、有影响力的任务都是男性,而女性则被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如偷食了禁果而导致人类一切罪恶与灾难的夏娃、因挑拨离间而诱发了特洛伊战争的女神厄里斯,以及因打开神赐予的充满灾难的禁盒而释放出各种罪恶贻害人间的潘多拉。

甚至woman这个词,也是由wife和man两个词构成。

(二)不同的职业分工在社会中男性大多担任要职,大权在握。

而女性一般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柔弱无能,因此他们的活动一般来说仅仅局限于家庭之内,很少能够参与社会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及产生的原因南溪区江南镇初级中学校刘长连内容摘要:语言直接反映社会生活。

从语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中能够看到社会生活的一些奥妙。

语言中性别歧视指在语言和语言使用中针对不同的性别而产生的偏见和歧视,它主要指的是对女性的歧视。

本文主要通过对英语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来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为了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而进行的语言中性化尝试。

关键词:性别歧视;原因;语言中性化1. 引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社会生活离不开语言,现时语言也是在某个特定的言语团体中使用的。

因此社会生活必然对语言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仅是思想内容的载体,它本身就是思想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它反映了某个言语团体里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从语言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一角,从语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中能够看到社会生活的一些奥秘。

在社会生活中语言对男女一视同仁,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在人们不断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

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语言必然会反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

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歧视现象。

《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美国传统字典》的定义是“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

虽然它可以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可以表现为女性对男性的歧视。

但是“性别歧视”通常是对女性的歧视,是人们对女性的偏见和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反映。

女性长期以来被看作是the weaker sex/the second sex,是男性的陪衬和附属品。

即使在标榜人权、平等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也是如此。

而现代女权运动轰轰烈烈的发展形势正是对这一不平等现象的反抗和反映。

从而在语言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性别歧视语,英语也不例外。

“男尊女卑”的思想并非中国独有,而几乎是一种全球现象。

那么,英语语言这面镜子是如何反映这种社会现象的呢?2. 性别歧视语言现象英语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指称男性的词语来概指两性的趋势。

虽然人们在使用中时不时有意歧视女性,但仍然反映了社会的偏见,有时会引起误解,并且产生了对女性含有歧视意义的词语结构,因此有人称之为“sexist language”(性别语言)。

2.1 称谓中的性别歧视2.1.1 亲昵称谓在西方,男性上司称呼他们的女性下属时可以用一些表示亲密关系的昵称,如sugar, darling, sweetie,反过来,女性下属却不能用这些昵称来称呼她们的上司,而且女性上司也不能如此来称呼她们的男性职员。

可是陌生男子或非亲密关系的男子却可以用昵称来称呼女子,这说明在英美社会中女性比男性社会地位低,受到的尊重比男性少。

2.1.2 姓名称谓在西方,女子婚前一般用父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例如:在西方婚礼上,新郎新娘步入教堂时,牧师宣布:“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

婚后的男子依旧是man ,而婚后的女子则由Miss变成了wife这种现象不乏女权主义者和职业妇女。

当时的美国总统Bill Clinton的夫人Hilary Rodhamon本人是一位女权运动者 ,但她还是把自己的名字根据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 先从Hilary Rodhamon改为Hilary Rodhamon Clinton, 最后改为Hilary Clinton。

但是不管怎么改, 都不能超出如下选择: 要么跟父亲姓, 要么跟丈夫姓。

这种以丈夫的姓冠之于前的称呼 ,表明妇女出嫁后就成了丈夫的私有财产, 是属于丈夫的。

因此无法得到与丈夫平等的权利。

未婚女性用Miss冠以父姓, 已婚的用Mrs.或Lady冠以丈夫的姓氏。

2.1.3 指代称谓许多词语结构本来无好坏褒贬之分,只是由于人们的看法和社会的偏见才使它们具有此种区别。

英语中一些词语结构就含有贬抑女性或视其为男性附属物的意味。

如:提到男女双方时,双方不是处于平等地位,而是男先女后。

如:king and queen, brother and sister, father and mother, boys and girls, 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 man and woman, Mr. Lucas and his wife Louise.我们可常碰到男性代词概指两性的例子:Any patient is free to bring his complaint to me if he feels aggrieved.We hope the reader will use his own judgment.Everyone should hand in his homework tomorrow.按规范语法,三个句子中的he 和his 均不指具体的人,而泛指两性。

