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影像诊断第九讲-牙源性囊肿及肿瘤

合集下载

牙源性囊肿成釉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牙源性囊肿成釉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表现(角化囊肿)
好发于下颌角附近
具有一般颌骨囊肿的特点: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边缘 光滑、有硬化边
单囊或者多囊,以单囊多见,常沿颌骨长轴生长,牙根吸收 以斜面状为主
CT: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
MRI: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无强化,如有感染时可见囊壁环形强化
影像表现(角化囊肿)
如果根尖囊肿在拔牙后未作处理仍残留在颌骨内,形 成囊肿,则称残余囊肿(residuai cyst)
病理(根端囊肿)
根端囊肿(radicular cyst)
囊壁常有多量的炎细 胞浸润,囊腔面内衬 为非角化复层鳞状上 皮,由于炎症刺激, 上皮常有增生,呈不 同程度增生样钉突结 构,囊壁内可见含铁 血黄素和胆固醇结晶, 有时衬里上皮和纤维 囊壁内见透明小体, 呈嗜伊红染色。
囊壁为薄壁规则的非角 化复层鳞状上皮内衬的
非炎性纤维结缔组织,
类似缩余釉上皮,无钉
突状结构。囊肿继发感
染或炎症时,上皮增生,
钉突明显
囊内可见黏液化生
(24%),纤毛形成
(11%)
影像表现(含牙囊肿)
好发于上颌尖牙或下颌后磨牙区 单房性、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光滑整齐,可见硬化边; 囊腔内含一个或多个牙,可以是阻生牙,也可以是多生

单房多见 ,囊壁连 于冠根交
界处
多房多见 ,分房大
小不等
囊性 囊性 囊实性
牙根呈斜 面状吸收
含牙,牙 冠朝向囊

牙根呈截 断状及锯 齿状吸收
可有硬化 边
可有硬化 边
无或仅轻 微硬化边
向舌侧膨 胀
均匀
向颊侧膨 胀
治疗
牙源性囊肿一旦确诊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 引起邻近牙的继续移位和造成咬合紊乱。如伴有感染 时则需要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手术治疗,相关牙 齿需要在术前行根管治疗。

牙源性囊肿影像

牙源性囊肿影像

牙源性囊肿(Odontogenic Cyst)牙齿发育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牙根发育期上皮细胞间质细胞成釉细胞成牙质细胞牙本质牙髓牙釉质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骨质(牙根表面)牙周韧带牙槽骨板牙根尖孔牙源性囊肿•牙源性颌骨囊肿是由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组织演变而来的,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牙源性囊肿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就诊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可触及肿块、质硬。

穿破骨质易继发感染引起疼痛,导致牙痛、牙齿松动或移位。

当上颌骨来源的囊肿较大时,可引起眼部肿胀感•牙源性囊肿包括根端囊肿、残余囊肿、含牙囊肿、腺牙源性囊肿等角化囊肿•由于其生长方式特殊,术后有较高的复发倾向,且有时可与痣样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伴发,不断有作者提出这型颌骨囊肿应该代表一种良性囊性肿瘤,而不属囊肿•2005 年WHO 对头颈部肿瘤的新分类中,已将角化囊肿归为牙源性良性肿瘤,称角化性囊性瘤[1][1] Thompson 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head and neck tumours [J].Ear Nose Throat J,2006,85(2):74.1 根端囊肿•是最常见的颌骨囊肿,占所有牙源性囊肿中超过60%•好发于30-50岁,无性别差异•60%于上颌骨前牙区•大多数无临床症状;感染后形成炎症致疼痛;生长过大致骨骼畸形•治疗:拔牙或根尖切除术伴刮除囊性内衬;根管治疗是否有效尚存争议1 根端囊肿病理•囊壁为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内衬的炎性纤维结缔组织,呈不同厚度增生样拱形钉突结构。

囊内丰富的泡沫细胞或Russell小体聚集•50%囊肿中含有胆固醇结晶,局部附着于壁上或形成结节突入腔内•上皮内衬中透亮的嗜酸性小体,小圆形卷曲、折叠状沙砾样,常形成小结节•黏液化生(40%),纤毛上皮(11%),局部角质化(2%)1 根端囊肿影像表现口腔内可见深龋齿、残根或死髓牙,囊肿至少包绕一个病灶牙牙根;类圆形单囊性透光区,边缘清楚光滑,薄壁水样密度影,与病灶牙的牙槽骨板相连,周围骨质密度增高,见硬化边;合并感染者,内可见气影2 残余囊肿•根端囊肿拔牙或根管治疗后,残留的根尖肉芽肿形成•无明显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同根端囊肿。

