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学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参照模板
(完整版)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 1、2、3 )。
(1)细胞生物学(2)分子生物学(3)生态学(4)解剖学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 2、3、4 )三个层次。
(1)生态环境多样性(2)生态系统多样性(3)物种多样性(4)遗传多样性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2 )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4、1838-1839年( 1 )提出细胞学说。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 3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6、( 4 )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1)施莱登(2)摩尔根(3)达尔文(4)孟德尔7、( 2)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施莱登和施旺(2)沃森和克里克(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4)孟德尔和摩尔根8、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 1、2、3、4 )等,已成为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因工程(2)细胞工程(3)发酵工程(4)酶工程二、判断题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 )。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
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渔猎)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迁( × )。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 )。
10、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十三章真核基因及基因组1、什么是基因组?答:基因组(genome)是指一个生物体内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
人类基因组包含了细胞核染色体DNA(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及线粒体DNA所携带的所有遗传信息。
不同生物的基因及基因组的大小及复杂程度各不相同,所贮存的信息的量和质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真核基因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试述之。
答:真核基因的基本结构包括编码序列及非编码序列编码序列(coding seguence):包括编码蛋白质及功能RNA(mRNA、rRNA、tRNA、特定小分子RNA)的核苷酸序列。
真核基因的编码序列由外显子及内含子组成,外显子及内含子相间排列,称断裂基因。
内含子数目较外显子数少一个,组蛋白编码基因例外,不含有内含子。
外显子决定表达蛋白多肽及RNA的一级结构。
因此,外显子序列结构通常比较保守,一个碱基的突变常致基因功能的改变,而内含子序列相对变异较大。
每个内含子5’末端与外显子相接处,常为GT,3’末端与外显子相接处常为AG,这一共有序列是mRNA剪接加工时的剪接识别信号。
非编码序列(non-coding sequence):包括编码序列两侧(上游及下游)的对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的一些调控序列:如启动子、增强子等外显子(exon);在基因序列中,出现在成熟mRNA分子上的序列。
内含子(intron):外显子之间、与mRNA剪接过程中被删除部分相对应的间隔序列。
3、什么事顺式作用元件?其化学本质是什么?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有哪些?答:非编码序列对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又称调控序列。
位于结构基因(编码序列)的上游及下游,称它们为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上游调控元件、加尾信号等。
4、真核基因启动子的功用是什么?其位置如何?答:DNA分子上能介导RNApol与DNA结合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序列,称之为启动子。
(整理)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1、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植物体内特化的薄壁组织细胞,其细胞壁向内突起,壁上有丰富的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内有较多的线粒体。
2、叶迹是从茎内维管束分枝处经皮层到叶柄基部的这一段维管束,叫叶迹,不一定在相应的节伸出。
3、叶痕叶脱落后,茎上留下着生叶柄的痕迹。
在叶痕内,折断的维管束也留下痕迹,称维管束痕。
4、心材在生活的树木中已不含生活细胞的中心部分,其贮藏物质(如淀粉)已不存在或转化为心材物质;通常色深;无输导树液与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其主要对整株植物起到支持作用。
5、凯氏带存在于根初生结构内皮层细胞的上下横壁和左右径向壁上的一种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带状加厚,由于它的存在使得水分和无机盐只有经过内皮层的原生质体才能进入维管柱。
6、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内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7、内起源植物的侧根通常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8、边材树木次生木质部的外围活层,功能为将水及矿物质输送到树冠。
含有生活细胞和贮藏物质(如淀粉等)。
9、胚胚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即原始体)。
是种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0、上胚轴与下胚轴胚轴是种子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为子叶着生点与胚根之间的轴体。
种子萌发后,由子叶到第1片真叶之间的部分,称为“上胚轴”;子叶与根之间的一部分,称为“下胚轴”。
11、侵填体侵填体:侵填体是由于邻接导管的薄壁细胞通过导管壁上未增厚的部分,连同其内含物如鞣质、树脂等物质侵入到导管腔内而形成的。
侵填体的产主使导管液流透性降低,但对病菌侵害起一定防腐作用。
具有侵填体的木材是较耐水湿的。
12、气孔器气孔与两个保卫细胞合称气孔器。
气孔器能调节气体的出入和水分蒸腾。
13、维管束维管束是维管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叶和幼茎等器官中,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
生化复习思考题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1.试从含量及生物学性质说明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
2.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几种?其中哪一种的含量可以看作是蛋白质的特征?此特性在实际上有何用途?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蛋白质经过怎样处理才可产生这些基本组成单位?4.自然界中只有20多种氨基酸,其所组成的蛋白质则种类繁多,为什么?5.天然氨基酸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氨基酸是否都含有不对称碳原子?都具有旋光性质?6.氨基酸为什么具有两性游离的性质?7.何为兼性离子?8.沉淀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9.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及维持各级结构的键或力是什么?10.蛋白质二级结构有哪些主要形式?11.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2.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当溶液PH>PI时,溶液中的蛋白质颗粒带什么电荷?13.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举例说明实际工作中应用和避免蛋白质变性的例子。
