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2021届高三语文练习1
河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Word版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以州宅夸于乐天①唐·元稹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②满眼来。
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
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底回。
我是玉皇香案吏③,谪居犹得住蓬莱。
【注释】①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出为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刺史之时。
②稽山:会稽山的省称,位于绍兴东南,山北有镜湖。
③香案吏:指宫廷中随侍帝王的官员。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元稹向朋友白居易夸耀自己的私人院落之美。
B. 越州城四周环境好,远空的白云成堆环绕,东南还有镜水与稽山。
C. 因为州城四面的风景美如屏风画卷,诗人--家常登楼台欣赏风景。
D. 州城夜晚的风景独特,银河仿佛就在檐前;鼓角声仿佛地下传来。
15. 诗的结尾两句写了什么内容?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喜”还是“悲”?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结尾两句交代了诗人从朝廷贬谪越州的贬官身份。
②两句表达的情感是“悲”。
诗人虽然说自己谪居的地方犹如仙境,看似充满喜悦,心胸豁达,不为贬谪痛苦,实际是寄情山水,暗含无法排遣的苦闷。
【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A项,“自己的私人院落”错,根据诗的内容“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可知,“州宅”应指州城。
不是私人院落。
故选A。
【1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诗歌结尾两句“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意思是“我是玉皇驾前随侍的官吏,被贬谪了还能住在蓬莱仙境之中”。
此句貌似得意、欢喜,说自己谪居的地方犹如仙境,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胸,对贬谪的不在意。
但是实际却不是表面这么洒脱。
元和五年(810年),他因弹劾河南尹房氏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823年又被贬为越州刺史,他的官途日渐蘼芜,一生的命运轨迹缓缓下滑,悄然续上此生的句号。
2021年高三上学期阶段练习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阶段练习一语文试题含答案xx.9.12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3分)A.本人昨日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框眼镜一副,希望拾到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2.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
这就犹如____________。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只不过,鉴于现实力量的强弱对比,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对于“富二代”,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②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③社会舆论多是批评与鞭策④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A.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4.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个字(含标点符号)。
(6分)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
2021年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

2021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绯.(fěi)闻叨.(dāo)扰炮.(bāo)羊肉既往不咎.(jiù)B.皴.(cūn)裂牛腩.(nǎn)迫.(pǎi)击炮畏葸.(xǐ)不前C.腈.(qíng)纶骠.(piào)勇一服.(fú)药徇.(xùn)私舞弊D.绉.(zhòu)纱感喟.(wèi)胳.(gā)肢窝上蹿.(cuàn)下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青睐文身挖墙脚世外桃源B.脉博装帧掉书袋变本加利C.蛰伏坐落名信片出奇不意D.装潢撕打老两口金榜提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小李记得三年前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这地方还是一片荒山野岭,曾几..何时..,这儿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B.自从南昌开展行业作风整顿以后,各机关领导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很快,机关作风为之一新。
C.网上盛传赵本山xx年春晚要表演的小品为《洋媳妇》。
对此,记者昨天致电编辑尹琪,对方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那份节目单绝对是假的。
”D.“语文学科让我觉得比较难的是繁体字辨析,每个字看起来都似是而...非.。
”在参加完2011年复旦“千分考”后,一名考生如是说。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B.2月份的高密度自主招生考试,对广大考生而言可谓一场严峻考验,从“一考定终身”到“多考定终身”,高招改革究竟是高校提前抱团抢生源,还是科学多元选才?C.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的嫩叶(或小乔木)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D.初阳斑斓而温暖,采桑女起落的素手,正合着禅僧说的:“体露金风”,提篮篓的年轻身影缓缓移动,在时代的风景里冥冥地消磨思绪和青春。
2021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含答案

2021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含答案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凫.水辐.射敷.衍塞责随声附.和B.乘.机惩.创瞠.目结舌惩.前毖后C.复辟.包庇.奴颜婢.膝刚愎.自用D.陶冶.拜谒.因噎.废食笑靥.如花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鼓角争鸣烽火边城刀光箭影血雨腥风B.自由翱翔危如累卵舌战群儒变焕莫测C.烟炎张天临阵脱逃虚张声势曲高和寡D.殒身不恤不容置喙层峦叠障咬文嚼字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两会期间,秦皇岛公安处立足管辖区域内的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措施,确保重载运输安全。
②在“三公消费”人人喊打的当下,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提出了公款吃喝的新办法。
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要简政也要放权,要依法放权给市场和社会,凡是市场能有效的就交给市场。
A.严密抑止调剂B.周密抑制调节C.严密抑制调节D.周密抑止调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炙手可热....的名校遭到冷遇,“天之骄子”受到社会指责,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到底怎么了?”B.这次运动会,小李得了冠军,骄傲的尾巴都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C.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D.福建莆田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将公款吃喝“阵地”悄然转向更具隐蔽性的私人会所,这种采取潜藏“阵地”的方式吃喝,就能吃得心安理得....吗?岂不是自欺欺人、遗害无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认为,城市雕塑是人民的艺术,是美丽中国的文化表现,应该多措并举下大力气发展好。
B.中国电影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必须解决两个环节的问题。
2021年高三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嗜.好谥.号寺.庙侍.奉有恃.无恐B、绦.虫叨.教韬.略波涛.饕.餮之徒C、跣.足铣.床迁徙.畏葸.洗.劫一空D、搦.管懦.弱偌.大诺.言唯唯诺.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立竿见影无尚光荣余勇可贾怨天尤人B、振聋发聩弥天大谎委曲求全省吃俭用C、沧海一粟坐收鱼利屡见不鲜金榜题名D、与时俱进自负盈亏耳熟能详欢渡良宵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福建青年作家钟兆云的新作《国之大殇》以生动、流畅的笔触;展现了明中叶以来海峡两岸人民生生不息、波澜壮阔的御侮史卷;再次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不可分割的关系。
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透露;我们下一步还将发射“神舟”七号、“神舟”八号;之后;将发射一个规模更大的空间站;可以做大量的空间应用。
③剧中的许多匈奴戏外景极费周折;投资方先后了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多处草原;但均因沙化严重、草地退化的问题而搁浅。
A、印证实验考察B、验证试验考查C、印证实验考查D、验证试验考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的成语或俗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有特色。