口腔常见牙源性肿瘤及囊肿的病理学表现

口腔常见牙源性肿瘤及囊肿的病理学表现

二、囊肿的分类
(一)颌骨上皮性囊肿(epithelial cysts of the jaws)
1、发育性 牙源性 ① 婴儿龈囊肿 ② 含牙(滤泡)囊肿 ③ 萌出囊肿 ④ 发育性根侧囊肿 ⑤ 成人龈囊肿 ⑥ 腺牙源性囊肿 ⑦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非牙源性 ① 鼻腭管(切牙管)囊肿 ② 鼻唇(鼻牙槽)囊肿 ③ 球上颌囊肿 ④ 下颌正中囊肿
(二)病理表现:
m:
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角化复层鳞状上皮衬里, 角化复层鳞状上皮衬里,纤 纤维囊壁中无皮肤附件 维囊壁中可见皮肤附件( )
二、鳃裂囊肿(branhial cleft cyst)
(一)、临床特点: 1、来源:鳃裂或咽囊的上皮剩余。 2、约95%为第二鳃裂来源;5%为第一、第三
和第四鳃裂来源。 3、好发于20-40岁
(三)病理表现:
囊壁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衬里,纤维囊壁中可见甲状 腺组织( )
四、粘液囊肿(mucocele)
(一) 定义: 涎腺组织发生的粘液外渗性囊肿和 粘液性潴留囊肿。常由外伤、结石、 炎症所致。
(二) 临床表现:
●部位:下唇、颊、口底、舌部、 腭部,是 唇部最常见的瘤样病变。
●特点: 深浅不一、大小不等 肉眼观察囊肿为圆形半透明肿物 直径几毫米至1cm。 可破溃,排出内容物后自行退。 反复发作再肿胀。
(二)临床表现: 部 位: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即导管经过的任何
部位均可发生,以甲状舌骨区发生多见。 可形成瘘管:长期分泌蛋白样液或脓液(染)。 1
5
示 囊 肿 发 生 的 部 位
(三)病理表现: M:内容物为清亮粘液样物质,继发感染,
则为脓性。 m: 1、衬里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有时衬
以复层鳞状上皮或呈现二者的过渡状态。 2、结缔组织囊壁含有甲状腺滤泡结构。

牙源性肿瘤--PPT课件

牙源性肿瘤--PPT课件
成釉细胞瘤
临床表现:
年龄与性别 部位 临床及X线 生物学行为 青年人 10-29岁 无性别差异 下颌磨牙区 单囊性边界清晰影像 较好 摘除后复发率低(10%) (一般型 摘除后复发率高 50-90%)
病理改变
三种亚型
1.单纯囊肿型 囊壁衬里上皮,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细胞极性倒置 2 .丛状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囊壁衬里与第一型相似部分上皮结节状增生突入囊腔增 生上皮与丛状型成釉细胞瘤相似 3.壁性成釉细胞瘤 囊壁内有丛状或滤泡型成釉细胞瘤浸润
1、滤泡型
• •
contents contents
2、丛状型
肿瘤上皮:排列呈网状上皮条索 外周:立方、柱状细胞 中央:星网状细胞较滤泡型中的少 间质:常囊性变 (非上皮内的囊性变)
2、丛状型

3.棘皮瘤型
滤泡状上皮岛发生广泛的鳞状化生,形成大量旋涡 状的鳞状细胞团,中心伴有角化珠
4.颗粒细胞型
较广泛的细胞发生颗粒变,这种变性的细胞可部分 或全部取代星网状细胞
5.基底细胞型
肿瘤细胞体积小、胞浆少,似基底细胞密集排列, 中央无星网状细胞
3.棘皮瘤型

4.颗粒细胞型

(二)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多见于颌骨前部、上下颌骨发病率均等 肉眼观:实性、质韧,沙粒感 镜下见:上皮岛形态不规则,周边细胞扁平, 中央细胞成旋涡状 团块状、条索状 间质 胶原增生、玻璃样变
二 、恶性肿瘤
• 1.牙源性癌
(1) 恶性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癌
• (3)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 •
2.牙源性肉瘤 ⑴ 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⑵ 成釉细胞纤维-牙本 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 肉瘤

