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牙源性肿瘤1
合集下载
牙源性肿瘤

(二)恶性 1 牙源性癌 2 牙源性肉瘤 3 牙源性癌肉瘤
3
1992年WHO牙源性肿odon瘤toge的nic tu分mors 类
牙源性上皮源性肿瘤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
牙源性上皮及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来源的肿 瘤 牙源性腺样瘤 牙源性钙化囊肿
牙源性外胚间叶来源的肿瘤
牙源性角化囊肿和腺牙源性囊肿归为牙源 性囊肿
20
odontogenic tumors
WHO Classification of Head and Neck Tumors in 2005
实性/多囊型(solid/multicystic type)
成
骨外/外周型(extraosseous/peripheral type)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odontogenic tumors
tumors)
学习要求: 掌握: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
腺样瘤、牙源性钙化囊肿的病理(肉眼及镜下) 及生物学特性。 熟悉: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组织发 生。牙瘤、成釉细胞纤维瘤的病理表现。 了解: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腺样瘤和牙源性钙化 囊肿的临床表现。
4
2005年WHO牙源性肿瘤odo的ntog分enic t类umors
(一)恶性肿瘤 1 牙源性癌
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骨内性 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外周性 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实性型 来自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来自牙源性囊性肿恶变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牙源性影细胞癌
16
odontogenic tumors
属牙源性错构瘤的有: 1. 混合性和组合性牙瘤 2. (牙源性腺样瘤)?
3
1992年WHO牙源性肿odon瘤toge的nic tu分mors 类
牙源性上皮源性肿瘤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
牙源性上皮及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来源的肿 瘤 牙源性腺样瘤 牙源性钙化囊肿
牙源性外胚间叶来源的肿瘤
牙源性角化囊肿和腺牙源性囊肿归为牙源 性囊肿
20
odontogenic tumors
WHO Classification of Head and Neck Tumors in 2005
实性/多囊型(solid/multicystic type)
成
骨外/外周型(extraosseous/peripheral type)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odontogenic tumors
tumors)
学习要求: 掌握: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
腺样瘤、牙源性钙化囊肿的病理(肉眼及镜下) 及生物学特性。 熟悉: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组织发 生。牙瘤、成釉细胞纤维瘤的病理表现。 了解: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腺样瘤和牙源性钙化 囊肿的临床表现。
4
2005年WHO牙源性肿瘤odo的ntog分enic t类umors
(一)恶性肿瘤 1 牙源性癌
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骨内性 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外周性 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实性型 来自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来自牙源性囊性肿恶变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牙源性影细胞癌
16
odontogenic tumors
属牙源性错构瘤的有: 1. 混合性和组合性牙瘤 2. (牙源性腺样瘤)?
牙源性肿瘤--PPT课件

