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2005年第一期)

合集下载

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化规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城市绿化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而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与配置对绿化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旨在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一、植物选择的原则1. 适应性原则在城市绿化中,植物的适应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由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植物需要能够适应城市气候、土壤和空气污染等条件。

因此,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植物是城市绿化规划的基础。

适应性强的植物能够在城市环境中生长良好,不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能够长时间保持绿化效果。

2. 生态性原则城市绿化规划应该注重植物的生态性。

生态性是指植物在城市环境中对生态系统的贡献程度。

选择具有良好生态性的植物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

例如,选择能够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植物,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选择能够保持水土的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浪费。

3. 视觉效果原则城市绿化的目的之一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植物的视觉效果也是植物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可以增加城市的美感,提升城市形象。

同时,植物的颜色、形态和花期等特点也需要考虑,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二、植物配置的原则1. 功能性配置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配置应该考虑到不同植物的功能需求。

例如,可以将具有较强防风固土功能的植物配置在城市绿化带的边缘,起到保护作用;将具有较强吸附有害物质能力的植物配置在交通繁忙的路段,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功能性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的作用,提高城市绿化的效果。

2. 多样性配置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配置应该注重多样性。

多样性的植物配置可以增加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

例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组合。

城市园林建设树种的选择配置

城市园林建设树种的选择配置

城市园林建设树种的选择配置树木是构成森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科学的选择城市森林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城市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成本。

1、发展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必须发挥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

比如德国城市森林树木达到12修剪6以下的侧枝,林冠下种植栎类、山毛榉等阔叶树种。

我国的高大树木物种资源丰富,30~40的高大乔木树种很多,应该广泛加以利用。

在高大乔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除了重视一些长寿命的基调树种以外,还要重视一些速生树种的使用,特别是在我国城市森林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发展速生树种可以尽快形成森林环境。

2、按照我国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选择常绿与阔叶树种乔木树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遮荫环境。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酷热漫长的夏季,冬季虽然比较冷,但阳光比较充足。

因此,我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在夏季能够遮荫降温,在冬季要透光增温。

而现在许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这种考虑,偏爱使用常绿树种。

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了,许多都处在濒死的边缘,几乎没有生态效益。

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进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

因此,要根据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需求选择常绿与落叶树种。

3、选择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建群种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

地区之间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上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主要载体之一。

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它能够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

因此,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

宁波市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程

宁波市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程

宁波市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加强本市园林植物养护技术管理、提高园林植物养护技术水平,保证植物生长繁茂,特制订本技术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合用于本市的县(市)、区各类绿地内树木、花卉、藤本和攀援、地被和草坪等植物的养护。

第1.0.3条凡经栽植成活一年以上(大树二年后)的乔木、灌木、花卉、藤本和攀援、地被和草坪等植物,其保存率均应达成98%。

因不可抗力导致死亡的除外。

第1.0.4条树木与架空线、地下管线、照明、交通及各种信号标志的关系与规定,按《宁波市园林绿化建植技术规程》有关条文规定执行。

第1.0.5条各单位应根据分级养护管理规定、质量标准制订全年养护计划,并严格遵守本规程。

第二章树木养护第一节浇灌与排水第2.1.1条各类绿地,应有各自完整的浇灌与排水系统。

第2.1.2条对新栽植的树木应根据不同树种和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适期、适量的浇灌,应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

第2.1.3条已栽植成活的树木,在土壤干旱的环境中也应及时进行浇灌,对水分和空气湿度规定较高的树种,须在清晨或傍晚进行,特别是新栽或立地环境较差的树木,还应适本地进行叶面喷雾。