• •

口腔颌面部嚢肿—牙源性囊肿(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口腔颌面部嚢肿—牙源性囊肿(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 20-49、男>女 ➢ 上颌切牙、单尖牙好发 ➢ 大小不等,末期龋、残根或死髓牙 ➢ 颌骨膨胀,骨密质变薄,扪之乒乓球感 ➢ 压迫邻牙使其牙根吸收或引起邻牙松动移位
X光: ①根尖区透射影,边界 整齐,轮廓清楚 ②部分病例透射区周围 有薄层阻射线
2、病理表现
①肉眼
➢ 囊肿大小和囊壁厚薄不一,小拔牙带出,大易破 ➢ 棕黄色透明粘稠或半流体状囊液
➢ 临床表现 ➢ 病理表现 ➢ 预后 ➢ 组织发生➢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Fra bibliotek牙源性囊肿
1.牙源性囊肿
执业大纲
(1)根尖周囊肿
2.非牙源性囊肿
(2)含牙囊肿
(3)牙源性角化囊肿
(1)鳃裂囊肿
(2)甲状舌管囊肿
(3)黏液囊肿
根尖周囊肿 (radicular cyst)
➢ 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 ➢ 常继发于根尖脓肿或根尖肉芽肿 ➢ 死髓牙拔牙后根尖部未适当处理
继发残余囊肿(residual cyst)
(6)纤维组织囊壁内有时可见微小的子囊和/或上皮岛
(三)预后
易复发,复发率大于20%,转变成成釉细胞瘤和癌变 原因:
1、壁薄、易碎、手术难以完整摘除 2、囊壁有子囊或卫星囊 3、生长方式特殊:指状突起沿骨小梁生长 4、口腔黏膜基底细胞再次增殖 5、其他牙板剩余再发
此图片来自网络,请勿转载上传
(四)组织发生
2、好发部位:下颌第三磨牙>上颌单尖牙> 上颌第三磨牙>下颌前磨牙
大多数含恒牙,偶见含乳牙或额外牙
➢ 生长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往往因牙齿 未萌、缺失或错位而行X线检查时被发现
➢ 发育较大时可引起颌骨膨隆或面部不对称、 牙齿移位及邻近牙的牙根吸收
4、含牙囊肿X 线表现

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PPT课件

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PPT课件
• 最后诊断:牙源性角化囊肿。
2021
37
• 病例二: • 病史:女,38岁,左面部肿胀3月余。
2021
38
2021
39
• 上颌曲面体层片:示左上颌磨牙区上方有圆 形骨质密度降低区,边缘光滑,周围可见骨 密质线围绕。
• CT片:示左上颌骨内有异常囊状水样密度区, 边缘光滑,分叶状。病变外缘部分骨密质影 消失。
病例三
• 女性,29岁。左下颌骨肿块逐渐增大, • 检查:肿块质硬,有压痛。
2021
9
2021
10
•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示上颌骨偏左囊 性膨胀性破坏,内含一完整牙齿。CT示 破坏腔内密度不均匀,含牙齿并有钙化。 囊壁为一均匀薄层骨皮质。
• 最后诊断:左下颌骨含齿囊肿
2021
11
病例四
2021
• [临床表现]
• 含牙囊肿发生的部位以下颌第三磨牙最 多见。其他依次未上颌单尖牙、上颌第 三磨牙和下颌前磨牙区。
• 发病年龄较广,以10~39岁多见。男性 比女性多见。
• 含牙囊肿内所含的牙齿几乎都是恒牙, 含乳牙者极少见。
• X线照片表现为一境界清楚的X线透光区, 伴有未萌出牙的牙冠。
2021
1
• 手术病理:根尖囊肿 • 最后诊断:右上颌骨根尖囊肿
2021
23
• 病例二: • 男性 14岁,发现左下颌无痛性肿物1月。
2021
24
2021
25
• X线表现;左下颌骨见大小约4*5cm透亮 区,边缘光滑,邻近牙根缺损,牙冠破 坏。
• 最后诊断:左下颌骨根尖囊肿 龋齿。
2021
26
残余囊肿
病例二
2021
7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肿瘤样病变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肿瘤样病变ppt课件