成釉细胞瘤
临床表现:
年龄与性别 部位 临床及X线 生物学行为 青年人 10-29岁 无性别差异 下颌磨牙区 单囊性边界清晰影像 较好 摘除后复发率低(10%) (一般型 摘除后复发率高 50-90%)
病理改变
三种亚型
1.单纯囊肿型 囊壁衬里上皮,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细胞极性倒置 2 .丛状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囊壁衬里与第一型相似部分上皮结节状增生突入囊腔增 生上皮与丛状型成釉细胞瘤相似 3.壁性成釉细胞瘤 囊壁内有丛状或滤泡型成釉细胞瘤浸润
1、滤泡型
• •
contents contents
2、丛状型
肿瘤上皮:排列呈网状上皮条索 外周:立方、柱状细胞 中央:星网状细胞较滤泡型中的少 间质:常囊性变 (非上皮内的囊性变)
2、丛状型
•
3.棘皮瘤型
滤泡状上皮岛发生广泛的鳞状化生,形成大量旋涡 状的鳞状细胞团,中心伴有角化珠
4.颗粒细胞型
较广泛的细胞发生颗粒变,这种变性的细胞可部分 或全部取代星网状细胞
5.基底细胞型
肿瘤细胞体积小、胞浆少,似基底细胞密集排列, 中央无星网状细胞
3.棘皮瘤型
•
4.颗粒细胞型
•
(二)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多见于颌骨前部、上下颌骨发病率均等 肉眼观:实性、质韧,沙粒感 镜下见:上皮岛形态不规则,周边细胞扁平, 中央细胞成旋涡状 团块状、条索状 间质 胶原增生、玻璃样变
二 、恶性肿瘤
• 1.牙源性癌
(1) 恶性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癌
• (3)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 •
2.牙源性肉瘤 ⑴ 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⑵ 成釉细胞纤维-牙本 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 肉瘤
•
• •
临床表现:
年龄与性别 部位 临床及X线 生物学行为 青年人 10-29岁 无性别差异 下颌磨牙区 单囊性边界清晰影像 较好 摘除后复发率低(10%) (一般型 摘除后复发率高 50-90%)
病理改变
三种亚型
1.单纯囊肿型 囊壁衬里上皮,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细胞极性倒置 2 .丛状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囊壁衬里与第一型相似部分上皮结节状增生突入囊腔增 生上皮与丛状型成釉细胞瘤相似 3.壁性成釉细胞瘤 囊壁内有丛状或滤泡型成釉细胞瘤浸润
1、滤泡型
• •
contents contents
2、丛状型
肿瘤上皮:排列呈网状上皮条索 外周:立方、柱状细胞 中央:星网状细胞较滤泡型中的少 间质:常囊性变 (非上皮内的囊性变)
2、丛状型
•
3.棘皮瘤型
滤泡状上皮岛发生广泛的鳞状化生,形成大量旋涡 状的鳞状细胞团,中心伴有角化珠
4.颗粒细胞型
较广泛的细胞发生颗粒变,这种变性的细胞可部分 或全部取代星网状细胞
5.基底细胞型
肿瘤细胞体积小、胞浆少,似基底细胞密集排列, 中央无星网状细胞
3.棘皮瘤型
•
4.颗粒细胞型
•
(二)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多见于颌骨前部、上下颌骨发病率均等 肉眼观:实性、质韧,沙粒感 镜下见:上皮岛形态不规则,周边细胞扁平, 中央细胞成旋涡状 团块状、条索状 间质 胶原增生、玻璃样变
二 、恶性肿瘤
• 1.牙源性癌
(1) 恶性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癌
• (3)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 •
2.牙源性肉瘤 ⑴ 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⑵ 成釉细胞纤维-牙本 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 肉瘤
•
• •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Tumors

35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clear cell odontogenic tumor )
肉眼:实性 镜下:透明细胞为主,也见基底样细胞 淋巴结转移 生物学行为
36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37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38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39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40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病理
43
成釉细胞纤维瘤/纤维牙瘤
44
成釉细胞纤维瘤/纤维牙瘤
45
成釉细胞纤维瘤/纤维牙瘤
46
p16
p16 mRNA
p53
20
nm32
说明 AB的发生及侵袭是 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
21
p27KIP1 p16
p21WAF1
22
成釉细胞瘤/组织发生和行为
组织发生 成釉器 上皮剩余(上皮根鞘、牙
板) 缩余釉上皮 牙源性囊肿上皮 口腔粘膜上皮(外周性)
生物学行为 良性肿瘤 无被膜、局部侵袭性 复发
2
3
4
7
8
成釉细胞瘤/病理/组织学表现
外周性成釉细胞瘤
9
10
基底膜溶解
基底膜断裂
突 破 基 地
膜 11
侵袭间质
原发成釉细胞瘤基底膜完整
复发恶性成釉细胞瘤细胞基底膜缺失,断裂
12
E-钙黏附素
CD44V6
β连环素
E-钙黏附素
13
β连环素
CD44V6
CD44V6
ICAM-1
14
ICAM-1
29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病理
30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病理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clear cell odontogenic tumor )
肉眼:实性 镜下:透明细胞为主,也见基底样细胞 淋巴结转移 生物学行为
36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37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38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39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40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病理
43
成釉细胞纤维瘤/纤维牙瘤
44
成釉细胞纤维瘤/纤维牙瘤
45
成釉细胞纤维瘤/纤维牙瘤
46
p16
p16 mRNA
p53
20
nm32
说明 AB的发生及侵袭是 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
21
p27KIP1 p16
p21WAF1
22
成釉细胞瘤/组织发生和行为
组织发生 成釉器 上皮剩余(上皮根鞘、牙
板) 缩余釉上皮 牙源性囊肿上皮 口腔粘膜上皮(外周性)
生物学行为 良性肿瘤 无被膜、局部侵袭性 复发
2
3
4
7
8
成釉细胞瘤/病理/组织学表现
外周性成釉细胞瘤
9
10
基底膜溶解
基底膜断裂
突 破 基 地
膜 11
侵袭间质
原发成釉细胞瘤基底膜完整
复发恶性成釉细胞瘤细胞基底膜缺失,断裂
12
E-钙黏附素
CD44V6
β连环素
E-钙黏附素
13
β连环素
CD44V6
CD44V6
ICAM-1
14
ICAM-1
29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病理
30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病理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Tumors