14.维持蛋白质胶体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15.名词解释:肽键、肽键平面、亚基、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沉淀、变构作用、分子病、盐析。
第二章核酸结构与功能1.试比较RNA和DNA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2.试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3.试述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
4.与其它RNA相比较,tRNA分子结构上有哪些特点?5.什么是解链温度?影响特定核酸分子Tm值大小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6.DNA与RNA分子组成有何差别?7.维持DNA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作用力是什么?8.生物体内重要环化核苷酸有哪两种?功能是什么?9.按5′→3′顺序写出下列核苷酸的互补链。
①GATCCA ②TCCAGC10.试从以下几方面对蛋白质与DNA进行比较:①一级结构②空间结构③主要生理功能11.名词解释:稀有碱基、DNA的一级结构、核酸的变性、复性、Tm值、核酸杂交、第三章酶1.何谓酶?酶作为催化剂有哪些特点?2.辅助因子的化学本质是什么?何谓辅酶和辅基?辅酶与酶蛋白有何关系?3.主要辅酶(辅基)有哪些?它们的主要功能各是什么?4.试述酶作用的机理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医学生理习题问答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 新陈代谢2. 兴奋性3. 内环境4. 生物节律5. 神经调节6. 负反馈三、问答题1. 简述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2. 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新陈代谢: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2. 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3. 内环境: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内环境。
4. 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能按一定时间规律周而复始的出现,就叫节律性变化,而变化的节律就叫生物节律。
5. 神经调节:机体内许多生理功能是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完成的,称为神经调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 负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二、问答题1.试述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各自的功用。
2.物质被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3.比较物质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异同。
4.跨膜信号转导包括哪几种方式?5.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几种方式?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6. 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静息电位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7. 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锋电位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8. 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刺激必须使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才能产生动作电位?9. 局部兴奋有何特征?10. 刺激运动神经会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列举每一个环节并论述其机制。
11 . 前负荷和初长度如何影响骨骼肌收缩?第三章复习思考题二、问答题1. 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2. 血液有哪些功能?3. 血浆渗透压如何形成?有何生理意义?4. 试述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鉴别方法。
2022生化思考题详细答案解析(医学本科生适用)

生物化学思考题1、叙述L-α氨基酸结构特征,比较各种结构异同并分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结构特点:氨基酸是较酸分子的a-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直接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即当氨基酸的氨基与殁基连载同一个碳原子上,就成为a-氨基酸。
氨基酸中与竣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个氨基,这个碳原子上连的集团或原子都不一样,称手性碳原子,当一束偏振光通过它们时,光的偏振方向将被旋转,根据旋转的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即D系和L系,L-a-氨基酸再被骗争光照射时,光的偏正方向为左旋。
R为侧链,连接-COOH的碳为a-碳原子为不对称碳原子(除了甘氨酸)不同的氨基酸其R基团结构各异。
根据测链结构可分为:①含煌链的为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如丙氨酸;②含极性不带电荷的为极性中性氨基酸,如半胱氨酸;③含芳香基的为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④含负性解离基团的为酸性氨基酸,如谷氨酸;⑤含正性解离基团的为碱性氨基酸,如精氨酸。
2、简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基本概念及各结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
主要化学键是肽键,二硫键也是一级结构的范畴。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即构象,不涉及侧链部分的构象。
主要化学键为氢犍。
蛋白质的多肽链在各种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曲或折迭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三维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主要靠次级键,包括氢键、疏水键、盐键以及范德华力等。
具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的蛋臼质,其多肽链间通过次级键相互组合而形成的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其中,每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单位称为亚基。
层次之间的关系: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决定高级结构;氨基酸的残基影响二级结构的形成,二级结构以一级结构为基础;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肽链还按照一定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形成更复杂的三级结构;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按一定空间排列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聚集体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细胞生物学思考题复习

【思考题】1、讨论并比较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优点与缺点。
对下列目标你用什么方法观察为最佳:(1)一个活的皮肤细胞;(2)一个酵母线粒体;(3)一个细菌;(4)一条微管。
答:当要观察任何结构细节,如微管、线粒体和细菌时,需要电子显微镜并加以分析,不过也可以用特殊染料先给它们染色,再用光学显微镜确定它们在胞内的位置。
2、辨认下图细胞结构和细胞器,判断此图中标尺的长度:10μm,相当于细胞核的宽度。
3、磷脂分子为什么要形成脂双层?答:①同时具有亲水和疏水两种性质的分子称为两亲性。