第2.1.4条浇灌前应先松土。

夏季浇灌宜早、晚进行,冬季浇灌选在中午进行。

灌溉要一次浇透。

第2.1.5条树木周边积水应及时排除,新栽树木周边积水尤应尽快排除。

第二节中耕除草第2.2.1条乔木、灌木下的大型野草必须铲除,特别是对树木危害严重的各类藤蔓,例如菟丝子等。

第2.2.2条树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易板结的土壤,应及时土。

第2.2.3条中耕除草应选在晴朗天气,过度潮湿的土壤不宜中耕除草。

第2.2.4条中耕深度以不影响根系生长为限。

第三节施肥第2.3.1条树木休眠期和栽植前,需施基肥。

树木生长期施追肥,可以按照植株的生长势进行。

第2.3.2条施肥量应视树木生长情况、土壤肥力而定。

一般乔木胸径15CM以下的,每3CM 胸径应施堆肥1.0公斤,胸径在15CM以上的,每3CM胸径施堆肥1.0—2.0公斤。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摘要:本文从道路绿化的原则,树种的选择和植物的配置方式探讨了不同类型道路的植物配置方式,供广大绿化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配置Abstrac:It’s overviewed that in different roads planting has different principle, different trees to choice and plants collocation .This paper is about those which would be reference for majority of workersKey word:Road virescence,Plants collocation城市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 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风格、市民的交往环境,为居民日常生活感受提供长期的视觉形态审美客体,乃至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本文从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

1、道路绿化的基本功能1.1 交通组织及安全功能绿化具有分隔空间的功能,在车行道之间、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等处绿化,分隔道路平面,引导、控制人流和车流、组织交通,保证行车速度,提高行车安全性。

同时可以利用树木进行视线引导,在交通岛和道路最小半径或通视性较差、对行车安全不利的曲线外侧等处栽植树木作标志进行指示性诱导,在互通式立交的进、出匝道附近用树木作标志进行分、合流诱导,可使视线集中,有助于加强公路的轮廓、连续和方向性。

另外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可阻挡对行车辆的眩光及防止汽车闯过中央分隔带驶入对向车道,保证行车安全。

1.2生态美化功能在道路两旁栽植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污染、阻隔噪音,植物可以降解有机、无机污染物,净化小气候,并且吸收强光、反射光对行人及驾驶员的辐射。

道路种植时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浅议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浅议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浅议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一、城市绿化现状1.1 种类较少,结构单一城市绿化树种种类较少,缺乏地域特色和城市特色,许多城市的绿化树种不超过十种,甚至只有两三种,无法体现季节的变化,致使城市的绿化趋于平淡。

部分树种受到的污染和病虫危害十分严重。

1.2 缺乏地域特色当前,我国的大部分绿化树种都趋于一致,千篇一律,无法凸显出地域特色,也当然无法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共性有余,个性不足”,没有发挥出绿化的景观作用。

1.3 树种结构不均城市绿化的树种结构并不均匀,速生的树种偏多而慢生的树种较少,致使城市的园林绿化将存在一定的缺陷。

比如当绿化的树种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之后,容易衰老凋谢,对城市的绿化景观产生影响,同时所更替的树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

1.4 相关研究工作滞后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树种的选择应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随意无规划的选择。

同时,城市绿化的树种开发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城市的园林部门以及科研单位没有积极引进新的树种,没有对相应的树种的特点和选择进行研究,相关的绿化单位也仅仅是从几个老化单一的树种中进行选择。

二、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2.1 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在绿化树种的选择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树种的适应性和成活率,保证其长势和树种来源。

也可选择经过长期驯化的外来树种。

2.2 选择抗污染性较强的树种城市道路的绿化树种的选择,应保证其充分的抗污染性,这是由于道路中充满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汽车运行过程中的粉尘等,这些尾气和粉尘对树木的光合作用以及气体的传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甚至导致叶片斑状坏死,由此在树种的选择过程中应选择抗污染性较强的树种。

2.3 选择耐瘠的树种相对而言,城市道路的绿地环境以及生长条件都较为恶劣,由此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中,要选择耐贫瘠,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的树种,由此能充分适应城市道路条件的生长环境。

【精品】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配置及选择问题分析

【精品】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配置及选择问题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配置及选择问题分析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配置及选择问题分析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配置及选择问题分析【摘要】: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建设发展期,与城市发展相配合的城市绿化建设也正处以高峰期。

根据现状,因地制宜地选择城市绿化树种,以乡土树种和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兼顾发展,做到景观、人文、生态、经济四种效益并举;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且易于管理、成效快,对于目前提倡建设节约型和生态型园林城市意义重大,应大力推广。

本文结合乡土树种的优势,分析了其缺乏使用的原因,并举例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土树种;城市绿化;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城市绿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但近年来部分设计者或绿化工程主管者为了提高绿化的档次,盲目的追求繁华艳丽的效果,片面地认为少见或高价格的绿化品种才能体现档次,于是往往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偏重于新引种、高价格的植物,而对于土生土长的乡土树种考虑甚少,于是造成城市间的景观雷同,城市缺乏自身的绿化特色及乡土气息。