4. 周边性牙源性纤维瘤(peripheral odontogenic fibroma)
5. 牙源性龈上皮错构瘤(odontogenic gingival epithelial
hamartoma)
25
牙源性纤维瘤/病理
WHO型牙源性纤维瘤
26
牙源性纤维瘤/病理
WHO型牙源性纤维瘤
27
牙源性龈上皮错构瘤
9
牙源性腺样瘤/病理
10
牙源性腺样瘤
❖ 性质:发育异常,不属于真性肿瘤 ❖ 行为:摘除不复发
11
牙源性钙化囊肿/一般特点
❖ 牙源性钙化囊肿(calcifying odontogenic cyst)为具囊肿及肿瘤特点的特殊性肿瘤
❖ 10-20岁多见 ❖ 上颌多于下颌 ❖ 多为颌骨无痛性肿物,也见外周性 ❖ X线为单囊或多囊阴影,内见阻射团块
❖ 恶性成釉细胞瘤不包括普通成釉细胞瘤直接扩展累 及生命结构(如上颌肿瘤直接扩展至颅底)性部分
33
34
牙瘤(odontoma)/病理
❖ 混合性牙瘤(complex odontoma) ❖ 组合性牙瘤(compound odontoma)
1
牙瘤(odontoma)/病理
2
牙瘤(odontoma)/病理
3
牙源性腺样瘤/一般特点
❖ 概念:牙源性腺样瘤(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为有导管样结构的牙源 性上皮性肿瘤,结缔组织中有不同程度诱导 性变化,肿瘤可部分呈囊性
28
牙源性粘液瘤(odontogenic myxoma)
29
30
31
恶性成釉细胞瘤(malignant ameloblastoma)
《牙源性肿瘤》课件

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口腔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复发的肿瘤。
05
牙源性肿瘤的最新研究 进展
科研动态
牙源性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
01
科学家们正在深入探索牙源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
期为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对于良性的牙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 时需要彻底切除肿瘤,并清理周围的正常组织,以防止复发 。
颌骨部分切除术
对于较大的、浸润深的牙源性肿瘤,可能需要切除部分颌骨 以彻底清除肿瘤。手术后可能会影响面部外观和咀嚼功能。
药物治疗
化疗
对于恶性牙源性肿瘤,化疗药物如顺铂、氟尿嘧啶等可以用于辅助手术治疗, 或者在无法手术时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牙源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
02
研究牙源性肿瘤的遗传学特征,有助于预测疾病风险和制定个
性化治疗方案。
牙源性肿瘤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03
研究牙源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助
于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
新药研发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牙源性肿瘤的特定分子靶点,研发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以 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发病机制
病因
牙源性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 等。
病理生理
牙源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 ,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异常 调节以及基因突变等。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牙源性肿瘤在口腔肿瘤中 占有一定比例,发病率相 对较低。
年龄与性别
牙源性肿瘤多见于成年人 ,男女发病比例相近。
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口腔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复发的肿瘤。
05
牙源性肿瘤的最新研究 进展
科研动态
牙源性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
01
科学家们正在深入探索牙源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
期为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对于良性的牙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 时需要彻底切除肿瘤,并清理周围的正常组织,以防止复发 。
颌骨部分切除术
对于较大的、浸润深的牙源性肿瘤,可能需要切除部分颌骨 以彻底清除肿瘤。手术后可能会影响面部外观和咀嚼功能。
药物治疗
化疗
对于恶性牙源性肿瘤,化疗药物如顺铂、氟尿嘧啶等可以用于辅助手术治疗, 或者在无法手术时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牙源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
02
研究牙源性肿瘤的遗传学特征,有助于预测疾病风险和制定个
性化治疗方案。
牙源性肿瘤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03
研究牙源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助
于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
新药研发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牙源性肿瘤的特定分子靶点,研发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以 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发病机制
病因
牙源性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 等。
病理生理
牙源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 ,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异常 调节以及基因突变等。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牙源性肿瘤在口腔肿瘤中 占有一定比例,发病率相 对较低。
年龄与性别
牙源性肿瘤多见于成年人 ,男女发病比例相近。
管理学第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课件