②同时具有亲水和疏水两种性质在驱使脂质分子在水相环境中装配成双层膜这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像磷脂这样的两亲分子,受制于两种对抗力量:亲水头部吸引水;疏水尾部避开水分子,且企图与其他疏水分子聚集。
脂双层的形成完美解决了这种对抗,满足所有组分的要求且在能量方面最有利的一种排列。
在脂双层的两个表面亲水头部都面向水;而疏水尾部像三明治一样都在夹层内彼此紧挨着以避开水。
④驱使两亲分子形成双层的同一个力量使脂双层能够自我愈合。
4、为什么大多数膜蛋白的多肽链主要以α螺旋的方式穿过脂双层?答:在α螺旋中,多肽主链的极性肽键都能被疏水的氨基酸侧链挡住而完全避开脂双层的疏水环境,肽键间的内在氢键稳定了α螺旋的结构。
5、以下三种由单字母氨基酸符号表示的20个氨基酸序列中,那个序列最有可能形成一个跨膜蛋白的跨膜区(α螺旋)?解释你的答案。
A.I T L I Y E G N M S S V T Q T I L L I SB.L L L I F F G V M A L V I V V I L L I AC.L L K K F F R D M A A V H E T I L E E S答:序列B最容易形成跨膜螺旋。
它主要由疏水氨基酸组成,因此能够稳定地整合进脂双层。
相反,序列A含有许多极性氨基酸(S、T、N、Q),序列C含有许多带电荷的氨基酸(K、R、H、E、D),它们在疏水的脂双层的内部在能量方面是不利的。
基础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基础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基础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绪论1.简述生命的基本特征;答:(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2)严整有序的结构;(3)新陈代谢;(4)生长发育;(5)繁殖和遗传;(6)应激性和运动;(7)适应;(8)演变和进化。
2.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答:(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
3.学习生物学有何意义;答:(1)研究生命的构成和存在形成;(2)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3)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历史。
4.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答:生命科学与现在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人类生存和健康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密切相关,是21世纪初叶的主导科学,将会起到核心作用,同时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5.你认为应该如何学习生物学;答:(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提出问题富于想象;(3)把握生命的层次;(4)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5)了解现代生物前沿的研究进展。
6.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1)描述法;(2)实验法;(3)模拟法。
第一章1.举例说明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答:例如铁是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的主要成分,氟与牙齿的健康有重要关系,碘是甲状腺素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铬可以协助胰岛素起作用,其含量异常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
2.请说明水和无机盐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答:水在细胞中参与生理过程,既是溶剂,又是物质运输的介质,生物体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废物的排除以及一切生理生化反应都要有水,此外,水的比热大,可以保持机体的体温;无机盐通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以游离态的盐类存在,在细胞中通常以离子形式存在,它们对细胞的渗透压和PH有调节作用。
同时为细胞形成一个稳定的内环境,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另一种则与有机物结合,以结合态存在,组成具有特殊性质的蛋白质或作为酶的辅助因子。
3.细胞中哪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举例说明他们在生命活动中的的重要作用;答:糖类: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之一,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和细胞内能量的主要来源,多糖在细胞中用途广泛可以作为贮存物质或结构物质,淀粉多贮存在植物种子或块根、块茎中,糖原主要贮存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形式之一,几丁质是许多真菌细胞壁以及昆虫等节肢动物外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脂质:皮肤表面,毛,羽,植物叶、果实表面都有蜡质层覆盖;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维生素A、维生素D、各类固醇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它们对机体正常代谢起着调节作用;蛋白质:植物种子中的蛋白质和动物蛋白等是供生物营养生长之用的蛋白质;蛋白质还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细胞中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传递,神经传递及至学习和记忆等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些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还作为载体蛋白参与物质运输;核酸:是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它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细胞遗传,生长,发育,细胞分裂以及在蛋白质分子和其他细胞成分的合成中其必不可少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医学生物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真核细胞的微观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而亚微结构则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两大类。
2.单位膜是由内外两层______________和中间一层______________组成。
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少量的______________。
4.细胞膜具有两个显著特性: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5.细胞膜运输物质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6.Na+、K+离子通过细胞膜从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运输叫__________________,在运输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_供能。
7.一个完整的受体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三部分。
8.在不同细胞中光面内质网的功能不同,在肝细胞内它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在肌细胞中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9.内质网是由_________层单位膜构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
10.高尔基复合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部分膜性成分组成。
11.溶酶体是由___________层单位膜围成的囊泡状结构,内含____________多种酸性水解酶,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它的标志酶。