而城市绿化在树种选择上应当按“适地适树”的原则配植相当数量的乡土树种,在体现当地特色的同时也达到城市美化的效果。

一、城市园林绿化现状1, 城市树种单一,生态效果与观赏效应不统一。

公共绿地植物资源实现了多样化,但其他绿地种类相对单一。

在培植大量树种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些观赏花及彩叶树种的适当种植,色彩的合理配置可以提升园林绿化的品味。

如果在城市衙酋树和公园内种植一些观赏花、观果树种,则会大大促进园林的整体观赏效果,同时也为发挥树种的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2,过分引进外来树种,忽略本土树种培育。

由于外来树种的多样、新奇、数量丰富等优点,渐渐地被人们所喜爱,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唱起了主角。

但外来树种有它适宜的自然环境,在进行移植时,有可能会不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如雪松作为一种优秀的绿化树种,在局部小气候条件下有可能生长良好,但是把雪松作为大规模培植,通过几年观察,长势较弱,没起到应有效果。

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城市绿化是指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和配置,将植物引入城市环境,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城市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的原则和方法,以期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一、城市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城市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旨在根据城市环境特点和市民需求,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速、具有观赏性和生态功能的植物品种。

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城市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

1. 适应性原则城市环境通常具有高温、干旱、污染等特点,因此,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比如,选择能够耐受高温干旱的植物品种,能够适应城市环境的要求。

2. 观赏性原则城市绿化植物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因此,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品种非常重要。

可以根据植物的花色、花期、形态等方面来选择具有观赏性的植物。

3. 生态功能原则城市绿化不仅要追求美化环境的效果,还需要兼顾植物的生态功能。

选择能够净化空气、吸收噪音、调节气温等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植物,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城市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城市绿化植物配置是指将各种植物根据其功能和观赏效果,有机地组织在城市环境中的一种方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城市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1. 树、草、花结合树木是城市中常见的绿化植物,其具有良好的遮阳、调节气温的效果。

在城市中,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种植在大街、广场等空旷地带;而小型的灌木、草本植物则适合种植在花坛、绿地等地方,形成层次感和丰富多样的观赏效果。

2. 蔓生植物装饰城市建筑物的外墙、阳台等空间常常可以利用蔓生植物进行绿化装饰。

蔓生植物如常春藤、绿萝等可以爬满墙面,增加了建筑物的绿色感,同时也能起到遮挡阳光、降低气温的效果。

3. 花草搭配花草的搭配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的色彩和层次感。

通过合理选择颜色、花期不同的花卉植物,使绿地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美景。

三、城市绿化植物配置实例为了更好地展示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和方法,以下以某城市的绿化工程为例,进行示范。

浅谈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问题

浅谈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问题

浅谈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问题摘要: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和城市植物多样性景观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育生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方法与对策一、园林绿化树种选择1.1 园林绿化树种的原则①本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的原则。

应充分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方面的条件,将本土树种当成是园林绿化的主力,有效避免树种出现单调,将打造多彩的园林景观作为基本的目标,采用适宜当地成长条件的具备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优良外来树种。

②功能性与观赏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在选择树种进行绿化时,应该将观赏价值放在第一位,在充分考虑到其美化效果时,再考虑采用片植、块植以及其余的培植方式观赏效果。

不同的园林绿地其功能性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只有将树种的观赏性与功能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好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③生态屏障和观赏性相互结合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该突出其文化性方面的基本原则,注重将生态屏障与观赏性进行有机结合,既要做到保护好名胜古迹,还要具有很大的观赏性。

1.2 树种选择①落叶藤本树种。

落叶藤本树种是在乔木、灌木以及地被所处中间的类型,能够在城市绿化的见缝插绿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

立体绿化形式是大力增加其绿化面积的有效形式,并能够有效降低城市绿化的成本。

在进行人工造景的过程中,落叶藤本树种可以和桥、廊、墙等地段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景观。

②乔木树种。

乔木树种在人工打造的园林中占有主导地位,其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的重点,能够进一步丰富生态体系的立体方面的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