B、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C、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D、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象征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考古证据在辽河流域一再被发现;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不是一个中心而是多个中心;其中包括辽河流域在内的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摩擦力供认不诲对称.(chèn)穷源溯.(shuò)流B.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悛.(qūn)C.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间不容发.(fà)D.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返璞.(pú)归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xx年初,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中央军委临危授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投入抗灾救灾战斗,谱写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新篇章。
B. 这两家公司的地位和实力不相上下,在商界形成鼎足而立....之势。
C. 这场球赛竞争激烈,双方久战不下,终场握手言和,缔结城下之盟....。
D.当年他独创深圳,身无长物....,是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创下这份家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C.③④①②⑤D.③①②④⑤4. 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3分)A.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浙江省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训练卷(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21年高考模拟训练卷语文(一)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虽然历经沧桑的帕特农神庙现在只留下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ké),但直刺苍天的擎天石柱仍渗透着无法掩饰的威严与沧桑,散发着逼人的悲怆(chuàng)与沧凉。
B.说来惭愧,对水乡古镇的印象,是在来往穿梭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可能要追溯(sù)到六七年前在古镇湖畔定购了居所,想解(xiè)甲归田隐居小镇时。
C. 星空浩瀚无垠(yín),探索永无止境,《Hi,火星》这部短纪录片将让观众深入立体地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深切感受中国航天人的砥(dǐ)砺奋进与家国情怀。
D. 从书中,我们可以透过一段段文字感知古今中外,见证大事要事,也可以透过一段段文字触动生活脉博,感受岁月更(gēn)迭和社会变迁的澎湃(pài)气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读书怎样才算读懂了?【甲】简单说,有两种“懂”:一是照原来的“懂”,二是我“懂”了,原来是这样的。
前一种是老师教学生时要求的。
学生能照葫芦画瓢,把书上的话或先生的话复述出来,尽管经过排列组合有所增减,却是原来样子。
这是答题,是“懂”了。
这可以说是“忘我”之读。
【乙】以原来的为主,我极力钻进去,照他的话了解,照他的话复述,我变成了他,“懂”了。
(是不是真正能变成了他,可以不管。
)后一种是照旧认为我化成了他,其实是把他化成了我。
【丙】这就是用我的“原来”去“懂”他的“原来”,化出来的是他,又是我,还可以说不是他也不是我。
这也是“懂”了,仿佛左右逢源大彻大悟。
【高三】2021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河北带答案)

【高三】2021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河北带答案)语文试题第Ⅰ卷(共79分)一、论述类文本(每个3分)(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批评家需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汪曾祺先生曾说:文学评论就像是湖中的倒影,它不是树本身,但有时却比树还清新、美丽。
这是汪曾祺从自己的创作经验中体会到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文学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庸,但也不是与创作格格不入的玄谈。
李健吾与巴金,一位是评论家,一位是小说家。
当年因为李健吾尖刻的批评,引来巴金的不快,即便是这样,他们两位在私下的言谈之中,还是彼此尊重,尤其是巴金对李健吾的艺术感觉持肯定态度。
而李健吾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优势不仅在于批评感觉的敏锐,还在于对文学艺术有一种真正的鉴赏力,他是真懂艺术。
由此,联想到眼下对文学批评的一些议论。
好像1990年起就有批评缺席这样的说法,这些尖锐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对今天的文学批评成就的全盘抹杀,而是以一种尖锐的方式提出了文学批评在当今社会中遭遇到的问题。
我以为在困扰当代文学批评的诸多因素中,批评家的个人修养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文学批评家首先就是一位在行的艺术鉴赏家,像王国维、鲁迅、梁实秋、李健吾、傅雷、钱钟书、朱光潜等,他们对于一些艺术问题的独到见解,并不是缘于灵机一动的小聪明,或是某种碰巧,而是他们艺术修养长期积累的结果。
看看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熟悉程度,看看他们对于中外艺术的广泛兴趣,这是让很多后来的批评家都会感到自愧不如的。
相比之下,当今的文学批评者并不是才学太多,而是才学严重不足。
以文学批评为例,当今的一些批评家关注最多的是小说创作,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艺术兴趣。
事实上,一位批评家如果不对几种艺术门类有较为浓厚的欣赏兴趣,很难说他对小说评论会有准确的判断力。
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建构,基本的要义也应该是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之中逐渐获得,而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单靠搬弄一点理论概念名词,或单靠翻阅几本理论书籍就能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语文练习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使得其在千年的风云际会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
讲好敦煌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和包容性。
而善讲故事又是一种高明的对外传播手段,也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
所以讲述好敦煌故事,对于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
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
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方式。
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
古老的文化就放在这个地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它,如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
而文化的删繁就简,就是让人看得见,也让人看得懂,如此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也更便于人们去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
(摘编自陆玄优题速享《让敦煌文化在自信和包容中更具活力》)材料二:在敦煌考察时,领袖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
敦煌文物种类繁多,莫高窟更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世界艺术宝库”,虽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坚守,但长期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敦煌文物进行监测保护.让文物“延年益寿”;另一方面。
要有效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合理控制参观游客的人数,不断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被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诉说”曾经的沧桑和辉煌。
敦煌文化瑰丽奇特、博大精深。
除了要加以保护,还要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
讲好敦煌故事,需要继续挖掘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不断满足群众需要和高标准的审美需求,开发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多彩融合的文艺作品,增强敦煌文化的艺术吸引力。
同时,要借助数字化、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开发更加多样的传承载体,拓宽传播渠道,将敦煌故事打造成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摘编自孟庆川《把敦煌故事越来越自信地讲给世界》) 材料三:自敦煌学兴起百余年来,学界从社会、历史、宗教、考古、艺术等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究,成果卓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系统阐释。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也是东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
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一方面保持着中原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开放纳新中进行文化再创造,逐渐形成了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
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