12.溶酶体依其来源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溶酶体、______________溶酶体和______________溶酶体三大类。
13.线粒体由_________层单位膜构成,外膜光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______,其上分布有基粒,基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14.细胞氧化过程(以葡萄糖为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步骤。
15.细胞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16.光镜下观察到的中心体包括中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周围的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17.核糖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电镜下观察到的核糖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8.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一般为_____________S,其大小亚基分别为______________S和______________S。
19.真核细胞间期核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部分。
20.染色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少量的______________。
21.间期细胞核中没有转录活性、着色较深的染色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类染色体分为_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__染色体和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三种类型。
23.电镜下观察到的核仁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
24.核仁的主要功能是合成__________和组装______________。
25.真核细胞的分裂可分为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分裂和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方式。
26.细胞周期包括间期与___________,其中间期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分期。
27.一个人体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可形成_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8.细胞的死亡有两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9.人类精子和卵的发生都要经过_____________期、___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期。
精子的形成还要经历__________期。
减数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期。
30.减数分裂前期Ⅰ可分为_____________个分期,分别为_____________期、_____________期、_____________期、_____________期及_____________期。
31.人类初级卵母细胞在偶线期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会,联会后可形成_____________个二价体。
32.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人类初级精母细胞在粗线期中,每个二价体具有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故又称为_____________。
33.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成熟期后形成___________个精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成熟期后形成_____________卵细胞。
34.人类正常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条和_________条。
35.人类正常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条和___________条,精子中有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正常受精卵中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36.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____________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_,姊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
37.减数分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此分离是分离律的细胞学基础。
38.减数分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机组合是自由组合律的细胞学基础。
39.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相伴随而联合传递的现象称__________________。
40.一个个体的某种性状是受一对相同的基因所控制,就这种性状而言,该个体称为_________体;如控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相对基因,则该个体称为___________体。
41.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
42.按照引起基因突变因素的不同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突变和_____________突变。
43.DNA切除修复系统中所包括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种。
44.着色性干皮病患者是由于细胞内缺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阳光照射后易患皮肤癌。
45.基因突变按照基因结构改变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突变和____________突变。
46.基因突变中,碱基替换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
47.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病,患者由于缺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致使_____________代谢受阻。
48.癌基因依据来源不同,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_____基因。
49.癌基因激活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50.遗传病分为四大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单基因遗传的主要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双亲血型分别为AB型和A型,他们的子女中可能出现的血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不可能出现的血型为_____________。
53.在AR遗传中,近亲婚配所生子女的发病率比非近亲婚配所生子女的发病率_______。
54.母亲的血型为A型,她的一个女儿的血型为O型,一个儿子的血型为B型,丈夫的血型应是___________型,妻子和丈夫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5.从性遗传和性连锁遗传的表现形式都与性别有密切的关系,但性连锁遗传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遗传现象。
56.父亲是并指患者,母亲表型正常,生了一个先天性聋哑患儿,这对夫妇以后再生小孩,生出并指伴先天性聋哑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57.性状变异在群体中呈不连续分布的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呈连续分布的称为_____________性状,后者的分布曲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