在城市绿地景观的设计上,乔木能够很好的体现园林整体的轮廓线,并且以其树形、色彩以及花叶果组成优美的园林景观。

③灌木树种。

灌木树种的地下部分的根生存能力强,在地上部分的成长速度也很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2005年第一期)园林绿化树种是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物资基础,特别是在大力倡导生态环境改善的今天,如何以绿色植物来发挥其生态效应,已为人们所共识。

因此必须要以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多层次的结合来营造人工植物群落,使之既美化城市景观,又能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并反映宁波的园林绿化地方特色。

我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较足,雨量充沛,土壤以微酸性砂质壤土为主,滨海地区略微碱,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立地条件来看,有利于多种树木的生长,但是灾害性的天气亦较频繁,冬季寒潮,春天低温、阴雨,夏季高温干旱,夏、秋季台风、暴雨、高潮位,容易造成树干风折,吹倒和水淹,特别是一些浅根树种,如广玉兰、雪松、悬铃木等,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尽可能考虑深根树种、家乡树种和久经考验已适应我市气候环境条件的树种,并应根据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绿地功能和树种习性适地适树地进行选择和配置。

同时对新引进的树种(除和我市气候条件相近外)必须经过几年试种才能进一步推广,特别是过越夏和越冬两关。

由于城市的土壤条件不太理想,往往要受大量的建筑垃圾和三废的污染,所以除了根据立地条件调换种植土外,应选择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和抗污、保健性强的树种。

一、不同绿地功能树种配置的要求
(一)行道树:一般选用生长较速、树形较好、遮荫面大、深根、萌芽力强的树种。

常绿和落叶应根据不同道路性质进行选择,如外环道,两边无商店的较阔的道路,居民楼均可以选择常绿树种;繁华的商业街以及小街道应选择落叶树种。

树种一般以高大乔木为主,小街道可以选用小乔木或观叶、观花的树种。

我市目前行道树基本以香樟为主,树种单一,对景观和园林植保都不利,应增加落叶乔木或其他观叶、观花树种。

(二)风景区、公园绿地:要求以植物造景为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草花多层次结合,树种应丰富,特别要配置四季花木和色叶树种,以季相变化来增加景观。

乔木与灌木结构之百分比可考虑4:6;常绿与落叶比可考虑6:4(包括常绿球类和灌木)。

各公园由于特色不同选用的树种亦可有所侧重,如樱花、梅花、桃花等专类园,并应增加同一树种的各种品种,使花型、花色多,花期早晚不一,延长了观赏期。

(三)街头绿地:根据面积大小,面积大的以乔木、灌木为主,结合球类地被植物、草花等;面积小的则应以灌木、球类为主,结合地被植物、草花等,以达到隔音、防尘、美化和休闲的目的。

(四)广场绿地:以草坪为主,乔灌球类、造型树种、地被植物、草花相结合。

(五)工矿、企事业单位绿地:应根据绿地面积大小进行合理搭配,同时根据工矿、企事业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树种,一般应选择抗污性强、管
理粗放、存活率高的树种,如医疗、卫生、学校、幼儿园等单位还可以选择一些保健型树种,以起到抗菌、杀菌作用。

(六)沿江、内河等地绿化带:以耐水湿、抗风树种为主,根据绿带宽度,以乔灌木球类、地被植物相结合。

(七)防护林带:应以能抗风、防尘、抗污的常绿乔木为主,辅以落叶乔木和灌木。

(八)居住区绿地:应考虑居民的生活环境,以采光和不遮住冬季的阳光为前提,除了较大面积的绿地、小游园,适当种些乔木外,楼前、后的绿带应以矮灌木、球类和地被植物为主,要注意在楼东、南面切忌种植高大常绿乔木。

(九)墙面绿化:可选用藤本、攀援植物,特别是爬山虎,效果较好。

亦可采用爬山虎和常青藤混种,使冬季仍有绿色。

(十)阳台和窗台绿化:
主要是以盆、钵、桶为主,应按朝向和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

如南向阳台:可选择些喜阳树种,如茉莉、米兰、五针松、仙人掌类;朝北:可选些耐荫植物,如蕨类、龟背竹、文竹、万年青、兰花、吉祥草、常青藤等;朝东:可选用山茶、杜鹃、君子兰等。