④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尚能显示颌面软组织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性
病变的形态和血流异常表现; ⑤能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颌面部软组织肿块的穿刺活检;
⑥超声检查对颌面深部软组织、颌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能
力有限。
三、CT 检 查
CT检查不仅能判断大多数病变的有无,而且还能
明确病变的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密度、边缘及 其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关系。
软组织
– – – – – – – 婴儿龈囊肿 成人龈囊肿 鼻唇囊肿 甲状舌骨囊肿 鳃裂囊肿 涎腺囊肿 皮样和表皮样囊肿
– 非牙源性
面裂囊肿
– 鼻腭管囊肿 – 球上颌囊肿和正中囊肿
孤立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颌骨囊肿
(Cyst of Jaws)
【概述】 – 概念: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的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 – 囊肿的病理:以衬有上皮的纤维囊壁和内含流体或半固体的囊腔 为特征。 – 分类:根据颌骨囊肿的起源和发育不同,一般将颌骨囊肿分为牙 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两类。前者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
⑥MRI对颌骨密质骨侵犯的显示不及CT敏感;
⑦MRI对颌面部肿瘤性病变内的钙化显示不及CT。
五、DSA 检 查
①观察颌面部肿瘤或瘤样病变(如血管畸形)与颌面颈部重 要血管的关系; ②观察颌面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供养和回流血管;
③观察颌面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内部血供情况和血供范围;
④用于某些口腔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介入性治疗前准 备和治疗后评估。
病例5 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单囊型),男,34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xilla,male, 34yrs)
主诉:右上后牙肿胀1年半。 病史:1年半前始有右面颊部酸胀感, 以后出现面部反复肿大。抗炎治疗 有效。

牙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牙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牙源性肿瘤
下 颌 骨 囊 实 性 肿 物
左侧下颌骨囊实性肿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颌骨造釉细胞瘤
造釉细胞瘤为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占63.2%,起源于牙板和造釉器的残余上皮和 牙周组织的残余上皮。 20-40岁多见,生长缓慢,属于良性肿瘤,可以局部恶变 影像 表现 分实质型和囊肿型。实质型少见。由于囊肿型造釉细胞瘤常由实质型退 变而来,因此囊内常含有实质性成分, 增强扫描可强化, 其为造釉细胞瘤较特征性表 现。囊性部分MRI水样信号。
团块,无成形牙齿。 2、组合性牙瘤,由大小、形状不定,数目不等的牙齿聚集而成,牙齿数目
可有数个至数百个,周围环以包膜。 3、囊性牙瘤,类似含牙囊肿,不同数目的小齿或牙质小碎片包含在囊腔内。
成牙骨质细胞瘤,又称牙骨质细胞瘤或真性牙骨质瘤,是一种牙源 性间叶肿瘤,其特征为形成牙骨质样组织,并与一颗牙的牙根相连
女,15岁,左下颌后牙区疼痛伴肿胀3月,逐渐加重。 左下颌骨成牙骨质细胞瘤
谢谢
混合性牙瘤
CT
男,14岁,右侧上颌的骨性肿物?
平片、曲面断层、CT
男,9岁,混合性牙瘤
曲面断层、CT 男,10岁。右侧上颌部肿物2年。组合性牙瘤
牙瘤(齿瘤、牙体瘤)
来源: 牙胚上皮和间叶细胞,由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
由于这些组织排列不同,病理上分3型: 1、混合性牙瘤,为排列紊乱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形成的硬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
病例
病例
❖ 单囊型造釉细胞瘤 呈单个类圆形囊, 壁硬化,不光滑, 囊内密度不均,可 见斑点状钙化,囊 内无牙齿,局部骨 皮质变薄膨隆。
病例
病例
病例
病例
病例
蜂窝型造釉细胞瘤大小基本相等的小分房 房隔厚且粗糙不规则,多为真性骨嵴 多与多房型或单房型的大房同时存在
病例
牙瘤
➢ 生长于颌骨内,牙胚组织发育异常形成的良性肿瘤 ➢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 病理分型:
牙源性囊肿
➢ 根端囊肿:成年人,根尖慢性炎症→ 含上皮肉芽肿 →变性坏死→组织液渗出
➢ 残余囊肿:由拔牙后未处理的根尖肉芽肿形成 ➢ 好发于前牙 ➢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滑锐利,周围骨质增
生硬化
病例
病例
病例
残余囊肿根尖肉芽肿牙后未作适当处拔理发展而成
病例
牙源性囊肿
➢ 含牙囊肿: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残余釉上皮与牙冠 面之间液体渗出形成,可来至一个或多个牙胚
▲ 牙瘤 ▲ 造釉细胞牙瘤
骨源性囊性肿瘤或肿瘤样 病变
▲ 牙源性粘液瘤 ▲ 牙源性纤维瘤
骨巨细胞瘤 骨化性纤维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成釉细胞瘤
➢ 来源于残留的牙板或造釉器 ➢ 80%位于下颌磨牙及升支区 ➢ 60%多房型,完整及不完整骨性分隔 ➢ 单房型或蜂窝状 ➢ 低-等混杂密度—软组织密度(特征) ➢ 明显的骨质缺损,骨皮质穿破,无硬化缘
成釉细胞瘤
➢ 含牙或不含牙,常为下颌第三磨牙 ➢ 牙根吸收多呈截断状或锯齿状 ➢ 邻近重要结构侵犯 ➢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 ➢ 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
描实性部分强化 ➢ 需与单房或多房含牙囊肿、下颌骨巨细胞瘤鉴别
病例
❖ 多房型造釉细胞 瘤为多个大小不 等囊腔互相重叠 ,内见厚度不一 骨隔,囊壁边缘 硬化,囊内有时 见到牙齿。局部 骨皮质膨隆变薄 。
➢ 上颌尖牙或下颌后磨牙区 ➢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滑锐利,周围骨质增
生硬化,牙冠位于囊内,牙根位于囊外
病例
含牙囊肿颌骨中边缘光滑的类圆形透射影, 牙冠位于囊内,囊壁包绕冠根交界
病例
含牙囊肿含2牙
牙源性囊肿
➢ 角化囊肿:来源于原始牙胚或牙板残余,囊壁为复层 鳞状上皮,囊内为角化物或油脂样物质
可含牙, 牙根吸收 多呈锯齿 状
少见 罕见
正常影像学表现
含牙囊肿 牙源性角化囊肿
(始基囊肿) 炎症性
根尖囊肿 残余囊肿
➢ 非牙源性囊肿 发育性
鼻腭管囊肿 球颌囊肿 腭正中囊肿 下颌正中囊肿
颌骨囊性病变分类
➢颌骨囊肿—依生物学特性即有无囊壁角化
非角化囊肿
根尖囊肿、残余囊肿 部分含牙囊肿 面裂囊肿 其它
角化囊肿
绝大部分始基囊肿 部分含牙囊肿 多发角化囊肿—基底细胞痣(癌)综合征
密质骨膨胀
不明显
类圆形,边清 少见 ,囊壁连于冠 根交界处
密质骨可膨 胀变薄
牙的变化
有病原牙 ,多为残 根残冠 含牙,牙 冠向囊腔
钙化 无