临床:肿胀
肿胀 更年轻 62%小于10岁
X线:界限清楚的透光区
界限清楚的透光区
多少不一的阻射性物质
数量不等的阻射性物质
病理:成釉细胞纤维瘤
成釉细胞纤维瘤
牙本质或牙本质样物质 矿化不良
牙本质形成 牙釉质形成
牙源性上皮条索与牙本质关系密切
牙瘤
牙瘤(odontoma)
成牙组织的错构瘤或发育畸形,不是真性肿瘤。与牙发育类似,当牙瘤完全钙化 后,其生长也随之停止。肿物内含成熟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织。
淡黄色或血性液体 基底细胞层柱或立方状、核远离基底膜、栅栏状
纤维性囊壁较薄,继发感染时表现
纤维囊壁内可见微小的子囊或上皮岛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
临床联系 好发年龄 10-29岁,40-50岁 男多于女, 多累及下颌骨,特别是磨牙及升支部,上颌第一磨牙,单发或多发,
剖面呈实性 灰白色
腺管样结构,梁状或筛状结构,
或囊性 淡黄色胶冻状 多边形、嗜酸性鳞状细胞小结节
血性液体 可含牙 发育不良的牙本质或骨样牙本质
牙源性腺样瘤
临床联系
10-19岁,女多于男,上颌比下颌多见,常伴阻生牙,1~3cm,多发生于骨内, X线为边界清楚、单房性透射影,常围绕也个阻生牙的牙冠,类似于含牙囊肿。
病理变化:肉眼观察:
光镜观察:
包膜完整
上皮和间充质两种成分组成;
剖面灰白色
肿瘤上皮呈条索状或团块状排列
类似于成釉细胞瘤;
间叶成分由较幼稚的结缔组织组成
细胞丰富,类似于牙乳头细胞;
上皮与结缔组织之间狭窄的无细胞带
《牙源性肿瘤》课件

《牙源性肿瘤》PPT课件
口腔疾病中牙源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病,本课件将帮助您了解其定义、分类、 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什么是牙源性肿瘤
定义
牙源性肿瘤是起源于牙齿或 其周围组织,并伴有不同程 度的肿瘤形成的一类良性或 恶性肿瘤。
特点
牙源性肿瘤症状多种多样, 早期可表现为牙龈肿胀、牙 齿松动,晚期则可能威胁到 身体健康甚至生命。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口腔疾 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注意饮食
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 水果和粗粮、少食高脂肪和烟熏 食品,有助于预防口腔肿瘤的发 生。
1 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态加重、进一步引发口腔肿瘤等疾病。
结论
牙源性肿瘤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但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口腔疾病可有效预防其发生。
智齿发炎
牙源性肿瘤发病与智齿发炎有关系,因此智齿疼痛也可能是口腔肿瘤的一种表现。
牙源性肿瘤的诊断
临床表现
医生会根据患者口腔的症状、 体征等进行初步诊断。
影像学检查
如口腔摄影、口腔CT或MRI, 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范围、部位 和性质。
病理学检查
可通过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 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
牙源性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常用的治疗 Nhomakorabea式。化疗
利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常用于恶性肿瘤的 治疗。
放疗
放疗能够杀死癌细胞,对一些晚期治疗效果较好 的肿瘤有明显疗效。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具有温和、无副作用的特点,适用于早 期或良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牙源性肿瘤的预防
保持口腔卫生
医学教学课件:牙源性肿瘤

牙胚的发生
原始口腔黏膜 Oral mucosa
原发性上皮带 Primary epithelial band
口腔黏膜上皮
外胚间充质
牙胚的分化、组织形成、萌出
牙胚(帽状期) Tooth germ (cap stage)
牙胚(钟状期) Tooth germ (bell stage)
牙胚(蕾状期) Tooth germ (bud stage)
牙胚:由局部增生的上皮和外胚间充质组成
牙 胚 的 形 态 结 构
牙源性上
2005 WHO 牙源性肿瘤分类
MALIGNANT TUMOURS Odontogenic carcinomas
Metastasizing (malignant) ameloblastoma Ameloblastic carcinoma - primary type Ameloblastic carcinoma - secondary type (dedifferentiated), intraosseous Ameloblastic carcinoma - secondary type (dedifferentiated), peripheral 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solid type 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erived from 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ur 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erived from odontogenic cysts Clear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 Ghost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 Odontogenic sarcomas Ameloblastoma fibrosarcoma Ameloblastic fibrodentino-and fibro-odontosar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