换言之,he 包括she, his包括her。

然而实际上,在一般人的心目中,he 和his 已基本男性化了。

人们做出的心理反映往往要经历一个先男性后女性的过程。

这就反映了男性在社会中所起的支配地位。

英语中常用man, mankind 或以-man 结尾的词概指两性。

如:chairman, mailman, policeman, workman 等。

The average man votes according to his self interest.This was an important step for mankind.Write to your congressman today.2.2 词汇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在英语中,指称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往往有男性名词也有女性名词,如waiter/ waitress, steward/stewardess. 但指称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时,只有男性名词了,要表达女性概念,只能在前面加上lady, woman, female等词,如:a lady-doctor, a woman-lawyer, a female-surgeon。

英语语言中是否只缺指称女子的词呢?不!也有些词是只指女子而不指男子,或没有指男子的对应的词,如英语中的baby-sitter按理说这应该是个中性词,但它却被视为女性,故有male baby-sitter之说。

male prostitute(男妓 )male nurse (男护士)也是同样的情况,甚至还有male house wife (男家庭主妇 )而不说house husband。

显而易见,缺男性名词的职业在社会上都是被认为地位低微下贱的,男子不能或不该“屈尊俯就”。

男主女从,以逻辑性为中心,女性便居于从属地位。

就词汇而言,如以--er, --or 结尾的名词实则是个中性词,但人们将之看作男性名词,所以如是女性则在前面加woman,如:a woman doctor。

man 一词不但可以指男人,而且作为“人类的总称”,而woman 则不然。

许多职业名词常以man 作为后缀,尽管干这工作的有许多女性。

英语中往往还通过对女性名词的恶化来达到性别歧视的目的,光表示“性生活乱七八糟的女子”的词竟达到520多个,几乎所有的女性名词都带有贬义,如queen, lady, mistress, madam等,其贬义为“雌猫,情妇,鸨母”等,没有一个女性名词和对应的男性名词具有完全对等的含义。

2.3 语义,词义上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同样一个词,用于男子身上和用于女子身上,意思就迥然不同。

prudent man 指说明这个男人谨小慎微,畏首畏尾,而prudent woman 指办事细心谨慎。

imposing man 指给人印象深刻,令人钦佩的男人,而imposing woman 指令人生畏,冷漠无情的女人。

He is a professional.他是从事专门职业的人。

而She is a professional .她是一名妓女。

有时,两个词指同一事物,语感色彩也不一样,如bachelor指“未婚男子,单身汉”,而spinster 指“未婚女子,老处女”。

然而,这两个词的语感色彩并不平等,因为社会对男女的独身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从文化意义上分析,女子只有附属于男子时,才获得社会地位,越是法定的,就越有依附关系,其社会地位也越牢固。

例如,做某人的妻子(wife)强于做情人(mistress),而情人从词义上讲,又好于做“女光棍”(spinster)因为“spinster”被人视为身心某方面不健全。

在称谓男性的头衔时不必反映婚否,似乎无论婚否,逻辑性都是健全的,而女性的头衔必须反映某种依附关系。

例如Mrs.,Miss和Ms.,其中Mrs.与稳固的社会地位相联系,Miss次之,Ms.则显得神秘莫测。

为什么会产生语义上的男女不平等呢?有人认为,这来自对女性词贬义化这一社会心理现象。

有人甚至断言:所有词不论其来源如何,只要是与女性有联系的便会带上色彩。

因为在这个大男子主义的社会里,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语义规则。

在语言里,我们的确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指称女子的词,开始是褒义的,但后来慢慢变成贬义词。

如英语名词tart 开始指“小馅饼”被用于对女子的爱称,并无贬义色彩,后来才慢慢带上了“妓女,举止轻浮的女人”等意义。

“whore, harlot, wench”妓女,荡妇等词的演变过程也是类似情况。

据统计,“妓女”的同义词往往是由一般词汇降格而来,有500 多个“妓女”名词而与之对应的“男妓”名词只有65个。

词义中的性别歧视。

下面从“标志理论”入手,讨论词义上的性别歧视。

在词义方面,男性词汇往往无标志,女性词汇常为有标志。

男性词汇常常是褒义,女性词汇含有贬义,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找一个委婉语来代替它,下面这些都是能从语义,词义这个侧面说明语言对女性的歧视。

无语义标志的词有语义标志的词man (male human race) woman (female only)he (he and she ) she ( only she)drake ( male, both male and female) duke ( only female)fox (同上) vixen (同上)dog (同上) bitch (同上)man 是一个普通的英语可数名词,既可以作单数,也可以作复数,表示总数。

例如It’s man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n had lived on this island for tenthousand years.这两个句子中的man 和men 都为无语义标志,表示总称,很明显包括woman 在内,但是woman 和women 却有明确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