在敦煌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也有过贫穷和饥饿,但是敦煌文化的基调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
不管洞窟外的自然环境多么单调、严酷,洞窟里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
千百年间,这种价值取向一直得以坚守。
从敦煌的典籍、壁画中可以明显看出,敦煌文化积累和展现的永远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
敦煌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
例如,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一直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对现世幸福的追寻为最终归宿,对“此岸”的肯定和重视替代了对“彼岸世界”的玄想,从而凸显了人自身的现实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性。
此外,敦煌的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在这里,现实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内容。
可以说.敦煌的文化精神包含着关于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也在向人们倡导一种过好当下的生活方式。
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敦煌本土文化、中原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共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敦煌文化。
值得关注的是,敦煌文化并不是将各种文化简单相加,而是将这些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依存、多元统一的文化整体。
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正是敦煌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应从整体上理解敦煌以及敦煌文化。
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敦煌虽偏居一隅却气度极大、气象极大。
敦煌文化是融合、吸收了各种文化营养而形成的“美美与共”“和谐共在”的文化.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交流、理解、包容、共赢等价值共识,对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
我们应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从宏观和精神的层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时代课题提供支撑和帮助。
(摘编自黑晓佛优题速享《弘扬敦煌文化的精神传统》)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敦煌文化能够成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四大文化体系之一,与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B. 之所以要传承弘扬敦煌文化,是因为敦煌文化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在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有非凡意义。
C. 保护敦煌文物,要从利用现代科技对文物进行监测保护、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
D. 只有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才能让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讲好敦煌故事,需要挖掘和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在讲述的过程中体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包容。
B. 敦煌文物的长期保护任重而道远,但并不意味着只进行保护,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敦煌故事打造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C.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提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材料一重点论述讲好敦煌故事的意义和如何讲好故事,材料二则重点论述文物保护问题。
D. 材料一和材料二侧重讲我们应如何传承敦煌文化,材料三则侧重从四个角度阐释敦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
3.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材料一所强调的传承敦煌文化的方式的一项是()(3分)A. 编制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以及室内情景体验剧。
B. 培养高素质的讲解队伍,向游客讲述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
C. 建设“数字敦煌”项目,满足人们欣赏、研究等方面的需求。
D. 设立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护受损严重的壁画和雕塑。
4. 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5. 三则材料均谈到敦煌文化的传承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
(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苦恼契诃夫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
车夫约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
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 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
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约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约纳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
为了表示同意。
约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约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赶你的车吧……”乘客说。
“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
快点走!”车夫就又伸长脖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
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
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又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
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
第三个却矮而驼背。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快点跑!”约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
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
约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
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约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
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
约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
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
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
约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
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
如果约纳的胸腔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
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
约纳已经回到大车店。
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
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
约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
”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
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
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约纳问。
“是啊。
想喝水!”“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
老弟,我的儿子死了……”约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
那个青年人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
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
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详详细细地讲一讲才是……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是啊,他现在可以讲的还会少吗?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掉泪……“去看一看马吧,”约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