(十一)屋顶绿化:这既是弥补绿地不足、增加绿量的一种方式,同时又能起到空气过滤的作用,减小热岛效应。

屋顶绿化树种一般选喜阳性、抗热的低矮花木、藤本或地被植物。

二、树种的应用
我市属亚热带北缘,树种丰富,但目前城市中应用的树种不足十分之一,树种较单调,不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造景要求。

为营造美好的人工群落景观和环境,必须从树种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广泛应用家乡树种和适合我市的气候条件的新树种。

1、多应用原来选用频率少的乡土树种:
①乔木类:枫香、银杏、金钱松、七叶树、马褂木、竹柏、黄连木、苦槠、女贞、冬青、红豆杉、石楠、榉树、楸树、无患子、丝棉木、枫杨、黄金树、梓树、沙朴、青桐、鸡爪槭、玉兰类、海棠类等。

②灌木类:蚊母、木芙蓉、八角金盘、瘦疏、绣线菊、丝兰、海仙花、金钟花、八仙花等。

2、开发应用具有发展前途、适合我市气候条件、能增加景观效果的树种。

①乔木类:杜英、乐昌含笑、深山含笑、红楠、新木姜子、金丝垂柳、椤木石楠、栾树、珊瑚朴、乐东拟单性木兰、棱角山矾、天竺桂、细叶青冈、猴欢喜、石笔木、灯台树、红翅槭、阿丁枫、樟叶槭、火力楠、金叶含笑、糖槭、椴树类等。

②灌木类:全缘构骨(无刺构骨)、山麻杆、金丝梅、厚皮香、交让木、刺桂、四照花等。

3、地被植物应主意开花地被材料的应用,如球根、宿根花卉及矮小的
灌木地被,如南天竹、六月雪、铺地柏等。

三、树种应用类别表
构骨、全缘构骨、含笑、龟甲
冬青、小叶女贞、红花木、
蚊母、瓜子黄杨、龙柏、五针
松、刺桂、雀舌黄杨、佛顶球
桂花。

四、几点建议:
1、建立相应面积的苗圃(按绿化条例规定苗圃建设应不少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

目前我市苗圃基地不足400亩,以上提出的不少新发展树种以及我市的家乡树种,苗木商没有货,只能自己繁殖,如七叶树、竹柏、黄连木、枫香、苦槠、石楠、楸树、丝棉木、浙江楠、红楠、乐东木兰等等。

从长远利益考虑,扩大苗圃基地刻不容缓。

同时,苗圃的另一任务是进行引种试验工作,不断增加新品种(或由植物园担任),以满足城市绿化品种多样化的需要。

2、当前立即可以引进推广应用的树种有:金丝垂柳、珊瑚朴、石楠、椤木石楠、乐昌含笑、深山含笑、杜英、红楠、新木姜子、栾树等。

3。

、草坪的建立和发展应掌握合理的规模和草种选择,据测定表明由乔、灌、花、草组成的植物群落,其综合生态效益为单一草坪的4~5倍,可建造养护草坪所需的人力财力要比建造乔、灌、花、草组成的植物群落大3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养护水平出发。

冷季型草坪对冬季增绿有利,但高羊茅需要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充足的水、肥、多次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条件不足就养不好,因此,应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草种。

经多年观察,马尼拉不失为我市较适合的暖季型草坪品种,耐践踏、绿色期长,很适合人们休闲的需要,因此可大力应用。

至于冷季型草种的高羊茅品种不少,今后再可选择生长缓慢、修剪量少和养护成本低的品种进行试种。

4、市树香樟虽是绿化好树种,但香樟的种植亦应因地制宜。

目前我市行道树种中香樟占有率已达到80%以上,其他公共绿地、绿带香樟也不少,因此建议今后除了少量点缀种植外,香樟重点作防护林带、外环线道路以及城乡结合部较开阔的绿地、绿带用。

5、“立体绿化”即墙面绿化、阳台与窗台屋顶绿化等都是弥补城市中绿地不足的好方式,也是园林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今后我市要大力进行宣传推广。

开放型和生态型的屋顶绿化要重点解决屋顶的承重力和防渗透水的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在建筑设计时就应考虑这些因素,促进屋顶绿化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