角化囊 肿
成釉细 胞瘤
可多发,沿下 分房大 颌骨长骨发展 小多一

类圆形,可有 分房大
分叶切迹
小不等
密质骨膨胀 多向舌侧
多有密质骨 唇颊侧膨胀 ,牙槽骨吸 收
含牙,牙 根吸收多 呈斜面状
正常影像学表现
头颈部影像诊断
牙源性囊肿及肿瘤
颌骨囊性病变
➢ 颌骨囊性病变的成因
颌骨的胚胎发育 牙源性上皮的引入 面裂融合线上皮残余 炎症 外伤
颌骨囊性病变分类
➢ 上皮性(真性) 牙源性 非牙源性
➢ 非上皮性(假性) 单纯性骨囊肿(出血外渗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颌骨囊性病变分类Βιβλιοθήκη ➢ 牙源性囊肿 发育性➢ 下颌角 ➢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滑锐利,周围骨质增
生硬化
病例
多房角化囊肿
病例
牙源性肿瘤
➢ 牙源性囊性肿瘤
▲ 化牙骨质纤维瘤
牙源性上皮来源
▲ 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
▲ 造釉细胞瘤(63.1%) ◆牙源性上皮及间叶来源
▲ 牙源性腺样瘤 ▲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 牙源性钙化囊肿
牙源性间叶来源
混合性牙瘤:为排列紊乱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 和牙髓形成的硬性团块,无成形的牙齿
组合性牙瘤:由大小多少形状不等的牙齿聚集而成 囊性牙瘤:牙瘤周围形成一个囊肿 ➢ 影像学表现:颌骨膨胀、致密团块、牙齿、囊肿等
病例
组合性牙瘤
混合性牙瘤
病名
根尖周 囊肿
含牙囊 肿
囊肿变化
骨结构变化
单房
多房病例
类圆形,边清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